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ternative Processing Technology for Converting Vegetable Oils and Animal Fats to Clean Fuels and Light Olefins 被引量:10
1
作者 田华 李春义 +1 位作者 杨朝合 山红红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94-400,共7页
Sin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biodiesel is now the main hurdle limiting their applicability in some areas, catalytic cracking reactions represent an alternative route to utilization of vegetable oils and animal fats. H... Sin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biodiesel is now the main hurdle limiting their applicability in some areas, catalytic cracking reactions represent an alternative route to utilization of vegetable oils and animal fats. Hence, catalytic transformation of oils and fats was carried out in a laboratory-scale two-stage riser 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TSRFCC) unit in this work. The results show that oils and fats can be used as FCC feed singly or co-feeding with vacuum gas oil (VGO), which can give high yield (by mass)of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 C2-C4 oletms, tor example 45% LPG, 47% C2-C4 olefins, and 77.6% total liquid yield produced with palm oil cracking. Co-feeding with VGO gives a high yield of LPG (39.1%) and propylene (18.1%). And oxygen element content is very low (about 0.5%) in liquid products, hence, oxygen is removed in the form of H2O, CO and CO2. At the same time, high concentration of aromatics (C7-C9 aromatics predominantly) in the gasoline fraction is obtained after TSRFCC reaction of palm oil, as a result of large amount of hydrogen-transfer, cyclization and aromatization reactions, Additionally, most of properties of produced gasoline and diesel oil fuel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standards, containing little sulfur. So TSRFCC technology is thought to be an alternative processing technology leading to production of clean fuels and light olef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ble oil animal fat renewable resource BIODIESEL two-stage riser tluid catalytic cracking technology
下载PDF
Developing IS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the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Sector
2
作者 Gretel BESCOBY 《粮油食品科技》 2022年第1期58-66,共9页
Increasing volumes of oils and fats are produced annually with a large section that are traded internationally.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body develop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vering al... Increasing volumes of oils and fats are produced annually with a large section that are traded internationally. Th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body develops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covering almost all aspects of technology and manufacturing with 23,882 standards currently published. Standards in the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sector is developed by Technical Committee ISO/TC 34, Food products, Subcommittee SC 11,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Standards are developed through consensus by national members that represent ISO in their country. Each Standard is developed within a determined timeframe and goes through various pre-determined stages such as project proposal, development, national voting and commenting on the draft Standard to final publication. ISO TC34/SC11 Standards range from sampling of oils and fats, sample preparation to analysis of its composition, the minor components, and quality and identity parameters as well as contaminants. The analysis results are used by industry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labelling, research and to provide peace of mind for consumers on its safety. An important future trend is the focus on the safety concerns from either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e.g. mineral oils) or processing contaminants such as esters of 3-MCPDs(3-monochloropropane-1,2-diol or 3-chloropropane-1,2-di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 and vegetable fats and oil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National Standard Bodies time frame standard development stages review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Animal Fat in Mixture with Vegetable Oil by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Associated with Spectrofluorimetry 被引量:1
3
作者 Marilena Meira Cristina M.Quintella +6 位作者 Erika Mde O.Ribeiro Alexandre K.Guimaraes Mariana Andrade Santos Gabriela Silva Cerqueira Alexandre Lopes Del Cid Saionara Luna Weidson Leal Silva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3年第2期99-103,共5页
Total spectrofluorimetry associat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used to discriminate samples of vegetable oil and animal fat. In addition, a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hat combines s... Total spectrofluorimetry associated with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was used to discriminate samples of vegetable oil and animal fat. In addition, a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hat combines spectroflurimetry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s (PLS) for predic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animal fat in mixture with vegetable oil. The multivariate calibration model had an R2 value of 0.98098, which indicates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This method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the control of quality of raw material for production of biodiesel. The control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animal fat is important because animal fat is more susceptible to oxidation than vegetable oil. Furthermor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animal fats may increase electricity costs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 due to the high melting points of saturated fats that solidify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cause the fouling and clogging of pip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DIESEL vegetable Oil animal Fat SPECTROFLUORIMETRY PLS
下载PDF
不同生物油再生沥青性能比选
4
作者 傅珍 王涛 +1 位作者 刘松然 唐钰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01-4006,4012,共7页
为确定生物油对老化沥青性能的恢复能力,比选出再生能力较强的一种生物油并确定其最佳掺量,采用植物沥青、餐厨废弃油脂和工业用动物油3种生物油作为再生剂,分别对老化SBS改性沥青进行再生,通过测定生物油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 为确定生物油对老化沥青性能的恢复能力,比选出再生能力较强的一种生物油并确定其最佳掺量,采用植物沥青、餐厨废弃油脂和工业用动物油3种生物油作为再生剂,分别对老化SBS改性沥青进行再生,通过测定生物油再生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布氏黏度并进行薄膜加热试验,研究生物油种类和掺量对老化沥青各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3种生物油对老化SBS改性沥青的基础性能和耐老化性均有一定的恢复能力,其中餐厨废弃油脂对老化沥青再生能力较强,并且社会和经济效益较高,植物沥青和工业用动物油次之;餐厨废弃油脂被选为最佳再生生物油,掺量为4%时能够使老化SBS改性沥青的黏滞性和高温性能得到完全恢复,因此被确定为最佳掺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油 餐厨废弃油脂 植物油 工业用动物油 沥青再生
下载PDF
植物油酸值、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定法 牛若楠 赵声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29,共3页
为解决国标法测定植物油酸值、过氧化值溶剂安全性问题,以核桃油为实验材料,建立以更安全且容易获取的石油醚、二氯甲烷分别代替GB 5009.229—2016和GB 5009.227—2016中乙醚、三氯甲烷,测定植物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的方法,考察方法的精... 为解决国标法测定植物油酸值、过氧化值溶剂安全性问题,以核桃油为实验材料,建立以更安全且容易获取的石油醚、二氯甲烷分别代替GB 5009.229—2016和GB 5009.227—2016中乙醚、三氯甲烷,测定植物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的方法,考察方法的精密度,采用国标法和所建立方法测定4种植物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考察方法的准确度。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平行测定了6次核桃油的酸值、过氧化值,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055%、1.318%;国标法和本实验方法同时测定4种植物油的酸值、过氧化值p值均大于0.05,两种方法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均较好,并且提高了检测安全性,可用于植物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酸值 过氧化值 石油醚 二氯甲烷
下载PDF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注意事项
6
作者 赵萍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08-109,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水中油类物质的测定对了解水体污染和环境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因水体中大部分油污染的来源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探讨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时在样品采集和实验...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水中油类物质的测定对了解水体污染和环境治理具有重大意义。因水体中大部分油污染的来源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探讨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时在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确保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类 动植物油 样品采集 实验 注意事项
下载PDF
植物油中过氧化值测定方法研究
7
作者 赵嘉丽 王贵正 +3 位作者 周全功 曾照耀 陈勋 刘晓民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8期71-73,共3页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7—2023),选取更安全且容易获取的二氯甲烷和石油醚代替三氯甲烷作为溶剂,分别测定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和大豆油6种植物油的过氧化值,并与国标法测定结...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GB 5009.227—2023),选取更安全且容易获取的二氯甲烷和石油醚代替三氯甲烷作为溶剂,分别测定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葵花籽油、橄榄油和大豆油6种植物油的过氧化值,并与国标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根据国标法测定的6种植物油过氧化值在1.27~4.58 mmol·kg^(-1),方法1的测定结果为1.29~4.60 mmol·kg^(-1),方法2的测定结果为1.19~4.74 mmol·kg^(-1)。方法1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法之间无显著差异,精确度较高,且用二氯甲烷代替三氯甲烷能够减少对人体与环境的危害,有利于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过氧化值 三氯甲烷 二氯甲烷 石油醚
下载PDF
红外分光测油仪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昌灿 黄爱柳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6期81-83,共3页
本文以吉林北光JLBG-126型红外分光测油仪作为研究对象,对该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实验条件进行分析,进行了精密度、重复性和加标回收率试验,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本文还分析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关键词 红外分光测油仪 石油类 动植物油 应用
下载PDF
辽宁乡村产业发展分析
9
作者 赵坤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4年第1期95-96,共2页
辽宁省农业产业门类齐全、主导产业明晰、特色农产品丰富。从产业生产、价格波动的视角分析“十三五”期间辽宁粮油业、设施蔬菜、水果和畜牧产业的发展情况及其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期为辽宁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产业 粮油产业 设施蔬菜产业 水果产业 畜牧产业
下载PDF
基于滤波器的动植物油光谱信号预处理方法比较及识别分类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薇纶 丁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81-288,共8页
为实现对动植物油的快速无损检验,探究滤波器在提高光谱分析模型区分能力方面的可行性,该研究借助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技术,采集了动物油(159份)和植物油(188份)共计347份样本的光谱信息数据,构建了Fisher判别分析、支持向... 为实现对动植物油的快速无损检验,探究滤波器在提高光谱分析模型区分能力方面的可行性,该研究借助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技术,采集了动物油(159份)和植物油(188份)共计347份样本的光谱信息数据,构建了Fisher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和决策树3种分类模型。比较了希尔伯特变换、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滤波器、无限长冲激响应滤波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5种滤波器对3种分类模型精度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滤波器窗函数(矩形窗、汉宁窗、海明窗、布莱克曼窗)、小波基函数(Morlet、Dgauss、Mexhat、Haar、Daubechies、Biorthogonal)、滤波方式(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在动植物油样本区分效果方面的差异性。结果发现,滤波器能显著提升光谱分析模型的准确性,低通和带阻滤波方式,矩形窗和布莱克曼窗函数能有效提升模型对样本的区分能力,相较于其他2种算法,支持向量机对各样本的识别区分能力最好。基于FIR低通/带阻滤波器处理后构建的SVM模型(RBF核函数)可作为动植物油样本识别的最佳模型,其对347份样本实现了100%的“类别-品牌”的两级准确区分。综上,滤波器可有效提升光谱分析模型的准确性,结合ATR-SEIRAS光谱信息数据,可准确区分不同的动植物油样本,这为包括动植物油在内的诸多样本的快速无损分析提供了一定参考,为滤波器在提升光谱分析模型方面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油 衰减全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吸收光谱 滤波器 FISHER判别分析 支持向量机 决策树
下载PDF
植物油替代动物脂肪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卫姣 袁芳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3,共5页
综述了几种常见的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的种类,详述了目前结构化植物油替代动物脂肪的方法,包括酯交换、微胶囊化、油凝胶、油膨胀剂和乳液凝胶,以期为植物油替代肉制品中动物脂肪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植物油 动物脂肪 油凝胶 乳液凝胶 肉制品
下载PDF
不同光学分析法对水中油类的检测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慧 《上海环境科学》 2023年第3期126-130,共5页
为提高水中油类检测的分析效率及数据准确性,利用紫外、红外和荧光等方法表征水体油类处理实验,发现振摇方式破乳避免了加入乙醇或其他破乳溶剂带来的干扰,以上3种检测手段的加标回收率均满足要求。通过比较锥形瓶振摇和硅酸镁吸附柱吸... 为提高水中油类检测的分析效率及数据准确性,利用紫外、红外和荧光等方法表征水体油类处理实验,发现振摇方式破乳避免了加入乙醇或其他破乳溶剂带来的干扰,以上3种检测手段的加标回收率均满足要求。通过比较锥形瓶振摇和硅酸镁吸附柱吸附萃取液中动植物油类,发现硅酸镁吸附柱吸附标准差更低、效果更好。利用碱液提纯四氯乙烯可应急监测环境水样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石油类 动植物油类 破乳
下载PDF
动植物油和油类红外测定值的修正研究
13
作者 吴松 周跃光 +2 位作者 杨宗慧 黄凯 孔德平 《化工管理》 2023年第7期48-52,共5页
现行废水中动植物油红外检测计算方法是油类和石油类之差。由于动植物油测定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不但影响动植物油的含量,还影响到油类含量的检测结果,而且样品中动植物油含量越高,油类检测误差越大。文章推导并验证了油类和动植物油现... 现行废水中动植物油红外检测计算方法是油类和石油类之差。由于动植物油测定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不但影响动植物油的含量,还影响到油类含量的检测结果,而且样品中动植物油含量越高,油类检测误差越大。文章推导并验证了油类和动植物油现行测定标准中的修正计算公式,解决了油类和动植物油真实含量的计算方法,并对系统误差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商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检测 动植物油和油类 结果修正
下载PDF
莲原花青素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4
14
作者 禹华娟 孙智达 谢笔钧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32-2140,共9页
【目的】研究莲原花青素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为开发新型健康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以及将原花青素和卵磷脂等抗氧化剂复配,研究原花青素在油酸和各类动植物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采... 【目的】研究莲原花青素在油脂体系中的抗氧化作用,为开发新型健康的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以及将原花青素和卵磷脂等抗氧化剂复配,研究原花青素在油酸和各类动植物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采用亚油酸氧化体系表征原花青素对脂肪氧合酶活性的抑制。【结果】原花青素对油酸和动植物油脂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效果,对试验所用的油脂抗氧化效果依次为:茶籽油>猪油>棉籽油>豆油,其中茶籽油的氧化诱导期延长了2.2倍;并且卵磷脂和维生素E对原花青素有很好的增效作用,尤其与维生素E的复配,能将油酸的诱导期延长14.7倍,猪油的诱导期延长3.6倍。在抑制脂肪氧合酶活性方面,原花青素与茶多酚有着相同的效果。【结论】原花青素对油脂体系有着优良的抗氧化作用,对油脂氧化抑制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原花青素 抗氧化 油酸 动植物油脂 脂肪氧合酶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琳娜 王丹 +3 位作者 胡凤月 吴鹏 韩月贝 杨红莲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8-592,共5页
本文建立了应用PCR技术快速鉴别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以食用植物油中掺入的动物源性基因为靶标,自行设计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同时选用动物物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相应的目的片段。通过三对16S rRNA基因通用引... 本文建立了应用PCR技术快速鉴别食用植物油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以食用植物油中掺入的动物源性基因为靶标,自行设计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同时选用动物物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分别得到相应的目的片段。通过三对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建立了从食用植物油中快速检测是否含有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利用所选的动物物种特异性引物,进一步建立了从食用植物油中鉴定猪、牛、羊、鸡、鱼5种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此方法能检测出含有0.1%(m/m)动物源性成分的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植物油 动物源性成分 掺入 PCR
下载PDF
废食用油转化成柴油机替代燃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王延耀 李里特 +2 位作者 小岛孝之 尚书旗 连政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74-277,共4页
食用植物油是通过植物生产转化太阳能而形成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它不仅可食用,同时也是石化柴油的替代能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将产生大量的废食用油。为解决废食用油的排放所造成环境的污染及能源的浪费问题,对废食... 食用植物油是通过植物生产转化太阳能而形成的一种可再生资源。它不仅可食用,同时也是石化柴油的替代能源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将产生大量的废食用油。为解决废食用油的排放所造成环境的污染及能源的浪费问题,对废食用油制得柴油机的代用燃料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用废食用油经酯交换反应制成柴油替代燃料的方法和工艺流程,得到了提高反应产率的最佳工艺参数。研究表明:在反应温度70℃,油醇摩尔比为1∶6,以NaOH为催化剂且浓度为1.0%,反应时间为20~30min时,用废食用油经酯交换反应制得脂肪酸甲酯的产出率为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食用油 石化柴油 酯交换 脂肪酸甲酯 工艺流程
下载PDF
动植物油在催化裂化装置上的掺炼应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华 李春义 +3 位作者 杨朝合 孙武 山红红 张建芳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7年第5期425-428,共4页
在实验室及工业规模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上,以胜华减压蜡油(VGO)为主要裂化原料,进行了可再生动植物油的掺炼裂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胜华VGO单一裂化相比,掺炼质量分数为22.3%的动植物油后,液化气(LPG)收率上升了0.45个百分点,... 在实验室及工业规模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上,以胜华减压蜡油(VGO)为主要裂化原料,进行了可再生动植物油的掺炼裂化反应研究。结果表明,与胜华VGO单一裂化相比,掺炼质量分数为22.3%的动植物油后,液化气(LPG)收率上升了0.45个百分点,LPG中丙烯的质量分数提高了1.88个百分点,汽油收率保持不变;同时,裂化所得稳定汽油的诱导期至少上升28.2%,胶质下降了30.4%,烯烃体积分数下降了11.1%,含硫质量分数下降了25.0%;裂化所得轻柴油的闪点升高了9.9%,冷滤点下降了71.4%,残炭质量分数降低了59.1%,含水质量分数下降了83.3%,含硫质量分数降低了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动植物油 掺炼 两段提升管 液化气 汽油 轻柴油
下载PDF
油脂工业的新前景——生物柴油 被引量:14
18
作者 黄国平 温其标 杨晓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65,共3页
生物柴油因其对环境友好 ,由可再生的动植物油脂加工而成 ,再加上政治、经济的原因 ,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转酶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是切实可行的方法 ,但生产成本过高是制约其商业化生产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转酯反应 生产 成本 动植物油脂
下载PDF
中国居民食用油摄入状况及变化 被引量:19
19
作者 房红芸 何宇纳 +4 位作者 于冬梅 郭齐雅 王寻 许晓丽 赵丽云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7年第2期56-58,共3页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中连续3d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收集的家庭食用油消费数据,分析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摄入量现状及变化。依据家庭成员的膳食能量比计算我国2岁以上居民个体食用油摄入量。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用油...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中连续3d家庭食物称重记账法收集的家庭食用油消费数据,分析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摄入量现状及变化。依据家庭成员的膳食能量比计算我国2岁以上居民个体食用油摄入量。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用油的摄入量为41.8 g,其中植物油37.1 g、动物油4.7 g。城市居民食用油摄入量为43.0 g、农村居民食用油摄入量为40.8 g,农村居民动物油摄入量高于城市居民,尤其是贫困农村居民的动物油摄入量最高,为9.2g。中小城市居民的平均摄入量已经超过大城市。与2002年相比,全国城乡居民食用油平均摄入量基本持平,其中动物油所占比例下降。目前,我国居民食用油的消费量仍偏高,农村居民动物油消费偏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与健康监测 食用油 植物油 动物油
下载PDF
动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20
作者 韩军花 洪水宏之 +3 位作者 杨月欣 王猛 马腾蛟 中里真人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建立适合国内条件的动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测定方法,为国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普通植物油、动物油和氢化植物油三个大类共9种动植物油脂样品,参照国际标准经部分修改,建立了适合国内条件的反式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及用面积归一... 目的建立适合国内条件的动植物油脂中反式脂肪酸测定方法,为国标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普通植物油、动物油和氢化植物油三个大类共9种动植物油脂样品,参照国际标准经部分修改,建立了适合国内条件的反式脂肪酸气相色谱分析及用面积归一法定量的测定方法,并进行了重复性测定和实验室间的验证。结果在实验条件下,油脂中脂肪酸可以得到很好的分离;除个别含量极低的脂肪酸外,各脂肪酸组分10次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其中反式脂肪酸总和的RSD值在豆油和氢化豆油中分别是2.0%和0.3%;实验室间验证结果也表明,该方法在不同实验室间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豆油、氢化豆油、猪油三种样品的反式脂肪酸总和的RSD值分别是5.0%、1.1%和4.6%,均远小于10%。结论该检测方法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精密度均较高,且所需仪器比较普及,操作步骤简单易行,分析时间短,适合国内开展,可作为我国动植物油脂反式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植物油脂 反式脂肪酸 测定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