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ural Recreational Tourism Destinations
1
作者 Hongna LI Liang ZH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4期60-62,共3页
We select 149 rural recreational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samples, and use geographical mathemat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travel spatial structure of rural recreational tourism destinations fr... We select 149 rural recreational tourism destinations in Liaoning Province as the samples, and use geographical mathematical method to analyze the travel spatial structure of rural recreational tourism destinations from aggregation degre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the balance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spatial connection and spatial accessibi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m destinations shows the gathering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evenness of the distribution is very low, displaying strong neighboring positive effect; the accessibility of traffic network is high, and basically the dense tourist traffic network is formed; the nodes with the best accessibility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ity groups of central Liaoning and the southern regions of Liaoning, while the nodes with poor accessibility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ity groups of western Liaoning and the eastern regions of Liao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LEISURE tourism destination SPATIAL structur
下载PDF
Empirical Research on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ect Increase of Rural Tourist Destination Under the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Xishan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2
作者 MA Ying ZHANG Chaoxuan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9年第1期90-94,共5页
As one of important channel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rural tourism obtains a lot of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rural development. However, relatively single product and homogenized development model m... As one of important channel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rural tourism obtains a lot of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rural development. However, relatively single product and homogenized development model make competition gradually intensify, and many once glorious rural tourist destinations gradually decline. Xishan District of Kunming City of Yunnan Province is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paper. Via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survey and depth interview, development process, status quo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its rural tourism are deeply explored. Based on above research results, development idea, strategy and countermeasure fo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ect increase of traditional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are proposed, and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are taken as the ultimate development go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EFFECT INCREASE Development path
下载PDF
A New Perspective of Rural Tourism and Leisure Agriculture Integrat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Rural Tourism 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in Dalishu Village 被引量:1
3
作者 Guanglu LI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9期62-64,共3页
Tourism has become the most dynamic and promising green industry in Dalishu Village.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ame type of tourist areas and the addition of other theme tourism destinations,the rural tourism of... Tourism has become the most dynamic and promising green industry in Dalishu Village.However,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same type of tourist areas and the addition of other theme tourism destinations,the rural tourism of Dalishu Village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how to develop in homogenous competition and how to maintain stable development.This is also a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addressed seriously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Starting from the image perception factors,this study chooses the interaction among image perception factors,satisfaction and loyalty as a perspective,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play a key role in tourists'satisfaction and loyalty,and to provide a new driving force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Dalishu Vill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 perception factors SATISFACTION LOYALTY Dadong Dalishu Village
下载PDF
The Prospects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Continental Touristic Region of Croatia: A Survey Conducted Among Younger and More Educated Respondents
4
作者 Matea Skabema Petar Kurecic 《Journal of Tourism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17年第5期189-200,共12页
The paper represents a product of mentor-graduate student cooperation, developed at the graduate study of Business Economics, major Tourism. The destinations and types of tourism are listed that exist in this area but... The paper represents a product of mentor-graduate student cooperation, developed at the graduate study of Business Economics, major Tourism. The destinations and types of tourism are listed that exist in this area but also have room for improvement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The goal is to prolong the season and not only focus on the coastal part of Croatia, following the examples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The final goal of the research is to examine the behavior and opinion that participants have about Croatian tourism, what are their preferences when it comes to the choice of destination, on what grounds, how much are they familiar with rural tourism offer, and whether they think that further development would be crucial for rural tourism improvement.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on 203 respondents residing in the Republic of Croati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tourism offer expanding decisive factors in the choice of destination SEASONALITY tourism in Croatia
下载PDF
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以湖北省恩施州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谢双玉 聂黎莎 +2 位作者 田文利 黄美忠 乔花芳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3,共13页
山区旅游地兼具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聚等多重特性,对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守护脱贫攻坚成果.本研究在农户生计韧性理论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征构建了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 山区旅游地兼具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聚等多重特性,对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的科学评价有助于守护脱贫攻坚成果.本研究在农户生计韧性理论认知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征构建了中国山区旅游地农户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值法对恩施州18个旅游村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以Speranza为代表的生计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较好地表达了农户应对冲击、实现更好结果的特性,但存在评价对象不明晰、指标选取不够严谨、评价体系构建不完整及本土适应性不够等问题;②结合中国山区旅游地特性对Speranza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在地优化,通过Ω系数检验发现优化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③恩施州旅游地农户的生计韧性总体处于低水平.从3大维度来看,除缓冲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之外,学习能力和自组织能力均处于低水平,自组织能力水平最低.从地域分布来看,农户的生计韧性水平在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的不同村落间都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宣恩县的农户生计韧性水平整体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旅游地 农户生计韧性 评价指标体系 恩施州 旅游 农业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民宿经营者咨询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蔡建刚 刘嘉媚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8-113,共6页
乡村民宿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民宿经营者的咨询网络是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张家界龙尾巴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收集数据,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村民宿经营者的咨询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乡村民宿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而民宿经营者的咨询网络是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张家界龙尾巴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收集数据,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村民宿经营者的咨询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龙尾巴村民宿经营者咨询网络规模较小、密度较低,经营者M6处在网络的中心位置;民宿经营者之间形成了6个派系,显现出一定的内部凝聚性,但部分接近中心度高的经营者呈现出较低的度数中心度与中间中心度;M6、M8、M10、M1、M7等民宿经营者处于结构洞位置,具有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优势。为了优化咨询网络结构、促进乡村民宿发展,龙尾巴村要吸引多元主体参与民宿发展,加强咨询网络内外部联系,加深经营主体之间的战略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宿经营者 咨询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乡村旅游地 龙尾巴村
下载PDF
复杂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影响研究——以成都市幸福村为例
7
作者 罗文斌 楚雪莲 刘阳杰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2-126,共15页
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其组态影响研究对于转变当前研究的简单线性思维、深化推动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组态影响理论模型,以成都市... 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其组态影响研究对于转变当前研究的简单线性思维、深化推动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组态影响理论模型,以成都市典型乡村旅游地幸福村的农户为案例,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法探究复杂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影响,以揭示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背后更为深刻的效应机理。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受经济、社会、生态等外因与内因的组态影响,单一因素难以构成影响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必要条件,内生动力、旅游产业、土地利用、政策制度、社区治理和自然环境是组态路径中的6大核心影响因素;2)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路径包括4类正向驱动路径和3类负向抑制路径,同向组态路径彼此等价且条件之间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异向组态路径间具有因果关系的非对称性;3)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多重并发路径的形成受旅游区位和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管理启示,旨在为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机制研究提供复杂组态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可持续生计 乡村旅游地 组态效应 复杂视角 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构建研究——以佛山南海松塘村为例
8
作者 刘妹 邹瑾琳 王倩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8期1-5,共5页
以佛山南海松塘村为例,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构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松塘村品牌的风格定位和设计原则,完成了松塘村品牌标识、品牌色彩、辅助图形、IP的开发以及应用系统的设计实践,并提出松塘村未来品牌发展的策略。... 以佛山南海松塘村为例,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构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松塘村品牌的风格定位和设计原则,完成了松塘村品牌标识、品牌色彩、辅助图形、IP的开发以及应用系统的设计实践,并提出松塘村未来品牌发展的策略。研究旨在为其他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构建提供参考,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目的地 品牌形象 设计
下载PDF
广东省文旅特色村空间分异及其影响因素
9
作者 郑群明 苗珈芸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乡村旅游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有利于优化乡村旅游供给,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以广东省259个文旅特色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广东省文旅特色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 乡村旅游地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载体,研究其空间分布格局有利于优化乡村旅游供给,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以广东省259个文旅特色村为研究样本,运用最邻近指数、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广东省文旅特色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广东省文旅特色村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在市域范围内分布不均衡;(2)广东省文旅特色村呈多核心集聚发展态势,可分为珠三角双核心区与粤东单核心区,3大集聚区均形成明显的“中心-外围”结构,珠三角双核心区已形成连绵发展态势;(3)在地形、水文、交通、人口密度等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下,广东省文旅特色村呈现出南密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特色村 空间分异 影响因素 广东省 乡村旅游地
下载PDF
基于网络评价的乡村红色旅游地公共空间形象感知研究
10
作者 赵清华 冯雅茹 高静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6期51-53,共3页
文章以四个主流旅游网站爬取的网络评价文本为研究数据,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中高频词、语义网络和情感分析功能对西柏坡红色景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和井冈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的公共空间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红色旅游地... 文章以四个主流旅游网站爬取的网络评价文本为研究数据,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中高频词、语义网络和情感分析功能对西柏坡红色景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和井冈山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的公共空间形象感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红色旅游地形象认知都有相似的心理感受和理解;但不同景区红色文化和自然环境具有差异,游客对红色旅游地形成不同的核心公共空间形象感知;游客形象认知评价主要以积极情感为主,中性和消极情感较低;优良的红色文化公共空间及其特色自然景观、科学的景点布局和组织、具有地域特色的空间形式、体验感强的活动内容和周全的景区配套服务设施是红色旅游地公共空间形象认知的具体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客网络评价 乡村红色旅游 目的地公共空间形象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返乡从业居民“人的再生产”机制研究
11
作者 张圆刚 田文娟 +1 位作者 王亚楠 郭佳昕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82,共13页
返乡从业居民是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其个体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议题。文章从人本位出发,分析了乡村旅游地返乡从业者“人的再生产”概念。首先,研究探索了“人的再生产”维度,包括人地关系再嵌入、文化价值观再生产... 返乡从业居民是乡村旅游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基础,其个体发展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议题。文章从人本位出发,分析了乡村旅游地返乡从业者“人的再生产”概念。首先,研究探索了“人的再生产”维度,包括人地关系再嵌入、文化价值观再生产、人际关系再生产、劳动形式再生产和自我再实现。第二,研究建构了“人的再生产”模型,其中,人地关系和劳动形式再生产构成“人的再生产”物质与时空基础,文化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再生产构成文化与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返乡者实现了阶段性主-客身份转换和自我存在方式重构。第三,研究分析了乡村旅游地返乡从业者“人的再生产”阶段历程及策略,准备阶段,策略包含心态建设、人际筹备、职业搜寻与确认;初返阶段,策略包含逃避、对抗、纠偏;适应阶段,策略包含记忆回归、情感联结、社会合作;稳定到发展阶段,策略包含资源复盘、发展对比、未来规划。研究可为乡村旅游地的返乡政策制定和治理提供理论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返乡居民 返乡从业 人的再生产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主客共享视角下城乡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路径——以滨州惠民县为例
12
作者 李雯 武海燕 王开放 《科学与信息化》 2024年第16期110-112,共3页
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一定区域的过渡地带——县域,这块区域是城乡发展的薄弱区,同样也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推动该区域成功转型为中国式现代化“城乡旅游地发展样板”。县域城乡旅游地受到城市... 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一定区域的过渡地带——县域,这块区域是城乡发展的薄弱区,同样也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乡村旅游发展能够推动该区域成功转型为中国式现代化“城乡旅游地发展样板”。县域城乡旅游地受到城市化进程和旅游化发展的双重推动作用,其空间演化路径相对复杂。本研究以旅游地生命周期和空间生产理论等旅游学科理论为基础,综合采用非参与式观察、政策文本研究以及内容分析法等对典型的县域城乡旅游地惠民县的空间演化过程和机制展开实证讨论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空间演化 旅游地发展 主客共享 城乡旅游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对旅游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来自长沙市城郊乡村旅游地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文斌 丁德孝 +1 位作者 楚雪莲 高云红 《中国土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9-99,共11页
研究目的:实证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对旅游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机理,为新阶段乡村旅游、土地利用及农户生计互动关系和协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长沙市城郊乡村旅游地354户农户调查问卷为数据,采用参与式农村... 研究目的:实证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对旅游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机理,为新阶段乡村旅游、土地利用及农户生计互动关系和协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长沙市城郊乡村旅游地354户农户调查问卷为数据,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熵权法、logistic回归模型等方法。研究结果:(1)不同类型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水平具有显著差异,旅专型农户土地利用的社会功能水平最高;(2)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对不同生计策略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且存在差异性,其中就业支持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对旅专型具有正向影响;(3)在非旅型农户向旅游型转化中,社会功能是正向影响因素,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是负向影响因素。研究结论:土地多功能利用是农户生计转型的重要动力,识别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差异并实施有效引导管控,有助于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探索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乡村旅游地 农户生计策略 土地多功能利用 logistic回归分析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张家界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
14
作者 粟娟 王艳 +1 位作者 谢文海 赵纯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1-41,共11页
以张家界536个乡村旅游地为研究样本,借助核密度及热点分析等方法,系统探讨张家界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乡村旅游地近十年经历了“缓慢—快速—稳定”3个阶段,呈现“近景”、“嵌景”和“脱景”三种空间形... 以张家界536个乡村旅游地为研究样本,借助核密度及热点分析等方法,系统探讨张家界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乡村旅游地近十年经历了“缓慢—快速—稳定”3个阶段,呈现“近景”、“嵌景”和“脱景”三种空间形态;热点与高密度区时空格局呈现以“武陵源—天门山—大峡谷”为极点,沿东北方向周围地区发散的“一带多核”集聚区以及“瑞塔镇—罗塔坪—王家坪—零溪镇”乡镇为核心的环形多核心集中分布区;张家界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演变由集聚到强烈集聚,并且与旅游资源、交通干道、政策制度要素密切相关;资源禀赋、人力资本、交通要素、客源市场、政策制度是张家界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的重要成因,其中优异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作用于乡村旅游地的创新与持续发展,一定存量和流量的乡村人力资本带来更强更持久动力,国道县道乡道的改善有效扩大了乡村旅游需求,提高了供给效率,客源市场是张家界乡村旅游地持续盈利的重要保障,助推其时空特征不断发生演变,旅游投资和乡村土地流转等政策制度不仅助推乡村旅游发挥长效作用,还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时空演化 空间集聚 张家界
下载PDF
生计类型视角下城郊乡村旅游地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评价及其差异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文斌 丁德孝 +2 位作者 楚雪莲 高云红 刘阳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9-650,共12页
不同生计类型视角下的土地多功能利用水平与差异研究是深入推进旅游与土地融合发展,协调城郊旅游发展用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以长沙城郊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区域,基于参与式农村评估、熵权法、区位熵等方法,探究城郊乡村旅游地不同生计类型... 不同生计类型视角下的土地多功能利用水平与差异研究是深入推进旅游与土地融合发展,协调城郊旅游发展用地矛盾的重要途径。以长沙城郊乡村旅游地为研究区域,基于参与式农村评估、熵权法、区位熵等方法,探究城郊乡村旅游地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水平、优势度及其差异性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水平存在差异。非旅型土地经济功能、生态功能水平最高,旅专型社会功能水平最高。(2)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内部功能权衡协同分异显著。非旅型经济功能与社会功能的权衡冲突最明显。兼旅型、旅兼型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的权衡冲突最明显。旅专型土地功能内部权衡冲突最小,协同性最优。(3)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土地利用优势功能具有显著差异,且与土地利用主导用途及功能需求有关。非旅型以资源供给功能为主导(1.69),兼旅型以经济发展功能为主导(1.19),旅兼型以生态涵养功能为主导(1.06),旅专型以社会保障功能为主导(2.05)。同时,针对引导城郊乡村旅游地农户土地多功能利用模式向旅专型发展,以及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土地利用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郊乡村旅游地 土地多功能利用 旅游生计类型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环境公民行为的量表开发与实证检验
16
作者 吴茂英 吴新芳 李秋成 《旅游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8-75,共18页
良好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维护和提升离不开村民自发的、利他的环保行为,即组织环境公民行为。文章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将乡村旅游地看作组织,关注乡村旅游地村民的组织环境公民行为(OCBE... 良好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地的环境维护和提升离不开村民自发的、利他的环保行为,即组织环境公民行为。文章从组织行为学的视角将乡村旅游地看作组织,关注乡村旅游地村民的组织环境公民行为(OCBE)。遵循标准的量表开发程序,文章采用4个研究开发并验证了乡村旅游地OCBE量表。研究一通过文献回顾及焦点小组获取了4个维度共18个初始测项;研究二通过3个乡村旅游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精简量表题项;研究三基于两个乡村旅游地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了3个维度共13个测项,包括人际导向OCBE、自我导向OCBE、目的地导向OCBE;研究四验证了量表的关联效度。文章为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管理建议,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环境公民行为 环境行为 乡村旅游地 可持续发展 量表开发
下载PDF
河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诗语 何峰 +1 位作者 胡晓慧 杨会娟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6-115,共10页
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指数、叠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015处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省乡村旅游地可划分为休闲观光类、特色村镇类、... 以河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最邻近指数、叠置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空间分析方法,对河北省1015处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省乡村旅游地可划分为休闲观光类、特色村镇类、农业科技类、农事体验类、乡村文化类和森林村庄类6类,其中森林村庄类占半数以上;(2)河北省乡村旅游地总体呈集聚分布,且以平泉—井陉一线为分界线,呈现出“东南密集,西北稀疏”的空间分布格局;(3)河北省乡村旅游地呈现多核心集聚发展状态,有四大集聚区,分别是以石家庄为核心的平山县—石家庄市—栾城县集聚区、以邯郸市为核心的武安市—邯郸市—磁县集聚区、以秦皇岛市为核心的秦皇岛市—昌黎—乐亭集聚区和廊坊市北部集聚区;(4)河北省各类乡村旅游地均呈集聚分布,其中农事体验类和乡村文化类因数量少且分布极为集中,故集聚程度相对较高,而农业科技类、特色村镇类、休闲观光类和森林村庄类因数量较多且分布相对均匀,因此集聚程度相对低一些;(5)自然因素、交通因素、客源因素、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河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空间分布 核密度分析 地理探测器 河北省
下载PDF
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及其时空演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洪学婷 黄震方 +1 位作者 贾文通 沈伟丽 《旅游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8-61,共14页
乡村旅游地精准把握乡村性特征,能有效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文章以南京市世凹桃源村、大山村和漆桥村为案例地,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刻画了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乡村性表征的核心范畴包括乡村物质环境... 乡村旅游地精准把握乡村性特征,能有效提升其核心竞争力。文章以南京市世凹桃源村、大山村和漆桥村为案例地,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刻画了乡村旅游地乡村性表征及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乡村性表征的核心范畴包括乡村物质环境、社会行为和精神文化。旅游发展前的表征与农业密切相关,旅游发展后,旅游特征强化。时间演化方面,不同案例地的乡村性表征水平和变化方向具有差异,世凹村和漆桥村的乡村性表征水平呈下降态势,而大山村的乡村性表征水平呈增长趋势。物质环境和社会行为维度呈现降低趋势,而精神文化方面的感知明显增强。空间演化方面,物质环境维度的乡村性表征空间分布格局以“小集聚、大分散”为特征,社会行为维度的乡村性表征表现出“大集聚、小分散”的空间特征,精神文化维度的乡村性表征具有“小集聚”的分布特征,在旅游发展后,乡村性表征空间格局均呈现更为集聚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性 旅游地 表征 时空演化 乡村
下载PDF
交往意愿中介作用下的乡村旅游地游客重游意愿与旅游动机的关系
19
作者 梁传波 巫昊旻 张炫 《市场周刊》 2023年第5期71-74,共4页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并以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将游客交往意愿作为中间变量研究乡村旅游地游客重游意愿和旅游动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游客旅游动机与游客交往及重游意愿呈正向相...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搜集相关数据并以结构方程模型作为研究方法,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将游客交往意愿作为中间变量研究乡村旅游地游客重游意愿和旅游动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游客旅游动机与游客交往及重游意愿呈正向相关关系;乡村旅游地游客交往意愿与重游意愿呈正向相关关系;乡村旅游地游客重游意愿与旅游动机之间游客交往意愿起着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重游意愿 旅游动机 交往意愿
下载PDF
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怡帆 何丹 范振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98-1607,共10页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合的方法,在检验影响因素净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乡村旅游地居民高幸福感的条件组合,归纳引致居民幸福感的路径类型。研究发现:①情感团结、环境获益感知、社会文化获益感知与自我发展对居民幸福感...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与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结合的方法,在检验影响因素净效应的基础上分析乡村旅游地居民高幸福感的条件组合,归纳引致居民幸福感的路径类型。研究发现:①情感团结、环境获益感知、社会文化获益感知与自我发展对居民幸福感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简单的前因变量均不构成居民高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各变量均需依赖与其他要素的条件组合共同作用;②7种条件组合对居民高幸福感的形成具有较高解释力。自我发展与经济获益感知依赖最为明显、经济获益感知在组合中呈现双向表现、社区参与的表现并不突出;③居民高幸福感存在4种作用路径,情感团结、社会获益感知在4种路径中均起到了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地 居民幸福感 人地关系 结构方程模型 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