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eding of Riptortus pedestris on soybean plants, the primary cause of soybean staygreen syndrome in the Huang-Huai-Hai river basin 被引量:37
1
作者 Kai Li Xinxin Zhang +7 位作者 Jianqiu Guo Hannah Penn Tingting Wu Lin Li Hong Jiang Lidan Chang Cunxiang Wu Tianfu Han 《The Crop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60-367,共8页
Staygreen syndrome or Zhengqing in soybean has recently become a major issue for Chinese growers in the Huang-Huai-Hai river basin.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revealed that staygreen can be induced when pods/seeds are d... Staygreen syndrome or Zhengqing in soybean has recently become a major issue for Chinese growers in the Huang-Huai-Hai river basin.Although previous studies revealed that staygreen can be induced when pods/seeds are damaged, it is unknown whether virus infection or insect infestation causes staygreen.To determine whether viral infection causes staygreen, a survey of soybean staygreen incidence in the Huang-Huai-Hai river basin was conducted in 2016 and 2017.Disease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using DAS-ELISA for Soybean mosaic virus, Watermelon mosaic virus, Bean pod mottle virus, Cucumber mosaic virus, and Bean common mosaic virus.The survey showed that the severity of soybean staygreen syndrome was most prevalent in Beijing, Henan, Shaanxi, and some parts of Shandong provinces, with yield losses from 0 to nearly 100%, but only a small fraction of samples were positive for the tested viruses.A field cage experiment and an insecticide treatment field trial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bean bug, Riptortus pedestris, to staygreen incidence.The field cag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R.pedestris treatment resulted in shorter plants, more empty pods, increased numbers of abnormal seeds, and decreased yields.The field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fewer R.pedestris and less soybean staygreen incidence in fields treated with insecticide than in untreated control fields.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pedestris infestation rather than virus infection induces staygreen syndrome and that growers in this region can mitigate staygreen syndrome via bean bug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YBEAN Staygreen SYNDROME Zhengqing DAS-ELISA VIRAL infection BEAN BUG (R. pedestris)
下载PDF
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为害对大豆植株“症青”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李文敬 高宇 +4 位作者 胡英露 李昇 毕锐 张金平 史树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6-122,共7页
为明确点蜂缘蝽为害对大豆植株"症青"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采用人工罩网接虫法,设置6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每株0,0.5,1.0,1.5,2.0,2.5头,分别于盛花期(R2)、盛荚期(R4)和满粒期(R6)接点蜂缘蝽成虫,收获期系统观察大豆株高等主... 为明确点蜂缘蝽为害对大豆植株"症青"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采用人工罩网接虫法,设置6个密度处理,分别为每株0,0.5,1.0,1.5,2.0,2.5头,分别于盛花期(R2)、盛荚期(R4)和满粒期(R6)接点蜂缘蝽成虫,收获期系统观察大豆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症青"症状(持绿叶片数)、主要产量性状及产量指标,分析接虫时期、接虫密度与上述各指标的相关性及差异显著性。结果表明:各时期接虫处理对大豆植株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程度均呈随接虫密度增加而加重趋势。其中,R2期株高增加不显著,且均无"症青"植株发生;R4和R6期株高、节间距和"症青"等指标均随接虫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单株有效荚数、粒数、产量等均随接虫密度增加而显著下降,各产量性状及产量损失率与接虫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植株持绿叶片数与接虫密度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即接虫密度越大"症青"现象越明显。相同密度不同时期接虫处理结果显示,R4期大豆植株"症青"和产量损失等受害程度显著高于R2和R6。同时,大豆植株"症青"发生程度与单株产量损失率之间亦呈显著正相关,即植株"症青"越重其产量损失率越高。可见,点蜂缘蝽为害对大豆"症青"现象及产量的影响不仅与点蜂缘蝽密度有关,还与其为害时期密切相关,R4期是防控其为害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大豆 症青 农艺性状 产量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山地城市暴雨洪水中人车失稳风险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非 任春娇 +3 位作者 陈垚 袁绍春 刘臻 余薇薇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7,共16页
【目的】为定量分析山地城市暴雨内涝中行人和车辆的失稳风险特征,【方法】以重庆市悦来新城某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构建一二维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对研究区不同降雨情景下的承灾体暴露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按照最不利原则,从失稳风险范围... 【目的】为定量分析山地城市暴雨内涝中行人和车辆的失稳风险特征,【方法】以重庆市悦来新城某排水片区为研究区域,构建一二维水文水动力耦合模型,对研究区不同降雨情景下的承灾体暴露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按照最不利原则,从失稳风险范围和失稳持续时间等维度计算分析了典型人车(轿车、SUV、成人、儿童)的失稳风险。【结果】结果显示:降雨重现期越大,承灾体暴露性越高,失稳开始时间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轿车的失稳风险最高,SUV次之,成人最小;四类承灾体在不同重现期下的轻微风险区域占比均最大,且其分布与积水深度较浅(如低于0.15 m)或流速值低于0.4 m/s的区域分布较为相似。【结论】结果表明:失稳风险等级越高的区域,其面临的洪水特征可能越复杂,尤其对于地形起伏多变的山地城市,应根据承灾体的特征进行风险图绘制,并结合降雨预报进行风险预警,提升灾害应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内涝 数值模拟 Godunov格式 承灾体暴露性 人车失稳风险 山地城市
下载PDF
大豆“症青”成因分析及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田舸帆 郭江龙 +3 位作者 安静杰 党志红 李耀发 高占林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54-58,共5页
近年来,大豆“症青”现象在黄淮海地区频繁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大豆安全生产。大豆“症青”主要表现为大豆进入生长后期,结荚不鼓粒或瘪荚皱粒,叶片浓绿变厚,豆荚、叶片和茎秆等长期保持绿色,导致大豆源汇失衡,营养物质... 近年来,大豆“症青”现象在黄淮海地区频繁发生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大豆安全生产。大豆“症青”主要表现为大豆进入生长后期,结荚不鼓粒或瘪荚皱粒,叶片浓绿变厚,豆荚、叶片和茎秆等长期保持绿色,导致大豆源汇失衡,营养物质运输受阻,进而造成大豆减产。为了探明大豆“症青”的成因,综合有关学者和作者团队的研究结果,对可能导致大豆“症青”的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子进行了综合分析,包括温度、虫害、病毒等。作者认为点蜂缘蝽刺吸为害是导致大豆“症青”的关键因子,其他因子尚需进一步确认。为了降低大豆“症青”的发生,提出了针对大豆田点蜂缘蝽的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症青” 温度 病毒 点蜂缘蝽 综合防治
下载PDF
大豆荚皮结构特征与点蜂缘蝽刺吸为害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李小花 吕德东 +4 位作者 李文博 王自杰 胡英露 高宇 史树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0-1128,共9页
为探讨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 Fabricius)对寄主大豆不同品种豆荚刺吸为害的选择性及其机制,本研究以40个大豆品种为寄主材料,采用罩网接虫随机选择法,观察不同大豆品种等密度豆荚被点蜂缘蝽刺吸危害情况,统计豆荚被刺点数、被刺... 为探讨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 Fabricius)对寄主大豆不同品种豆荚刺吸为害的选择性及其机制,本研究以40个大豆品种为寄主材料,采用罩网接虫随机选择法,观察不同大豆品种等密度豆荚被点蜂缘蝽刺吸危害情况,统计豆荚被刺点数、被刺率,籽粒被刺点数、被刺率等指标,同时系统观察测量各品种鼓粒期豆荚表面特征和荚皮解剖结构特征,分析点蜂缘蝽刺吸为害与豆荚表面(荚毛密度和长度)和荚皮解剖结构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40个供试品种中,表现出点蜂缘蝽刺吸频次较高和较低的品种均不超过5%;点蜂缘蝽对寄主豆荚选择性及刺吸为害程度在品种间存在差异;荚毛密度、长度和荚皮厚度及各解剖层厚度在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豆荚荚皮被刺点数、被刺率和籽粒被刺点数、被刺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被刺点数和被刺率与荚毛密度、长度和荚皮厚度均呈负相关,且与荚皮解剖结构内壁细胞组织层厚度呈显著负相关;豆荚被刺点数与内壁细胞组织层厚度之间分别符合线性函数方程y_(豆荚)=4.533-0.015x(F=6.271,P=0.013,r=-0.389),籽粒被刺点数与内壁细胞组织层厚度之间符合线性函数方程y_(籽粒)=1.579-0.005x(F=5.133,P=0.022,r=-0.362)。可见,大豆品种豆荚荚皮结构特征直接影响点蜂缘蝽对其刺吸为害程度,荚毛越密、越长和荚皮越厚其被害程度越轻,表现出的抗性越强,其中荚皮内壁细胞组织层厚度是影响品种抗性的最显著因子。该结果可为选育抗点蜂缘蝽大豆品种及其抗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品种 点蜂缘蝽 荚皮结构 刺吸为害 相关分析
下载PDF
点蜂缘蝽触角转录组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宋月芹 董钧锋 +2 位作者 陈庆霄 胡振杰 孙会忠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20-1128,共9页
【目的】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主要为害豆科作物,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对该虫的研究较少,基因信息缺乏。本研究旨在获得点蜂缘蝽的触角转录组数据,开发基于嗅觉防治害虫的新方法。【方法】利用Illumina Hi SeqTM... 【目的】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主要为害豆科作物,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造成严重损失,目前对该虫的研究较少,基因信息缺乏。本研究旨在获得点蜂缘蝽的触角转录组数据,开发基于嗅觉防治害虫的新方法。【方法】利用Illumina Hi SeqTM4000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了点蜂缘蝽成虫触角转录组,并进行了生物学信息分析。【结果】共获得45 802 812条clean reads,包括6.87 Gb(Gen Bank登录号:SRR4429103)。拼接92 259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618 bp,N50为1 013 bp。在7大数据库中注释到21 365条unigenes。通过进一步转录组数据分析,我们鉴定出219个点蜂缘蝽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包括188个嗅觉受体、6个味觉受体、2个离子型受体、4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8个气味结合蛋白和11个化学感受蛋白。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RpedOBP1和RpedOBP2在第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后又多了3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属于加Plus-C气味结合蛋白家族。【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点蜂缘蝽触角转录组数据,并鉴定出嗅觉相关基因,结果为今后利用嗅觉基因靶标防治点蜂缘蝽提供了重要的分子生物学信息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触角转录组 高通量测序 基因注释 化学感受相关基因
下载PDF
大豆害虫点蜂缘蝽的危害特点与防治方法 被引量:21
7
作者 谢皓 陈立军 +1 位作者 韩俊 王程 《大豆科技》 2016年第6期11-13,共3页
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是一种豆科作物典型的刺吸性害虫,近几年在北京地区危害大豆严重,造成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本文介绍了点蜂缘蝽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特点和防治方法,旨在为大豆产区该虫害的防治提供帮助。
关键词 大豆 点蜂缘蝽 危害 防治
下载PDF
沈阳某小区室外气流场模拟及室内环境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宏伟 陈巧玲 赵思聪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3-960,共8页
目的研究建筑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的相关性,以期通过室外环境的优劣来分析建筑室内环境,使人们有一个较良好的室内生活环境.方法运用数值模拟Fluent软件模拟建筑室外气流场,得出在不同高度处小区风速及风压分布,通过分析不同高度处小区... 目的研究建筑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的相关性,以期通过室外环境的优劣来分析建筑室内环境,使人们有一个较良好的室内生活环境.方法运用数值模拟Fluent软件模拟建筑室外气流场,得出在不同高度处小区风速及风压分布,通过分析不同高度处小区风速和风压的变化来研究建筑小区室外环境.结果建筑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有较大关联,建筑室外气流场的不同会直接影响建筑室内环境.结论模拟建筑室外气流场不仅可以评价建筑室外环境,而且对行人的日常出行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环境 室内环境 数值模拟 气流场 行人日常出行
下载PDF
黄淮海夏大豆田“症青”的成因探析及预防 被引量:28
9
作者 莫先树 梁家铭 +5 位作者 李得孝 梁福琴 张明君 刘萌娟 肖金平 张璞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0-778,共9页
大豆'症青'是籽粒发育停滞导致植株源流库严重失调而产生的生理性症状。近年来,'症青'已成为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安全生产的重要威胁。研究根据杨凌多年大豆生产数据和气象数据,依据大豆生殖生长与籽粒发育规律,提出'... 大豆'症青'是籽粒发育停滞导致植株源流库严重失调而产生的生理性症状。近年来,'症青'已成为黄淮海地区夏大豆安全生产的重要威胁。研究根据杨凌多年大豆生产数据和气象数据,依据大豆生殖生长与籽粒发育规律,提出'症青'区域性发生可能为大豆生殖生长期的极端气温(花荚期高温或鼓粒期低温)所致,而局部发生的'症青'可能与点蜂缘蝽或豆秆黑潜蝇为害、不良的栽培条件有关。在大豆花荚期没有极端气候侵袭的地区,防治点蜂缘蝽等综合栽培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症青'发生。而在易发热浪胁迫的地区,选择合适的耐热或避热大豆品种,结合虫害防治措施,可能会有效控制大豆'症青'的危害。今后应加强大豆'症青'发生机理的研究,并尽快确定一些应对措施。耐热新品种选育应尽快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症青 极端气温 热胁迫 点蜂缘蝽
下载PDF
温度胁迫对点蜂缘蝽成虫呼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菊红 崔娟 +4 位作者 张金平 毕锐 高宇 徐伟 史树森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为明确温度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成虫呼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利用生化方法测定了黑暗条件下经16,20,24,28,32和36℃处理4 h的点蜂缘蝽成虫呼吸代谢关键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3-磷酸甘油脱氢... 【目的】为明确温度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成虫呼吸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利用生化方法测定了黑暗条件下经16,20,24,28,32和36℃处理4 h的点蜂缘蝽成虫呼吸代谢关键酶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3-磷酸甘油脱氢酶(GDH)、3-羟酰辅酶A脱氢酶(HOAD)、柠檬酸合成酶(CS)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结果】点蜂缘蝽成虫体内5种呼吸代谢关键酶的活性均随温度升高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点蜂缘蝽成虫雌、雄个体之间的CS活性在16和28℃时存在显著差异,16℃时雌虫CS活性较高,28℃时雄虫CS活性较高;雄虫LDH活性在36℃时显著高于雌虫,提示雌、雄个体间在低温下体内三羧酸循环代谢存在显著差异,在高温下体内糖无氧酵解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温度处理下雌、雄成虫的GAPDH与HOAD活性比值均远大于1. 0,说明在试验温度下点蜂缘蝽呼吸代谢消耗以糖类为主。【结论】在16℃~36℃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点蜂缘蝽雌、雄成虫体内呼吸代谢关键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点蜂缘蝽可通过调节呼吸代谢强度适应温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温度 呼吸代谢 酶活性 能源物质
下载PDF
利用累积虫日法评估点蜂缘蝽种群密度与春播大豆产量的关系 被引量:7
11
作者 闫秀 安静杰 +5 位作者 高占林 党志红 潘文亮 李明远 袁文龙 李耀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6-100,108,共6页
笔者于2019年研究了河北省中部地区春播大豆田点蜂缘蝽发生动态,据此制作了点蜂缘蝽在大豆田内的累积虫日指数图,并分析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点蜂缘蝽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点蜂缘蝽第1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开始转移... 笔者于2019年研究了河北省中部地区春播大豆田点蜂缘蝽发生动态,据此制作了点蜂缘蝽在大豆田内的累积虫日指数图,并分析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点蜂缘蝽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河北省点蜂缘蝽第1代成虫于7月中下旬开始转移到春播大豆田为害,待第2代成虫羽化后便逐渐迁出大豆田。分析点蜂缘蝽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关系,发现大豆嫩果期点蜂缘蝽累积虫日指数与大豆产量显著相关(P=0.0266,R2=0.7460),点蜂缘蝽高峰期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相关性次之,其R2为0.7269,而大豆全生育期累积虫日与大豆产量R2为0.6634。三种利用累积虫日法研究点蜂缘蝽对大豆产量影响线性相关性均高于采用点蜂缘蝽高峰期虫量的分析结果(R2为0.5977),其中大豆嫩果期点蜂缘蝽累积虫日指数最能准确反映出其对大豆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将为大豆田点蜂缘蝽防治指标的确定,及其合理化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翅目 点蜂缘蝽 迁移规律 累积虫日法
下载PDF
温度对点蜂缘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菊红 崔娟 +3 位作者 唐佳威 毕锐 张金平 史树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9-584,共6页
为明确温度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 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16、20、24、28和32℃共5个恒温条件下,以鲜芸豆荚为寄主食料,测定了温度对点蜂缘蝽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条件下点... 为明确温度对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 Fabrici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16、20、24、28和32℃共5个恒温条件下,以鲜芸豆荚为寄主食料,测定了温度对点蜂缘蝽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及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条件下点蜂缘蝽不能完成生活史,32℃条件下成虫不产卵。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通过拟合方程得出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点蜂缘蝽卵期、若虫期、成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58、15.98、15.27℃,有效积温依次为102.32、203.28和103.94日·度。在24℃条件下,成虫的单雌产卵量最高为87.39粒,是20℃的2.78倍,28℃的5.34倍;种群趋势指数值最大为I=14.30,是20℃的2.34倍,28℃的4.27倍。环境温度对点蜂缘蝽的存活率也有较大影响。研究结果为点蜂缘蝽发生期预测及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温度 发育历期 有效积温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不同聚集信息素诱芯及诱捕器对大豆田间点蜂缘蝽诱捕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壮壮 师毅 +5 位作者 李拥虎 薛建光 王吴彬 钱海涛 邢光南 盖钧镒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8-296,共9页
随着大豆"症青"发生面积的逐步扩大,点蜂缘蝽已引起了大豆科研工作者与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为探讨高效的点蜂缘蝽诱捕技术,本研究于2019年8月份在安徽省当涂县用不同诱芯、诱捕器及其组合评价聚集信息素对点蜂缘蝽的诱捕效果... 随着大豆"症青"发生面积的逐步扩大,点蜂缘蝽已引起了大豆科研工作者与生产者的高度重视。为探讨高效的点蜂缘蝽诱捕技术,本研究于2019年8月份在安徽省当涂县用不同诱芯、诱捕器及其组合评价聚集信息素对点蜂缘蝽的诱捕效果。方差分析表明:诱芯、诱捕器及其互作间诱捕效果差异都达极显著水平。缓释包诱芯1-2和PVC诱芯2-2显著高于橡胶塞诱芯3-x和空白对照。小船型诱捕器和双向倒漏斗型诱捕器显著高于通用桶型诱捕器和绿色粘虫板。PVC诱芯2-2、缓释包诱芯1-2和小船型诱捕器的组合效果最佳,但小船型诱捕器底部组件粘虫板会粘住点蜂缘蝽导致点蜂缘蝽死亡。缓释包诱芯1-2、PVC诱芯2-2和双向倒漏斗型诱捕器的组合效果次之,且其能诱捕到点蜂缘蝽完整活体,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试虫。对诱捕到的昆虫种类分析表明:试验期间诱到的蛾类昆虫相对较多,特别是橡胶塞诱芯3-x对蛾类有较强的引诱效果;不同诱芯、诱捕器都只诱到少量蜂类昆虫;绿色粘虫板较其它诱捕器粘到显著更多的瓢虫类昆虫。PVC诱芯2-2、缓释包诱芯1-2和小船型诱捕器、双向倒漏斗型诱捕器组成的4种组合能引诱到较多点蜂缘蝽,且其它昆虫较少,说明有较高的专一性,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点蜂缘蝽 诱芯 诱捕器 聚集信息素
下载PDF
冀北春播大豆害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4
14
作者 桑利民 闫秀 +9 位作者 王丽英 高占林 李世 崔海明 刘翠珍 周欣 张扬 梁秀义 孙海迪 王瑞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133-136,共4页
为了明确冀北地区大豆田害虫发生规律和提高害虫防治水平,综合多地区大豆田害虫调查结果,分析了河北省春播区大豆害虫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害虫种类多,在大豆全生育期共发生害虫30种,分属6目17科;为害严重,大豆蚜、点蜂缘蝽等害虫均可... 为了明确冀北地区大豆田害虫发生规律和提高害虫防治水平,综合多地区大豆田害虫调查结果,分析了河北省春播区大豆害虫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害虫种类多,在大豆全生育期共发生害虫30种,分属6目17科;为害严重,大豆蚜、点蜂缘蝽等害虫均可造成大豆严重减产甚至绝产;防治难度大,棉铃虫等一些害虫为害具有暴发性,需短时间内作出防治反应,点蜂缘蝽等一些害虫为害时间长,需进行多次防治。根据害虫发生规律和为害程度,进一步将害虫分为3个等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同时针对春播大豆害虫防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播大豆 地下害虫 大豆蚜 点蜂缘蝽 棉铃虫
下载PDF
点蜂缘蝽在山东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晓辉 吴斌 +6 位作者 王守海 蒿文仙 姜珊珊 洪浩 辛志梅 孙宗涛 辛相启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57,共5页
点蜂缘蝽是引起大豆“症青”的重要原因。为探究该虫在山东地区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本研究利用信息素诱捕的方式对桶型诱捕器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监测了点蜂缘蝽在不同作物上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 点蜂缘蝽是引起大豆“症青”的重要原因。为探究该虫在山东地区小麦、玉米、大豆上的季节性发生规律,本研究利用信息素诱捕的方式对桶型诱捕器和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进行了评价,并监测了点蜂缘蝽在不同作物上的田间发生动态。结果表明,船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优于桶型诱捕器;小麦是点蜂缘蝽重要的春季寄主,4月中旬为高发期;大豆和玉米田高发期集中在7—8月。小麦、玉米、大豆上点蜂缘蝽的发生规律均与其生活史保持一致。山东不同区域点蜂缘蝽动态差异不显著,同一区域不同年份间也无较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及时有效防治点蜂缘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大豆 点蜂缘蝽 发生动态 山东省
下载PDF
点蜂缘蝽试验种群的室内饲养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江龙 李耀发 +3 位作者 安静杰 党志红 魏洪亮 高占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S01期111-115,共5页
点蜂缘蝽是危害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技术提供大量发育一致的标准试虫是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抗药性机制等的重要前提。为提高点蜂缘蝽室内饲养的水平,满足实验室用虫需求,采用新鲜芸豆荚和四季豆荚作为点蜂... 点蜂缘蝽是危害我国大豆生产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技术提供大量发育一致的标准试虫是研究该虫生物学特性、综合防治、抗药性机制等的重要前提。为提高点蜂缘蝽室内饲养的水平,满足实验室用虫需求,采用新鲜芸豆荚和四季豆荚作为点蜂缘蝽的食料,以直径12 cm、高10 cm的塑料圆形养虫盒为容器,并在其中放置了弯曲纸条增加养虫盒内空间异质性,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点蜂缘蝽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5±1)℃,湿度30%~50%,光暗比16 h∶8 h条件下,取食芸豆荚和四季豆荚的点蜂缘蝽若虫平均发育历期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9.85、31.48 d,并且若虫期平均存活率也无显著差异。然而,取食芸豆荚点蜂缘蝽成虫的产卵期、单雌产卵量、雌虫寿命显著高于取食四季豆荚的成虫,其参数分别为63.80 d、251.40粒、74.20 d。因此,采用新鲜芸豆荚饲养点蜂缘蝽,能够实现点蜂缘蝽的批量饲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饲养技术 芸豆荚 四季豆荚
下载PDF
大豆“荚而不实”型“症青”与蝽类害虫为害的相关性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24
17
作者 高宇 史树森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0-655,共6页
为探明大豆症青与蝽类害虫的相关性,解决目前黄淮海流域大豆生产上"荚而不实"型"症青"的问题,归纳总结最新研究进展,对"荚而不实"型"症青"与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等蝽类害虫为害的相... 为探明大豆症青与蝽类害虫的相关性,解决目前黄淮海流域大豆生产上"荚而不实"型"症青"的问题,归纳总结最新研究进展,对"荚而不实"型"症青"与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等蝽类害虫为害的相关性做了简要剖析,结合大豆蝽类害虫的发生及为害特点,提出了当前大豆"症青"的防控策略。重点针对点蜂缘蝽等蝽类害虫开展统防统治和兼防兼治,控制越冬和早春虫源,抓住花荚期科学防治。以期为开展大豆"症青"发生及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症青 点蜂缘蝽 蝽类害虫 防控策略
下载PDF
大豆害虫点蜂缘蝽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8
作者 高宇 陈菊红 史树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04-815,共12页
大豆“症青”现象是黄淮海流域大豆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最新研究发现,“症青”现象与点蜂缘蝽的发生为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点蜂缘蝽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多食性害虫,近年来,该害虫持续发生并呈蔓延趋势,对我国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 大豆“症青”现象是黄淮海流域大豆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最新研究发现,“症青”现象与点蜂缘蝽的发生为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点蜂缘蝽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多食性害虫,近年来,该害虫持续发生并呈蔓延趋势,对我国大豆生产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着重介绍了该虫的分布与寄主、为害特点、生物学特性、环境因子的影响、综合防治方法,为深入分析大豆“症青”现象形成机制、开展大豆害虫点蜂缘蝽综合治理研究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等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点蜂缘蝽 症青 发生规律 害虫综合治理
下载PDF
大豆害虫点蜂缘蝽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然 于晓光 +5 位作者 李阳 崔杰印 吴俊彦 位昕禹 崔少彬 陈祥金 《河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68-73,共6页
点蜂缘蝽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现象的主要因子之一,防治点蜂缘蝽可以有效降低“症青”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介绍了点蜂缘蝽的生物学特点和为害方式,总结了现有的化学农药、聚集信息素、天敌和农业措施等防治方法,以期为黄淮海地... 点蜂缘蝽是黄淮海地区大豆“症青”现象的主要因子之一,防治点蜂缘蝽可以有效降低“症青”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失。介绍了点蜂缘蝽的生物学特点和为害方式,总结了现有的化学农药、聚集信息素、天敌和农业措施等防治方法,以期为黄淮海地区大豆生产中防治点蜂缘蝽提供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点蜂缘蝽 “症青” 化学防治 聚集信息素 天敌
下载PDF
大豆荚饲养点蜂缘蝽实验种群生殖力及其种群趋势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胡英露 田鑫月 +4 位作者 陈蕾 丁宁 李晓凤 高宇 史树森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0-466,共7页
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明确结荚期大豆对点蜂缘蝽生殖力及种群发育的影响,为了解种群发生动态、预测预报及制定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24±1℃恒温下,采用离体豆荚饲养法,系统观测点蜂缘蝽... 点蜂缘蝽(Riptortus pedestris)是大豆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为明确结荚期大豆对点蜂缘蝽生殖力及种群发育的影响,为了解种群发生动态、预测预报及制定综合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在24±1℃恒温下,采用离体豆荚饲养法,系统观测点蜂缘蝽存活和生殖等生物学指标,通过种群生命表分析,进一步探讨其种群生殖力及种群趋势。结果表明,大豆鼓粒期鲜豆荚饲养点蜂缘蝽世代历期为54.69 d;成虫平均寿命为49.18 d,雌雄成虫寿命分别为46.26 d、52.75 d;点蜂缘蝽平均产卵前期为6.60 d,平均产卵历期为36.97 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116.62粒;日产卵动态符合逻辑斯蒂回归和指数函数模型,逐日累积产卵进度动态符合指数函数、三项式回归,雌成虫产卵日产卵动态为偏态分布,50%的卵集中产于产卵期前25%时段。生命表分析结果显示,大豆离体鲜豆荚饲养点蜂缘蝽实验种群内禀增长率rm为0.0717,净增值率R0为50.53,周限增长率λ为1.07 d-1,种群倍增时间为9.66 d;种群趋势指数为48.07。可见,大豆离体鲜豆荚可以充分满足点蜂缘蝽个体发育的营养需求,大豆结荚期豆荚是点蜂缘蝽田间种群的主要营养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蜂缘蝽 大豆 生命表 内禀增长率 种群趋势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