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hnique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被引量:11
1
作者 Rama Shankar Gupta Xiao-Tao Wu +1 位作者 Xin Hong Arjun Sinkemani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5年第7期208-216,共9页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ith little pain, less blood loss, less hospital stay and the surgery can be done in local anesthesia, which was started during late 20...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is a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ith little pain, less blood loss, less hospital stay and the surgery can be done in local anesthesia, which was started during late 20th century. Kambin and Gellmann in 1973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Hijikata in Japanin 1977 individually preformed posterolateral percutaneous nucleotomy for the resection of the nucleus pulposus and release of compressed exiting nerve root, which is now spreading through the world and many surgeons are developing their skill but it needs experience and patience for successful outcomes. Along with advanced instruments now the surgery can be performed only giving a small skin incision of 8 - 10 mm and is as effective as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surgery and open microdiscectomy 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this review, we are explaining the technique of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surgery along its advantages and complications which can be encountered while performing this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erniated nucleus pulposus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Nucleotomy Root Injury Safety Triangle
下载PDF
以自我效能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亚琴 从雯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1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以自我效能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在钟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究以自我效能为导向的护理干预对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髓核摘除术后患者康复效果影响。方法:择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在钟祥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9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则实施以自我效能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GSES)评分、腰椎功能(JOA)评分、术后康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后1周、2个月,研究组GSES评分、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98.88%)高于对照组(89.89%),并发症发生率(2.24%)低于对照组(11.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髓核摘除术治疗的围术期实施以自我效能为导向的护理方案,术后康复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低,可显著改善腰椎功能,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 护理干预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髓核摘除术 康复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卿培东 曹云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2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试验组实施3... 目的:探讨3D打印导板技术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4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试验组实施3D打印技术辅助腰椎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及并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术后1年腰椎神经功能评分(JOA)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3D打印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可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降低射线辐射损害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腰椎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穿刺 神经功能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效果及对患者VAS、ODI、JOA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艾国庆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8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效果及对患者VAS、ODI、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7月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90...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效果及对患者VAS、ODI、JO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7月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9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经皮椎间盘镜腰椎髓核摘除术,研究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观察并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近远期疗效,术后1 d、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日本骨科治疗协会评估(JOA)分数。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下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4,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414,P<0.05)。两组术后1 d、1个月、3个月VAS、ODI、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1个月VAS、ODI、JOA均较术后1 d均明显改善,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1个月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盘镜腰椎椎髓核摘除术、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相当,且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等指标,但后者治疗的患者围术期指标更优,远期疗效更佳,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ODI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毕明昊 《中外医疗》 2022年第12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参照组应用椎板开窗...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1月—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参照组,各30例。研究组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参照组应用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并比较两组观察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5.79±6.36)mL显著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9,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出院时间(2.01±0.22)cm、(10.57±2.78)d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34、4.900,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5.91±4.81)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6,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的效果更确切,能够进一步减小手术创伤,预防术后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可在临床治疗中推荐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临床疗效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云辉 于栋 +5 位作者 时宗庭 杨骁侠 马涉 刘恒平 刘侃 张清烽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36-40,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LD)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临床资料。106例均为单间隙患者,按... 目的:观察并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与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PELD)的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临床资料。106例均为单间隙患者,按照Pfirrmann腰椎间盘退变分级标准:Ⅰ级6例,Ⅱ级8例,Ⅲ级28例,Ⅳ级34例,Ⅴ级30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术前和术后不同分组VAS及ODI评分,并计算出VAS评分和ODI评分改善率;分析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与改善率的相关性,并记录所有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个月、12个月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级术后各时间节点的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级与Ⅳ、Ⅴ级术后各时间节点VA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irrmann分级与VAS评分和ODI评分改善率行相关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不同退变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确切,但Pfirrmann分级与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整体相关。该分级对微创术前患者、术式的合理选择及术后疗效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切除术 椎间盘退变分级 改善率
原文传递
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胜利 肖正军 《中华疼痛学杂志》 2021年第4期392-397,共6页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腰椎小关节囊及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 目的研究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腰椎小关节囊及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和髓核摘除组,每组42例,其中,男28例,女56例,年龄35~76岁。联合治疗组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镜下关节囊及脊神经后支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射频温度80℃、频率50 Hz,治疗120 s。髓核摘除组患者给予单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髓核摘除组(90.5%比71.4%)(χ^(2)=4.941,P=0.026);联合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2±9)min、(11.3±2.4)ml,均高于髓核摘除组的(61±8)min、(8.8±0.9)ml(P均<0.001)。术后1周、1及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VAS评分分别为[(2.5±0.3)、(1.4±0.2)和(1.2±0.2)]分,均低于髓核摘除组的[(3.4±0.4)、(2.5±0.3)和(2.1±0.4)]分(P均<0.001);术后1周及6个月时,联合治疗组ODI评分[(25.4±3.4)和(9.4±1.4)]分,均低于髓核摘除组[(36.6±4.6)和(20.3±3.1)]分(P均<0.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镜下腰椎小关节囊及脊神经后内侧支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关节源性腰腿痛患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小关节紊乱 脊神经 射频热凝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