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New System of Critical Theories (III)
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抽象思维 理性思维 自然观
下载PDF
文艺的突围与话语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理论话语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段吉方 沈文秀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3,共9页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30年代“左联”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从文艺的形式与内容、作家立场、社团组织、实践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文艺如何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在中国特定语境中推动了马克思主... 在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30年代“左联”所倡导的“文艺大众化”从文艺的形式与内容、作家立场、社团组织、实践功能等方面探讨了文艺如何大众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发展,在中国特定语境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形式的孕育。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也展现了文艺突围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艰难探索的过程,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系统化、共识性理论方略的追求,但由于理论论争不彻底等因素,影响了话语表现的不同意见。但从思潮史、理论史的角度而言,20世纪30年代“文艺大众化”对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话语的孕育,对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历史迈进仍然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艺大众化 文艺人民性
下载PDF
从新时期“人民性”讨论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9,共6页
新时期文艺观的思想解放,最早就是从反思和批判“阶级斗争工具论”开始的,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我们逐步反思了文艺的阶级性,同时对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争论。最终,党中央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习近平... 新时期文艺观的思想解放,最早就是从反思和批判“阶级斗争工具论”开始的,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我们逐步反思了文艺的阶级性,同时对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争论。最终,党中央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过吸收、借鉴,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从而把文艺的人民性问题提到了新时代的新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开辟了道路,为中国文艺的全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文艺为人民服务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中国文艺不仅要继续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中国化,为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服务,而且要继续努力实现《共产党宣言》的“世界文学”思想,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造福于世界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新时期 人民性 阶级性 以人民为中心 文艺观
下载PDF
“文艺学批评”的理论构建 被引量:17
4
作者 郑惠生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71,共10页
"文艺学批评",与"文艺批评"不是同一概念,更非同一回事。作为实践,"文艺学批评"是一种以文艺学为批评对象的科学活动;而作为理论,"文艺学批评"则是对文艺学批评实践活动的科学研究。就性质而言... "文艺学批评",与"文艺批评"不是同一概念,更非同一回事。作为实践,"文艺学批评"是一种以文艺学为批评对象的科学活动;而作为理论,"文艺学批评"则是对文艺学批评实践活动的科学研究。就性质而言,"文艺学批评"是学术性的批评;就主体而言,"文艺学批评"是专业工作者的批评;就任务而言,"文艺学批评"要探索"文艺学"的特性和规律,揭示文艺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此来促进文艺学的健康发展。由于文艺学批评是一种学术上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并且还常常是一种学术上的"较量",应该特别地突出"实证"与"逻辑"的地位。由于还未有文献探讨"文艺学批评"的理论构建问题,这里的论述是尝试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学批评 学术批评 对象 性质 内容 方法 文艺批评 文艺学
下载PDF
论文艺意识形态性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谭好哲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7,10,共8页
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对文艺意识形态论的质疑乃至否定出自两种情况:一是政治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敌视,二是学术认识上的错误与片面。把意识形态简单地等同于统治阶级的虚假意识,是造成某些激进理论家错误地以艺... 意识形态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核心。对文艺意识形态论的质疑乃至否定出自两种情况:一是政治上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敌视,二是学术认识上的错误与片面。把意识形态简单地等同于统治阶级的虚假意识,是造成某些激进理论家错误地以艺术的审美性对抗与否定文艺的意识形态性的一个原因,而文艺存在现象和文艺本质问题的复杂性、多方面性,也是造成诸多以"片面的深刻"为理论呈现姿态的多种非意识形态文艺本质观产生的重要根源。在文艺意识形态论研究中应申明两个前提性认识:其一,迄今为止,人类仍是在意识形态的网络中展开自己的历史创造活动包括文艺活动;其二,文艺的意识形态性是一个真问题,也是面向未来的中国文艺理论建设需要认真加以对待的一个基础性、核心性理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论 文艺本质
下载PDF
对“以人民为中心”文艺观的新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顾平 《艺术探索》 CSSCI 2022年第3期54-59,共6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强调人民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主体地位,艺术表达要围绕人民展开,凸显艺术作品对人民性的表达。当然,我们创作的艺术作品也应该为人民所接受,并对其形成审美感染和思想启迪。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文艺 人民性 文艺观
下载PDF
范畴与体系:中国语境下的精神生态批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朱鹏杰 《鄱阳湖学刊》 2010年第4期112-117,共6页
精神生态批评是生态批评和精神生态交叉衍生出来的一种批评方法,目前国内关于精神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精神生态批评的产生背景和范畴进行探究,发现精神生态批评在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资源后,已经形成了... 精神生态批评是生态批评和精神生态交叉衍生出来的一种批评方法,目前国内关于精神生态批评的理论建构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对精神生态批评的产生背景和范畴进行探究,发现精神生态批评在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资源后,已经形成了自然、精神圈、天人合一、生态精神等几个重要范畴,并以这一系列范畴为基础初步构建起自己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关注人类精神在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第二,应对现代社会的精神危机,维护人类精神生态的健康;第三,开发精神生态资源,降低人类生活的物质成本。作为人类精神之花的文学艺术,对形成一个良好的精神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态 自然 精神生态批评 文学艺术
下载PDF
生态文艺学:为了人类“诗意地栖居”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克俭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生态文艺学是一门新兴的由现代文艺学与现代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它以其宏阔的审美意识 ,一方面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另一方面关注人与人的关系 ,而这两方面的关系都纳入人性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之中 ,为营造人类美好家... :生态文艺学是一门新兴的由现代文艺学与现代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它以其宏阔的审美意识 ,一方面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 ,另一方面关注人与人的关系 ,而这两方面的关系都纳入人性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之中 ,为营造人类美好家园 ,塑造人的诗性灵魂 ,创造精神良方服务。在当代中国 ,这门前沿学科在政治上体现为邓小平同志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论述 ,在实践上体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艺学 自然 精神生态 生态学 诗性
下载PDF
生态警示:气候异常与文学艺术——从天人感应角度看文学艺术的生态警示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朱鹏杰 鲁枢元 《阅江学刊》 2009年第4期82-86,共5页
从天人感应的角度看来,气候异常现象频发与人类精神生态失衡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相互作用。近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气候异常现象出现的频率变快,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包括影片在内的各种艺术作品也越来越多的反映气候异常带来的灾难,对社会... 从天人感应的角度看来,气候异常现象频发与人类精神生态失衡有着密切联系,两者相互作用。近二十年来,全球范围内气候异常现象出现的频率变快,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包括影片在内的各种艺术作品也越来越多的反映气候异常带来的灾难,对社会产生强烈的生态警示作用。天人感应的传统召唤更多的生态警示文本的出现,文学艺术影响人类的思维观念,从电影文本生动直观的现实效应到文学文本"恢宏的弱效应",文学艺术在确立社会生态意识,培养个体生态责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 生态警示 天人感应 文学艺术
下载PDF
文艺本性研究中的审美概念与审美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谭好哲 《文学与文化》 2019年第4期35-46,共12页
文艺与审美的关系问题,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很早就提出来了,而且一直延续到当代文艺美学的研究之中,成为当代美学研究和文艺美学理论建构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新时期以来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中,文艺具有审美本性与价值... 文艺与审美的关系问题,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都很早就提出来了,而且一直延续到当代文艺美学的研究之中,成为当代美学研究和文艺美学理论建构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我国新时期以来的文艺理论和美学发展中,文艺具有审美本性与价值的观点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理论认同,审美价值论成为重要的文艺价值学说。然而,由于这一问题的理论言说历史异常悠久,涉及的理论观点纷繁多样,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审美概念与审美价值问题,并没有共识性的认识,所以今天依然有对此一问题加以梳理和辩正的理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本性 审美 审美价值
下载PDF
京族民间文艺与自然生态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丽琴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京族民间文艺的生成、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京族民间文艺作品体现了人们独特的生态意识,自然环境对京族民间口承文艺、民间舞蹈、服饰艺术以及民间工艺的产生与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造就了京族民间文艺的独特风格,没有... 京族民间文艺的生成、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有着密切关系。京族民间文艺作品体现了人们独特的生态意识,自然环境对京族民间口承文艺、民间舞蹈、服饰艺术以及民间工艺的产生与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造就了京族民间文艺的独特风格,没有京族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其民间文艺也就失去所赖以产生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族 民间文艺 自然生态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的自然范畴的基本命题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中原 王熠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0-188,共9页
在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领域中,美学范畴是承载某一美学理论形态诸概念和命题的基本词语。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其基本命题聚集着自然范畴的核心美学思想和最根本的美学观念。该文从对自然范畴的美学内涵的廓清入手,对古典... 在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领域中,美学范畴是承载某一美学理论形态诸概念和命题的基本词语。自然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其基本命题聚集着自然范畴的核心美学思想和最根本的美学观念。该文从对自然范畴的美学内涵的廓清入手,对古典美学自然范畴的基本命题进行专题性的阐释,并在这一阐释所开启的视域下洞察和揭示自然范畴及其在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位置。基于自然一词在中国哲学中的源始含义,古典美学用自然一词经验、思考和表达文艺美的本质和规律,由此生成了一个完整的文艺美学形态。自然范畴的基本命题是美即自然。在该命题看来,美是自然(即道)的一种根本性现身方式,是自然向人的感性观照的敞开。在由这一命题所开启的视界中,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自然范畴显明地标识了中国古典美学的思想特质、民族特色、审美精神和美的本质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 古典美学 自然范畴 文艺美学
下载PDF
文艺人民性的内在要求:内容、情感、审美的统一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秀峰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特征,文艺发展遵循自身逻辑,将文艺人民性贯穿于思想内容、情感表达以及审美各方面,才能做到内在统一,在传递思想的同时,要做到以文化人、以情动人,以美育人,充分发挥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 文艺人民性 内容 情感 审美
下载PDF
蔡仪文艺思想的二重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铁平 赵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10-12,共3页
蔡仪的文艺思想特别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反映,可是其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文艺思想,情感与具体概念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这是其理论自身存在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只有从认识论与伦理学统一的角度理解艺术,艺术创作中的认知与情感问题才能得... 蔡仪的文艺思想特别强调艺术对现实的反映,可是其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之上的文艺思想,情感与具体概念之间缺乏内在的联系,这是其理论自身存在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只有从认识论与伦理学统一的角度理解艺术,艺术创作中的认知与情感问题才能得以合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仪 文艺思想 艺术本质 内在矛盾 认识论与伦理学
下载PDF
山水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的形成与凸现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玲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山水,在中国古代有着宗教和哲学的意义。山水意识,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有着重要的显现。宗教和哲学的山水意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本文从宗教和哲学的山水意识出发,深入挖掘了山水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中形成和... 山水,在中国古代有着宗教和哲学的意义。山水意识,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中有着重要的显现。宗教和哲学的山水意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本文从宗教和哲学的山水意识出发,深入挖掘了山水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和艺术中形成和凸现的现象及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意识 文学艺术 中国古代 形成与凸现
下载PDF
立体的文化自觉与文艺规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宝林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文化自觉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和感悟。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的建设和文化的创新。文化自觉靠学习和研究来获得。要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提高文艺的社会本质和艺术本质的文化自觉。要用六维的立体思维去观察和认识文化,... 文化自觉是对事物正确的认识和感悟。没有文化自觉就没有文化的建设和文化的创新。文化自觉靠学习和研究来获得。要提高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提高文艺的社会本质和艺术本质的文化自觉。要用六维的立体思维去观察和认识文化,提高对文艺规律的文化自觉,实现社会主义文艺的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艺术规律 文艺的社会本质 文艺的艺术本质 六维的立体思维
下载PDF
文学艺术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开放系统——《生态文艺学》论稿之一 被引量:1
17
作者 鲁枢元 《河南社会科学》 2001年第1期23-27,共5页
文章论述了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文学艺术的生物学暗喻,指出文学艺术常常被人比做自然界的生命物的活动;分析了自然主义的观念和方法的悖谬,指出对文学艺术活动的解释需要一门与自然、与生命、与人的存在更为贴近的学问... 文章论述了自然界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文学艺术的生物学暗喻,指出文学艺术常常被人比做自然界的生命物的活动;分析了自然主义的观念和方法的悖谬,指出对文学艺术活动的解释需要一门与自然、与生命、与人的存在更为贴近的学问,一门更有利于从整体上、系统上解说的学问,如生态学;分析了 J·刘若愚的“文学循环系统”,指出时代对他的理论的局限,并以生态学的视野,分析了文学艺术所具备的“生态系统”的因素和特点;文章最后分析了夏中义的“艺术链”与“文学生态论”,认为夏的理论仅仅限定在社会政治方面,视野有些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艺术 生态系统 艺术链 文学生态论 文学循环系统 生物学
下载PDF
浅论茶席插花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艳 徐仲溪 《茶叶通讯》 2014年第3期40-44,共5页
传统茶席插花艺术受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以及园艺、美学、诗、绘画、书法、音乐、文学等艺术的滋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本文从茶席与插花、茶席插花的内涵及茶席插花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索茶席插花艺术,为泡茶... 传统茶席插花艺术受儒、释、道等传统文化以及园艺、美学、诗、绘画、书法、音乐、文学等艺术的滋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本文从茶席与插花、茶席插花的内涵及茶席插花的创新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旨在探索茶席插花艺术,为泡茶、品饮增添韵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席插花 自然 艺术 文学 哲学
下载PDF
“人的发展论”与当代文艺思潮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忠厚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65-68,共4页
人的发展包括人性的复归和人道主义的实现。文艺创作是描述人性的历史变化和发展的 ,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关系对立统一的人性 ,其内在精神一般呈现为人文情怀与社会理性对立统一的个性形态。“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艺创作审美理想... 人的发展包括人性的复归和人道主义的实现。文艺创作是描述人性的历史变化和发展的 ,而作为人的本质力量与社会关系对立统一的人性 ,其内在精神一般呈现为人文情怀与社会理性对立统一的个性形态。“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文艺创作审美理想的内涵已经成为文艺创作者和欣赏者关注的重要内容。歌颂人道主义美、人性美 ,鞭挞异化现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发展 人性 人道主义 异化 文艺思潮
下载PDF
春天的诗,生命的诗——关于生态文艺批评三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曼君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年第2期33-41,共9页
生态文艺美学思想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狭义理解,而且要"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平衡的审美状态"的广义的理解。从自然生态到生命生态、心理状态,春天的诗交融着自然、生命、人性、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 生态文艺美学思想不仅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狭义理解,而且要"研究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人自身处于平衡的审美状态"的广义的理解。从自然生态到生命生态、心理状态,春天的诗交融着自然、生命、人性、文化,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等关系上形成了一个动态和谐的生态审美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艺批评 自然生态 生命生态:心理生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