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MAS的提前期对供应链库存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军 王继荣 +1 位作者 张云红 胡宗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129-1133,共5页
基于MAS(Multi-Agent System)的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建立了供应链库存系统的MAS模型,给出了供应链节点企业Agent的决策模型,并在Swarm平台上针对提前期对供应链库存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供应链库存系统的需求放大现象... 基于MAS(Multi-Agent System)的系统建模与仿真方法建立了供应链库存系统的MAS模型,给出了供应链节点企业Agent的决策模型,并在Swarm平台上针对提前期对供应链库存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研究,验证了供应链库存系统的需求放大现象,并发现了供应链库存系统也存在需求缩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应链 库存系统 动态特性 提前期 需求缩小现象
下载PDF
玉米收割机NVH问题研究——基于振动总量和A计权声音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林 张小超 +1 位作者 陈志 梁学修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45-250,共6页
农业机械的舒适性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善农用车辆的NVH问题,参照国标GB/T 18697-2002和国际标准ISO 2631,成功搭建玉米收割机驾驶室的振动及噪声测量系统。同时,利用Mat Lab软件计算出振动总量和A计权声压级... 农业机械的舒适性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机械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改善农用车辆的NVH问题,参照国标GB/T 18697-2002和国际标准ISO 2631,成功搭建玉米收割机驾驶室的振动及噪声测量系统。同时,利用Mat Lab软件计算出振动总量和A计权声压级,得出该型号的玉米收割机的舒适性情况。田间试验表明:该测量系统工作正常、性能可靠,能够作为车载测量系统收集收割机实时工作状态,为构建玉米收割机NVH性能数据库系统和车身结构进一步改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舒适性 振动总量 A计权声音 NVH
下载PDF
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中特殊心电现象与处理对策
3
作者 徐日新 顾翔 +1 位作者 屠莉莉 刘晓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8-11,18,共5页
目的报道24例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的特殊心电现象与处理对策。方法1例左后侧壁显性房室旁道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不成功,改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术中冠状静脉窦造影了解其结构。2例射频消融后旁道呈间歇性逆传,采用心室RS2刺激法进行标... 目的报道24例左侧房室旁道射频消融的特殊心电现象与处理对策。方法1例左后侧壁显性房室旁道经心内膜标测和消融不成功,改冠状静脉窦标测和消融,术中冠状静脉窦造影了解其结构。2例射频消融后旁道呈间歇性逆传,采用心室RS2刺激法进行标测与消融。6例冠状窦电极显示激动的先后顺序不明显,其中1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和心房侧均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多次试放电失败,最终在左中间隔消融;另5例消融导管在明显高于冠状窦电极的部位才标侧到满意靶图。10例消融导管在二尖瓣环心室侧始终未标测到满意靶点图,或反复消融仅能一过性阻断旁道,改动脉途径逆行法心房侧消融。7例心室起搏下消融不成功而采用窦性心律下放电。结果全部病例消融成功。结论极少数左侧房室旁道由于其特殊的电生理现象往往需采用不同的标测和消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房室旁道 射频消融 心电现象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研究电力系统的分叉与混沌现象 被引量:1
4
作者 欧家祥 彭志炜 《电力学报》 2009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用一个简单系统来探索电力系统中的分叉和混沌现象。在建立系统的微分数学模型之后,在Matlab/Simulin环境下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改变控制参数的值,得到相应负荷电压的变化情况,证明了该系统中存在分叉现象。最后,假设控制参数一致... 用一个简单系统来探索电力系统中的分叉和混沌现象。在建立系统的微分数学模型之后,在Matlab/Simulin环境下建立相应的仿真模型。通过改变控制参数的值,得到相应负荷电压的变化情况,证明了该系统中存在分叉现象。最后,假设控制参数一致而稍微改动系统的初始条件,发现其行为特性不一致,并得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非线性动态系统 分叉现象 混沌现象 Matlab/Simulin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a poly (p-phenylene benzobisoxazole)-based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a complex cathode structure
5
作者 张晓晋 何志群 +5 位作者 汪璟 穆林平 赵瓛 梁春军 庄启昕 韩哲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607-611,共5页
In this work, we report the preparation of a series of electroluminescent (EL) devices based on a high-performance polymer, poly(p-phenylene benzobisoxazole) (PBO), and their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which hav... In this work, we report the preparation of a series of electroluminescent (EL) devices based on a high-performance polymer, poly(p-phenylene benzobisoxazole) (PBO), and their 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which have been rarely explored. The device structure is optimised using a complex cathode structure of tris-(8-hydoxyquinoline) aluminium (Alq3)/LiF/Al. By tun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Alq3 layer, we improve the device efficiency dramatically in an optimized condition. 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Alq3 layer in the complex cathode structure acts as a hole blocker in addition to its electron-injection role. A green light emission with a maximum brightness of 8.7×103 cd/m2 and a moderate current efficiency of 4.8 cd/A is obtained. These values are the highest ever reported for PBO devices. The high operational stability demonstrated by the present device makes it a promising tool for display and lighting applications. A new material is added to the selection of polymers used in this field up to n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LUMINESCENCE organic semiconductors light-emitting devices electronic transport phe-nome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