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gene controls tooth root development in coordination with formation of the periodontium 被引量:14
1
作者 Audrey Rakian Wu-Chen Yang +6 位作者 Jelica Gluhak-Heinrich Yong Cui Marie A Harris Demitri Villarreal Jerry Q Feng Mary MacDougall Stephen E Harr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2期75-84,共10页
Formation of the periodontium begins following onset of tooth-root formation in a coordinated manner after birth. Dental follicle progenitor cells are thought to form the cementum, alveolar bone and Sharpey's fibers ... Formation of the periodontium begins following onset of tooth-root formation in a coordinated manner after birth. Dental follicle progenitor cells are thought to form the cementum, alveolar bone and Sharpey's fibers of the periodontal ligament (PDL).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regulatory morphogens that control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se progenitor cells, as well as the progenitor cells involved in crown and root forma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 in these processes by the conditional removal of the Bmp2 gene using the Sp7-Cre-EGFP mouse model. Sp7-Cre-EGFP first becomes active at E18 in the first molar, with robust Cre activity at postnatal day 0 (PO), followed by Cre activity in the second molar, which occurs after P0. There is robust Cre activity in the periodontium and third molars by 2 weeks of age. When the Bmp2gene is removed from Sp7+ (Osterix+) cells, major defects are noted in root, cellular cementum and periodontium formation. First, there are major cell autonomous defects in root-odontoblast terminal differentiation. Second, there are major alterations in formation of the PDLs and cellular cementum, correlated with decreased nuclear factor IC (Nfic), periostin and α-SMA+ cells. Third, there is a failure to produc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 (VEGF-A) in the periodontium and the pulp leading to decreased formation of the microvascular and associated candidate stem cells in the Bmp2-cKOsp7-cre'EGFe. Fourth, ameloblast function and enamel formation are indirectly altered in the Bmp2-cKOsp7-cre'EGFe.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 Bmp2 gene has complex roles in postnatal tooth development and periodontium 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2 gene CEMENTUM DENTINOGENESIS periodontium development root formation
下载PDF
10-MDP钙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增殖、凋亡及MMPs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周吕惠 吴雨旻 陈晨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241-244,296,共5页
目的通过10-MDP钙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研究调查了不同浓度不同结构的10-MDP钙盐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合成的三种不同比例10-MDP钙盐进行鉴定。使用CCK-8法检测10-MDP钙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 目的通过10-MDP钙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研究调查了不同浓度不同结构的10-MDP钙盐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通过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对合成的三种不同比例10-MDP钙盐进行鉴定。使用CCK-8法检测10-MDP钙盐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增殖毒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MMP9表达。结果XRD的结果证实三种合成方式均有不同结构10-MDP钙盐的产生;细胞增殖毒性CCK-8实验中仅有1.0 mg/mL MDP-1组在72 h后引起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各组培养72 h后均不诱导细胞凋亡;0.2 mg/mL和0.1 mg/mL MDP-2、MDP-1组均抑制L929细胞的MMP2和MMP9蛋白分泌。结论10-MDP钙盐可能对牙周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没有细胞毒性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抑制MMP2、MMP9蛋白的分泌减少牙周组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MDP钙盐 牙周组织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超声荡洗用于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李雨轩 曾群玲 +3 位作者 贺新兰 刘芳庆 裴佳 彭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4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荡洗用于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机用镍钛器械与复方氯... 目的:探讨超声荡洗用于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机用镍钛器械与复方氯己定冲洗进行乳牙一次性治疗,观察组接受机用镍钛器械与复方氯己定+超声荡洗进行乳牙一次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后1周疼痛率、牙周指标、龈沟液炎症因子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疼痛率相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牙龈指数(GI)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龈沟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荡洗用于乳牙一次性根管治疗中,能显著降低治疗后1周疼痛率,缓解局部炎症反应,改善牙周状况,提升舒适性和短期总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根管 乳牙 超声荡洗 镍钛器械 复方氯己定 疼痛 牙周
下载PDF
Effects of orthodontic load on the periodontium of autogenously transplanted teeth in beagle dogs 被引量:2
4
作者 Lu LU Hui-fang SUN +2 位作者 Han XUE Jing GUO Yang-xi CHE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1025-1032,共8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periodontal healing of autogenously transplanted teeth loaded orthodontically after autotransplantation in Beagle dogs.Methods:Forty-eight teeth were autogenously transplanted,24 of which were...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periodontal healing of autogenously transplanted teeth loaded orthodontically after autotransplantation in Beagle dogs.Methods:Forty-eight teeth were autogenously transplanted,24 of which were loaded postoperatively with orthodontic force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and for different durations.Periodontal healing was evaluated by probing pocket depth(PPD),the expression of relevant proteins,and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es.Results:The dental pockets of loaded and non-loaded teeth were both much deeper after the first postoperative week than before transplantation(P<0.05).Later,the PPD,which was measured after postoperative weeks 1,3,5,9 and 13,gradually became shallow.The expression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ALP)and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were higher in loaded teeth than in non-loaded teeth(P<0.05),and in groups subjected to two weeks duration of loading than in other groups at the same load time point(P<0.05).For the same load duration,the expressions of ALP and bFGF in teeth loaded after postoperative week 4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other treatments(P<0.05).According to histomorphometric analyses,an orthodontic force on transplanted teeth applied after postoperative weeks 4 or 8 for two weeks duration should be favorable for periodontal healing.Conclusions:It is advisable to apply an appropriate magnitude of force on autotransplanted teeth,such as orthodontic force,at appropriate time points and for a suitable duration,to achieve the optimal clinical prognosis following autogenous tooth transplantation.These results may serve as a basis for subsequent studies in humans so as to make clinical impro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TOGENOUS TOOTH transplantation periodontium healing ORTHODONTIC LOAD
原文传递
慢性牙周炎病人实施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徐聪燕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54-158,共5页
目的 探究实施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实验... 目的 探究实施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病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实施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结果 实验组比对照组各项指标更优(P<0.05)。结论 实施即刻种植修复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有效缓解了慢性牙周炎患者各方面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即刻种植修复 牙周基础治疗
下载PDF
激光辅助根面平整术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牙龈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建东 沈宏 王静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激光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对牙周组织和牙龈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51)采取... 目的:研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激光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对牙周组织和牙龈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51)采取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SRP)联合激光治疗,对照组(n=49)单纯应用SRP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4周患者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ry,LDF)检查牙龈微循环,并对患者行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检查。结果:治疗后2、4周,两组PD水平及BOP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试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周,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织微血管血流灌注、活动血细胞浓度、微血管血流相对速度均显著升高,临床附着水平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YAG激光联合SRP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效果优于单独SRP治疗,其能更有效地清除菌斑及病变组织,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龈下刮治术 根面平整术 ER:YAG激光 牙周组织 牙龈微循环
下载PDF
CircRNA_TRMP7靶向调控NLRP3炎症小体在小鼠Ⅱ型糖尿病牙周组织炎症中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沈想 王陈飞 +1 位作者 张敏 梅幼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研究circRNA_TRMP7和NLRP3炎症小体在Ⅱ型糖尿病小鼠牙周组织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提取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16例)和健康志愿者(21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NLRP3炎症小体相关指标在T2DM... 目的:研究circRNA_TRMP7和NLRP3炎症小体在Ⅱ型糖尿病小鼠牙周组织炎症中的作用。方法:提取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16例)和健康志愿者(21例)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NLRP3炎症小体相关指标在T2DM小鼠和正常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中的表达差异,通过siRNA干扰M1型巨噬细胞中circRNA_TRMP7的表达,观察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炎症因子分泌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ircRNA_TRMP7在Ⅱ型糖尿病患者的PBMCs中表达较高,并且与NOD样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有关。NLRP3、Caspase-1、IL-18和IL-1β在T2DM小鼠牙周组织和M1型巨噬细胞中均呈现高表达,干扰circRNA_TRMP7的表达可抑制M1型巨噬细胞中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和IL-18、IL-1β的分泌。结论:在T2DM小鼠的BMDMs中,circRNA_TRMP7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促进牙周组织炎症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NLRP3炎症小体 Ⅱ型糖尿病 牙周组织 巨噬细胞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激光作用于牙周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毕蓝 张荣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9-482,共4页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包含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的牙周组织是牙齿移动的支持与基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正畸过程中发生的牙周组织问题。近年来激光以其安全、微创、靶向性高等特点逐渐受到重视,可应用于处理正畸中的各种...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包含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骨质的牙周组织是牙齿移动的支持与基础,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正畸过程中发生的牙周组织问题。近年来激光以其安全、微创、靶向性高等特点逐渐受到重视,可应用于处理正畸中的各种牙周组织问题,例如微种植钉周围炎、牙周病、加速牙槽骨改建加快正畸牙移动等方面。本文就激光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牙周组织 正畸
下载PDF
减阻牙周膜牵张成骨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文芳 陈曦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7-114,共8页
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甚至全身健康,且多年来患病率居高不下。正畸矫治是错[牙合]畸形的重要治疗手段。减阻牙周膜牵张成骨术可安全、高效地使正畸牙移动加速,有望解决传统矫治方法因矫治周期长而引发牙体、牙周健康风险的问... 错[牙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甚至全身健康,且多年来患病率居高不下。正畸矫治是错[牙合]畸形的重要治疗手段。减阻牙周膜牵张成骨术可安全、高效地使正畸牙移动加速,有望解决传统矫治方法因矫治周期长而引发牙体、牙周健康风险的问题,但同时也存在加力大、加力难等问题,制约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关于减阻牙周膜牵张成骨术的分子机制研究不断深入,自动牵张成骨装置不断研发,推动了这项技术的不断革新。本文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从减阻牙周膜牵张成骨术的发展简史、重要技术参数、分子生物学机制及组织学特点、技术优势与革新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利于全面了解减阻牙周膜牵张成骨术的研究进展,加深对该技术的深入理解,为加速正畸牙移动的技术革新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 机械张力 骨重建 牵张成骨
下载PDF
Copine7蛋白在牙、牙周组织发育与再生中的作用
10
作者 杨玥 赵溟昱 +1 位作者 谢旭东 王骏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7期647-651,共5页
Copine 7(CPNE7)蛋白是在前成釉细胞条件培养基(preameloblast⁃conditioned medium,PACM)中发现的一种钙离子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在牙发育过程中,CPNE7蛋白由牙源性上皮细胞表达并分泌,参与调控牙源性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 Copine 7(CPNE7)蛋白是在前成釉细胞条件培养基(preameloblast⁃conditioned medium,PACM)中发现的一种钙离子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在牙发育过程中,CPNE7蛋白由牙源性上皮细胞表达并分泌,参与调控牙源性间充质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近年研究发现,CPNE7蛋白可促进第三期牙本质的形成和牙本质小管内矿物沉积,降低牙本质通透性,在牙本质损伤修复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此外,CPNE7蛋白可促进牙骨质的形成,但与牙周膜的形成无明显关系。本文对CPNE7蛋白在牙本质和牙周组织发育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ine7 牙本质 牙周组织 组织再生 CPNE7衍生物
下载PDF
黄芪多糖在正畸骨改建中的作用
11
作者 王慧达 孙小桐 +2 位作者 毕蓝 王子轩 张荣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5214-5218,共5页
背景: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黄芪多糖是由黄芪茎部或干根提取的中心活性成分,具备抗肿瘤、改善记忆力、抗骨质疏松、调节血糖、调节免疫等功能。研究显示,黄芪多糖可以通过影响牙周组织重建来调整牙齿矫正的移动速度,并且在矫正过程... 背景:黄芪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黄芪多糖是由黄芪茎部或干根提取的中心活性成分,具备抗肿瘤、改善记忆力、抗骨质疏松、调节血糖、调节免疫等功能。研究显示,黄芪多糖可以通过影响牙周组织重建来调整牙齿矫正的移动速度,并且在矫正过程中可能会抑制牙根的吸收,减少牙齿矫正复发的概率,局部西药治疗加用黄芪注射液静滴可促进口腔溃疡患者的溃疡愈合并延缓复发。目的:结合国内外文献对黄芪多糖在正畸过程中对牙移动、牙根吸收、正畸术后复发以及联合西药治疗口腔溃疡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为其更好地应用于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文章第一作者使用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查找近15年有关黄芪多糖在正畸过程中对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牙根吸收、正畸性口腔溃疡以及正畸术后复发等影响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黄芪、正畸牙移动、牙周组织改建、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正畸诱导性炎性牙根吸收、正畸术后复发、正畸性口腔溃疡”,英文检索词为“astragalus membranaceus,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periodontium remodeling,osteoblast,osteoclast,orthodontically induced inflammatory rootresorption,recurrence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orthodontic mouth ulcers”,最终纳入54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①黄芪多糖在正畸过程中对各组织结构改建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在口腔正畸治疗相关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加速牙齿移动、促进牙周组织改建、抑制牙根吸收以及术后复发,局部西药治疗联合黄芪注射液静滴还可通过改善T细胞亚群的失衡治疗口腔溃疡并减少其发生;②但目前大多局限于动物实验阶段,仍需更多临床研究证实,黄芪多糖作为常用中草药成分,未来有望作为正畸治疗辅助手段,提高治疗效果并维持疗效;③将中医与组织工程相结合,可以为促进再生医学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正畸牙移动 牙周组织改建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正畸诱导性炎性牙根吸收 正畸性口腔溃疡 正畸术后复发
下载PDF
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牙周情况评估
12
作者 赵雪 商钰丽 +1 位作者 邓澍 彭诚 《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与其全身状况的相关性,从而为此类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与预防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脏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者共8... 目的研究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与其全身状况的相关性,从而为此类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与预防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肾脏内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符合入选标准者共82例,并将健康人82名作为对照组。首先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纳入人群的基线资料,同时采用社区牙周指数(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CPI)、简化口腔卫生指数(simplified oral hygiene index,OHI-S)以及牙周附着丧失指数(attachment loss,AL)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和牙周组织健康状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情况、日刷牙次数、刷牙时长、牙龈出血情况、牙线使用状况与是否合并糖尿病等因素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牙周组织检查发现,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OHI-S、CPI及AL程度较健康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差,患牙周炎概率更高。对于吸烟饮酒、每日刷牙次数与时长低以及合并糖尿病的此类患者更应密切注意对其口腔卫生给予合理指导,避免其牙周病病情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牙周炎 牙周组织 口腔卫生 牙周治疗
下载PDF
人牙周韧带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体修复牙周组织缺损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敏 王瑶 +3 位作者 于华龙 王双双 李蓓 杨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18-1724,共7页
背景: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作为新型组织再生模式,为牙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观察人牙周韧带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体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多次沉淀法将第4代人牙周韧带细胞以1.5×109 L-1的浓度接... 背景:近年来,组织工程技术作为新型组织再生模式,为牙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目的:观察人牙周韧带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体修复牙周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多次沉淀法将第4代人牙周韧带细胞以1.5×109 L-1的浓度接种于聚羟基乙酸支架上,制备细胞-支架复合体。取10只杂种犬,建立牙周组织缺损模型后随机分组,实验组牙周组织缺损处植入细胞-支架复合体,对照组牙周组织缺损处直接直接龈瓣冠向复位缝合。术后4周内,检测两组牙周组织缺损处胶原组织、新生毛细血管、新生牙骨质、新生牙槽骨与新生牙周膜组织;术后8周,进行牙周组织缺损处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术后1,2,3,4周的胶原含量、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新生牙骨质、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组织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8周,实验组新生牙槽骨的结缔组织面存在较多血管排列,牙槽骨与牙周膜的链接呈锯齿状,可看见薄层牙骨质沉积;对照组仅见新生牙槽骨和牙骨质形成,部分位于切迹以下。结果表明,人牙周韧带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体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 牙周疾病 牙周修复体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聚羟基乙酸支架 人牙周韧带细胞 牙周组织缺损 修复效果 新生毛细血管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炎性微环境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3
14
作者 曹宇皎 谢红梅 +5 位作者 张守用 刘荣 李江宁 宋苹苹 韦丽宾 王春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82-86,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炎性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治疗的8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口外弓支... 目的观察分析微型种植体支抗与口外弓支抗对错颌畸形患者牙周炎性微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治疗的86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颌畸形患者进行观察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口外弓支抗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观察记录2组治疗后的矫治成功率、矫治疗程及拔牙间隙关闭时间,检测治疗前后X线头影与模型测量指标水平,并检测牙周组织培养上清液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矫治疗程及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矫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上下齿槽座角(ANB)、下齿槽座角(SNB)、上齿槽座角(SNA)、下中切牙-MP(L1-MP)、鼻根点下齿槽座点与下中切牙长轴连线的距离(L1-NB)、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夹角(U1-SN)、上齿槽座点与上中切牙点至鼻根点连线的距离(U1-NA)以及覆盖(OJ)和覆牙颌(OB)水平低于治疗前,下颌角颏顶点连线与SN平面夹角(GoGn-SN)、上下中切牙角(U1-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ANB、L1-MP、L1-NB、U1-SN、U1-NA、OJ、OB以及TNF-α、IL-6和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U1-L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显著,其对牙周微环境的刺激相对较小,可明显提高矫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错牙合 安氏Ⅱ类 牙周组织 炎症
下载PDF
人牙周膜细胞骨保护因子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蛋白的表达及1α,25(OH)_2维生素D_3的调节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丁 杨雁琪 +1 位作者 李小彤 傅民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细胞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m,OPG)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蛋白的表达,以及骨吸收促进因子1α,25(OH)_2维生素 D_3对 OPG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系... 目的:研究人牙周膜细胞骨保护因子(osteoprotegerm,OPG)和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蛋白的表达,以及骨吸收促进因子1α,25(OH)_2维生素 D_3对 OPG 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系列酶消化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上表达的 RANKL 蛋白,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无外源性刺激以及1α,25(OH)_2维生素 D_3诱导2、4、6 d 时细胞分泌到培养基中的 OPG 蛋白。结果:人牙周膜细胞胞膜和胞浆上表达 RANKL 蛋白,分泌 OPG 蛋白到培养基中。1α,25(OH)_2维生素 D_3降低 OPG蛋白的分泌。结论:人牙周膜细胞表达 OPG 和 RANKL,1α,25(OH)_2维生素 D_3影响 OPG 的表达,推测其通过OPG/RANKL 通路参与骨改建。这一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牙周膜细胞参与骨改建的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G 人牙周膜细胞 表达 RANKL 蛋白 维生素D3 骨保护因子 细胞分泌 破骨细胞分化因子 酶消化法
下载PDF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及光固化氢氧化钙修复髓室底穿孔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晶 王孟阳 +2 位作者 冯巧巧 孙继军 慈浩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4期5458-5463,共6页
背景:新型生物材料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在密闭性、生物相容性、抑菌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目前髓室底穿孔修复材料的首选,但其临床疗效未得到广泛验证。目的:比较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氢氧化钙及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在修复髓室... 背景:新型生物材料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在密闭性、生物相容性、抑菌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作为目前髓室底穿孔修复材料的首选,但其临床疗效未得到广泛验证。目的:比较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氢氧化钙及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在修复髓室底穿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牙科收治的153例髓室底穿孔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各51例,分别采用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氢氧化钙、三氧化矿物凝聚体材料对患牙进行修补。比较3组患牙治疗1年后的治疗效果、牙周硬组织的修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同时比较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组中不同特征(包括不同位置、穿孔直径及穿孔原因)患牙的临床疗效。结果与结论:与其他两组相比,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组患牙的总有效率及总满意率均增高(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 <0.05)。穿孔直径<2 mm时,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组牙周硬组织的修复时间为3个月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组,且光固化氢氧化钙高于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P <0.05);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组患牙中,穿孔直径<2 mm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2 mm组,医源性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龋源性组(P <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穿孔直径、穿孔原因均是三氧化矿物凝聚体疗效的显著影响因素(P <0.05)。结果证实,三氧化矿物凝聚体对髓室底穿孔患牙的修复效果显著,修复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少,可作为修复患牙的首选材料,其治疗效果与患牙的大小及原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 光固化氢氧化钙 髓室底穿孔 总有效率 修复时间 不良反应 总满意率 医源性 龋源性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生物相容性材料 牙周组织
下载PDF
三种异种骨材料修复牙周骨缺损的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董红宾 张琴 +2 位作者 何惠宇 克依木.克里木 王欢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70-1176,共7页
背景:目前,牙周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与人工骨替代材料植入等,然而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目的:比较煅烧骨、冻干骨和Bio-oss骨各自单独使用修复牙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 背景:目前,牙周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异种骨移植与人工骨替代材料植入等,然而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目的:比较煅烧骨、冻干骨和Bio-oss骨各自单独使用修复牙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均分为4组,制备单侧牙周骨缺损模型,其中3组于骨缺损处分别植入煅烧骨、冻干骨和Bio-oss骨,以未植入任何材料者作为空白对照。术后4,8,l2周处死动物,获取完整标本,进行大体、X射线及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煅烧骨组、冻干骨组、Bio-oss骨组术后4,8,12周的骨密度、新生牙骨质高度、新生牙槽骨高度及新生牙周膜高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且缺损处骨组织逐渐连续,牙根面可见新生牙周组织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增多。煅烧骨组术后4周新生牙槽骨高度高于冻干骨组(P<0.05);冻干骨组术后12周新生牙周膜高度明显高于煅烧骨组、Bio-oss骨组(P<0.05)。结果表明煅烧骨的成骨诱导能力优于Bio-oss骨与冻干骨,冻干骨促进牙周膜再生的能力优于煅烧骨、Bio-oss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煅烧骨 冻干骨 Bio-oss骨 牙周骨缺损 牙周组织再生
下载PDF
尾悬吊大鼠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的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袁林天 文玲英 +3 位作者 罗亚宁 胡沛臻 蒋维中 吴兴裕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条件下钙、磷的代谢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c fos及Ⅰ、Ⅳ型胶原蛋白在牙髓、牙周组织中的功能效应。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系统对模拟失重组、失重对抗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的Ca...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条件下钙、磷的代谢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c fos及Ⅰ、Ⅳ型胶原蛋白在牙髓、牙周组织中的功能效应。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系统对模拟失重组、失重对抗组、正常对照组大鼠牙体、牙髓、牙周组织的Ca、P相对百分含量进行检测 ,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3组大鼠牙髓、牙周组织中的TGF β1、c fos及Ⅰ、Ⅳ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特征进行观察。 结果模拟失重大鼠的牙体组织Ca的相对百分含量明显下降 ,P稍升高 ;牙槽骨Ca、P的含量无显著差异。牙髓组织中TGF β1、c fos和胶原Ⅰ的表达均减少 ,胶原Ⅳ在毛细血管内的表达量增多 ;牙周组织中它们的含量变化不大。采用人工对抗措施后可部分恢复它们的表达量。结论失重可能引起牙本质矿化不良 ,1 .5G对抗措施可改善其对牙体组织矿物质代谢带来的不利影响。TGF β1、c f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牙体 牙髓 牙周组织 代谢 组织变化
下载PDF
减数矫正后发生牙龈折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房莉 徐远志 +2 位作者 张旭 吴隽轶 唐小山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25-728,共4页
目的:探讨减数矫治病例拔牙间隙关闭后牙龈折痕现象的发生率、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2例拔除前磨牙行直丝弓固定矫治的病例,分别依性别、年龄、上下颌、关闭间隙距离以及矫治时间等进行比较,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减数矫治病例拔牙间隙关闭后牙龈折痕现象的发生率、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方法:选择152例拔除前磨牙行直丝弓固定矫治的病例,分别依性别、年龄、上下颌、关闭间隙距离以及矫治时间等进行比较,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2例患者牙龈折痕发生率为23.7%。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年龄和关闭间隙的时间对牙龈折痕的出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闭间隙的距离与牙龈折痕的出现呈负相关(P<0.05)。下颌较上颌更易出现牙龈折痕(P<0.05)。结论:减数矫治病例拔牙间隙的距离大小影响牙龈折痕的出现,并且下颌较上颌更易出现牙龈折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正畸治疗 牙龈折痕 牙周组织
下载PDF
咬合力与大鼠牙周组织改建关系研究中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20
作者 袁林 赵云凤 周伟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9-201,共3页
目的 :研究在体内情况下咬合力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拔牙法拔除大鼠一侧上颌磨牙 ,建立模拟下颌磨牙咬合力丧失及增强的动物模型。选择某一特定细胞因子 ( IL- 6 )用于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实验中鉴定 ,且行组织形态学... 目的 :研究在体内情况下咬合力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拔牙法拔除大鼠一侧上颌磨牙 ,建立模拟下颌磨牙咬合力丧失及增强的动物模型。选择某一特定细胞因子 ( IL- 6 )用于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实验中鉴定 ,且行组织形态学观察 ( HE染色 )。结果 :免疫组化以及原位杂交结果显示 ,IL- 6蛋白及 IL- 6 m RNA表达在咬合力增强组及减弱组均较正常咬合力组明显改变。组织形态学观察表明 ,咬合力增强及减弱对牙周组织改建的影响与正常咬合力明显不同。结论 :通过拔除大鼠一侧上颌磨牙建立的动物模型 ,达到较好地模拟咬合力丧失、增强的目的。此动物模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咬合力 牙周组织改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