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Cs在城市污水中迁移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海东 王奉飞 李涵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1年第2期87-90,共4页
以4种药理活性化合物(PhACs)为目标物,运用UPLC/MS为检测方法,针对其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中的分布迁移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实验研究了其迁移机理。所有PhACs在城市污水厂进出水中均被检出,进水中浓度为0.11μg/L(氯贝酸)-0.46μg/L... 以4种药理活性化合物(PhACs)为目标物,运用UPLC/MS为检测方法,针对其在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中的分布迁移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实验研究了其迁移机理。所有PhACs在城市污水厂进出水中均被检出,进水中浓度为0.11μg/L(氯贝酸)-0.46μg/L(卡马西平),出水中50μg/L((氯贝酸)-0.45μg/L(卡马西平)。卡马西平几乎不能被去除,除此之外,在生物处理阶段可较有效去除其它PhACs,其迁移机理主要是生物降解,生物降解速率与化合物种类及污泥类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活性化合物 城市污水 生物降解 水环境风险
下载PDF
Occurrence,spatial and seasonal variation,and environmental risk of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in the Pearl River basin,South China
2
作者 Haojun Lei Kaisheng Yao +2 位作者 Bin Yang Lingtian Xie Guangguo Yi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3年第4期83-95,共13页
The occurrence,fate,and environmental risk of 40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PhACs)from surface waters and sediments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the Beijiang River,Xijiang River,and Maozhou River of the... The occurrence,fate,and environmental risk of 40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PhACs)from surface waters and sediments wer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d in the Beijiang River,Xijiang River,and Maozhou River of the Pearl River basin,South China.Salicylic acid and diclofenac(antiinflammatory drugs),gemfibrozil(a lipid regulator),carbamazepine(an antiepileptic drug),diazepam(a psychoactive drug),and 2-methyl-4-chloro-phenoxyacetic acid(MCPA,a pesticide)were the most ubiquitous compounds in the studied region.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detected PhACs in surface waters and sediments ranged from 0.17 to 19.1 ng/L and 0.10 to 10.4 ng/g,respectively.Meanwhile,PhACs concentration in surface waters and sediments varied greatly among and within the Beijiang River,Xijiang River,and Maozhou River.The largest annual flux of PhACs of the Xijiang River and Beijiang River was more than 11000 kg per annum,whereas only 25.7 kg/a in the Maozhou River.In addition,the estimated emissions of PhACs in the Beijiang River,Xijiang River,and Maozhou River ranged respectively from 0.28 to 4.22 kg/a,0.12 to 6.72 kg/a,and 6.66 to 91.0 kg/a,and the backestimated usage varied with a range from 12.0 to 293 kg/a,6.79 to 944 kg/a,368 to 17459 kg/a.Moreover,the emissions of PhACs showe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of each city along the Pearl River.The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suggested that diazepam and ibuprofen had a moderate risk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rmaceutically active compounds OCCURRENC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Pearl River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原文传递
石墨相C_(3)N_(4)负载纳米铁材料处理制药废水
3
作者 乐孝楠 邹云杰 黄瑞敏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3-160,共8页
制药废水因具有COD高、盐度高、生化毒性大等特点,难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法净化,高级氧化法因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而有望用于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三氯化铁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nZVI),并将石墨相C_(3)N_... 制药废水因具有COD高、盐度高、生化毒性大等特点,难以通过简单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法净化,高级氧化法因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而有望用于制药废水的深度处理。采用硼氢化钠液相还原三氯化铁的方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nZVI),并将石墨相C_(3)N_(4)(g-C_(3)N_(4))作为载体,采用液相还原表面沉积法制备了不同nZVI和g-C_(3)N_(4)质量比的系列石墨相C_(3)N_(4)负载纳米铁材料(Fe/g-C_(3)N_(4)),用于催化制药废水中COD的高级氧化。结果表明,g-C_(3)N_(4)能很好地分散负载其表面的nZVI,抑制其团聚。在去除实际制药废水的实验中,nZVI和g-C_(3)N_(4)质量比为2∶1的复合材料(g-nZVI)具备最好的COD去除能力,当废水的pH=3、g-nZVI投加量为1.5 g/L时,2 h内实际磺胺类制药废水中的COD去除率可高达75%,已经达到进入生化反应池继续降解的标准。经过机理研究表明,去除COD的主要活性物质来自于受石墨相C_(3)N_(4)改性后nZVI活化的分子氧所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零价铁 g-C_(3)N_(4) 分子氧活化 制药废水
下载PDF
具有生理活性的含氧、氮、硫杂原子螺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魏荣宝 刘博 +2 位作者 刘洋 郭金晶 张大为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01-1514,共14页
综述了近年来部分具有生理活性螺环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这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生理活性和部分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展望了该类螺环化合物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螺环化合物 生理活性 医药 手性轴
下载PDF
植物内生菌及其在农业和医学上的用途 被引量:29
5
作者 何劲 刘蕴哲 康冀川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113-115,共3页
植物内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从植物内生菌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方兴未艾。现就植物内生菌的界定、种类及近年来从植物内生菌中发现的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病毒、杀虫、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活性化... 植物内生菌是一种新的微生物资源,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从植物内生菌中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方兴未艾。现就植物内生菌的界定、种类及近年来从植物内生菌中发现的抗肿瘤、抗微生物、抗病毒、杀虫、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活性化合物及其相应的产生菌的研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内生菌 活性物质 药用价值
下载PDF
典型医药活性物质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归趋及其风险评估 被引量:16
6
作者 严清 张怡昕 +4 位作者 高旭 訾成方 甘秀梅 彭绪亚 郭劲松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2-680,共9页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污泥样品先采用超声波萃取预处理方法提取)检测分析了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心血管类、止痛剂类等8类医药活性物质在重庆某污水厂中的含量水平及其行为归趋.采用 EC/PNEC ...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污泥样品先采用超声波萃取预处理方法提取)检测分析了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心血管类、止痛剂类等8类医药活性物质在重庆某污水厂中的含量水平及其行为归趋.采用 EC/PNEC 综合评价体系评估环境中目标医药活性物质的生态风险,利用质量平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其在水相及污泥相中的分布.结果表明,目标物质在水相中均可检出,其检出浓度在ng/L~μg/L,在污泥样品中可检测出18种目标物质,其浓度在ng/g (干重,下同).仅仅1.1%的目标物质被污泥吸附去除.污水处理厂初级处理及氯化消毒阶段对目标物质无明显去除效果,目标物质的去除主要发生在生物处理阶段,生物的降解或转化作用是目标物质的主要去除机制.EC/PNEC 分析表明,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氧氟沙星与脱水红霉素在污水处理厂出水及其污泥中综合评价因子均大于1,它们的存在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本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并不能完全去除水相中微量的医药物质,为防止排放导致的潜在生态风险,出水及污泥中活性医药物质需采取措施进行进一步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活性物质 风险评估 去除效果 质量平衡分析 污水处理厂
下载PDF
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硅化合物研究近况 被引量:10
7
作者 谢庆兰 张增佑 《有机化学》 SCIE CAS 1984年第3期187-192,共6页
生物有机硅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迅速,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际上,它是有机硅化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本文对有机硅化合物的毒理学、有机硅药物化学以及有机硅农药作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 生物活性 有机硅化合物 毒理学 药物化学 农药
下载PDF
利用A^2/O^2工艺处理中药类制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许琳科 曹文平 +2 位作者 张永明 郭一飞 李济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1-73,共3页
试验将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结合使用,组合成为复合式A2/O2工艺(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对中药类制药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以考察该系统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废水经过调节池的水解酸化作用后,进入两级A2/O2(厌氧/好氧)设备,最后得到了... 试验将活性污泥法和接触氧化法结合使用,组合成为复合式A2/O2工艺(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对中药类制药废水进行了中试研究,以考察该系统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废水经过调节池的水解酸化作用后,进入两级A2/O2(厌氧/好氧)设备,最后得到了良好的处理效果。进水的COD为119~1 440 mg.L-1,出水的COD降到15.9~71.6mg.L-1,去除率在60.0%~92.7%之间,平均去除率为78.0%;进水的氨氮质量浓度为2.25~50.3 mg.L-1,出水中的氨氮质量浓度在1.38~27.6 mg.L-1,氨氮的去除率在41.5%~88.4%之间;总氮的出水质量浓度为1.46~27.75 mg.L-1,去除率最高达到了87.7%。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污泥法 接触氧化法 复合式A2/O2工艺 中药类制药废水 水解酸化
下载PDF
废水中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建龙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72,F0002,共31页
废水中的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已成为一类新兴污染物,主要包括人用和兽用药物(如抗生素、止痛消炎药和镇癫药等)、兴奋剂、显影剂、化妆品、麝香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PPCPs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导致环境中PPCPs... 废水中的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已成为一类新兴污染物,主要包括人用和兽用药物(如抗生素、止痛消炎药和镇癫药等)、兴奋剂、显影剂、化妆品、麝香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PPCPs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不断增加,导致环境中PPCPs的检出频率和浓度不断升高. PPCPs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有效去除废水中PPCPs类污染物,是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基于作者近年来在去除PPCPs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简要介绍废水中PPCPs的来源、危害及分类,总结了这类污染物的去除方法,包括物理分离法(吸附与膜分离)、生物降解法(厌氧生物处理与好氧生物处理)、化学氧化法(臭氧氧化、芬顿氧化、辐射分解、超声氧化、湿式氧化、热解及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等)及其耦合技术.吸附法条件温和,简单易行,但吸附剂的再生及后续处理成本较高;膜分离法去除效率高,但容易造成膜污染,且浓缩液需要进一步处理;生物法中膜生物反应器,与传统生物法相比,可极大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化学氧化法,尤其是基于羟基自由基(·OH)的高级氧化法,具有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等优点,但运行成本较高,操作复杂.组合不同的处理方法,形成联合处理工艺,可极大提高这类污染物的去除效率,是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辐射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水处理技术,既可以作为预处理,降低废水的生物毒性,提高可生化性,也可以作为深度处理,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辐射技术与传统的处理工艺耦合,可以形成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废水处理新工艺,显著提高对废水中PPCPs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及个人护理品 药物活性化合物 抗生素 新兴污染物 废水处理 吸附 高级氧化 生物处理 辐照处理
下载PDF
纳滤膜去除内分泌干扰物/医药化合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晗 董秉直 《四川环境》 2011年第3期104-108,共5页
如何有效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等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逐渐增加,其中,纳滤膜由于其较高的去除率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纳滤膜去除这些物质的分离机理较为复杂,有时并不明确,给实验带来较大困难。文章总结了纳滤膜去除水... 如何有效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等有机微污染物的研究逐渐增加,其中,纳滤膜由于其较高的去除率得到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纳滤膜去除这些物质的分离机理较为复杂,有时并不明确,给实验带来较大困难。文章总结了纳滤膜去除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的典型应用及其三种分离机理——筛分作用、电荷作用、吸附作用,并对去除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加以总结。为今后纳滤膜去除内分泌干扰物/医药活性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NF) 内分泌干扰物(EDCs) 医药活性化合物(phacs) 筛分作用 电荷作用 吸附作用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环境水体中15种精神类药物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苗 杨慧婷 +3 位作者 陈辉辉 沈幸 王钰洋 沈睿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88-3592,共5页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水中抗抑郁类、抗癫痫类、抗精神分裂类共15种精神类药物分析测定方法.水体样品经过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后以ACQUITY UPLC BEH C_(18)为分析柱,采用UPLC-MS/MS多反应监测离子(MRM)... 采用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水中抗抑郁类、抗癫痫类、抗精神分裂类共15种精神类药物分析测定方法.水体样品经过Oasis 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后以ACQUITY UPLC BEH C_(18)为分析柱,采用UPLC-MS/MS多反应监测离子(MRM)模式进行检测,同时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在1.0—2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1.05—9.90 ng·L^(-1),加标回收率为65.69%—105.53%,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n=6),该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满足痕量分析测试的要求,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太湖水体中精神类药物的残留浓度水平,发现有11种物质可被不同程度检出,浓度范围为0.8—77.6 n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活性化合物 精神类药物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新型污染物
下载PDF
3-苄氧基-1,1-环丁烷二羧酸根·二氨合铂(Ⅱ)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2
作者 高传柱 刘伟平 +1 位作者 普绍平 高文桂 《贵金属》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4-46,共3页
根据目前临床使用的铂类抗癌药物的缺点和不足,作者报道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铂类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合成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认合成物为目标化合物。采用SRB比色法,测定的化合物对A549癌细胞及K... 根据目前临床使用的铂类抗癌药物的缺点和不足,作者报道了一种结构新颖的铂类配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元素分析、质谱、红外、核磁共振氢谱等对合成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确认合成物为目标化合物。采用SRB比色法,测定的化合物对A549癌细胞及KB癌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3.4mg/L和20.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铂类配合物 合成 结构表征 抗肿瘤活性试验
下载PDF
环境类大学生创新训练案例分析——典型药物环境风险研究
13
作者 刘建超 王硕 +1 位作者 陆光华 杨汉培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23期160-161,183,共3页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环境类创新和实践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具体创新训练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创新训练对培养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产生的作用。通过搜集文献、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与凝练...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对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环境类创新和实践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具体创新训练案例分析,详细阐述了创新训练对培养大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产生的作用。通过搜集文献、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结果分析与凝练等一系列的创新训练过程,不仅极大的提升了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同时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类大学生 创新训练 药物活性化合物 环境风险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理活性和作用机制年度报告
14
作者 黄才国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30期185-186,共2页
海洋微生物已成为海洋新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从2009年开始发现的海洋新天然产物的1/3以上者是由海洋微生物产生的。从这些天然产物中寻找有重要作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对于开发新的药物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围绕其中成药性高的含氮... 海洋微生物已成为海洋新天然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从2009年开始发现的海洋新天然产物的1/3以上者是由海洋微生物产生的。从这些天然产物中寻找有重要作用的药物先导化合物,对于开发新的药物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围绕其中成药性高的含氮和卤代化合物,展开研究,通过培养基优化和环境胁迫,从海洋微生物的发酵产物中获得结构新颖的、具有显著活性的含氮和卤代等海洋新天然产物。利用抗肿瘤等细胞或分子筛选模型,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具有生态学效应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抗肿瘤、抗炎、抗病毒和抗菌等活性评价;探讨具有生态学效应的次生代谢产物与抗肿瘤、抗菌等药理活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发现生理活性先导化合物,并对某些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分子进行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的探索,从而探讨海洋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理活性机制。通过发酵优化、结构衍生和化学合成,从3株海洋微生物发酵产物中获得了29个生物碱和聚酮及其氯代化合物,其中13个为新化合物、4个新生物碱体外具有强抗甲型流感病毒(H1N1)活性。对2个具有显著抗肿瘤作用的化合物在体内外进行了深入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并初步完成了1个药物先导化合物的成药性评价。首次发现吲哚二萜生物碱和脱氢苯丙氨酸构成的二酮哌嗪生物碱具有抗H1N1病毒活性,发现化合物Wentilactone A有较强的抗肺癌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效果优于阳性对照环磷酰胺。并对该化合物的制备工艺、理化性质、急性毒性、生殖毒性、剂型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成药性前景良好,鉴于目前临床上尚未有非常有效地针对小细胞肺癌的化疗药物,该次研究发现的化合物具有对小细胞肺癌非常明确的疗效,且作用靶点明确,有望开发成为一类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微生物 天然产物 生理活性 药物先导化合物
下载PDF
羧酸类药用活性化合物在生物碳质上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佳怡 毕二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78-1286,共9页
为研究生物碳质吸附在处理水土环境中羧酸类PhACs(药用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通过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电镜扫描对商业水稻秸秆生物碳质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讨论,同时研究了生物碳质对不同初始pH及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五种羧酸类Ph... 为研究生物碳质吸附在处理水土环境中羧酸类PhACs(药用活性化合物)的作用,通过比表面积、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电镜扫描对商业水稻秸秆生物碳质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讨论,同时研究了生物碳质对不同初始pH及不同初始质量浓度的五种羧酸类PhACs[KTP(酮洛芬)、IBP(布洛芬)、NPX(萘普生)、ASP(阿司匹林)、SYA(水杨酸)]吸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过程包括前期快速吸附和后期缓慢吸附至平衡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外表面吸附与大孔及中孔扩散是控制吸附的机制,在第二阶段,生物碳质内表面吸附及基质在微孔中的扩散是影响吸附的主要机制.初始pH为6.0~7.0时,等温吸附数据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反映了非均匀性表面的吸附特性.五种羧酸类PhACs在生物碳质上的吸附能力[通过Kd,0.01(特定液相浓度下的单点分配系数)表达]表现为NPX(24.30 g/L)>IBP(15.82 g/L)>KTP(10.44 g/L)>SYA(2.64 g/L)>ASP(1.24 g/L).溶液初始pH变化对所选PhACs的吸附量有显著影响,初始溶液pH处于p Ka±1.0范围内时,所选吸附质的吸附量达到最大值,随着初始pH的升高,所选PhACs主要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同时生物碳质表面负电性增加,增强的静电斥力减弱了氢键作用.研究显示,氢键作用在生物碳质吸附PhACs过程中起到主要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还受到范德华力及π-π电子供受体等多种作用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酸类药用活性化合物 生物碳质 吸附 溶液pH 氢键作用
下载PDF
甲基丙二酸-(反式-1,2-二甲胺基环丁烷)合铂(Ⅱ)的合成、结构及抗肿瘤活性
16
作者 李军 丛艳伟 +5 位作者 张林涛 王应飞 刘其星 郭明里 陈红娟 普绍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21-126,共6页
通过水解法合成了甲基丙二酸-(反式-1,2-二甲胺基环丁烷)合铂(Ⅱ)。采用元素分析、质谱(ESI-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证了该配合物的组成和化学结构。采用MTS法评价其抗肿瘤活性,发现该配合物对常见5种癌细胞的生长... 通过水解法合成了甲基丙二酸-(反式-1,2-二甲胺基环丁烷)合铂(Ⅱ)。采用元素分析、质谱(ESI-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确证了该配合物的组成和化学结构。采用MTS法评价其抗肿瘤活性,发现该配合物对常见5种癌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铂化合物 合成 结构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芮 陈守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20-125,共6页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但在治疗和预后方面仍然存在很大不足,目前临床上,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疾病及靶点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已广泛应用于对冠...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逐年上升,但在治疗和预后方面仍然存在很大不足,目前临床上,网络药理学通过分析药物、疾病及靶点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关系,已广泛应用于对冠心病的治疗指导。通过对69篇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进行中药复方治疗冠心病的研究,阐明古代经典方剂与现代中药复方中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生物过程及通路分析,并对网络药理学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以期在中药复方应用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网络药理学 中药复方 药物活性成分 药物靶点 通路分析
下载PDF
药物活性物质在污水厂中的分布与迁移转化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清雪 王钊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6期61-64,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药物活性物质在5家污水厂的含量水平和去除率,并探讨其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17种药物活性物质均能在污水厂进水中检出,测定值为—~21. 58μg/L,在脱水污泥中的测定值为—~30. 81μg/g。分析其在污水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7种药物活性物质在5家污水厂的含量水平和去除率,并探讨其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17种药物活性物质均能在污水厂进水中检出,测定值为—~21. 58μg/L,在脱水污泥中的测定值为—~30. 81μg/g。分析其在污水厂中迁移转化特征,表明污水处理过程中磺胺类药物的主要去除机制是污泥吸附作用,而β-内酰胺类、卡马西平和降压降脂类等药物的主要去除机制为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活性物质 迁移转化 吸附 降解 污水厂
下载PDF
利用白腐真菌固定生长系统去除污水中的新型污染物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雪晴 《广东化工》 CAS 2020年第16期110-112,124,共4页
通过建立一个以木屑为载体的固定生长白腐真菌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两种药物活性物质萘普生和卡马西平的有效去除,其去除率分别达到52.7%和58.1%。研究发现固定式的培养方式有利于真菌胞外酶活性的提高,但未能明显增加真菌生物质的产量。... 通过建立一个以木屑为载体的固定生长白腐真菌系统实现了对污水中两种药物活性物质萘普生和卡马西平的有效去除,其去除率分别达到52.7%和58.1%。研究发现固定式的培养方式有利于真菌胞外酶活性的提高,但未能明显增加真菌生物质的产量。同时药物活性物质对胞外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系统对两种污染物的不同去除效果可能与污染物不同的去除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孢原毛平革菌 药物活性物质 固定化培养 木质素过氧化物酶 锰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模拟人工湿地中基质酶对PhACs的动态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怡昕 严清 +3 位作者 甘秀梅 高旭 陈猷鹏 郭劲松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330-3338,共9页
基质酶是催化土壤生物化学反应的重要催化剂,其对有机污染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实验测定了5座人工湿地(CWs)反应器中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进水医药活性物质(PhACs)浓度、湿地植物的关系。结果显示:种植植物反应器... 基质酶是催化土壤生物化学反应的重要催化剂,其对有机污染物具有高度敏感性。实验测定了5座人工湿地(CWs)反应器中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脲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进水医药活性物质(PhACs)浓度、湿地植物的关系。结果显示:种植植物反应器3种基质酶的活性均高于未种植植物的反应器;随培养时间增长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逐渐提高,在培养150 d后达到最高;脱氢酶和脲酶的活性随培养时间增长先升高后降低,分别于120 d和90 d时达到最高;不同基质酶对不同PhACs浓度响应不同,脲酶活性均表现为被抑制,而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低PhACs浓度时被激活,在高PhACs浓度时被抑制。为CWs应用于去除水环境中存在的PhACs类污染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活性物质 人工湿地 基质酶活性 动态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