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ing the compatibility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e:the disassembled prescriptions study
1
作者 Xue Yang Xin-Yuan Luan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earch》 2023年第5期38-43,共6页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become very popular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diseases worldwide in recent decades.Despite the promising performance of TCM,how herbs work synergistically in a formula and their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become very popular in the treatment of complex diseases worldwide in recent decades.Despite the promising performance of TCM,how herbs work synergistically in a formula and their therapeutic targets remain ambiguous.This largely limits the correct use and modernization of TCM formulas clinically.The study of disassembled prescriptions is important for investigating the compatibility theory of Chinese medicines.By dissecting the mechanisms of TCM formulae,the compatibility principles of some well-known formulae,such as Realgar-Indigo naturalis,have been elucidated to a certain extent.In this review,several common methods of disassembled prescription studies are summarized,including those of single herb or mineral,sub-prescription,active ingredients or effective parts,large formulae,and systems pharmacology studies,as well as the methods of grouping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r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es,in order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formulae study.Moreover,some challenges to be addressed in disassembled prescriptions studies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is re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atibility theory of formula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sassembled prescriptions study systems pharmacology
下载PD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ransformation of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to gastric cancer:A critical review 被引量:4
2
作者 Yi-Lin Zhong Peng-Qian Wang +3 位作者 Dan-Li Hao Feng Sui Feng-Bin Zhang Bing L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3年第1期36-54,共19页
Gastric cancer(GC)is a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tumor.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are the last pathological stage before normal gastric mucosa transforms into GC.However,prevent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GPL to G... Gastric cancer(GC)is a common gastrointestinal tumor.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GPL)are the last pathological stage before normal gastric mucosa transforms into GC.However,prevent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GPL to GC remains a challeng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has been used to treat gastric disease for millennia.A series of TCM formulas and active compounds have shown therapeutic effects in both GC and GPL.This article reviews recent progress on the herbal drugs and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s of TCM in preventing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GPL to GC,especially focusing on antiinflammatory,anti-angiogenesis,proliferation,and apoptosis.This review may provide a meaningful reference for the preven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GPL to GC using T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tric cancer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MULAS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Inflammation-cancer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medication rule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cervical cancer 被引量:1
3
作者 Ying Chen Yao Yang +1 位作者 Xin-Zhe Zhao Guo-Wei Zhang 《Drug Combination Therapy》 2019年第3期173-185,共13页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rule of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and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core herbs. Meth...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rule of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and to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compatibility of core herbs. Methods: Collect relevant literatures on cervical cancer in 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y Ifrastructure (CNKI), use TCM inheritance platform system (TCMISSV2.5) for association rules and complex system entropy clustering analysis;use BATMAN-TCM online analysis tools to construct target-pathway-disease network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action. Results: Among the 78 prescriptions selected, a total of 172 Chinese medicines were used, and the five most frequently used herbs were Huang-bo (Phellodendri Chinrnsis Cortex), Fu-ling (Poria Cocos), Huang-qi (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 Bai-hua-she-she-cao (Hedyotis Diffusae Herba) and Gan-cao (Licorice). Bai-hua-she-she-cao (Hedyotis Diffusae Herba) and Huang-qi (Hedysarum Multijugum Maxim.), Bai-hua-she-she-cao (Hedyotis Diffusae Herba) and Fu-ling (Poria Cocos), Bai-zhu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and Fu-ling (Poria Cocos) are the three most commonly used medicine match. In addition,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 a total of 4 core herbs compatibility and 2 new prescriptions were excavated. Herbs in the new prescriptions which are used to clearing heat-toxin and removing dampness were most frequently us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ignal pathway of high frequency Chinese medicines, we found that 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may play important roles. Conclusion: The core Chinese medic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are mainly clearing heat-toxin and removing dampness. The core Chinese medicines may play their anti-cervical cancer by interfering with the 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 signaling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AL canc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platform system MEDICATION rules Mechanism of action Data mining Network pharmacology
下载PDF
Explore the rule and mechanism of psoriasis herbal treatment based on data mining and network pharmacology
4
作者 Yi-Hua Fan Run-Qiao Yang +4 位作者 Jing-Yan He Xiao-Ping Gou Zhi-Ning Zhuang Xiao-Jing Guo Xin-Ju Li 《Asian Toxicology Tesearch》 2021年第2期34-43,共10页
Background:To mine the rules for psoriasis herbal treatm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ystem V2.5 and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with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Collect oral administratio... Background:To mine the rules for psoriasis herbal treatment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ystem V2.5 and explore the possible mechanism with network pharmacology.Methods:Collect oral administrations for psoriasis treatment in the national patent network in CNKI database;then enter them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ystem V2.5 to do data mining using the methods of frequency analysis,association rules and entropy clustering of complex systems.KEGG pathway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BATMAN-TCM(an online analysis tool)and the potential signaling pathways of core drugs compatibility to treat psoriasis were revealed.Results:We screened out 349 prescriptions,involving 401 drugs,39 drugs with frequency of use≥30,and 52 commonly used drug pairs.Core compatibility herbs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psoriasis,Shengdi(Radix rehmanniae),Mudanpi(Cortex moutan),Danggui(Radix angelicae sinensis)which potential signaling pathways were 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adipocytokine signaling pathway and fatty acid degradation.Conclusion:In the national patent network,oral traditional prescrip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ow that the basic therapies are nourishing and activating blood,detoxification and cooling the blood and dispelling wind and arresting itching.Interventions in signaling pathways like neuroactive ligand-receptor interaction,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adipocytokine signaling pathway and fatty acid degradation might be the mechanism to achie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ORIASIS Oral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system Medication rule Network pharmacology
下载PDF
基于豚鼠模型结合网络药理学探究七白粉的皮肤美白作用机制
5
作者 高申蓉 黄廓均 +1 位作者 方晓萍 曹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41-948,共8页
目的:研究七白粉的皮肤美白作用,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其达到美白效果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紫外线B波段(UVB)照射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建立动物模型。观察七白粉对模型豚鼠的美白效果,同时检测黑色素细胞数和超氧化物... 目的:研究七白粉的皮肤美白作用,并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其达到美白效果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紫外线B波段(UVB)照射诱导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建立动物模型。观察七白粉对模型豚鼠的美白效果,同时检测黑色素细胞数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酪氨酸酶(TYR)及脂褐质(LF)等与皮肤色素沉积相关的生化指标。利用网络药理学预测七白粉美白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进行验证。结果:在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七白粉可显著改善皮肤亮度,且黑色素细胞数和TYR、LF、MDA水平均显著降低,而SOD水平显著升高。网络药理学研究发现七白粉通过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茯苓酸C、别欧前胡素等关键成分,作用于蛋白激酶Bα(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表皮生长因子(EGFR)等关键靶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和TNF等信号通路改善黑色素沉积而发挥美白作用。分子对接和SPR结果显示关键成分与关键靶标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七白粉可通过抗氧化和抑制TYR的活性达到美白皮肤的效果。此外,七白粉通过多成分作用于多靶点,调控多通路改善黑色素沉积而发挥美白作用,体现了中药复方君臣佐使相互协同,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白粉 美白 黑色素沉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中药复方 抗氧化 酪氨酸酶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六味地黄丸异病同治老年性聋和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
6
作者 李景全 王金龙 +6 位作者 闫黎 王艺蓉 张新蕾 楚敏 刘晴 施建蓉 董杨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23-30,39,共9页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异病同治老年性聋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共同分子机制,并采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成分靶点数据库(SwissADME)获取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 目的借助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异病同治老年性聋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共同分子机制,并采用细胞实验进行验证。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成分靶点数据库(SwissADME)获取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并结合基因和化学物质相互作用预测数据库(STITCH)获取作用靶点。利用人类基因综合数据库(Genecard)、人类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信息数据库(DisGeNET)获取老年性聋和AD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借助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获取核心靶点。利用富集分析数据平台(Metascape)对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Vina 1.1.2软件对核心靶点与相关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采用过氧化氢(H2O2)致PC1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观察六味地黄丸的作用。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观察细胞存活率,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ROS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结果共获得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86种,主要来自薯蓣皂素、视黄醇、丹皮酚、软脂酸等化合物,六味地黄丸防治老年性聋和AD共有靶点49个,核心靶点为AKT1、TNF、IL-6、MMP-9等。GO分析表明这些共有靶点主要参与对氧化应激的反应、对脂多糖的反应等生物进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共有靶点主要涉及缺氧诱导因子-1(HIF-1)、核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NF-α、IL-6、AKT1、MMP-9与相关成分均存在结合可能。细胞实验结果发现,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可以增强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ROS、TNF-α、IL-6水平,增加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论六味地黄丸异病同治老年性聋和AD具有物质基础,其共同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薯蓣皂素、视黄醇、丹皮酚等多种成分,作用于AKT、TNF-α、IL-6、MMP-9等核心靶点,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减少神经元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老年性聋 经典名方 六味地黄丸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中药研究
下载PDF
探析中兽药治疗动物淋证的用药规律
7
作者 崔媛 陈婷婷 +2 位作者 骆宗江 朱子欣 郝智慧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本文旨在为兽医临床治疗淋证遣方用药和新方创立提供参考,搜集整理《中兽医名著与方剂》中治疗淋证的方剂,经过药名规范、数据清洗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和SPSS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动物淋证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包括高... 本文旨在为兽医临床治疗淋证遣方用药和新方创立提供参考,搜集整理《中兽医名著与方剂》中治疗淋证的方剂,经过药名规范、数据清洗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和SPSS软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动物淋证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包括高频药物、高频药对和关联规则等。结果显示,筛选出78个治疗淋证的处方;使用频次在15次及以上的中药有9味,其中,滑石、甘草、泽泻和车前子使用频次达25次以上;所有中药中甘味和寒性药物出现频次最高,归于肺经的药物最多;常用高频药对(共现次数≥15次)共5对,其中,滑石-泽泻、车前子-甘草、甘草-滑石3个药对处于强联系。本文统计分析所得高频药物体现了中兽医药治疗淋证多采用清热泻火、利尿通淋的治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兽医药 《中兽医名著与方剂》 淋证 古今医案云平台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及机制
8
作者 李学杰 吴小宇 +3 位作者 刘鑫 曲道炜 高健美 李海波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31-39,共9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探讨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以及核心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检索获得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复方,提取中药名称、药味、药性、归经等信息,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探讨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以及核心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检索获得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复方,提取中药名称、药味、药性、归经等信息,借助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Modeler 18.0、Cytoscape 3.9.1、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5软件,对中药进行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分析,并筛选出核心药物。在数据挖掘基础上,借助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收集抑郁症靶点,并利用EVenn在线平台获得核心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分析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及关键靶点网络;借助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核心药物-成分-潜在靶点-通路网络;利用R软件包org.Hs.eg.db(version 3.1.0)和ClusterProfiler(version 3.14.3)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①本研究共收集303首中药复方、涉及中药663味,其中使用频次≥30次的中药有26味,共出现1469次,占总频次的39.93%。②本研究涉及的663味中药的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肝、心、脾、肺、肾、胃为主。③关联规则显示,中药复方治疗抑郁症常用药物组合有15组,涉及中药有当归、柴胡、甘草、郁金、白芍、茯苓等。④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复方核心药物当归、柴胡、甘草、郁金、酸枣仁、白芍、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可能是植物甾醇、茯苓酸D、胡萝卜苷、芍药吉酮和当药黄素,这些成分可能作用于非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SRC)、V-Rel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蛋白激酶B(AKT)1等关键靶点,并通过调控白介素-17(IL^(-1)7)、C型凝集素受体(CLRs)、肿瘤坏死因子(TNF)、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治疗抑郁症的中药复方专利主要涉及疏肝药、理气药、补血药,核心药物有当归、柴胡、甘草、郁金、酸枣仁、白芍、茯苓;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免疫系统信号通路以及神经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中药 方剂 专利处方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9
作者 郑鸿铭 胡芝凡 +6 位作者 黄梦芬 陈明榆 李逸婷 缪涛声 莫乔兰 邱泽鑫 陈斌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372-385,共14页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探究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用药规律,同时分析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探究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用药规律,同时分析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获取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处方数据,利用R语言、SPSS、IBM SPSS Modeler软件对专利复方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分析专利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用药规律。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对筛选出的核心药对的潜在靶点及通路进行预测,构建“中药-成分-靶点”及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利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数据挖掘共纳入中药复方151条,中药352味,其中高频中药共26味,关联规则分析共筛出核心药对76项,包括中药7味,聚类分析共得到7类,包括3个聚类方,3个聚类药对及1个单药,选取核心药物组合“柴胡-当归-黄芪-党参-白术-升麻”进行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药物组合核心活性成分10个,包括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7-O-甲基异微凸剑叶莎醇、异鼠李素、甲氧异黄酮、β-谷甾醇、豆甾醇及毛蕊异黄酮,核心作用靶点14个,包括蛋白激酶B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FOS(FOS)、原癌基因JUN(JUN)、原癌基因MYC(MYC)、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胱天蛋白酶3(CASP3)、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抑制蛋白(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雌激素受体(ESR1)、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B2),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稳定,平均最低结合能为-6.23 kcal/mol。[结论]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用药多以补益虚损为法,辅以活血通经、舒筋通络等,其核心药物组合“柴胡-当归-黄芪-党参-白术-升麻”主要通过参与调节免疫,炎症反应等机制,作用于突触后膜等细胞成分,影响G蛋白偶联乙酰胆碱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发挥重症肌无力的治疗作用,并可能通过靶向EGFR治疗胸腺相关型重症肌无力,可为中药复方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机制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重症肌无力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中医药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组方规律及作用机制
10
作者 焦欣 吴文玉 +2 位作者 邵阿雪 何清清 王凯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536-543,共8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收集运用中药复方治疗支扩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方药信息并构建数据库,分析组方规律;运用网...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中医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支扩)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等数据库中收集运用中药复方治疗支扩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方药信息并构建数据库,分析组方规律;运用网络药理学分析高频药物组合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进行反向验证。结果纳入文献252篇,收集处方284首,涉及中药242味,使用频率较高的中物有甘草、黄芩、桔梗、桑白皮、薏苡仁、鱼腥草,具有强关联性的药物组合是薏苡仁、冬瓜子;薏苡仁、冬瓜子主要成分有谷甾醇、豆甾醇、扁桃醇、奥马因、亚麻酸等,治疗支扩的靶点86个,蛋白激酶1(AKT1)、白介素-6(IL-6)、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SRC)、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其核心靶点,通过细胞对化学压力、氧化应激、细菌分子的反应和炎症细胞的迁移、黏附等生物过程发挥作用,涉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缺氧诱导因子-1(HIF-1)、核转录因子-κB(NF-κB)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表明核心靶点与主要活性成分对接良好,具有稳定的结合能。结论初步阐明了中药复方治疗支扩多以清肺解毒、化痰消痈为主,从分子水平揭示了核心药物组合薏苡仁-冬瓜子治疗支扩的机制,为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支气管扩张症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邵荣世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用药规律
11
作者 季恋苑 姜晓燕 +3 位作者 倪红辉 蔡艳 廖湘君 严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邵荣世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邵荣世2021年1—12月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筛选整理后建立数据库,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进行药物频数及性味归经分析,采用IBM SPSS Mo...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邵荣世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邵荣世2021年1—12月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筛选整理后建立数据库,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进行药物频数及性味归经分析,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对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使用SPSS 25.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中药处方530张,使用配方颗粒207味,中药使用总频次9 951次。高频中药有陈皮、半夏、白术、豆蔻、甘草、厚朴等;中药功效以理气、补虚、化湿为主;药性以温为主,药味多为苦、辛、甘,归经主要在脾经、胃经;药物关联规则分析表明白术—半夏、白术—陈皮、白术—豆蔻、半夏—陈皮、半夏—豆蔻、陈皮—豆蔻关联紧密;因子分析共提取公因子8个;系统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5首。结论 邵荣世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多从辨证分型、辨病治疗、脏腑论治着手治疗,以健脾化湿、理气疏肝为基本大法,随症加用清热、活血、利水渗湿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数据挖掘 中药配方颗粒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用药规律及机制探析:基于文献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
12
作者 牟飞燕 史树勋 +1 位作者 柳芹芹 张大涛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1期154-162,共9页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inoMed等数据库,查找从建库到2022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并证实对于痔术后并发症有确切疗效的文献。使用Excel 201...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物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SinoMed等数据库,查找从建库到2022年12月31日之前,发表并证实对于痔术后并发症有确切疗效的文献。使用Excel 2016版进行药物频次及功效统计分析,应用R studio 4.2.1软件分析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的关联规则,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并使用TCMSP数据库整理高频药物靶点及有效成分,在OMIM、GeneCards、DisGeNET、DrugBank数据库检索术后疼痛疾病靶点,然后将药物与靶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中药外治方总计186首,176味中药。用药频次前5的中药依次为黄柏、苦参、大黄、蒲公英、五倍子。痔术后常用外治药物以清热燥湿、活血化瘀药为主;归经主要为肝、肺、胃、脾、大肠经;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辛、甘、涩为主,使用频次≥20次的有30味中药,可聚类为5类。高频药物组有效活性成分73个,药物作用靶点225个,疾病作用靶点2339个,两者共有作用靶点171个。高频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通路包括PI3K/Akt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等。结论:中医外治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的功效以清热燥湿、活血止痛为主,兼顾利水渗湿、收涩解毒,临床用药广泛。核心药物治疗痔术后并发症具有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影响炎症因子、神经递质受体活性、免疫调节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术后并发症 术后疼痛 中医外治药物 网络药理学 用药规律 作用机制 PI3K/Akt信号
下载PDF
明清时期新安方歌的知识建构研究
13
作者 范庆芬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明清时期新安医学涌现了一批医学普及启蒙派医家,不少医家采用歌诀语类著述,其中方剂歌诀简称“方歌”被广泛流传。通过选取新安几位主要代表医家的方歌进行话语分析,并与中医经典《伤寒论》语言进行对比,从语类的阶段性及认知模式中找... 明清时期新安医学涌现了一批医学普及启蒙派医家,不少医家采用歌诀语类著述,其中方剂歌诀简称“方歌”被广泛流传。通过选取新安几位主要代表医家的方歌进行话语分析,并与中医经典《伤寒论》语言进行对比,从语类的阶段性及认知模式中找出新安方歌建构知识的特点。研究发现“以方论证”方歌注重药性、药效和药理,说明病邪可被驱逐、调和、疏导或压制;“以证论方”方歌注重病因病状与药效的关联。两种语类都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及将类似药方或症状形成框架性比较,以帮助记忆或创新。新安方歌体现了方歌知识建构的特点,可为当代中医科普类读物编写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新安医学 方歌 知识建构 中医科普读物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及机制 被引量:7
14
作者 段小云 仲瑞雪 +1 位作者 吴传红 季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2期162-168,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及机制。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2015—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剂进行用药规律挖掘。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用药规律及机制。方法: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2015—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剂进行用药规律挖掘。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检索化合物及治疗靶点,通过GeneCards等数据库筛选骨质疏松症的靶点并构建可视化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结果:共纳入104张处方,使用频次居前3位的中药为熟地黄、淫羊藿及当归;使用频次最高的药对为“熟地黄→淫羊藿”,关联性最高的药对为“山药→熟地黄”;演化得到9个推荐的新方。共筛选出药物活性成分67个,药物作用靶点682个,疾病靶点2374个,交集靶点109个,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氧化应激的反应、细胞对化学应激等1939个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AGE受体、肿瘤坏死因子等159条信号通路。结论: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大多为补肝肾、强筋骨类药物,与骨质疏松症的基本病机相呼应,核心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骨质疏松症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宋爱莉教授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许继升 宋爱莉 +2 位作者 王静 陈翰翰 李静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9-54,共6页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宋爱莉教授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对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爱莉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GLM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通过中医...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宋爱莉教授治疗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LM)的用药规律及核心药对作用机制。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2年6月山东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宋爱莉教授门诊及住院诊治的GLM患者服用的中药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相关用药规律,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对的作用机制。结果 共有248首中药处方纳入本研究,金银花-连翘药对为宋爱莉教授治疗本病的核心药对;金银花-连翘药对的重要活性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等;金银花-连翘药对作用于GLM的关键靶点有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趋化因子配体2(CCL2)等;药对活性成分调控的主要信号通路有白细胞介素-17(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结论 宋爱莉教授辨证多从阳证论治GLM,以化痰散瘀、透脓解毒、益气养血为核心治法,金银花-连翘为核心药对,其可能通过调控IL-17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发挥治疗GLM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宋爱莉教授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中医药
下载PDF
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荨麻疹用药规律及网络药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侯贺祥 廖国龙 +3 位作者 李浩 余京飞 吴嘉瑞 马星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80-85,共6页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并深入探究核心中药成分作用荨麻疹疾病的靶点等,为荨麻疹的临床诊疗以及专利研究供应一定的参考。方法基于中国专利公布公告平台,检索200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治疗荨...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荨麻疹的用药规律,并深入探究核心中药成分作用荨麻疹疾病的靶点等,为荨麻疹的临床诊疗以及专利研究供应一定的参考。方法基于中国专利公布公告平台,检索200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治疗荨麻疹的中药复方专利,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IBM SPSS Statistics 22.0、IBM SPSS Modeler 18.0、R语言、Cytoscape、String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进行频次统计、功效分析、四气五味分析、归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绘制荨麻疹疾病靶点Venn图、成分靶点网络关系图、蛋白互作网络(PPI)等。结果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50首中药复方,721味中药,中药使用总频次为4515次,筛选出使用频次≥35次的中药,共29味,其中四气以寒、温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主要归肝、肺、脾、胃经,应用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运用网络关系图挖掘出甘草、防风、荆芥3味核心中药,共获得117种主要成分,223个作用基因,荨麻疹疾病的575个基因,72个3味核心中药治疗荨麻疹疾病的靶点基因,作用较为显著的基因靶点蛋白包括PTGS2、HSP90AA1、NOS2等,作用基因较多的中药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木犀草素(luteolin)、山柰酚(kaempferol)等。结论防风、甘草、荆芥可以通过多种成分、靶点、通路治疗荨麻疹,具体效果还需实验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利 中药复方 荨麻疹 用药规律分析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分析
下载PDF
中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的用药规律与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诗怡 陈颖 +5 位作者 于林童 杨德爽 张兰鑫 孙梓宜 黄力 邵明晶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14-1321,共8页
目的:基于文献统计和网络药理学分析中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计算机检索8个数据库,收集中药治疗CMVD相关文献,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和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中药汤剂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 目的:基于文献统计和网络药理学分析中药治疗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CMVD)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计算机检索8个数据库,收集中药治疗CMVD相关文献,采用SPSS Statistics 20.0和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对中药汤剂用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图分析和聚类分析,并构建核心药物组合-活性成分-交集靶点-通路图。结果:纳入文献184篇,共涉及中药汤剂70首,包括中药132味、中成药41种、注射剂13种。常用中药汤剂包括血府逐瘀汤、二陈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常用口服中成药包括通心络胶囊、麝香保心丸等,常用中药注射剂包括丹红注射液等。中药汤剂中高频用药包括川芎、当归、丹参、柴胡、甘草等34味,功效可归为补虚、理气、解表、活血化瘀等18类,药味多甘、辛、苦,药性多温、平,多归肝、脾、肺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0组关联规则,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得到7个聚类方。共收集核心药物组合活性成分14个,核心药物组合-CMVD交集靶点29个,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得到10条主要信号通路。结论:中医药治疗CMVD以气血为要,活血化瘀、理气化痰散结的同时辅以益气通阳扶正是其主要治则治法。核心药物组合可能通过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PRKACA)、雌激素受体(ER)1、热激蛋白90α家族A成员1(HSP90AA1)或核受体辅激活物1(NCOA1)等靶点,借助癌症、雌激素信号、甲状腺激素信号等通路达到治疗CMVD的目的,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CMVD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血管疾病 微血管性心绞痛 心脏X综合征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及生物信息学探讨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晶 李冬云 +4 位作者 吴洁雅 代忠 吴俊汎 姚梦丹 侯丽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4期132-142,共11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受益患者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35例中医治疗晚期胃癌受益患者病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核心药物组合,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基因芯片技术获取药物...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中医药治疗晚期胃癌受益患者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35例中医治疗晚期胃癌受益患者病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核心药物组合,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基因芯片技术获取药物和疾病共同靶点,同时探索相关作用机制。通过Oncomine和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探究关键靶点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135例晚期胃癌的受益患者中男性81例,女性54例,平均年龄为59.33岁。药物频数由高到低主要为黄芪、党参、半夏、陈皮、茯苓等;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脾经为主。“黄芪-党参-陈皮-半夏-茯苓”为135份处方的核心药物组合,包含77个有效活性成分。以GEO数据库中GSE63089和GSE118916数据集的胃癌样本组织为研究对象,共得到520个胃癌的差异基因,其中有58个药物和胃癌共同靶点,NTRK1、TP53、MCM2、CUL3、CDK2等为关键靶点。通过Oncomine数据库发现NTRK1、TP53、MCM2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发现NTRK1、TP53、MCM2高表达组的总生存期(OS)和首次进展时间(FP)均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晚期胃癌的中药处方功效以健脾益气、理气化痰为主,核心处方为“黄芪-党参-陈皮-半夏-茯苓”;核心处方通过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木犀草素等活性成分调控NTRK1、TP53、MCM2、CUL3、CDK2等关键靶点以参与调控肿瘤细胞周期、炎症反应等过程,以及调控细胞周期、p53信号通路等发挥抗胃癌作用;其中NTRK1、TP53、MCM2在胃癌组织中均高表达,且三者表达水平越高,胃癌患者生存期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晚期 中医药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基因芯片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体外细胞实验探讨复方菝葜丹参擦剂抗白癜风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赛力克阿拉·阿里汗 曹仕辰 +3 位作者 木合布力·阿布力孜 麦合苏木·艾克木 艾克白尔·买买提 赵婷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513-521,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复方菝葜丹参擦剂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通过分子对接与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搜索复方菝葜丹参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利用GEO、OMIM以及GeneCards等数据平台,获得白癜风疾病相关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复方菝葜丹参擦剂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通过分子对接与体外实验进行验证。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搜索复方菝葜丹参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应作用靶点,利用GEO、OMIM以及GeneCards等数据平台,获得白癜风疾病相关靶点,通过映射药材成分对应靶点与疾病相关靶点获得治疗疾病的潜在靶点。利用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菝葜丹参与白癜风的“有效成分-潜在靶点”作用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潜在靶点间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R语言及其相关依赖包对潜在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通过CytoNCA拓扑分析筛选出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潜在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复方菝葜丹参活性成分与疾病靶点的结合效能,通过体外药理实验探究复方提取液对黑色素细胞的作用。结果复方菝葜丹参擦剂中有106个有效成分作用于STAT3、AKT1、RELA等8个核心靶点,GO富集结果显示潜在靶点参与了氧化应激、活性氧代谢过程等反应。信号通路富集结果表明,靶点涉及AGE-RAGE通路、Th17细胞分化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复方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紧密。复方菝葜丹参对黑色素细胞有较好的促增殖作用,其中有效成分木樨草素对酪氨酸酶激活作用较强,芒柄花素可提高黑素含量。结论复方菝葜丹参擦剂是多种成分通过多种途径作用到多靶点对白癜风产生的治疗作用,其中丹参与鸡血藤为君药,木樨草素与芒柄花素为重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菝葜丹参擦剂 白癜风 中药配方 网络药理学 体外细胞实验 药理活性
下载PDF
基于张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019例处方的数据挖掘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建根 李家劼 +4 位作者 刘金星 郭锦晨 吴凡 张杰 李玲秀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6-45,共10页
目的 分析全国名中医张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用药规律,探究其处方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搜集、整理张杰教授治疗CAG病案的有效处方1019首,利用Office 2016构建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软件... 目的 分析全国名中医张杰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用药规律,探究其处方核心药物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搜集、整理张杰教授治疗CAG病案的有效处方1019首,利用Office 2016构建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对处方用药进行频数、功效分类、关联规则、系统聚类、药物因子等统计分析,通过BATMAN-TCM对处方核心配伍药对党参-蒲公英的成分潜在靶点进行疾病富集以及KEGG生物学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1019首CAG处方共使用中药206味,其中包含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等19大类,用药频数高达19232次,频数>94次的有50味;关联规则中有药物二项关联组合30项,三项关联组合26项,从关联网络图可得党参-蒲公英-黄芪-莪术之间关系紧密;药物系统聚类分为两大类,共得到18组药物组合;药物因子分析提取出13个公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党参-蒲公英药对潜在靶点关联的TTD疾病252种,KEGG通路146条,与CAG相关的信号通路9条。结论 CAG以脾胃虚弱为根本内因,瘀毒为标,张杰主任医师用药以补虚扶正为先,解毒化瘀为要,注重气血,寒温并用,以补益脾胃、解毒化瘀主治,自创萎胃散等良方,结合经方,临证加减,而核心药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能与9条通路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张杰 中药 数据挖掘 用药特色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