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手术入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4
1
作者 李健 肖祥池 朱文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 :为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CD)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1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按各椎间盘PCD相应入路逐层解剖 ,观察和测量各椎间盘水平面上有关血管、神经、甲状腺及其毗邻关系。结果 :在颈 3、4椎间盘水平 ,颈总... 目的 :为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CD)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1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 ,按各椎间盘PCD相应入路逐层解剖 ,观察和测量各椎间盘水平面上有关血管、神经、甲状腺及其毗邻关系。结果 :在颈 3、4椎间盘水平 ,颈总动脉与甲状软骨上角毗邻 ,存在明显的间隙 ;在颈 4、5 ,颈 6、7椎间盘水平颈总动脉与甲状腺毗邻 ,二者存在明显的间隙 ;而在颈 5、6椎间盘水平则为一潜在的间隙 ;在颈 7、胸 1椎间盘水平颈总动脉内侧为甲状腺下极或气管 ,存在明显的间隙 ,左侧可能遇到胸导管横过此间隙。甲状腺下动脉通常经过颈 6椎体水平进入甲状腺后方 ,少见有高过或低于此水平。结论 :在右颈前外侧区存在一个安全可行的PCD入路间隙 ,具有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手术入路 颈部 椎间盘切除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和溶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95
2
作者 周义成 贾清 曹刚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 评价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 (PCD)和化学溶核 (CNL)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 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PCD和CNL术。男 39例 ,女 2 7例 ,年龄 35~ 6 0岁 ,平均 5 3岁。 6 6例中 ,2 6例为脊髓型 ,9例为神经根型 ,3... 目的 评价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 (PCD)和化学溶核 (CNL)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6 6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PCD和CNL术。男 39例 ,女 2 7例 ,年龄 35~ 6 0岁 ,平均 5 3岁。 6 6例中 ,2 6例为脊髓型 ,9例为神经根型 ,3例为椎动脉型 ,2 8例为混合型。穿刺点位于气管与颈部血管之间 ,在C形臂透视引导下 ,将引导针、扩张管、切吸器插入病变间盘。当无髓核切吸出时拔出切吸器 ,经扩张管注入胶原酶 6 0 0U。结果  6 6例中 ,优 31例 ,良 2 9例 ,差 6例。 2例有颈部出血和 1例有眼部“黑蒙” ,余患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PCD +CNL是一种微创、安全的介入方法。原理同腰椎间盘切吸术和溶核一样 ,主要是切除和溶解髓核 ,降低间盘内压力 ,减少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 溶核 治疗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等离子刀间盘消融术联合椎前病灶注射治疗混合型颈椎病 被引量:4
3
作者 梁伟国 周子强 +4 位作者 叶韶晖 吴劲风 叶伟雄 王文 陈志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刀椎间盘消融术联合术中椎前病灶局部注射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经皮穿刺等离子刀间盘消融同期椎前病灶(颈前交感神经、钩椎关节、椎动脉前方和椎间孔处)注射组合药液治... 目的:探讨应用等离子刀椎间盘消融术联合术中椎前病灶局部注射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6年10月采用经皮穿刺等离子刀间盘消融同期椎前病灶(颈前交感神经、钩椎关节、椎动脉前方和椎间孔处)注射组合药液治疗混合型颈椎病26例(53个椎间盘)。其中男12例、女14例。年龄48~81岁,平均58岁。结果:全部病例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及椎前病灶注射顺利,未发生穿刺针管和刀头折断、大出血、大血肿和神经误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诊6~18个月,采用Odom法评定疗效,优:10例,良:14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等离子刀颈椎间盘消融术同时对椎间盘外的其它继发病变给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可以更加有效地消除混合型颈椎病的复杂病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穿刺术 颈椎 药物注射
下载PDF
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前入路的应用解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卫 后嘉麟 +4 位作者 黄建强 孙学进 李兴国 庞瑞麟 余发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 明确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 (PCD)前入路的解剖层次及相应重要结构 ,探讨避免损伤重要结构的方法 ,提高PCD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8具成人尸体 ,按PCD前入路逐层解剖 ,观察通过的解剖层次及相应结构 ,并以数字相机照像记录。结果 ... 目的 明确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 (PCD)前入路的解剖层次及相应重要结构 ,探讨避免损伤重要结构的方法 ,提高PCD安全性及成功率。方法  8具成人尸体 ,按PCD前入路逐层解剖 ,观察通过的解剖层次及相应结构 ,并以数字相机照像记录。结果 PCD前入路通过颈动脉鞘与气管及食管之间的间隙 ,该间隙内主要为颈部筋膜及筋膜间隙 ,深面为椎前组织。在该间隙内穿行的主要解剖结构 :C3~ 4 水平有甲状腺上动、静脉及喉上神经 ,C3~ 7范围内有 0~ 3支甲状腺中静脉 ,C6~ 7水平有甲状腺下动脉及喉返神经 ,C5以下食管略偏向左侧 ,C6水平有交感神经颈中神经节 ,C5~ 7高度有甲状腺侧叶外缘。结论 PCD前路穿刺有安全的解剖基础。熟悉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严格按规程操作 ,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脱出 治疗 经皮穿刺切吸 解剖研究
下载PDF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性眩晕 被引量:6
5
作者 姜永庆 刘庆鹏 +1 位作者 董大明 王岩松 《临床骨科杂志》 2008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和适应证。方法对58例颈性眩晕患者88个突出间盘行PLDD。结果随访6个月-2年,术后眩晕立即消除48例(82.8%),明显改善5例(8.6%),无效5例(8.6%),无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和适应证。方法对58例颈性眩晕患者88个突出间盘行PLDD。结果随访6个月-2年,术后眩晕立即消除48例(82.8%),明显改善5例(8.6%),无效5例(8.6%),无神经损害、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PLDD使椎间盘内压骤然降低,局部直接热疗可消除椎动脉痉挛,同时减少椎间盘内的炎性因子和化学介质的含量,对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激光手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健 朱文雄 +1 位作者 程立明 肖祥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12-513,51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ercutaneouscervicaldiskectomy ,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7月~ 2 0 0 2年 6月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0 6例临床资料。 结果  91例随访 6个月~ 8年 ,平均3 6...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ercutaneouscervicaldiskectomy ,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 1993年 7月~ 2 0 0 2年 6月P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10 6例临床资料。 结果  91例随访 6个月~ 8年 ,平均3 6年 ,优 36例 ,良 4 0例 ,无变化 15例 ;优良率 83 5 %。 结论 PCD治疗颈椎病中椎间盘突出所致肩、上肢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型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经皮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宏辉 王凤麟 +1 位作者 杨宇 王振友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91-92,共2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CD)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CDP)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 2 1例PCD治疗CDP患者。观察疗效 ,论证PCD机理。结果 穿刺成功率10 0 % ,2 0例优良 ,无并发症。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切除术 颈椎 经皮 治疗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方敏 蒋旭萍 江宗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5期186-188,192,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经皮颈椎间盘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皮颈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经皮颈椎间盘镜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月在我院行皮颈椎间盘摘除术治疗的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传统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观察两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为(1.97±0.55)d、住院时间为(5.21±1.68)d、住院费用(20198.56±738.94)元,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51±0.67)d、住院时间为(7.69±2.41)d、住院费用(25340.99±755.48)元,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t=3.715、3.775、21.762,P=0.041、0.046、0.008)。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χ2=4.444,P=0.03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30.00%)(χ2=4.329,P=0.037)。结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围术期应用快速康复理念,可以缩短患者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间,并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 神经根型颈椎病 经皮颈椎间盘摘除术 围术期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颈前外侧间隙在颈椎间盘切吸术中的应用解剖
9
作者 赵卫 后嘉麟 +3 位作者 黄建强 孙学进 李兴国 余发昌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58-62,共5页
为明确颈前外侧间隙在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 (PCD)中的解剖层次及结构 ,探讨避免损伤重要结构的方法 ,提高PCD安全性及成功率 ,对 8具尸体 ,按PCD前入路逐层解剖 ,观察通过的解剖层次及相应结构 ,并以数字相机照像记录 .结果显示PCD前入... 为明确颈前外侧间隙在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 (PCD)中的解剖层次及结构 ,探讨避免损伤重要结构的方法 ,提高PCD安全性及成功率 ,对 8具尸体 ,按PCD前入路逐层解剖 ,观察通过的解剖层次及相应结构 ,并以数字相机照像记录 .结果显示PCD前入路通过颈动脉鞘与气管及食管之间的颈前外侧间隙 ,间隙内主要为颈部筋膜及筋膜颈前外侧间隙 ,深面为椎前组织 .在间隙内穿行的主要解剖结构 :C3~ 4 水平有甲状腺上动、静脉及喉上神经 ,C3~ 7范围有 0~ 3支甲状腺中静脉 ,C6~ 7水平有甲状腺下动脉及喉返神经 ,C5以下食管偏向左侧 ,C6水平有交感神经颈中神经节 ,C5~ 7高度有甲状腺侧叶外缘 ;结论认为颈前外侧间隙是PCD前路穿刺安全的解剖基础 .熟悉解剖结构及其功能意义 ,严格按规程操作 ,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颈椎间盘切吸术 颈前外侧间隙 应用解剖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元元 徐建广 +2 位作者 张涛 蔡斌 连小峰 《脊柱外科杂志》 2020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后路PECD治疗的31例CSR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上肢及颈部疼痛情况,采用...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采用后路PECD治疗的31例CSR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上肢及颈部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估神经系统功能,记录颈椎曲度及手术节段活动度(ROM)变化。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1~76(57.9±8.6)min,术中出血量12~30(19.7±4.0)mL,住院时间3~6(3.6±0.6)d,术后随访(33.9±8.1)个月。术中均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上肢VAS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椎曲度、手术节段ROM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PECD治疗CSR安全、有效,术中对关节突部分骨质的切除不会影响术后颈椎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神经根 颈椎病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经皮后路全内窥镜在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初步应用(附2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良生 谷旸 +4 位作者 芮钢 胡宝山 林山 孙乃坤 王中塘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8年第6期343-349,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全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FECD)在合并骨性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PFECD微创治疗,仅处理单个节段。评估患者手术前后颈椎前... 目的探讨经皮后路全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FECD)在合并骨性压迫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例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PFECD微创治疗,仅处理单个节段。评估患者手术前后颈椎前凸Cobb角、颈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上肢与颈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颈椎障碍指数(NDI)等疗效指标。结果患者术后VAS评分、JOA评分和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4个月均重返工作岗位;术后1年改良MacNab标准优1例、良1例,颈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相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前凸曲度显著改善,1例患者仍残留轴性疼痛。结论作为脊柱微创术式,经皮后路全内窥镜技术治疗骨性压迫致神经根型颈椎病短期疗效满意,技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 椎间盘移位 骨性压迫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朝 汪东冬 张海龙 《脊柱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20-124,共5页
随着对颈椎疾病研究的深入和微创理念在骨科领域的广泛运用,包括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在内的多项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正受到关注并被用于颈椎等脊柱疾病的治疗。PECD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之一,其具有医源性损伤... 随着对颈椎疾病研究的深入和微创理念在骨科领域的广泛运用,包括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在内的多项脊柱微创外科技术正受到关注并被用于颈椎等脊柱疾病的治疗。PECD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之一,其具有医源性损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及术后康复快等优点[1],因此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Bonaldi等[2]首次应用经皮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之后逐渐扩大应用至各种颈椎疾病。Yeung[3]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制出第3代脊柱内窥镜系统(YESS)。随着内窥镜设备的更新及发展,工作通道内窥镜广泛应用于颈椎椎间盘切除术,各种手术器械通过工作通道在内窥镜下实现可视化,医生在清晰的视野下选择性地使用YAG激光或显微镊等清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4]。目前PECD主要有前路和后路2种入路,本文就近年PECD不同入路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移位 内窥镜检查 外科手术 微创性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综述文献
下载PDF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文 康宁超 +4 位作者 刘建英 杨福生 单素英 马俊萍 孙金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髓核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症及疗效。方法:自1998年6月-2009年6月,选择47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线机、CT和DSA引导下行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术后随访2-9年(平均5年)。结果:采用Williams评定标... 目的:探讨髓核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适应症及疗效。方法:自1998年6月-2009年6月,选择47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C型臂X线机、CT和DSA引导下行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术后随访2-9年(平均5年)。结果:采用Williams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优287例、良119例、可62例、差7例,优良率85.47%。结论: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颈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下载PDF
切吸联合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建华 菅新民 +2 位作者 胡亚威 张昊 张弦 《西部医学》 2014年第8期1005-1006,1010,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O3)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前路在C臂机透视下,仰卧位,经前方入路引入直径4.0 mm工作套管;而对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后路在C臂机透视下,俯卧位...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臭氧(O3)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前路在C臂机透视下,仰卧位,经前方入路引入直径4.0 mm工作套管;而对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后路在C臂机透视下,俯卧位,经侧后方入路引入直径5.6 mm工作套管,均行髓核切除,后于盘内各注入5~10ml、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结果 126例患者穿刺及技术操作均成功,随访3个月以上,显效66例,有效4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0%以上.结论 切吸联合臭氧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具有创伤小、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短、疗效快等优点的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髓核切吸术 臭氧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双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薛敏涛 刘毅 +3 位作者 石长贵 余将明 叶晓健 许国华 《脊柱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82-186,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双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PECD治疗双节段CSR患者38例。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颈椎Cobb角、手术节段... 目的探讨后路经皮内窥镜下颈椎椎间盘切除术(PECD)治疗双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中远期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1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采用PECD治疗双节段CSR患者38例。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颈椎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术前及术后各随访时间点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颈肩痛和上肢神经根性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评价颈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55.0±12.4)个月。术后各随访时间点颈椎Cobb角、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患者颈肩痛和上肢神经根性疼痛VAS评分及JOA评分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89.5%(31/38)。结论PECD治疗双节段CSR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中远期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脊神经根 颈椎病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后路经皮内窥镜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欧阳北平 罗春山 +1 位作者 陆廷盛 赵国权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9年第5期273-278,共6页
目的观察后路经皮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贵州省骨科医院采用P-PECD手术治疗的30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 d复查颈椎MRI及三维CT,记... 目的观察后路经皮内窥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贵州省骨科医院采用P-PECD手术治疗的30例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1 d复查颈椎MRI及三维CT,记录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均成功施术,术中未出现脊髓、神经或血管损伤,无硬膜撕裂并发症。手术时间70~100 min,平均手术时间(82.8±8.4)min;术中出血量15~20 mL,平均术中出血量(17.6±1.8)mL。术后1 d颈椎MRI、三维CT显示神经根受压解除,患侧关节突打磨范围均未超过整个关节突的1/2。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6±2.8)个月。术后颈部和臂部VAS评分、NDI均较术前降低,JO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21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PPECD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安全有效,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微创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内窥镜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后路手术
下载PDF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早期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永谦 李健 +2 位作者 高梁斌 程立明 张平 《青海医药杂志》 2004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CD)治疗由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早期颈椎病的适应证以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把 16 8例PCD病例对比研究 ,根据X光片 (包括动力侧位片 )、CT或MRI抽选为Ιa、Ⅱa两组 (可重复 )及其对照组Ιb、Ⅱ...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 (PCD)治疗由颈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早期颈椎病的适应证以及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把 16 8例PCD病例对比研究 ,根据X光片 (包括动力侧位片 )、CT或MRI抽选为Ιa、Ⅱa两组 (可重复 )及其对照组Ιb、Ⅱb。Ιa组 6 0例 :伴有颈椎骨质增生的颈椎病病例。相同例数单纯颈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病例为Ιa组的对照组Ιb ;Ⅱa组 5 6例 :相邻颈椎椎体成角 >110及位移 >2mm的颈椎病病例。相同例数测量阴性的颈椎病为B组的对照组Ⅱb。术后随访 6个月~ 7年临床分析。结果 :术后优良率 :Ιa组只有 5 6 .7% ,而Ιb组 93.3%。两组之间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Ⅱa组 83.9% ,术后颈椎失稳程度无加重 ,Ⅱb组 87.5 % ,两组之间差别无显著性 (P >0 .5 )。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指征 ,PCD对于早期颈椎病是一种具有临床价值的治疗方法 ,且不影响颈椎的稳定性 ,颈椎失稳对PCD的疗效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颈椎间盘切除术 颈椎病 适应证 手术指征 骨质增生
下载PDF
内镜下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春霖 张银鹤 +2 位作者 严旭 李东哲 王闯建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9-95,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可行性及适应证,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51例采用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治疗并随访〉9个月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 目的探讨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可行性及适应证,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51例采用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治疗并随访〉9个月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23例,年龄41-76岁,平均(58.2±7.9)岁。病程0.5-15年,平均5.5年。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颈椎间盘突出伴脊髓压迫,其中两节段者5例(C5-6);三节段者7例(C3-5和C4-6分别为3例和4例);四节段者22例(C3-6);五节段者17例(C3-7)。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量表测定的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s,VAS),分别评估疗效及轴性症状;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评估颈椎曲率和活动度;采用cT扫描测量手术前后颈椎管矢状径,比较颈椎管大小变化并观察椎板切开减压槽处骨愈合情况;MRI评估脊髓内信号强度变化及脊髓减压状况;应用配对设计资料t检验对JOA评分、VAS评分、颈椎曲率和活动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1例的手术时间58~139min,平均(115.3±21.9)min,术中出血量110-380ml,平均(228.1±73.2)ml;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0.2±5.9)个月。JOA评分从术前(8.02±1.69)分增加至术后1年(13.02±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46,P=O.000),疗效评估:优17例,良28例,可4例。轴性疼痛VAS评分术后1年为(2.22±0.90)分,与术前(4.96±1.3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05,P=O.000),轴性症状评估:优18例,良21例,可12例。术前颈曲指数(cervical curvature index,CCI)为15.40%±4.50%与术后颈曲指数15.09%±4.87%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颈椎活动度术前为40.98°±8.27°,术后38.88°±9.5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椎管矢状径增加1.3-3.2mm,平均(2.32±0.42)mm。共204个椎板行双侧开槽微型钛板固定,末次随访共146个椎板双侧减压槽处发生骨愈合,愈合率为71.6%。本组术后发生一侧上肢轻度活动障碍1例,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后肌力逐渐恢复。出现l枚小螺钉轻微松动1例,未给予处理。结论内镜下微创颈椎管成形术是一种可减少棘突一韧带复合体和深部肌肉损伤的新手术方式,能安全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颈椎病 椎板切除术
原文传递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对山羊颈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杜中立 周义成 +5 位作者 王承缘 洪澄 刘汉桥 张江帆 丁辉 冯定义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21-4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percutaneouscervicaldiskectomy,PCD)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成年山羊10只,经皮髓核切除:C3~47只,C4~53只。术前及术后均作颈椎矢、冠、轴位MR...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percutaneouscervicaldiskectomy,PCD)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成年山羊10只,经皮髓核切除:C3~47只,C4~53只。术前及术后均作颈椎矢、冠、轴位MRI及摄正侧位X线片,并分别测量手术椎间盘的高度及其相邻椎体的成角及位移情况。对以上术前与术后的测量数据,运用统计学检验方法进行t检验。结果PCD术后,7例(70%)手术部位椎间隙明显变窄;5例(50%)出现骨质增生,4例(40%)椎间盘膨出,但手术部位相邻椎体位移及成角情况在手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CD后对山羊颈椎稳定性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术 颈椎 稳定性
原文传递
老年颈椎病患者颈前路次全切应用限制性与非限制性钛板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20
作者 江立波 薛恩兴 +4 位作者 吴瑞凯 郑旭浩 胡旭琪 吴畏 徐华梓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57-860,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颈椎病患者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采用限制性和非限制性钛板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将58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老年颈椎病患者分为限制性钛板组(30例)和非限制性钛板... 目的分析老年颈椎病患者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采用限制性和非限制性钛板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变化。方法将58例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老年颈椎病患者分为限制性钛板组(30例)和非限制性钛板组(28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表现。结果非限制性组与限制性组相比,末次随访时的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7.7±18.6)%、(75.8±23.2)%(t=0.340,P=0.735);术后3个月,两组的融合率分别为89.3%、63.3oA(x2=5.327,P=0.021);术后3、6、12个月,非限制性组与限制性组相比,融合节段高度的丢失增大(2.42±3.05)mm和(0.98±2.86)mm、(3.95±3.65)mm和(2.34±2.97)mm、(3.60±4.33)mm和(2.40±2.96)mm,融合节段前凸角度的丢失增大(1.64±2.33)°和(O.66±2.14)°、(2.13±3.79)°和(0.70±2.99)°、(2.39±4.26)°和(0.86±3.25)°,但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钛板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非限制钛板有助于患者的椎间植骨的早期融合。但是非限制性钛板有可能加重老年患者的融合节段前凸角度和高度的丢失,因此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