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苜蓿霜霉病接种方法及染病植株体内酶活性 被引量:1
1
作者 于良斌 张园园 +5 位作者 王丹阳 崔进 徐林波 闫丽英 王慧 崔艳伟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35-941,共7页
苜蓿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是苜蓿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限制了苜蓿产业的发展。为了探明苜蓿霜霉菌侵染对苜蓿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及优化苜蓿霜霉菌的接种方法,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中草3号’(Medicago sativa‘Zhongcao No.3... 苜蓿霜霉病(Peronospora aestivalis)是苜蓿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限制了苜蓿产业的发展。为了探明苜蓿霜霉菌侵染对苜蓿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及优化苜蓿霜霉菌的接种方法,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中草3号’(Medicago sativa‘Zhongcao No.3’)为研究对象,进行苜蓿霜霉菌的接种试验,并研究不同染病程度下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评价接种苜蓿霜霉菌对苜蓿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接种方法中病枝插入法不能获得成功接种的病株,病叶摩擦法、培养箱内喷雾法和培养箱外喷雾法能够得到接种的病株,发病率分别为11.1%、88.9%和25.6%,由此可以看出培养箱内接种法的接种效果最佳。接菌对苜蓿体内酶活性影响显著,苜蓿霜霉菌轻度侵染会导致CAT活性显著增强(P<0.05),较健康苜蓿,苜蓿霜霉菌侵染能够显著增强POD和SOD的活性(P<0.05),但是重度染病情况下与健康苜蓿相比SOD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PAL活性表现为随着病原菌的侵染程度加深显著下降(P<0.05)。综上表明病原菌侵染会导致苜蓿体内酶活性的变化,本研究可为优化苜蓿霜霉菌的接种方法及通过苜蓿体内酶活性变化筛选抗性品种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霜霉病 紫花苜蓿 接种方法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苯丙氨酸解氨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紫花苜蓿霜霉病病株空间分布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于良斌 张园园 +1 位作者 崔进 徐林波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96,共5页
为了明确内蒙古地区紫花苜蓿霜霉病的危害情况及发生规律,试验利用棋盘式取样法对随机选取的5个田块紫花苜蓿霜霉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分布频次检验、聚集度指标测定、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指数法等模型检验,探... 为了明确内蒙古地区紫花苜蓿霜霉病的危害情况及发生规律,试验利用棋盘式取样法对随机选取的5个田块紫花苜蓿霜霉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分布频次检验、聚集度指标测定、Iwao m^(*)-m回归分析法和Taylor指数法等模型检验,探讨紫花苜蓿霜霉病田间病株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结果表明:田块4的病株率最高,为46.27%;在每个样方所调查的50株植株中,田块4的苜蓿感病株数集中在31~35株,剩余田块感病株数大多集中在11~15株;各项聚集度指标均表现出紫花苜蓿霜霉病呈聚集分布的趋势,均满足扩散系数(C)>1、water’s的负二项分布参数(K)>0、久野指数(C_(4))>0、x的比值(m^(*)/x)>1、丛生指数(I)>0;Iwao回归分析法m^(*)-m回归方程和Taylor指数法结果也显示该病呈聚集分布趋势,且随着聚集度程度的加深,逐渐由聚集分布向均匀分布过渡;分析确定了在不同病株率下的理论抽样数为n=(1.96/D)^(2)(2.698/x-0.167),式中D为允许误差值,x为平均密度。说明紫花苜蓿霜霉病的发生呈聚集分布,明确紫花苜蓿霜霉病的分布规律有助于病害的科学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霜霉病 空间分布型 棋盘式取样 聚集指标 理论抽样数
下载PDF
新牧二号紫花苜蓿抗霜霉病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闵继淳 李拥军 +2 位作者 陈颖 李淑平 徐郑伟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14-17,共4页
新牧二号紫花苜蓿经过瓶植、盆植幼苗及田间苗期接种霜霉病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新疆大叶苜蓿相比,新牧二号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抗霜霉病的能力。
关键词 苜蓿 霜霉病 芷蓿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