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ents and Distribu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HC) in Jiaozhou Bay Waters 被引量:10
1
作者 Dongfang Yang Youchi Zhang +2 位作者 Jie Zou Qing Zhou Hailing Yang 《Open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2011年第3期108-112,共5页
Based on data from the investigation in Jiaozhou bay waters in 1979, the distribution, pollution source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C in Jiaozhou Bay are analyzed. It is showed that in Jiaozhou bay PHC contents arrive... Based on data from the investigation in Jiaozhou bay waters in 1979, the distribution, pollution source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C in Jiaozhou Bay are analyzed. It is showed that in Jiaozhou bay PHC contents arrived the national Category Ⅱof the water quality standard during this year. In summer in the bay the pollution of PHC was heavy, while relatively light in spring. In the coastal waters in the east and the northeast of the bay, the PHC contents in spring surpassed the national Category Ⅱ, and surpassed the national Category Ⅲ. In the coastal waters, in the northeast of the bay, the change of the PHC contents formed the grads: the contents presented the falling trend from the big one to the small, which unveiled that the PHC souce in the bay mainly came from the discharge of the industrial waste water and living sew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oleum Hydrocarbons (PHC) DISTRIBUTION content Source Jiaozhou BAY
下载PDF
Laboratory Design Criteria for Monitoring Biostimulated Bioremediation of a Crude Oil Contaminated Soil in Niger Delta Using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2
作者 Justin Nnaemeka Okorondu 《Journal of Geoscience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23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The remediation of crude oil-impacted soil has always been a challenge in different soil environment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has offered a breakthrough in restoring crude oil-impacted soil/... The remediation of crude oil-impacted soil has always been a challenge in different soil environment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Bioremediation technology has offered a breakthrough in restoring crude oil-impacted soil/sediment in muddy, dry soil and wetlands. Though, there have been vari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at have hampered the success of the bioremediation process. This study has evalu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 biostimulated bioremediation of crude oil-impacted soil using some design criteria—nutrient amendment (NPK fertilizer) and moisture content. Soil sample sets—A, B, C, D, E, F, and G were impacted with crude oil at a ratio of 10 g/kg and amended with varying amounts of nutrient 30, 60, and 80 g of N.P.K fertilizer. The medium for the inoculation of the nutrient was water and the volume of water applied varied from 30% to 80% saturation. The soil sample sets were harvested at an interval of 3 months for 180 days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left in the soil. The analysis of the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was achieved using a GC-FID with a capillary column and autosampler. Soil samples were extracted with mixed solvent dichloromethane and acetone at a 1:1 ratio. The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results show that biostimulated bioremediation achieved better results in soil sample sets with low moisture content (30% water saturation) and moderate nutrient amendment. The biodegradation of the sample sets with high water saturation and a high nutrient amendment was slow with a higher amount of total hydrocarbon content at the end of the 180 days. The variability in the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pattern of contaminated soil shows that biostimulated bioremediation achieved better results in soils with low moisture content than in soil environments with high water content (saturation). More so, nutrient overdosing of the substrate hamper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mediation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REMEDIATION SOIL NUTRIENT Moisture content 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 Crude Oil
下载PDF
丁腈橡胶耐石油开采介质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李远 黄自华 +4 位作者 曹政 何剑 董晶晶 冯万盛 郑永 《合成橡胶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60-166,共7页
研究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增强体系和增塑体系对丁腈橡胶(NBR)耐石油开采领域中常见化学介质腐蚀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增加,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均提高,耐煤油、海底控制液等非极... 研究了结合丙烯腈含量、硫化体系、增强体系和增塑体系对丁腈橡胶(NBR)耐石油开采领域中常见化学介质腐蚀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结合丙烯腈含量的增加,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均提高,耐煤油、海底控制液等非极性介质的性能较好,耐甲醇、蒸馏水和乙二醇水溶液的性能逐渐下降,耐酸碱盐水溶液的性能相差不大;硫化体系主要影响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空气老化性能,对NBR硫化胶耐各种石油开采介质的影响则相差不大;对于高硬度NBR硫化胶,当增强体系采用小粒径炭黑时,NBR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最好,不同增强体系对NBR硫化胶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当增强体系采用大粒径炭黑时,NBR硫化胶具有更好的耐甲醇和煤油的性能,同时要求选用惰性填料进行增强;添加了大分子酯类增塑剂的NBR硫化胶较添加小分子酯类增塑剂、液体NBR增塑剂的物理机械性能更为优异,耐热空气老化性能相差不大,但耐各种石油开采介质的体积变化均偏大,耐甲醇、煤油及10%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性能较差,而耐其他石油开采介质的影响则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石油开采介质 结合丙烯腈含量 硫化体系 增强体系 增塑体系 物理机械性能 耐热空气老化性能
下载PDF
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动态剪切流变仪法)验证研究
4
作者 彭煜 从艳丽 杨克红 《石油沥青》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论文详细验证了基于DSR试验的《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动态剪切流变仪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缩短检测时间,快速判定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能,可为工艺优化、工业生产、性质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DSR SBS 改性沥青 储存稳定性
下载PDF
降低石油沥青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
5
作者 张艳莉 司承卉 +1 位作者 蔺习雄 杨克红 《石油沥青》 2024年第5期36-41,55,共7页
采用聚合物改性法,对普通90号道路沥青进行降低多环芳烃(PAHs)含量研究。根据脱毒机理及相似相容原理,选择与沥青中多环芳烃可互溶,同时含有活性基团的聚醇类、聚甲醛类或苯醛类聚合物作为改性剂,有机酸或无机酸为催化剂,设计不同的配... 采用聚合物改性法,对普通90号道路沥青进行降低多环芳烃(PAHs)含量研究。根据脱毒机理及相似相容原理,选择与沥青中多环芳烃可互溶,同时含有活性基团的聚醇类、聚甲醛类或苯醛类聚合物作为改性剂,有机酸或无机酸为催化剂,设计不同的配比和反应条件进行试验。评选出较优的试验方案为:改性剂聚醇类添加量6%,催化剂无机酸添加量2%,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2h。沥青PAHs总含量降低率达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沥青 PAHS 聚合物改性法 降低PAHs含量
下载PDF
SY/T 0536—2008盐含量测定方法中抽提液改进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健 杨森 陆克平 《精细石油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54-57,共4页
为了解决SY/T 0536—2008标准中抽提液对部分油品混合分层时乳化的问题,建立了以体积比3∶1水-异丙醇混合液为主体,内含20~30 mg/L低聚合度聚氧乙烯十八醇醚和0.1 mol/L乙酸钠、pH=8.5~8.9的新型抽提液。实验结果表明:该抽提液油品适应... 为了解决SY/T 0536—2008标准中抽提液对部分油品混合分层时乳化的问题,建立了以体积比3∶1水-异丙醇混合液为主体,内含20~30 mg/L低聚合度聚氧乙烯十八醇醚和0.1 mol/L乙酸钠、pH=8.5~8.9的新型抽提液。实验结果表明:该抽提液油品适应性强,油水两相分层界面清晰,适合微库仑法与离子色谱法检测油品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产品 抽提液 乳化层 盐含量 微库仑 离子色谱
下载PDF
循环水系统泄漏工况应急处置研究
7
作者 刘锦阳 姚晓莎 刘璐 《辽宁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672-677,共6页
防止泄漏、维持循环水质量稳定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分析I循环水系统漂浮物的组成(80%以上为有机物)及I循水体石油类含量由0 mg/L增至15 mg/L左右,确定石油类介质泄漏。对比了常用的水质有机污染监测指标,借助生产装置回水TOC含量分... 防止泄漏、维持循环水质量稳定是安全生产的基础。通过分析I循环水系统漂浮物的组成(80%以上为有机物)及I循水体石油类含量由0 mg/L增至15 mg/L左右,确定石油类介质泄漏。对比了常用的水质有机污染监测指标,借助生产装置回水TOC含量分析、换热器回水石油类含量分析,推断常减压装置的石脑油换热器发生泄漏。及时堵漏、监测浊度、COD、石油类含量变化,灵活调整旁滤、排污、补水量,交替投加氧化性、非氧化性杀菌剂,在最少补水量的情况下有效恢复了水质,生产波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 应急处置 漂浮物 TOC 石油类含量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标准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8
作者 熊凯 赵杰 +7 位作者 朱忠朋 靳昕 罗望群 曹斌 曲有 赵国旗 罗勤高 吴明清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64-1474,共11页
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低碳清洁燃料和多用途的化工原料,具有体积热值高、可常温低压液化、储存运输方便、易于用做分布式能源、全生命周期的逃逸泄漏少、全球暖化潜势(GWP)低等优点,也具有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下限低、泄漏时易发生爆燃... 液化石油气(LPG)是一种低碳清洁燃料和多用途的化工原料,具有体积热值高、可常温低压液化、储存运输方便、易于用做分布式能源、全生命周期的逃逸泄漏少、全球暖化潜势(GWP)低等优点,也具有在空气中的爆炸浓度下限低、泄漏时易发生爆燃事故的缺点,常需通过加臭的方式确保用气安全。介绍了国内外主要LPG标准现状,结合中国LPG的生产和使用情况,探讨修订LPG标准的适用范围、项目指标及试验方法;尤其是在工业和民用LPG燃料、车用LPG燃料和化工原料用LPG领域,对气味、二甲醚、硫含量、烃组成、蒸发残留物、硫化氢含量和游离水等项目指标进行分析;并对中国LPG标准的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气 产品标准 试验方法 清洁燃料 二甲醚 硫含量
下载PDF
石油焦取配料系统的改造及应用
9
作者 杨光德 任飞雄 《云南冶金》 2023年第6期204-208,共5页
针对某炭素企业石油焦均化库取配料系统搭配不均,硫含量波动较大的问题,在原取配料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带有称重装置的自动配料系统,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高硫炭块S含量达到2.86%,降低了S含量的波动幅度,其波动幅度控制在±0.1%范... 针对某炭素企业石油焦均化库取配料系统搭配不均,硫含量波动较大的问题,在原取配料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一套带有称重装置的自动配料系统,实现了现场无人值守,高硫炭块S含量达到2.86%,降低了S含量的波动幅度,其波动幅度控制在±0.1%范围,稳定了炭块质量,同时经过物料搭配,减少罐式炉“放炮”现象,稳定了生产,吨生产成本降低了8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硫含量 升级改造 自动配料
下载PDF
石油产品中硫含量测定方法适用性研究
10
作者 冯庆春 《齐鲁石油化工》 2023年第1期78-83,共6页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硫含量分析方法,明确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并对常用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量法、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紫外荧光法四种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进行试验,提出石油产品中硫含量检测的选择方法,...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硫含量分析方法,明确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并对常用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量法、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紫外荧光法四种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进行试验,提出石油产品中硫含量检测的选择方法,为不同石油产品的硫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分析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产品 硫含量测定 适用性
下载PDF
石油工程HSE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谋 《高教学刊》 2023年第14期121-124,共4页
石油工程HSE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其不仅针对石油专业学生,还以选修课形式向全校其他学院包括机械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等非石油主干专业学生开设。课程内容涉及石油钻井、开采及集输过程中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 石油工程HSE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其不仅针对石油专业学生,还以选修课形式向全校其他学院包括机械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等非石油主干专业学生开设。课程内容涉及石油钻井、开采及集输过程中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法律法规。其教学内容相对简单、知识零散等,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知识点掌握效果差。为提升石油工程HSE课题教学效果,该文结合教学实际,探索性地从激发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浅出举例掌握作业流程及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及践行课程思政等方面对教学效果影响开展研究。结合课后调查效果表明,该类教学方法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教学质量,具有应用推广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程HSE 教学探索 教学实践 教学内容 效果评价
下载PDF
石油焦挥发分影响因素的研究
12
作者 李节 王宝石 +1 位作者 王洪彬 黄新龙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12期9-11,共3页
本文研究了延迟焦化石油焦挥发分的影响因素,从实验室小试和中试两个维度进行了考察。小试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与焦炭挥发分均成负相关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产物石油焦的挥发分逐渐降低,反应温度升高,反应产物石... 本文研究了延迟焦化石油焦挥发分的影响因素,从实验室小试和中试两个维度进行了考察。小试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与焦炭挥发分均成负相关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产物石油焦的挥发分逐渐降低,反应温度升高,反应产物石油焦的挥发分降低;中试试验重点考察了小吹汽和大吹汽过程对石油焦挥发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小吹汽时间有利于降低焦炭挥发分,在汽提总时间为180 min的条件下,焦炭的挥发分均小于10%,满足产品质量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焦化 石油焦 生焦 挥发分
下载PDF
无溶剂环氧石油沥青涂层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
13
作者 孙振业 李涛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7-62,共6页
采用开路电位测量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无溶剂环氧石油沥青涂层在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的腐蚀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埋设360 d后试样横截面和涂层剥离后Q235碳钢基体表面进行观察,通过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可能... 采用开路电位测量和电化学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无溶剂环氧石油沥青涂层在不同含水量的土壤中的腐蚀行为,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埋设360 d后试样横截面和涂层剥离后Q235碳钢基体表面进行观察,通过X射线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可能存在的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无溶剂环氧石油沥青涂层的开路电位下降,低频阻抗模值减小,土壤对涂层的侵蚀加剧。400μm厚无溶剂环氧石油沥青涂层在40%H_(2)O+0.6%NaCl土壤中随着埋设时间的延长,低频阻抗模值减小,360 d后为8.15×10^(8)Ω·cm^(2),涂层与金属基体结合良好,没有观察到鼓泡或剥落,将涂层剥离后亦未发现金属基体表面有氧化物、氯化物等腐蚀产物,说明水分和氯离子尚未到达基体表面。无溶剂环氧石油沥青涂层在土壤环境中能形成有效的屏蔽层,对金属基体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环氧石油沥青涂层 土壤 含水量 腐蚀行为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重溶剂脱沥青在含硫渣油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36
14
作者 龙军 王子军 +1 位作者 黄伟祁 祖德光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共5页
在介绍重溶剂 (丁烷及戊烷 )脱沥青能选择性地除去渣油中的沥青质和金属化合物并为后续工艺提供大量容易转化的脱沥青油的基础上 ,叙述了重溶剂脱沥青的特点以及在含硫渣油加工中的应用 ,同时介绍了其副产品沥青的利用途径。
关键词 含硫渣油 溶剂脱沥青 脱沥青油 沥青质 丁烷 戊烷 选择性 工艺 金属化合物 转化
下载PDF
大连港海域油含量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黄妙芬 刘杨 +2 位作者 邢旭峰 王忠林 李占强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3-279,共7页
为了掌握东北原油与成品油转运基地——大连港海域油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8月25—27日采用连续性测量的方式,获取了大连港海域3个站点分别在0、3、5、10、15 m深度30个观测时刻的油含量、流速和流向等数据,分析了大连港海域油含... 为了掌握东北原油与成品油转运基地——大连港海域油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8年8月25—27日采用连续性测量的方式,获取了大连港海域3个站点分别在0、3、5、10、15 m深度30个观测时刻的油含量、流速和流向等数据,分析了大连港海域油含量随潮汐的变化特征,并建立了油含量的时间变化模型,修正了水体石油污染归一化遥感反射比指数NDPRI(Normalized difference petroleum 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 index)反演水中石油含量的遥感模式,将该模式应用于2018年8月25日过境的Landsat 8卫星数据中,反演出大连港海水表层的油含量,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各站点观测时间处于不同的涨落潮时刻,水体的流向和流速不同,导致油含量随时间变化比较复杂;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可以用6次方多项式函数来描述;利用修正的NDPRI遥感模型反演的油含量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表明修正后的模型适用于该海域;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大连港海域油含量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浓度值的变化范围为0.4~5.0 mg/L,紧贴沿岸的海域油含量相对较低,鲇鱼湾东边及三山岛的东边、北边呈现高值区,而大窑湾、三山岛西侧及A站点的南边为低值区。研究表明,本研究中所建立的油含量遥感反演模型,反演效果较好,适用于大连港海域油含量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港 油含量 潮汐 NDPRI 时空变化
下载PDF
油气田地区的地下水污染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王玉梅 党俊芳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0年第3期271-273,共3页
在油气田地区 ,水质优良的地下水十分有限。而目前油气田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介绍双河、魏岗两油田地下水污染实例及其所造成水质恶化 ,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被逐步废弃 ,水源变得更为紧缺等危害。分析认为原油泄漏及污水回... 在油气田地区 ,水质优良的地下水十分有限。而目前油气田地区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本文介绍双河、魏岗两油田地下水污染实例及其所造成水质恶化 ,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被逐步废弃 ,水源变得更为紧缺等危害。分析认为原油泄漏及污水回注是油气田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对此提出了污染治理措施、方法及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物质 原油泄漏 油气田 地下水污染
下载PDF
油气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维秋 卢建国 赵书华 《油气储运》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1-35,共5页
研究了单体烃及油气色谱分析条件,建立了一套简单、便宜、准确的油气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了单体烃或油气-空气混合气中油气含量与色谱峰面积的关系、单体烃之间及其与油气之间的换算关系,并推导或回归出了相应的计算式。油气含量测定既可... 研究了单体烃及油气色谱分析条件,建立了一套简单、便宜、准确的油气含量测定方法,研究了单体烃或油气-空气混合气中油气含量与色谱峰面积的关系、单体烃之间及其与油气之间的换算关系,并推导或回归出了相应的计算式。油气含量测定既可以油气总烃的标准谱图来换算,也可参照某单体烃标准谱图来换算。试验获得的基础数据及标定方法可供相关研究及管理部门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混合气体 含量 测定 方法
下载PDF
液相磺化法制备三次采油用石油磺酸盐 被引量:14
18
作者 关晓明 张鹏远 陈建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6-300,共5页
研究了克拉玛依炼厂减压四线糠抽馏分油与液相三氧化硫在1,2-二氯乙烷溶剂存在下的磺化反应,磺化产物经中和、分水、浓缩等处理,得到石油磺酸盐产品。采用阳离子两相滴定-比较分析法测定反应产物中的活性物含量,讨论了酸油比、反应温度... 研究了克拉玛依炼厂减压四线糠抽馏分油与液相三氧化硫在1,2-二氯乙烷溶剂存在下的磺化反应,磺化产物经中和、分水、浓缩等处理,得到石油磺酸盐产品。采用阳离子两相滴定-比较分析法测定反应产物中的活性物含量,讨论了酸油比、反应温度、溶剂与油的比例、加酸速度及老化时间对活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油比、反应温度和加酸速度对活性物含量影响较大,溶剂和油的比例次之,而老化时间对活性物含量的影响较小,优化条件下活性物含量高达6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磺酸盐 磺化 液相三氧化硫 活性物含量
下载PDF
石油烃污染紫色土的可见-近红外光谱特征及其含量估算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尹文琦 陈志莉 +2 位作者 焦雨薇 刘洪涛 刘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924-3931,共8页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监测石油类污染手段,目前主要应用于海上溢油方面,而关于土壤石油烃污染的研究较少。针对土壤石油烃污染研究不足的现状,选取柴油、汽油和机油三种石油烃,开展了石油烃污染紫色土的光谱特征实验研究,分析了... 高光谱遥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监测石油类污染手段,目前主要应用于海上溢油方面,而关于土壤石油烃污染的研究较少。针对土壤石油烃污染研究不足的现状,选取柴油、汽油和机油三种石油烃,开展了石油烃污染紫色土的光谱特征实验研究,分析了紫色土在不同种类石油烃污染及不同污染浓度条件下的光谱特征,提取了含有不同种类石油烃的紫色土光谱吸收特征波段。在此基础上,经过7种光谱变换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石油烃含量最敏感的光谱变量,分别采用单变量回归法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建立了估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含有柴油、机油和汽油的光谱在1 200,1 700和2 300nm附近均出现了吸收特征,光谱吸收深度表现为:机油>汽油>柴油;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法优于单变量回归法,其建立的柴油、机油和汽油的估算模型决定系数均大于0.95,校正均方根误差小于0.47,验证均方根误差小于0.56,估算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紫色土 石油烃含量 特征波段 估算
下载PDF
东海近岸石油污染对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袁骐 王云龙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36-40,共5页
研究了东海区沿岸水域主要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分布和变化后得出鱼体中的总石油烃含量为1.40-21.84毫克/千克(干重,下同),双壳类的含量范围为13.85-88.63毫克/千克,甲壳类的含量范围为9.37-59.35毫克/千克,头足... 研究了东海区沿岸水域主要海洋生物体内石油烃含量的分布和变化后得出鱼体中的总石油烃含量为1.40-21.84毫克/千克(干重,下同),双壳类的含量范围为13.85-88.63毫克/千克,甲壳类的含量范围为9.37-59.35毫克/千克,头足类的含量范围为5.40-9.06毫克/千克。污染海区与其它海域相比,生物体内总石油烃的含量相差极大。外海采集的鱼类样品平均含量为3.41毫克/千克,而在西沪港下山所采集的鱼类样品的平均含量为17.58毫克/千克。通过分析调查海域中几种主要生物的石油烃富集系数,富集系数最高可达794.3。东海沿岸石油污染主要可能是由船舶排放的含油废水造成的,并且在局部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总石油烃含量 富集系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