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overy and geological knowledge of the large deep coal-formed Qingyang Gas Field, Ordos Basin, NW China
1
作者 FU Jinhua WEI Xinshan +6 位作者 LUO Shunshe ZUO Zhifeng ZHOU Hu LIU Baoxian KONG Qingfen ZHAN Sha NAN Junxia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9年第6期1111-1126,共16页
After 50 years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Longdong area of southwest Ordos Basin,NW China,a deep coal-formed gas field was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Qingyang area.Through observation of field outcrops and co... After 50 years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Longdong area of southwest Ordos Basin,NW China,a deep coal-formed gas field was discover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Qingyang area.Through observation of field outcrops and core,analysis of common,cast and cathode thin sections,Ro and other geochemistry indexes,carbon isotope,electron microscope and other supporting tests and analyses,the hydrocarbon generation,reserves formation and reservoir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as reservoirs at different buried depths in Yishaan slope were examined and compared.The deep gas reservoir has an average buried depth of more than 4200 m,and the main gas-bearing formation is the Member 1 of Lower Permian Shanxi Formation,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porosity,low permeability,low pressure and low abundance.It is believed that hydrocarbon generation in thin seam coal source rocks with high thermal evolution can form large gas fields,high-quality sandstone reservoirs with dissolved pores,intergranular pores and intercrystalline pores can still develop in late diagenetic stage under deep burial depth and high thermal evolution,and fractures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 of reservoirs.High drying coefficient of natural gas and negative carbon isotope series are typica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eep coal-formed gas.The integrate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 has been innovated,and the economic and effective development mode of gas fields of"dissecting sand body by framework vertical wells,centralized development by horizontal wells"has been formed.The discovery and successful exploration of the large gas field has provided geolog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ural gas fields of 100 billion cubic meter scale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basin,and has important guidance for exploration of coal-derived gas with deep buried depth and high thermal evolution widely distributed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dos Basin Upper Paleozoic Lower permian coal-formed GAS DEEP formation high thermal evolution Qingyang LARGE GAS field
下载PDF
马道头矿区煤矸石热处理特性及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武玉军 张雪飞 刘志成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11期12-15,共4页
大同二叠纪矿井均为特大型矿井,产煤量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难以资源化利用的煤矸石。为有针对性地利用大同二叠纪矿井马道头矿区煤矸石,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BET比表面积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等分析设备... 大同二叠纪矿井均为特大型矿井,产煤量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难以资源化利用的煤矸石。为有针对性地利用大同二叠纪矿井马道头矿区煤矸石,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BET比表面积分析仪、热重分析仪等分析设备对热处理前后的大同马道头矿区煤矸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微观形貌、孔隙结构及热处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同马道头矿区煤矸石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和Al2O3,属于中高级比铝硅型煤矸石,活性激发温度区间在500~700℃,通过利用热重质谱仪分析该矿煤矸石的热处理特性,获得了该矿区煤矸石的活性最佳热处理温度为700℃左右。对马道头矿区煤矸石的理化特性及热处理特性有了全面的了解后,经过分析不同煤矸石利用方向的特点及该矿区煤矸石特性,对马道头矿区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提出三个利用方向:制水泥掺和料、提取白炭黑和制备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马道头 二叠纪煤田 热处理 活化温度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贵州六枝、水城煤田晚二叠世煤的微量元素特征 被引量:22
3
作者 庄新国 龚家强 +2 位作者 王占岐 曾荣树 徐文东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3-58,共6页
通过对六枝和水城煤田 10个煤矿主要可采煤层的 45个煤样品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系统研究 ,概括了这两个煤田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丰度和分布特征 ;阐述了煤中微量元素的亲合性。这两个煤田煤中的全硫含量在受海水影响的煤层中较高 (最高达 ... 通过对六枝和水城煤田 10个煤矿主要可采煤层的 45个煤样品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系统研究 ,概括了这两个煤田煤中常量和微量元素的丰度和分布特征 ;阐述了煤中微量元素的亲合性。这两个煤田煤中的全硫含量在受海水影响的煤层中较高 (最高达 7.5 % ) ,而在非海水影响的煤层中较低 ( 0 .3% )。六枝煤田的全硫含量明显高于水城煤田。Ca-Mn-Ge的平均含量在六枝煤田较低 ,而在水城煤田相对较高。在这两个煤田和不同的煤层之间 ,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较小。与世界烟煤中一般含量范围相比 ,这两个煤田的特征是 Mn,V,Cu,L i,Zr,Nb,Ta,Hf,T1,Th和 U的含量相对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晚二叠世煤 六枝煤田 水城煤田 贵州省
下载PDF
广西合山晚二叠世碳酸盐岩型煤系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51
4
作者 邵龙义 陈家良 +1 位作者 李瑞军 张鹏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8-174,共7页
广西合山煤田晚二叠世合山组是在浅水碳酸盐台地背景下形成的典型的碳酸盐岩型含煤岩系 ,其沉积环境有滨外陆棚、生物礁、开阔台地、潮坪和泥炭沼泽等。在包括合山组和大隆组在内的整个晚二叠世地层中 ,可以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 ,并可根... 广西合山煤田晚二叠世合山组是在浅水碳酸盐台地背景下形成的典型的碳酸盐岩型含煤岩系 ,其沉积环境有滨外陆棚、生物礁、开阔台地、潮坪和泥炭沼泽等。在包括合山组和大隆组在内的整个晚二叠世地层中 ,可以识别出5个层序界面 ,并可根据这些层序界面将区内上二叠统划分为 4个层序。层序 从合山组底面到合山组下段顶部的四 下 煤层底板硅质岩层之底面 ;层序 包括从四 下 煤底板到四 上 煤底板的一套地层 ;层序 为从四 上 煤层底板到二煤层之下铝土质泥岩底板的序列 ;层序 包括从合山组二煤层之下铝土质泥岩底板到大隆组之顶。其中层序 、层序 和层序 厚度在合山煤田范围内变化较大 ,说明受盆地基底沉降作用控制强烈 ,层序 则表现为多次的煤层—石灰岩旋回性 ,并且在合山煤田甚至桂中地区稳定分布 ,说明可能主要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控制。与滨海平原靠陆一侧的冲积体系的陆源碎屑岩含煤岩系不同 ,陆表海碳酸盐岩型煤系三级层序中的最大海泛带底部以该层序中向上变薄至最薄的一层煤的底面为代表 ,如研究区三 中 煤层底面即为层序 中的最大海泛带底部 ,其下为三级层序中的海侵体系域 ,其上为高位体系域。三级层序中有包含四 上 、三 下 、三 中 、三 上 等煤层为界的 4个四级层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层序地层 碳酸盐岩型煤系 合山煤田 晚二叠世 沉积环境 聚煤作用
下载PDF
软煤储层顶板水平井穿层工况下压裂缝扩展模型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志荣 胡凯 +1 位作者 杨杰 陈玲霞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25,共6页
为了探索煤层顶板中水平井向目标层穿层压裂的裂缝扩展规律,以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为例,运用断裂力学、损伤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经典理论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开展了压裂缝延伸距离与压裂时间时空演化规律的建模与验证。首先,基于原生裂... 为了探索煤层顶板中水平井向目标层穿层压裂的裂缝扩展规律,以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为例,运用断裂力学、损伤力学以及流体力学等经典理论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开展了压裂缝延伸距离与压裂时间时空演化规律的建模与验证。首先,基于原生裂缝特性、渗透特性以及压裂射孔段附加应力等因素,提出了顶板水平井垂向造缝的起裂压力计算公式;其次,在考虑裂缝性煤岩体损伤效应的基础上,引入Dougill损伤因子,将该计算模型拓展为延伸压力计算模型;最后,基于改进的经典PKN裂缝模型和压裂液滤失理论,建立了连续穿层工况下压裂缝延伸距离与压裂施工时间的函数关系。实践验证表明,根据理论模型合理调配时间参数,可以控制穿层裂缝的延伸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软煤层 顶板水平井 穿层压裂 裂缝扩展模型 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下载PDF
永城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成因分析与聚煤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武法东 陈钟惠 张守良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0,共10页
根据成因地层分析和沉积环境分析的方法,在永城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识别出三种沉积体系、11个生长层序。重点分析了陆表海潮下碳酸盐岩沉积和碎屑潮坪沉积特征,认为灰岩在微观特征、微相类型上由上而下的有规律变化,符合向上变浅的缓坡... 根据成因地层分析和沉积环境分析的方法,在永城煤田石炭二叠纪煤系识别出三种沉积体系、11个生长层序。重点分析了陆表海潮下碳酸盐岩沉积和碎屑潮坪沉积特征,认为灰岩在微观特征、微相类型上由上而下的有规律变化,符合向上变浅的缓坡型陆表海沉积模式。潮坪沉积物以潮道发育、砂泥混合坪标志明显为特征。三角洲则表现为浅水沉积性质。有价值的煤层形成于废弃碎屑潮坪泥炭沼泽和下三角洲平原泥炭沼泽。泥炭沼泽几乎不受咸水和活动碎屑体系的影响是主要煤层低硫低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田 煤系 聚煤 石炭纪 三叠纪
下载PDF
吐哈盆地沙尔湖煤田晚二叠世地层再认识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世新 胡长安 +4 位作者 罗桂昌 李慧 王平 甘继军 杨艳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83,共9页
出露于沙尔湖煤田东北角一套以河湖相为主的碎屑岩地层,在地层层位归属及岩石地层单元名称使用上,存在不同意见.笔者在沙尔湖煤田进行地质勘查过程中,于该套地层采到丰富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通过对前人资料归... 出露于沙尔湖煤田东北角一套以河湖相为主的碎屑岩地层,在地层层位归属及岩石地层单元名称使用上,存在不同意见.笔者在沙尔湖煤田进行地质勘查过程中,于该套地层采到丰富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晚二叠世.通过对前人资料归纳与实际材料分析,确定使用库莱组作为岩石地层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沙尔湖煤田 晚二叠世 地层
下载PDF
庆阳深层煤成气大气田发现与地质认识 被引量:32
8
作者 付金华 魏新善 +6 位作者 罗顺社 左智峰 周虎 刘宝宪 孔庆芬 战沙 南珺祥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7-1061,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经历了50年油气勘探,发现了庆阳深层煤成气大气田。通过野外地质露头、岩心观察,普通、铸体以及阴极薄片鉴定,Ro等地球化学指标、碳同位素组成、电子显微镜等配套测试分析,开展了伊陕斜坡不同埋深气藏的成烃...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陇东地区经历了50年油气勘探,发现了庆阳深层煤成气大气田。通过野外地质露头、岩心观察,普通、铸体以及阴极薄片鉴定,Ro等地球化学指标、碳同位素组成、电子显微镜等配套测试分析,开展了伊陕斜坡不同埋深气藏的成烃、成储和成藏特征对比研究。庆阳深层气藏平均埋深超过4200 m,含气层位为下二叠统山西组山1段,其具有低孔、低渗、低压和低丰度“四低”特征。高热演化薄层煤源岩生烃可以形成大气田,深埋藏、高热演化晚成岩阶段仍可发育溶孔、粒间孔、晶间孔组合的优质砂岩储集层,裂缝提高了储集层渗流能力。天然气干燥系数高和负碳同位素组成系列是深层煤成气典型的地球化学特征。创新了勘探开发一体化方法,形成了“骨架直井解剖砂体、水平井集中开发”庆阳气田的经济有效开发模式。庆阳大气田的发现与成功勘探,为盆地西南部形成千亿立方米规模天然气田提供了地质依据和技术支撑,这对中国广泛分布的深层高热演化煤成气勘探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古生界 下二叠统 煤成气 深层 高热演化 庆阳大气田
下载PDF
亦资孔盆地上二叠统煤层气藏加砂压裂技术探讨
9
作者 吴月先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0-42,113,共3页
亦资孔盆地是贵州省西部煤层气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勘探开发工程项目全面启动,有利于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进行专业信息综述的基础上,阐明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对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的需求,着重对加砂压裂工艺配套技术进行深入... 亦资孔盆地是贵州省西部煤层气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勘探开发工程项目全面启动,有利于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进行专业信息综述的基础上,阐明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及对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的需求,着重对加砂压裂工艺配套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有益于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二叠统 煤层气藏 地质特征 加砂压裂 配套技术
下载PDF
滇东-黔西地区现今地应力场与二叠系煤储层渗透率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鞠玮 王胜宇 +3 位作者 姜波 苗琦 李明 黄沛铭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79-186,共8页
现今地应力状态(大小和方向)和煤储层渗透率是影响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质因素。基于震源机制解反演、水力压裂等方法确定了滇东-黔西地区现今地应力状态,揭示了二叠系煤层地应力大小垂向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滇东-黔西地区二... 现今地应力状态(大小和方向)和煤储层渗透率是影响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地质因素。基于震源机制解反演、水力压裂等方法确定了滇东-黔西地区现今地应力状态,揭示了二叠系煤层地应力大小垂向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滇东-黔西地区二叠系煤储层渗透率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滇东-黔西地区水平最大主应力(S_(H,max))方向总体为WNW-ESE向;水平最大主应力为2.67~29.84 MPa,平均为14.10 MPa,水平最小主应力(S_(h,min))为1.85~23.76 MPa,平均为10.36 MPa,垂向应力(S_(v))为0.86~31.93 MPa,平均为14.49 MPa。现今地应力大小随煤层埋深的增加而增大,在垂向分布上呈现出分带性,在600 m以浅,地应力分布整体表现为S_(H,max)>S_(v)>S_(h,min),水平最大主应力起主导作用,为大地动力场型,而在700 m以深之后,地应力机制转换为S_(v)>S_(H,max)>S_(h,min),垂向应力起主导作用,为大地静力场型,地应力垂向转换深度为600~700 m。滇东-黔西地区二叠系煤储层渗透率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天然裂隙发育特征与现今地应力状态耦合对该区煤储层渗透性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今地应力场 煤储层渗透率 二叠系煤层 滇东-黔西地区
下载PDF
渭北煤田早二叠世化石植物生态特征
11
作者 杜美利 《中国煤田地质》 1996年第A00期25-29,共5页
通过野外第一手资料,总结了渭北煤田早二叠世化石植物群落特征、群落演替规律及植物地理特点。力图从定量与半定量分析的角度,勾勒在该区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发现的26属75种植物化石和早二叠世晚期下石盒子组中发现的30属65种... 通过野外第一手资料,总结了渭北煤田早二叠世化石植物群落特征、群落演替规律及植物地理特点。力图从定量与半定量分析的角度,勾勒在该区早二叠世早期山西组发现的26属75种植物化石和早二叠世晚期下石盒子组中发现的30属65种植物化石之古生态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二叠世 植物 古生态 化石 煤田 地层
下载PDF
龙亭—合阳勘查区构造应力场分析
12
作者 范玉海 王辉 +1 位作者 崔胜 张少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A01期78-83,共6页
以基础地质资料为依托,运用构造解析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韩城矿区龙亭—合阳勘查区构造应力场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控煤意义。结果显示研究区自三叠纪后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期北北西向挤压、燕山运动中期北西西向挤压... 以基础地质资料为依托,运用构造解析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韩城矿区龙亭—合阳勘查区构造应力场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控煤意义。结果显示研究区自三叠纪后先后经历了印支运动期北北西向挤压、燕山运动中期北西西向挤压和喜马拉雅运动期北东向挤压兼右旋剪切与北西—南东向伸展断陷作用三期构造作用,最大主压应力方位分别为335°、285°、44°;北东东向正断层系控制了区内煤层空间赋存状况,其发育程度直接影响区内煤炭资源下一步勘查与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构造应力场 控煤意义 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韩城矿区
下载PDF
滇东煤田长坡井田晚二叠世聚煤环境与成煤模式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永毅 郭昆林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40-43,共4页
通过对滇东煤田长坡井田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晚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该区晚二叠世为陆缘盆地过渡壳的潮坪聚煤环境和三角洲聚煤环境。海陆过渡环境演化顺序为:碳酸盐台地-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聚煤成煤模式,和局限海底火... 通过对滇东煤田长坡井田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晚二叠纪含煤地层沉积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该区晚二叠世为陆缘盆地过渡壳的潮坪聚煤环境和三角洲聚煤环境。海陆过渡环境演化顺序为:碳酸盐台地-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聚煤成煤模式,和局限海底火山地台-泻湖潮坪-浅水三角洲聚煤成煤模式。从晚二叠纪中期末至三迭纪各种聚煤条件充分配合,形成本区主要可采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煤环境 成煤模式 晚二叠世 滇东煤田 长坡井田
下载PDF
广西晚二叠世合山组中沉积间断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凤鸣 黄迺和 +4 位作者 王根发 陶继文 温显端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47-52,共6页
首次提出在晚二叠世合山组碳酸盐岩含煤岩系发育过程中存在沉积间断,并在其中鉴别出众多的沉积间断标志:①灰岩的角砾化现象;②淡水作用下的重结晶粗大方解石颗粒;③古裂隙;④古溶洞;⑤氧化壳;③砾石层;③层状晶洞。这些沉积间... 首次提出在晚二叠世合山组碳酸盐岩含煤岩系发育过程中存在沉积间断,并在其中鉴别出众多的沉积间断标志:①灰岩的角砾化现象;②淡水作用下的重结晶粗大方解石颗粒;③古裂隙;④古溶洞;⑤氧化壳;③砾石层;③层状晶洞。这些沉积间断标志通常分布在煤层的间接底板顶部或上部。在合山组形成过程中,至少发生了3次沉积间断:4煤形成前、4煤形成期间及2煤形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间断 晚二叠世 合山组 煤田
下载PDF
红阳煤田石炭-二叠纪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振裕 毛飞 《国土资源》 1992年第4期322-329,共8页
红阳煤田含煤地层太原组与山西组,是一套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依据剖面上沉积相序列变化特点,可划分为14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均含有一层煤。有二种聚煤环境:一是海水退出潮坪后形成的泥炭沼泽聚积的煤层;二是扇三角洲平原形... 红阳煤田含煤地层太原组与山西组,是一套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依据剖面上沉积相序列变化特点,可划分为14个沉积旋回,每个沉积旋回均含有一层煤。有二种聚煤环境:一是海水退出潮坪后形成的泥炭沼泽聚积的煤层;二是扇三角洲平原形成的泥炭沼泽聚积的煤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用煤田 石炭-二叠纪 沉积相 聚煤环境
下载PDF
福建龙永煤田二叠纪(竹蜓)生物带的面貌特征与对比
16
作者 胡兆曦 《中国煤田地质》 2003年第4期7-9,共3页
研究地层是有效寻找沉积矿产的重要基础,将龙永煤田内关于的层位及分带性与大区域上的相似层位作了对比,并论述了本煤田的特征与变迁的基本过程。最后,结合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就煤田内的产出情况,作了两点必要的说明。
关键词 福建 龙永煤田 二叠纪 TING 生物带
下载PDF
淮南煤田下二叠统山西组煤系页岩气储层特征及物性成因 被引量:21
17
作者 徐宏杰 胡宝林 +3 位作者 刘会虎 郑建斌 张文永 郑凯歌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00-1210,共11页
煤系页岩气是煤系非常规气的一种,煤系泥页岩具备较好的聚集和成藏潜力,研究煤系泥页岩储层特征对于进一步确认煤系非常规气共生成藏与共采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南煤田下二叠统山西组为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厚约72m,泥岩约占25%,泥... 煤系页岩气是煤系非常规气的一种,煤系泥页岩具备较好的聚集和成藏潜力,研究煤系泥页岩储层特征对于进一步确认煤系非常规气共生成藏与共采具有重要意义。以淮南煤田下二叠统山西组为例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组厚约72m,泥岩约占25%,泥岩中石英矿物含量在29.2%~36.7%之间,主要为陆源碎屑外源成因。山西组有机碳含量高,TOC含量为0.37%~8.87%,有机质以Ⅱ2型干酪根为主;RO值变化范围为0.83%~1.32%,整体为中成熟阶段。泥岩压汞孔隙度为0.87%~4.29%,脉冲渗透率区间为(3.16~8.88)×10-7μm2,平均为4.82×10-7μm2,二者线性关系较好。扫描电镜下山西组泥岩微裂缝较为发育,包括石英颗粒边缘延伸微裂缝、颗粒内部平行线形裂缝和黏土矿物内部发育的弯曲状不规则裂缝,微孔隙主要包括粒间孔和粒内孔,孔隙直径为2μm^50nm。有机碳含量、热演化程度对微孔隙发育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伊/蒙混层在黏土矿物组成中占有较大比例,可能是微孔隙发育的主要贡献者。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发育了不同的岩相类型,是研究区山西组煤系页岩气储层物性形成的沉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页岩气 储层特征 物性成因 下二叠统山西组 淮南煤田
原文传递
沁水盆地郑庄区块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 被引量:51
18
作者 王猛 朱炎铭 +2 位作者 李伍 钟和清 王义海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5-431,共7页
基于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的构造发育特征,研究了自二叠纪煤系形成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分析了其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包括构造-埋藏史、后期成藏演化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郑庄地区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 基于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的构造发育特征,研究了自二叠纪煤系形成以来该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分析了其对煤层气藏的控制作用,包括构造-埋藏史、后期成藏演化及成藏控制因素.研究表明:郑庄地区主要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早期和喜马拉雅晚期—现代4个期次的构造应力场演化.在构造控制下,二叠纪煤层经历了印支期和燕山中—晚期两次成烃作用,特别是燕山中、晚期煤层生气量巨大,是煤层气的主要成藏期.此后,随着地壳持续抬升剥蚀,煤层埋藏不断变浅,并发育了多组封闭性较好的节理.受南东侧的寺头断层控制,煤层埋深处于600~1 200m,为煤层气成藏以来的最浅埋藏,虽然本区二叠系煤层气的成藏时间较早,但保留的煤层气含量大,煤储层厚度大,且煤层埋藏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特征 构造应力场演化 煤层气 二叠纪煤层 郑庄区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