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MS-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在宫颈癌术后放疗中的剂量学优势及对危及器官的影响
1
作者 汪秀红 张汉鑫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6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比较骨髓单独限量调强适形放疗(BM S-IM 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宫颈癌术后全盆腔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并探讨对危及器官(OAR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术后行全盆腔放疗患者的临床... 目的 比较骨髓单独限量调强适形放疗(BM S-IM 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宫颈癌术后全盆腔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并探讨对危及器官(OARs)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40例宫颈癌术后行全盆腔放疗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根据术后放疗方式不同分为BMS-I MRT组(n=16)与3D-CRT组(n=24),BMS-IMRT组接受BMS-IMRT计划,3D-CRT组接受3D-CRT计划。比较2组靶区剂量分布,OARs的剂量学差异以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 BMS-IMRT组和3D-CRT组的D_(95)[(44.78±0.42) vs (44.61±0.57)]、V_(95)[(99.40±2.73) Vs(99.07±5.26)]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BMS-IMRT组的均匀指数(HI)[(1.07±0.04) vs (1.11±0.02)]/适形指数(CI)[(0.67±0.10) vs (048±0.07)]均优于3D-C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3D-CRT组直肠、膀胱、小肠的V_(40),小肠V_(35),骨髓V_(20)和骨髓V_(10)均明显高于BMS-IMRT组(P<0.05);BMS-IMRT组Ⅱ级及以上骨髓抑制的比例明显低于3D-CRT组[66.67%vs 31.25%](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全盆腔放疗中,BMS-IMRT计划在保证靶区剂量前提下,更有助于保护危及器官,改善骨髓抑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骨髓单独限量调强适形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危及器官 骨髓抑制
下载PDF
固定野调强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2
作者 黄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4期19-21,共3页
目的:比较固定野调强放疗(ff-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剂量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宁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治疗的不同分为ff-IMRT组和VMAT组。ff-IMRT组实施ff-I... 目的:比较固定野调强放疗(ff-IMRT)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剂量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宁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治疗的不同分为ff-IMRT组和VMAT组。ff-IMRT组实施ff-IMRT,VMAT组实施VMAT。比较两组盆腔骨剂量分布情况、计划剂量梯度指数(GI)值、血液毒性分级情况。结果:ff-IMRT组在V_(5~45)盆腔骨组织受照射剂量体积均高于VM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_(50~55)盆腔骨组织受照射剂量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f-IMRT组放疗计划剂量的GI值高于VM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ff-IMRT组白细胞下降≥1级与中性粒细胞计数下降≥3级发生率高于VM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f-IMRT组急性血液毒性发生率高于VMA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VMAT相对于ff-IMRT能有效降低宫颈癌患者血液毒性发生率,剂量体积参数V_(5~15)更低,在降低盆腔骨组织剂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固定野调强放疗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盆腔骨组织 受照剂量
下载PDF
MRI指导骨髓保护IMRT对直肠癌同期放化疗血液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郑良杰 杨艳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第4期55-58,共4页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指导骨髓保护调强放疗(IMRT)对直肠癌同期放化疗血液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指导骨髓保护IMRT同期放化疗。观察患者的同期放化疗完成情况、剂量学参数,记录同步放化疗后60 d... 目的研究核磁共振成像(MRI)指导骨髓保护调强放疗(IMRT)对直肠癌同期放化疗血液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RI指导骨髓保护IMRT同期放化疗。观察患者的同期放化疗完成情况、剂量学参数,记录同步放化疗后60 d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血液不良反应与造血活性骨髓剂量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同期放化疗顺利完成率为95.00%。骨髓保护IMRT的造血活性骨髓V_(10)、V_(20)、V_(30)、V_(40)以及正常组织V50受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造血活性骨髓体积、计划肿瘤靶区(PTV)体积分别为(470.35±157.13)、(1718.66±311.57)cm^(3)。≥2级的血液学不良反应、腹泻发生率依次为28.33%、38.33%,不同类型血液学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泻≥2级的发生率高于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肛门区疼痛≥2级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血活性骨髓V5同血小板最低值、白细胞最低值、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均呈负相关(r=-0.880、-0.876、-0.851,P<0.05);造血活性骨髓V_(10)同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呈负相关(r=-0.883,P<0.05)。结论MRI能够明确IMRT中的骨盆造血活性骨髓受量进行,有助于降低直肠癌患者同期放化疗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核磁共振成像 骨髓 直肠癌 同期放化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旋转容积调强技术及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差异 被引量:13
4
作者 吴丽丽 谢文佳 +3 位作者 张武哲 林珠 翟田田 谢良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17-2620,共4页
目的探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和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DMLC-IMRT)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及其保护骨盆骨髓的价值。方法选取9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上分别对其进行二弧VMAT计划和九野DMLC... 目的探讨旋转容积调强技术(VMAT)和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DMLC-IMRT)在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及其保护骨盆骨髓的价值。方法选取9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宫颈癌患者,在Eclipse 10.0计划系统上分别对其进行二弧VMAT计划和九野DMLC-IMRT计划设计,比较两者靶区、骨盆骨髓和其他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结果与DMLC-IMRT计划相比,VMAT计划靶区适形性指数CI略好;两种计划的靶区均匀性指数HI和骨盆骨髓(V10,V20,V40)无差异,均能很好地满足临床要求;在VMAT计划中,小肠V40,V45和膀胱V45均略低于DMLC-IMRT(P<0.05),在直肠V45的保护上DMLC-IMRT略优于VMAT(P<0.05),而直肠Dmean两者相似。VMAT计划的MU为848.4±58.8,较DMLC-IMRT计划的1 850.3±227.8明显减少(P=0.000),VMAT的治疗时间为(136.2±3.6)s,仅为DMLC-IMRT的1/3(P=0.000)。结论 VMAT计划可以达到或优于DMLC-IMRT D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分布,两者均能很好地降低骨盆骨髓受照剂量,保护其他盆腔脏器,同时明显减少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骨髓保护 旋转容积调强 根治性放疗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盆腔三种放射治疗计划设计方法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富利 陈静 +2 位作者 高军茂 陈建平 郑明民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1期1599-1602,共4页
目的:比较对骨髓进行单独限量的调强放疗(BMS-IMR)、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放疗(CRT)方法在宫颈癌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OAR)保护方面的差异,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外照射骨髓保护的合理方法。方法:对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模... 目的:比较对骨髓进行单独限量的调强放疗(BMS-IMR)、三维适形放疗(3DCRT)、常规放疗(CRT)方法在宫颈癌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OAR)保护方面的差异,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盆腔外照射骨髓保护的合理方法。方法:对10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模拟CT增强扫描,在计划系统内勾画临床靶体积(CTV),CTV均匀外扩1.0cm生成计划靶体积(PTV),同时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作为OAR。进而设计出BMS-IMR、3DCRT、CRT3种治疗计划,处方剂量为45Gy/1.8Gy/25次。所有计划都使95%靶区体积达到处方剂量要求。比较靶区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中的多个指标。结果:BM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不如3DCRT和CRT,但其适形度明显优于后两者。与3DCRT相比,BMS-IMRT放疗计划降低了骨髓、小肠、膀胱、直肠的受照剂量。与CRT相比,BMS-IMRT降低了30Gy~40Gy范围内骨盆骨髓(PBM)的受照体积,但却增加了5Gy~20Gy范围内PBM的受照体积;另外,BMS-IMRT还降低了小肠、膀胱、直肠在几乎所有剂量范围内的受照体积。结论:与3DCRT相比,BMS-IMRT降低了骨髓的受照体积;而与CRT相比,BMS-IMRT降低了骨髓在高剂量范围内的受照体积。因此,对于宫颈癌术后患者,BMS-IMRT可降低发生急性骨髓抑制的几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骨髓保护 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调强放疗技术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吴丽丽 林珠 +3 位作者 张基永 谢文佳 翟田田 谢良喜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713-3715,3756,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BMS-IMRI)的物理剂量学特点,探讨其保护骨盆骨髓(PBM)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A-ⅢB期宫颈癌患者9例,分别设计BMS-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进行治疗,BMS-IMRT计划要求骨盆... 目的分析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BMS-IMRI)的物理剂量学特点,探讨其保护骨盆骨髓(PBM)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A-ⅢB期宫颈癌患者9例,分别设计BMS-IMRT和三维适形放疗(3D-CRT)计划进行治疗,BMS-IMRT计划要求骨盆骨受量符合以下标准:体积(V)10〈90%、V20〈76%、V40〈40%。结果与3D-CRT计划比较,BMSIMRT计划骨盆骨的V10、V20和V40均明显下降[(80.9±3.4)%vs.(93.2±2.7)%、(64.9±3.9)%vs.(87.8±3.2)%、(17.6±3.5)%vs.(31.9±4.1)%,P〈0.01];同时直肠、膀胱、小肠的剂量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与3D-CRT计划比较,BMS-IMRT计划在不降低传统危及器官剂量限制标准的前提下,可明显的降低骨盆骨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骨髓 调强放射治疗 放射疗法 适形
下载PDF
不同调强技术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放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林柏翰 吴丽丽 张基永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5年第10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固定野调强技术和不同弧数的旋转容积调强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全盆腔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寻找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A-ⅡB期宫颈癌患者9例,针对每例患者分别... 目的:分析比较固定野调强技术和不同弧数的旋转容积调强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全盆腔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寻找更优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在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根治性放疗的ⅡA-ⅡB期宫颈癌患者9例,针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九野固定野调强(FF—IMRT)计划、双弧、三弧和四弧旋转容积调强(2A—VMAT、3A—VMAT、4VMAT)计划,比较四者靶区、骨盆骨髓,其他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和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结果:IMRT、2A—VMAT、3A—VMAT和4A—VMAT四组计划均具有良好的靶区覆盖率,靶区适形度和均匀性以及骨盆骨髓受照剂量和受照体积(V10,V10,V40)无差异。三组VMAT计划在危及器官的保护上无差异。VMAT计划的小肠均略低于FF—IMRT计划(P〈0.008),在直肠的保护上,FF—IMRT计划略优于3弧VMAT计划(P〈O.008)。IMRT、2A—VMAT.3A—VMAT和4A—VMAT计划的加速器跳数分别为(1850.3±227.8)MU、(848.4±58.8)MU、(835.0±76.2)MU和(910.8±43.3)MU,照射时间分别为(353.2±25.1)s、(136.2±3.6)s、(211.2±3.5)s和(286.2±3.4)S。各组的加速器跳数和照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强计划的跳数和照射时间最多,两弧VMAT最少。结论:综合考虑各种物理和生物因素,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根治性放疗计划中,双弧VMAT技术照射为最优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骨髓 放射治疗 固定野调强 容积调强
下载PDF
脾多肽联合FP化疗方案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对患者免疫指标及骨髓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16
8
作者 路逵 张晶 +2 位作者 何学军 陈珏 包赟 《实用癌症杂志》 2021年第3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究脾多肽联合FP化疗方案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对患者免疫指标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将46例采取FP化疗方案及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纳入对照组,将50例采取脾多肽联合FP化疗... 目的探究脾多肽联合FP化疗方案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食管癌对患者免疫指标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将46例采取FP化疗方案及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纳入对照组,将50例采取脾多肽联合FP化疗方案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的食管癌患者纳入观察组。3个疗程后比较2组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骨髓抑制发生情况。结果3个疗程后,观察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脾多肽联合FP化疗方案及三维适形调强放疗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减少骨髓抑制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多肽 FP化疗方案 三维适形调强放疗 食管癌 免疫指标 骨髓抑制
下载PDF
骨盆骨髓剂量限定调强放疗同步化疗治疗淋巴结阳性宫颈癌患者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开丽曼·阿不都巴热 祁小丽 赵辉 《癌症进展》 2021年第20期2133-2136,2148,共5页
目的比较骨盆骨髓剂量限定调强放疗(PBMS-IMRT)和调强放疗(IMRT)治疗淋巴结阳性宫颈癌患者的剂量学参数及血液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ⅡA~ⅣB期盆腹淋巴结阳性宫颈癌初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MS-IMRT组和IMRT组,每组20例,对PBMS-IMR... 目的比较骨盆骨髓剂量限定调强放疗(PBMS-IMRT)和调强放疗(IMRT)治疗淋巴结阳性宫颈癌患者的剂量学参数及血液不良反应。方法将40例ⅡA~ⅣB期盆腹淋巴结阳性宫颈癌初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BMS-IMRT组和IMRT组,每组20例,对PBMS-IMRT组患者进行骨盆剂量限制,IMRT组不进行骨盆剂量限制,两组放疗后均进行同步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靶区剂量学参数、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骨盆剂量学参数及血液不良反应。结果PBMS-IMRT组患者计划肿瘤体积(PTV)靶区剂量中不均匀指数(HI)与适形指数(CI)均高于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S-IMRT组患者膀胱平均剂量(D_(mean))低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S-IMRT组患者骨盆最大剂量(D_(max))、D_(mean)、最小剂量(D_(min))及V_(5)、V_(10)、V_(20)、V_(30)、V_(40)、V_(50)均低于IMR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BMS-IMRT组患者血液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BMS-IMRT同步化疗治疗淋巴结阳性宫颈癌患者能有效提高靶区的适形度,且对其他危及器官的受量无明显影响,通过进行骨盆剂量限制,明显降低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髓剂量限定调强放疗 宫颈癌 剂量学 血液不良反应
下载PDF
骨髓保护在老年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荣 曾晓红 陈默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第2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在老年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应用骨髓保护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3例老年(年龄≥60岁)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采用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研究组),53例采用常规调强放疗技术(对照组)。两组的平均年... 目的探讨在老年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应用骨髓保护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3例老年(年龄≥60岁)宫颈癌术后放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采用骨髓保护调强放疗技术(研究组),53例采用常规调强放疗技术(对照组)。两组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5.6±4.7岁和64.7±5.2岁。放疗采用外照射+^(192)Ir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结果①剂量学评价:研究组的骨髓受照射剂量体积参数(V_(10),V_(20)和V_(4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靶区(PTV)的覆盖率和其他危及器官(小肠、直肠和膀胱)的受照射剂量体积参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不良反应评价:研究组Ⅱ°以上血液毒性明显低于对照组(20.9%vs 42%,P<0.05);下消化道反应和泌尿系统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宫颈癌术后放疗中应用骨髓保护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骨髓的受照剂量和体积,减少严重血液学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对减少不完全性骨折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老年 调强放疗 骨髓保护
下载PDF
宫颈癌放疗血液学毒性与临床因素及骨盆骨髓剂量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张扬 李雯 +3 位作者 李芳 任宏涛 潘纪元 王亚利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33-1639,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和放疗剂量学因素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急性血液学毒性(hematological toxicity,HT)的影响,以寻求方法减少HT的发生。方法: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放疗中心接受根治性放疗的67例宫颈癌患者发生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因... 目的:探讨临床因素和放疗剂量学因素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急性血液学毒性(hematological toxicity,HT)的影响,以寻求方法减少HT的发生。方法:分析2018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放疗中心接受根治性放疗的67例宫颈癌患者发生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因素,临床因素包括年龄、分期、病理类型、有无同步化疗等,剂量学因素包括骨盆骨髓V_(5)、V_(10)、V_(15)、V_(20)、V_(25)、V_(30)、V_(35)、V_(40)、V_(45)、V_(50)、D_(max)、D_(min)、D_(median)、D_(mean)、PTV的V_(10)0(%)、D_(median)、D_(mean),以及外照射剂量、SIB、外照射野数、CI、HI。结果:单因素及相关分析显示,HT 0-2级与HT 3-4级的分期、同步化疗、骨盆骨髓的V_(30)、V_(35)、V_(40)、V_(45)、V_(50)、D_(max)、D_(median)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同步化疗(P=0.002,OR=33.942)、骨盆骨髓V_(40)>34.116%(P=0.002,OR=11.543)是发生3-4级HT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发现同步化疗患者中,骨盆骨髓V_(40)>34.116%时发生3-4级HT的患者显著增多(P=0.008)。结论:同步化疗和骨盆骨髓V_(40)>34.116%是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患者发生3-4级急性HT的原因,骨盆骨髓剂量限定有助于减少血液学毒性的发生,使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髓限量 宫颈癌 放射治疗 血液学毒性
下载PDF
宫颈癌骨髓限量调强放疗对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温列东 黄维 +3 位作者 伍万春 崔海霞 鲁文力 李英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8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限量调强放疗(BMS-IMRT)对宫颈癌患者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3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BMS-IMRT组(61例)和普通调强放疗(IMRT)组(77例)。BMS-IMRT组放疗计划设计时给予骨盆单... 目的:探讨骨髓限量调强放疗(BMS-IMRT)对宫颈癌患者急性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同步放化疗的138例宫颈癌患者分为BMS-IMRT组(61例)和普通调强放疗(IMRT)组(77例)。BMS-IMRT组放疗计划设计时给予骨盆单独限量:骨盆V_(10)≤90%,V_(20)≤70%。IMRT组骨盆不给予单独限定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危及器官放疗毒副反应差异。结果:在剂量学参数方面,BMS-IMRT组骨盆V_5~V_(50)及平均剂量较IMRT组显著减少(P<0.05);而两组患者在危及器官剂量体积参数(直肠及膀胱V_5~V_(50)及平均剂量)、靶区均匀性和适形度上未见明显差异(P>0.05)。在放疗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中,BMS-IMRT组相比IMRT组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而两组2级及以上急性直肠炎及膀胱炎发生率无差异(P=0.788,0.503)。结论:相较于IMRT,宫颈癌BMS-IMRT技术可在不牺牲靶区及不增加膀胱直肠急性毒副反应的前提下,明显降低患者2级及以上急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骨髓限量调强放疗 急性骨髓抑制 适形度指数 均匀性指数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放射治疗同步化学药物治疗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唐滟 袁亚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同步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宫颈癌过程中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IMRT同步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资料。纳入分析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临床分期、体力状况、放化疗前血细胞计数、治... 目的探讨调强放射治疗(IMRT)同步化学药物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宫颈癌过程中出现严重骨髓抑制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IMRT同步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资料。纳入分析的因素包括年龄、肿瘤临床分期、体力状况、放化疗前血细胞计数、治疗前肌酐水平、放疗前是否接受化疗、是否有骨髓抑制、盆腔外照射总量、盆腔骨髓平均剂量、骨髓剂量体积(V30,V40和V50)及同步化疗方案与化疗周期。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3、4度骨髓抑制与放疗前是否接受化疗、是否有骨髓抑制、盆腔骨髓平均剂量、V40及V50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盆腔骨髓平均剂量[OR^=1.004(95%CI:1.001,1.007)]、V40(<41%vs≥41%)[OR^=0.123,(95%CI:0.031,0.487)]和V50(<9%vs≥9%)[OR^=0.040,(95%CI:0.013,0.128)]与3、4度骨髓抑制相关。结论盆腔骨髓V40<41%和V50<9%是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CCRT)3、4度骨髓抑制发生率降低的相关因素。盆腔骨髓平均剂量是骨髓抑制发生率增高的相关因素,盆腔骨髓平均剂量越高,骨髓抑制发生率越高。严格控制盆腔骨髓放疗照射的体积及剂量,能减少宫颈癌患者骨髓抑制的发生,是顺利完成IMRT同步化疗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同步放化疗 骨髓抑制
下载PDF
基于MRI活性骨髓勾画的非共面调强放疗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方面的剂量学优势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萍 张书旭 +3 位作者 阳露 曾庆星 林晓辉 张国前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2期1390-1395,共6页
目的:探讨MRI指导下非共面野调强放疗(NC-IMRT)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方面的剂量学特点和优势。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前放疗患者,根据MRI图像勾画骨盆有效造血活性骨髓,分别制定9野的共面野调强(IMRT)计划和NC-IMRT计划(其中NC-IMRT计划包括... 目的:探讨MRI指导下非共面野调强放疗(NC-IMRT)在宫颈癌骨髓保护方面的剂量学特点和优势。方法:选取20例宫颈癌术前放疗患者,根据MRI图像勾画骨盆有效造血活性骨髓,分别制定9野的共面野调强(IMRT)计划和NC-IMRT计划(其中NC-IMRT计划包括7个共面野和2个非共面野)。两组计划均采用相同的靶区上下界、危及器官限值和权重因子及计算网格,归一条件均为95%的计划靶区(PTV)接受到处方剂量。对比分析两类计划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差异:受照剂量、体积、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结果:在定位CT上勾画的全骨盆体积为(600.32±6.88)cm^3,MRI勾画的活性骨髓体积为(219.38±9.73)cm^3,后者较前者减少了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IMRT组PTV的适形度指数优于IMRT组。NC-IMRT组有效减少骨盆活性骨髓的低剂量辐射区V10、V20和高剂量辐射区V40、V50,左侧股骨头的Dmean、V10、V20、V30、V40和右侧股骨头Dmean、Dmax、V10、V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直肠、小肠的受照剂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保证临床靶区剂量的情况下,与IMRT相比,基于MRI活性骨髓勾画的NC-IMRT能更好地保护骨盆活性骨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根治性放疗 骨髓保护 非共面调强放疗 共面调强放疗
下载PDF
不同放射治疗技术对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血液学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扬琼 杨华君 +3 位作者 罗日顺 邓官华 张平 蔡林波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2年第7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技术对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的血象变化,其中观察组36例行调强放疗,对照组43例行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患者靶区处方剂量为28.8~36.0Gy,单次剂量为1.6~2.0Gy,记录两组... 目的:探讨不同放疗技术对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血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患者的血象变化,其中观察组36例行调强放疗,对照组43例行三维适形放疗。两组患者靶区处方剂量为28.8~36.0Gy,单次剂量为1.6~2.0Gy,记录两组患者在放疗前、中、后血液学毒性变化和骨髓抑制程度,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U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90%的病人在放疗期间以及放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观察组在放疗期间血红蛋白以及放疗结束后2周血红蛋白和白细胞的抑制程度较对照组严重(z=-2.272,P=0.023;z=-3.053,P=0.002;z=-3.163,P=0.002)。结论:采用调强技术行全脑全脊髓放疗时,应密切观察患者血象变化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避免调强放疗导致的严重骨髓抑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全脊髓放疗 三维适形放疗 调强放疗 血液学毒性 骨髓抑制
下载PDF
宫颈癌调强放疗急性血液学毒性危险因素及与骨盆骨髓受量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飞 曹红敏 +2 位作者 李茜汝 梁耀文 陈定科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5期929-933,共5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急性血液学毒性危险因素,并分析骨盆不同部位骨髓受量与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广东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宫颈癌调强放疗患者,分段勾画骨盆,观察急性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 目的:研究宫颈癌调强放疗急性血液学毒性危险因素,并分析骨盆不同部位骨髓受量与急性血液学毒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9年3月广东东莞市松山湖中心医院收治的64例宫颈癌调强放疗患者,分段勾画骨盆,观察急性血液学毒性发生情况,并对各段骨髓受量与血液学毒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及预测价值分析。结果:不同血液学毒性分级患者在同期放化疗情况、V10与V20骨髓受量上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髂骨骨髓V10>0.85、V20>0.73、同期放化疗为影响急性血液学毒性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腰骶椎段、骨盆下段骨髓V5、V10、V20、V30、V40与急性血液学毒性反应无显著相关性(P>0.05);髂骨骨髓V10、V20与急性血液学毒性反应呈正相关关系(P<0.05);髂骨骨髓V10预测敏感度为74.9%,特异度为95.2%,临界值为0.82,髂骨骨髓V20预测敏感度为94.2%,特异度为78.4%,临界值为0.76。结论:宫颈癌调强放疗骨盆髂骨骨髓V10、V20及同期放化疗为急性血液学毒性反应分级的独立危险因素,髂骨骨髓V10、V20与急性血液学毒性反应存在紧密相关性,对急性血液学毒性具有重要预测价值,临床可通过对其合理控制降低血液学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调强放疗 骨髓受量 急性血液学毒性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限定与非限定骨盆骨髓剂量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2
17
作者 方敏捷 周亚燕 +5 位作者 杨红丽 郑介周 高艳 李子煌 杨东 李先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5期149-151,171,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限定与非限定骨盆骨髓剂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非限定骨盆骨髓剂量,实验组采用限定骨盆骨髓剂量,比较两组疗效... 目的对比观察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限定与非限定骨盆骨髓剂量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2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78例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非限定骨盆骨髓剂量,实验组采用限定骨盆骨髓剂量,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骨盆剂量体积、血液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膀胱、直肠、小肠的剂量体积,靶区剂量适形指数(CI)、均匀指数(HI)、泌尿系统及消化道毒性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患者给予限定骨盆骨髓剂量在满足靶区放疗剂量需求的同时降低了骨盆剂量体积、血液毒性反应发生率,提高了放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宫颈癌 骨盆骨髓剂量 限定 非限定
下载PDF
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用于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晓明 《中国民康医学》 2022年第17期32-34,55,共4页
目的:观察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用于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4例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 目的:观察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用于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94例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腔调强放疗,比较两组疾病控制率、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人附睾蛋白4(HE4)、催乳激素(PR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53.19%,高于对照组的3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YKL-40、HE4、PRL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肝功能损伤、白细胞减少、骨髓抑制及血小板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用于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可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化疗,但可增高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 子宫内膜癌 盆腔调强放疗 化疗 肿瘤标志物 神经毒性 骨髓
下载PDF
MRI指导的骨髓保护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梦君 杨昕 丁叔波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742-746,共5页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指导的骨髓保护调强放疗(BMS-IMRT)对减轻血液学毒性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接受宫颈癌手术并行术后放化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MRI与定位CT融合勾... 目的探讨在宫颈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中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指导的骨髓保护调强放疗(BMS-IMRT)对减轻血液学毒性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该院接受宫颈癌手术并行术后放化疗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取MRI与定位CT融合勾画造血活性骨髓并进行剂量限定的调强放疗(IMRT)。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IMRT组(66例)和BMS-IMRT组(36例),比较两组剂量学参数、急性血液毒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MS-IMRT组适形性指数(CI)和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07±0.00、0.87±0.06,与IMRT组CI(0.07±0.01)和HI(0.89±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IMRT组骨髓V_(5)、V_(10)和V_(20)较IMRT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髓V_(30)、V_(40),以及直肠、膀胱V_(30)、V_(40)和V_(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MS-IMRT组2级以上血液学毒性总体发生率低于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MRT组2级以上急性血液学毒性发生相关骨髓限量的临界值,发现造血活性骨髓的V_(5)、V_(10)、V_(20)与2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发生有关,最佳截断值分别为92.01%、83.92%和72.71%,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698和0.746。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IMRT可降低2级以上急性血液毒性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射治疗 宫颈癌 造血活性骨髓 磁共振成像 同步放化疗 血液毒性
下载PDF
宫颈癌骨髓保护调强放疗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佳楠 于茜 +3 位作者 粟秋月 刘冬梅 夏静琪 杨姗姗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31-735,共5页
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与单纯放射治疗相比,同步放化疗提高了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导致治疗中断、疗程延长等,甚... 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已成为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法。与单纯放射治疗相比,同步放化疗提高了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但同时也增加了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会导致治疗中断、疗程延长等,甚至影响疗效及预后。因此,如何降低同步放化疗引起的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是临床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急性血液学不良反应与盆腔骨髓照射剂量体积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随着现代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调强放疗以及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精确放疗技术可在保证肿瘤组织照射剂量的同时,实现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本文将重点讨论宫颈癌放疗过程中保护骨髓的可行性并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同步放化疗法 骨髓保护 调强放射治疗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