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used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被引量:18
1
作者 Hong-wei Zhang Li-you Wei +5 位作者 Gang Zhao Ya-jing Yang Shu-zheng Liu Zhen-yu Zhang Zhang Jing Yan-ling Hu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CAS 2016年第1期50-54,共5页
BACKGROUND: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is recognized to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gastrointestinal mucosa.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on immune function,nutrition sta... BACKGROUND: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is recognized to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gastrointestinal mucosa.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on immune function,nutrition status and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METHODS:Patients with SI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All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received conventional therapy including enteral nutrition,but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an ad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as given to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At the beginning of treatment(0 day)and 1,3,and 7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Ig A),total lymphocyte count(TLC),total protein(TP)and prealbumin(PA)were respectively tested in patients'venous blood.The incidences of bloating,diarrhea,aspiration pneumonia and high blood sugar at 7 days after treatment were recorded.The mortality of the patients in 28 days was recorded.RESULTS:At 3 and 7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Ig A and TLC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t 7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levels of TP and PA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s of bloating and diarrhea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P<0.05).The mortality of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could reduce gastrointestinal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immune function and nutritional statu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mmune function Nutritional status Enteral nutrition
下载PDF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promotes infectious diabetic ulcers wound healing by downregulation of LINC01133/SLAMF9
2
作者 YANG Yuhang HUANG Jun +5 位作者 LI Xintian LIN Renjing WANG Xiaoyan XIAO Ge ZENG Juanni WANG Zhenquan 《Chinese 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608-618,共11页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ulcers remain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challenge,primarily due to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impaired angiogenesis.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PAE)has been widely used to treat diabetic wounds,... Wound healing in diabetic ulcers remain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challenge,primarily due to bacterial infection and impaired angiogenesis.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PAE)has been widely used to treat diabetic wounds,yet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not fully understood.This study aimed to elucidate these mechanisms by analyzing long non-coding RNA(lncRNA)expressions in the wound tissues from diabetic anal fistula patients treated with or without PAE,us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from patients were differentiated into M0 macrophages with human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hMCSF)and subsequently polarized into M1 macrophages with lipopolysaccharide.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INC01133 and SLAMF9 were downregulated in wound tissue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PAE.Furthermore,PAE suppressed M1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enhanc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proliferation,migration,and angiogenesis.These effects were diminished when LINC01133 or SLAMF9 were overexpressed.Mechanistically,LINC01133 was shown to upregulate SLAMF9 through interaction with ELAVL1.Overexpression of SLAMF9 reversed the effects of LINC01133 silencing on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and HUVEC functions.In conclusion,PAE facilitates the healing of infected diabetic ulcers by downregulating the LINC01133/SLAMF9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Infectious diabetic ulcers M1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LINC01133 SLAMF9
原文传递
Protective effect of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被引量:21
3
作者 Hongwei Zhang Liyou Wei +4 位作者 Zhenyu Zhang Shuzheng Liu Gang Zhao Jing Zhang Yanling Hu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70-73,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on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METHODS: Sixty and six patients with sepsis were assig...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on the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and prognostic i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METHODS: Sixty and six patients with sepsis were assigned randomly to treatment group (3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2 cases). The extractfrom periplaneta americana plus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for sepsis was administered to the treatment group,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only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scores and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APACHE 11 ) scores of all subjects were documented at baseline, at days 1, 3 and 7 after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nd their blood endotoxin was tested at the same time points as well. The incidence of death was recorded for both groups throughout the trial. RESULTS: At days 3 and 7 after treatment,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score, APACHE II, and endotoxin level in treatment group wasbetter than that in con- 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was significant (both P〈0~05).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death in treatment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not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extract of periplaneta ameri- cana had protective effect on intestinal mucosal barrier and could improve the condition and prog- nosis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planeta americana extract SEPSIS APACHE ENDOTOXINS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原文传递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便秘模型小鼠的影响
4
作者 韩迪 肖海涛 +1 位作者 程永现 晏永明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29-535,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3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给予盐酸洛哌丁胺灌胃造模及不同浓度的美洲大蠊提取物进行干预治疗,...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美洲大蠊提取物对慢传输型便秘模型小鼠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3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给予盐酸洛哌丁胺灌胃造模及不同浓度的美洲大蠊提取物进行干预治疗,记录各组小鼠给药后粪便排泄数量及湿重;在实验结束前,收集各组小鼠粪便,采用16S rRNA分析其肠道菌群变化;同时测定各组小鼠首次排红便时间及小肠推进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粪便湿重、粒数,肠道推进率均降低;而排红便时间延长(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美洲大蠊治疗组小鼠的粪便湿重、粒数及小肠推进率增加,而排红便时间降低(P<0.05或P<0.01)。16S rRNA分析显示美洲大蠊提取物可明显提升便秘小鼠肠道粪便中Lachnospiraceae NK4A136和酸性拟杆菌、Alistipes、Rikenella microfusus DSM 15922细菌的丰度。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能够缓解盐酸洛哌丁胺诱导的小鼠便秘,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提取物 便秘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调控p16^(INK4a)诱导SKOV3细胞衰老 被引量:1
5
作者 毕子莹 周玥 +4 位作者 张成桂 刘衡 汪小波 田露 吴渟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调控p16^(INK4a)蛋白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衰老的作用。方法通过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运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SKOV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调控p16^(INK4a)蛋白诱导卵巢癌细胞SKOV3衰老的作用。方法通过CCK-8法测定不同浓度和时间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SKOV3细胞增殖的作用;运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SKOV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CⅡ-3作用后SKOV3细胞周期的变化;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检测CⅡ-3作用后SKOV3细胞衰老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CⅡ-3作用后SKOV3细胞衰老调控分子p16^(INK4a)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可有效抑制SKOV3细胞增殖,最佳作用浓度为80μg/mL,作用时间为48 h;CⅡ-3作用后,SKOV3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下降;阻滞于G_(0)/G_(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细胞比例减少;SA-β-Gal阳性细胞百分比增加;衰老调控分子p16^(INK4a)蛋白表达上调。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通过调控衰老调控分子p16^(INK4a)蛋白表达诱导SKOV3细胞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 SKOV3细胞 衰老 p16^(INK4a)蛋白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肝癌TAE术后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吴雅静 李正亮 +1 位作者 苏庆道 周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3-757,共5页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术后癌旁肝组织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东南大学荷瘤兔2只,新西兰大白兔50只。开腹瘤粒注射法建立兔VX2肝癌...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肝癌经导管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 TAE)术后癌旁肝组织细胞黏附分子水平的影响及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东南大学荷瘤兔2只,新西兰大白兔50只。开腹瘤粒注射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影像学确认是否造模成功并评估肿瘤种植情况。将成功建模的45只实验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对照组不做处理,TAE组用碘化油栓塞肿瘤供血动脉,CⅡ-3组于TAE术前连续3 d耳缘静脉注射CⅡ-3(16 mg/kg)。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实验兔术前及术后血清ALT及AST。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癌旁肝组织PPAR-α、NF-κB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癌旁肝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RTPCR检测各组癌旁肝组织PPAR-α、NF-κB、ICAM-1、VCAM-1 mRNA表达水平。结果术前对照组、TAE组、CⅡ-3组ALT水平分别为(34.49±1.33)、(34.01±1.21)、(34.06±1.23) U/L,AST水平分别为(38.44±1.41)、(38.45±1.47)、(38.42±1.38) 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TAE组、CⅡ-3组ALT水平分别为(35.61±1.56)、(118.67±3.39)、(87.24±3.67) U/L,AST水平分别为(41.03±1.83)、(220.60±3.00)、(104.46±2.66) U/L;与对照组比较,TAE组、CⅡ-3组ALT及AST水平明显上升,但CⅡ-3组ALT及AST水平低于TA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TAE组、CⅡ-3组ICAM-1水平分别为(1.74±0.13)、(3.43±0.19)、(1.81±0.13) ng/L;VCAM-1水平分别为(1.66±0.05)、(2.18±0.06)、(1.67±0.06) ng/L。对照组、TAE组、CⅡ-3组PPAR-α阳性分别为4、3、10只,NF-κB阳性分别为2、11、3只,与对照组、CⅡ-3组比较,TAE组NF-κB阳性率、NF-κB mRNA水平和ICAM-1、VCAM-1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TAE组比较,CⅡ-3组PPAR-α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Ⅱ-3可通过拮抗NF-kB的表达,降低ICAM-1、VCAM-1水平,达到减轻炎症反应,降低TAE术后肝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动脉栓塞 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 细胞黏附分子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美洲大蠊鲜虫提取物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PI3K、Akt、mTOR、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田朝娥 高洁 +4 位作者 李华菊 余江龙 吴桃清 马秀英 耿福能 《中药与临床》 2024年第3期46-51,共6页
目的:探索美洲大蠊鲜虫提取物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与机制。方法:用BALB-3T3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I3K、Akt、mTOR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构建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在造模第0、4、8、12... 目的:探索美洲大蠊鲜虫提取物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的疗效与机制。方法:用BALB-3T3细胞进行细胞增殖、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PI3K、Akt、mTOR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构建大鼠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在造模第0、4、8、12、15 d拍照记录创面,计算创面愈合率;每组随机抽取3只取材,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组织中PI3K、Akt、mTOR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美洲大蠊鲜虫提取物显著促进BALB-3T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1),且细胞上清液中VEGF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美洲大蠊鲜虫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康复新液组和急性创面组创面愈合率增加(P<0.05或P<0.01);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慢性模型组比较,美洲大蠊鲜虫提取物胶浆剂高、中、低剂量组、康复新液组和急性创面组PI3K、Akt、mTOR和VEGF蛋白表达量上升(P<0.05或P<0.01)。结论:美洲大蠊鲜虫提取物可促进BALB-3T3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上调PI3K、Akt、mTOR和VEGF蛋白表达来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鲜虫提取物 慢性难愈合创面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小鼠3LL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4
8
作者 蒋永新 王熙才 +5 位作者 金从国 陈晓群 李佳 伍治平 刘光明 李树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88-491,共4页
背景与目的美洲大蠊系列昆虫药品康复新在体外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发生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C57BL/6J小鼠3LL肺癌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荷3LL肺癌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 背景与目的美洲大蠊系列昆虫药品康复新在体外能诱导多种肿瘤细胞系发生细胞凋亡。本研究旨在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对C57BL/6J小鼠3LL肺癌的抑制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荷3LL肺癌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剂量组,通过检测各组小鼠的体重变化和抑瘤率,应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倍体分析、TUNEL分析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改变的检测。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美洲大蠊提取物高、低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1.24%及81.08%。流式细胞术检测美洲大蠊提取物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随着药物剂量的增高,其凋亡率也升高,S期及G2/M期细胞数大量减少,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流式细胞术TUNEL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和坏死同时存在。流式细胞法分析3LL肺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显示,无论是低剂量组还是高剂量组,美洲大蠊提取物均能上调Fas、FasR、p53等凋亡基因表达,下调Bcl-2抑制凋亡基因表达。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3LL肺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3LL肺肿瘤 凋亡 FAS FasR P53 BCL-2基因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3株消化系统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何正春 王晓雨 +2 位作者 杨雷香 赵昱 刘光明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9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到美洲大蠊醇提物的不同部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 TT法)对所得部位进行体外肿瘤细胞毒性测试。结果多个部位样品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小于10μg/m L。结...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到美洲大蠊醇提物的不同部位,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 TT法)对所得部位进行体外肿瘤细胞毒性测试。结果多个部位样品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小于10μg/m L。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中确实存在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物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提取物 聚酰胺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 细胞毒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3株人体生殖系统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何正春 王晓雨 +2 位作者 杨雷香 赵昱 刘光明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71-272,共2页
目的通过对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肿瘤细胞毒性测试,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美洲大蠊醇提物,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不同部位,采用MTT法对所得部位进行肿瘤细胞毒性测试。结果有多个部位样品的IC50值小于10mg·mL-1。... 目的通过对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肿瘤细胞毒性测试,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美洲大蠊醇提物,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不同部位,采用MTT法对所得部位进行肿瘤细胞毒性测试。结果有多个部位样品的IC50值小于10mg·mL-1。结论通过样品与对照品细胞毒活性结果比较,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中存在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物质,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提取物 MTT 细胞毒
下载PDF
美洲大蠊中脂溶性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蒙松年 肖小芹 +2 位作者 汪世平 罗臣 刘雪芹 《中南药学》 CAS 2008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中油脂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美洲大蠊成虫油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和人工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和鉴定...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中油脂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美洲大蠊成虫油脂,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和人工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和鉴定出了19种成分。结论美洲大蠊油脂由多种化合物组成。其中以烯醇、烯酸类和烷烃类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提取物 油脂 气相色谱-质谱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3株人体呼吸系统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何正春 王晓雨 +2 位作者 胡明辉 赵昱 刘光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7期1-2,共2页
目的通过2对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肿瘤细胞毒性测试,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美洲大蠊醇提取物,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不同部位,采用MTT法对所得部位进行肿瘤细胞毒性测试。结果有多个部位样品的IC50值小于10μg/ml。结... 目的通过2对美洲大蠊提取物的肿瘤细胞毒性测试,探讨美洲大蠊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美洲大蠊醇提取物,通过聚酰胺柱层析分离划段得不同部位,采用MTT法对所得部位进行肿瘤细胞毒性测试。结果有多个部位样品的IC50值小于10μg/ml。结论通过样品与对照品细胞毒活性结果比较,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中存在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物质,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提取物 聚酰胺 MTT 细胞毒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液对大鼠难愈合创面TGF-β1/Smads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曾娟妮 刘筱 +2 位作者 耿越飞 沈咏梅 何永恒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1-528,共8页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液对难愈合创面TGF-β1/Smads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急性全层皮肤缺损组)、模型组、对照组(贝复济组)、实验组(美洲大蠊提取液组),每组15只。空白组... 目的:探讨美洲大蠊提取液对难愈合创面TGF-β1/Smads通路调控机制的研究。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急性全层皮肤缺损组)、模型组、对照组(贝复济组)、实验组(美洲大蠊提取液组),每组15只。空白组建立全层皮肤缺损开放性创面,模型组、对照组、实验组建立全层皮肤难愈合创面。造模后3天、8天、15天、20天留取创面新鲜肉芽组织,运用免疫组化观察TGF-β1、Smad3、Smad7的表达,Western blot观察TGF-β1,Smad3、Smad7及其磷酸化的表达。结果:两种实验方法均显示空白组创面愈合速度最快,模型组愈合缓慢。免疫组化发现实验组与模型组TGF-β1、Smad7的表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Smad3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3d无明显差异(P> 0.05),8天、15天、20天有统计学意义(P <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TGF-β1、Smad7、psmad3的表达,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间Smad3的表达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psmad7的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3-8天无统计学意义(P> 0.05),15-20天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液下调Smad3表达水平的现象不显著,但能引起Smad3的磷酸化;其能有效降低Smad7的表达,减少Smad7的自身磷酸化,从而减弱Smad7对TGF-β1信号转导的抑制,提高TGF-β1的表达而促进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液 慢性难愈合创面 TGF-Β1 SMAD3 SMAD7 psmad3 psmad7
下载PDF
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分离和抑菌活性分析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奎 冯颖 +2 位作者 孙龙 何钊 陈智勇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3-166,共4页
采用活性追踪法和柱层析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5种细菌为供试菌种,对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抑菌试验。研究发现: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最... 采用活性追踪法和柱层析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5种细菌为供试菌种,对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抑菌试验。研究发现: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好;经硅胶柱层析初分离后,从乙酸乙酯提取物获得了9个具有抑菌活性的组分,其中,组分Fr7对5种供试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组分Fr7及其相邻组分Fr8经硅胶和凝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到了7个具有抑菌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均对藤黄微球菌表现出最好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乙酸乙酯提取物 抑菌活性 不饱和脂肪酸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宏伟 张振宇 +8 位作者 赵刚 魏立友 刘淑正 张静 周瑞红 张跃伟 彭晨 胡艳玲 贾庆灵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47-449,共3页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01—2011-01随机将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相应综合抢救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救治基础上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分别观察患者治...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2009-01—2011-01随机将4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相应综合抢救措施,治疗组在对照组救治基础上给予美洲大蠊提取物。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7d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变化。记录应激性消化道溃疡、死亡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7d治疗组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评分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d内治疗组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重型颅脑损伤 胃肠黏膜屏障功能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血管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马俊 曾远生 刘炜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04-406,410,I0001,共5页
目的:通过美洲大蠊提取物(PAE)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PF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美洲大蠊提取物安静组、美洲大蠊提取物运动组(n=10)。服药组每天灌服2 ml... 目的:通过美洲大蠊提取物(PAE)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PF级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安静组、运动组、美洲大蠊提取物安静组、美洲大蠊提取物运动组(n=10)。服药组每天灌服2 ml美洲大蠊提取物(美洲大蠊提取物按50 mg/kg配制,溶于2 ml蒸馏水中灌胃给药),对照组每次灌蒸馏水2 ml。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14 d后,美洲大蠊提取物运动组与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建立力竭模型,记录大鼠力竭运动时间。力竭运动结束时即刻取样,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检测观察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安静组相比,一次力竭游泳后,运动组心肌SOD、GSH-Px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而美洲大蠊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力竭SD大鼠的心肌SOD、GSH-Px的活性(P<0.01),降低MDA含量(P<0.01),e Nos基因表达增高。结论:大鼠力竭运动后心肌会发生氧化损伤,美洲大蠊提取物干预后能够增加力竭运动后大鼠心肌的抗氧化能力,对力竭运动所致心肌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增强大鼠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大鼠 力竭运动 心血管 氧化损伤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与透明质酸钠对大鼠膀胱黏膜损伤后修复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波 舒彦 +3 位作者 梁臻 陈建和 程一宁 张心男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大鼠膀胱黏膜损伤后修复的影响,并与透明质酸钠进行比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洲大蠊提取物治疗组和透明质酸钠治疗组,每组70只;再按灌注后2、6、12h、1、2、3和5天7个时间点分设7个亚组,每...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大鼠膀胱黏膜损伤后修复的影响,并与透明质酸钠进行比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美洲大蠊提取物治疗组和透明质酸钠治疗组,每组70只;再按灌注后2、6、12h、1、2、3和5天7个时间点分设7个亚组,每亚组均为10只。用盐酸损伤大鼠膀胱黏膜,分别用0.25ml美洲大蠊提取物和0.25ml透明质酸钠膀胱内灌注修复受损膀胱黏膜。在各个时间点留取大鼠尿液,然后处死大鼠取得膀胱,用ELISA法检测尿白介素-8浓度,用常规病理染色技术观察膀胱黏膜损伤范围及炎症浸润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热休克蛋白60、70在黏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美洲大蠊提取物和透明质酸钠均可明显减少大鼠膀胱上皮缺损和炎性细胞浸润(P<0.01),亦可显著降低大鼠膀胱组织热休克蛋白60、70表达(P<0.01),同时降低尿中白介素-8浓度(P<0.01);两种药物作用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可修复损伤的膀胱黏膜,加强膀胱壁的屏障作用,阻止炎症反应,其干预作用与透明质酸钠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黏膜损伤 美洲大蠊提取物 透明质酸钠 修复作用
下载PDF
美洲大蠊蛋白质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涛 邹玉 +4 位作者 孙小英 王魁源 许龙 罗志文 吕冬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124-127,共4页
[目的]优化美洲大蠊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并研究美洲大蠊蛋白质对小鼠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碱提法、盐提法和酶提法对美洲大蠊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提取,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美洲大蠊蛋白质的含量,优化美洲大蠊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用提取的... [目的]优化美洲大蠊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并研究美洲大蠊蛋白质对小鼠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碱提法、盐提法和酶提法对美洲大蠊蛋白质进行分离和提取,测定不同方法提取美洲大蠊蛋白质的含量,优化美洲大蠊蛋白质的提取工艺;并用提取的美洲大蠊蛋白质进行小鼠伤口愈合试验,研究美洲大蠊蛋白质对小鼠伤口愈合的影响。[结果]在碱浓度为1.5%、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1.0 h时,美洲大蠊蛋白质提取率最高;在盐浓度为1.0%、提取温度为40℃、提取时间为2.0 h时,美洲大蠊蛋白质提取率最高;在酶占样本比为0.6%、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2.0 h时,美洲大蠊蛋白质提取率最高。小鼠伤口愈合试验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的蛋白质可以促进伤口愈合,且愈合时间比正常情况下缩短近一半。[结论]碱液浓度、盐浓度和酶浓度对美洲大蠊蛋白质提取的影响最大。3种方法提取美洲大蠊蛋白质的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酶提法、碱提法、盐提法,即美洲大蠊蛋白质提取的最优方法为胰蛋白酶提取法。美洲大蠊蛋白质对小鼠伤口愈合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 蛋白质 提取工艺 伤口愈合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3株人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胡艳芬 吕小满 +2 位作者 刘光明 李玛琳 彭芳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9年第12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3株人肺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探讨CⅡ-3对人肺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观察CⅡ-3对3株人肺癌细胞的影响。结果:CⅡ-3对3株人肺癌细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最高浓度(300μg/ml)时...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提取物(CⅡ-3)对3株人肺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探讨CⅡ-3对人肺癌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MTT法观察CⅡ-3对3株人肺癌细胞的影响。结果:CⅡ-3对3株人肺癌细胞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最高浓度(300μg/ml)时抑制率几乎为100%,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结论:CⅡ-3对3株人肺癌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MTT 细胞毒 时间依赖性 剂量依赖性
下载PDF
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体内外抗HSV-2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普小菲 罗亦佳 +4 位作者 彭丽 李娇 曾菁 牛春丽 彭芳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4年第10期5-9,共5页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抗HSV-2作用。方法:通过MTT法和CPE法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抗HSV-2活性,计算其TC50、IC50及TI。以雌性小鼠生殖器疱疹为动物模型,在小鼠阴道内注射50μL HSV-2病毒原液,1次/d,连续7 d造模。以ACV为阳性...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抗HSV-2作用。方法:通过MTT法和CPE法测定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抗HSV-2活性,计算其TC50、IC50及TI。以雌性小鼠生殖器疱疹为动物模型,在小鼠阴道内注射50μL HSV-2病毒原液,1次/d,连续7 d造模。以ACV为阳性对照,采用灌胃给药治疗10 d。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2的水平变化;称量小鼠免疫器官重量,计算脏器指数。结果: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有抑制HSV-2致细胞病变的作用,其TC50值为190.55μg/m L,IC50值为28.71μg/m L,TI值为6.64μg/m L;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能够提高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IL-2的水平,同时能够使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CII-3有抗HSV-2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大蠊提取物 Ⅱ型单纯疱疹病毒 抗病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