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5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DNA cloning and mRNA expression of the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gene from Japanese sea perch(Lateolabrax japonicus) 被引量:3
1
作者 QIULihua SONGLinsheng +2 位作者 WULongtao XUWei JIANGShigu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13-119,共7页
A homologue of the lower vertebrates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TCTP) was cloned from the marine fish Japanese sea perch (Lateolabrax japonicus) by the technology of homology cloning. The full-length cD... A homologue of the lower vertebrates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TCTP) was cloned from the marine fish Japanese sea perch (Lateolabrax japonicus) by the technology of homology cloning. The full-length cDNA sequence of the sea perch TCTP gene contained a 5' untranslated region (UTR) of 47 bp, a 3' UTR of 433 bp, and a putative open reading frame (ORF) of 510 bp encoding a polypeptide of 170 amino acids.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sea perch TCTP gene showed a high similarity to that of zebrafish, rohu, rabbit, chicken and human. Sequence analysis revealed there were a signature sequence of TCTP family, an N-glycosylation site, and five Casein kinase phosphorylation sites in the sea perch TCTP. The temporal expression of TCTP genes in healthy and lipopolysaccharide (LPS) challenged fishes was measured by semi-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PS could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sea perch TCTP in the examined tissues, including head-kidney, spleen and li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 lateolabrax japonicus cDNA cloning mRNA expression
下载PDF
Molecular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interleukin - 1β from Japanese sea perch(Lateolabrax japonicus ) 被引量:1
2
作者 QIU Lihua SONG Linsheng +2 位作者 WU Longtao CAI Zhonghua JIANG Shigui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7-136,共10页
The technology of homology cloning and anchored PCR was used to clone the IL-1β gene from the Japanese sea perch (Lateolabrax iaponicus). The full-length cDNA of sea perch IL-1β was 1 310 bp, including a 5' untra... The technology of homology cloning and anchored PCR was used to clone the IL-1β gene from the Japanese sea perch (Lateolabrax iaponicus). The full-length cDNA of sea perch IL-1β was 1 310 bp, including a 5' untranslated regiop (UTR) of 136 bp, a 3' UTR ot 430 bp, and an ORF of 774 bp encoding a polypeptide of 258 amino acids with an estimated molecular mass of 29.31 kDa. The searches for nucleotides and protein sequence similarities with the BLAST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sea perch IL-1β was homological to the IL-1β in other fish species and even the mammalian. Conserved signature sequences of the IL-1β gene family were found in the sea perch IL-1β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Temporal expressions of the IL-1β gene in LPS or iridovirus challenged group and in control group were measured by the semi-quantitative RT-PCR. The mRNA transcripts of IL-1β could be detected in head-kidney, spleen, liver, gill and heart of the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IL-1β in head-kidney, spleen and gil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liver and heart, but it was hard to be detected in the brain. After being stimulated by the LPS or iridovirus, the IL-1β expression in most of examined tissues was up-regulated, and also could be detected in the brain.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sea perch IL-1β was constitutive and could be up-regulated by immune effector stimulation. Therefore the sea perch IL-1β could play a critical role in the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anese sea perch INTERLEUKIN-1Β gene cloning CDNA mRNA expression
下载PDF
Persistence of malachite green and leucomalachite green in perch (Lateolabrax japonicus)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志军 邢丽红 +4 位作者 郭萌萌 王洪艳 江艳华 李兆新 翟毓秀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47-655,共9页
The persistence of malachite green (MG), and its metabolite leucomalachite green (LMG), in fish tissues is still unclear, leading to many trade disputes. In this research, we established and evaluated an HPLC method t... The persistence of malachite green (MG), and its metabolite leucomalachite green (LMG), in fish tissues is still unclear, leading to many trade disputes. In this research, we established and evaluated an HPLC method that could detect MG and LMG simultaneously, and then investigated the persistence of these two toxins in the tissues of juvenile perch (Lateolabrax japonicus) post sub-chronic MG exposure at 1.0 mg/L. Exposure lasted for 2 h everyday and was repeated six times. The perch were then placed in MG-free seawater for 100 d to eliminate the toxins. Results show that MG accumulated in the tissues, including the gills, liver, muscle, blood and viscera, and then was metabolized rapidly to LMG. The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two toxi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In general,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s of MG and LMG in all tissue exceeded 1 000 μg/kg, except for MG in the muscle. The order of accumulation levels (highest to lowest) of MG was gill>blood>liver>viscera>muscle, while that of LMG was liver>blood>gill>viscera>muscle. High levels of MG or LMG could persist for several hours but decreased rapidly during the elimination process. The concentration of LMG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MG during the experiment, especially in the gill, liver and blood. Therefore, the three tissue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oxin accumulation, biotransformation, and elimination. Although the MG and LMG concentrations in muscle were much lower than in other tissues, the content still exceeded the European minimum required performance limit (MRPL), even after 2 400 h (100 d) of elimination. This demonstrates that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eliminate MG and LMG from tissues of perch, and therefore use of these toxins is of concern to public heal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色孔雀石绿 鲈鱼 毒素积累 血液浓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代谢产物 鱼组织 轻机枪
下载PDF
丁酸梭菌对花鲈幼鱼生长性能、免疫消化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4
作者 徐创文 蒋魁 +5 位作者 虞为 林黑着 王鹏飞 赵超 刘曦瑶 杨铿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7,共12页
【目的】探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丁酸梭菌在花鲈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花鲈幼鱼为试验材料设饲料中丁酸梭菌添加... 【目的】探究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对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性能,消化、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丁酸梭菌在花鲈鱼养殖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花鲈幼鱼为试验材料设饲料中丁酸梭菌添加量为0(D0,对照)、0.25%(D1)、0.50%(D2)、1.00%(D3)、2.00%(D4)和4.00%(D5)6组,投喂花鲈幼鱼56 d,测定其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和免疫指标及肠道形态指标,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果】丁酸梭菌可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下同),显著提高花鲈幼鱼的终末平均体质量,D3、D4和D5组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D0组。与D0组相比,D4组肠道糜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和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D4组溶菌酶、碱性磷酸酶和总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均显著高于D0组,D3组酚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D0组;与D0组相比,D3和D5组过氧化氢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D4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D2、D3和D5组花鲈幼鱼肠道肌层厚及绒毛高度均显著高于D0组。D3组花鲈幼鱼肠道菌群OTU数量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D0组,各试验组花鲈幼鱼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D0组;在门分类水平上,丁酸梭菌降低了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提高了放线菌门、浮霉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拟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相对丰度;在属分类水平上,丁酸梭菌降低了劳尔氏菌属、肠弧菌属和弧菌属有害菌相对丰度,提高了节杆菌属和KD4-96_unclassified有益菌相对丰度。【结论】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显著提高花鲈幼鱼生长性能,提高消化、免疫和抗氧化能力,调节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及其相对丰度,提高肠道菌群多样性,以2.00%添加量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梭菌 花鲈 生长性能 免疫 消化 肠道菌群
下载PDF
旋翼无人机仿生栖息机械臂设计
5
作者 刘九庆 刘凡 朱斌海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为满足旋翼无人机执行林区内定点监测、侦查等任务,通过对鸟类栖息过程研究及腿足仿生研究,设计一种仿生栖息机械臂。对整机进行模块化设计及运动学分析,腿部模块使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 为满足旋翼无人机执行林区内定点监测、侦查等任务,通过对鸟类栖息过程研究及腿足仿生研究,设计一种仿生栖息机械臂。对整机进行模块化设计及运动学分析,腿部模块使用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ADAMS)进行运动学轨迹仿真,爪部模块使用D-H(Denavit-Hartenberg)参数法取得趾尖运动学方程,通过MATLAB仿真得到爪部模块趾尖的工作空间点云分布。制作样机搭建试验系统,分别对趾部活动范围以及整机栖息能力进行试验验证。该设计结构简单,易操控,可完成试验室阶段的栖息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设计 栖息机构 绳驱动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我国花鲈综合养殖模式研究进展
6
作者 姜森颢 雷雨婷 +3 位作者 刘畅 卢枳伸 蒋从兵 徐海荣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4期78-80,共3页
花鲈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其养殖生产方式较为多样,但传统养殖方式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底带环境恶化及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等生态环境问题。综合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养殖模式,是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花鲈养殖产业... 花鲈是我国重要的海产经济鱼类,其养殖生产方式较为多样,但传统养殖方式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底带环境恶化及底栖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等生态环境问题。综合养殖作为一种可持续的养殖模式,是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对花鲈养殖产业发展现状、花鲈池塘综合养殖模式和陆基循环系统综合养殖模式进行了总结与综述,探究了技术手段与路径,并对花鲈综合养殖模式的产业化应用及前景进行展望。相关结果和结论为花鲈综合养殖生产与管理、花鲈综合养殖技术模式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有用的技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养殖产业 综合养殖 养殖模式
下载PDF
不同综合养殖条件对花鲈和刺参生长性能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姜森颢 雷雨婷 +3 位作者 刘畅 卢枳伸 蒋从兵 徐海荣 《现代农业研究》 2024年第3期88-91,共4页
本文探究池塘综合养殖花鲈和刺参在不同密度和水深条件下生长性能、存活率(SR)和非特异性免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差异。采用池塘围隔对比法开展科学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养殖密度对花鲈和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 本文探究池塘综合养殖花鲈和刺参在不同密度和水深条件下生长性能、存活率(SR)和非特异性免疫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SZ)活性的差异。采用池塘围隔对比法开展科学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养殖密度对花鲈和刺参生长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对其SR、SOD和LSZ活性的影响未见显著(P>0.05)。Ca密度即花鲈2.0 ind./m2、刺参5.0 ind./m2为其适宜的池塘综合养殖密度;在实验水深范围内,综合养殖花鲈、刺参在不同深度生长参数、SR和非特异性免疫酶(SOD、LSZ)活性差异均不明显(P>0.05),但花鲈生长性能已呈现随水深增大而逐渐增强的趋势,刺参则与之相反。2.0 m为花鲈和刺参池塘综合养殖适合的水深。本研究为海水池塘多营养级综合养殖模式的开发与应用积累了有用的技术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养殖 花鲈 刺参 生长性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VP-5的分离鉴定及其与鲈鱼免疫信号通路相互关系研究
8
作者 余文杰 谢建华 +2 位作者 林勇文 郑守斌 蓝炎阳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64-169,共6页
本文以染病鲈鱼为试验材料,对其肝脏的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分析了致病菌与鲈鱼免疫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从染病鲈鱼肝脏中得到一株菌株VP-5。VP-5呈球杆状、弧形,有单鞭毛,运动活跃,为革兰氏阴性菌,对... 本文以染病鲈鱼为试验材料,对其肝脏的致病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并分析了致病菌与鲈鱼免疫信号通路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经分离、纯化,从染病鲈鱼肝脏中得到一株菌株VP-5。VP-5呈球杆状、弧形,有单鞭毛,运动活跃,为革兰氏阴性菌,对酪氨酸、葡萄糖、甘露醇等反应阳性,对蔗糖、阿拉伯糖和棉子糖等反应阴性,其16S rRNA和TDH1基因序列与副溶血弧菌的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经综合鉴定,致病菌VP-5为副溶血弧菌。鲈鱼受到副溶血弧菌VP-5感染后,免疫信号通路基因CD63、CXCR4、IL-8在鲈鱼肝脏组织中12 h和24 h时的相对表达量与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表皮组织中24 h和36 h时的相对表达量与无菌生理盐水对照组(CK)相比差异显著(P<0.05)。证实鲈鱼肝脏组织免疫信号通路基因的表达与副溶血弧菌VP-5的感染正相关,相对于表皮组织反应更快。鲈鱼的免疫信号通路基因CD63、CXCR4、IL-8积极反应于致病菌,这些基因的快速表达会引发鲈鱼自身免疫应答,增强鲈鱼抵抗致病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鲈鱼 CD63基因 CXCR4基因 IL-8基因
下载PDF
不同胆汁酸对花鲈生长、血清生化及肝脏脂代谢的影响
9
作者 袁君 夏天 +4 位作者 赖州文 黄艺珠 张丞 张春晓 鲁康乐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93-200,共8页
为研究不同胆汁酸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240尾体格健壮、规格一致的花鲈((16.00±0.50)g),随机分到12个养殖桶中,分别饲喂基础饲料(不添加胆汁酸)、添加载体胆汁酸的饲料、添加脂壮素NE的饲料和添加液体胆... 为研究不同胆汁酸对花鲈生长性能、血清生化及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240尾体格健壮、规格一致的花鲈((16.00±0.50)g),随机分到12个养殖桶中,分别饲喂基础饲料(不添加胆汁酸)、添加载体胆汁酸的饲料、添加脂壮素NE的饲料和添加液体胆能L的饲料,投喂8周后,采集样品并分析。结果表明:1)与基础饲料组相比,脂壮素NE组显著提高了花鲈的增重率、摄食量和血清溶菌酶活性(P<0.05);液体胆能L组显著降低增重率和摄食量(P<0.05),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无显著影响(P>0.05);而载体胆汁酸组对花鲈增重率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均无显著影响(P>0.05)。2)3种不同剂型胆汁酸的添加均可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P<0.05),且脂壮素NE组的肝脏脂蛋白脂酶活性增加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脂壮素NE后会显著提高花鲈的增重率和血清中溶菌酶、肝脏中脂蛋白脂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饲料 胆汁酸 增重率 脂代谢 血液生化
下载PDF
野生花鲈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趋集性研究
10
作者 张贝叶 左涛 +2 位作者 张传涛 曹金凤 王俊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以花鲈为目标对象,研究其野生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行为反应和选择性,为花鲈的资源养护技术研发提供参考。试验池(4.5 m×4.0 m×2.0 m)均分为72个平面观测网格单元(0.5 m×0.5 m),池中心网格为礁模型放置区。笔者试制6种... 以花鲈为目标对象,研究其野生幼鱼对人工鱼礁模型的行为反应和选择性,为花鲈的资源养护技术研发提供参考。试验池(4.5 m×4.0 m×2.0 m)均分为72个平面观测网格单元(0.5 m×0.5 m),池中心网格为礁模型放置区。笔者试制6种人工鱼礁模型(棱台形、方形和星形框架×有、无牡蛎),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比较花鲈幼鱼在礁区放置不同模型时的趋集行为和分布特征。试验结果显示,未放鱼礁时,花鲈幼鱼在试验池中呈分散均匀分布,单个观测网格的最高分布率为6.65%,空白礁区的平均分布率为1.19%;放入礁体,花鲈幼鱼经短暂巡游试探后集群入礁,鱼群主体分布在礁区,礁区的平均分布率>20%、集群出现率>75%。相较于无牡蛎礁型,有牡蛎礁型中花鲈幼鱼响应和聚集时间长,礁区平均分布率(32.2%~49.9%)更高,集群优势更明显,其中以结构最简单的方形牡蛎礁组内的礁区分布率最高,个体离礁距离和群体重心离礁距离最短,集鱼效果最明显。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花鲈幼鱼的趋集行为参数和聚集效果在6种礁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结果表明,野生花鲈幼鱼具有一定的趋礁性,放置礁体可引起花鲈幼鱼趋集行为,该鱼种可在鱼礁区放流。针对花鲈幼鱼设制人工鱼礁时,可适当增加结构复杂性,同时,应为鱼类活动保留相对较大的有效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人工鱼礁 分布率 趋集行为
下载PDF
两种花鲈(Lateolabraxsp.)耳石形态的地理变异 被引量:43
11
作者 叶振江 孟晓梦 +2 位作者 高天翔 杨永桓 王英俊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6-360,共5页
以耳石宽/耳石长(W/H)、主叶斜长/耳石长(L/H)、侧叶斜长/耳石长(l/H)、核宽/耳石宽(ow/W)、主叶宽/耳石宽(w/W)、主叶长/耳石长(h/H)、侧叶宽/主叶宽(w'/w)、主叶宽/主叶长(w/h)、核宽/核长(ow/oh)、核长/第一年年轮直径(oh/D)为... 以耳石宽/耳石长(W/H)、主叶斜长/耳石长(L/H)、侧叶斜长/耳石长(l/H)、核宽/耳石宽(ow/W)、主叶宽/耳石宽(w/W)、主叶长/耳石长(h/H)、侧叶宽/主叶宽(w'/w)、主叶宽/主叶长(w/h)、核宽/核长(ow/oh)、核长/第一年年轮直径(oh/D)为具体形态学分析参数,比较了鲈鱼、花鲈的舟山、福州、厦门和广西近海群体耳石的形态学特征。结果表明,鲈鱼与花鲈耳石形态、耳石重-耳石长的关系差异显著;聚类分析显示鲈鱼与花鲈舟山、福州、厦门、广西群体间的欧氏距离分别为4.538、5.656、5.396、4.670,花鲈各群体间欧氏距离在2.108—4.566之间。认为中国近海不同海域的花鲈群体耳石形态具有显著的地理变异,谨慎提出前述中国近海的花鲈分为三个不同的地理种群,即舟山种群、福州-厦门种群和广西种群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耳石 形态特征 种群鉴别
下载PDF
花鲈前脂肪细胞系的建立及油酸诱导分化
12
作者 柯轶雄 毛孝江 +5 位作者 任惠娟 张春晓 王玲 宋凯 李学山 鲁康乐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2-1110,共9页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前脂肪细胞系为探索鱼类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体外模型。研究将花鲈腹腔脂肪组织用胶原酶消化后原代培养,再以胰酶消化后传代,总共经过150次传代培养后,得到花鲈... 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前脂肪细胞系为探索鱼类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沉积的调控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体外模型。研究将花鲈腹腔脂肪组织用胶原酶消化后原代培养,再以胰酶消化后传代,总共经过150次传代培养后,得到花鲈前脂肪细胞系。进而,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该细胞系长期培养仍能保持正常表型,进一步使用线粒体cox1和cytb基因鉴定该细胞系来源于花鲈。用pEGFP-C1质粒转染细胞系,观察到明显的绿色荧光,表明可用于研究外源基因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油酸培养细胞系,3d后细胞有明显脂滴聚集,7d后脂滴达到最大;油红O染色表明,400μmol/L油酸诱导7d后细胞即可正常分化成熟。综上所述,实验建立了花鲈前脂肪细胞系,该细胞系形态典型、可正常分化,为后续研究鱼类脂肪细胞分化及脂肪沉积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脂肪细胞 细胞系 细胞培养 诱导分化 花鲈
下载PDF
山东日照和福建厦门沿海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明云 赵明忠 +1 位作者 钟爱华 薛良义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8-624,共7页
采用RAPD技术 ,分析了日照、厦门沿海花鲈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 ,31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两地花鲈 45 5条RAPD标记带 ,其中日照群体占 2 63条 ,厦门群体为1 92条 ;45 5条中有 1 84条带为两群体共有。日照群体内遗传相似度I为 ... 采用RAPD技术 ,分析了日照、厦门沿海花鲈两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 ,31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两地花鲈 45 5条RAPD标记带 ,其中日照群体占 2 63条 ,厦门群体为1 92条 ;45 5条中有 1 84条带为两群体共有。日照群体内遗传相似度I为 0 892 8(差异度为0 1 0 72 ) ,厦门群体I为 0 92 2 5 (差异度为 0 0 775 ) ,而两者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I为 0 8338(遗传距离D =0 1 662 )。两地花鲈在基因组DNA水平上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利用随机引物S1 1、S42、S45、S5 2和S2 0 3,在花鲈两群体间扩增出 8条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遗传多样性 RAPD 分子标记
下载PDF
褐藻寡糖对花鲈幼鱼生长和生理指标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
14
作者 马斌 苏航 +6 位作者 徐永江 崔爱君 姜燕 颜寒 冯元 公衍军 冯德军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4,共9页
在饲料中添加低聚糖类益生元可有效提升鱼类的生长和免疫相关性能。褐藻寡糖是一类从海洋褐藻胶中提取的低聚糖类益生元,对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和免疫性能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为检验褐藻寡糖在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与免疫性... 在饲料中添加低聚糖类益生元可有效提升鱼类的生长和免疫相关性能。褐藻寡糖是一类从海洋褐藻胶中提取的低聚糖类益生元,对水产养殖动物生长和免疫性能改善具有重要作用。为检验褐藻寡糖在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幼鱼生长与免疫性能方面的应用效果,在基础饲料中按照0、50、100和200 mg·kg-1添加褐藻寡糖配置实验用饲料,开展为期42 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褐藻寡糖添加量为100 mg·kg-1时,花鲈幼鱼的体质量增长率(WG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最高,分别为(96.50±7.95)%和(1.73±0.09)%·d-1,且能显著上调生长相关基因(gh)的表达(P<0.05);同时,幼鱼肠道肌层厚度、绒毛高度和宽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胰蛋白酶(TRY)、淀粉酶(AMS)和脂肪酶(LPS)活性高于对照组。随着褐藻寡糖添加量的增加,花鲈幼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溶菌酶(LZM)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可见,添加褐藻寡糖能显著提升花鲈幼鱼的机体免疫水平,并对其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褐藻寡糖促进花鲈健康生长的使用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褐藻寡糖 消化酶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大规格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对饲料中花生四烯酸的需求量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成强 梁萌青 +2 位作者 徐后国 郑珂珂 柳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55,共10页
选用初始体重(207.16±0.72)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规格鲈鱼对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的最适需求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ARA?纯化油,制成ARA含量分别为0.05%、0.22%、0.37%、0.60%、1.38%及2... 选用初始体重(207.16±0.72)g的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as)为研究对象,研究大规格鲈鱼对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RA)的最适需求量。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ARA?纯化油,制成ARA含量分别为0.05%、0.22%、0.37%、0.60%、1.38%及2.32%(占饲料干重)的6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进行为期84 d的生长实验。实验结束后,通过测定鲈鱼生长、体成分、抗氧化及肝脏健康等指标综合评价鲈鱼对饲料中花生四烯酸的需求量。结果显示,鲈鱼成活率在不同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鲈鱼的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中ARA含量的升高,呈先升高后相对平稳的趋势(P<0.05),且在ARA含量为0.37%饲料组出现最大值,饲料效率(FE)呈现出与特定生长率相同的趋势;饲料中不同ARA含量对鲈鱼的肝体比(HSI)、脏体比(VSI)、肥满度(CF)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鱼体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ARA含量升高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粗蛋白含量则呈现出相反趋势;随着饲料ARA含量的升高,血清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肝脏和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均在0.37%ARA水平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特定生长率与饲料效率作为评定指标,经折线模型分析得出,(207.16±0.72)g规格的鲈鱼对饲料中ARA的最适需求量均为饲料干重的0.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花生四烯酸 生长性能 需求量
下载PDF
饲料维生素C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周立斌 张伟 +3 位作者 王安利 马细兰 张海发 刘付永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1-677,共7页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花鲈幼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总补体活性)和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由0提高到9...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花鲈幼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总补体活性)和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由0提高到98.9mg/kg,花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花鲈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维生素C添加量为103.0mg/kg左右;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在0—98.9mg/kg时,花鲈幼鱼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花鲈幼鱼获得最大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时,饲料中维生素C最低添加量为97.2mg/kg和105.0mg/kg;花鲈幼鱼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随着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维生素C添加量达到396.4mg/kg时,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较高。综上所述,花鲈生长和免疫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为400m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维生素C 生长 免疫 组织积累
下载PDF
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性
17
作者 姜维 周家宇 +5 位作者 王雨果 胡存洁 方秀 罗土炎 刘洋 鲍宝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82,共10页
为阐明毒力因子溶血素对鳗弧菌感染花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实验以花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花鲈幼鱼分别注射5.0×10^(5)CFU鳗弧菌野生株和缺失株△vah1-vah4-rtxA,评估了溶血相关基因缺失对花鲈的感染能力、花鲈各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 为阐明毒力因子溶血素对鳗弧菌感染花鲈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实验以花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花鲈幼鱼分别注射5.0×10^(5)CFU鳗弧菌野生株和缺失株△vah1-vah4-rtxA,评估了溶血相关基因缺失对花鲈的感染能力、花鲈各组织的病理变化情况以及免疫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花鲈感染野生株后的LD_(50)为2.103×10^(5)CFU/mL,感染缺失株△vah1-vah4-rtxA后LD_(50)为1.837×10^(6)CFU/mL,溶血相关基因缺失使鳗弧菌毒性降到原来的11.44%;鳗弧菌主要定植在花鲈的肠道和鳃中,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在花鲈体内的定植能力,同时降低对鳃和肠道的损伤程度;转录组分析表明vah1、vah4和rtxA缺失后,头肾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到造血细胞谱系、抗原处理和呈递、细胞黏附分子、肠道免疫网络的IgA生产等免疫通路,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表达水平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了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能力。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鳗弧菌的致病机制,并为开发花鲈抗弧菌免疫增强剂或减毒疫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鳗弧菌 溶血素 细菌感染 免疫应答
下载PDF
花鲈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方法的探讨研究
18
作者 李莎 刘紫严 +4 位作者 杨红玲 蔡国鹤 聂庆杰 张春晓 孙云章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1-389,共9页
为探究建立稳定可靠的花鲈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花鲈肠上皮细胞,确定酶消化法的最佳消化液及消化时间,所得细胞悬液于L-15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利用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对细胞进... 为探究建立稳定可靠的花鲈肠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通过组织块法和酶消化法培养花鲈肠上皮细胞,确定酶消化法的最佳消化液及消化时间,所得细胞悬液于L-15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利用形态学观察、透射电镜观察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对细胞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组织块法细胞迁出情况不稳定,且迁出时间较长;酶消化法的最佳消化液为胶原酶Ⅰ、Ⅳ联合消化液,最佳消化时间为45 min;胶原酶Ⅰ、Ⅳ联合消化法获得的细胞连接紧密、排列整齐、呈上皮细胞典型的“铺路石”状,细胞相对独立、界限清晰。透射电镜观察和碱性磷酸酶染色进一步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肠上皮细胞。总之,经胶原酶Ⅰ、Ⅳ联合消化液消化45 min、培养48 h可得到初始条件一致、生长旺盛的花鲈原代肠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肠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组织块法 酶消化法
下载PDF
不同蛋白水解物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婷婷 陈效儒 +4 位作者 梁萌青 王成强 郑珂珂 徐后国 陈齐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105,共10页
实验以基础饲料组[含30%鱼粉蛋白(FM)]为对照组,用鱼蛋白水解物(FPH)、猪血蛋白水解物(PBPH)、酵母蛋白水解物(YPH)和豆粕蛋白水解物(SPH)分别替代配方中1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喂养初始平均体重为31.99 g的花鲈(Lateol... 实验以基础饲料组[含30%鱼粉蛋白(FM)]为对照组,用鱼蛋白水解物(FPH)、猪血蛋白水解物(PBPH)、酵母蛋白水解物(YPH)和豆粕蛋白水解物(SPH)分别替代配方中1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组等氮等脂的饲料,喂养初始平均体重为31.99 g的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8周,探讨饲料中不同蛋白水解物对花鲈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实验鱼存活率在97.78%–98.89%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FPH组与FM组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最高,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PBPH组、SPH组和YPH组(P<0.05);FPH组饲料效率高于FM组、PBPH组和YPH组(P>0.05),且显著高于SPH组(P<0.05);各实验处理组鲈鱼摄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FPH组蛋白效率比显著高于FM组、PBPH组、SPH组和YPH组(P<0.05);FPH组、FM组和YPH组的蛋白质沉积率显著高于PBPH组和SPH组(P<0.05)。饲料中添加FPH和YPH会显著增加花鲈肝脏和血清中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FM组、PBPH组和SPH组(P<0.05)。FPH组的花鲈鱼体粗蛋白含量高于FM组和YPH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FPH组显著高于PBPH组和SPH组(P<0.05)。综上所述,4种不同蛋白水解物替代鱼粉后投喂花鲈幼鱼,鱼蛋白水解物效果最好,其次是酵母蛋白水解物、猪血蛋白水解物和豆粕蛋白水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蛋白水解物 生长 非特异性免疫
下载PDF
美国红鱼(Sciaenops ocellatus)、鲈鱼(Lateolabrax maculatus)、斜带髭鲷(Hapalogenys nitens)耐流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萍 桂福坤 吴常文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3-929,共7页
采用续航游泳时间评测指标作为评测鱼类游泳能力的方法,对一龄美国红鱼、鲈鱼、斜带髭鲷的续航时间,美国红鱼的临界(游泳)速度以及水温对美国红鱼续航时间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鱼中,美国红鱼耐流能力最强,其次为鲈鱼和斜... 采用续航游泳时间评测指标作为评测鱼类游泳能力的方法,对一龄美国红鱼、鲈鱼、斜带髭鲷的续航时间,美国红鱼的临界(游泳)速度以及水温对美国红鱼续航时间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鱼中,美国红鱼耐流能力最强,其次为鲈鱼和斜带髭鲷。美国红鱼、鲈鱼、斜带髭鲷三种鱼的续航时间(或续航能力)与水流流速呈乘幂递减关系。水温对美国红鱼的游泳能力有显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美国红鱼,在水温20℃、流速84cm/s下的持续续航时间最长,可认为是该规格美国红鱼最适游泳水温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红鱼 鲈鱼 斜带髭鲷 续航时间 临界速度 水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