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lecan蛋白在子痫前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程 郭红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29-32,共4页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一种常见类型,病情复杂且发展迅速,对孕产妇及胎儿有着难以估测的危险。目前子痫前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底膜特异的Perlecan蛋白是迄今发现最大的蛋白聚糖之一,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且具有生物...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一种常见类型,病情复杂且发展迅速,对孕产妇及胎儿有着难以估测的危险。目前子痫前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基底膜特异的Perlecan蛋白是迄今发现最大的蛋白聚糖之一,在人体内分布广泛,且具有生物多样性,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促进自噬发生等多种功能。Perlecan蛋白表达降低会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自噬过度,从而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这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Perlecan蛋白在子痫前期患者的胎盘、血清、尿液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证实了Perlecan蛋白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存在某种关联。本综述主要通过阐述Perlecan蛋白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探讨该蛋白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Perlecan蛋白能否成为早期预测子痫前期的生物标志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lecan蛋白 子痫前期 血管生成 细胞自噬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尿液差异蛋白质分析及其Perlecan含量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郭红霞 王晨虹 +1 位作者 冷灵芝 钟梅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尿液中Perlecan含量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足月妊娠女性、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25例。每组取5例尿液标本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取20例尿液标本进行Per... 目的:探讨尿液中Perlecan含量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正常健康足月妊娠女性、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各25例。每组取5例尿液标本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寻找差异蛋白质,取20例尿液标本进行Perlecan浓度检测,并与平均动脉压和24h尿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尿液中Perlecan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女性(P<0.05);而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尿液中Perlecan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妊娠女性(P<0.05),且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达到最低。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液中Perlecan浓度与24h尿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尿液Perlecan含量可以用来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肾脏损伤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 perlecan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下载PDF
肾组织中perlecan的表达及其与蛋白尿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饶佳 徐虹 +1 位作者 孙利 赵仲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15-719,共5页
目的观察基膜蛋白多糖(perlecan)在不同病理改变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组织中表达变化,探讨其参与蛋白尿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在阿霉素注射后第7、14、28天时肾组织perlecan的表达变化... 目的观察基膜蛋白多糖(perlecan)在不同病理改变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及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组织中表达变化,探讨其参与蛋白尿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在阿霉素注射后第7、14、28天时肾组织perlecan的表达变化,并与24h尿蛋白进行相关分析。在69例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和血尿患儿的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erlecan表达,并分别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及电镜下平均足突宽度(FPW)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阿霉素肾病大鼠中随着蛋白尿的加重,perlecan在肾小球内染色强度明显减低,且与24h尿蛋白呈显著负相关(P<0·01)。Perlecan在正常肾组织中沿肾小球血管襻及肾小管基膜分布。肾小球perlecan的表达在MCD、FSGS中分别较正常对照或TBMN显著减低,而在MN中沿增宽的GBM分布,表达显著升高。在IgA肾病中,肾小球内可见perlecan沿血管襻及系膜区分布,蛋白尿组的肾小球中perlecan表达量较单纯血尿组显著减低(P<0·05)。MCD肾小球中perlecan免疫组化指数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呈负相关,与FPW无显著相关。结论Perlecan在肾小球内表达减低与阿霉素肾病大鼠及不同病理类型的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蛋白尿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perlecan 蛋白尿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Perlecan蛋白在子痫前期小鼠肾脏中的变化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红霞 陈绍云 +4 位作者 王艳芳 高冰心 王燕 于燕 朱元方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2-446,共5页
目的:探讨Perlecan蛋白在子痫前期(PE)小鼠肾脏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正常孕鼠、PE样小鼠模型(动物水平)及HSPG2特异性肾敲低小鼠模型并分离肾小球内皮细胞(细胞水平),对比观察小鼠肾脏基底膜负电荷改变、Perlecan蛋白及其降... 目的:探讨Perlecan蛋白在子痫前期(PE)小鼠肾脏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正常孕鼠、PE样小鼠模型(动物水平)及HSPG2特异性肾敲低小鼠模型并分离肾小球内皮细胞(细胞水平),对比观察小鼠肾脏基底膜负电荷改变、Perlecan蛋白及其降解酶Hpa含量变化,同时检测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自噬蛋白标志物的含量。结果:(1)成功构建了PE小鼠和HSPG2条件肾敲低小鼠模型。(2)相对于正常孕鼠,PE小鼠胶体铁染色显示负电荷基本消失,肾小球电荷屏障被破坏,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PE小鼠肾小球中Perlecan蛋白表达(0.255±0.028)较正常孕鼠(0.509±0.022)显著降低;而Hpa表达(0.519±0.041)较正常孕鼠(0.260±0.063)显著升高(P均<0.05)。(3)与正常孕鼠相比,PE小鼠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I3K(0.146±0.018 vs 0.448±0.048)、p-AKT(0.031±0.008 vs 0.286±0.030)和p-mTOR(0.179±0.029 vs0.364±0.025)表达显著下调,自噬相关标志物LC3-I/LC3-Ⅱ(0.546±0.060 vs 0.244±0.060)和Beclin-1(0.527±0.029 vs 0.191±0.044)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I3K/AKT/mTOR通路药理激活剂740 Y-P和MHY1485可以有效地弥补Perlecan敲低引起的自噬增加。结论:PE小鼠Perlecan蛋白下降除外引起肾小球电荷屏障损伤,还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促进细胞自噬引起肾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perlecan 小鼠肾脏 细胞自噬
下载PDF
Perlecan蛋白及其降解酶在子痫前期小鼠肾小球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郭红霞 陈绍云 +1 位作者 高冰心 钟梅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1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小鼠肾小球中Perlecan蛋白及其降解酶的含量变化。方法构建正常孕鼠和子痫前期样小鼠模型,对比观察两组小鼠模型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改变,同时检测Perlecan蛋白及其降解酶Heparanase(Hpa)含量和活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 目的检测子痫前期小鼠肾小球中Perlecan蛋白及其降解酶的含量变化。方法构建正常孕鼠和子痫前期样小鼠模型,对比观察两组小鼠模型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改变,同时检测Perlecan蛋白及其降解酶Heparanase(Hpa)含量和活性变化。结果成功构建了子痫前期样小鼠模型,相对于正常孕鼠,子痫前期样小鼠胶体铁染色显示负电荷基本消失,肾小球电荷屏障被破坏,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子痫前期样小鼠肾小球中Perleca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Hpa表达升高且活性显著增强。结论子痫前期小鼠肾小球中Perlecan蛋白的表达下降,同时其降解酶Hpa表达显著升高且活性增强,引起肾小球滤过屏障损伤,可能是引起蛋白尿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perlecan 小鼠肾小球 蛋白尿
下载PDF
血清Perlecan DV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6
作者 熊密 田章林 +1 位作者 龙波 魏有东 《现代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755-758,76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Perlecan DV(PDV)与急性脑梗死90 d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1例,同时选取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PDV... 目的探讨血清Perlecan DV(PDV)与急性脑梗死90 d后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1例,同时选取与之性别、年龄相匹配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PDV水平。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预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V是否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血清PDV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DV不是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因素[优势比(OR)=0.999,95%可信区间:0.996~1.003,P>0.05]。结论血清PDV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无显著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脑梗死 卒中 预后 生物标记 血清 perlecan DV
下载PDF
Perlecan and synaptophysin changes in denervated skeletal muscle
7
作者 Kai Ma Zhifeng Huang +3 位作者 Jianfeng Ma Longquan Shao Huiming Wang Yanliang W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7期1293-1298,共6页
The present study observed sciatic nerve and gastrocnemius muscle changes in denervated rats using morphology methods, and assessed expression of perlecan, an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sk... The present study observed sciatic nerve and gastrocnemius muscle changes in denervated rats using morphology methods, and assessed expression of perlecan, an extracellular matrix component,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skeletal muscle cell surface as acetylcholine esterase, as well as synaptophysin, a synaptic marker. Results showed degeneration and inflammation following transection of the sciatic nerve. In addition, the sciatic nerve-dominated skeletal muscle degenerated with mild inflammation, indicating that skeletal muscle atrophy primarily contributed to denervation-induced nutritional disturbances. With prolonged injury time (1-4 weeks post-injury), perlecan expression gradually decreased and reached the lowest level at 4 weeks, but synaptophysin expression remained unchanged after denervation.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erlecan expression was more sensitive to denervation and reflected regional extracellular matrix changes following dener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lecan SYNAPTOPHYSIN extracellular matdx acetylcholine esteras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denervated skeletal muscle sciatic nerve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Perlecan/Hspg2 Deficiency Impairs Bone’s Calcium Signaling and Associated Transcriptome in Response to Mechanical Loading
8
作者 Shaopeng Pei Sucharitha Parthasarathy +9 位作者 Ashutosh Parajuli Jerahme Martinez Mengxi Lv Sida Jiang Danielle Wu Shuo Wei XLucas Lu Mary CFarach-Carson Catherine BKirn-Safran Liyun Wang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42-43,共2页
Perlecan,a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acts as a mechanical sensor for bone to detect external loading.Deficiency of perlecan increases the risk of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Schwartz-Jampel Syndrome(SJS)and atten... Perlecan,a 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acts as a mechanical sensor for bone to detect external loading.Deficiency of perlecan increases the risk of osteoporosis in patients with Schwartz-Jampel Syndrome(SJS)and attenuates loading4nduced bone formation in perlecan deficient mice(Hypo).Considering that intracellular calcium[Ca2+]i is an ubiquitous messenger controlling numerous cellular processes including mechanotransduction,we hypothesized that perlecan deficiency impairs bone’s calcium signaling in response to loading.To test this,we performed real-time[Ca2+]i imaging on in situ osteocytes of adult murine tibiae under cyclic loading(8 N,Figure 1).Relative to wild type(WT),Hypo osteocytes showed decreases in the overall[Ca2+]i response rate(-58%),calcium peaks(-33%),cells with multiple peaks(-53%),peak magnitude(-6.8%),and recovery speed to baseline(-23%).RNA sequencing and pathway analysis of tibiae from mice subjected to one or seven days of unilateral loading demonstrated that perlecan deficiency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the calcium signaling,ECM-receptor interaction,and focal adhesion pathways following repetitive loading.Defects i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ER)calcium cycling regulators such as Ryr1/ryanodine receptors and Atp2a1/Sercal calcium pumps were identified in Hypo bones.Taken together,impaired calcium signaling may contribute to bone’s reduced anabolic response to loading,underlying the osteoporosis risk for the SJS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lecan/Hspg2 Bone’s CALCIUM SIGNALING Mechanical LOADING
下载PDF
Lens Capsule HSPG-Perlecan Regulates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during Chick Embryo Development
9
作者 Cristina Martín María I. Alonso +5 位作者 Francisco Lamus José A. Moro A. De la Mano José M. Fernandez Alberto Caballero ángel Gato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17年第2期9-22,共14页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is a life-long process related with lens transparency, and is particularly intense during development, being related with an FGF-2 antero-posterior gradient at the equator level as the main ...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is a life-long process related with lens transparency, and is particularly intense during development, being related with an FGF-2 antero-posterior gradient at the equator level as the main growth factor involved which has been related with the basal membrane of the lens anlagen known as “Lens capsule”. However the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induced by FGF2 depends, as in other biological systems, on the local bioavailability of FGF-2 regulated by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extracellular matrix molecules as Heparan Sulphate Proteoglycans. Here, we try to clarify how Perlecan (a heparan sulphate proteoglycan specific from basement membranes) is involved in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at earliest stages of eye development. Our results show that Perlecan, is a major component in the lens capsule during the earliest stages of lens development in chick embryos being present during lens plate induction, lens vesicle stage and the onset of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a direct involvement of HSPG-Perlecan in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we generate depleted lenses by HSPG-Perlecan synthesis disruption and specific enzymatic digestion. The HSPG-Perlecan depleted lens show a significant delay or abolition in the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which remains in an immature cells displaying DNA synthesis in the posterior epithelium and a decrease in FGF2 lens expression. These data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lens capsule HSPG-Perlecan is a key molecule involved in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during development, probably by involvement in FGF-2 biodispon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ye DEVELOPMENT LENS FIBRE DIFFERENTIATION HSPG-perlecan FGF-2 Chick Embryo
下载PDF
Perlecan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VEGF-165的关系分析
10
作者 张忠霞 王茹 +2 位作者 邓乾葆 许琳 罗书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23年第10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串珠素(Perlecan)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165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6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66例轻度子... 目的探讨串珠素(Perlecan)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165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26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66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轻度组,6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重度组,并选取同期年龄、孕周相匹配的126例产检正常者为正常组。3组均检测血清Perlecan、VEGF-165水平,分析子痫前期患者Perlecan与VEGF-165相关性。比较3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析Perlecan、VEGF-165与子痫前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关系。结果3组血清Perlecan、VEGF-165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轻度组低于正常组,重度组低于轻度组及正常组(P<0.05);子痫前期患者Perlecan与VEGF-165呈正相关(P<0.05);重度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轻度组及正常组(P<0.0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子痫前期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高血压家族史比例、收缩压、舒张压、尿酸、肌酐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的子痫前期患者,白蛋白、血清Perlecan及VEGF-165水平低于良好妊娠结局的子痫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Perlecan、VEGF-165仍与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独立相关(P<0.05)。结论Perlecan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呈低表达,且其低表达可能通过调控VEGF-165抑制血管生长,从而影响患者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lecan 子痫前期 VEGF-165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串珠素、神经纤毛蛋白-1水平与病情、围生结局的关系
11
作者 张金玲 郭利红 王小洁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95-499,共5页
目的 探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串珠素(perlecan)、神经纤毛蛋白-1(NRP-1)水平与病情、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 目的 探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串珠素(perlecan)、神经纤毛蛋白-1(NRP-1)水平与病情、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3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单纯高血压组46例、轻度子痫组35例、重度子痫组22例。记录患者的围生结局情况,分为结局良好组72例和结局不良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perlecan、NRP-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分析探讨血清perlecan、NRP-1对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 轻度子痫组、重度子痫组血清perlecan、NRP-1水平低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组血清perlecan、NRP-1水平低于轻度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局良好组血清perlecan、NRP-1水平高于结局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rlecan、NRP-1两项指标联合预测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围生结局的临床效能优于单项指标预测。结局不良组年龄≥35岁占比、孕前体重指数(BMI)≥24 kg/m2占比、有流产史占比、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高于结局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前BMI≥24 kg/m2、有流产史、收缩压高、perlecan≤8.63 nmol/L、NRP-1≤4.37 ng/mL是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不良围生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perlecan、NRP-1水平降低与孕晚期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加重及不良围生结局有关,两项指标可作为预测患者围生结局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 孕晚期 串珠素 神经纤毛蛋白-1 围生结局
下载PDF
子痫前期小鼠肾脏Perlecan蛋白表达对血管内皮生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红霞 高冰心 +2 位作者 陈绍云 于燕 朱元方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小鼠肾脏中Perlecan蛋白表达下降对血管内皮生成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正常孕鼠和子痫前期样小鼠模型,在细胞水平构建HSPG2条件肾敲低小鼠模型,观察肾脏Perlecan蛋白表达变化、Ras/Raf-1/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小鼠肾脏中Perlecan蛋白表达下降对血管内皮生成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构建正常孕鼠和子痫前期样小鼠模型,在细胞水平构建HSPG2条件肾敲低小鼠模型,观察肾脏Perlecan蛋白表达变化、Ras/Raf-1/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含量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改变。结果成功构建子痫前期小鼠和HSPG2条件肾敲低小鼠模型,与正常孕鼠相比,子痫前期小鼠肾脏中Perlecan蛋白表达(618.400±103.592)显著低于正常孕鼠(1317.200±116.849,P<0.001)。与正常孕鼠相比,子痫前期样小鼠Ras/Raf-1/MEK/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Ras(0.239±0.036 vs.0.621±0.048)、Raf-1(0.142±0.009 vs.0.373±0.042)、p-MEK1(0.173±0.016 vs.0.448±0.014)、p-ERK1/2(0.234±0.047 vs.0.476±0.056)、VEGF(0.091±0.018 vs.0.418±0.069)表达均显著下调(P均<0.05)。在HSPG2条件肾敲低小鼠细胞中添加PAFC-16(MEK活化剂)和PMA(ERK活化剂)处理后上述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显著增加,有效地弥补了Perlecan敲低引起的血管生成抑制。对HSPG2条件肾敲低小鼠的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进行检测,发现血管形成、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结论子痫前期小鼠Perlecan蛋白表达下降可能通过抑制Ras/Raf-1/MEK/ERK信号通路影响肾小球血管生成及功能从而引起肾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perlecan 小鼠肾脏 血管生成
原文传递
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疗效及对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串珠素表达的影响
13
作者 李亚坤 刘志强 +6 位作者 郭向东 梁春利 段文杰 赵萱萱 杨慧静 白玫 吕佳 《河北中医》 2023年第7期1089-1092,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例(18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90眼)予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例(18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90眼)予雷珠单抗注射液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治疗组45例(90眼)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表达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视网膜电图(PERG)指标b波潜伏期、波幅变化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及视网膜循环时间(RCT)变化情况,观察2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8%(88/9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11%(5/45),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81/90),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44%(2/4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结膜分泌物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ERG的b波波幅均升高(P<0.05),潜伏期均缩短(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波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MT及RCT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MT及RCT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黄斑功能,减轻眼底病变程度,提高视力,且安全性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的过度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丹参注射液 离子导入 乙酰肝素酶 串珠素
下载PDF
串珠素在骨骼肌神经支配恢复过程中的作用
14
作者 朱莉 吴连俊 王彦亮 《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558-560,共3页
串珠素(perlecan)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phate proteoglycan,HSPG)家族中的一种,作为一种蛋白多糖,它广泛分布于细胞膜与细胞外基质中。许多研究表明,串珠素广泛参与上皮生长粘附、运动终板的恢复以及软骨的形成。本文就... 串珠素(perlecan)是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eparan sulphate proteoglycan,HSPG)家族中的一种,作为一种蛋白多糖,它广泛分布于细胞膜与细胞外基质中。许多研究表明,串珠素广泛参与上皮生长粘附、运动终板的恢复以及软骨的形成。本文就串珠素在骨骼肌神经支配恢复过程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珠素(perlecan) 硫酸肝素侧链(HS) 骨骼肌再生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胰岛淀粉样物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如江 管英俊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1年第4期373-376,共4页
胰岛淀粉样变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病理特征,该淀粉样沉积物由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amylin)、载脂蛋白E(ApoE)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perlecan等构成,其中前者最为重要。目前胰岛淀粉样变有多种假说,其中... 胰岛淀粉样变是2型糖尿病的一个病理特征,该淀粉样沉积物由胰岛淀粉样多肽(IAPP/amylin)、载脂蛋白E(ApoE)和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perlecan等构成,其中前者最为重要。目前胰岛淀粉样变有多种假说,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是认为B细胞功能的改变,导致淀粉样纤维的形成,从而促进了IAPP的沉积,加剧了淀粉样变,引起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胰岛淀粉样物 多肽 载脂蛋白E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 perlecan
下载PDF
串珠素表达下调参与低氧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玉珍 刘秀华 蔡莉蓉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1-226,共6页
低氧可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但是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串珠素在调节内皮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串珠素是否参与低氧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将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低氧或常氧状态下培养12 h后,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 低氧可以抑制内皮细胞增殖,但是其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串珠素在调节内皮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讨串珠素是否参与低氧对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将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低氧或常氧状态下培养12 h后,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串珠素mRNA的表达。结果发现:低氧可以明显抑制串珠素mRNA的表达,与常氧状态下串珠素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此同时,低氧状态下或用串珠素抗体中和内源性串珠素,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反应明显降低,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表达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1/2)活性明显下降。结果提示,串珠素表达下调可能通过抑制FAK介导的ERK1/2依赖的信号转导途径,参与低氧对大鼠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内皮细胞 细胞增殖 串珠素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双受体系统在鼻咽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广理 龚树生 +1 位作者 陈沛 罗凌惠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974-977,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双受体系统串珠素、Flt-1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NPC的增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6例NPC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VEGF、串珠素和Flt-1...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双受体系统串珠素、Flt-1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NPC的增生、浸润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6例NPC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0例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VEGF、串珠素和Flt-1 mRNA的表达。结果 VEGF、串珠素和Flt-1 mRNA在NP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在癌旁组织和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的表达(P<0.01)。VEGF、串珠素和Flt-1 mRNA在癌旁组织和正常鼻咽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EGF、Flt-1和串珠素mRNA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PC组织和无淋巴结转移NPC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EGF及其双受体系统串珠素和Flt-1与NPC的生长、浸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串珠素 FLT-1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串珠素小干扰RNA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洪金 赵忠鹏 +6 位作者 付艳 杨鹏辉 段跃强 门丽 赵晖 杜楠 王希良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617-619,622,共4页
目的评估串珠素小干扰RNA(siRN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5和HT29结直肠癌细胞,将构建好的串珠素siRNA载体转染培养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qRT-PCR法检测串珠素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串珠素蛋白表达,MT... 目的评估串珠素小干扰RNA(siRN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CT15和HT29结直肠癌细胞,将构建好的串珠素siRNA载体转染培养细胞中,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qRT-PCR法检测串珠素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串珠素蛋白表达,MTS法检测串珠素siRNA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串珠素siRNA转染肿瘤细胞48 h后,肿瘤细胞串珠素mRNA、蛋白水平均出现降低(P<0.05)。串珠素siRNA对肿瘤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串珠素siRNA对结直肠癌肿瘤细胞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HCT15 HT29 串珠素 SIRNA
下载PDF
氧诱导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中乙酰肝素酶及串珠素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万磊 董晓光 +2 位作者 刘廷 程钧 谢立信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研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过程中乙酰肝素酶(HPA)及其作用底物串珠素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将65只新生幼鼠于生后7d在体积分数(75±2)%高氧环境中饲养5d后,再置于相对低氧环境中诱导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为高氧诱导组。另外65... 目的研究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过程中乙酰肝素酶(HPA)及其作用底物串珠素在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将65只新生幼鼠于生后7d在体积分数(75±2)%高氧环境中饲养5d后,再置于相对低氧环境中诱导产生视网膜新生血管为高氧诱导组。另外65只新生幼鼠在正常环境中饲养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在小鼠生后第12、13、17、21、30天通过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视网膜病理切片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态变化。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组织中HPA和串珠素在mRNA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视网膜组织中HPA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高氧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的HPA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roup=16.303,P=0.000),各时间点的HPA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ime=18.614,P=0.000),生后第12、13、17、21天相应时间点2组小鼠视网膜HPA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P=0.000,P=0.001)。高氧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HPA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roup=458.134,P=0.000),各时间点的HPA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ime=78.466,P=0.000)。高氧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串珠素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group=7.351,P=0.013),各时间点的串珠素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time=9.098,P=0.000)。生后第13、17、21天的高氧诱导组小鼠视网膜串珠素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00,P=0.003)。伴随着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增多和消退,HPA在基因和蛋白水平及串珠素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HPA及其作用底物可能是促进视网膜新生血管生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乙酰肝素酶 串珠素 高氧性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串珠聚糖在肝细胞癌的分布及其免疫组化阳性判断标准的初探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晓鹏 刘颖斌 史良会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85-89,共5页
目的 :初步建立串珠聚糖 (PLC)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阳性判断标准 ,探讨PLC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LC及其配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HCC中的分布 ,根据PLC分布特... 目的 :初步建立串珠聚糖 (PLC)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化 )阳性判断标准 ,探讨PLC在肝细胞癌 (HCC)中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LC及其配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HCC中的分布 ,根据PLC分布特征初步建立阳性判断标准 ,分析PLC及bFGF表达与HCC临床病理指标及转移复发的关系。结果 :初步建立了一种PLC阳性判断标准 ;PLC在部分HCC中主要表现为基底膜连续和不连续线形染色 ,部分HCC主要为癌细胞胞质或胞膜棕黄色染色 ;bFGF主要为HCC癌细胞胞质和胞膜棕褐色染色 ;癌组织bFGF表达率及PLC和bFGF共同表达率明显高于癌周肝组织 (分别为P <0 .0 5和P <0 .0 1)。PLC、bFGF表达与HCC临床病理指标及转移复发无关 ;但PLC和bFGF共表达与HCC转移复发有关 (P <0 .0 5 )。结论 :所建立的PLC阳性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PLC和bFGF可能参与HCC转移复发和血管生成 ,二者共表达可以预测HCC转移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C 转移复发 阳性 BFGF表达 肝细胞癌 免疫组化 临床病理指标 判断标准 初探 结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