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Peat Extract on Crop Yields
1
作者 LuoShengguo LiuShiyong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1998年第2期104-110,共7页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plot experiments canducted in 1991~1993 on the effects of a new plant growth regulator Shibide (SBD) on the yields of 4 grain crops, 5 vegetables and 2 cash crops. It also reports th...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plot experiments canducted in 1991~1993 on the effects of a new plant growth regulator Shibide (SBD) on the yields of 4 grain crops, 5 vegetables and 2 cash crops. It also reports the effect of this product on plant growth vigors such as plant height, leaf width and diameter of plant 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ibide(SBD) peat extract crop yields
全文增补中
Single and Sequential Extraction of Copper by Different Extractants from Different Peat Soil Samples of Bangladesh
2
作者 Ishrat Jahan Sanchary Tania Akter 《Ope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21年第12期611-627,共17页
A comprehensive<em> in vitro</em> study on single and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s for Cu exraction by different extractants of distinct chemical nature from some peat soils of Bangladesh was conducted to... A comprehensive<em> in vitro</em> study on single and sequential extraction methods for Cu exraction by different extractants of distinct chemical nature from some peat soils of Bangladesh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attern of metal-extractability in drying and wetting sequence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peat basins of two different districts of Bangladesh (Gopalgonj and Bagerhat) and an incubation study was designed and conducted in which soils were incubated to three alternate drying and wetting cycles for 21 days. Single and sequentially extracted Cu ions in all three cycles and by all three selective extractants were compared. Maximum amount of Cu was extracted in drying days and 1M HCl extracted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Cu from all the soils in each incubation time. Conversely, 1M NH<sub>4</sub>Cl was the least effective extractant for extracting Cu by both single and sequential process in either day of incubation. Considerable amount of Cu was extracted by 0.005 M DTPA in dry periods. In general, single extraction wa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extracting Cu in the alternate drying and wetting cycles from the peat soil samples except for 1M HCl in initial drying da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Single and Sequential extraction NH4CL DTPA HCL peat Soil
下载PDF
菌肥及泥炭土浸提液对植物提取土壤Cd的影响
3
作者 黄彦 黄靖淇 +3 位作者 钟娴慧 吴启堂 陈杨梅 卫泽斌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9-1035,共7页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菌肥和泥炭土浸提液对东南景天生物量、Cd富集特征、土壤Cd有效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对后茬水稻在落干条件下水稻Cd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和泥炭土浸提液均能提高东南景天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其中施用两次液体...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菌肥和泥炭土浸提液对东南景天生物量、Cd富集特征、土壤Cd有效性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对后茬水稻在落干条件下水稻Cd的影响。结果表明,菌肥和泥炭土浸提液均能提高东南景天对土壤重金属的提取效率,其中施用两次液体菌肥的效果最好,东南景天对Cd提取量为0.34 mg·pot^(-1),是对照的3.1倍,泥炭土浸提液处理的东南景天Cd提取量为0.32 mg·pot^(-1),是对照的2.9倍,这两种处理对Cd的提取率较高,达到13%~15%,土壤全量Cd的降低幅度达到17.55%~20.41%。东南景天收获后种植水稻,落干条件下促进了水稻对Cd的吸收,稻米和茎叶的Cd提取量较对照增幅分别为30.31%~396.24%和12.36%~257.65%,其中在菌肥及泥炭土浸提液联合处理下水稻对Cd的吸收最大,稻米和茎叶的Cd含量分别为2.14 mg·kg^(-1)和2.88 mg·kg^(-1),水稻地上部对Cd总提取率达到3.15%。因此,施用两次菌肥是提高东南景天提取土壤Cd的有效措施,菌肥与泥炭土浸提液联合施用在落干条件下显著强化了水稻对土壤Cd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修复 菌肥 泥炭土浸提液 东南景天 水稻
下载PDF
从泥炭中提取腐殖酸的工艺及其结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牛育华 李仲谨 +2 位作者 余丽丽 郝明德 朱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5期17823-17825,共3页
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从泥炭中提取腐殖酸效果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碱提取液及其酸析液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硝酸对试验样品进行预处理提取率最佳,通空气氧化和超声处理对提取率有益,但是提升效果不明显。碱溶分析表明,若投... 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从泥炭中提取腐殖酸效果的影响,同时也考察了碱提取液及其酸析液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硝酸对试验样品进行预处理提取率最佳,通空气氧化和超声处理对提取率有益,但是提升效果不明显。碱溶分析表明,若投加0.1mol/L的Na4P2O4与碱液混合,腐殖酸的提取率会得到显著提升,且随着碱浓度的增大而增加,碱溶效果表现为:Na4P2O4+KOH>Na4P2O4+NaOH>KOH>NaOH>Na2CO3;酸析时,当CH+<2 mol/L时,HCl与H2SO4效果相当,且随着酸度的增加提取率增大,当C+>2 mol/L时,HCl优于稀HSO,这是由于硫酸将腐殖酸部分氧化,造成提取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提取 腐殖酸 预处理 抽提液
下载PDF
东北泥炭亚临界-超临界萃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秋民 袁庆春 +1 位作者 胡浩权 郭树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5-81,共7页
在半连续装置上进行了中国东北几种泥炭非等温亚临界-超临界萃取研究。以甲苯作溶剂时最佳条件是:压力10MPa,温度330—350℃;以甲醇、乙醇作溶剂时最佳条件是:压力10MPa,温度300—320℃。萃取结果表明,生成萃取物的温度范围宽(180—420... 在半连续装置上进行了中国东北几种泥炭非等温亚临界-超临界萃取研究。以甲苯作溶剂时最佳条件是:压力10MPa,温度330—350℃;以甲醇、乙醇作溶剂时最佳条件是:压力10MPa,温度300—320℃。萃取结果表明,生成萃取物的温度范围宽(180—420℃),主要集中在250—320℃温度区。选用灰分低、(H+N-O)/C原子比高的泥炭对萃取有利。动力学处理表明,主要萃取过程可用三级动力学方程描述,表观活化能为50—185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亚临界萃取 超临界萃取
下载PDF
东北两种泥炭超临界萃取物结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秋民 袁庆春 +1 位作者 胡浩权 郭树才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53-159,共7页
对东北两种泥炭(桦甸草本泥炭、伊春藓类泥炭)超临界萃取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平均分子量测定、红外分析和~1HNMR分析,并对桦甸泥炭萃取物中正己烷可溶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含有脂肪族结构、芳香结构、大量含氧基团,并含... 对东北两种泥炭(桦甸草本泥炭、伊春藓类泥炭)超临界萃取物进行了元素分析、平均分子量测定、红外分析和~1HNMR分析,并对桦甸泥炭萃取物中正己烷可溶物进行了GC-MS分析。结果表明,萃取物中含有脂肪族结构、芳香结构、大量含氧基团,并含有脂环化合物。桦甸泥炭萃取物平均分子量为325,芳碳率为0.34,芳香结构以单环为主;伊春泥炭萃取物平均分子量为315,芳碳率为0.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 泥炭 超临界萃取物
下载PDF
泥炭碱提取液E4/E6值表征泥炭腐殖化度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晓彤 程胜高 +3 位作者 黄庭 肖河 周莹 胡忠霞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0,共5页
采用AMS14C测年技术建立了哈尼泥炭地的年代序列,以泥炭碱提取液的E4/E6值(400nm和600nm处吸光度比值)来表征泥炭腐殖化度,并探讨其指示的古气候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泥炭碱提取液E4/E6值与校正年龄的变化曲线,以及将其与哈尼泥炭40... 采用AMS14C测年技术建立了哈尼泥炭地的年代序列,以泥炭碱提取液的E4/E6值(400nm和600nm处吸光度比值)来表征泥炭腐殖化度,并探讨其指示的古气候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泥炭碱提取液E4/E6值与校正年龄的变化曲线,以及将其与哈尼泥炭400nm处吸光度直接表征腐殖化度的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哈尼泥炭碱提取液的E4/E6值对古气候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对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突变事件以及前人研究的气候时期划分都能得到很好的对应,即哈尼泥炭碱提取液E4/E6值高,泥炭腐殖化度低,指示气候干冷,其E4/E6值低,泥炭腐殖化度高,指示气候暖湿。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结合E4/E6值来表征泥炭腐殖化度,并结合磁化率、孢粉等化学物理生物因子以及温度、湿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其他因素来探讨泥炭腐殖化度对古气候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碱提取液 E4/E6值 腐殖化度 古气候
下载PDF
食用菌Pleurotus djamour在泥炭提取液中的深层培养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怡平 肖亚中 +2 位作者 沈益寿 武廷章 沈中兴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2期37-40,共4页
安徽繁昌泥炭经混合酸水解获得的提取液,1:1稀释后作为食用菌P,djemour深层发酵的底物。在没有葡萄糖和其他碳源营养补充时,该泥炭提取液中95%的总碳水化合物可以被食用菌P,djemour利用,并生成球形菌丝休,... 安徽繁昌泥炭经混合酸水解获得的提取液,1:1稀释后作为食用菌P,djemour深层发酵的底物。在没有葡萄糖和其他碳源营养补充时,该泥炭提取液中95%的总碳水化合物可以被食用菌P,djemour利用,并生成球形菌丝休,菌丝干重7克/升。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在1:1稀释的泥炭提取液中补加1.5%葡萄糖,0.5%酵母抽提物和0.1%的蛋白胨时,平均菌丝干重为12.44克/升。最高菌丝产量13.1克/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糖水平均变化对产量影响最大;酵母抽提物添加量在0.3~0.5%平变化对菌丝产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提取液 深层培养 食用菌丝小球
下载PDF
金川泥炭中发现硅藻 被引量:1
9
作者 易丽 洪业汤 +2 位作者 朱咏煊 王多君 王华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3年第2期90-92,共3页
在湖泊沉积物实验方法基础上 ,初步建立了泥炭中硅藻的提取方法 ,并利用扫描电镜在金川泥炭中首次发现了硅藻 ,根据其形貌特征确定了科属 ,发现研究区硅藻以生活在浅淡水中的舟形藻科为主 ,该类硅藻可能具有一定的季节意义。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金川泥炭 硅藻 提取方法 扫描电镜 形貌特征 舟形藻科 古环境 古气候 古生态 古地理
下载PDF
有机抽提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荧光光谱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建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19-122,共4页
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及泥炭有机抽提残渣中的木栓质体进行了荧光(光谱)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有机抽提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谱)性影响很大。有机抽提前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发鲜艳的黄绿至绿色荧光:λmax=470~520nm;... 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及泥炭有机抽提残渣中的木栓质体进行了荧光(光谱)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有机抽提对泥炭中的木栓质体的荧光(光谱)性影响很大。有机抽提前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发鲜艳的黄绿至绿色荧光:λmax=470~520nm;Q650500=0.10~0.54。有机抽提后泥炭中的木栓质体则发暗黄色至橙黄色荧光:λmax=605~660nm,Q650500=1.85~4.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木栓质体 荧光光谱 有机抽提
下载PDF
泥炭土连续碱抽提腐殖酸的分子结构特征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丽 冉勇 +3 位作者 盛国英 傅家谟 彭平安 黄伟林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03-1307,共5页
从Pahokee泥炭土中连续碱抽提分离出 8个不同的腐殖酸级分 ,并对每一级分进行了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固态1 3C核磁共振 ( 1 3CNMR)、高效排阻色谱 (HPSEC)等一系列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所分离出的 8个腐殖酸级... 从Pahokee泥炭土中连续碱抽提分离出 8个不同的腐殖酸级分 ,并对每一级分进行了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固态1 3C核磁共振 ( 1 3CNMR)、高效排阻色谱 (HPSEC)等一系列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 :所分离出的 8个腐殖酸级分存在明显的结构性质差异 ,随提取程度的增加 ,O C原子比由 0 5 2减少到0 3 6,H C原子比由 1 .0 5增加到 1 5 2 ,相应于结构中含氧基团的减少和脂族基的增加 ,表观分子量也由 7.7K增加到 2 2 1K。同时 ,1 3CNMR显示长链脂肪碳结构由无定型向晶型转变。此工作表明在所研究的腐殖酸中可能存在分别具有芳香或脂肪特性的两类腐殖酸结构 ,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分子量分布、元素组成、基团结构和母质来源。在特定的环境因素下 ,不同类型的腐殖酸会共存于同一体系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结构 泥炭土 腐殖酸 连续碱抽提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碳-13 核磁共振 高效排阻色谱 特征
下载PDF
泥炭腐植酸制备水煤浆分散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荣令坤 白春华 +3 位作者 胥宏文 乌鹏飞 马晓敏 尹小健 《选煤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10-13,18,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碱法抽提和磺化两步法用于泥炭生产腐植酸系水煤浆添加剂,得到了较好的工艺参数:对于碱法抽提作业,固液质量比为1∶12,反应温度为100℃,氢氧化钠浓度为2%,抽提时间2 h;对于腐植酸钠磺化作业,亚硫酸钠用量为2.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通过碱法抽提和磺化两步法用于泥炭生产腐植酸系水煤浆添加剂,得到了较好的工艺参数:对于碱法抽提作业,固液质量比为1∶12,反应温度为100℃,氢氧化钠浓度为2%,抽提时间2 h;对于腐植酸钠磺化作业,亚硫酸钠用量为2.4 g,磺化温度为40℃,磺化时间为8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50 g泥炭可生产19.074 5 g腐植酸系分散剂,用此分散剂对神木煤制浆,煤浆浓度为60%,分散剂用量为1%,水煤浆表观粘度为602.1 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煤浆分散剂 泥炭腐植酸 碱法抽提 磺化 正交试验 表观粘度
下载PDF
陕西某地泥炭腐植酸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光灿 《广州化工》 CAS 2011年第4期83-85,共3页
本实验与陕西某地合作,就当地泥炭进行了分析,并在腐植酸的提取的实验研究中对腐植酸提取的传统工艺做了改进,采取先用NaOH水溶液浸泡泥炭,再在球磨机中进行水磨(同样的仪器干磨粒度只能到60~80目,而水磨可以到100~150目)。再絮凝,提... 本实验与陕西某地合作,就当地泥炭进行了分析,并在腐植酸的提取的实验研究中对腐植酸提取的传统工艺做了改进,采取先用NaOH水溶液浸泡泥炭,再在球磨机中进行水磨(同样的仪器干磨粒度只能到60~80目,而水磨可以到100~150目)。再絮凝,提取时间缩短到了1 h(传统的方法需要1.5 h)[1],腐植酸的提取率提高到89%(传统的方法只能提取70%~75%左右)[1],并且提取的产品超过国家一级质量标准,为腐植酸的进一步开发和当地泥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腐植酸 水磨 提取率
下载PDF
泥炭样品当中α-纤维素提取的实验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黄超 李英红 +2 位作者 郭文康 李云霞 饶志国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28-734,共7页
目前,泥炭α-纤维素同位素研究已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重建,因而泥炭α-纤维素的提取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国内外泥炭α-纤维素的提取方法存在差异,并未形成比较统一的α-纤维素提取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实验室之间泥炭α-纤维... 目前,泥炭α-纤维素同位素研究已广泛应用于古气候、古环境重建,因而泥炭α-纤维素的提取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国内外泥炭α-纤维素的提取方法存在差异,并未形成比较统一的α-纤维素提取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各实验室之间泥炭α-纤维素同位素数据的对比分析。在前人树轮、湖泊和泥炭α-纤维素提取流程的基础之上进行改善,经过反复的条件实验,最终建立了适合泥炭岩芯样品的α-纤维素提取方法。对泥炭α-纤维素提取流程的改进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样品处理前增加了清洗步骤,并设计了简单的清洗装置,可以有效清除粘土和矿物等杂质。(2)α-纤维素提取自始至终是在10 ml的Teflon离心管中进行,避免了在实验过程中多次转移样品而造成样品的损失,同时使用离心机分离缩短了样品的制备时间,并实现了α-纤维素的批量化提取。(3)NaClO2的漂白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的碱洗取代有机溶剂的萃取。(4)α-纤维素提取流程中增加了样品的均一化处理,保证了测试样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证明提取的纤维素是比较纯的α-纤维素,对40个泥炭岩芯样品α-纤维素碳同位素的相对误差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强调在α-纤维素提取流程中样品均一化处理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炭 Α-纤维素 提取流程
下载PDF
甲烷发酵与碱液对碱溶酸析法提取泥炭黄腐酸光谱学变化特征的影响
15
作者 王震平 路亚楠 +1 位作者 邓雅卉 马力通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77-2381,共5页
以草本泥炭为原料,将甲烷发酵工艺与制取黄腐酸工艺相结合,考察甲烷发酵、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与不同碱液溶解对提取的黄腐酸的产率、浓度以及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荧光光谱分析,对泥炭... 以草本泥炭为原料,将甲烷发酵工艺与制取黄腐酸工艺相结合,考察甲烷发酵、氢氧化钠预处理甲烷发酵与不同碱液溶解对提取的黄腐酸的产率、浓度以及结构特征的影响。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及荧光光谱分析,对泥炭甲烷发酵后残余物提取的黄腐酸进行表征,并与色谱纯黄腐酸相对比。结果表明,甲烷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会消耗利用黄腐酸,导致黄腐酸产率、浓度以及甲基、羟基等官能团含量降低,并且氢氧化钠预处理会促进这一过程,消耗更多的黄腐酸,生成更多的甲烷气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溶酸析法 碱液 泥炭 甲烷发酵 黄腐酸 光谱学特性
下载PDF
萃取剂与预处理对甲烷发酵泥炭腐植酸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路亚楠 马力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8-224,共7页
采用草本泥炭为原料,先进行甲烷发酵,发酵残渣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同时分别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水、亚硫酸钠萃取,对得到的腐植酸样品进行紫外可见、红外、荧光光谱表征。甲烷发酵后腐植酸羟基、亚甲基、甲基等简单结构被消耗... 采用草本泥炭为原料,先进行甲烷发酵,发酵残渣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同时分别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氨水、亚硫酸钠萃取,对得到的腐植酸样品进行紫外可见、红外、荧光光谱表征。甲烷发酵后腐植酸羟基、亚甲基、甲基等简单结构被消耗利用,而苯环、羰基、三键与累积双键等复杂结构无法被消耗利用,氢氧化钠预处理对甲烷发酵有促进作用,消耗更多的脂肪链烃,导致腐植酸产率降低且苯环含量更高,产气量增长1.12倍。不同萃取剂萃取对腐植酸产率、含量、结构有明显影响,碳酸钠萃取腐植酸含量较高,且羟基、亚甲基、羰基、苯环、醚键等官能团含量处于较高水平,亚硫酸钠萃取腐植酸产率较高,含有较多的三键与累积双键。结果表明,萃取剂与预处理对甲烷发酵泥炭腐植酸结构均有影响,氢氧化钠预处理导致腐植酸苯环含量升高,不同萃取剂对腐植酸结构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泥炭 碱溶酸析法 腐植酸 预处理甲烷发酵 萃取剂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技术在泥炭纤维素提纯中的应用与萃取组分特征
17
作者 许涛 王永莉 +1 位作者 张铭杰 张平中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应用于泥炭纤维素中有机脂类物质的提纯工作,并对萃取物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萃取物中检出了一系列甲酯类、乙酯类、少量有机酸及正构烷烃组分。首次检出的脂肪酸乙酯系列化合物多数呈高碳数分布,具偶碳... 将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应用于泥炭纤维素中有机脂类物质的提纯工作,并对萃取物进行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在萃取物中检出了一系列甲酯类、乙酯类、少量有机酸及正构烷烃组分。首次检出的脂肪酸乙酯系列化合物多数呈高碳数分布,具偶碳优势。长链正构烷烃主峰碳为nC33或nC31,具有明显的奇碳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泥炭生成过程的气候条件,记录了气候变化的信息。同时也显示出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能够很好地完成除去纤维素中有机脂类这一重要环节,有利于提高泥炭纤维素δ13C值检测的准确度,为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地学中的应用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泥炭纤维素 脂肪酸酯 脂肪酸 正构烷烃
下载PDF
液体酸对碱溶酸析法提取泥炭腐植酸光谱学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路亚楠 王晓霞 马力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4-578,共5页
研究不同液体酸酸析对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的光谱学特性的影响,进而优选酸析液体酸,解析泥炭甲烷发酵、腐植酸提取耦合的泥炭利用新工艺机理。泥炭甲烷发酵,将发酵后泥炭残渣和未发酵的泥炭,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提取时采用不同... 研究不同液体酸酸析对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的光谱学特性的影响,进而优选酸析液体酸,解析泥炭甲烷发酵、腐植酸提取耦合的泥炭利用新工艺机理。泥炭甲烷发酵,将发酵后泥炭残渣和未发酵的泥炭,采用碱溶酸析法提取腐植酸,提取时采用不同液体酸酸析,对得到的腐植酸进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荧光光谱分析、E 4/E 6的表征。碱溶酸析法提取泥炭腐植酸,PHA1腐植酸产率最高,PHA2腐植酸产率有所降低。PHA1和PHA2硝酸酸析腐植酸产率为45.30%和35.00%,且硝酸酸析腐植酸纯度较大,PHA1是54.83 mg·L-1,PHA2为61.03 mg·L-1,综合产率与纯度,硝酸是碱溶酸析法提取泥炭腐植酸的最佳液体酸。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硝酸酸析得到的腐植酸含O—H基团最多,存在较多的脂肪碳链结构、烷基、醇羟基。PHA1和PHA2腐植酸的红外谱图相似,PHA1腐植酸饱和碳明显高于PHA2,PHA2腐植酸羰基、苯环较多。三键和累积双键、羟基、PHA1和PHA2差别不大。荧光光谱分析表明,泥炭腐植酸均在450 nm附近出现峰值,以PHA1腐植酸峰值最高,PHA2峰值最低。磷酸酸析腐植酸峰值最高,硝酸酸析峰值次之,表明不同液体酸酸析得到的腐植酸官能团数目不同。E 4/E 6分析显示,PHA1腐植酸的E 4/E 6比值均较大,芳香缩合程度低,发酵后PHA2的E 4/E 6均降低,芳香缩合程度高。表明甲烷发酵会消耗低芳香缩合度的腐植酸,而复杂芳香结构无法被降解,提取的腐植酸芳香缩合程度明显增大。碱溶酸析法提取泥炭腐植酸光谱学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不同液体酸、甲烷发酵对碱溶酸析法提取泥炭腐植酸产率、纯度、官能团有明显影响,泥炭联产甲烷和腐植酸的工艺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溶酸析法 液体酸 泥炭 腐植酸 光谱学特性
下载PDF
高纯度低色度腐植酸的研制
19
作者 朱雅娴 李玉铭 刘波 《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90年第3期297-301,共5页
通常纯腐植酸是一种外观为深褐色或黑色的高分子胶体物质,工业产品的纯度仅达83%,且生产工艺繁杂.纯度的提高,色度的降低在工业生产上有一定的困难.本文给出了高纯度,低色度泥炭腐植酸提取的主要工艺过程,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省去了生... 通常纯腐植酸是一种外观为深褐色或黑色的高分子胶体物质,工业产品的纯度仅达83%,且生产工艺繁杂.纯度的提高,色度的降低在工业生产上有一定的困难.本文给出了高纯度,低色度泥炭腐植酸提取的主要工艺过程,与传统工艺方法相比,省去了生产中繁杂、烦琐的水洗过程,可获得纯度大于98%的实验样品,样品的色度也相对降低,呈浅褐色.从光吸收测定数据看,其样品具有较高的透光性.另外,在原有的基础上,用此种工艺过程提取的高纯度,低色度的腐植酸,对 PR 有机溶胶具有更高的保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 萃取 泥炭 纯度 提取
下载PDF
镉胁迫下3种改良剂及其浸提物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魏进 戴长庚 +2 位作者 周玮 张盈 陈湘燕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5-269,281,共6页
【目的】通过在不同浓度重金属镉(Cd)胁迫下添加商品有机肥、泥炭和稻秆及其浸提物,以期获得不同物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将有机肥、泥炭和稻秆及其浸提物分别添加到镉浓度分别为0.5、5.0和10.0 mg/kg的土壤... 【目的】通过在不同浓度重金属镉(Cd)胁迫下添加商品有机肥、泥炭和稻秆及其浸提物,以期获得不同物质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法,将有机肥、泥炭和稻秆及其浸提物分别添加到镉浓度分别为0.5、5.0和10.0 mg/kg的土壤中,并在水稻分蘖后期(移栽后60 d)测定其株高和分蘖数。【结果】1低浓度0.5 mg/kg镉稻田中,按照对水稻生长发育影响大小依次为有机肥>泥炭浸提物>稻秆>有机肥浸提物>稻秆浸提物>泥炭;2中浓度5.0 mg/kg镉稻田中,按照修复效果大小依次为有机肥浸提物>有机肥>泥炭浸提物>泥炭>稻秆浸提物>稻秆;3高浓度10.0 mg/kg镉稻田中,按照修复效果大小依次为泥炭>有机肥浸提物>有机肥>稻秆>泥炭浸提物>稻秆浸提物。【结论】在不同浓度的镉胁迫下,3种改良剂及其浸提物对水稻的生长发育影响不一致。因此,在稻田镉治理中,应该先考虑稻田镉污染浓度,然后考虑添加不同的改良剂和用量,以到达最佳的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水稻 泥炭 稻秆 有机肥 浸提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