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达木盆地深层油气成矿(藏)条件及有利区带 被引量:13
1
作者 石亚军 杨少勇 +5 位作者 郭佳佳 马新民 孙秀建 徐丽 邹开真 田光荣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6-522,共17页
柴达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一直存有争议,且勘探程度低.目前,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和不断深入,深层(4000 m以下)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也成为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聚焦深层能否发育有效储层和改造型盆地深层油气能否... 柴达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一直存有争议,且勘探程度低.目前,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提高和不断深入,深层(4000 m以下)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也成为油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聚焦深层能否发育有效储层和改造型盆地深层油气能否规模聚集两大科学问题,创新储层的成储机制判识和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等信息判定方法,构建了深层储层成储模式和油气成藏模式,进而优选出英西-英中-英东构造带、南翼山构造带、大风山构造带、碱山构造带、鄂博梁构造带、冷湖构造带、鸭湖构造带等未来深层勘探的7个有利区带.研究发现:1)柴达木盆地4000 m以下碳酸盐岩具有三元成储机理,形成纳米至毫米级储集空间,孔隙度介于6%~15%,碎屑岩和基岩具有多因素保孔的成储机理,碎屑岩6000 m以下孔隙度介于9%~15%,甚至超15%,基岩储层孔隙度普遍处在2%~8%之间,揭示了深埋条件具备一定的油气储集能力;2)受烃源岩生排烃和晚期构造运动控制,柴达木盆地深层普遍具有近源早成优保的成藏特征,其中西部坳陷区普遍为盐下源内源储一体大面积成藏、阿尔金斜坡带凹中隆为侧接式多层系成藏、北缘块断带晚期构造深层则为早成早聚原生成藏,晚期构造改造下深层仍整体具备形成大中规模油气藏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深层油气成藏 成储机理 成藏模式 有利区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