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hillyrin(KD-1)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COVID-19: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1
作者 Yang-Qing Zhan Rui-Feng Chen +6 位作者 Qin-Hai Ma Jin-Ping Zheng Xi-Long Deng Wei Yang Li Fu Nan-Shan Zhong Zi-Feng Yang 《TMR Modern Herbal Medicine》 CAS 2022年第1期48-59,共12页
Objective Phillyrin(KD-1)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onomer and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 in Lianhua Qingwen.At present,sufficient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KD-1 has significant anti-SARS-CoV-2 activity and antiinflam... Objective Phillyrin(KD-1)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onomer and the main active component in Lianhua Qingwen.At present,sufficient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at KD-1 has significant anti-SARS-CoV-2 activity and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in vitro and in vivo.However,evidence-based studies to evaluate its therapeutic effect on COVID-19 are lacking.Therefore,we designed a clinical tr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KD-1 in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COVID-19 infection.Methods This is a multicenter,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A total of 120 participants will be recruited and randomized to receive KD-1 capsule or placebo treatment for 14 days,50 mg per capsule,four capsules each time,three times a day.If the SARS-CoV-2 nucleic acid test results are negative twice within 14 days,the KD-1 capsule will be stopped the following day.Symptoms,patient compliance,and adverse reactions will be recorded,and nucleic acid testing will be conducted daily.Primary and secondary outcomes,as well as safety indicators,will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he KD-1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Discussion Herein,we describe the first clinical trial in China to treat COVID-19 using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onomer.A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is the best wa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KD-1 against moderate COVID-19 infection.If a good clinical benefit is observed,this represents the first step toward the use of KD-1 capsules to treat COVID-19.This clinical trial can serve as a model for other evidence-based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Trial registration This study is registered at chinadrugtrials.org.cn,with registration number:CTR202118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illyrin capsule COVID-19 PNEUMONIA Evidence-based clinical trial
下载PDF
3种中药成分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人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2
作者 楼彩霞 王弋 +2 位作者 代路路 龙淑娴 黄小琼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3种中药成分(姜黄素、连翘苷、白藜芦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等体积基础培养液),溶剂对照组[等体积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基础培养液],Ox-LDL组(20μg/m... 目的探讨3种中药成分(姜黄素、连翘苷、白藜芦醇)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损伤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空白对照组(等体积基础培养液),溶剂对照组[等体积含二甲基亚砜(DMSO)的基础培养液],Ox-LDL组(20μg/mL Ox-LDL),姜黄素①②③④组(20μg/mL Ox-LDL+2.5μmol/L、5μmol/L、10μmol/L、20μmol/L姜黄素),连翘苷①②③④组(20μg/mL Ox-LDL+1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连翘苷),白藜芦醇①②③组(20μg/mL Ox-LD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白藜芦醇),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并计算细胞增殖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法检测细胞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和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Ox-LDL组比较,姜黄素、白藜芦醇各剂量组,连翘苷④组细胞增殖率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姜黄素③组、连翘苷②③④组、白藜芦醇各剂量组细胞LC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COX-2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姜黄素、连翘苷和白藜芦醇可抑制Ox-LDL诱导下HAEC的增殖,可激发受损细胞自噬,抑制炎性因子COX-2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连翘苷 白藜芦醇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 细胞自噬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连翘叶茶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滕文龙 吴永娜 +1 位作者 王德富 牛颜冰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7-296,共10页
【目的】探究连翘叶茶粗提物及其主要成分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对肝癌细胞LM3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水提法提取连翘叶绿茶和红茶,HPLC方法检测连翘绿茶和连翘红茶中有效成分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采用CCK8实... 【目的】探究连翘叶茶粗提物及其主要成分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对肝癌细胞LM3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水提法提取连翘叶绿茶和红茶,HPLC方法检测连翘绿茶和连翘红茶中有效成分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采用CCK8实验,探究两种连翘叶茶粗提物、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对肝癌细胞LM3增殖的影响;利用两种连翘叶茶粗提物、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培养肝癌细胞LM3,通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24、48、72、96 h细胞迁移情况,检测两种连翘叶茶粗提物、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对肝癌细胞LM3迁移的影响;使用RT-PCR技术,检测增殖迁移相关基因Ki-67、Erk、PI3K和mTOR的表达,揭示连翘叶茶粗提物及其主要成分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影响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功能的分子机制。【结果】连翘叶绿茶和红茶粗提物、连翘苷均显著抑制肝癌细胞LM3的增殖和迁移,连翘酯苷A显著抑制肝癌细胞LM3的迁移。其中,连翘绿茶粗提物在低、中和高浓度,培养时间24、48、72 h,均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连翘红茶粗提物随着浓度升高对LM3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效果不断增强,在高浓度72 h抑制效果最佳。RT-PCR结果分析,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Ki-67基因表达量来实现的。【结论】连翘叶绿茶和连翘叶红茶粗提物及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均能够通过降低Ki-67表达抑制肝癌细胞LM3的增殖或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叶茶 连翘苷 连翘酯苷A 肝癌细胞 CCK-8 划痕实验 KI-67
下载PDF
连翘苷对感染性休克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与机制
4
作者 张凡 韦焕杰 +4 位作者 李龙 欧阳涛 蔡娟 梁秋玲 曾育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6-190,195,共6页
目的 探讨连翘苷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p70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 S6 kinase,p70S6K)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对感... 目的 探讨连翘苷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p70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 S6 kinase,p70S6K)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对感染性休克小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12只小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小鼠通过腹腔注射20 mg·kg^(-1)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构建感染性休克小鼠模型,将感染性休克小鼠随机平分为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5 mg·kg^(-1)、10 mg·kg^(-1)、20 mg·kg^(-1)连翘苷)、高剂量+抑制剂组(20 mg·kg^(-1)连翘苷+20 mg·kg^(-1)AMPK抑制剂compound C),每组均12只小鼠。称量肺干重及湿重,计算W/D比值;ELISA法检测BALF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血清内毒素(endotoxin,ET)含量、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ght chain 3,LC3)-II/I、Beclin 1、Ras相关GTP结合蛋白7(Rasassociated GTP binding protein 7,Rab7)、溶酶体关联膜蛋白2(lysosomal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 2,LAMP2)、AMPK/m TOR/p70S6K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模型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和高剂量+抑制剂组小鼠肺组织LC3-II/I比值分别为1.43±0.14、0.73±0.07、0.81±0.07、1.12±0.10、1.39±0.13、0.76±0.08,Beclin1蛋白水平分别为1.05±0.11、0.43±0.05、0.50±0.05、0.76±0.08、0.98±0.10、0.46±0.05,Rab7蛋白水平分别为1.53±0.17、0.67±0.06、0.70±0.07、1.04±0.10、1.41±0.14、0.69±0.06,LAMP2蛋白水平分别为1.47±0.15、0.72±0.07、0.81±0.08、1.09±0.11、1.35±0.13、0.74±0.07,p-AMPK/AMPK蛋白水平分别为0.95±0.05、0.33±0.03、0.39±0.04、0.68±0.07、0.91±0.09、0.36±0.04,p-m TOR/m TOR蛋白水平分别为0.28±0.02、0.94±0.06、0.88±0.07、0.57±0.05、0.30±0.03、0.87±0.09,p70S6K蛋白水平分别为0.32±0.07、0.96±0.04、0.90±0.07、0.69±0.06、0.38±0.04、0.92±0.06。上述指标: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抑制剂组与高剂量实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翘苷可能通过调控AMPK/m TOR/p70S6K信号通路介导的自噬对感染性休克小鼠ALI起到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AMPK/mTOR/p70S6K信号通路 自噬 感染性休克 急性肺损伤
下载PDF
连翘苷调节NLRP3炎性通路对急性胸膜炎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建玲 信婧婧 +2 位作者 王靖 田红 苏海涛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探讨连翘苷通过调节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通路对急性胸膜炎大鼠渗出液和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连翘苷低剂量(PH-L,5 mg/kg)组、连翘苷中剂量(PH-M,10 mg/kg)组... 目的探讨连翘苷通过调节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通路对急性胸膜炎大鼠渗出液和肺损伤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连翘苷低剂量(PH-L,5 mg/kg)组、连翘苷中剂量(PH-M,10 mg/kg)组、连翘苷高剂量(PH-H,20 mg/kg)组及NLRP3通路抑制剂(PJ34,10 mg/kg)组。肺功能分析仪检测大鼠用力肺活量(FVC)、第0.1秒用力呼气量(FEV 0.1)、第0.3秒用力呼气量(FEV 0.3);电子天平称量胸腔渗出物质量;瑞氏染色检测渗出物白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渗出液中前列腺素E2(PGE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大鼠动脉CO_(2)分压[p(CO_(2))]、动脉氧分压[p(O_(2))];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LRP3通路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胸腔渗出物质量和白细胞数、渗出液PGE2、MCP-1、IL-6、TNF-α含量、p(CO_(2))、NLRP3通路蛋白表达增加,FVC、FEV 0.1、FEV 0.3、p(O_(2))降低,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P<0.05);与模型组比较,PH各组和PJ34组大鼠胸腔渗出物质量、白细胞数、渗出液PGE2、MCP-1、IL-6、TNF-α含量、p(CO_(2))、NLRP3通路蛋白表达降低,FVC、FEV 0.1、FEV 0.3、p(O_(2))增加,肺组织病理损伤好转(P<0.05);与PH-H组比较,PJ34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可通过抑制NLRP3通路激活,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急性胸膜炎引起的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炎 急性病 连翘苷 肺损伤 NLR家族 热蛋白结构域包含蛋白3
下载PDF
连翘苷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减轻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坐骨神经损伤 被引量:1
6
作者 郑领涛 申妍姣 宋丽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 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ox-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探讨连翘苷(PHI)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脂高糖饮食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P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连翘苷低... 目的 基于高迁移率族蛋白Box-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信号通路探讨连翘苷(PHI)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高脂高糖饮食并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P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连翘苷低剂量(PHI-L)(50 mg/kg)组、连翘苷中剂量(PHI-M)(100 mg/kg)组、连翘苷高剂量(PHI-H)(200 mg/kg)组、阳性药物(甲钴胺,250μg/kg)组;另取正常饲料喂养大鼠为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BL-420S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测定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HbAlc、IL-6、TNF-α水平;电镜观察坐骨神经超微结构形态;试剂盒检测坐骨神经中ROS、SOD、MDA、MBP水平;RT-qPCR、Western blot法检测坐骨神经中HMGB1、RAGE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PHI-M组、PHI-H组、阳性药物组大鼠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坐骨神经传导速度、MBP、SOD水平显著恢复,FBG、HbAlc、IL-6、TNF-α、ROS、MDA、HMGB1、RAGE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均<0.05)。结论 PHI可降低炎症反应,减轻大鼠DPN,发挥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坐骨神经损伤 HMGB1/RAGE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不同授粉方式对连翘果实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薛帼珍 刘佳宁 +2 位作者 闫晓睿 杨晓霞 刘计权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2期73-77,90,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连翘果实农艺性状和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花期采用不同方式对连翘进行授粉,在青翘收获期测定结果率、果长、果宽、鲜重、干重、折干率等农艺性状指标和连翘酯苷A、连翘苷2个品质指标。结果:连翘♀长... 目的: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连翘果实农艺性状和主要药用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花期采用不同方式对连翘进行授粉,在青翘收获期测定结果率、果长、果宽、鲜重、干重、折干率等农艺性状指标和连翘酯苷A、连翘苷2个品质指标。结果:连翘♀长×♂短异花授粉产生的果实农艺性状和含量最优;其余果实农艺性状和含量测定值由大到小依次为连翘♀短×♂长异花授粉、♀短×♂短(同型异花)授粉、♀长×♂长(同型异花)授粉,连翘自花授粉不结实;♀长×♂短异花授粉后的结果率、鲜重、干重、折干率、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显著高于♀短×♂短(同型异花)授粉和♀长×♂长(同型异花)授粉。结论:连翘♀长×♂短异花授粉的果实农艺性状、连翘酯苷A和连翘苷含量最佳,可为连翘的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授粉方式 结果率 连翘酯苷A 连翘苷
下载PDF
连翘苷通过调控CTRP3表达对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8
作者 韩莎莎 尹丹 +1 位作者 李跃峰 叶琴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连翘苷(PHN)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G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并建立细胞损伤模型(HG组)。HG+PH...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连翘苷(PHN)对高糖(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并分析其对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G培养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并建立细胞损伤模型(HG组)。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1μmol·L^(-1)、10μmol·L^(-1)、100μmol·L^(-1)PHN处理后进行HG诱导。HG+pcDNA组、HG+pcDNA-CTRP3组分别用pcDNA、pcDNA-CTRP3转染至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后进行HG诱导。HG+PHN-H+sh-NC组、HG+PHN-H+sh-CTRP3组分别用sh-NC、sh-CTRP3转染后,用100μmol·L^(-1)PHN处理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检测细胞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蛋白(Bax)、CT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HG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升高,SOD、GSH-Px、Bcl-2蛋白、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HG组比较,HG+PHN-L组、HG+PHN-M组、HG+PHN-H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降低,且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均为P<0.05),SOD、GSH-Px、Bcl-2蛋白、CTRP3 mRNA及蛋白水平均升高,且HG+PHN-H组>HG+PHN-M组>HG+PHN-L组(均为P<0.05)。与HG+pcDNA组比较,HG+pcDNA-CTRP3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降低,SOD、GSH-Px、CTRP3蛋白、Bcl-2蛋白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HG+PHN-H+sh-NC组比较,HG+PHN-H+sh-CTRP3组细胞凋亡率、MDA水平、Bax蛋白水平均升高,SOD水平、GSH-Px水平、CTRP3蛋白、Bcl-2蛋白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PHN可减轻HG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CTRP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高糖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连翘苷通过非calpain途径升高ABCA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志迪 金笑平 +4 位作者 朱星蓉 王恩 王凤 吴刚 徐逸雯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3期207-213,共7页
目的 验证连翘苷是否通过抑制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途径调节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利用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连翘苷低剂量组、... 目的 验证连翘苷是否通过抑制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途径调节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方法 利用雄性APOE基因敲除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连翘苷低剂量组、连翘苷高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每组5只。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葡萄糖、纤维蛋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组织化学染色分析连翘苷对小鼠主动脉斑块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BCA1、肝脏X受体α(LX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钙蛋白酶抑制蛋白(calpastatin)、calpain的表达。使用佛波酯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建立THP-1源性泡沫细胞模型,分为THP-1细胞组、泡沫细胞组、低浓度连翘苷组、高浓度连翘苷组,进行油红O染色观察脂质沉积,使用Western blot检测ABCA1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连翘苷高剂量组LDL-C [(7.10±1.10)mmol/L比(16.09±2.08)mmol/L,P<0.05]、TC[(44.10±3.38)mmol/L比(65.57±7.47)mmol/L,P<0.05]、TG[(6.03±0.66)mmol/L比(15.03±1.20)mmol/L,P<0.05]水平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3.15±0.27)mmol/L比(1.33±0.14)mmol/L,P<0.05]。连翘苷高剂量组血糖[(4.38±0.08)mmol/L比(5.74±0.22)mmol/L,P<0.05]、纤维蛋白原[(19.67±2.27)μg/mL比(56.11±2.28)μg/mL,P<0.05]和hs-CRP[(6.65±0.87)ng/mL比(17.51±4.39)ng/mL,P<0.05]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显著下降。病理结果显示,连翘苷可以抑制血管内皮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抑制胶原分解。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连翘苷高剂量组ABCA1[(0.163±0.004)比(0.143±0.011),P<0.05]、LXR-α[(0.215±0.031)比(0.170±0.008),P<0.05]、PPAR-γ[(0.201±0.022)比(0.150±0.007),P<0.05]蛋白表达较模型对照组上调,而两组calpastatin和calpain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油红O染色结果提示,连翘苷可以抑制泡沫细胞内脂质沉积。Western blot结果提示,连翘苷的干预能提高泡沫细胞中ABCA1蛋白的表达。结论 连翘苷可能通过非calpain途径升高ABCA1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连翘苷 ABCA1
下载PDF
连翘苷通过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LS18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10
作者 郑成富 周贵丰 +1 位作者 李青 陈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572,共7页
目的:探究连翘苷(Phi)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对结肠癌LS1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40、80µmol/L)的Phi处理人结肠癌LS180细胞,MTT法检测24、48和72 h时的细胞活力。将LS180细胞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连翘苷(Phi)通过调控Hippo/YAP信号通路对结肠癌LS1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5、10、20、40、80µmol/L)的Phi处理人结肠癌LS180细胞,MTT法检测24、48和72 h时的细胞活力。将LS180细胞分为对照组、Phi-L(5µmol/L Phi)组、Phi-M(10µmol/L Phi)组、Phi-H(20µmol/L Phi)组、Phi-H+YAP抑制剂维替泊芬(VP)组(20µmol/L Phi+5µmol/LVP),各组均处理24 h。EdU法检测Phi对各组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分别检测Phi对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和WB法检测Phi对细胞Ki-67表达率和LATS1、YAP和p-YAP、MMP-2、MMP-9、E-cadherin、N-cadherin表达的影响。构建LS180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观察Phi对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影响,免疫荧光法和WB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Ki-67表达率和LATS1、YAP和p-YAP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hi-L、Phi-M和Phi-H组LS180细胞EdU阳性率、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Ki-67阳性率、MMP-2、MMP-9、N-cadherin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5),E-cadherin、LATS1和p-YAP/YAP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5);同时使用VP则部分逆转了Phi对LS18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抑制作用(均P<0.05)。Phi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生长,与对照组比较,Phi组裸鼠移植瘤体积、质量和Ki-67阳性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LATS1和p-YAP/YAP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Phi可能通过激活Hippo/YAP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LS180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Hippo/Yes信号通路 结直肠癌 LS180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小鼠模型
下载PDF
连翘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研究
11
作者 宋祥晨 齐刘英 +1 位作者 李轶 伍丽静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938-942,共5页
目的探讨连翘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确定连翘苷对变异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CV)染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定连翘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最低生物膜抑制浓... 目的探讨连翘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液体二倍稀释法确定连翘苷对变异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结晶紫(CV)染色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测定连翘苷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并计算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50);采用CLSM测定连翘苷对变异链球菌胞外多糖生成的抑制作用和对变异链球菌成熟生物膜的消解作用。结果连翘苷对变异链球菌的MIC为2 g/L;连翘苷明显抑制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且生物膜中死菌比例增加(P<0.05),MBIC50为1 g/L;1、2、4 g/L连翘苷组变异链球菌胞外多糖生成量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2、4 g/L连翘苷组对变异链球菌成熟生物膜具有消解作用。结论连翘苷显著抑制变异链球菌的生长、生物膜的形成及产胞外多糖能力,并且对成熟生物膜也有一定的消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连翘苷 生物膜 变异链球菌
下载PDF
连翘苷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6
12
作者 赵咏梅 李发荣 +2 位作者 杨建雄 梁俊 张利顺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用高脂饲料造成营养性高脂血症模型,观察连翘苷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较,连翘苷给药组动物的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 用高脂饲料造成营养性高脂血症模型,观察连翘苷的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较,连翘苷给药组动物的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有所上升,血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强,血浆中丙二醛(MDA)的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高脂血症 抗氧化作用 降血脂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过氧化氢酶 过氧化物酶 丙二醛
下载PDF
连翘苷对营养性肥胖小鼠减肥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7
13
作者 赵咏梅 李发荣 +2 位作者 杨建雄 安小宁 周敏鹃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研究连翘苷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以脂肪湿重,全视野内脂肪数目(HBF)、空肠绒毛表面积变化、Lee’s指数及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观察连翘苷的减肥作用。结果:连翘苷可以使肥胖... 目的:研究连翘苷对营养性肥胖小鼠的减肥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以脂肪湿重,全视野内脂肪数目(HBF)、空肠绒毛表面积变化、Lee’s指数及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指标,观察连翘苷的减肥作用。结果:连翘苷可以使肥胖小鼠脂肪湿重减轻(P<0 .01),脂肪系数变小(P<0. 05或P<0 .01),全视野内脂肪细胞数目增加(P<0 .01),脂肪细胞直径变小(P<0 .01),空肠绒毛表面积减小,Lee’s指数减小(P<0. 05),降低肥胖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论:连翘苷对营养性肥胖小鼠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连翘苷 营养性肥胖 减肥作用 血清总胆固醇 空肠 甘油三酯 肠绒毛 脂肪 数目
下载PDF
连翘苷对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3
14
作者 段林建 张清 +3 位作者 王农荣 杨斌 何士勤 孙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082-2084,共3页
目的探讨连翘苷对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基因转染后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甲型流感病毒NP基因转染Hela细胞,用甲型流感病毒胶体金法检测连翘苷对转染后细胞内和上清核蛋白表达情况,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ela细胞内NP... 目的探讨连翘苷对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基因转染后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甲型流感病毒NP基因转染Hela细胞,用甲型流感病毒胶体金法检测连翘苷对转染后细胞内和上清核蛋白表达情况,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ela细胞内NP基因的拷贝数。结果 NP重组质粒组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含量高。空质粒组、脂质体组、Hela细胞组基本不含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连翘苷组上清无或可能含有微量核蛋白。连翘苷组胞内甲型流感病毒含量不高。RT-PCR校正曲线相关性为0.998,效率为97.4%。重复4次转染后48 h连翘苷组NP基因表达量为(2.1±0.3)×105拷贝数/μl,NP重组质粒组NP基因表达量为(61.5±15.0)×105拷贝数/μl,连翘苷组NP基因表达量低于NP重组质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72,P<0.05)。结论连翘苷可以抑制甲型流感病毒NP基因转染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苷 甲型流感病毒 NP基因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 被引量:21
15
作者 戴传云 高晓燕 +2 位作者 汤波 傅亚 刘火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58-362,共5页
选择多批双黄连口服液样本,应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同时进行NIRS测定,建立了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预测模型,以相对偏差(RSEP)及相关系数(r)为指标考察数据处理方法,以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指标考察NIRS的预处理方... 选择多批双黄连口服液样本,应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同时进行NIRS测定,建立了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预测模型,以相对偏差(RSEP)及相关系数(r)为指标考察数据处理方法,以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指标考察NIRS的预处理方法及选择光谱范围或波数点。数据处理方法为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直接采用原始光谱进行建模,绿原酸的波数为6 654.06和7 106.08 cm-1,连翘苷的波数为5 456.06和7 222.08 cm-1,最优模型预测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的RMSECV分别为0.857 26和0.889 87,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 26和0.889 87。外部交互验证的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准确可靠,可作为双黄连口服液的快速质量评价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NIRS) 双黄连口服液 绿原酸 连翘苷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连翘叶中连翘苷、连翘酯苷和芦丁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5
16
作者 张杲 李发荣 +3 位作者 段飞 靳谨 郭颖 王喆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6期790-793,共4页
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的连翘叶中连翘苷、连翘酯苷和芦丁的含量,综合比较各指标用以评价连翘叶的质量及其最佳的采收期。结果显示:连翘苷以5月份含量最高;连翘酯苷和芦丁以6月份含量最高,连翘叶以5、6月份采收为最佳。
关键词 莲翘叶 HPLC 连翘苷 连翘酯苷 芦丁
下载PDF
多波长RP-HPLC法测定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 被引量:30
17
作者 杜英峰 张兰桐 +3 位作者 靳怡然 许慧君 刘静荣 张立段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黄芩、金银花、连翘)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波长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0.3%的甲酸水溶液、(B)乙腈;线性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双黄连口服液(黄芩、金银花、连翘)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多波长RP-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0.3%的甲酸水溶液、(B)乙腈;线性梯度洗脱依次为14%~20%/0~12 min,20%~30%/12~13 min,30%~65%/13~25 min和65%/25~35 min;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分别在0.225~3.60μg,0.032 4~0.518 4μg,0.135~2.16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2.0%,99.62%,RSD分别为0.75%,3.9%,1.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双黄连口服液中黄芩苷、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双黄连口服液 黄芩苷 绿原酸 连翘苷
下载PDF
RP-HPLC测定连翘病毒清胶囊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含量 被引量:15
18
作者 赵文华 石任兵 +1 位作者 刘斌 张兰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 :建立连翘病毒清胶囊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RP 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YWG -C18色谱柱 ( 4. 6mm× 2 50mm ,10 μm) ;连翘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 水 ( 2 5∶75) ,流速 0 8mL·min- 1,检测波长 2 77nm ;连翘酯苷含量... 目的 :建立连翘病毒清胶囊中连翘酯苷和连翘苷的RP 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YWG -C18色谱柱 ( 4. 6mm× 2 50mm ,10 μm) ;连翘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 水 ( 2 5∶75) ,流速 0 8mL·min- 1,检测波长 2 77nm ;连翘酯苷含量测定流动相乙腈 水 冰醋酸 ( 17∶83∶0 4) ,流速 1 0mL·min- 1,检测波长 2 80nm。结果 :连翘苷平均回收率为 99.6% ,RSD 1 9% (n =5) ;连翘酯苷平均回收率为 10 1 3 % ,RSD 2 5% (n =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酯苷 连翘苷 胶囊 RP-HPLC测定 含量测定 病毒 RSD 平均回收率 C18色谱柱 流动相
下载PDF
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提取纯化工艺优化 被引量:19
19
作者 孙建瑞 王大红 +1 位作者 邱智军 原江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00-205,共6页
对连翘叶提取液中同时分离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的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这3种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能力。最佳... 对连翘叶提取液中同时分离连翘酯苷A、芦丁和连翘苷的提取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以连翘酯苷A、连翘苷和芦丁的质量浓度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比较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和不同工艺条件对这3种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能力。最佳工艺条件为:以AB-8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药材-树脂比1.5∶1(g/g),上样流速2 BV/h,先用8 BV的水洗脱,再用6 BV的30%乙醇溶液和6 BV的50%乙醇溶液分别洗脱,洗脱流速3 BV/h;进一步采用C_(18)-硅胶柱反相层析法纯化连翘酯苷A,静置沉淀的方法纯化连翘苷和芦丁,纯化后连翘酯苷A和芦丁的纯度可达到97%以上,连翘苷纯度可达到95%以上。此工艺条件能得到高纯度的3种有效成分,为连翘叶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叶 连翘酯苷A 芦丁 连翘苷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中华青牛胆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任艳丽 唐前瑞 +3 位作者 张桢 陈丽 何红平 郝小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78-279,282,共3页
对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反式丁香苷(1)、3′-去甲基-连翘苷(2)、半萜苷(3)、香草醛(4)、胡萝卜苷... 对中华青牛胆(Tinospora sinensis)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其95%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反式丁香苷(1)、3′-去甲基-连翘苷(2)、半萜苷(3)、香草醛(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青牛胆 化学成分 丁香苷 连翘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