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Ⅱ)和Cd(Ⅱ)对克氏原螯虾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董学兴 吕林兰 +3 位作者 黄金田 王爱民 於叶兵 许海涛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7-470,共4页
将体质量为(11.35±1.52)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暴露于不同亚致死浓度的Cu(Ⅱ)(0.055、0.28、1.38、6.88、34.38 mg/L)和Cd(Ⅱ)(0.0048、0.024、0.12、0.60、3.00 mg/L)溶液中96 h,测定其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 将体质量为(11.35±1.52)g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暴露于不同亚致死浓度的Cu(Ⅱ)(0.055、0.28、1.38、6.88、34.38 mg/L)和Cd(Ⅱ)(0.0048、0.024、0.12、0.60、3.00 mg/L)溶液中96 h,测定其肌肉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及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结果表明:低浓度的Cu(Ⅱ)和Cd(Ⅱ)能诱导克氏原螯虾代谢酶的活性,肌肉和肝胰腺中代谢酶的活性均随Cu(Ⅱ)和Cd(Ⅱ)浓度的升高呈先升后降的趋势;Cd(Ⅱ)浓度为0.12 mg/L时,肝胰腺中ACP、AKP、GPT、GOT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8.83%、86.17%、85.66%、70.98%(P<0.05);Cu(Ⅱ)浓度为0.28 mg/L时,肝胰腺中ACP和AKP活性达最大值,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12.53%和94.98%(P<0.05),Cu(Ⅱ)浓度为1.38mg/L时,肌肉中ACP和AKP活性最高,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242.35%和171.97%(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Cd() 克氏原螯虾 代谢酶
下载PDF
莱菔硫烷诱导Ⅱ相酶表达保护大鼠脊髓运动神经元 被引量:4
2
作者 于继徐 郭艳苏 +2 位作者 常庚 贾亚琼 李春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Ⅱ相酶诱导剂莱菔硫烷(SF)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SD乳鼠脊髓体外器官型培养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THA组和SF联合THA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运动神经元数目,用Westernblot法检测Ⅱ相酶蛋白水平。结果THA干预后运动... 目的探讨Ⅱ相酶诱导剂莱菔硫烷(SF)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SD乳鼠脊髓体外器官型培养模型,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THA组和SF联合THA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运动神经元数目,用Westernblot法检测Ⅱ相酶蛋白水平。结果THA干预后运动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n=10~15),而应用SF预处理48h,再给予SF和THA联合处理3周后,运动神经元数目较THA组明显增加(P<0.05,n=10~15),同时Ⅱ相酶NQO-1和HO-1表达明显升高(P<0.05,n=3)。结论SF通过诱导Ⅱ相酶NQO-1和HO-1的表达,可以有效预防THA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酶 相酶诱导剂 肌萎缩侧索硬化 谷氨酸转运体抑制剂
下载PDF
Ⅱ相酶诱导剂CPDT抑制大鼠脊髓片内THA引起的运动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哲 卜晖 +3 位作者 刘晓云 李彬 孙萌萌 李春岩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Ⅱ相酶诱导剂CPDT(5,6-二氢环戊烯并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作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脊髓片培养模型。乳大鼠脊髓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苏-羟天冬氨酸;THA)和Ⅱ相酶诱导... 目的探讨Ⅱ相酶诱导剂CPDT(5,6-二氢环戊烯并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对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制作选择性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脊髓片培养模型。乳大鼠脊髓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00μmol/L苏-羟天冬氨酸;THA)和Ⅱ相酶诱导剂CPDT(5、15和30μmol/L)干预组。以神经元特异性抗体SM I-32组化染色,对脊髓腹角α运动神经元进行鉴定、计数,并测定不同时间点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THA使脊髓片腹角α运动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01),培养液中LDH、MDA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CPDT提前干预(15和30μmol/L)可使α运动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多(P<0.05),突起也较为丰富,培养液中LDH、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Ⅱ相酶诱导剂CPDT可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物或清除自由基来保护脊髓选择性运动神经元不受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相酶 运动神经元 器官型培养 模型
下载PDF
硫丹对草鱼Ⅰ相、Ⅱ相酶活性及DNA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武焕阳 靳涛 +4 位作者 许莉佳 Oscar Ortegon 胡颖雄 丁诗华 李云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4-60,共7页
研究了硫丹对草鱼肝脏Ⅰ相酶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Ⅱ相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DNA受损细胞彗星尾长(TL)和尾部DNA含量(%TDNA)的影响。试验共设置0.18、0.36和0.71μg.L-1 3个暴露浓度组和1个... 研究了硫丹对草鱼肝脏Ⅰ相酶氨基比林-N-脱甲基酶(APND)和红霉素-N-脱甲基酶(ERND)、Ⅱ相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DNA受损细胞彗星尾长(TL)和尾部DNA含量(%TDNA)的影响。试验共设置0.18、0.36和0.71μg.L-1 3个暴露浓度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分别在试验24、72、120和168 h时取样测定各指标。结果表明,24 h时,0.36和0.71μg.L-1暴露组草鱼肝脏APN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或P<0.01),72 h时受到显著抑制(P<0.01);120 h后各暴露组APND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为受到显著抑制(P<0.05或P<0.01)。ERND活性总体表现为受诱导。GST活性总体呈先受诱导后受抑制的变化趋势;0.36和0.71μg.L-1暴露组GST活性均在72 h时达到最高值,之后随暴露时间的延长缓慢降低,并在168 h时表现为受抑制;0.18μg.L-1暴露组在120 h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降低,168 h时GST活性与对照组水平相当。经硫丹暴露后,草鱼肝脏细胞DNA明显受损,TL与%TDNA均随硫丹浓度的升高或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相关显著。硫丹可影响草鱼肝脏Ⅰ相、Ⅱ相代谢酶活性,并对肝细胞DNA造成遗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丹 草鱼 酶活性 Ⅰ相酶 相酶 DNA损伤
下载PDF
苯及同系物接触者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CYP1A1酶活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爱初 刘移民 +3 位作者 王致 肖勇梅 李森华 李旭东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8期735-738,共4页
目的研究职业性接触苯系物与Ⅰ、Ⅱ相代谢酶CYP1A1、CYP2E1、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对CYP1A1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52例广东省某公司苯系物接触者为接触组,以38例未接触苯系物的"正常人"为对照组,抽提外周血淋巴细胞,Ⅰ、Ⅱ... 目的研究职业性接触苯系物与Ⅰ、Ⅱ相代谢酶CYP1A1、CYP2E1、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对CYP1A1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以52例广东省某公司苯系物接触者为接触组,以38例未接触苯系物的"正常人"为对照组,抽提外周血淋巴细胞,Ⅰ、Ⅱ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用PCR和PCR-RLCP方法,CYP1A1酶活性用EROD酶活性表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苯系物接触组CYP1A1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但无性别差异。苯接触组中不同Ⅰ、Ⅱ相代谢酶CYP1A1、CYP2E1、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CYP1A1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作业工人外周血CYP1A1酶的活性受到苯接触的诱导作用,但并未发现受Ⅰ、Ⅱ相代谢酶CYP1A1、CYP2E1、GSTT1和GSTM1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系物 CYP1A1酶活性 Ⅰ、相代谢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药物的Ⅱ相代谢与酶系及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新 余应年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58-465,共8页
为了解药物II相代谢中各酶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药物II相代谢的类型分别总结了各酶系的功能、基因超家族和底物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结果与结论:在人体内有多种类型的结合反应和大量的结合反应酶。葡醛... 为了解药物II相代谢中各酶系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按药物II相代谢的类型分别总结了各酶系的功能、基因超家族和底物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结果与结论:在人体内有多种类型的结合反应和大量的结合反应酶。葡醛酸结合反应是含羟基等官能团的化合物在葡醛酸转移酶(UGT)催化下生成水溶性的B-D-葡萄糖醛酸甙,分泌到尿或胆汁中。目前已至少鉴定了18种人类UGT的同工酶。N-葡醛酸结合反应及其临床意义正受到广泛重视。硫酸化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结合反应,转磺酶(ST)是一个基因超家族,包括酚转磺酶、雌激素转磺酶、羟基类固醇转磺酶以及脱水表雄甾酮转磺酶等。ST酶在人类中具有功能上显著的基因多态性。N-乙酰化反应在人类由具多态性的NAT1和NAT2催化,能修饰许多蛋白质,调节许多生理功能,NAT的多态性与个体的癌症尤其相关。谷胱甘肽结合反应具有解毒作用,催化谷胱甘肽结合反应的酶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包括α,μ,π,θ等亚族,通过测定同工酶表达的类型和底物专属性可以研究GSTs在耐药性上的复杂作用。此外还有甲基化反应、氨基酸结合反应、脂肪酸结合反应、缩会反应等,在II相代谢中发挥着各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代谢 相代谢 酶系
下载PDF
当归补血汤有效组分配伍对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和Ⅱ相酶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徐天娇 张英博 +1 位作者 杨莹 牛英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134-2137,共4页
目的:研究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及其配伍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抗氧化酶及Ⅱ相解毒酶的影响。方法:阿魏酸、黄芪甲苷单独及联合处理HSC-T6细胞24 h,分光光度法检测HSC-T6细胞LPO含... 目的:研究当归的有效成分阿魏酸、黄芪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及其配伍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抗氧化酶及Ⅱ相解毒酶的影响。方法:阿魏酸、黄芪甲苷单独及联合处理HSC-T6细胞24 h,分光光度法检测HSC-T6细胞LP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Western Blot检测HSC-T6细胞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催化亚基(GCLc)、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调节亚基(GCLm)、血红素加氧酶1(HO-1)、SOD和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HSC-T6细胞GCLc、GCLm、HO-1和SOD1 mRNA表达。结果:黄芪甲苷显著抑制了HSC-T6细胞中LPO含量,增加了SOD活性,上调了GCLc和SOD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了GSK-3β的磷酸化水平(均P〈0.05),而对GCLm表达无显著性影响(P〉0.05)。阿魏酸对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与黄芪甲苷处理组比较,联合配伍的作用效果无显著性提高(均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的有效组分黄芪甲苷通过上调Ⅱ相酶的表达抑制了肝星状细胞氧化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分配伍 肝星状细胞 当归补血汤 氧化应激 相酶
下载PDF
Ⅱ相酶诱导剂CPDT对大鼠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NQO1诱导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艳苏 田苗 +4 位作者 张丽 吴东霞 刘瑞春 缑元冲 李春岩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年第5期579-581,共3页
目的:研究Ⅱ相酶诱导剂CPDT对大鼠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NQO1的诱导作用。方法:新鲜配制CPDT豆油溶液,以不同浓度125μmol/kg/day、250μmol/kg/day、500μmol/kg/day灌胃给药7天,另一500μmol/kg/day组连续给药14天后,取出肝脏、... 目的:研究Ⅱ相酶诱导剂CPDT对大鼠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脑与脊髓NQO1的诱导作用。方法:新鲜配制CPDT豆油溶液,以不同浓度125μmol/kg/day、250μmol/kg/day、500μmol/kg/day灌胃给药7天,另一500μmol/kg/day组连续给药14天后,取出肝脏、大脑皮层及脊髓组织,经WesternBlot技术检测NQO1表达情况。结果:CPDT500μmol/kg/day可明显诱导肝脏NQO1表达上调,而对大脑皮层和脊髓诱导作用不明显。延长给药时间至14天后,NQO1表达无显著增加。结论:血脑屏障的存在可能是CPDT不能诱导大脑皮层和脊髓NQO1表达增加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酶诱导剂 CPDT 脊髓 大脑皮层 大鼠
下载PDF
有氧运动联合HWTX-Ⅰ调控Ⅱ相解毒酶对阻塞性黄疸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梁微 陈嘉勤 陈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2-1199,共8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HWTX-I介导Keap1-Nrf2-ARE途径对II相解毒酶HO-1和NQO1的影响,以及在阻塞性黄疸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5组,10只/组:空白组(GO),模型组(M),有氧运动组(T),HWTX-I组(H),有氧...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HWTX-I介导Keap1-Nrf2-ARE途径对II相解毒酶HO-1和NQO1的影响,以及在阻塞性黄疸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5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5组,10只/组:空白组(GO),模型组(M),有氧运动组(T),HWTX-I组(H),有氧运动联合HWTX-I组(TH)。M组、T组、H组、TH组小鼠均采用手术线直角悬挂阻断胆总管72 h构建阻塞性黄疸模型。通过有氧运动及尾静脉注射HWTX-I(0.05μg/g)进行干预,采用一般行为学观察及Clark神经功能评分、ELISA酶联免疫、脑组织nissl染色、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检测、mRNA检测及肝组织mRNA表达谱测序分析,探讨有氧运动及HWTX-I对阻塞性黄疸小鼠脑组织中枢神经损伤的改善效果。结果M组胆总管悬挂72 h后出现明显黄疸症状,皮肤局灶黄染面积增大,尿液变黄及粪便呈浅灰色,Clark神经功能评分显著升高(P<0.01);与M相比,T组、H组、TH组血清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和TBA含量水平下降(P<0.01),海马组织5-HT、BDNF含量上升,S100B、NSE含量下降(P<0.01),上述除肝功能指标外,有氧运动与HWTX-I间均存在协同效应。镜下显示,M组脑组织皮质神经细胞尼氏小体大量丢失,有明显空泡、深染,大量核固缩、核坏死。T组、H组针对上述症状明显改善,TH组干预效果最佳。相比M组,T组、H组、TH组脑组织中Nrf2、HO-1、NQO1 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且有氧运动与HWTX-I间均存在协同效应。Illumina高通量测序筛选肝组织神经相关因子及关联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因子主要富集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GABA能突触、多巴胺能突触、突触小泡循环及轴突指导等神经调控通路,涉及组织细胞神经细胞信号转导、凋亡抑制、免疫反应、毒性等,有氧运动与HWTX-I可显著增加神经元损伤修复、增殖等相关信号通路的富集。且有氧运动与HWTX-I间均存在协同效应。结论7周有氧运动或HWTX-I尾静脉注射可通过Keap1-Nrf2-ARE途径上调II相解毒酶HO-1和NQO1的表达,增强机体阻塞性黄疸后脑组织中枢神经的保护作用,且有氧运动与HWTX-I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虎纹蜘蛛毒素 阻塞性黄疸 II相解毒酶 中枢神经系统
下载PDF
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Ⅱ相代谢酶GCLc和GST pi蛋白与mRNA的影响
10
作者 张岩 穆晓红 +8 位作者 孙文 吴丽丽 郭璇 许光远 李伟笠 姜月滢 邓莉 洪明昭 刘铜华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3期283-286,302,共5页
目的观察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I相代谢酶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亚基(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 subunit,GCLc)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pi蛋白与mRNA的影响,探讨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目的观察糖痹康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II相代谢酶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亚基(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 subunit,GCLc)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pi蛋白与mRNA的影响,探讨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高脂饲料与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联合诱发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ALA)组(0.0268g/(kg·d),糖痹康高(2.5g/kg)、中(1.25g/kg)、低(0.625g/kg)剂量组,每组10只,另将雄性SD大鼠10只设为正常组。治疗12周后测大鼠右侧坐骨神经传导速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GCLc和GST pi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GCLc和GST pi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12周后ALA组、糖痹康高、中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升高(P<0.05);ALA组、糖痹康高、中剂量组GCLc和GST pi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糖痹康可通过诱导Ⅱ相代谢酶GCLc和GST pi改善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痹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 相代谢酶 G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亚基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i
下载PDF
疾病状态下Ⅱ相代谢酶表达和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钰 彭英 +1 位作者 王广基 孙建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6期686-700,共15页
通常认为Ⅱ相代谢为解毒和灭活过程,在药物代谢和解毒过程中酶催化的结合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疾病状态下,药物Ⅱ相代谢酶的表达和活性也会发生改变。疾病对人体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可能具有同工酶选择性。研究疾病状态下Ⅱ相代谢酶... 通常认为Ⅱ相代谢为解毒和灭活过程,在药物代谢和解毒过程中酶催化的结合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疾病状态下,药物Ⅱ相代谢酶的表达和活性也会发生改变。疾病对人体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可能具有同工酶选择性。研究疾病状态下Ⅱ相代谢酶的变化,有助于了解Ⅱ相代谢酶的调节机制,对于进一步研究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疾病的预防治疗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Ⅱ相代谢酶的分布及功能,阐述了它们在肝脏疾病、消化道疾病、糖尿病、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妇科疾病及心血管疾病下表达/活性的变化,探讨不同疾病下及疾病进展中各种Ⅱ相代谢酶表达与活性的变化及差异的产生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代谢酶 疾病 基因表达 酶活性
下载PDF
Ⅱ相代谢及其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淑亚 王连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2-89,共8页
以结合反应为特征的Ⅱ相药物代谢是机体处置药物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甲基化、谷胱甘肽化、硫酸化等结合反应。不同基团对应的结合反应均由多个同类基因或超基因家族介导催化完成。Ⅱ相代谢反应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反... 以结合反应为特征的Ⅱ相药物代谢是机体处置药物重要环节,主要包括葡萄糖醛酸化、乙酰化、甲基化、谷胱甘肽化、硫酸化等结合反应。不同基团对应的结合反应均由多个同类基因或超基因家族介导催化完成。Ⅱ相代谢反应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反应特征与各自不同的功能意义。Ⅱ相药物代谢酶活性受联合用药影响会导致临床药物相互作用,其基因多态性一方面会影响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可能导致某些疾病发生率升高,同时也会影响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引起药物疗效的改变或毒性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代谢 相代谢酶 药物代谢
下载PDF
Phenotype prediction of nonsynonymo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human phase II drug/xenobiotic metabolizing enzymes: perspectives on molecular evolution 被引量:6
13
作者 HAO DaCheng XIAO PeiGen CHEN ShiLi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10期1252-1262,共11页
Nonsynonymo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nsSNPs) in coding regions can lead to amino acid changes that might alter the protein’s function and account for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 and altered drug/xenobiotic re... Nonsynonymou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nsSNPs) in coding regions can lead to amino acid changes that might alter the protein’s function and account for susceptibility to disease and altered drug/xenobiotic response. Many nsSNPs have been found in genes encoding human phase II metabolizing enzymes; however, there is little known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otype and phenotype of nsSNPs in these enzymes. We have identified 923 validated nsSNPs in 104 human phase II enzyme genes from the Ensembl genome database and the NCBI SNP database. Using PolyPhen, Panther, and SNAP algorithms, 44%?59% of nsSNPs in phase II enzyme genes were predicted to have functional impacts on protein function. Predictions largely agree with the available experimental annotations. 68% of deleterious nsSNPs were correctly predicted as damaging. This study also identified many amino acids that are likely to be functionally critical, but have not yet been studied experimental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concordance between the predicted results of Panther and PolyPhen, and between SNAP non-neutral predictions and PolyPhen scores. Evolutionarily non-neutral (destabilizing)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are thought to be the pathogenetic basis for the alteration of phase II enzyme activity a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susceptibility and drug/xenobiotic toxicity. Furthermore, the molecular 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phase II enzymes were characterized with regards to the predicted deleterious nsSN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ENOTYPE PolyPhen PANTHER SNAP SNP phase II drug/xenobiotic metabolizing enzyme
原文传递
降香总黄酮的体内Ⅱ相代谢反应研究
14
作者 刘荣霞 崔亚君 果德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6年第6期87-97,共11页
对灌胃给予大鼠降香总黄酮后,进入体内的化学成分和Ⅱ相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酶水解的方法将Ⅱ相代谢产物水解为原型形式,以HPLC-DAD和HPLC-MS技术进行样品分析,采用对照品对照的方法,在水解前、后的生物样品中分别定性分析了1... 对灌胃给予大鼠降香总黄酮后,进入体内的化学成分和Ⅱ相代谢产物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酶水解的方法将Ⅱ相代谢产物水解为原型形式,以HPLC-DAD和HPLC-MS技术进行样品分析,采用对照品对照的方法,在水解前、后的生物样品中分别定性分析了18个黄酮类成分。结果表明大鼠灌胃降香总黄酮后,黄酮类成分在体内发生了Ⅱ相代谢反应,药物在体内同时存在原型和Ⅱ相代谢产物两种形式,Ⅱ相代谢产物又以硫酸酯结合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 黄酮 体内代谢 相代谢反应 HPLC—DAD HPLC—MS
下载PDF
小肠首过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邓婧婷 庄笑梅 李桦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269-272,275,共5页
肠道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器官,肠道上皮细胞中不仅存在大量影响药物吸收的转运体,还含有多种与肝脏中相同的代谢酶。此外,肠腔细菌丛中也含有大量代谢酶。这些因素使小肠成为肝外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肠道对口服药物的首过代谢作用正逐... 肠道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器官,肠道上皮细胞中不仅存在大量影响药物吸收的转运体,还含有多种与肝脏中相同的代谢酶。此外,肠腔细菌丛中也含有大量代谢酶。这些因素使小肠成为肝外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肠道对口服药物的首过代谢作用正逐渐被认识,其对口服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成为药物代谢性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概述了小肠上皮细胞中代谢酶的分布特点和含量,肠腔中菌丛的分布特点和所含代谢酶,并对药物肠道首过效应的国内外研究方法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过代谢 肠道代谢 Ⅰ相代谢 相代谢
下载PDF
福辛普利和缬沙坦对伴有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多重干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英 姜荣建 +3 位作者 蔡力 孔洪 舒燕 唐英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和缬沙坦对伴有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多环节干预作用及两者干预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伴有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配入福辛普利组(n=29)和缬沙坦组(n=31),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检测患者的血压、血脂、胰岛...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和缬沙坦对伴有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多环节干预作用及两者干预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伴有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配入福辛普利组(n=29)和缬沙坦组(n=31),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检测患者的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HOMR-IR)、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及高敏C反应蛋白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后缬沙坦组患者TC、LDL-C及TG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TC、LDL-C及TG均值间差别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和缬沙坦对伴有高血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均有多环节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高血压 血管肾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拮抗荆
下载PDF
Nrf2在急性亚砷酸钠暴露的小鼠胰岛β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蓓 陈雪 丁金兰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检测急性亚砷酸钠作用小鼠胰岛β细胞的Nrf2及其调控的II相解毒酶的表达情况。方法4μmol/L亚砷酸钠(NaAsO2)作用于MIN6细胞2、6、12、18、24h;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亚砷酸钠暴露不同时间点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总的Nrf2蛋白表... 目的检测急性亚砷酸钠作用小鼠胰岛β细胞的Nrf2及其调控的II相解毒酶的表达情况。方法4μmol/L亚砷酸钠(NaAsO2)作用于MIN6细胞2、6、12、18、24h;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亚砷酸钠暴露不同时间点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总的Nrf2蛋白表达;应用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时间点Nrf2及其调控的II相解毒酶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和血红素氧化酶1(Hmox-1)mRNA表达。结果亚砷酸钠暴露2h,Nrf2蛋白表达增多并达到高峰,之后随时间的延长Nrf2蛋白表达逐渐降低。Nrf2核蛋白表达的时间效应性与细胞总的Nrf2表达完全一致。但不同时间点的亚砷酸钠暴露对Nrf2的mRNA表达未出现显著影响。Nqo1和Hmox-1表达亦存在时间效应性,即亚砷酸钠暴露后2h,Nqo1和Hmox-1 mRNA表达开始增高,6h达到高峰,随后逐渐下降。结论急性亚砷酸钠暴露后,能够诱导小鼠胰岛β细胞内Nrf2的蛋白表达,并促进其转位进入细胞核,调节其下游II相解毒酶Nqo1和Hmox-1的转录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砷酸钠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NRF2 相解毒酶 免疫印迹法 小鼠
下载PDF
化学防癌药物keap1-nrf2信号通路活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芦秀丽 张勇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199-206,共8页
化学防癌是应用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学物质来阻断、抑制或治疗癌症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肝内的Ⅱ相代谢酶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Keap1/Nrf2/ARE信号传导通路能有效地诱导Ⅱ相代谢酶基因的表达,而这一作用是作为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家族的转录因... 化学防癌是应用天然的或合成的化学物质来阻断、抑制或治疗癌症的过程,这一过程与肝内的Ⅱ相代谢酶的作用有关.研究表明,Keap1/Nrf2/ARE信号传导通路能有效地诱导Ⅱ相代谢酶基因的表达,而这一作用是作为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家族的转录因子nrf2从胞质蛋白keap1上解离,然后转位至核内并与ARE结合后完成.这一传导通路机制加深了我们对于化学防癌机制的认识,并且为化学防癌药物的筛选提供了有效的靶点.就以Keap1/Nrf2/ARE传导通路为靶点的化学防癌药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预防 NRF2 相代谢酶 KEAP1 ARE
下载PDF
人体内的葡醛酸结合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7-395,共9页
目的:为了解葡醛酸结合反应转移酶(UGTs)在体内Ⅱ相代谢中的作用及机体对它的影响因素。方法:从UGTs的结构和作用,UGTs的基因结构和基因多态性,UGTs的组织分布,药物在人体内葡醛酸结合反应的范围,影响UGT活性变化的因素等方面分别进... 目的:为了解葡醛酸结合反应转移酶(UGTs)在体内Ⅱ相代谢中的作用及机体对它的影响因素。方法:从UGTs的结构和作用,UGTs的基因结构和基因多态性,UGTs的组织分布,药物在人体内葡醛酸结合反应的范围,影响UGT活性变化的因素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UGTs催化人体内的葡醛酸结合反应。该酶为一个超基因家族,其中有些具有基因多态性,从而影响酶的活性。UGTs在体内有广泛的分布且具有组织特异性。在药物中,有一部分主要通过葡醛酸结合反应清除。UGTs的活性受到年龄、吸烟、饮食、疾病情况、治疗药物、种族、激素因素等方面的影响。与CYP450相比,关于UGT活性的变化对机体的影响的研究还十分滞后,UGTs的代谢作用和调节机制及其对治疗的影响这方面的知识还存在很大的空白。由于UGT酶在人类药物代谢方面的重要性,对关键UGT酶的鉴定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引起人们日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 葡醛酸结合反应 影响因素 药物代谢 相代谢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罗素芬(综述) 晋学庆(审校) 《医学综述》 2009年第3期464-466,共3页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胰岛素抵抗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和发展的多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故对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进行干预成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治疗靶点。血管紧张素转换... 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胰岛素抵抗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胰岛素抵抗发生和发展的多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故对激活的肾素-血管紧张素进行干预成为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治疗靶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及新发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下降。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激活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机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后胰岛素抵抗的改善和心血管事件减少方面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