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拟南芥T1N6_22在抵抗Pst DC3000侵染过程中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郝丛丛 郑会欣 +6 位作者 贾娇 司贺龙 陈展 赵斌 张靖 邢继红 董金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78-685,共8页
【目的】明确拟南芥抗灰霉病基因T1N6_22在抗Pst DC3000过程中的功能,分析T1N6_22影响拟南芥对Pst DC3000的抗性原因。【方法】对t1n6_22突变体和转基因回复突变体(t1n6_22/T1N6_22)接种Pst DC3000,检测其症状;采用间苯胺蓝染色法检测... 【目的】明确拟南芥抗灰霉病基因T1N6_22在抗Pst DC3000过程中的功能,分析T1N6_22影响拟南芥对Pst DC3000的抗性原因。【方法】对t1n6_22突变体和转基因回复突变体(t1n6_22/T1N6_22)接种Pst DC3000,检测其症状;采用间苯胺蓝染色法检测接种突变体中胼胝质的积累情况;测定接种叶片中Pst DC3000的生长量,明确T1N6_22在拟南芥抗Pst DC3000过程中的功能。利用RT-PCR技术,检测SA、JA和ET对T1N6_22表达的影响及T1N6_22对抗病防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st DC3000对T1N6_22及抗病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T1N6_22影响拟南芥对Pst DC3000的抗性原因。【结果】t1n6_22突变体接种Pst DC3000后表现明显的抗病症状,而回复突变体t1n6_22/T1N6_22和拟南芥野生型表现明显的感病症状。SA处理拟南芥野生型,T1N6_22的表达量明显增强,经JA和ACC处理,该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t1n6_22突变体中,PAL、PR4、PPO、SOD和CAT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野生型Col-0和转基因回复植株。接种Pst DC3000后,拟南芥野生型中T1N6_22及抗病相关基因PR1、PR3、PR5和PDF1.2的表达量明显增强。【结论】T1N6_22在拟南芥抗Pst DC3000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T1N6_22的表达受SA诱导,可能主要通过调节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分泌影响拟南芥对Pst DC3000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1N6_22 拟南芥 pst DC3000 抗病信号途径
下载PDF
杠柳新苷T人工抗原合成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履桐 陈翠翠 +1 位作者 师宝君 胡兆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合成并鉴定杠柳新苷T人工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杠柳新苷类化合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杠柳新苷T为起始反应物,与丁二酸酐反应生成杠柳新苷T的衍生物(半抗原),采用HPLC-ELSD、MS和NMR对衍生物的结构... 【目的】合成并鉴定杠柳新苷T人工抗原,制备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开展杠柳新苷类化合物作用机理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杠柳新苷T为起始反应物,与丁二酸酐反应生成杠柳新苷T的衍生物(半抗原),采用HPLC-ELSD、MS和NMR对衍生物的结构进行鉴定;将半抗原与载体蛋白(BSA和OVA)进行偶联,采用紫外图谱对人工抗原进行鉴定,并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测定结合比;以乳化的人工抗原免疫8周龄雌性Balb/c小鼠获得杠柳新苷T的多克隆抗体,并测定其效价。【结果】成功合成杠柳新苷T的半抗原和人工抗原,半抗原和载体蛋白(BSA和OVA)的结合比分别为5∶1和7∶1。免疫小鼠后产生针对杠柳新苷T的特异性抗体,其效价为1∶1 600,对杠柳新苷T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2.429 4μg/mL。【结论】制备了杠柳新苷T的多克隆抗体,可以用于杠柳新苷T作用靶标的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柳新苷t 半抗原 人工抗原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简易快速高效制备T载体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锋 武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0-461,共2页
[目的]制备成本廉价、使用方便、效率高的T载体。[方法]用PstI充分酶切纯化的质粒pUC19,再用T4DNA聚合酶消化15min,电泳得到T载体,进行质量检测,并与商品化的T载体pMD18-T进行对比。[结果]自制的T载体自连检测只发现2个菌落与PCR扩增片... [目的]制备成本廉价、使用方便、效率高的T载体。[方法]用PstI充分酶切纯化的质粒pUC19,再用T4DNA聚合酶消化15min,电泳得到T载体,进行质量检测,并与商品化的T载体pMD18-T进行对比。[结果]自制的T载体自连检测只发现2个菌落与PCR扩增片段连接。经转化大肠杆菌JM109,pMD18-T的平均白斑率为99.4%,转化菌落为3.55万个/μg,自制T载体的平均白斑率为99.7%,转化菌落为3.38万个/μg,完全可以与商品出售的T载体媲美。[结论]该研究自制的T载体自连率低,假阳性率低,克隆效率高,可替代商品化的T载体用于TA连接,而且制备时间短,成本低廉,技术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载体 pst PCR 克隆载体
下载PDF
杠柳新苷T作用东方粘虫幼虫中肠细胞的免疫定位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左佳妮 孙文聪 +2 位作者 冯明星 胡兆农 吴文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8-122,128,共6页
【目的】明确杠柳新苷T作用后在东方粘虫幼虫中肠肠壁细胞中的分布,探讨其杀虫作用机制。【方法】鉴于杠柳新苷T对东方粘虫幼虫具有明显的胃毒活性,而对小地老虎幼虫无杀虫活性,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比较观察了杠柳新苷T处理的东方... 【目的】明确杠柳新苷T作用后在东方粘虫幼虫中肠肠壁细胞中的分布,探讨其杀虫作用机制。【方法】鉴于杠柳新苷T对东方粘虫幼虫具有明显的胃毒活性,而对小地老虎幼虫无杀虫活性,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比较观察了杠柳新苷T处理的东方粘虫幼虫和小地老虎幼虫中肠肠壁细胞的变化。【结果】东方粘虫幼虫经杠柳新苷T处理后,胶体金颗粒首先出现在微绒毛上,且密度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最终破坏微绒毛;同时,胶体金颗粒在细胞内的细胞器膜上也有出现,并损伤细胞器。小地老虎幼虫经杠柳新苷T处理后,中肠肠壁细胞及细胞器均没有明显变化,其上也没有发现胶体金颗粒的存在。【结论】杠柳新苷T对东方粘虫幼虫和小地老虎幼虫的选择性与其在2种试虫中肠肠壁细胞上的特异性结合存在显著差异有关,杠柳新苷T作用东方粘虫幼虫后的初始结合部位可能是其中肠肠壁细胞,推测杠柳新苷T的靶蛋白可能存在于中肠肠壁细胞膜及细胞器膜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柳新苷t 东方粘虫 小地老虎 中肠肠壁细胞 免疫定位
下载PDF
10%杠柳根皮提取物微乳剂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文聪 白建军 +1 位作者 师宝君 胡兆农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01-206,共6页
通过对溶剂、助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的筛选,成功配制出10%杠柳根皮提取物微乳剂。所制微乳剂成分为:w=10%的杠柳根皮浸膏,w=5%的DBca,w=10%的农乳400,w=21%的甲醇。w=12%的环己酮,其余用水补足至100%。主要技术指标:杠柳... 通过对溶剂、助表面活性剂和乳化剂的筛选,成功配制出10%杠柳根皮提取物微乳剂。所制微乳剂成分为:w=10%的杠柳根皮浸膏,w=5%的DBca,w=10%的农乳400,w=21%的甲醇。w=12%的环己酮,其余用水补足至100%。主要技术指标:杠柳根皮浸膏质量分数10%,其中有效成分杠柳新苷T的质量分数为0.08%;外观为黄色透明均相液体;pH为5~8;透明温度范围为=5~70℃;与水可以任意比互溶;制剂反复冷冻后,在室温下能自行恢复为透明均相液体;(54±2)℃的条件下,贮存14d,杠柳新苷T的分解率为4.8%(〈8%)。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商品农药的要求,田间药效表明该制剂对菜青虫有较好的防效,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虫剂 杠柳新苷t 微乳剂 田间药效 菜青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