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marneffei in a patient with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 first case report from 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邓卓霖 刘新民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aids Penicillium marnef8
原文传递
120例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血流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张欢 梁立全 +1 位作者 卢云 刘少烽 《新疆医学》 2024年第6期670-673,共4页
目的了解贺州市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血流感染的基本情况,评估临床医生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的诊断能力和救治水平。方法收集2019-2022年贺州市确诊为TM血流感染的AID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120份,对患者的基本信息... 目的了解贺州市艾滋病(AIDS)患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血流感染的基本情况,评估临床医生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SM)的诊断能力和救治水平。方法收集2019-2022年贺州市确诊为TM血流感染的AIDS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120份,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药物治疗方案、药物诱导治疗疗效进行整理、统计及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中男性96例,女性24例。根据患者初步诊断及药物治疗进行分组统计,第1组(针对性抗真菌组)有16例,调整方案后治疗有效率为75.0%;第2组(非针对性抗真菌组)有51例,调整方案后治疗有效率为66.7%;第3组(抗细菌组)有53例,调整方案后治疗有效率为56.6%。临床医生对TSM的早期诊断率不高,仅16例(占比13.33%)。经调整方案后中有76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63.3%,其中32例使用伊曲康唑(占42.11%),21例使用两性霉素B(占27.63%),17例使用伏立康唑(占22.37%),6例使用氟康唑(占7.89%)。结论贺州市临床医生对TSM的早期诊断率不高,三组方案中第1组有效率最高,该院针对AIDS患者合并TM血流感染的药物治疗方案是规范的、合理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非蓝状菌 血流感染 回顾性分析
下载PDF
尿真菌检查对HIV/AIDS患者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谢婷 李希清 +5 位作者 张军民 鲁长明 曾常红 蔡卫平 陈谐捷 席丽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1-343,356,共4页
【目的】探讨尿真菌镜检与培养对HIV/AIDS患者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同时对166例HIV/AIDS患者的尿液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并作血真菌培养,检测尿标本马尔尼菲青霉的阳性率、灵敏度,并与血液真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 【目的】探讨尿真菌镜检与培养对HIV/AIDS患者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分别同时对166例HIV/AIDS患者的尿液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并作血真菌培养,检测尿标本马尔尼菲青霉的阳性率、灵敏度,并与血液真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166例HIV/AIDS患者中,确诊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26例(阳性率15.66%),马尔尼菲青霉血尿检查总阳性24例(14.46%)。尿镜检阳性3例(1.81%),尿培养阳性14例(8.43%),血培养阳性19例(11.45%)。尿培养、血培养及两者联合的灵敏度分别为53.84%、73.08%和92.31%,特异度均为100%。血、尿培养的马尔尼菲青霉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尿镜检与尿培养,尿镜检与血培养的阳性率之间,以及血培养与尿培养,尿培养与尿镜检之间的关联性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尿真菌培养马尔尼菲青霉敏感性较高,方便快捷,是一种较好的HIV/AIDS患者尤其是取血困难者马尔尼菲青霉病的诊断方法,而尿真菌镜检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下载PDF
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的胸部CT表现 被引量:12
4
作者 石秀东 黄诗雯 +7 位作者 詹艺 何欣源 周粟 宋凤祥 沈杰 陆阳 单飞 施裕新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的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52例AIDS合并PSM患者中,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或斑片影19例(占36....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的胸部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患者的临床及胸部CT表现。结果:52例AIDS合并PSM患者中,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影或斑片影19例(占36.5%)、实变影7例(占13.5%)、粟粒结节(≤5mm)25例(占48.1%)、结节(>5mm,≤3cm)16例(占30.8%)、肿块(>3cm)1例(占1.92%)、空洞7例(占13.5%)、支气管扩张7例(占13.5%)、肺间质病变31例(占59.6%)、心包积液5例(占9.6%)、胸腔积液11例(占21.2%)、胸膜增厚23例(占44.2%)、纵隔淋巴结肿大32例(占61.5%)。病变累及双侧肺38例(占73.1%)、累及肺段数≥2者42例(占80.8%)。6例肺部无病变,但临床表现均异常。结论:AIDS合并PSM患者的胸部CT常见征象为磨玻璃密度影或斑片影、粟粒结节或结节、间质病变、胸腔积液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其中磨玻璃密度影、散在多发随机分布的粟粒结节或结节、肺间质病变、病变多为双肺、多叶段分布较具特点,结合发热、特异性"脐凹"样皮疹、CD4^+ T淋巴细胞计数<20个/μL等特征,可高度提示该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疾病 间质性 皮疹
下载PDF
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外周血Dectin-1、炎症细胞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柳明波 方霞 +3 位作者 翁国庆 姚钦江 韦良宏 黄素兰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987-989,共3页
目的探讨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 M)患者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炎性细胞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AID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Ps M分为Ps M组和非Ps M组各60例,比较两组Dectin-1的平均荧光强度、CD4^+T淋... 目的探讨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 M)患者模式识别受体Dectin-1、炎性细胞因子及CD4^+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AIDS患者根据是否合并Ps M分为Ps M组和非Ps M组各60例,比较两组Dectin-1的平均荧光强度、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白细胞介素(IL)-2、IL-6、IL-12、IL-23水平。结果 Ps M组的Dectin-1表达、CD4^+T淋巴细胞计数、IL-2、IL-6、IL-12和IL-23水平均低于非Ps M组(P<0.05)。结论 Dectin-1及其调节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CD4^+T水平下降可能是导致AIDS的患者对马尔尼菲青霉菌易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DECTIN-1 炎症细胞因子 CD4+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在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中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凯 黄齐 +2 位作者 林焕兴 李粤平 李凌华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分析在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中的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我院收治的AIDS患者46例,根据患者的疾病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31例、死亡组15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通过研究早期动脉血乳酸水平及乳酸清除率,分析在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中的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我院收治的AIDS患者46例,根据患者的疾病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其中存活组31例、死亡组15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分别检测患者在入院时、入院治疗6 h的动脉血乳酸水平,计算患者6 h乳酸清除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在入院时、入院治疗6h的动脉血乳酸水平低于死亡组,而且存活组的乳酸清除率高于死亡组(均P<0.05)。结论: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早期的动脉血乳酸水平越高,6 h的乳酸清除率越低,提示患者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监测有着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动脉血乳酸 乳酸清除率 aids 马尔尼菲篮状菌 监测
下载PDF
AIDS患者血液与脑脊液中真菌检测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欧紫娟 陈胜华 +3 位作者 蔡恒玲 杨赟 柏琴琴 陈丽丽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疗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4年某传染病医院接诊AIDS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对其中病原性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新生隐球菌进行药敏分...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患者血液及脑脊液中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临床诊疗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4年某传染病医院接诊AIDS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标本,对其中病原性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新生隐球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共分析AIDS患者血液培养阳性标本477份、脑脊液培养阳性标本109份,真菌检出率分别为66.88%(319/477)和66.97%(73/109),其中血液中以马内菲青霉菌检出率最高,为53.04%(253/477),脑脊液中以新生隐球菌检出率最高,占66.06%(72/109)。新生隐球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均高度敏感。结论 AIDS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率较高,其中常见的是马内菲青霉菌和新生隐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内非青霉菌 新生隐球菌 药物敏感性
下载PDF
重庆地区56例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何小庆 鲁雁秋 +5 位作者 周怡宏 曾妍茗 李瑶 秦圆圆 陈耀凯 刘敏 《传染病信息》 2018年第6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中心收治的56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男性为主(78.6%),平均年龄为(38.23±11.23)岁,最常... 目的探讨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中心收治的56例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以男性为主(78.6%),平均年龄为(38.23±11.23)岁,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发热。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22.16±30.83)个/μl,其中<50个/μl者51例,占比91.1%。患者血培养马尔尼菲篮状菌均为阳性,皮肤活检、骨髓、胸水及尿培养阳性各1例。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试验(GM试验)阳性率81.4%(35/43),血浆(1-3)-β-D葡萄糖试验(G试验)阳性率48.2%(27/56)。患者好转出院42例(生存组)占比75%,死亡14例(死亡组)占比25%,消化道出血、HIV RNA≥105 copies/ml为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好发于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确诊依赖病原学检查,早期诊断、尽早抗真菌及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临床特征 死亡危险因素
下载PDF
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及血细胞形态特点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晓成 曹存巍 +2 位作者 麻秋英 磨立达 罗晓璐 《传染病信息》 2021年第3期227-231,249,共6页
目的回顾分析27例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外周血涂片特点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寻找早期识别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TSM)的指标。方法收集通过外周血涂片诊断的27例AIDS合并TSM... 目的回顾分析27例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的白细胞散点图、外周血涂片特点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寻找早期识别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TSM)的指标。方法收集通过外周血涂片诊断的27例AIDS合并TSM患者作为AIDS合并TSM组;同时选取单纯HIV感染者、AIDS合并其他并发症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对3组的白细胞散点图特点、白细胞手工分类计数、外周血细胞形态学特点进行分析,并对3组的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计数、转氨酶及1,3-β-D真菌葡聚糖(BD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IDS合并TSM组的白细胞散点图均在有核红细胞区域出现散点,外周血涂片均可见有核红细胞,同时可见幼稚、畸形的中性粒细胞。单纯HIV感染组的白细胞散点图和血涂片形态未见异常。AIDS合并其他并发症组的散点图有部分出现中性粒细胞散点上移,血涂片可见幼稚、畸形的中性粒细胞。3组的白细胞分类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AST、ALT、BDG、CD4^(+)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IDS合并TSM组的白细胞散点图和外周血形态有异常表现,有核红细胞的出现为特异性提示,且中性粒细胞比例、AST和BDG水平增高,CD4^(+)T淋巴细胞、血小板水平降低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有核红细胞 马尔尼菲篮状菌 散点图 涂片形态
下载PDF
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36例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建荣 樊移山 +1 位作者 董庭荣 王舒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36例。结果 3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平均年龄35.8岁。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临床表现呈现非特异性,其中发...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表现,治疗与转归。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36例。结果 36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平均年龄35.8岁。马尔尼菲青霉感染临床表现呈现非特异性,其中发热86.11%,贫血94.44%,GGT升高69.44%,AST升高63.89%,淋巴结肿大88.89%,脾大63.89%,低蛋白血症83.33%,咳嗽36.11%,皮损30.56%(其中典型改变仅5例,占13.89%),CD4+<50cells/mm388.89%,骨髓培养(27/27)及皮损活检培养(2/2)阳性率100%,血液培养阳性率69.44%(25/36)。36例经抗真菌治疗,其中29例给予HAART治疗,28例治愈,7例好转,1例死亡。结论马尔尼菲青霉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早发现,早治疗,长程敏感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 机会性感染 临床分析 治疗
下载PDF
AIDS合并PSM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艳 高锦 +3 位作者 王飞 辜恺龙 金育娇 徐爱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2期26-29,共4页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88例诊断为AIDS合... 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penicilliosis marneffei,PS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杭州市西溪医院收治的88例诊断为AIDS合并PSM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AIDS合并PSM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纳入患者平均年龄(37.34±11.24)岁,以男性为主(89.77%)。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合并疾病由多到少依次为口腔念珠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梅毒、结核、曲霉菌感染、慢性乙型肝炎、肺孢子虫病。死亡患者15例,占比17.05%。62.50%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个/μl。消瘦、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RNA≥10^(5)copies/ml均为AIDS合并PSM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IDS合并PSM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易合并多种机会性感染。消瘦、HIV RNA≥10^(5)copies/m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秀华 苏智军 +2 位作者 程嗣宇 邱燕燕 刘江福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感染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5例AIDS合并TM感染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死亡组影响预后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AIDS合并TM感染患者病死率为18.8%。最常见症状体征为发热(94.1%)、咳嗽(54.1%)、消瘦(54.1%)、皮肤损害(34.1%)、肝脾肿大(38.8%)和淋巴结肿大(80.0%)。最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是贫血(78.8%)、血小板减少(45.9%)和谷草转氨酶升高(70.6%)、乳酸脱氢酶升高(80.0%)。Logistic回归筛选出血红蛋白(OR=0.922;95%CI 0.858,0.991)、尿素氮(OR=1.612;95%CI 1.084,2.399)、呼吸衰竭(OR=348.538;95%CI 5.374,22606.322)3个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结论呼吸衰竭和血红蛋白减少、尿素氮升高是AIDS合并TM感染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下载PDF
伏立康唑治疗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疗效与剂量的相关性及安全性
13
作者 李金卓 严汝庆 +1 位作者 李晓云 刘燕飞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11期5-8,83,共5页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病患者疗效与剂量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贺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0例AIDS合并TM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方案组,每组各25... 目的分析伏立康唑治疗艾滋病(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TM)病患者疗效与剂量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贺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0例AIDS合并TM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方案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负荷剂量伏立康唑治疗,方案组先采用负荷剂量伏立康唑治疗,而后采血监测伏立康唑的血药浓度,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伏立康唑的剂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方案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伏立康唑治疗AIDS合并TM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均较高,且其治疗效果与剂量密切相关,需要临床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血药浓度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其用药剂量,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艾滋病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 剂量 血药浓度
下载PDF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14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同加量方案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者中的安全性
15
作者 陈婷婷 张华堂 林志强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24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索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临床应用中不同加量方案的安全性、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两性霉素... 目的探索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临床应用中不同加量方案的安全性、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使用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两性霉素B脂质体不同加量方案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及低钾血症的影响,统计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并使用多重线性回归法对用药后钾离子浓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0例患者,快速加量法(n=23,≤4d)与慢速加量法(n=27,>4d)对血常规、肝肾功能及钾离子浓度的影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钾血症(76.0%)是两性霉素B脂质体最常见不良反应,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用药前钾离子浓度(P=0.008)是用药后钾离子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国产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安全使用快速加量法以尽快达到治疗剂量,该药临床应用中最常见不良反应为低钾血症,用药前钾离子浓度是用药后钾离子浓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脂质体 加量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药品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多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周游 何希 +5 位作者 黄丽花 潘艳娜 黄丽玲 廖家吉 蓝吉慧 覃善芳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480-486,共7页
目的探讨多个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住院的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经纳排标准筛选得到789例患者资料。依据马尔尼菲篮状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及... 目的探讨多个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0月—2021年12月期间住院的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经纳排标准筛选得到789例患者资料。依据马尔尼菲篮状菌分离培养和鉴定以及临床诊断等结果,将157例确诊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定义为TM组;632例无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艾滋病患者定义为非TM组。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之间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半乳甘露聚糖(Galactomannan);(1,3)-β-D-葡聚糖[(1,3)-beta-D-glucan]和CD3^(+)、CD8^(+)、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差异;利用ROC曲线分析PCT、ADA、LDH、GM和G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AIDS合并TM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GM、ADA和G试验联合检测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AIDS合并TM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与非TM组相比较,TM组的PCT、ADA、LDH、GM和G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TM组的CD3^(+)、CD8^(+)、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T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经ROC曲线分析综合得出GM、ADA和G三个指标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AIDS合并TM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在所有联合检测的方案中ADA、GM和G串联的特异性(99.53%)和阳性预测值(98.15%)最高;ADA和G串联的诊断准确率最高(77.26%);ADA、GM和G并联的灵敏度(96.03%)和阴性预测值(94.17%)最高。结论AIDS合并TM感染主要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患者;GM、ADA和G检测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50个/μL的AIDS合并TM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在所有联合检测的方案中GM、ADA和G三者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好,可有效提高疾病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 CD4^(+)T淋巴细胞计数 ROC曲线分析 联合检测
下载PDF
马尔尼菲青霉病9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庄晓晟 梁伶 +5 位作者 黄绍标 刘燕芬 罗虹 李菊裳 韦高 吴易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尔尼菲青霉病(PSM)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PS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患者中并发艾滋病(AIDS)84例,非AIDS 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损、消瘦、贫血、淋巴结增大、咳嗽...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尔尼菲青霉病(PSM)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PS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患者中并发艾滋病(AIDS)84例,非AIDS 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皮损、消瘦、贫血、淋巴结增大、咳嗽等。并发AIDS患者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皮损泛发,且有坏死。93例患者中CD4^+细胞下降84例,临床标本马尔尼菲青霉菌培养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血液、组织或脓液、骨髓。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两性霉素B单独或联合治疗,以两性霉素B联合伊曲康唑口服疗效最佳。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PSM好发于AIDS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两性霉素B治疗效果肯定;合并AIDS的PSM患者与非AIDS患者在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尼菲青霉病 艾滋病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以肠道症状为首发的马尔尼菲青霉病1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毕新岭 王英 +3 位作者 顾军 张丽娟 阎明 李秀凯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7-48,共2页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具有双相性的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的少见深部真菌病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贫血、咳嗽、体重减轻、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和特征性的皮损 ,以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较少。我们报告 1例以肠道症状为首... 马尔尼菲青霉病是由具有双相性的马尔尼菲青霉菌引起的少见深部真菌病 ,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贫血、咳嗽、体重减轻、肝脾及淋巴结肿大和特征性的皮损 ,以肠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者较少。我们报告 1例以肠道症状为首发的马尔尼菲青霉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症状 马尔尼菲青霉病 真菌病 实验室检查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与恶性淋巴瘤的报道 被引量:5
19
作者 廖晚珍 彭卫华 +3 位作者 胡雪飞 孙爱娣 余阳 李建春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38-1040,共3页
目的掌握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方法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提供经验。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症状仅可呈现单一性,其... 目的掌握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诊断要点。方法对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提供经验。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症状仅可呈现单一性,其更多的表现是多样性,但仍以发热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比较多见,但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和恶性淋巴瘤临床罕见,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马尔尼菲青霉病 恶性淋巴瘤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卢斯汉 韩建德 +5 位作者 陈万山 胡荣欣 陈谐捷 赖英荣 宋伟南 陈志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明确诊断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的53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以发热、消瘦、咳嗽、皮疹、贫血等为主要临床特点,皮损主要表现为坏死性丘疹、脐凹状丘疹、溃疡、结节、血痂;外周血CD4+细胞显著减少;在沙氏琼脂培养基中马尔尼菲青霉呈酵母相(37℃)或菌丝相(25℃);药敏结果显示伊曲康唑、酮康唑对马尔尼菲青霉的MIC值最低,两性霉素B、5-氟胞嘧啶次之,氟康唑最高;病理组织六胺银染色见圆形、椭圆形或腊肠样病原体,部分有横隔。【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表现复杂,主要发生于CD4+计数少于50细胞∕μL的患者,真菌培养鉴定结合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治疗上建议使用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青霉 马尔尼菲青霉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