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ction of ATP2C1 Gene Mutation in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思远 黄长征 李家文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5年第5期585-586,589,共3页
Summary: The ATP2C1 gene mutation in one ease of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was investigated.On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by pathology, ultrastructral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Summary: The ATP2C1 gene mutation in one ease of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was investigated.One patient was diagnosed as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by pathology, ultrastructral examination and clinical features.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blood samples. Mutation of ATP2CI gene was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DNA sequenc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eletion mutation was detected in ATP2C1 gene in this patient, which was 2374delTTTG. No mutation was found in the family members and normal individuals. It was coneluded that the 2374delTTTG mutation in ATP2C1 gene was the specific mutation for the clinical phenotype for this patient and was a de novo mu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ATP2C1 gene gene mutation
下载PDF
Clinical analysis of 69 patients with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2
作者 顾恒 常宝珠 +1 位作者 陈炜 邵长庚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8期89-91,共3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 efficacy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in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FBCP) Methods Sixty nine cases of FBCP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ratio of m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feature, efficacy of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in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FBCP) Methods Sixty nine cases of FBCP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The ratio of male to female is 3 93:1 in 69 patients (55 males, 14 females) The mean age at the onset was 29 09 years (3-60 years) There was familial history in 27 families in all of the cases The lesion usually involved in genital area, neck, axillae and popliteal fossa Erythemas and vesicles on the soles were seen only in 1 case Histopathologically 44 cases had special features of FBCP, and immunopathologically 8 cases were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DIF) negative, in which one case had C3 linear deposition along dermoepidermal junction The combined regimen was more effective The low dose X ray could improve the effect Conclusion The disease is transmitted as an irregular autosomal dominant trait The condition in males is more frequent than that in females, probably owing to the different level of female hormone in both sexes Our patients have the same clinical features as those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but the erythema, vesicle lesions on sole have not been documented in the literature The combined therapy should be adopted in this cond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milial benign chronic pemphigus
原文传递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1家系8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马梅 喻楠 +2 位作者 汪京峡 夏莉 王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1-242,244,共3页
1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家系4代25人发现8例患病者,其中男4例,女4例,男女患病机会均等,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皮疹始发部位不一。季节、出汗、搔抓、饮酒、情绪等因素会加重皮疹。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诊断: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关键词 家族性 慢性良性天疱疮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刚 张琪 谭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38-1141,共4页
报告1例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 Disease,HHD)。患者男,31岁,因双侧腹股沟及肛周浸渍糜烂10年就诊,否认家族遗传史。皮肤科情况:右腹股沟... 报告1例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治疗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 Disease,HHD)。患者男,31岁,因双侧腹股沟及肛周浸渍糜烂10年就诊,否认家族遗传史。皮肤科情况:右腹股沟及肛周红斑、浸渍、糜烂,部分皲裂,少量渗出,可见色素沉着,未见皮肤明显增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局部角化不全,表皮突下延,棘层增厚,全层棘刺松解,呈"倒塌砖墙样"改变,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少量炎细胞浸润。符合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D)诊断。使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3次,皮损基本消退,随访6个月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慢性家族性 良性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Hailey—Hailey病
下载PDF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4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田洪青 颜潇潇 +3 位作者 张福仁 周桂芝 卢宪梅 王昌媛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6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分析40例山东地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加重因素、病程和治疗等方面特征。方法:对17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患者共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好发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2)... 目的:分析40例山东地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表现、加重因素、病程和治疗等方面特征。方法:对17个先证者及其家系患者共4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好发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2)食物、药物、心理等因素可以加重病情;(3)4例患者有乏力的表现,与皮疹严重程度一致;(4)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中,多数(10/15)无逐年好转的趋势;(5)对药物治疗的反应个体差异较大,局部结合系统治疗有一定疗效。结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病程长,有一定加重因素和临床特征,乏力可能是该病的全身症状,阿维A与雷公藤联合应用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局限于外阴和肛周的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边可 陈永艳 +3 位作者 袁伟 雷微 李路 沈孟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77,共2页
患者女,25岁。外阴及肛周散在分布水疱伴瘙痒和疼痛1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基底细胞层上水疱,棘层松解细胞见于表皮全层或表皮的下半部,大部分棘层松解细胞只是轻度分离,犹如坍塌的砖墙,可见角化不良的棘层松解细... 患者女,25岁。外阴及肛周散在分布水疱伴瘙痒和疼痛1年。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角化过度,表皮增生,基底细胞层上水疱,棘层松解细胞见于表皮全层或表皮的下半部,大部分棘层松解细胞只是轻度分离,犹如坍塌的砖墙,可见角化不良的棘层松解细胞。真皮乳头水肿,浅层血管周围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诊断: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 良性慢性天疱疮 不典型
下载PDF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的共聚激光扫描显微镜的影像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雷东春 徐丽敏 梁淑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皮损在共聚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下的影像特征。方法对入选患者的选定皮损处进行共聚激光扫描显微镜扫描,再取该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对这两者进行比较。结果皮损处的CLSM影像可见表皮棘层多处不规... 目的分析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皮损在共聚激光扫描显微镜(CLSM)下的影像特征。方法对入选患者的选定皮损处进行共聚激光扫描显微镜扫描,再取该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对这两者进行比较。结果皮损处的CLSM影像可见表皮棘层多处不规则断开或未完全断开,形成较多裂隙,棘层广泛松解,棘细胞间桥消失,但少数细胞间桥仍存在;因棘层松解而形成的腔隙中有单个或成团脱落的棘层松解细胞,基底细胞层有"绒毛"形成。结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CLSM影像具有特征性表现,但该研究样本数有限,还需进一步研究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共聚激光扫描显微镜 影像特征
下载PDF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2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朱亚刚 张学军 杨森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9-191,199,共4页
目的检测两个中国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 disease,HHD)家系ATP2C1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方法收集两个中国HHD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标本,用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用PCR反应扩增ATP2C1基因的所有外显子编码区及其侧... 目的检测两个中国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 disease,HHD)家系ATP2C1基因的致病性突变。方法收集两个中国HHD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外周血标本,用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用PCR反应扩增ATP2C1基因的所有外显子编码区及其侧翼序列,然后对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并与10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个新的杂合性突变,包括一个无义突变(p.Q633X)和一个移码突变(c.2164insACAT),这两个突变在家系正常成员和100例正常对照中没有发现。结论该结果表明这两个ATP2C1基因新突变可能导致中国汉族人HHD的发病,增加了ATP2C1基因突变数据库新的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2C1基因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突变
下载PDF
泛发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芳 马莉 +4 位作者 窦侠 卢忠 苏炜 徐金华 陈连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2-94,共3页
报告1例泛发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男,56岁。反复发作全身瘙痒性皮损40余年,皮损表现为以躯干部位为主的泛发性绿豆到黄豆大红斑或斑丘疹,以及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的水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广泛的棘层松解,并形成表皮内... 报告1例泛发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男,56岁。反复发作全身瘙痒性皮损40余年,皮损表现为以躯干部位为主的泛发性绿豆到黄豆大红斑或斑丘疹,以及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的水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广泛的棘层松解,并形成表皮内水疱。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阴性。家系调查示该家族66人中共有12人患此病。诊断:泛发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机械摩擦、感染和搔抓是该病加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良性 家族性 泛发性 家系调查
下载PDF
呈色素改变的不典型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10
作者 陈菲 周飞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520-522,共3页
报告1例呈色素改变的不典型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患者女,42岁。双侧腋窝、窝出现网状色素沉着斑1年,皮损增多伴颜色加深,并双侧腹股沟出现同性质皮损半年余。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生,基底层色素增加,并可见棘层松解细胞,呈倒塌砖... 报告1例呈色素改变的不典型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患者女,42岁。双侧腋窝、窝出现网状色素沉着斑1年,皮损增多伴颜色加深,并双侧腹股沟出现同性质皮损半年余。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生,基底层色素增加,并可见棘层松解细胞,呈倒塌砖墙样外观,真皮浅层可见噬色素细胞浸润及血管周围淋巴细胞为主的浸润。诊断为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不典型 色素改变
下载PDF
泛发性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原 李清 李润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94-497,共4页
报告1例泛发性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男,49岁。反复发作全身瘙痒性皮损30余年,皮损表现为以躯干以及间擦部位为主的泛发性红斑或斑丘疹,以及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的水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广泛的棘层松懈,并形成一种倒... 报告1例泛发性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男,49岁。反复发作全身瘙痒性皮损30余年,皮损表现为以躯干以及间擦部位为主的泛发性红斑或斑丘疹,以及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的水疱。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内广泛的棘层松懈,并形成一种倒塌砖墙样外观。直接免疫荧光检查结果阴性。多处皮损脓液及皮损组织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家系调查示该家族13人中共有4人患此病。患者血液中检测到了杂合的ATP2C1基因错义突变。诊断:泛发性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疹。本病泛发临床上非常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慢性 良性 家族性 泛发性 Hailey-Hailey病
下载PDF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3个家系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征分析
12
作者 王笑宇 刘成 李常兴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5期2240-2243,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familial benign pemphigus,Hailey-Hailey disease,HHD)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HHD家系中9名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和家系遗传学特征分析。结果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发病,皮疹表现为水...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familial benign pemphigus,Hailey-Hailey disease,HHD)的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HHD家系中9名患者的临床表型特征和家系遗传学特征分析。结果多数患者在青春期发病,皮疹表现为水疱和糜烂,部分患者伴瘙痒;皮疹分布于腹股沟、腋下、颈部和肛周等皱褶部位。3个HHD家系系谱分析显示HHD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结论HHD符合常染色体遗传模式,在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临床表型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家系 临床 遗传学
下载PDF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16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汝增 吴铁强 +6 位作者 杨立刚 谷梅 陈征宇 杨斌 陈永锋 黎明 罗光浦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80-282,290,共4页
目的:分析16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好发部位为腋下、腹股沟、颈部、阴囊;病程1-20年... 目的:分析16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6例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好发部位为腋下、腹股沟、颈部、阴囊;病程1-20年不等,皮损多样,与部位及病程有关;日晒、出汗、受热、摩擦是其加重因素;组织病理特点为基底层上裂隙形成,棘层松解形似倒塌的砖墙;误诊率56.25%;该病治疗时间长,无标准治疗方案。结论: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易误诊,病程长,难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临床分析 病理分析
下载PDF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一叶 《皮肤病与性病》 2020年第4期491-493,共3页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又称Hailey-Hailey病(Hailey-Hailey disease,H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病病程较长,痊愈者少见,且治疗相对困难,因此国内外学者对该病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疗探索。本研究从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及手...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又称Hailey-Hailey病(Hailey-Hailey disease,HH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本病病程较长,痊愈者少见,且治疗相对困难,因此国内外学者对该病进行了一系列的治疗探索。本研究从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及手术治疗等方面作一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良性慢性天疱疮 Hailey-Hailey病 治疗
下载PDF
除湿胃苓汤加减治疗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勇 闫小宁 《皮肤科学通报》 2019年第1期149-152,共4页
患者女,63岁。脐周、腋窝以及腹股沟反复红斑、糜烂、水疱伴瘙痒20余年,加重2个月,有家族遗传史。皮肤科情况:双侧腋窝皮肤呈褐色沉着斑,轻度糜烂、渗出、结痂;脐两侧皮肤呈条带状暗红斑疹,部分糜烂、渗出、结痂;双侧腹股沟有小片状暗... 患者女,63岁。脐周、腋窝以及腹股沟反复红斑、糜烂、水疱伴瘙痒20余年,加重2个月,有家族遗传史。皮肤科情况:双侧腋窝皮肤呈褐色沉着斑,轻度糜烂、渗出、结痂;脐两侧皮肤呈条带状暗红斑疹,部分糜烂、渗出、结痂;双侧腹股沟有小片状暗红斑及色沉斑,轻度糜烂、渗出、结痂,有特殊异味。皮损组织病理:全层棘刺松解,呈"倒塌砖墙样"改变,真皮浅层少量炎细胞浸润。诊断: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予除湿胃苓汤加减7剂,内服并煎汤外洗治疗,皮损基本消退,随访3个月未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除湿胃苓汤 Hailey-Hailey病 文献回顾
下载PDF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夏颖 陈思远 《皮肤科学通报》 2020年第1期100-105,共6页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familial chronic benign pemphigus,FCBP),又称Hailey-Hailey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结痂,伴烧灼感或瘙痒感。皱褶及易摩擦处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颈部也经常...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familial chronic benign pemphigus,FCBP),又称Hailey-Hailey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结痂,伴烧灼感或瘙痒感。皱褶及易摩擦处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颈部也经常累及。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临床上治疗困难、易误诊,本文就近年来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例
17
作者 董建光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2013年第1期11-12,67,共3页
患者男,32岁。阴囊及腹股沟反复出现红斑、糜烂、渗出伴痒痛6年。查体可见双侧腹股沟部及阴囊皮肤红斑,部分皮损干燥、皲裂、结痂。皮损组织病理显示基底层上棘层松解性裂隙、水疱,棘细胞之间有少数残留的细胞间桥,棘细胞呈砖墙塌陷状... 患者男,32岁。阴囊及腹股沟反复出现红斑、糜烂、渗出伴痒痛6年。查体可见双侧腹股沟部及阴囊皮肤红斑,部分皮损干燥、皲裂、结痂。皮损组织病理显示基底层上棘层松解性裂隙、水疱,棘细胞之间有少数残留的细胞间桥,棘细胞呈砖墙塌陷状。诊断: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口服米诺环素100mg/d及雷公藤片60mg/d,局部外用抗生素及复方激素类软膏,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下载PDF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患者病变皮肤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18
作者 张鼎伟 霍佳 +4 位作者 李晓莉 王媛 黄颖 马迎新 崔鹿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47-1353,共7页
目的了解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D)患者皮肤的蛋白质组学变化。方法收集HHD患者以及对照正常皮肤组织,进行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使用ATP2C1特异性siRNA转染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收集皮肤组织或ATP2C1 siRNA转染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 目的了解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HD)患者皮肤的蛋白质组学变化。方法收集HHD患者以及对照正常皮肤组织,进行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使用ATP2C1特异性siRNA转染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收集皮肤组织或ATP2C1 siRNA转染的人原代角质形成细胞,使用Western blot以及RT-PCR对iTRAQ分析的差异蛋白进行表达验证。结果iTRAQ共鉴定到134个在HHD患者组织中发生显著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GO分析以及KEGG分析,123个显著匹配的注释蛋白参与187个已知的KEGG代谢或信号通路。HHD患者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参与PI3K-Akt信号通路,黏着斑,细胞外基质(ECM)-受体相互作用,蛋白质降解与吸收等。结论HHD患者病变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主要与细胞黏附,ECM-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蛋白质折叠及糖基化相关,提示靶向细胞连接以及细胞外微环境可能为改善HHD的治疗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蛋白质组学 ATP2C1 原代角质形成细胞
下载PDF
角层下脓疱病误诊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1例
19
作者 赵妍 杨旭芳 邹先彪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589,共4页
患者女,16岁,褶皱处反复脓疱、糜烂16年,双大腿红斑脓疱伴瘙痒1周。患者既往曾诊断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右大腿皮损组织病理:角质层下可见脓疱形成,棘层上方或角层下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层小血管周围水肿,淋巴细胞灶性... 患者女,16岁,褶皱处反复脓疱、糜烂16年,双大腿红斑脓疱伴瘙痒1周。患者既往曾诊断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右大腿皮损组织病理:角质层下可见脓疱形成,棘层上方或角层下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层小血管周围水肿,淋巴细胞灶性浸润,符合脓疱病。右侧腋下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角质层下见大疱形成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皮脚向下延伸呈网状,真皮层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标记:IgG、IgA、IgM、C3均为阴性。根据该患者临床表现,易误诊为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结合病理及免疫荧光,最终诊断为角层下脓疱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层下脓疱病 天疱疮 慢性家族性良性 误诊
下载PDF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合并尖锐湿疣1例及其家系的临床及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洁 蔡新颖 肖风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3-627,共5页
目的分析1例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 disease,HHD)合并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鉴定基因突变。方法收集该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和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ATP2C1基因的全部... 目的分析1例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Hailey-Hailey disease,HHD)合并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并鉴定基因突变。方法收集该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资料和血样,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ATP2C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测序。结果基因测序发现患者与其次子ATP2C1基因21号外显子有错义突变TM661R。该患者予以阿维A口服治疗,病情得以控制。结论对HHD进行基因测序分析是可行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于HHD合并尖锐湿疣患者,口服阿维A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ATP2C1基因 尖锐湿疣 阿维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