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7篇文章
< 1 2 1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4年1月1日能登半岛M_(W)7.5地震作为一个可能的“龙王”事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月 吴忠良 张永仙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4期493-499,共7页
本文试图探讨,从“龙王”理论的角度看,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M_(W)7.5地震是否可被视为一次“龙王”事件.本文分析了日本气象厅(JMA)2004年以来的地震矩张量解目录,针对样本数不够多的情况,用“级序分析”方法确定这一M_(W)7.5事件... 本文试图探讨,从“龙王”理论的角度看,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M_(W)7.5地震是否可被视为一次“龙王”事件.本文分析了日本气象厅(JMA)2004年以来的地震矩张量解目录,针对样本数不够多的情况,用“级序分析”方法确定这一M_(W)7.5事件是否显著偏离Gutenberg-Richter幂律.结果表明在2006至2024年期间,M_(W)7.5地震还不能被视为显著的“龙王”事件;但在2021至2024年期间,该地震作为一次“龙王”事件特点十分明显,这一结果似乎与2020年底以来出现了复杂的前兆行为的报道吻合,标志着“龙王”事件的某种可预报性.本文建议,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对这次地震的震源过程和余震序列进行详细刻画,附之以对地震前兆的回溯性研究,或可有助于“地震龙王”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地震预测研究的进步.本文还讨论了“黑天鹅”事件、“龙王”事件及“灰犀牛”事件的相互关系,这几个概念是近年来减灾领域讨论较多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登半岛M_(W)7.5地震 级序分析 “黑天鹅” “龙王” “灰犀牛” 震群
下载PDF
实验用大林姬鼠种群微卫星标记开发及遗传特性分析
2
作者 张晴 张曦文 +6 位作者 何松 袁宝 陈健 任文陟 权福实 胡进平 丁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8-476,共9页
目的 开发大林姬鼠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丰富大林姬鼠遗传数据,为大林姬鼠遗传质量控制及基因定位等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大林姬鼠基因组序列筛选微卫星位点,挖掘微卫星引物,通过多重PCR技术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成功开发出30个... 目的 开发大林姬鼠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丰富大林姬鼠遗传数据,为大林姬鼠遗传质量控制及基因定位等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基于大林姬鼠基因组序列筛选微卫星位点,挖掘微卫星引物,通过多重PCR技术分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结果 成功开发出30个微卫星标记,利用60份大林姬鼠基因组DNA对30个微卫星位点进行评价,共检测出15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有5.067个等位基因;平均观察杂合度为0.592;平均香农指数为1.26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98。结论 基于本研究所开发的微卫星位点具有较好的多态性,能有效分析大林姬鼠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适合为建立大林姬鼠遗传质量标准和遗传质量检测方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林姬鼠 微卫星位点 遗传多样性 封闭群
下载PDF
辽东硼成矿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勇 樊金虎 +5 位作者 李浩 马双 冯家新 王慧宁 郑军 李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14-3237,共24页
辽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硼矿资源产地,赋存硼矿的胶-辽-吉带古元古时期处于活动陆缘环境。辽东硼矿成因为沉积变质再造矿床,硼物质源于蚀变洋壳、俯冲沉积物、蛇纹石化地幔楔等俯冲洋壳系统的富硼地体,在洋壳向克拉通俯冲过程中,硼质在弧... 辽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硼矿资源产地,赋存硼矿的胶-辽-吉带古元古时期处于活动陆缘环境。辽东硼矿成因为沉积变质再造矿床,硼物质源于蚀变洋壳、俯冲沉积物、蛇纹石化地幔楔等俯冲洋壳系统的富硼地体,在洋壳向克拉通俯冲过程中,硼质在弧前释放进入岛弧火山系统参与热液循环,通过海底热泉等热液方式汇集于火山盆地形成含水硼酸盐初始矿层并被随后的火山沉积覆盖保存。在区域变质变形过程中,含水硼酸盐脱水重结晶并就位于变形构造形成的有利部位富集成矿。辽东硼同位素组成特征反应了对源区储库重硼的继承性,因此,用于探讨矿床成矿地质环境更具意义,而非用于海相和非海相沉积简单的对比。同产于含硼岩系中的含铜硫铁矿矿床沉积时间稍晚于硼矿床,两者空间上呈错位产出,据此可辅助找矿预测工作。区域上虎皮峪-红石砬子-清河复式背斜是辽河旋回多幕变形作用叠加形成的,宏观上控制含硼岩系硼矿床的空间分布。通过总结以往工作,建立了辽东硼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分析了找矿方向,特别指出的是,部分盖县岩组地层出露地区,深部具有寻找隐伏硼矿的探索空间,未来找矿前景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半岛 胶-辽-吉古元古造山/活动带 硼成矿带 硼矿床成因 控矿构造 找矿方向
下载PDF
辽东半岛内生金矿床基本特征、成矿作用与资源潜力
4
作者 张朋 吕骏超 +7 位作者 赵岩 寇林林 杨宏智 毕中伟 沙德铭 杨中柱 李东涛 刘长纯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4期467-492,共26页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金矿成矿作用,其内部产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通过系统总结辽东半岛金矿床的空间分布、赋矿围岩、控矿构造类型、矿化蚀变等基本特征和成矿作用...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发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和金矿成矿作用,其内部产有不同规模的金矿床,并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通过系统总结辽东半岛金矿床的空间分布、赋矿围岩、控矿构造类型、矿化蚀变等基本特征和成矿作用,分析金矿的资源潜力.根据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划分4个金矿集区,即:猫岭、白云-青城子、五龙-四道沟和新房金矿集区.猫岭和白云-青城子矿集区赋矿围岩为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矿化类型分为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矿体主要受低角度层间断裂控制;五龙-四道沟矿集区赋矿围岩分别为中侏罗世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和古元古代沉积变质岩系,矿化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蚀变岩型次之,矿体受高角度断裂和低角度层间断裂控制;新房矿集区赋矿围岩为太古宙片麻岩和新元古界青白口系变质砂岩、变粒岩和大理岩,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体多呈脉状受变质核杂岩剥离断层下盘发育的韧-脆性次级断裂和上部新元古界青白口系盖层构造裂隙控制.年代学研究表明,金矿成矿时代可分为晚三叠世(约220 Ma)、早侏罗世(约190 Ma)和早白垩世(约120 Ma).流体包裹体研究显示,流体不混溶是金矿成矿的主要机制;氢-氧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后期有大气降水加入;氦-氩同位素数据揭示,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壳源,少量来自幔源;硫-铅-锶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中生代岩浆.同时,赋矿地层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矿床地质特征及同位素数据显示,辽东半岛金矿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金矿床.结合区域构造大地构造演化,认为,辽东半岛晚三叠世金矿形成与扬子板块向华北板块深俯冲背景有关,早侏罗世金矿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构造背景有关,早白垩世金矿形成于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折返伸展环境.结合典型矿床地质特征、区域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特征,圈定找矿靶区23处,预测3000 m以浅金资源量2414.5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矿集区 成矿作用 矿床成因 变质核杂岩 资源潜力 辽东半岛
下载PDF
辽东兰花岭地区古元古代Ⅰ型花岗岩类与辽吉A型花岗岩对比研究
5
作者 顾玉超 鞠楠 +3 位作者 陈仁义 杨凤超 胥嘉 杨宏智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339,共23页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元古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并记录了多期岩浆-变质作用,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和1.89~1.85 Ga的巨斑状花岗岩、正长岩分别标志着辽东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的开端和结... 辽东半岛是华北克拉通胶-辽-吉古元古代活动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元古代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并记录了多期岩浆-变质作用,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和1.89~1.85 Ga的巨斑状花岗岩、正长岩分别标志着辽东古元古代造山作用的开端和结束。最新研究显示,2.20~2.15 Ga的岩浆作用形成了2种不同类型的花岗岩,它们可能具有不同的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在青城子铅锌矿集区北部采集的兰花岭、白砬子花岗闪长岩和黄泊辉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77±19 Ma、2129±36 Ma、1876±29 Ma。花岗闪长岩的岩石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特征与典型的约2.2 Ga的辽吉A型花岗岩明显不同,属于弱过铝质、低钾钙碱性—碱性岩石,Zr、Hf、Nb、Rb含量较低,K_(2)O/Na_(2)O值、稀土元素总量极低,为典型的Ⅰ型花岗岩类。根据锆石Lu-Hf同位素分析,ε_(Hf)(t)值为-5.1~9.0,二阶段Hf模式年龄t_(DM2)为2089~2817 Ma,岩浆源区为约2.5 Ga的太古宙地壳物质和少量软流圈地幔物质。兰花岭地区花岗闪长岩具备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的地球化学亲缘属性,可能形成于弧岩浆俯冲挤压环境;结合形成于伸展环境的A型条痕状花岗岩特征,认为约2.2 Ga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活动带呈现总体伸展、局部挤压的构造环境,为洋壳板块向龙岗地块俯冲碰撞过程中或碰撞后的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岩浆作用 Ⅰ型花岗岩类 古元古代 锆石U-PB测年 LU-HF同位素 地质调查工程 辽东半岛
下载PDF
混菌发酵对山东胶东半岛产区“小芒森”葡萄酒香气的影响
6
作者 刘杰 周鹏辉 +4 位作者 李进 李泽福 郑明朋 邱虎 高大威 《酿酒》 CAS 2024年第6期90-95,99,共7页
为研究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对山东胶东半岛产区“小芒森”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设置三种发酵方案,分别是单独接种从山东胶东半岛产区筛选得到的非酿酒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 JIAOD4101,单独接种商业酿酒酵母SY18,和非酿... 为研究非酿酒酵母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对山东胶东半岛产区“小芒森”葡萄酒香气品质的影响,设置三种发酵方案,分别是单独接种从山东胶东半岛产区筛选得到的非酿酒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 JIAOD4101,单独接种商业酿酒酵母SY18,和非酿酒酵母与商业酿酒酵母混合发酵,来酿造“小芒森”葡萄酒,并对发酵完成之后的酒样进行香气检测和感官品评。结果表明,与商业酿酒酵母相比,非酿酒酵母Issatchenkia terricola JIAOD4101能够提高葡萄酒中甘油、酯类物质和萜烯类物质含量,明显提升了乙酸苯乙酯的含量,增强了葡萄酒玫瑰花、刺槐花的香气特征;混菌发酵的方式,提高了葡萄酒香气总量,增加了香气物质种类,增强了葡萄酒的香蕉、柑橘、玫瑰花、刺槐花的香气特征强度。因此,采用混菌发酵的方法,可以提高‘小芒森’葡萄酒的香气浓郁度,同时可以增加香气的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酿酒酵母 酿酒酵母 混菌发酵 香气 山东胶东半岛
下载PDF
近60年雷州半岛气象干旱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7
作者 杨辉辉 冯德锃 +2 位作者 彭莹 郑晶华 赵玲玲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1期108-114,共7页
雷州半岛为中国华南农产品重要的主产区,区内水系大多独流入海,加上工程调蓄能力不足,干旱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计算不同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来... 雷州半岛为中国华南农产品重要的主产区,区内水系大多独流入海,加上工程调蓄能力不足,干旱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计算不同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来分析雷州半岛气象干旱的变化特征,探究降水、气温和遥相关因素对雷州半岛干旱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年尺度上雷州半岛干旱事件发生频率接近20%,北部呈现出显著湿润化的趋势,南部湿润化的趋势不显著,北部较易发生极端干旱事件;②降水与气温均与SPEI呈显著性相关关系,且降水与干旱的相关性更强;③海洋尼诺指数(Ocean Nino Index,ONI)与次年SPEI的负相关性显著,说明ENSO(EI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与干旱的关系密切,且当发生东部型和中部型ENSO暖事件时,对干旱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成果可为即将实施的雷州半岛灌区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 SPEI ENSO 雷州半岛
下载PDF
中美战略博弈视域下中国的东北亚地缘政治风险
8
作者 姜龙范 谷思睿 《东北亚学刊》 2024年第4期21-34,144,共15页
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升级,呈现出复合、立体、全方位的对峙局面。美国企图将美中关系推向“新冷战”,此举无疑给全球稳定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绷,韩国尹锡悦政府奉行“亲美媚日”政策使... 当今世界局势动荡,中美战略博弈持续升级,呈现出复合、立体、全方位的对峙局面。美国企图将美中关系推向“新冷战”,此举无疑给全球稳定与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绷,韩国尹锡悦政府奉行“亲美媚日”政策使得中韩关系面临严峻考验。与此同时,美日同盟升级及日本参与奥库斯共同遏制中国的行动,加剧地区紧张局势。朝韩关系破裂及美日韩合作机制强化,对朝鲜形成巨大军事压力,迫使其加速核导开发,深化与俄罗斯的合作。面对复杂局面,中国需着力管控中美分歧,避免矛盾激化,加强中日韩合作,以遏制美日韩反华同盟,坚定维护中朝关系,推动半岛无核化进程,深化中韩政治互信,引导其回归“均衡外交”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战略博弈 东北亚地区 阵营对抗 朝鲜半岛局势 地缘政治风险
下载PDF
山东半岛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9
作者 韩琭 陶德鑫 史鲁彦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207,共13页
【目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实现区域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uper-SBM模型、莫兰指数(Moran’s I)、核密度估计以及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对山东半岛城市群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实现区域耕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Super-SBM模型、莫兰指数(Moran’s I)、核密度估计以及T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2000~2020年,山东半岛城市群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层面,省会、鲁南经济圈总体呈上升趋势,而胶东经济圈呈波动下降趋势;城市群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总体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区域差异格局;城市群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城市群整体以及3大经济圈的区域差异均呈先扩大后缩小态势;农业生产条件、自然环境条件、耕地资源禀赋、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群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山东半岛城市群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正在逐渐缩小,受农业生产条件影响较大,未来应从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入手,逐步缩小区域差异,并加强耕地绿色低碳利用,进而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城市群 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区域差异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箕雅》用典考
10
作者 陈彦辉 《北方论丛》 2024年第6期121-130,共10页
朝鲜汉诗是东亚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成就。《箕雅》是朝鲜规模最大的汉诗总集,代表着朝鲜汉诗创作的最高成就。《箕雅》收录的汉诗大量运用典故,既体现了中国古诗的传统特色,也反映了朝... 朝鲜汉诗是东亚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学的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成就。《箕雅》是朝鲜规模最大的汉诗总集,代表着朝鲜汉诗创作的最高成就。《箕雅》收录的汉诗大量运用典故,既体现了中国古诗的传统特色,也反映了朝鲜汉诗的鲜明特点。这些典故大多源自中国的经史子集,又可分为语典和事典两种形式,充分展现了朝鲜汉诗创作的艺术魅力、深刻内涵以及中朝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箕雅》 朝鲜汉诗 用典 东亚汉文学
下载PDF
水利开发影响下雷州滨海洋田区传统聚落景观特征研究
11
作者 潘莹 范佳伟 施瑛 《新建筑》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被誉为“广东第三大水利枢纽”的雷州滨海洋田区,经过历代水利开发与围海造田,建成了集防洪、防潮和灌溉于一体的综合水利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独特的传统聚落景观。以水利开发为视角切入,从时空上对滨海洋田区的水利发展历程和水利... 被誉为“广东第三大水利枢纽”的雷州滨海洋田区,经过历代水利开发与围海造田,建成了集防洪、防潮和灌溉于一体的综合水利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独特的传统聚落景观。以水利开发为视角切入,从时空上对滨海洋田区的水利发展历程和水利系统结构进行梳理,将其分为三大发展阶段和四大功能结构单元;进一步从宏观聚落空间分布、中观聚落景观格局和微观居住地景观特征进行多层级分析;最后从“人-地-海”互动关系揭示了滨海洋田区传统聚落景观的形成机制,为区域内传统聚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州半岛 传统聚落 景观特征 水利开发 滨海洋田
下载PDF
日本能登半岛7.6级地震的教训与启示
12
作者 高孟潭 《中国应急救援》 2024年第3期76-80,共5页
从地震基本情况、地震所造成的灾害、地震的应急响应以及地震应对所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2024年1月1日日本海沿岸能登半岛7.6级地震相关情况,通过对日本地震的分析,针对新时期地震应急工作新问题、新难点,为我国的地震应... 从地震基本情况、地震所造成的灾害、地震的应急响应以及地震应对所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2024年1月1日日本海沿岸能登半岛7.6级地震相关情况,通过对日本地震的分析,针对新时期地震应急工作新问题、新难点,为我国的地震应对工作提供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登半岛地震 灾害损失 应急响应 教训与启示
下载PDF
胶西北金矿控矿断裂深部特征及对找矿的启示——来自地球物理探测的证据 被引量:4
13
作者 宋明春 王洪军 +18 位作者 刘洪波 贺春艳 魏印涛 李杰 曹静杰 牛树银 田京祥 李秀章 张尚坤 张文 李大鹏 王英鹏 董磊磊 李健 王怀洪 高继雷 朱裕振 陈大磊 王润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研究目的]胶东是全球著名的金成矿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该区尚有很多断裂是无矿的,以往对断裂的深部形态及赋矿断裂与无矿断裂的区别特征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胶东西北部实施重、磁、电长剖面和穿越主要金矿集... [研究目的]胶东是全球著名的金成矿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该区尚有很多断裂是无矿的,以往对断裂的深部形态及赋矿断裂与无矿断裂的区别特征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胶东西北部实施重、磁、电长剖面和穿越主要金矿集区的广域电磁剖面、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了断裂深部特征,为赋矿断裂和无矿断裂的识别提供了重要证据。[研究结果]地球物理探测表明,胶西北地区的断裂构造有陡倾角的深断裂、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和陡倾角的小断裂,其中控矿的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均是铲式断裂。结合对金矿床的研究发现,矿床主要赋存于缓倾角断裂中,矿体呈阶梯分布特征,陡倾角的深断裂中未见明显的金矿化蚀变,现今金矿床赋存的最大深度在5 km左右。[结论]综合分析认为,低角度拆离断层和连续性不好的高角度小断层有较好的物理圈闭条件,有利于矿化富集;而产状平直、陡倾的深断裂不具备物理圈闭的条件,不利于成矿。胶东型金矿的找矿方向应集中于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及其派生、伴生的陡倾角小断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深部探测 地球物理剖面 断裂构造 阶梯赋矿 矿产勘查工程 胶东
下载PDF
雷州半岛红树林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人类活动强度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燕萍 刘琦 +5 位作者 黄欣 刘奉明 姚君润 覃国峰 曾浩谦 颜云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0-453,共14页
水产养殖、城镇建设等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使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是红树林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了解雷州半岛红树林鱼类群落结构,探究人类活动强度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对红树林鱼类资源保护至关重要。基于2021—202... 水产养殖、城镇建设等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使红树林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是红树林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了解雷州半岛红树林鱼类群落结构,探究人类活动强度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对红树林鱼类资源保护至关重要。基于2021—2022年雷州半岛7片红树林共21条潮沟的鱼类数据,结合周边土地利用数据,研究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系。结果显示,共采集鉴定鱼类49种,隶属于8目25科,鲈形目鱼类最多,共33种占总种类数的75.5%,其中,虾虎鱼科种数最多,共15种占30.6%;食性上,主要为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分别为53.06%和44.90%;各红树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秋冬春三季的变化范围均为0—2.5,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为0—0.9;各红树林鱼类个体数、物种数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除秋季北潭与流沙湾的鱼类群落无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红树林间的鱼类群落在三个季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人类活动强度、红树林面积和东西岸对鱼类多样性指数、个体数、物种数和生物量均有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P<0.05);青斑细棘虾虎鱼Acentrogobius viridipunctatus等杂食性鱼类丰度与城镇用地、耕地和林地的面积占比呈正相关,眶棘双边鱼Ambassis gymnocephalus等肉食性鱼类丰度呈负相关,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hh等鱼类丰度与养殖塘面积占比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鱼类群落结构已产生负面影响,对红树林周边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可作为鱼类保护与利用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落 土地利用 红树林 雷州半岛
下载PDF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7.6级地震:震源特征、灾害概况与应急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光齐 武艳强 +1 位作者 夏明垚 李志远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52,共12页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本文利用震后3 d的信息,快速分析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特征、受灾情况和应急响应工作。结果显示:(1)地震破裂方式为逆冲型,余震分布呈现NE向带状特征,范围约150 km;(2... 2024年1月1日,日本能登半岛发生7.6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本文利用震后3 d的信息,快速分析了此次地震的震源特征、受灾情况和应急响应工作。结果显示:(1)地震破裂方式为逆冲型,余震分布呈现NE向带状特征,范围约150 km;(2) GNSS观测到震中附近显著的W-WN同震位移,最大水平位移达1.2 m,两段断层反演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观测数据;(3)震中附近观测到了较大的峰值地面速度(PGV)和峰值地面加速度(PGA),最大达到145 cm/s和2681 cm/s^(2),同时烈度达到日本标准最高值(7度),并且能登半岛附近绝大部分地区的烈度都在5强以上(日本烈度标准的从高到低第4档);(4)截至1月3日,此次地震已造成了日本石川县73人死亡,323人受伤,183栋房屋全毁或半毁,并引发了海啸、火灾、边坡破坏、道路受损等灾害链。最后,本文简要总结了针对此次地震的紧急救援、信息发布等灾害应对和管理措施。此项工作为理解地震机理、研究灾害成因以及开展有效应对措施提供了参考,为未来类似事件的处置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4年能登半岛7.6级地震 地震破裂机制 地震灾害 应急响应
下载PDF
雷州半岛地下水水质空间分布特征及铁、锰、pH超标的水文地球化学成因探析
16
作者 王亚 曹小芳 +7 位作者 叶珊 周永章 张珂 陈炳辉 沈文杰 梁浩 曹英杰 李增权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3-197,共15页
对广东省雷州半岛2009—2017年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项目涉及的102个钻孔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地下水的铁(Fe)、锰(Mn)含量和pH普遍超标,导致当地地下水水质以Ⅳ~Ⅴ类居多,不适宜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其中,中层含水层的Fe、Mn... 对广东省雷州半岛2009—2017年地下水环境质量调查项目涉及的102个钻孔的水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该区域地下水的铁(Fe)、锰(Mn)含量和pH普遍超标,导致当地地下水水质以Ⅳ~Ⅴ类居多,不适宜直接作为生活饮用水。其中,中层含水层的Fe、Mn超标最显著,且二者具有十分一致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因此,该层是解析超标机理的关键层位。松散沉积含水层的Fe、Mn、pH超标问题比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和交互含水层更突出。湛江组和北海组两个相邻松散岩类地层均含有丰富的铁锰质矿物或结核,应加强对这两个地层的地球化学分析,以进一步解析相关指标超标的地球化学机理。最后,就该区域地下水水质超标机制研究与水质管控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水质超标 环境地质 相关性分析 铁(Fe) 锰(Mn) pH 雷州半岛
下载PDF
胶东西岭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及深部找矿意义
17
作者 俞炳 丁正江 +7 位作者 陈伟军 李肖 刘彩杰 薛建玲 曾庆栋 范宏瑞 吴金检 张琪彬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9,共13页
西岭金矿床位于三山岛金矿床东侧,是当前胶东金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单一矿体规模最大、埋藏最深的金矿床。在地质观察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深度的黄铁矿热电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岭金矿床黄铁矿热电系数离散范围和离散度整体较大且相对稳... 西岭金矿床位于三山岛金矿床东侧,是当前胶东金矿集区内新发现的单一矿体规模最大、埋藏最深的金矿床。在地质观察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深度的黄铁矿热电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西岭金矿床黄铁矿热电系数离散范围和离散度整体较大且相对稳定;浅部黄铁矿热电导型均为N型,而深部均为P型;成矿温度主要集中在250~360℃之间,属中—高温热液型金矿床;计算得出黄铁矿热电导型变化梯度值较小,并估算出矿体剥蚀率约为75%。综合黄铁矿各类热电性特征参数,认为西岭金矿床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前景,矿体最大埋深可达-3000 m标高。已知金矿体具有向NE侧伏的规律,认为沿着NE侧伏方向至-3000 m标高处是有效的深部找矿靶区位置。西岭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特征研究可为胶东地区金矿床的深部找矿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热电性 成矿潜力 深部找矿 西岭金矿床 胶东半岛
下载PDF
Synergistic Impacts of Indian Ocean SST and Indo-China Peninsula Soil Moisture on the 2020 Record-breaking Mei-yu
18
作者 Yinshuo DONG Haishan CHEN +2 位作者 Xuan DONG Wenjian HUA Wenjun ZH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735-1750,共16页
The Yangtze River basin(YRB)experienced a record-breaking mei-yu season in June‒July 2020.This unique long-lasting extreme event and its origin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 The Yangtze River basin(YRB)experienced a record-breaking mei-yu season in June‒July 2020.This unique long-lasting extreme event and its origin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Previous studies have suggested that the Indian Ocean(IO)SST forcing and soil moisture anomaly over the Indochina Peninsula(ICP)were responsible for this unexpected event.However,the relative contributions of IO SST and ICP soil moisture to the 2020 mei-yu rainfall event,especially their linkage with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s,remain unclear.By using observation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this study examines the synergistic impacts of IO SST and ICP soil moisture on the extreme mei-yu in 2020.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longed dry soil moisture led to a warmer surface over the ICP in May under strong IO SST backgrounds.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warm condition further magnified the land thermal effects,which in turn facilitated the westward extension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NPSH)in June‒July.The intensified WNPSH amplified the water vapor convergence and ascending motion over the YRB,thereby contributing to the 2020 mei-yu.In contrast,the land thermal anomalies diminish during normal IO SST backgrounds due to the limited persistence of soil moisture.The roles of IO SST and ICP soil moisture are verified and quantified using the 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Their synergistic impacts yield a notable 32%increase in YRB precipitation.Our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combined influences of IO SST forcing and ICP soil moisture variability on the occurrence of the 2020 super mei-y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 mei-yu Indian Ocean SST soil moisture Indochina Peninsula
下载PDF
胶东半岛黄海潮间带自由生活线虫嘴刺纲3个新纪录种描述
19
作者 班淑燕 孙静 黄勇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1,共7页
为了查清胶东半岛自由生活海洋线虫(Nematoda)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作者开展了胶东半岛黄海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分类和多样性研究,鉴定和描述了3个新纪录种即近似尖口线虫(Oxystomina affinis Gerlach,1956)、长体长尾线虫(Trefus... 为了查清胶东半岛自由生活海洋线虫(Nematoda)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作者开展了胶东半岛黄海潮间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的分类和多样性研究,鉴定和描述了3个新纪录种即近似尖口线虫(Oxystomina affinis Gerlach,1956)、长体长尾线虫(Trefusia longicorpa Keppner,1986)和异咽显齿线虫(Viscosia heterolaima Smol&Sharma,1984)。近似尖口线虫身体纤细,口腔小,外唇刚毛与头刚毛均长2μm;化感器椭圆形;交接刺呈弧形,末端渐尖,无引带,具2根不等长的肛前刚毛;尾锥柱状,末端膨大呈棒状。长体长尾线虫身体纤细,口腔较小,无齿,有3个唇瓣和6个内唇乳突;外唇刚毛分为3节,头刚毛分为2节;化感器袋状;11个乳突状辅器均匀分布在颈部腹侧,同时腹侧有11个乳突状肛前辅器。异咽显齿线虫身体细长,内唇感觉器乳突状,头刚毛长2μm;口腔桶状,具3个齿,右亚腹齿大,左亚腹齿和背齿小;交接刺直,无引带;泄殖孔周围具短的刚毛;尾锥柱状,远端有较长的柱状部分。该文丰富了黄海海域线虫的物种多样性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生活海洋线虫 分类 胶东半岛 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Basalt Petrology, Water Chemistry,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CO_(2) Mineralization Simulation at Leizhou Peninsula Sites, Southern China
20
作者 Jinglian Jiang Pengchun Li +4 位作者 Changyou Xia Jianxin Cai Muxin Liu Yongbin Jin Xi Liang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英文版)》 CSCD 2024年第3期583-598,共16页
Mineral carbonation, which precipitates dissolved carbon dioxide(CO_(2)) as carbonate minerals in basaltic groundwater environments, is a potential technique for negative emissions. The Leizhou Peninsula in southwest ... Mineral carbonation, which precipitates dissolved carbon dioxide(CO_(2)) as carbonate minerals in basaltic groundwater environments, is a potential technique for negative emissions. The Leizhou Peninsula in southwest Guangdong province has extensive basalt, indicating a promising potential for CO_(2) storage through rapid mineralization. Howev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geological setting, potential, and mechanisms of CO_(2) mineralization in the basalts of the Leizhou Peninsula is still limited. The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associated with CO_(2)storage at two candidate sites in the area a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Yongshi Farm and Tianyang Basin(of the dried maar lake). Petrography,rock geochemistry, basalt petrophysical properties, and groundwater hydrochemistry analyses a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sed to examine the reaction process and its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basalts in the study areas mainly comprise plagioclase, pyroxene, and Fe–Ti oxides, revealing a total volume fraction exceeding 85%. Additionally, small amounts of quartz and fayalite are available, with volume fractions of 5.1% and 1.0%, respectively. The basalts are rich in divalent metal cations, which can form carbonate minerals, with an average of approximately 6.2 moles of metal cations per 1 kg of rock. The groundwater samples have a pH of 7.5–8.2 and are dominated by the Mg–Ca–HCO3 type. The basalts demonstrate a porosity range of 10.9% to 28.8%, with over 70% of interconnected pores. A 20-year geochemical simulation revealed that CO_(2) injection dissolves primary minerals, including anorthite, albite, and diopside, while CO_(2)mineralization dissolves precipitation secondary minerals, such as calcite, siderite, and dolomite. Furthermore, a substantial rise in pH from 7.6to 10.6 is observe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injected well, accompanied by a slight reduction in porosity from 20% to 19.8%. Additionally, 36.8% of the injected CO_(2) underwent complete mineralization within five years, revealing an increasing percentage of 66.1% if the experimental period is extended to 20 years. The presence of abundant divalent metal cations in basalts and water-bearing permeable rocks in the Leizhou Peninsula supports the potential for mineral carbonation in basalts, as indicated by the geochem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dditional research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O_(2) mineralization, storage,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basalt in the Leizhou Peninsu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mineralization Mineral carbonation Basalt carbonation Geochemistry simulation Leizhou Peninsul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