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藏族完全型Shone综合征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1
作者 贾二歌 王小芳 《中国临床护理》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文章总结了1例藏族完全型Shone综合征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密切监测患者四肢血压,做好安全护理,预防晕厥、猝死等意外事件发生,术后加强肺康复护理,做好阶段性运动干预、疼痛护理、个体化饮食护理,同时全程做好多方... 文章总结了1例藏族完全型Shone综合征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密切监测患者四肢血压,做好安全护理,预防晕厥、猝死等意外事件发生,术后加强肺康复护理,做好阶段性运动干预、疼痛护理、个体化饮食护理,同时全程做好多方位跨文化护理。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型shone综合征 藏族 围术期 跨文化护理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党员教育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推进--以山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红珠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13,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消除农村党员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认识,打破“革命成功”的胜利情绪,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党员教育。通过农村党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党的组织初步建立了党课制度,提高农民党员的...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消除农村党员对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错误认识,打破“革命成功”的胜利情绪,农村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党员教育。通过农村党员教育,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党的组织初步建立了党课制度,提高农民党员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改变部分党员存在的“个人生产、发家致富”的思想,划清党员干部先锋队与群众的界限,启发他们带头参加农村互助合作组织,并在其中发挥示范作用,有效推进了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作为当时农村党员占比最多的省份,其农村党员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当下党员干部教育有积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农村党员教育 农业合作化
下载PDF
从新时期“人民性”讨论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玉能 张弓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9,共6页
新时期文艺观的思想解放,最早就是从反思和批判“阶级斗争工具论”开始的,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我们逐步反思了文艺的阶级性,同时对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争论。最终,党中央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习近平... 新时期文艺观的思想解放,最早就是从反思和批判“阶级斗争工具论”开始的,随着进一步的发展,我们逐步反思了文艺的阶级性,同时对文艺的人民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争论。最终,党中央确定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经过吸收、借鉴,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从而把文艺的人民性问题提到了新时代的新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开辟了道路,为中国文艺的全球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观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文艺为人民服务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指明了方向。中国文艺不仅要继续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中国化,为社会主义中国人民服务,而且要继续努力实现《共产党宣言》的“世界文学”思想,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造福于世界人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理论 新时期 人民性 阶级性 以人民为中心 文艺观
下载PDF
民主革命时期人民军队软环境建设的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吴珍美 桂治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65,共8页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这一艰苦革命过程中,军队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软环境建设方面主要通过5种路径来进行的:一是建立并不断强化党...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这一艰苦革命过程中,军队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军队软环境建设方面主要通过5种路径来进行的:一是建立并不断强化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二是注意突出军队的人民性,三是加强军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四是注重制度建设,五是创办军队学校,培养军事干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革命时期 人民军队 软环境 军队建设
下载PDF
挈其瑰宝 绝其淄磷——抗战时期中共与三民主义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宋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三民主义的大力研究,站在抗日救亡现实斗争的高度上,根据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发展史和孙中山以后三民主义的认识史,构筑起了富...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对三民主义的大力研究,站在抗日救亡现实斗争的高度上,根据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发展史和孙中山以后三民主义的认识史,构筑起了富有特色的认识体系。这一研究及其成果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也为后人树立了如何正确对待历史伟人及其理论遗产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 三民主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继承 发展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周恩来对三民主义认识的逻辑演进 被引量:1
6
作者 宋进 王玲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9,共7页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由于抗日救亡思想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大力研究三民主义,周恩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对三民主义的研究成果,其逻辑起点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三民主义的基...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由于抗日救亡思想战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大力研究三民主义,周恩来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周恩来对三民主义的研究成果,其逻辑起点是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对待三民主义的基本态度;其逻辑展开之一是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基本态度的历史根据;其逻辑展开之二是逻辑与现实辩证统一:研究三民主义是抗日救亡的迫切需要;其逻辑归宿:实践层面是为抗日救亡服务,思想文化层面是体现与发展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兼容品格,并推动中国共产党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周恩来 三民主义 认识逻辑
下载PDF
从立法层面看建国初期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确立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兴丽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3-45,共3页
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实施,从结婚制度、离婚制度和家庭关系三个方面对传统婚姻家庭制度进行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 婚姻家庭制度 婚姻法 建国初期
下载PDF
毛泽东中央苏区时期的民生观及其当代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旭宽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47-52,共6页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民生建设。他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如何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为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和赢得群众支持提供了理论指导。毛泽东八十...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非常重视民生建设。他深刻阐述了我们党如何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生观,为我们党开展群众工作和赢得群众支持提供了理论指导。毛泽东八十多年前在中央苏区时期形成的民生观对指导我们今天党的民生实践仍然具有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央苏区时期 民生观
下载PDF
开元政治的恤灾观念与关照民生的诗歌意识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22-129,共8页
唐玄宗开元年间,一改高宗武后时期重视祥瑞的政治风气而对现实的自然灾害极为关心,尤其对频繁发生于京洛山东一带的水旱灾害更为焦虑。受到这种恤灾观念的影响,以裴耀卿为代表的地方官员和以高适、杜甫为代表的诗人,结合自己在这一地域... 唐玄宗开元年间,一改高宗武后时期重视祥瑞的政治风气而对现实的自然灾害极为关心,尤其对频繁发生于京洛山东一带的水旱灾害更为焦虑。受到这种恤灾观念的影响,以裴耀卿为代表的地方官员和以高适、杜甫为代表的诗人,结合自己在这一地域中具体的为官经历和生活体验,形成了忧虑灾害、关照民生的意识。与此相应,求雨施惠的政治行为又与“喜雨”的意识相结合,给诗文中的农田风光带来清新质朴的生活气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政治 恤灾观念 关照民生 诗歌意识
下载PDF
高拱的民生思想及其实践 被引量:3
10
作者 岳天雷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4-39,共6页
高拱的民生思想可归纳为:"义为利和",为国计民生奠基价值基础;"生财理财",为生民兴利提供经济保障;"恤商惠商",为解除商困制定优惠政策;厉行改革,为改善民生营造制度环境。研究高拱的民生思想对我们构建... 高拱的民生思想可归纳为:"义为利和",为国计民生奠基价值基础;"生财理财",为生民兴利提供经济保障;"恤商惠商",为解除商困制定优惠政策;厉行改革,为改善民生营造制度环境。研究高拱的民生思想对我们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拱 民生思想 义为利和 生财理财 恤商惠商 隆庆改革
下载PDF
国际环境对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47-49,共3页
建国初期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 ,国际环境对毛泽东放弃这一理论有着重大影响。首先 ,面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政治格局 ,中国共产党“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提出 ,使毛泽东重新审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建国初期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 ,国际环境对毛泽东放弃这一理论有着重大影响。首先 ,面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的政治格局 ,中国共产党“一边倒”外交政策的提出 ,使毛泽东重新审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其次 ,苏联方面对待中国革命的态度和行为 ,使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成为可能。再次 ,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更坚定了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社会主义 外交政策
下载PDF
西柏坡时期基层政权的建构——以华北地区为例
12
作者 宋杉岐 李建波 +1 位作者 李丽华 钱璐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02-106,共5页
西柏坡时期的基层政权建设担负着新中国政权建设探索和实践的重任,村、县政权是这一时期基层建政的基础,党内已达成理论共识。土地改革、整顿党支部以及一系列的基层政权建构的法令奠定了西柏坡时期基层政权建构的权威基础。通过建立村... 西柏坡时期的基层政权建设担负着新中国政权建设探索和实践的重任,村、县政权是这一时期基层建政的基础,党内已达成理论共识。土地改革、整顿党支部以及一系列的基层政权建构的法令奠定了西柏坡时期基层政权建构的权威基础。通过建立村、县人民代表会议,选举各级政府委员会,构建了西柏坡时期基层政权的组织体系,有继承也有创新,体现了其转折性和开拓性。西柏坡时期基层政权的建构为基层政权建设提供了一些经验,比如,把获得农民的政治认同放到了首位;尊重民意、深入基层、实事求是以及开拓创新;善于总结经验,指导基层政权建设;时刻注意克服官僚主义和腐化堕落思想的侵蚀等。在基层建政的迫切性以及现实条件的制约下,西柏坡时期基层政权建构过程中难免暴露出一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柏坡时期 基层政权 华北人民政府
下载PDF
日常生活的隐匿与浮现——建国初期文学非生活化书写与新时期文学叙事转向
13
作者 马玲丽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7年第4期99-103,共5页
丰富而复杂的日常生活是小说叙事的源泉。但在建国初期的文学中,对日常生活不重视,非生活化特征明显。日常生活的缺席导致了文学创作的危机。新时期文学则是在对日常生活的重新认识中回归自身的。文学对日常生活的态度与现代性追求有关。
关键词 日常生活 建国初期文学 转向
下载PDF
论建国初期的乡村干群关系——以淮河流域商水县为例(1949—1954)
14
作者 贾滕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8-84,128,共8页
建国初期,党—国家通过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乡村社会革命运动为载体,实现了政权下乡与党团下乡;通过培训及在历次群众运动或完成上级任务的过程中、从大量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中选拔以贫雇农为主的乡村干部的方式,解决干部的来源问... 建国初期,党—国家通过以土地改革为中心的一系列乡村社会革命运动为载体,实现了政权下乡与党团下乡;通过培训及在历次群众运动或完成上级任务的过程中、从大量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中选拔以贫雇农为主的乡村干部的方式,解决干部的来源问题;进而,通过乡村干部对群众运动进行领导与推动——但在此过程中不免产生干群矛盾。对于乡村干群矛盾的化解,党—国家往往在推动乡村革命的进程中,通过发动群众、整顿组织,进而整顿干部,甚至以群众意愿决定干部去留的方式解决。这种方式显示了建国初期乡村干部与群众关系的时代特点:干群关系受革命伦理及动员—运动机制的制约。当然,这一时期乡村干群关系的特点正是国家建构目标与乡村现实矛盾的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国初期 乡村干群关系 时代特点 商水县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研究
15
作者 靳燕凌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73-79,共7页
对于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延安时期是我党对其纪念与评价的高峰时期。为了推动国共合作、阐明中共政权合法性及扩大政治影响等,中共重新举起了三民主义的旗帜,并于1938年正式开始纪念辛亥革命和... 对于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纪念与评价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延安时期是我党对其纪念与评价的高峰时期。为了推动国共合作、阐明中共政权合法性及扩大政治影响等,中共重新举起了三民主义的旗帜,并于1938年正式开始纪念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借助纪念活动及相关理论阐释,我党形成了对于辛亥革命和孙中山的基本评价,特别是关于三民主义的阐释及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意义的总结,发展了大革命时期中共的相关理论及评价,并对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提出与中共党史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辛亥革命 孙中山 三民主义
下载PDF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居住幸福伦理研究
16
作者 陈丛兰 谢晨晨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58-64,共7页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视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地为之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人民谋居住幸福内含于为人民谋幸福之中,鲜明地体现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满足贫苦农民的居住需要,采取一系列旨在解决其“无...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视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地为之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人民谋居住幸福内含于为人民谋幸福之中,鲜明地体现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满足贫苦农民的居住需要,采取一系列旨在解决其“无居”“贫居”“苦居”等状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其中内含的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关怀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凝结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善政、仁政和德政等重要伦理品质。这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伦理精神与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 居住幸福 民生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
下载PDF
建国初期福利费制度初探(1949-1966年)——以河北省为例
17
作者 侯桂红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5-60,共6页
1949年以后,我国建立了福利费制度,其内容包括福利补助的条件或对象、项目、形式、原则和标准,以及福利组织和福利费的收支等方面的规定。福利费制度在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此制度在执... 1949年以后,我国建立了福利费制度,其内容包括福利补助的条件或对象、项目、形式、原则和标准,以及福利组织和福利费的收支等方面的规定。福利费制度在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此制度在执行中也存有福利费评核手续不严、福利费使用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而且,制度本身也含有"包起来"因素;不符合按劳取酬精神;助长工作人员带家属住机关的偏向;偏重物质补助、忽视精神帮助等方面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 福利费制度 建国初 河北省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保障人民基本权利的认识与实践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华茹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138,共9页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政权制定的施政纲领、宪法大纲等文件中关于人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是根据地政权制定法律法规、确立各项制度以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依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地政权制定的施政纲领、宪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政权制定的施政纲领、宪法大纲等文件中关于人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是根据地政权制定法律法规、确立各项制度以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依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地政权制定的施政纲领、宪法大纲等文件中有关人民基本权利的条款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人民作为权利主体的理念逐渐确立,人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持续扩展,人民基本权利的独立性日益凸显,这些变化集中反映了人民主体地位的提升。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国情谋求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生活,是革命根据地政权制定的施政纲领、宪法大纲等文件中人民基本权利条款变化的基本内在逻辑,也是今日中国继续推进人权事业发展所应坚持的精神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共产党 人民基本权利 革命根据地
下载PDF
略论五四时期李大钊的“民主”新观念
19
作者 张瑞娟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82-85,共4页
十月革命胜利后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李大钊最早实现了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并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赋予“民主”以新的时代内容 ,即真正的社会主义人民民主 ,使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民主思潮发生了质的变化 。
关键词 五四时期 李大钊 民主 社会主义人民民主
下载PDF
大自然观与大建筑学
20
作者 李晓峰 邓晓红 《中外建筑》 2004年第2期25-27,共3页
从告别蛮荒时代起,人类文化的“进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自然阶段、小自然阶段、超自然阶段、大自然阶段,分别对应于图腾时代、人文时代、科技时代和绿色时代。人类正走向马克思曾经指出的“自然主义、说乐饕、共产主义”三位... 从告别蛮荒时代起,人类文化的“进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自然阶段、小自然阶段、超自然阶段、大自然阶段,分别对应于图腾时代、人文时代、科技时代和绿色时代。人类正走向马克思曾经指出的“自然主义、说乐饕、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的“绿色道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每一行业的人们必须寻找自己在新时代的新角色,以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代合拍。建筑学的发展是整合多种要素以满足人类生存空间需要的完整过程。在大自然文化时代,人们应以新的建筑态度顺应时代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将促成又一个新的建筑运动、绿色建筑学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自然观 建筑学 绿色建筑学 建筑设计 建筑作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