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s of Family, Peers, School and Media in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s
1
作者 惠菲 《海外英语》 2014年第12X期290-291,297,共3页
Children's skills of social interaction is a significant index of their following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Prosocial behaviors which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are fundamental representatives of social interacti... Children's skills of social interaction is a significant index of their following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Prosocial behaviors which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are fundamental representatives of social interaction. Present essay illustrates an indepth review of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impacts of family,peers, school and media in Children's prosocial behaviors and also indicates the limitations of each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LDREN PROSOCIAL behaviorS FAMILY peerS SCHOOL m
下载PDF
Peer Pressure Is the Prime Driver of Risky Sexual Behaviors among School Adolescents in Addis Ababa, Ethiopia
2
作者 Amsale Cherie Yemane Berhane 《World Journal of AIDS》 2012年第3期159-164,共6页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ec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risky sexual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is vital i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sexual risk reduction interventions in specific contexts. Interventions undertake...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ecologic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risky sexual behavior of adolescents is vital in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sexual risk reduction interventions in specific contexts. Interventions undertaken without understanding the critical factors may not produce the desired results.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dolescent risky sexual behavior among school adolescents in Addis Ababa, Ethiopia. Methods: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done among randomly selected school adolescents in Addis Ababa, Ethiopia. Data were collected by an anonymous self 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Risky sexual behavior was assessed by asking question about sexual activity, consistent condom use and faithfulness to a single partne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done to identify factors related to sexual behavior using the ecological framework. Result: Overall 377(10.6%) of the 723 sexually active students were involved in risky sexual practices. Risky sexual behavior was significantly and very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perception of peers' involvement in sexual intercourse [AOR = 11.68 (95% CI: 8.76 - 15.58)]. 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eer pressure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ssociated with risky sexual behavior among school adolescents in Addis Ababa. Interventions aimed at reducing sexual behavior among school adolescents should target adolescents as a group rather than individu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sky Sexual behavior SCHOOL peer Norms ADOLESCENT
下载PDF
Peer educator training program for enhancing knowledge on issues i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and risk behavior problems in Indonesian context
3
作者 Tantut Susanto lis Rahmawati Wantiyah 《Frontiers of Nursing》 CAS 2018年第3期185-191,共7页
Objective: This article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programme on improving peer educator (PE) knowledge in issues arou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ts risk behavior problems of ado... Objective: This article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programme on improving peer educator (PE) knowledge in issues arou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ts risk behavior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in Indonesia. Method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in 31 of PEs to evaluate their knowledge in adolescents. The PEs received health education and were assessed by individual work during the structured three-week programme. Data were collec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gramme as pre- and post-tests. Results: The PE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ir knowledge after attending the three-week structured training programme. The post-test scor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dimensions of PE knowledge scores. The PE become knowledgeable to maintain and monitor adolescents health issues around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ts risk behavior problems of adolescents. Conclusions: The PE become knowledgeable to respond to the adolescent problems and readiness to become PE during puber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er educator adolescent development risk behavior assertive
下载PDF
基于在线同伴互评的内隐行为规律挖掘及其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姜强 冯雅楠 +2 位作者 金美伶 赵蔚 颜秉刚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4年第1期32-44,共13页
学习行为规律能够有效预测学业成绩,是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关键,但大部分研究成果以探究学生的外显学习行为为主,对学生内隐行为的分析与挖掘较少。同伴互评是表征学习内隐行为的重要方式,文章以其产生的评语和反馈为分析对象,采用定量内... 学习行为规律能够有效预测学业成绩,是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关键,但大部分研究成果以探究学生的外显学习行为为主,对学生内隐行为的分析与挖掘较少。同伴互评是表征学习内隐行为的重要方式,文章以其产生的评语和反馈为分析对象,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滞后序列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从情感、认知和元认知角度分析高、低成绩学生的内隐行为,并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基于在线同伴互评的内隐行为影响机理。依据同伴互评中内隐行为所表现出的情感、认知和元认知差异,洞悉学习过程数据背后隐藏的学习成长轨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支持教师及时、精准、有效地进行在线学业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隐行为 同伴互评 情感 认知 元认知
下载PDF
儿童攻击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教师与同伴接纳的链式中介作用
5
作者 钟佑洁 李艳华 陈婉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591-596,共6页
目的:为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教师接纳与同伴接纳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同伴提名法测量四到六年级学生的攻击行为、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学业成绩由班主任填写,共获得有效样本... 目的:为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教师接纳与同伴接纳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同伴提名法测量四到六年级学生的攻击行为、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学业成绩由班主任填写,共获得有效样本656份。结果:男生攻击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5.56,P<0.01),女生的同伴接纳显著高于男生(t=3.35,P<0.01);学业成绩、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两两显著正相关(r=0.34~0.38,P<0.001),攻击与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习成绩两两显著负相关(r=-0.20~-0.32,P<0.001);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在攻击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总的中介效应占39.29%,其中性别未起到调节作用。结论:攻击行为对儿童学业成绩有预测效应,即包括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也包括教师和同伴接纳的间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 教师接纳 同伴接纳 学业成绩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业趋同现象研究——基于“羊群效应”与“同伴效应”对比视角
6
作者 王宇峰 张思雅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7-87,共11页
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业趋同现象是“羊群效应”还是“同伴效应”?文章采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业趋同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业趋同现象是具有社会乘数效应属性的同伴效应,而非羊群效应... 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业趋同现象是“羊群效应”还是“同伴效应”?文章采用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业趋同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业趋同现象是具有社会乘数效应属性的同伴效应,而非羊群效应。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业趋同能够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进一步验证了同伴效应的存在性。进一步研究表明,该同伴效应在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层面的显著性存在差异。拓展性分析表明,行业领导者和行业追随者在不同的企业优势特征方面对同伴企业社会责任的反应有所不同。此外,同伴效应在非重污染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低的行业及东部地区中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同伴效应 羊群效应 社会乘数效应
下载PDF
班级情境中的同伴群体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纵向影响研究
7
作者 张莉 赵青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0-84,共5页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青少年适应学校生活的关键因素,对其身心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对安徽省某市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班级亲社会行为水平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比其起始亲社会行为水平更强,特别是对亲社会行为起始水平... 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青少年适应学校生活的关键因素,对其身心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采用问卷法对安徽省某市青少年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班级亲社会行为水平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影响比其起始亲社会行为水平更强,特别是对亲社会行为起始水平较低的青少年效果更明显;同性和异性同伴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发展都有影响,但同性同伴影响力更大。最后对研究的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亲社会行为 同伴群体 班级情境
下载PDF
人工智能方法在探究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及其关键预测因子中的应用
8
作者 赵立 郑怡 +4 位作者 赵均榜 张芮 方方 傅根跃 李康 《心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54,共16页
小学生作业作弊是心理学领域忽略已久的研究重点,机器学习是数智时代新兴的人工智能科学。笔者对2,098名2至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机器学习法,考察个体认知、道德判断、同伴行为,及性别、年级、成绩等因素对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 小学生作业作弊是心理学领域忽略已久的研究重点,机器学习是数智时代新兴的人工智能科学。笔者对2,098名2至6年级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机器学习法,考察个体认知、道德判断、同伴行为,及性别、年级、成绩等因素对小学生作业作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集成机器学习模型对小学生作业作弊预测准确率(AUC均值)达80.46%;对作业作弊预测效应最强的4个因素依次为个体对作业作弊的接受程度、观察到同伴作弊的普遍性和频率,及其自身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诚信 学业作弊 作业作弊 机器学习 预测 同伴行为
下载PDF
父母暴力暴露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纵向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陆信哲 王智 +1 位作者 李勇 王玢莹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39,共9页
采用间隔8个月的追踪研究设计,对36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暴力暴露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纵向关系,以及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和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暴力暴露能够直接正向预测中学生随后的问题行为;(2)表达抑制在... 采用间隔8个月的追踪研究设计,对36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父母暴力暴露与中学生问题行为的纵向关系,以及表达抑制的中介作用和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暴力暴露能够直接正向预测中学生随后的问题行为;(2)表达抑制在父母暴力暴露和中学生问题行为之间起着纵向中介作用。父母暴力暴露也能通过中学生的表达抑制对其问题行为产生影响;(3)同伴依恋在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调节作用显著,具体而言,高同伴依恋水平中学生的问题行为较少受到表达抑制的影响。该研究对父母暴力暴露、表达抑制和中学生问题行为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强调了同伴依恋的调节作用。这对未来纠正中学生问题行为提供了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暴力暴露 问题行为 表达抑制 同伴依恋 中学生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同伴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宁宁 田春叶 付妮娜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161-164,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同伴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目的分析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同伴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健康行为及血糖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70例GDM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同伴教育。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意识、健康态度及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血糖变异系数(CV)、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BG)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生活方式干预结合同伴教育可提高GDM患者健康行为,改善血糖变异性,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生活方式干预 同伴教育 妊娠期糖尿病 健康行为
下载PDF
同伴拒绝与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纵向关系:学校资源和性别的作用
11
作者 王玲晓 郭明宇 +1 位作者 徐俊彦 常淑敏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5-705,共11页
采用同伴提名表、学校资源量表和儿童行为调查表教师报告版调查1169名初一学生(M七年级=12.59岁,SD=0.52),对其开展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探讨同伴拒绝与青少年一年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资源与性别在两者关系间的作用。结果发现:... 采用同伴提名表、学校资源量表和儿童行为调查表教师报告版调查1169名初一学生(M七年级=12.59岁,SD=0.52),对其开展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探讨同伴拒绝与青少年一年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学校资源与性别在两者关系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在控制家庭居住地和前一时间点的外化问题行为后,同伴拒绝能够正向预测青少年一年后的外化问题行为;(2)学校资源和性别分别调节同伴拒绝与一年后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具体而言,同伴拒绝正向预测低学校资源青少年一年后外化问题行为及同伴拒绝正向预测男生一年后外化问题行为;(3)学校资源对同伴拒绝与一年后外化问题行为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表现为,在高学校资源水平时,同伴拒绝不能预测男生一年后的外化问题行为。结果揭示了学校资源对遭受同伴拒绝男生的外化问题行为具有保护作用,提示为那些同伴处境不利男生提供一定的学校资源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拒绝 外化问题行为 学校资源 青少年
下载PDF
打开同行评议的“黑匣子”:专家评审行为特征分析
12
作者 涂子依 周凯静 +2 位作者 孙梦婷 黄颖 张琳 《图书馆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1-142,共12页
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由于数据不透明、缺乏监督等问题饱受诟病,开放同行评议为揭开同行评议的黑盒、加强同行评议过程监督、规范评审行为提供了契机。文章基于Open Review平台2017-2019年ICLR会议的2,534篇论文及7,602份专家评审意见,结合... 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由于数据不透明、缺乏监督等问题饱受诟病,开放同行评议为揭开同行评议的黑盒、加强同行评议过程监督、规范评审行为提供了契机。文章基于Open Review平台2017-2019年ICLR会议的2,534篇论文及7,602份专家评审意见,结合定量和定性的方法从专家自信度、评审模式和论文评议结果等3个维度分析专家的评审行为特征分布。研究发现:在专家自信度上,自信度高的评审专家更了解论文的研究内容,更能给出差异化的评审打分和针对性的评审意见;在评审模式上,相较于单盲评审,双盲评审模式下评审专家打分更加严格,更少提及论文语言表达方面的不足;在评审决议结果维度上,评审专家对论文核心内容的评价是决定论文最终评议的重要依据,在实验设计和原创水平方面得到更多正面评价的论文,更有可能获得更好的评审决议。文章从评审专家的遴选、评审模式的选择和评审指标的设置等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提高同行评议质量、推动同行评议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同行评议 评审行为 Open Review
下载PDF
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同伴选择效应和同伴影响效应:受欢迎程度和感知欺负行为接受度的作用
13
作者 张金凤 刘静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644,共9页
采用追踪设计,对四川省719名小学生进行间隔半年的两次调查,旨在考察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同伴选择效应和同伴影响效应以及受欢迎程度和感知欺负行为接受度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间欺负行为的同质性来源于同伴影响而非同伴选择;(2... 采用追踪设计,对四川省719名小学生进行间隔半年的两次调查,旨在考察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同伴选择效应和同伴影响效应以及受欢迎程度和感知欺负行为接受度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间欺负行为的同质性来源于同伴影响而非同伴选择;(2)在同伴选择过程中,个体受欢迎程度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在同伴影响过程中,个体受欢迎程度的调节作用边缘显著,受欢迎程度高的个体的欺负行为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4)在同伴影响过程中,感知欺负行为接受度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强调了同伴影响在小学生欺负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受欢迎程度和感知欺负行为接受度在同伴影响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对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干预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欺负行为 同伴选择 同伴影响 受欢迎程度 感知接受度
下载PDF
Peer-to-Peer信任模型中的恶意行为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余智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8-21,共4页
在目前已广泛应用的P2P网络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身份验证和信任机制,存在着许多欺诈等恶意行为,系统的有效性和可用性难以保证。论文总结了P2P网络中的信任模型和恶意行为模式,并针对不同的恶意行为分别对几种典型的P2P信任模型进行模拟试... 在目前已广泛应用的P2P网络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身份验证和信任机制,存在着许多欺诈等恶意行为,系统的有效性和可用性难以保证。论文总结了P2P网络中的信任模型和恶意行为模式,并针对不同的恶意行为分别对几种典型的P2P信任模型进行模拟试验,对比分析了P2P信任模型的特点和对各种恶意行为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基于反馈的信任模型能够有效地抵御多种恶意节点的破坏,提高网络服务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等网络 信任模型 恶意行为
下载PDF
父母积极教养与青少年亲社会冒险行为: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15
作者 冯雪珂 窦凯 唐滢 《心理发展与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8-666,共9页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采用纵向追踪设计对广州市3所中学(初一和高一)共1000名学生的父母积极教养(T1)、亲社会同伴(T2)、风险倾向(T2)和亲社会冒险行为(T1/T2)进行调查(2个时间点,间隔半年),考察父母积极教养与青少年亲社会冒险行为的关系...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采用纵向追踪设计对广州市3所中学(初一和高一)共1000名学生的父母积极教养(T1)、亲社会同伴(T2)、风险倾向(T2)和亲社会冒险行为(T1/T2)进行调查(2个时间点,间隔半年),考察父母积极教养与青少年亲社会冒险行为的关系,以及亲社会同伴的中介和风险倾向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父母积极教养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亲社会冒险行为;(2)亲社会同伴在父母积极教养与亲社会冒险行为间发挥中介效应;(3)相比于低风险倾向者而言,积极教养通过促进亲社会同伴交往影响亲社会冒险行为的间接效应在高风险倾向青少年中更为显著。结果揭示了亲社会同伴交往是父母积极教养促进高风险倾向青少年从事亲社会冒险行为的中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积极教养 亲社会冒险行为 亲社会同伴 风险倾向 青少年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hyness and Unsociability on Peer Play Behavior in 3-to 6-Year-Old Preschool Children: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s of Playfulness
16
作者 HAN Yaoyang YANG Xiaoping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24年第2期204-226,共23页
In this study,990 preschool children of 3-to 6-year-old were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hyness and unsociability on peer play behavior in preschool children,focusing on the mediating and mod... In this study,990 preschool children of 3-to 6-year-old were selected as participant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hyness and unsociability on peer play behavior in preschool children,focusing on the 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roles of playfulness.The study employed the Child Social Preference Scale,Children’s Playfulness Scale,and Penn Interactive Peer Play Scale to assess the variables.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preschool children’s shyness and unsociability negatively predict their play interaction and positively predict their play disruption and play disconnection.Playfulness partially mediates and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hyness and unsociability with peer play behavior.To promote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shy and unsociable preschool children,it is imperative for teachers and parents to respect and accep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guide them in adopting positive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and improve their playful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school children SHYNESS unsociability peer play behavior PLAYFULNESS
原文传递
国外应用同伴介入法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研究趋势及其启示
17
作者 沙鹏 雷江华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2期71-78,共8页
为探究国外应用同伴介入法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研究趋势,对43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在研究设计层面上,研究目标趋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表现能力,研究对象趋于选取低龄高功能的孤独症儿童,研究设计趋于选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 为探究国外应用同伴介入法干预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研究趋势,对43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在研究设计层面上,研究目标趋于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表现能力,研究对象趋于选取低龄高功能的孤独症儿童,研究设计趋于选用单一被试实验设计;在干预实施层面上,干预情境趋于选取融合教育情境,干预执行同伴趋于标准统一且培训内容精细,干预方法趋于整合多种方法发挥协同效应,干预策略趋于选取“混合型”策略。在此基础上,我国后续相关研究的开展还应全面关注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的发展模式与轨迹并积极开展早期干预,同时要持续探索同伴介入法实施的可行性路径,充分发挥其在推动孤独症儿童社交行为发展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 社交行为干预 同伴介入法
下载PDF
师生关系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行为参与和社会情感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芷滢 王烨晖 +2 位作者 杜长宏 王发明 杨朝兮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4,共8页
研究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6534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行为参与和社会情感能力在师生关系与数学成绩之间的作用,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同伴接纳类型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1)行为参与和社会情感能力在师生关系与学生数... 研究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选取6534名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行为参与和社会情感能力在师生关系与数学成绩之间的作用,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同伴接纳类型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发现:(1)行为参与和社会情感能力在师生关系与学生数学成绩间起中介作用,且“行为参与-社会情感能力”发挥链式中介作用;(2)不同同伴接纳类型学生的行为参与和社会情感能力在师生关系与数学成绩之间的作用并不相同。被忽视和有争议学生的师生关系无法直接预测数学成绩,受欢迎、被拒绝和被忽视学生的行为参与无法直接影响其数学成绩,有争议组学生中社会情感能力无法直接影响其数学成绩。本研究解释了师生关系对数学成绩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细化了不同同伴接纳类型学生在其中的差异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能力 同伴接纳 师生关系 行为参与 数学成绩 多组比较
下载PDF
幼儿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母亲、同伴、教师的作用
19
作者 谢庆斌 孙娟娟 +1 位作者 王英杰 李燕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0-1087,共8页
本研究测查了120名幼儿三个时期(4岁,5岁,6岁)的行为自我调节能力以及4岁时的社会关系(母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关系),采用分层线性模型估计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率,考察社会关系的作用。结果表明:4岁时师幼亲密性越高,... 本研究测查了120名幼儿三个时期(4岁,5岁,6岁)的行为自我调节能力以及4岁时的社会关系(母子关系、同伴关系、师幼关系),采用分层线性模型估计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率,考察社会关系的作用。结果表明:4岁时师幼亲密性越高,行为自我调节能力起始水平越高,5~6岁时的增长速率越低;4岁时同伴拒绝越高,4~5岁时行为自我调节能力的发展速率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自我调节能力 母子关系 同伴关系 师幼关系 潜变量增长模型
下载PDF
感知父母冲突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以临沂初中学生为样本
20
作者 王琪钧 何宁 +1 位作者 康晓静 胡青 《中华家教》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本文基于父母冲突的认知—情境理论,以612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感知父母冲突量表、青少年问题行为量表、情绪不安全感量表和同伴关系量表探讨感知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感知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行... 本文基于父母冲突的认知—情境理论,以612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感知父母冲突量表、青少年问题行为量表、情绪不安全感量表和同伴关系量表探讨感知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感知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行为、情绪呈显著正相关,对二者具有显著的影响,青少年的负面情绪能够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问题行为;(2)情绪不安全感是感知父母冲突与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3)同伴关系对情绪不安全感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同伴关系水平较低时,不良情绪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影响较大,而在高水平的同伴关系下,不良情绪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影响较小。该研究结论对青少年犯罪的前置干预、促进青少年犯罪预防体系改革与创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父母冲突 问题行为 情绪 同伴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