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Urban Traffic Environment Quality
1
作者 韩正忠 杨涛 方宁生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1年第2期72-74,共3页
In this paper, traffic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is achieved by applying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s. Set up an assessment system, determine assessment criterion, formulate membership function, make program designs... In this paper, traffic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is achieved by applying fuzzy mathematics methods. Set up an assessment system, determine assessment criterion, formulate membership function, make program designs and conduct example analysis. The evaluation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 case. So that the method of the fuzzy evaluation is a good one for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assess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evaluation membership function traffic environment quality
下载PDF
Road traffic nanoparticle characteristics:Sustainable environment and mobility 被引量:1
2
作者 Ines Belkacem Ali Helali +2 位作者 Salah Khardi Amani Chrouda Khalifa Slimi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期388-403,共16页
Human effects and environment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nanoparticles generated from road traffic have recently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Knowledge of the influencing variables on both number and mass of nanoparticles,so... Human effects and environment impacts associated with nanoparticles generated from road traffic have recently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Knowledge of the influencing variables on both number and mass of nanoparticles,sources,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 of advanced commercially accessible instruments for monitoring nanoparticles,are still scarce and not sufficient to make regulatory decision on solid particles smaller than 23 nm(SPN<23 nm).Given the harmful effects of nanoparticles on human health(i.e.visibility impairment,cardiac-rhythm disturbance,heart attacks,premature death,etc.),their control and assessment seem to be an absolute priority.In this overview,we classify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knowledge of nanoparticles in road traffic atmosphere,recent progress,and emerging priorities in research related to these topics.The major aspects of ongoing research in this field,and a brief discussion of the main sources of atmosphere nanoparticles are presented.The subsequent section focuses on the influencing parameters of nanoparticles including climate conditions,height above the road surface and distance between source(road traffic)and sampling site.The next section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summary on sampling measurement methodologies and instrumental techniques.We also review the health and environment i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particle exposure.Finally,an evaluation of the state of research related to nanoparticles together with highlights for future research activities are also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ad traffic NANOPARTICLES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Air pollution HEALTH
下载PDF
An urban traffic environment model
3
作者 Wang Jin\|fe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System, Institute of Geograph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E mail: wangjf@www.lreis.ac.c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339-343,共5页
Urban environment pattern depends heavily upon urban traffic pattern, the balance between traffic (implicit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integrated urban traffic environm... Urban environment pattern depends heavily upon urban traffic pattern, the balance between traffic (implicit production) and environment leads to th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integrated urban traffic environment model consists of three components of urban production variables (population density, GDP, salary, etc. in blocks), urban traffic variables and urban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and two links between urban traffic planning variables and urban environment variables, and between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 (SIM) and traffic planning variables as well. The model is quite useful in urban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urban traffic management;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 decision\|ma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 urban environment urban traffic planning decision making.
下载PDF
Traffic Lines across the extremely adverse environments in China
4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3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关键词 traffic Lines across the extremely adverse environments in China
下载PDF
Medieval Towns, Traffic and Urban Planning Half a Century since the First Pedestrian Zone in Siena, Italy
5
作者 Stefano Maggi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2016年第2期107-115,共9页
The Italian town is known as a collection of wails, gates, towers, palaces and cathedrals. The lanes and the squares were created in the Middle Ages, with an urban fabric suitable for horses and carriages, not for mot... The Italian town is known as a collection of wails, gates, towers, palaces and cathedrals. The lanes and the squares were created in the Middle Ages, with an urban fabric suitable for horses and carriages, not for motor ca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960s, it was no longer possible to delay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traffic and the first "pedestrian isle" was realized in the centre of Siena in 1965. Other towns in a few years followed this virtuous example. Acts against traffic avoided the building of urban motorways and the demolition of ancient buildings that would have given the "coup de grace" to several important historic cent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eval town urban environment traffic and urban planning transport history.
下载PDF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under the connected vehicle environment:a CNN-LSTM modeling approach
6
作者 Yin Zheng Lei Han +1 位作者 Jiqing Yu Rongjie Yu 《Digital Transportation and Safety》 2023年第3期211-219,共9页
Connected vehicle(CV)is regarded as a typical feature of the future 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One core benefit of promoting CV is to improve traffic safety,and to achieve that,accurate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under V... Connected vehicle(CV)is regarded as a typical feature of the future road transportation system.One core benefit of promoting CV is to improve traffic safety,and to achieve that,accurate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under Vehicle-to-Vehicle(V2V)communications is critical.There are two main differences concluded by comparing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under the CV environment with traditional ones:(1)the CV environment provides high-resolution and multi-dimensional data,e.g.,vehicle trajectory data,(2)Rare existing studies can comprehensively address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vehicle operating environment,e.g.,the multiple interacting objects and the time-series variability.Hence,this study proposes a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framework under the CV environment.Specifically,first,a set of time-series top views wa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CV environment data,expressing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vehicles surrounding the subject vehicle.Then,a hybrid CNN-LSTM model was established with the CNN component extracting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with multiple interacting vehicles and the LSTM component solving the time-series variability of the driving environment.It is proved that this model can reach an AUC of 0.997,outperforming the existing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s.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under the CV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nected vehicle Connected vehicle environment Driving risk assessment CNN-LSTM traffic safety
下载PDF
考虑建成环境的电动自行车事故严重程度致因分析
7
作者 王菁 董春娇 +2 位作者 李鹏辉 姜文龙 邵春福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9-187,共9页
为探究考虑建成环境影响下,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从事故属性、骑行者属性、对象车辆及驾驶员属性、道路属性及建成环境属性这5个方面,选取18个影响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严重性的潜在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考虑均值... 为探究考虑建成环境影响下,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本文从事故属性、骑行者属性、对象车辆及驾驶员属性、道路属性及建成环境属性这5个方面,选取18个影响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严重性的潜在变量。在此基础上,构建考虑均值及方差异质性的随机参数Logit模型,利用边际效应量化显著变量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差异。基于北京市近5年电动自行车事故抽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事故时段19:00-次日7:00、骑行者年龄大于40岁、重(大)型货车、到最近医院的距离增大及恶劣天气等因素会增加电动自行车事故严重程度。建成环境属性中,到最近医院的距离在死亡事故中的参数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参数,路段及恶劣天气会增大其均值异质性,驾驶员年龄为(40,60]岁会增大其方差异质性;其他属性中,一般城市道路在受伤事故中的参数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参数,路段会增大其均值异质性。研究结果可以为降低电动自行车事故严重程度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事故严重程度 随机参数Logit模型 电动自行车 建成环境
下载PDF
高原环境导致的中青年驾驶行为及驾驶绩效特征
8
作者 郭伟伟 胡钰琴 +1 位作者 谭墍元 薛晴婉 《交通信息与安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1,共11页
为了量化分析高原环境导致的驾驶行为特征差异,寻找驾驶绩效下降时间窗,运用驾驶模拟器和低氧发生器在平原地区模拟海拔3 900 m高原驾驶环境,开展驾驶模拟试验分别收集驾驶人在平原环境和模拟高原环境的驾驶行为数据和心电图(electrocar... 为了量化分析高原环境导致的驾驶行为特征差异,寻找驾驶绩效下降时间窗,运用驾驶模拟器和低氧发生器在平原地区模拟海拔3 900 m高原驾驶环境,开展驾驶模拟试验分别收集驾驶人在平原环境和模拟高原环境的驾驶行为数据和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信号数据。通过对比高原实车试验环境驾驶人的心率指标变化,运用雷达图、数值排序图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平原、高原环境下的驾驶行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引入Jensen-Shannon散度(JS散度)量化2种环境下横向偏移距离、横向加速度、转向盘旋转率和速度这4个指标的概率密度拟合分布之间的差异,使用差分法确定高原环境下的驾驶绩效下降时间,验证了模拟高海拔环境驾驶模拟试验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高原环境下横向偏移距离标准差、横向加速度标准差、转向盘旋转率标准差、速度标准差比平原环境下分别增加了0.094 3 m,0.119 0 m/s^(2),0.000 9°/s,0.651 3 km/h,车辆整体稳定性降低;借助JS散度发现横向偏移距离、横向加速度、转向盘旋转率和速度这4个指标在2种环境下的数值分布存在较大距离,分别为0.23,0.11,0.01,0.02,其中车辆的横向运动受负面影响更大;在进入海拔3 900 m的高原地区时,驾驶绩效约在6 min后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高原缺氧环境 驾驶行为 JS散度 驾驶绩效
下载PDF
自适应调节重心林间运输车设计与仿真
9
作者 王慧 安洋 +1 位作者 崔生乐 杨春梅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8-155,共8页
为提高运输车在林间的工作效率,研究设计一款能够远程遥控且能根据自身运动姿态自动调节重心的小型林间履带式运输车。通过理论计算完成整车各部分机构的设计,分析整车在可调节重心机构调控下的通过性,确定可调节重心机构的控制策略,并... 为提高运输车在林间的工作效率,研究设计一款能够远程遥控且能根据自身运动姿态自动调节重心的小型林间履带式运输车。通过理论计算完成整车各部分机构的设计,分析整车在可调节重心机构调控下的通过性,确定可调节重心机构的控制策略,并利用Recurdyn软件对整机进行通过性模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经过调控重心后,整机的通过性得到有效提升,整机上坡的极限角度提高17.9%,横坡的极限角度提高18.3%,极限越障高度提高18.7%,跨壕极限宽度提高1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环境 林间履带式运输机 可调节重心机构 通过性 RECURDYN
下载PDF
高速公路混合交通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换道策略研究
10
作者 刘永涛 孙斐然 +4 位作者 袁诗泉 高隆鑫 曹莹 陈轶嵩 乔洁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4-765,共12页
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落地,提出高速公路混合交通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换道策略。首先,改进NaSch元胞自动机模型,并采用马尔科夫链算法计算道路通行能力;其次,针对目标车道为专用车道和普通车道分别建立基于车速引导的决策模型和基于博... 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应用落地,提出高速公路混合交通环境下智能网联汽车换道策略。首先,改进NaSch元胞自动机模型,并采用马尔科夫链算法计算道路通行能力;其次,针对目标车道为专用车道和普通车道分别建立基于车速引导的决策模型和基于博弈论的双矩阵决策模型;最后,采用多目标轨迹优化算法优化换道轨迹。结果表明:目标车道为专用车道和普通车道时,所提出的策略可分别提高换道效率6%、3.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混合交通环境 元胞自动机 马尔科夫链 博弈论 轨迹规划
下载PDF
常规公交站点设计模式与交通事故关系的实证研究
11
作者 朱彤 林子新 +2 位作者 刘杰 杜雨萌 皮钰鑫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常规公交站点是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重在发现站点设计模式与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模式与交通事故的关系缺乏实证性研究。为揭示设计要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及其异质性特征,以某市44条公交线路的1176个公交站点为... 常规公交站点是城市公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重在发现站点设计模式与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对于设计模式与交通事故的关系缺乏实证性研究。为揭示设计要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及其异质性特征,以某市44条公交线路的1176个公交站点为研究对象,以站点2年内事故总数为因变量,以设计模式特征、建成环境特征、交通设施特征等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运用皮尔逊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法进行变量筛选,在此基础上构建地理加权负二项回归模型及对比模型。建模结果表明:地理加权负二项回归模型表现优于对比模型,进一步分析发现,港湾式公交站与非港湾站点相比明显降低了事故发生率;公交车-非机动车分行与混行条件相比事故率也有显著降低;车道数多的站点事故较少;而其他设计要素与事故数之间的关系则未能通过数据验证。此外,建成环境对站点交通事故也具有影响,距地铁和中央商务区距离越近事故率越高。模型也揭示了影响关系的空间异质性,在人口相对较少、交通设施不完善的区域设置港湾公交车站形式带来的降低事故率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 公交站点 地理加权负二项回归 建成环境 交通设计
下载PDF
城市小汽车用户公交使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何明卫 纳静笠 +1 位作者 朱权 荀丽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105,共7页
引导小汽车用户使用公交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推动交通领域节能减排。采用昆明市小汽车用户出行调查数据,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探究建成环境、公交服务质量、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对小汽车用户公交使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建成环境是影响小汽... 引导小汽车用户使用公交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推动交通领域节能减排。采用昆明市小汽车用户出行调查数据,基于随机森林模型探究建成环境、公交服务质量、个人社会经济属性对小汽车用户公交使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建成环境是影响小汽车用户公交使用的最重要因素,相对重要性之和为53.7%,路网密度、土地利用混合度、居住区位、公交站点数量与小汽车用户公交使用密切相关;个人社会经济属性相对重要性之和为24.9%,家庭年收入变量相对重要性最高(5.2%);公交服务质量相对重要性之和为21.4%,分别为便利性(5.8%)、舒适性(5.6%)、可靠性(5.2%)、安全性(4.8%);建成环境对小汽车用户公交使用具有非线性影响且非线性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小汽车用户之间存在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理解小汽车用户的公交使用行为,从而采取针对性策略促进小汽车用户使用公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交通 建成环境 非线性 随机森林 公交使用
下载PDF
复杂道路环境下大流量路口多车牌自动识别
13
作者 张晓辉 宋欧铭 +1 位作者 郑维 于心俊 《计算机仿真》 2024年第8期150-154,160,共6页
复杂道路口车流量大,车牌采集图像存在遮挡,倾斜等现象,导致车牌检测准确率低、泛化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3车辆识别与Mask R-CNN车牌检测相融合的算法,通过两步分别检测车辆与车牌,最终构建出YOL3-RCNN多车牌识... 复杂道路口车流量大,车牌采集图像存在遮挡,倾斜等现象,导致车牌检测准确率低、泛化性差。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3车辆识别与Mask R-CNN车牌检测相融合的算法,通过两步分别检测车辆与车牌,最终构建出YOL3-RCNN多车牌识别模型。模型首先基于上采样算法将图像的大、中、小特征有机融合;然后采用形态聚类算法,自适应计算IOU阈值,提高车辆检出率与准确率;接着对检测出的车辆进行裁剪,SOFTNMS优化与仿射变换,解决车牌遮挡,倾斜与背景复杂的难题;最后基于ResNet50网络识别车牌字符与数字,并利用RPN进行回归校验。多组基线算法的仿真结果显示,在UA-DETRAC车辆检测数据集上,与传统车牌检测算法相比,YOL3-RCNN算法的准确率与召回率分别提高了7.7%与9.6%,且具有较高的车牌检测速率。综上所述,所构建的YOL3-RCNN多车牌识别模型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性、时效性与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道路环境 大流量路口 多车牌自动识别
下载PDF
考虑制动、荷载转移、纵坡的雨天小客车弯道安全车速模型
14
作者 许金良 曾卓 +1 位作者 穆明浩 俄广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3,共9页
为了确定降雨环境下小客车弯道安全车速,基于瞬时轴线,建立了考虑纵坡、制动加速度及轮胎荷载转移的小客车侧滑速度模型;通过实地采集不同水膜厚度下的摩擦系数,得到了这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结合摩擦椭圆原理,得到了考虑制动、驾驶人行... 为了确定降雨环境下小客车弯道安全车速,基于瞬时轴线,建立了考虑纵坡、制动加速度及轮胎荷载转移的小客车侧滑速度模型;通过实地采集不同水膜厚度下的摩擦系数,得到了这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结合摩擦椭圆原理,得到了考虑制动、驾驶人行为特性的综合摩擦系数分配方法;提出确定弯道车速的计算流程图,得到了不同降雨强度下以横向侧滑和纵向停车为指标的弯道车速。研究结果表明:当水膜厚度为0时,得到的侧滑速度值比点质量模型低35%左右;当水膜厚度小于2 mm时,摩擦系数降低最快,对车速影响最大;当水膜厚度大于2 mm时,摩擦系数变化幅度小且规律不明显;降雨对小客车弯道安全车速影响显著,仅小雨时就会导致车速平均降低15%左右;取一般最小半径计算时,不同降雨强度下的纵向停车速度均小于横向侧滑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降雨环境 摩擦系数 车辆侧滑 弯道车速
下载PDF
基于实时交通流的上海市机动车碳污同源排放清单
15
作者 刘启贞 巢渊 +5 位作者 易敏 王磊 刘登国 刘娟 朱洪 伏晴艳 《上海计量测试》 2024年第2期59-62,68,共5页
为满足交通碳污减排政策多样化、差别化和精细化发展需求,扩大交通排放测算范围、提高测算准确度和时空分辨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交通流的高时空分辨力机动车碳污同源排放清单构建方法,综合交通模型、IVE模型和相关算法建立了覆盖上海... 为满足交通碳污减排政策多样化、差别化和精细化发展需求,扩大交通排放测算范围、提高测算准确度和时空分辨力,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交通流的高时空分辨力机动车碳污同源排放清单构建方法,综合交通模型、IVE模型和相关算法建立了覆盖上海全市的机动车碳污同源排放清单。结果显示,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周排放规律相近,呈现出明显的周末低工作日高的特征;二氧化碳分时变化规律呈现明显的双峰,而氮氧化物受重型车影响,峰值出现在夜间;由于各车型的碳污分担率不同且活动区域不同造成了上海市机动车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的空间分布差异明显;碳污同源排放清单中,NOx、PM、CO、VOCs、CO_(2)的月均排放量分别为5160t、440t、1.7×10^(4)t、732t和2.46×10^(6)t;排放分担率表明,NOx、PM等污染物主要来自重货车及大货车排放;CO、VOCs和CO_(2)排放来源以小客车排放占比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环境保护 机动车排放清单 实时交通流 动态排放清单 大气污染治理
下载PDF
寒区电动公交充电站选址及定容规划研究
16
作者 胡晓伟 宋帅 +1 位作者 邱振洋 王健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1-292,共12页
寒区低温环境导致电动公交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充电设施服务范围及规划数量受到影响,给电动公交充电站选址及定容规划带来挑战。为提高电动公交充电站的低温适应性,提出针对寒区电动公交充电站的选址算法及定容模型。首先,在选址规划中,... 寒区低温环境导致电动公交动力电池容量衰减,充电设施服务范围及规划数量受到影响,给电动公交充电站选址及定容规划带来挑战。为提高电动公交充电站的低温适应性,提出针对寒区电动公交充电站的选址算法及定容模型。首先,在选址规划中,构建充电站渐进覆盖服务半径,利用改进近邻传播聚类算法确定充电站选址点,基于算法聚类中心构建充电站Voronoi图划分充电集群。其次,在定容规划中,构建动力电池低温容量衰减模型,确定寒区电动公交的充电需求;基于容量有限的截尾排队论模型建立充电站有效服务强度、拒绝服务率及充电满意度等约束;引入成本权衡系数,以规划年限内全社会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寒区充电站定容规划模型,并设计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以哈尔滨市市区电动公交充电站选址定容规划为例进行分析,算例结果得到9个充电站选址点及其充电集群,以及各充电站的充电机配置数量和各项成本。针对环境温度和成本权衡系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寒区低温环境对充电站的充电机配置数量和各项成本有显著影响,合理权衡充电站和电动公交两者利益有助于提高充电服务满意度,降低全社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选址定容规划 近邻传播聚类算法 电动公交充电站 寒区低温环境 电池容量衰减
下载PDF
考虑建成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的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研究
17
作者 张涛 王青青 +1 位作者 程龙 何冠霖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152-165,共14页
我国刚刚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老年友好型社会仍处于探索建设阶段,为弥补建成环境、心理状态、社会交往交互作用下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影响研究不足,本文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包含建成环境要素(可... 我国刚刚正式迈入深度老龄化,老年友好型社会仍处于探索建设阶段,为弥补建成环境、心理状态、社会交往交互作用下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影响研究不足,本文选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构建包含建成环境要素(可达性、道路质量、安全性)、心理状态因素(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及社会交往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三者交互作用下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的影响研究,包括建成环境要素、心理状态因素及社会交往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的直接影响,以及建成环境要素通过心理状态因素和社会交往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的间接影响。基于路径假设结果中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发现:可达性(0.099)、道路质量(0.079)、态度(0.318)、主观规范(0.089)、感知行为控制(0.312)及社会交往(0.150)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有直接显著影响,安全性未产生直接影响;可达性通过态度(0.075)、主观规范(0.016)、感知行为控制(0.055)及社会交往(0.029)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有间接显著影响,道路质量通过态度(0.039)、主观规范(0.015)、感知行为控制(0.028)及社会交往(0.020)对老年人休闲散步意向有间接显著影响,安全性未通过心理状态因素和社会交往产生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建成环境和社会-心理因素干预下老年人休闲散步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在保障老年人休闲散步出行顺畅和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意向影响 结构方程模型 老年人休闲散步 建成环境 心理状态 社会交往
下载PDF
基于改进MobileNet的公路行车环境安全风险源识别
18
作者 赵树恩 龚志坤 刘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2,共8页
为了检测公路行车环境安全风险源,为公路风险源智能化管控和随机不确定场景下实时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研究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公路行车环境安全风险源识别算法。通过改进MobileNetV3的输出层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将网络输出... 为了检测公路行车环境安全风险源,为公路风险源智能化管控和随机不确定场景下实时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研究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公路行车环境安全风险源识别算法。通过改进MobileNetV3的输出层激活函数和损失函数,将网络输出的风险源类别数量由一个变为多个,解决了同一图像中存在多种风险源的识别问题。利用空间注意力机制加强MobileNetV3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解决了MobileNetV3通道注意力机制无法关注到通道内部风险源特征信息的问题,提升了模型识别准确率。通过通道剪枝方法去除冗余扩张通道,减少网络参数量,提升了模型预测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行车环境安全风险源,检测率达0.829,平均分类准确率达0.833,且具备实时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交通安全 行车环境安全风险源 多标签图像分类算法 MobileNet
下载PDF
计及实时交通特征的电动公交车备用率与充电桩联合优化
19
作者 曹昉 郑怡馨 +2 位作者 王斯琪 王淳奕 齐玥莹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134,150,共9页
为了提高电动公交车及充电站总投资和运营的经济性,需综合考虑公交车和充电桩的购置成本以及充电成本。以道路特征、实时交通特征、环境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计算电动公交车的行驶时间和能耗;在满足公交车运营基本需求和保证车内温度的... 为了提高电动公交车及充电站总投资和运营的经济性,需综合考虑公交车和充电桩的购置成本以及充电成本。以道路特征、实时交通特征、环境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计算电动公交车的行驶时间和能耗;在满足公交车运营基本需求和保证车内温度的前提下,以日公交车购置成本、日充电桩建造成本、日充电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进行优化,建立电动公交车备用率与充电桩的联合优化模型,并采用改进的离散型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计算,得到公交车和充电桩的最优购置方案以及各季节和全年的日均投资及运营成本。以某公交线路上电动公交车年内多种运营条件为算例,验证所建优化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公交车 充电桩 充电站 公交车备用率 实时交通特征 联合优化 环境温度
下载PDF
建成环境对交叉口行人事故严重程度异质性影响
20
作者 潘义勇 李烁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7-93,117,共8页
为探索建成环境及其他因素对行人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均值和方差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交叉口行人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异质性分析。利用行人碰撞事故数据,从行人、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时间、建成环境7个方面筛选出2... 为探索建成环境及其他因素对行人事故伤害严重程度的影响,通过建立均值和方差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模型对交叉口行人事故严重程度进行异质性分析。利用行人碰撞事故数据,从行人、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时间、建成环境7个方面筛选出27个影响因素,通过弹性系数分析显著变量对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地铁站可达性为“存在”是随机参数,车辆状态为“其他”会减小该随机参数的均值,降低交叉口行人事故严重程度;方差与“下午”显著相关,此变量会使随机参数的离散程度增加,分布变宽,随机性增加;不同用地类型与交叉口类型对行人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用地类型为商业区、地铁站的可达性为“存在”时,交叉口行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与伤害严重程度降低;行人有不当行为等因素显著增加了交叉口行人事故严重程度。研究结果为制定交叉口建成环境的优化改善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工程 交叉口行人事故 事故严重程度 均值和方差异质性随机参数Logit 建成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