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cing to the Pedigree Origin of Craig Clunas's View of Chinese Art History
1
作者 Na Yan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2年第2期149-154,共6页
Craig Clunas's academic thinking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western deconstruction and post-colonialism,among which Foucault's thought of"discourse power"and Bourdieu's theory of"cultural capit... Craig Clunas's academic thinking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western deconstruction and post-colonialism,among which Foucault's thought of"discourse power"and Bourdieu's theory of"cultural capital"are the most well-known.The knowledge system construct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has great inspiration for Craig Clunas in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rt,which enables him to draw knowledge nutrients from these theories,fully consider and learn from these viewpoints and form his own theoretical framework.Craig Clunas integrates the"interdisciplinary"research ideas of western scholars in his research,and tries to use the theories of economics,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to solve the specific problems of art history.The following is a brief talk about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two French scholars on Craig Clun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ig Clunas Thinking of chinese Art history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SPIRATION
下载PDF
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在规律及我国的机遇和挑战——以大历史观为分析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西辉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质上是对国际形势总体特征的判断,需要基于新时代大历史观视角准确认识这一论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当前世界形势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判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质上是对国际形势总体特征的判断,需要基于新时代大历史观视角准确认识这一论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际力量对比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西方推广其现代化模式的结果。我们需秉承宏大历史观,顺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趋势和时代潮流,从国际格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模式三个维度,辩证看待我国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际格局 经济全球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现代人”思想·长篇小说诗学·美学和历史视野——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1922—1949年)的几点思考
3
作者 陈思广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2,共8页
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路是:以“现代人”思想为根,以长篇小说诗学为本,在美学和历史的视野下,通过对前二者融创度与完成度的探析与相关艺术问题的剖析、阐释,实现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程共时性与历时性... 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思路是:以“现代人”思想为根,以长篇小说诗学为本,在美学和历史的视野下,通过对前二者融创度与完成度的探析与相关艺术问题的剖析、阐释,实现对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历程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描述与定位,即在主潮中透视,在诗学中辨析,在审美中感悟,在时代中把握,进而清晰地勾勒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发展脉络、艺术得失。通过对现代长篇小说诗学艺术的深入揭示,对其中出现的一些重要的现象与问题加以理论的探讨与提升,深化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研究的问题意识,构建并拓宽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审美认知谱系,是撰写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的一个有效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 1922—1949年 “现代人”思想 长篇小说诗学 美学和历史视野
下载PDF
“四史”视域下再论“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4
作者 吴争春 吴迁航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7-167,共11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改造”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根基。但“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却不时遭到质疑。基于“四史”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改造”是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革命,它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根基。但“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却不时遭到质疑。基于“四史”视域,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与物质基础、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创新等维度,再论“三大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意义,以历史事实彰显“三大改造”的历史地位,坚定对“三大改造”的历史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大改造” “四史”视域 历史虚无主义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大历史观视域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
5
作者 秦承明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4-60,共7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需要大历史观的视野: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逻辑,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逻辑,需要大历史观的视野: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逻辑,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价值逻辑,从古今延续中西对比中认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实践逻辑。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加深刻地领悟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必然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全体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中,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将更加坚定成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历史观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论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 被引量:35
6
作者 董乃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9-177,共9页
中国文学史存在一条抒情传统,从古至今已得到较充分的阐论,且为海内外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但中国文学史也存在着一条与之相对应的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叙事传统,而且这两条传统乃是共生互补、相扶相益的关系,这一点似乎尚未引起足够重... 中国文学史存在一条抒情传统,从古至今已得到较充分的阐论,且为海内外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但中国文学史也存在着一条与之相对应的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叙事传统,而且这两条传统乃是共生互补、相扶相益的关系,这一点似乎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论证得也不充分。这对全面深入理解中国文学史的面貌、特征和本质,无疑非常不利。因此亟需建立文学史研究的叙事视角,并以此为贯穿线重审全部中国文学史。一种研究视角的建立必有其客观实在的条件,决非随心所欲所能奏功;而一个有价值的视角一旦建立,却能够反哺研究工作,使之打开新局面。试以叙事视角和叙事贯穿线观察中国文学史,就不但会收到扩大文学史资料库和研究范围之效,而且会对古老的中国文学本身获得许多新认识,从而使整个中国文学史研究前进一步。当然,对于文学史贯穿线,应该从多种视角去思考和作出概括,多种视角可以并存共荣,叙事视角也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抒情 叙事 叙事视角 传统
下载PDF
重建中国美学研究的认知性维度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宁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4-161,共8页
当前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问题在于学科理论与历史文化相分离导致美学研究呈现主体"中空"现象。这使得美学研究对象的独立性不强,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相似性。由于过分强调个体感性地位,在否定机械反映论的同时,也否定了认知性维... 当前中国美学史研究的问题在于学科理论与历史文化相分离导致美学研究呈现主体"中空"现象。这使得美学研究对象的独立性不强,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相似性。由于过分强调个体感性地位,在否定机械反映论的同时,也否定了认知性维度对美学的意义,从而压制了现实主义美学的发展。这是由新时期以来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导致的。走出这一理论误区需要重建美学史研究的认知性维度,树立学科的主体性地位。这种主体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美学理论的包容性问题,应从存在论和认知性两个维度理解美学理论;另一方面是美学史观问题,应更加注重思想史与美学史之间的潜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 美学史观 认知性维度 存在论维度 现实主义美学
下载PDF
历史解释为什么有力量?——一种食品、一场战争、一部文献和一幅地图 被引量:3
8
作者 葛兆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3,共9页
通过一种食品(蔗糖)、一场战争(白村江之战)、一部文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一幅地图(塞尔登地图),可以探讨好的历史解释如何阐发并且提升历史研究的意义。其中,把中国史放入世界史大背景中重新观看,则是一种有力量的历史解释,通过... 通过一种食品(蔗糖)、一场战争(白村江之战)、一部文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一幅地图(塞尔登地图),可以探讨好的历史解释如何阐发并且提升历史研究的意义。其中,把中国史放入世界史大背景中重新观看,则是一种有力量的历史解释,通过这种历史解释,还可以沟通中国史与世界史两大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解释 历史视野 中国史 世界史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述要 被引量:6
9
作者 潘先林 《学术探索》 2007年第4期95-103,共9页
本文从中国近代史学对民族史的研究、中国民族史学对近代史的研究两方面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认为近代史和民族史学科界线分明,较少交叉与对话,同时影响了两个学科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出"中国近代... 本文从中国近代史学对民族史的研究、中国民族史学对近代史的研究两方面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民族史研究的成绩与不足,认为近代史和民族史学科界线分明,较少交叉与对话,同时影响了两个学科的全面发展,从而提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民族史视角"观点,主张从我国多民族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中国近代史上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民族史 述要 民族史视角
下载PDF
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无未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0,111-112,共5页
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以东亚各国深厚的语言学学术积淀为基础,形成研究的固定的汉语史理论系统模式,具有十分广阔的学术前景。对东亚语言学视阈下汉语史研究理论、预期目标、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前提、方法、手段等进行全面论... 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研究,以东亚各国深厚的语言学学术积淀为基础,形成研究的固定的汉语史理论系统模式,具有十分广阔的学术前景。对东亚语言学视阈下汉语史研究理论、预期目标、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前提、方法、手段等进行全面论述,将为国内外汉语史研究者提供一个非常详实而科学的东亚语言学视阈下的汉语史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语言学视阈 汉语史研究 理论体系 预期目标 范式
下载PDF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基于研究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颜旭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44-50,共7页
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中国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创新,要求"世界历史视角"成为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自觉追求,从而确立"中国视角"与"世界历史视角"并行互... 目前学术界主要是从"中国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创新,要求"世界历史视角"成为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自觉追求,从而确立"中国视角"与"世界历史视角"并行互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中国视角 世界历史视角
下载PDF
中国的世界文学史写作与世界文学观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73,共6页
 中国学者从1927年撰述世界文学通史类著作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展现了深具特色的世界文学观:有"排中"的世界文学史,也有中国文学包含其中的世界文学史,后者更有利于呈现世界文学的整体面貌;在后一类世界文学史著述中,...  中国学者从1927年撰述世界文学通史类著作至今,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成果,展现了深具特色的世界文学观:有"排中"的世界文学史,也有中国文学包含其中的世界文学史,后者更有利于呈现世界文学的整体面貌;在后一类世界文学史著述中,"中国文学"的位置有多种体现方式。中国的世界文学史类著述强调东西方文学的二元对立,以及东方文学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在世界文学史动力理论的探讨上,中国学者提供了阶级论、人性论、世界主义三种有价值的模式;中国学者撰述的世界文学通史,其构成因素基本上只取那些在国别文学中"享有世界声誉的优秀作品",而国际间对此却有更丰富、深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史 东方文学 西方文学 中国文学 世界文学观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方法、政治学视角与现实关怀——徐大同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阳 郑义 《政治思想史》 CSSCI 2019年第3期1-15,196,共16页
作为公认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名家,徐大同生前一直重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他在该领域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往往高屋建瓴、慧眼独具,极具启发价值。马克思主义方法和价值认识维度、政治学的观察视角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构成了他中国政治思想史... 作为公认的西方政治思想史名家,徐大同生前一直重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他在该领域的著述虽然不多,但往往高屋建瓴、慧眼独具,极具启发价值。马克思主义方法和价值认识维度、政治学的观察视角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构成了他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主要特色。特别是他对政治学视角这一研究进路的强调,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凸显政治学学科属性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徐大同在该领域研究中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在当下和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补偏矫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大同 中国政治思想史 政治学视角
下载PDF
中国修辞史研究的理论与路径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宗廷虎 陈光磊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1-18,151,共9页
2021年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诞辰130周年。望道先生培育的复旦大学修辞学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数十年间,在陈望道修辞学思想引领下,对中国修辞学史与中国修辞史两个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尤其在中国修辞史研究中,坚持“史论... 2021年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望道先生诞辰130周年。望道先生培育的复旦大学修辞学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数十年间,在陈望道修辞学思想引领下,对中国修辞学史与中国修辞史两个领域进行了不懈探索,尤其在中国修辞史研究中,坚持“史论结合”原则,立足多维视角,探索多样路径,取得了丰硕成果。回顾并总结上述几方面的研究实践与经验,有利于推进我国修辞史研究的持续发展,并以此纪念望道先生诞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修辞史 陈望道 史论结合 研究视角 研究路径
下载PDF
日常生活史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6-119,共4页
三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厚的文献资源和强大的阐释传统,但也形成了陈陈相因的研究模式和轻视非经典文献的弊端。如何深化传统的文学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海量的非经典文献?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实际状况看,日常生活史的视角可能会... 三千年的中国古典文学,提供了丰厚的文献资源和强大的阐释传统,但也形成了陈陈相因的研究模式和轻视非经典文献的弊端。如何深化传统的文学研究?如何开发利用海量的非经典文献?从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实际状况看,日常生活史的视角可能会带来一种拓展性。中国古典文学有自身的阐释经验,在产生丰富成果的同时也形成了新的遮蔽。日常生活史的视角能够拓展传统文学研究,他关注具体人的物质活动和思想活动,试图从"日常琐碎"中发现普遍性的命题,值得学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史 中国古典文学 研究视角
下载PDF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40年:历程、共识和展望 被引量:4
16
作者 岳天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8-26,共9页
恢复重建以来,可以分为3个阶段的40年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取得了基本共识。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和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社会学史"的内涵基本形成了较为一致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是中国社会学史的主... 恢复重建以来,可以分为3个阶段的40年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取得了基本共识。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和研究中国社会学史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社会学史"的内涵基本形成了较为一致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传统是中国社会学史的主要内容。展望未来的中国社会学史研究,在研究指向上,既要向现当代延展,更需要向以前拓深;在研究体系上,多样性并存的现状并不能阻止更加丰富和完善的研究追求;在研究内容上,对曾经主要争鸣问题的趋同化认识已基本形成,中国社会学史的研究将会更为个案化、专门化和精致化;在研究视角上,反思性的视角将会进一步得到延续和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研究 阶段划分 研究共识 研究指向 研究体系 研究内容 研究视角
下载PDF
构建具有性别视阈的中国古代文学史 被引量:2
17
作者 莫立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中国古代文学演进的历史证明,中国古代女作家数量众多,创作质量颇高,她们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力军。然而,在我国现当代中国古代文学史撰述中,被书写的中国古代女作家只有蔡文姬、薛涛、李清照、朱淑真等不多的几人,... 中国古代文学演进的历史证明,中国古代女作家数量众多,创作质量颇高,她们始终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生力军。然而,在我国现当代中国古代文学史撰述中,被书写的中国古代女作家只有蔡文姬、薛涛、李清照、朱淑真等不多的几人,我国古代众多值得被历史铭记的女作家以及她们的创作文本被悬置屏蔽。随着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新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应该也必须从两性视阈出发,构建自己的历史书写体系。如此,中国古代文学史书写将变得更加丰富与完整。那种缺乏性别视阈,以致遮蔽重大社会群体与历史史事的文学史我们没有理由再继续写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 性别视阈&中国古代文学史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大历史视野的定位与比较方法运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34-237,共4页
以大历史视野定位"纲要"课的教学方法,是由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决定的,是着眼于方法论层面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地、整体地、连续地理解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结合课程特点,比较方法是更... 以大历史视野定位"纲要"课的教学方法,是由课程性质和教学任务决定的,是着眼于方法论层面的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地、整体地、连续地理解历史,总结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结合课程特点,比较方法是更好实现大历史视野教学定位的手段。大历史视野下比较方法的运用是有效设计教学内容,优化师生互动参与,综合多种教学手段,实现"纲要"课课程功能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大历史视野 比较方法
下载PDF
语文教材史视阈中的文体意识及学科反思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继奋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7-92,共6页
通过回顾半个世纪以来的语文教材史,考察不同历史时期文体意识的衍变。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反思:应强化文体意识,加深对文学文体功能的多层面认识;寻找相关上位学术领域生产学科新知识;细化文体知识与能力的分级描述并优化终极评价。
关键词 语文教材史 视阈 文体意识 学科反思
下载PDF
谈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元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共4页
中国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学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关系。中国古代音乐史强调文献史料描述性的研究特点,依据史料的文字语言了解古代音乐存在情况,属于"无声性"的音乐史研究。近现代历史中拥有了音乐作品的大量印刷乐谱和录音... 中国音乐史与中国音乐史学是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关系。中国古代音乐史强调文献史料描述性的研究特点,依据史料的文字语言了解古代音乐存在情况,属于"无声性"的音乐史研究。近现代历史中拥有了音乐作品的大量印刷乐谱和录音录像,音乐史研究与音乐作品的音响紧密相关,属于音乐史"有声性"的研究。史学研究者的史观决定着史料的选择。史料纪录者、编纂者的史观与利用史料进行史实研究者的史观都有其历史的局限性,都会受到所处现实环境和思想意识的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 史观 音乐文献学 《史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