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连-花椒提取液对高脂血症小鼠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1
作者 苗青 刘燕君 +2 位作者 王瑞海 刘丽梅 胡镜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1715-1720,共6页
目的基于寒热并用法研究黄连-花椒提取液对高脂血症的作用与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喂养ApoE-/-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给予黄连-花椒提取液进行干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 目的基于寒热并用法研究黄连-花椒提取液对高脂血症的作用与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高脂喂养ApoE-/-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给予黄连-花椒提取液进行干预。全自动生化仪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IL-6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ELISA、RT-qPCR法检测肝脏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 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还原酶水平和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ERK/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量。结果黄连-花椒干预后,小鼠血清中TC、TG、LDL-C、ALT、AST、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脂肪空泡和脂质沉积减少,肝脂肪病变减轻;肝脏HMG-CoA还原酶水平和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p-ERK1/2/ERK1/2和p-p38/p38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黄连-花椒提取液可降低高脂血症小鼠血脂水平,减轻肝脂肪病变,通过抑制肝脏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合成,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RK/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并用法 黄连-花椒提取液 高脂血症 HMG-COA还原酶 ERK/p38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青椒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研究
2
作者 蓝志福 《神经药理学报》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目的:为探究蜗牛酶辅助提取青椒叶总黄酮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引入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青椒叶总黄酮的蜗牛酶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四元二次回归方程,并利用其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来考察... 目的:为探究蜗牛酶辅助提取青椒叶总黄酮的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引入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青椒叶总黄酮的蜗牛酶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四元二次回归方程,并利用其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率来考察其抗氧化活性。结果:经过实验验证,在酶解时间61 min、酶用量1.8%、pH 5.5和酶解温度57℃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青椒叶总黄酮可以被高效地提取,其提取率达到最高,可达26.49 mg·g^(-1)。将实际值与预测值(26.59 mg·g^(-1))进行比较后发现,其间的相对误差仅为0.38%,证明该模型呈现出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自由基清除效果表明青椒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69.11 mg·L^(-1)和163.31 mg·L^(-1)。结论:可以使用响应面法来优化青椒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所提取的青椒叶总黄酮显示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为青椒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椒叶 总黄酮 蜗牛酶 响应面优化 提取工艺 抗氧化
下载PDF
不同品种辣椒营养品质、辣椒红素含量的差异比较及聚类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程立坤 胡悦 +4 位作者 张亚琨 霍瑞春 姚慧静 王思明 王国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0,共8页
为了提高辣椒资源的利用,得到适合不同辣椒的加工方式,以64种新品种辣椒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辣椒果实营养成分的差异,并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辣椒红素,将辣椒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中富含Vc、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相关性结... 为了提高辣椒资源的利用,得到适合不同辣椒的加工方式,以64种新品种辣椒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辣椒果实营养成分的差异,并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辣椒红素,将辣椒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辣椒中富含Vc、脂肪、粗纤维等营养物质;相关性结果表明营养成分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其中Vc与水分、总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灰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与粗纤维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辣椒红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9、提取温度60℃、微波功率500 W、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辣椒红素的含量在30.24~562.29 mg/100 g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以营养品质为指标可将64种辣椒分成4类,以辣椒红素为指标可将其分成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新品种 营养成分 辣椒红素 超声波提取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辣椒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4
作者 李春英 叶春杰 +3 位作者 李妍妍 李瑜 申晓晔 吴哲熊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0,共10页
辣椒叶中含有在小肠中延缓糖分分解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辣椒叶粉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工艺,并探索α-葡萄糖... 辣椒叶中含有在小肠中延缓糖分分解吸收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辣椒叶粉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溶剂,在单因素(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试验的基础上设计响应面试验,优化提取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工艺,并探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提取后真空浓缩过程中的温度、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强酸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辣椒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0∶1、乙醇体积分数35%、提取温度26℃、提取时间5 h;提取液在真空浓缩过程中温度控制在50℃以下相对稳定,而在加工特性研究中发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对高温比较敏感,而在pH 2.0~6.0范围内稳定性良好。研究结果可为辣椒叶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提取 响应面法 稳定性 辣椒叶
下载PDF
辣椒果实挥发性香味物质研究进展
5
作者 崔苏菲 单庆云 +2 位作者 肖检妹 吴月亮 熊程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27,共9页
香味是衡量辣椒果实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随着辣椒育种方向朝着高品质发展,辣椒香味物质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辣椒果实挥发性香味物质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其分离鉴定手段和应用,总结了不同辣椒种类、成熟期、果实部位... 香味是衡量辣椒果实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随着辣椒育种方向朝着高品质发展,辣椒香味物质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辣椒果实挥发性香味物质的研究进展,概述了其分离鉴定手段和应用,总结了不同辣椒种类、成熟期、果实部位对香气成分的感官贡献及其组成与含量方面的差异,对主要香气贡献成分的合成途径及调控基因进行了归纳,并对目前辣椒挥发性香味物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方向进行讨论与展望,以期为未来辣椒香味研究和品种改良、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挥发性香味物质 提取分离 合成途径 关键酶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小米椒木犀草素的工艺
6
作者 谢君铨 冯庆玲 谢勇武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7期141-146,249,共7页
以小米椒为原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木犀草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木犀草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小米椒中木犀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以小米椒为原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以木犀草素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时间和浸提温度对木犀草素提取率的影响,并以响应面分析方法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小米椒中木犀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52.3℃、料液比1∶50、乙醇浓度97%、浸提时间20 min。在此提取条件下提取率为1.641%,与理论值对比,偏差-0.061%。利用牛津杯法测试木犀草素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木犀草素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抑菌效果,对大肠杆菌无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椒 木犀草素 超声提取法 响应面法 抑菌
下载PDF
提取溶剂和取样时间对辣椒游离氨基酸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张婷 王雪艳 +3 位作者 郭勤卫 李朝森 周彩军 翁水珍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87-95,共9页
以白辣椒品种“玉龙椒”和青辣椒品种“衢椒1号”为试材,采用0.1%稀盐酸、75%乙醇、10%三氯乙酸和蒸馏水作提取剂,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对辣椒果实中游离氨基酸提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间辣椒果实中游离氨基酸品质的差异,以... 以白辣椒品种“玉龙椒”和青辣椒品种“衢椒1号”为试材,采用0.1%稀盐酸、75%乙醇、10%三氯乙酸和蒸馏水作提取剂,研究了不同提取溶剂对辣椒果实中游离氨基酸提取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生长发育时间辣椒果实中游离氨基酸品质的差异,以期为辣椒游离氨基酸品质鉴定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溶剂提取的辣椒游离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基本相同,除谷氨酸含量差异明显外,最适宜辣椒果实的游离氨基酸提取剂为蒸馏水;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辣椒游离氨基酸种类相同,但含量差异明显,不同辣椒品种的游离氨基酸累积模式差异也较大,“衢椒3号”游离氨基酸积累最大值主要出现在第5天和第35天,而“玉龙椒”游离氨基酸积累最大值出现在第5天和第40天,因此“衢椒3号”青辣椒品种的适宜采收时间为花后35 d,而白辣椒“玉龙椒”为花后4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溶剂 取样时间 辣椒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精制辣椒来源天然胡萝卜素的方法
8
作者 刘益红 金子恒 +5 位作者 文雁君 李林正 潘天义 刘洋 谌雪姣 刘静静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对辣椒来源天然胡萝卜素超临界CO_(2)萃取精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低含量的辣椒来源天然胡萝卜素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辣椒来源天然胡萝卜素的超临界CO_(2)萃取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分离温度40℃,萃取流... 对辣椒来源天然胡萝卜素超临界CO_(2)萃取精制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低含量的辣椒来源天然胡萝卜素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辣椒来源天然胡萝卜素的超临界CO_(2)萃取精制方法。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5℃,分离温度40℃,萃取流量22.5 L/h,萃取釜压力30 MPa,分离压力为4 MPa,萃取时间3.0 h。在此条件下,可得到含量大于30%的天然胡萝卜素产品,产品回收率达到91%以上。此法具有产品回收率高、工艺绿色环保、操作简单的特点,为辣椒来源天然胡萝卜素的生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天然胡萝卜素 超临界CO_(2)萃取 Β-胡萝卜素
下载PDF
发酵辣椒酱生产工艺及辣度标准化研究
9
作者 孙曙光 郭丽明 +4 位作者 兰文忠 孙研 王保华 苗风收 冀利 《中国果菜》 2024年第10期19-24,共6页
为精确定位与量化发酵辣椒酱制品,本文以新疆产干辣椒为主要原料,采用人工接种方式制备发酵辣椒酱。在原料预处理时,通过食用乙醇萃取部分辣椒素,在发酵配料过程中回添一定量的萃取物对辣度进行标准化。以发酵辣椒酱感官品质为评定标准... 为精确定位与量化发酵辣椒酱制品,本文以新疆产干辣椒为主要原料,采用人工接种方式制备发酵辣椒酱。在原料预处理时,通过食用乙醇萃取部分辣椒素,在发酵配料过程中回添一定量的萃取物对辣度进行标准化。以发酵辣椒酱感官品质为评定标准,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原料预处理萃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萃取工艺为液料比6∶1(mL/g),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3 h,此时,产品的感官品质最佳。通过消费人群对不同辣度规格的产品感官评定发现,15~20岁人群对辣度2×10^(3) SHU(斯高维指数)发酵辣椒酱满意度最高;25~35岁人群对辣度4×10^(3) SHU发酵辣椒酱满意度最高;5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对辣度1×10^(3) SHU发酵辣椒酱满意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辣椒 发酵辣椒酱 辣度标准化 萃取 感官评价
下载PDF
3种生物保鲜剂对冬枣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宇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928-934,共7页
以陕西大荔冬枣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生物保鲜剂(3%柿子皮提取液、1.5%石榴皮提取液、50 mg/mL花椒提取液)先进行浸泡,然后均用1%的壳聚糖复合溶液对冬枣进行涂膜处理,同时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用1%壳聚糖复合溶液涂膜作为参考对照,然后... 以陕西大荔冬枣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生物保鲜剂(3%柿子皮提取液、1.5%石榴皮提取液、50 mg/mL花椒提取液)先进行浸泡,然后均用1%的壳聚糖复合溶液对冬枣进行涂膜处理,同时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用1%壳聚糖复合溶液涂膜作为参考对照,然后进行低温贮藏,对3种生物保鲜剂处理后冬枣的生理生化和营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为3种天然生物保鲜剂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3种生物保鲜剂均能不同程度减轻贮藏期间冬枣品质的下降,但效果有所差异;腐烂指数方面,与CK相比,各处理组均从20 d开始显著降低,并以花椒提取液处理效果最佳。整个贮藏期,3种生物保鲜剂的失重率、硬度、总糖和乙醇含量差别较小,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3种生物保鲜剂对冬枣Vc含量的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其中花椒提取液的Vc含量略低于石榴皮和柿子皮提取液;3种生物保鲜剂处理后冬枣的丙二醛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花椒提取液处理的丙二醛含量高于石榴皮和柿子皮提取液,且在贮藏后期表现出显著差异。综上,3种生物保鲜剂均可用于冬枣的贮藏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枣 生物保鲜剂 柿子皮提取液 石榴皮提取液 花椒提取液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超声辅助提取青椒叶多酚工艺及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蓝志福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23年第2期51-59,共9页
以青椒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青椒叶多酚提取工艺,分析青椒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多酚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青椒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多酚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能力进... 以青椒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青椒叶多酚提取工艺,分析青椒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以多酚的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设计进行响应面试验,确定青椒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多酚清除DPPH和O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椒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1%、超声时间41 min,液料比25∶1(mL∶g)和提取温度7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多酚提取率为67.62 mg/g。与模型预测值相比,其相对误差仅为0.21%,证明了基于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青椒叶多酚提取工艺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青椒叶多酚能够有效地抵抗氧化作用,并且其抗氧化活性与多酚浓度呈正相关,对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56.34和125.20 mg/L,该研究为青椒叶多酚在保健品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椒叶 多酚 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工业大麻花提取物对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12
作者 朱春晖 程菊娥 +4 位作者 周英 解啸 黄妃兰 孙书娥 张德咏 《中国麻业科学》 2023年第4期177-182,共6页
为了探究工业大麻雌花和雄花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乙醇浸提法,对工业大麻云麻7号、云麻8号、云麻10号3个品种的雌花和雄花分别进行提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工业大麻花提取物对辣椒白绢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稻瘟病菌... 为了探究工业大麻雌花和雄花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乙醇浸提法,对工业大麻云麻7号、云麻8号、云麻10号3个品种的雌花和雄花分别进行提取,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工业大麻花提取物对辣椒白绢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稻瘟病菌3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浓度为1、2、4、8、16 mg/mL的工业大麻花提取物对辣椒白绢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和稻瘟病菌均有抑制效果。从对辣椒白绢病抑菌浓度来看,云麻7号雄花提取物的最低EC_(50)值为4.6601 mg/mL,而云麻8号雄花提取物的最高,EC_(50)值达到32.3770 mg/mL;对辣椒炭疽病,云麻7号雌花提取物的浓度最低,EC_(50)值为3.1149 mg/mL,而云麻7号雄花的最高,EC_(50)值达到6.5135 mg/mL;对稻瘟病菌,云麻7号雌花提取物浓度最低,EC_(50)值为4.6310 mg/mL,而云麻8号雄花提取物浓度最高,EC_(50)值达到8.2520 mg/mL。因此,3个品种的工业大麻花提取物对辣椒白绢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稻瘟病菌3种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大麻花提取物 辣椒白绢病菌 辣椒炭疽病菌 稻瘟病菌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不同提取方式对辣椒籽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永兴 孟新涛 +3 位作者 许铭强 连雅丽 杨海燕 马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4-192,共9页
以四平头辣椒籽为原料,对原料进行120℃、10 min烘烤处理,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技术对冷榨法、溶剂法和超声辅助溶剂法3种方式提取的辣椒籽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烘烤处理及不同提取方式对辣椒籽油挥发性物质的影... 以四平头辣椒籽为原料,对原料进行120℃、10 min烘烤处理,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技术对冷榨法、溶剂法和超声辅助溶剂法3种方式提取的辣椒籽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明确烘烤处理及不同提取方式对辣椒籽油挥发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提取方式辣椒籽油挥发性物质成分特征明显。在烘烤前后不同提取方式辣椒籽油的特征风味中,未烘烤冷榨法、烘烤冷榨法、未烘烤溶剂法、烘烤溶剂法、未烘烤超声辅助溶剂法、烘烤超声辅助溶剂法中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分别为38、38、20、18、11、13种。冷榨法对辣椒籽油挥发性成分保留的最好,其呈香物质主要为醛类、酯类、醇类和酮类。烘烤处理辣椒籽油中未出现新的挥发性成分,但促进异戊醛、正丁醛、3-甲基-2-丁醇、正丙醇、异丁醇等呈香物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提取方式 辣椒籽油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青花椒与红花椒关键风味物质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天宇 齐楠 +3 位作者 刘芮嘉 孙杰 张宁 陈海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877,共9页
为探究青花椒和红花椒的香气差异,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花椒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梯度稀释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不同花椒的关键风味物质,计算香气活性值(OAV)以确定每种化合物对不同花椒气味... 为探究青花椒和红花椒的香气差异,利用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提取花椒中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采用梯度稀释法结合气相色谱-嗅闻技术,分析不同花椒的关键风味物质,计算香气活性值(OAV)以确定每种化合物对不同花椒气味的贡献大小。经分析鉴定,青花椒的关键香气活性物质为芳樟醇、β-水芹烯、月桂烯、桉叶油醇、柠檬烯、桧烯;红花椒的关键香气活性物质为芳樟醇、月桂烯、桉叶油醇、柠檬烯、桧烯。造成两者香气差异的原因可能为青花椒含烯烃、醇、醛、醚种类多,而红花椒含酯种类多。芳樟醇(OAV_(g)=768.693、OAVr=43.051)、月桂烯(OAV_(g)=43.774、OAVr=49.699)和桉叶油醇(OAV_(g)=12.909、OAVr=87.847)对青、红花椒的整体香气贡献度不同,此处,OAV_(g)和OAVr分别代表青、红花椒的OA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红花椒 梯度稀释法 溶剂辅助风味蒸发法 香气活性值 香精与香料
下载PDF
辣椒籽精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15
作者 马钤 郭川川 胡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68,共6页
为了提升辣椒籽综合利用价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籽精油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辣椒籽精油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辣椒籽精油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 为了提升辣椒籽综合利用价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辣椒籽精油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辣椒籽精油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辣椒籽精油的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4 h、CO_(2)流量30 L/h。在此优化条件下,辣椒籽精油得率可达7.04%。GC-MS检测结果表明,从辣椒籽精油中鉴定出54种化合物,包括烯烃类(16种,53.04%)、醇类(15种,29.83%)、酯类(9种,9.95%)、酮类(4种,2.5%)、酚类(2种,0.37%)、醛类(2种,0.25%)、酸类(2种,0.18%)、烷烃类(2种,0.11%)、芳香烃类(1种、0.25%)、萜类(1种,2.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萃取 辣椒籽精油 工艺优化 挥发性香气成分
下载PDF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胡椒油工艺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刘学武 李志义 +2 位作者 夏远景 张晓冬 苑塔亮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59,共3页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胡椒油的实验装置,以CO2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压力、操作温度、胡椒颗粒度及CO2流量等因素对胡椒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考虑设备投资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由此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胡椒油的较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2MPa-26M... 建立了超临界流体萃取胡椒油的实验装置,以CO2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压力、操作温度、胡椒颗粒度及CO2流量等因素对胡椒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考虑设备投资对萃取过程的影响,由此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胡椒油的较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22MPa-26MPa,操作温度313K-323K,胡椒颗粒度30目-40目,CO2流量0.3m3/h-0.4m3/h,胡椒油累积萃取率为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条件 颗粒度 操作温度 萃取过程 萃取压力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 超临界CO2萃取 萃取率 胡椒 超临界流体萃取
下载PDF
辣椒基因组DNA提取与RAPD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王得元 彭世清 +1 位作者 刘志昕 郑学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80-183,共4页
采用液氮-SDS法、SDS法和氯化苄法对辣椒的DNA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液氮-SDS法提取的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其A260/A280在1.60~1.70之间,A260/A230在1.5... 采用液氮-SDS法、SDS法和氯化苄法对辣椒的DNA进行了提取。结果表明:液氮-SDS法提取的DNA具有典型的天然DNA分子的标准紫外吸收光谱,其A260/A280在1.60~1.70之间,A260/A230在1.5~1.8之间,100mg叶子DNA产量为60~90μg。用该法提取的辣椒DNA适于进行RAPD分析。SDS法、氯化苄法不适于辣椒DNA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DNA提取 RAPD分析 检测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黑胡椒油树脂得率及其胡椒碱含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吴桂苹 初众 +3 位作者 谷风林 谭乐和 朱红英 宗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467-2470,共4页
以黑胡椒为主要原料,研究热回流提取、索氏抽提、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等不同提取方法对胡椒油树脂得率的影响,并用HPLC分析测定胡椒粉和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胡椒油树脂中的胡椒碱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胡... 以黑胡椒为主要原料,研究热回流提取、索氏抽提、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声波-微波辅助提取等不同提取方法对胡椒油树脂得率的影响,并用HPLC分析测定胡椒粉和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胡椒油树脂中的胡椒碱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所得胡椒油树脂及其胡椒碱含量有显著性差异;索氏抽提法所得胡椒油树脂的得率最低,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的得率最高,可达17.23%;胡椒油树脂中的胡椒碱含量最高为42.20%;在相同提取条件下,温度对黑胡椒油树脂得率及其胡椒碱含量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胡椒 提取方法 胡椒油树脂 胡椒碱
下载PDF
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萌发的自毒作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广印 韩世栋 +2 位作者 谢玉会 孙晓娜 周秀梅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23-127,共5页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依供体部位、水浸液浓度和受体不同而有差异,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存在自毒作用...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萌发的影响依供体部位、水浸液浓度和受体不同而有差异,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存在自毒作用。辣椒植株全株、根、茎、叶水浸提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表现为抑制作用,并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这表明辣椒植株水浸液对辣椒和番茄种子发芽有较强的自毒作用。综合而言,辣椒全株、根、茎、叶水浸液对辣椒的自毒作用强弱依次为叶>根>茎>全株,对番茄的自毒作用强弱依次为叶>全株>根>茎,显示辣椒叶水浸液的自毒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水浸液 化感作用 自毒作用 种子萌发
下载PDF
紫色辣椒叶片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隋益虎 陈劲枫 +2 位作者 杨学玲 魏跃 钱春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62-166,共5页
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紫色辣椒叶片色素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浸提组合为30℃下0.1mol/LHCl处理叶片1h。该色素在可见光区540nm处有吸收峰,易溶于甲醇和水等极性溶剂,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因此为水溶性色素。对紫... 采用三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紫色辣椒叶片色素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浸提组合为30℃下0.1mol/LHCl处理叶片1h。该色素在可见光区540nm处有吸收峰,易溶于甲醇和水等极性溶剂,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因此为水溶性色素。对紫色辣椒色素的稳定性研究表明:直射光、pH值、Fe3+及Ag+显著影响其稳定;H2O2、Na2SO3和NaNO2等氧化剂和还原剂对其减色作用显著,抗坏血酸和淀粉等食品添加剂也具有一定的减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色辣椒 色素 提取 稳定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