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地区人群的牙周健康状况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峰枚 何祥一 +3 位作者 张莹 冯海霞 蔡传勇 车团结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5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人群的牙周健康状况,检测牙周健康者及牙周疾病患者口腔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的阳性率,为兰州地区人群防治牙周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942例唾液标本,采用常规厌氧培养法,挑取产黑色...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人群的牙周健康状况,检测牙周健康者及牙周疾病患者口腔唾液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的阳性率,为兰州地区人群防治牙周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942例唾液标本,采用常规厌氧培养法,挑取产黑色素菌落进行革兰染色与生化鉴定。结果兰州地区人群牙周疾病患病率为78.45%,男女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5);农村人群(53.45%)高于城市人群(4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各年龄段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呈增长趋势。兰州地区人群唾液中Pg总阳性率为71.23%,牙周疾病组(82.22%)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27.57%),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兰州地区人群牙周健康状况与生活环境、年龄、性别有关;在不同的牙周健康状况人群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分布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健康状况 牙龈卟啉单胞菌 阳性率 防治 兰州地区
下载PDF
咬颌力作用下牙周膜应力应变分布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锐 周智 陈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0-245,270,共7页
通过对咬颌力载荷作用下牙周膜的应力应变分析,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将牙根近似为抛物线形柱体模型,对模型加载、求解,对近似模型牙周膜应力大小、分布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了剪力、轴力以及弯矩分别作用下牙周膜应力应变分布,并... 通过对咬颌力载荷作用下牙周膜的应力应变分析,为临床修复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将牙根近似为抛物线形柱体模型,对模型加载、求解,对近似模型牙周膜应力大小、分布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了剪力、轴力以及弯矩分别作用下牙周膜应力应变分布,并将计算结果应用到咬颌力载荷作用下牙周膜应力应变分析;选取从牙颈部截面到牙根尖截面等距划分的5个截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截面最大Von misses应力。理论分析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极为相似。牙周膜的高应力区出现在牙颈部与牙根中部之间,牙根中部至根尖应力水平很低,说明牙周膜对应力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表明在咀嚼过程中,牙周膜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颌力,同时还有缓冲、储存颌力传导至周围牙槽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应力应变分析 咬颌力载荷 力学模型 平移定理
原文传递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滑动阻力的对比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杜瑞 冯云霞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356-359,共4页
目的对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滑动阻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9—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和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共同完成。根据人体实际弹性模量比例制作含牙周膜的上颌仿真模型,测试自锁... 目的对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滑动阻力的大小及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1年9—12月在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和太原理工大学应用力学与生物医学研究所共同完成。根据人体实际弹性模量比例制作含牙周膜的上颌仿真模型,测试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分别与0.016英寸、0.018英寸的镍钛丝和0.017英寸×0.022英寸、0.018英寸×0.025英寸、0.019英寸×0.025英寸的不锈钢方丝匹配时的滑动阻力大小。结果使用同种弓丝时,滑动阻力由小到大排列:DamonQ被动自锁托槽<Tomy主动自锁托槽<传统金属托槽,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种托槽情况下,除0.019英寸×0.025英寸不锈钢方丝外,其余滑动阻力都随弓丝直径的增大而增大,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托槽类型与弓丝的匹配对滑动阻力的影响十分重要,从而实现牙齿的快速有效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阻力 自锁托槽 含牙周膜仿真模型
原文传递
PcDNA3.1(+)-sTNFRⅠ真核表达载体在牙周膜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4
作者 刘艳丽 杨连甲 +1 位作者 董绍忠 赵红萍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TNFRⅠ,并转染人牙周膜细胞观察是否有目的产物的表达,研究其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周治疗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RT-PCR方法筛选目的基因,并构建质粒;ELISA方法检测牙周膜细...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TNFRⅠ,并转染人牙周膜细胞观察是否有目的产物的表达,研究其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周治疗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RT-PCR方法筛选目的基因,并构建质粒;ELISA方法检测牙周膜细胞转染PcDNA3.1(+)-sTNFRⅠ后培养上清中目的基因的表达;MTT检测目的产物是否在牙周膜细胞中有抑制TNF-α的作用。结果:成功重组构建了质粒PcDNA3.1(+)-sTN-FRⅠ,转染牙周膜细胞后,培养上清中目的产物sTNFRⅠ表达量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MTT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结论:质粒PcDNA3.1(+)-sTNFRⅠ可以在牙周膜细胞中高效表达,并且可以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活性。为进一步研究TNFR在牙周病中的致病作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质粒 牙周膜细胞 转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