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姗 张娥 +1 位作者 张枫 范家英 《河南中医》 2024年第7期1099-1104,共6页
目的:分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药调理体质防治宫颈HR-HP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 目的:分析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为中医药调理体质防治宫颈HR-HPV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的420例宫颈HR-HPV感染者作为观察组,选择420例同时段宫颈HR-HPV检测阴性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观察组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观察组不同HR-HPV基因型别中医体质类型。结果:观察组中医体质分布依次为:痰湿质(30.50%)>湿热质(19.00%)>平和质(15.50%)>阳虚质(14.80%)>气虚质(10.00%)>阴虚质(5.90%)>瘀血质(2.70%)>气郁质(1.70%);对照组中医体质分布依次为:平和质(73.30%)>湿热质(8.40%)>阴虚质(5.70%)>痰湿质(4.50%)>气虚质(4.30%)>阳虚质/瘀血质(1.80%)>气郁质(0.20%)。两组中医体质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体质类型居前三位的是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占全部体质类型的64.30%。对照组平和质324例,占比73.50%,观察组平和质81例,占比15.5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中,痰湿质、阳虚质、阴虚质主要见于46~55岁,湿热质、气虚质、气郁质主要见于36~45岁,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宫颈HR-HPV16、18型和非16、18型中医体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为宫颈HR-HPV感染人群的易感体质;痰湿质、湿热质、阳虚质与年龄具有相关性,痰湿质多见于36~45岁,湿热质、阳虚质多见于46~55岁,HR-HPV基因型别与中医体质类型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中医体质 痰湿质 湿热质 阳虚质 阴虚质 平和质 气虚质 瘀血质 气郁质
下载PDF
基于“三因四证”调整免疫炎症状态的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研究述评
2
作者 冼绍祥 刘思琳 +1 位作者 陈梓欣 王陵军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261-1266,共6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物质代谢异常和免疫炎症反应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免疫炎症状态贯穿其病理始终。本文以“病”(心力衰竭)为切入点,结合心脉相关理论,总结气、血、水“三因”病机与免疫炎...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物质代谢异常和免疫炎症反应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导致的免疫炎症状态贯穿其病理始终。本文以“病”(心力衰竭)为切入点,结合心脉相关理论,总结气、血、水“三因”病机与免疫炎症状态的相关性。心气、心血、心水异常可出现在心力衰竭的不同阶段,持续的免疫炎症状态贯穿心力衰竭始终。同时,岭南地区常年湿热的气候环境因素及人群气虚、阳虚和湿热体质与免疫炎症状态发生密切相关,“积湿生热”及“湿自热生”的湿热相互转化机制使得岭南地区心血管疾病的病机以气虚痰浊夹瘀多见。在此基础上,痰、瘀、湿、热等伏匿机体的多种病理产物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累积,久酿而成内生伏毒,由此总结性归纳将痰、瘀、湿、毒“四证”与免疫炎症状态紧密联系。本文用“病—证—治”关联视角探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融合治未病思想,从理论到应用,从基础到临床,以期为进一步制定和实施中医药诊疗方案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炎症状态 心血管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三因四证 气血水 痰瘀毒湿 调态 治未病
下载PDF
基于“内热-气血津液不归正化-脉积”探讨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病因病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中瑞 燕树勋 +6 位作者 邵明义 韩景辉 潘研 朱蓉 甄倩 李真 符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71,共3页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效果确切,但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消渴病理论未能与大血管并发症联系起来以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缺少原发病与并发症之间的“桥梁性”理论。因此,基于临床实践、文献... 大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药治疗效果确切,但理论发展相对滞后。传统的消渴病理论未能与大血管并发症联系起来以指导现代中医临床诊疗,缺少原发病与并发症之间的“桥梁性”理论。因此,基于临床实践、文献梳理和科学研究,文章提出了“内热-气血津液不归正化-脉积”的观点,认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早期以壮火为枢,煎灼水谷为陈气,中期以阴火为枢,引动陈气为痰瘀,晚期以虚火为枢,固化痰瘀为癥积。在治疗上,以除热消积为治疗原则,依据内热的偏重以及“陈气-痰瘀-癥积”的动态演变灵活用药。早期清透壮火,除陈气,中期调理气火,除痰瘀,晚期补虚除热,消癥积,冀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 内热 陈气 痰瘀 癥积
下载PDF
浅析前胡之推陈致新功用
4
作者 王珏 王星栋 薛佳怡 《河南中医》 2024年第3期347-350,共4页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等均记载其有推陈致新功效,可祛除在表之水饮,解在表之邪气,从而达到“推陈”之功,且其味甘可健中焦,补益胃气,故在祛除病理产物的同时还具有补益之功。柴胡、前胡均能疗伤寒寒... 前胡味苦、辛,性微寒,归肺经,《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等均记载其有推陈致新功效,可祛除在表之水饮,解在表之邪气,从而达到“推陈”之功,且其味甘可健中焦,补益胃气,故在祛除病理产物的同时还具有补益之功。柴胡、前胡均能疗伤寒寒热,发表散风,推陈致新,清里散结,而前胡更偏于除里之痰饮水气,散表之风邪,其与半夏相配能制痰饮痞结,降逆化浊;与黄芩相配可泻厥阴伏火;与桂枝相配能散表之风邪;与生姜相配意在温胃化饮。前胡之推陈致新功用既体现在气机层面,可理气、散气,对不同程度的气机瘀滞、气机凝结等均有效;又表现在活血通脉方面,在理气的基础上,通行血脉,活血化瘀。散气、活血均是“推陈”的体现,“陈”包括机体的病理产物如痰浊、水饮、瘀血、滞气、燥矢等,推出体内陈旧之代谢废物,促使新生之物产生,从而使机体达到气血通畅、五脏安和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胡 推陈致新 健中焦 化痰滞 和少阳 降火热 解表邪 祛水饮 散气结 祛瘀血
下载PDF
基于“虚、痰、瘀、毒”理论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彤 姚秋菊 +2 位作者 陈勇 王毅刚 任毅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5期215-218,共4页
中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大多是由于人体气血阴阳的本虚不足,以气虚为主,随后出现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邪气入侵,充斥脉络,胶着于颈部脉管,随之结聚成块,聚结不消,久病入络,脉络瘀阻,成为积聚,最终形成脉络癥积,发为本病;... 中医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大多是由于人体气血阴阳的本虚不足,以气虚为主,随后出现痰浊、瘀血、热毒等病理产物,邪气入侵,充斥脉络,胶着于颈部脉管,随之结聚成块,聚结不消,久病入络,脉络瘀阻,成为积聚,最终形成脉络癥积,发为本病;另一方面,脉络癥积形成后,失于濡养,使人体气血阴阳愈发虚弱,进一步加重脉络受损,加速其发病,由此进入恶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 痰浊 瘀血 热毒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肺苏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瘀肺证临床研究
6
作者 陈云坤 李芹 +4 位作者 魏恩垚 张凤 王杰 李秀华 刘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肺苏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瘀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观察肺苏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瘀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凝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肺苏颗粒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连续7 d。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免疫功能指标(CD4^(+)、CD8^(+)、CD4^(+)/CD8^(+)),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54/58),对照组为79.66%(47/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及咳嗽、喘息、脉络瘀血评分,SGRQ评分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外周血CD4^(+)和CD4^(+)/CD8^(+)均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外周血CD4^(+)和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肺苏颗粒治疗AECOPD痰热瘀肺证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利于凝血功能恢复,并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苏颗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痰热瘀肺证 疗效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庞鹤辨治下肢丹毒经验
7
作者 胡红娟 陈小均 +5 位作者 徐孟娇 袁文雯 金潇 原方 张凡帆 庞鹤(指导)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5期533-538,共6页
庞鹤教授认为下肢丹毒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为火毒夹湿所致,多为实证,急性期未得及时治疗则转为慢性丹毒,可见脾虚有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当以祛邪为首要任务,灵活选择清热解毒、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之法;同时还要... 庞鹤教授认为下肢丹毒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为火毒夹湿所致,多为实证,急性期未得及时治疗则转为慢性丹毒,可见脾虚有瘀,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当以祛邪为首要任务,灵活选择清热解毒、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之法;同时还要注意引邪外出,使邪气或向外散发,或从大小便而解。此外,在疾病治疗的全过程中均应根据湿与热的轻重程度合理选方,强调活血化瘀、注意顾护脾胃、积极防治变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丹毒 火毒夹湿 清热解毒 凉血解毒 滋阴清热 活血化瘀 顾护脾胃 庞鹤
下载PDF
基于“内质网-线粒体”互通论心肌梗死后抑郁“瘀虚痰热”之机
8
作者 刘祥 侯季秋 +3 位作者 赵海滨 孙治琪 赵维哲 郜亚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40-2845,共6页
双心疾病主要指心脏和心理同病,心肌梗死后抑郁是常见的双心疾病。心肌梗死后,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抑郁情绪又是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瘀、虚、痰、热作为心肌梗死后抑郁的重要病因,可单独或相兼致病,故临床上... 双心疾病主要指心脏和心理同病,心肌梗死后抑郁是常见的双心疾病。心肌梗死后,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等不良情绪,而抑郁情绪又是诱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瘀、虚、痰、热作为心肌梗死后抑郁的重要病因,可单独或相兼致病,故临床上常用活血养血、化痰清心之法以达到瘀、虚、痰、热共治的目的。同时,现代医学认为内质网应激引起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AM)钙稳态失衡是导致线粒体钙超载损伤的内在机制,本文从该角度阐释心肌梗死后抑郁的内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抑郁 机制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钙超载 钙稳态 瘀虚痰热 活血养血 化痰清心
下载PDF
基于“毒垢”理论的结肠息肉复发危险因素探讨及预测模型构建
9
作者 罗国英 张伦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272-2279,共8页
【目的】基于邱健行教授“毒垢”理论,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复发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复发风险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行结肠息肉切除术的38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1年以上... 【目的】基于邱健行教授“毒垢”理论,探讨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复发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复发风险预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3年6月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行结肠息肉切除术的383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1年以上1年半内再次行肠镜检查,其中254例患者复发,129例患者未再复发;同时,将数据集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306例及验证集77例,分析结肠息肉切除后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1)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模型的构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高血压(OR=2.91)、体质量指数(BMI)水平(OR=2.12)、饮食不节(OR=5.01)、烟酒史(OR=2.24)、精神类药物使用史(OR=2.44)、湿热(OR=4.83)、痰饮(OR=3.24)、血瘀(OR=5.17)以及息肉数量(OR=1.38)、直径(OR=1.13)、病理性质(OR=2.27)为结直肠息肉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或P<0.01)。(2)模型的评价: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95%CI:0.834~0.914),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83(95%CI:0.806~0.961),训练集及验证集校准曲线显示基于上述因素所建立的模型预测准确性可靠。(3)模型的临床运用:可通过绘制列线图进行风险预测,通过绘制临床决策曲线(DCA)及临床影响曲线(CIC)提供决策依据。【结论】年龄、高血压、BMI水平、饮食不节、烟酒史、精神类药物使用史、湿热、痰饮、血瘀以及息肉数量、直径、病理性质为结直肠息肉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能对患者的结肠息肉复发概率作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垢理论 结肠息肉 危险因素 湿热 痰饮 血瘀 LOGISTIC回归分析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哮病-喘证-肺胀病因病机辑要 被引量:1
10
作者 隋秋博 赵克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4期26-29,共4页
目的现代医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ACO)临床表现与中医文献哮病、喘证、肺胀等描述较为接近,特征为人群多发、发作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快、病理机制不明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等相关国际医学学术组织长期关注ACO研究,... 目的现代医学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叠(ACO)临床表现与中医文献哮病、喘证、肺胀等描述较为接近,特征为人群多发、发作更频繁、肺功能下降更快、病理机制不明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等相关国际医学学术组织长期关注ACO研究,目前诊断标准不统一,治疗手段仍较为局限。中医对于哮喘和慢阻肺的认识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有详细的对哮喘病名、病因病机的记载,据慢阻肺特有的临床症状,发现自秦汉以来对于此病有诸多记载,探求古代文献发现慢阻肺与哮喘虽属不同疾病,但其病因相累,病机相联,均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可相合并病。文章通过古代中医文献梳理哮喘和慢阻肺病因病机,结合现代医家研究成果,整理出ACO病因包括外邪侵袭、七情过用、饮食失宜、体质因素4个方面,病机从肝肾亏虚、痰瘀互结、痰热郁肺方面阐述ACO以期提供诊疗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病 喘证 肺胀 支气管哮喘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因病机 本虚标实 外邪侵袭 七情过用 饮食失宜 体质因素 肺肾亏虚 痰瘀互结 痰热郁肺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赵坤治疗小儿慢性肺炎经验介绍
11
作者 柴述俊 张岩 赵坤(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6期200-203,共4页
介绍赵坤教授治疗小儿慢性肺炎的临床经验。赵坤教授认为,小儿慢性肺炎的发病原因为外感邪气,内根于肺脾肾不足及护理、饮食不当。病位在肺,与脾、心、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为热、毒、虚、痰、瘀;治法有清热解毒化痰、活血化瘀、补气温... 介绍赵坤教授治疗小儿慢性肺炎的临床经验。赵坤教授认为,小儿慢性肺炎的发病原因为外感邪气,内根于肺脾肾不足及护理、饮食不当。病位在肺,与脾、心、肾关系密切;病机特点为热、毒、虚、痰、瘀;治法有清热解毒化痰、活血化瘀、补气温阳。方药选用芦根、鱼腥草、桑白皮等药物清热解毒驱邪防止邪气进一步损伤肺脉;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行气,畅通肺部脉道使药物可达病灶;紫菀、橘络、海浮石等化痰通络,祛除肺部之顽痰;黄芪、太子参等益气升阳健脾,少量附子温肾补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慢性肺炎 辨证论治 清热解毒化痰 补气温阳 活血化瘀 赵坤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中医证素及危险因素分析
12
作者 马纪长 徐梦娇 +2 位作者 冯文烨 何彤 高峰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10-114,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中医证素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AECOPD住院患者340例,根据下肢静脉超声结果判断是否合并DVT,分为DVT组32例和非DVT组308例,并经倾向性评分得...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住院患者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中医证素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AECOPD住院患者340例,根据下肢静脉超声结果判断是否合并DVT,分为DVT组32例和非DVT组308例,并经倾向性评分得到30对匹配病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关检验检查结果、中医证素及四诊信息的差异。相关危险因素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四诊信息与证素,血气、炎症指标与D-二聚体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该研究共纳入AECOPD住院患者340例,发生DVT者32例(占9.41%),与非DVT组比较,DVT组卧床时间≥3 d及AECOPD严重程度属Ⅱ、Ⅲ级的患者明显增多,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降低更显著,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D-二聚体水平升高更显著,出现乏力、面色晦暗、唇甲发绀、舌下络脉色黯/迂曲、舌质黯红表现的患者明显增多(P<0.05,P<0.01)。非DVT组病位单纯在肺者更多,DVT组病位及心,病性要素属“血瘀”“气虚”者更多(P<0.05,P<0.01),DVT组以痰热血瘀兼气虚占比最高(36.67%),明显高于非DVT组(6.67%)。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卧床时间≥3 d(OR=45.535,P=0.002)、D-二聚体升高(OR=13.095,P=0.037)、痰热血瘀兼气虚(OR=8.832,P=0.048)是AECOPD住院患者合并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乏力、面色晦暗、舌下脉络色黯/迂曲、舌质黯红与痰热血瘀兼气虚存在正向相关性(0<r<1,P<0.05),NEUT%、PaCO_(2)与D-二聚体存在正向相关性(0<r<1,P<0.05);PaO_(2)与D-二聚体存在负向相关性(-1<r<0,P<0.05)。结论AECOPD合并DVT的发生率较高,对存在卧床时间长、D-二聚体升高、痰热血瘀兼气虚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并及早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回顾性研究 痰热血瘀兼气虚 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隐结构模型探析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候分布
13
作者 谢艳丽 王栩 +4 位作者 范诗宇 樊颖 李宏伟 衣佳乐 张智龙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1期1718-1725,共8页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现代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使用Lantern 5.0软件,运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累积互信息及证候数据,辅以证候要素辨证量... 目的:基于隐结构模型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隐结构模型的方法,构建现代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案及临证经验数据库。使用Lantern 5.0软件,运用隐类概率、条件概率、累积互信息及证候数据,辅以证候要素辨证量表分析该人群的证候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441例医案,以187个显变量为基础构建隐结构模型,以累积信息覆盖率达到95%为主要证候要素的判定标准,共得到17个隐变量,34个隐类,6个综合聚类模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位在肝、肾、脾;证候分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其中实证包括肝火炽盛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兼湿热证、痰湿困脾证;虚实夹杂证包括肝肾阴虚兼气滞证、肾虚血瘀证。结论:基于隐结构模型及证候要素辨证量表丰富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分型,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疾病的证候研究提供思路,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隐结构模型 证候要素辨证量表 证候分布 肝肾阴虚兼气滞证 肾虚血瘀证 肝火炽盛证 寒凝血瘀证 肝郁气滞兼湿热证 湿困脾证
下载PDF
基于心-脑相关理论探讨针刺论治心衰后认知功能障碍
14
作者 张亚琼 谢西梅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42-146,共5页
心力衰竭后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异病同治”的理念对该病的治疗的指导意义重要而深远。文章在融合了古代学术思想和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原则,基于“心脑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 心力衰竭后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异病同治”的理念对该病的治疗的指导意义重要而深远。文章在融合了古代学术思想和现代医学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以整体观念为指导原则,基于“心脑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心脑密切相关。从心脑以神相统、其相统物质基础在气血、脉为心脑沟通之桥梁等理论出发,提出心脑气血亏虚为发病的关键病机,痰浊、血瘀、毒损为疾病发生之标。痰、瘀、毒因为心脑气血亏虚而生,邪气内生盘踞体内,久恋不去,耗损正气,致虚、瘀、痰、毒夹杂痹阻,邪气沉疴痼结,病情迁延难愈。针对心脑的生理特点及该病的病因病机,治疗上采用益气养血、通络调神,痰瘀并治、化浊解毒等针刺疗法,倡导未病先防,为疾病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认知功能障碍 心脑相关 痰瘀毒 理论探讨
下载PDF
新安“张一帖内科”痹病辨证思路探析
15
作者 殷丽茹 熊滔 +1 位作者 魏托 李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85-689,共5页
[目的]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中医辨证思路。[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典型医案,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结合新安医学“张一帖内科”主要传承人国医大师李济仁及李艳教授临证时所谈所述,从痹病病因病机、创新痹病新... [目的]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中医辨证思路。[方法]通过跟诊学习,收集、整理、分析典型医案,查阅相关中医古籍及文献,结合新安医学“张一帖内科”主要传承人国医大师李济仁及李艳教授临证时所谈所述,从痹病病因病机、创新痹病新安理论、临证论治三个方面总结“张一帖内科”治疗痹病的辨证思路与经验,并附医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新安“张一帖内科”创新新安医学理论,创立“平衡寒热、扶元培土”学说,以“寒热三期”疗法治疗痹病,临证注重平调寒热、扶元培土、调和气血、化痰散瘀。验案一中患者反复多关节疼痛,病程长,李艳教授自创“益肾清络活血方”合乌头汤加裁“化痰散瘀”,治疗痰瘀互阻型痹病;验案二中患者劳累过度,湿邪入络,多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局部有热感,神疲乏力,李艳教授辨证该患者为痹病湿热内阻兼气血亏虚证,以“清热解毒、益气活血通络”平调寒热。[结论]新安“张一帖内科”在治疗痹病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临床特色,辨证灵活,效果甚佳,是新安医学的重要分支,为中医药治疗痹病拓展了新思路,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医学 “张一帖内科” 痹病 平调寒热 扶元培土 调和气血 化痰散瘀
下载PDF
胡浩宇中西医结合辨治早期帕金森病经验介绍
16
作者 徐寅 何壁 胡浩宇(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2期209-212,共4页
介绍胡浩宇教授中西医结合辨治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胡浩宇教授认为,早期帕金森病虽以风火、痰热、瘀血、寒湿等为主要表现,实则虚实夹杂,以虚为其本,病情渐进发展虚象愈发显露。故将其证型分为气虚络瘀、血虚风动、阴虚痰热、阳虚... 介绍胡浩宇教授中西医结合辨治早期帕金森病的临床经验。胡浩宇教授认为,早期帕金森病虽以风火、痰热、瘀血、寒湿等为主要表现,实则虚实夹杂,以虚为其本,病情渐进发展虚象愈发显露。故将其证型分为气虚络瘀、血虚风动、阴虚痰热、阳虚寒凝四型。临证强调衷中参西、综合治理,注重神志、调理脏腑,音乐舒调、因人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早期 气虚络瘀 血虚风动 阴虚痰热 阳虚寒凝 胡浩宇
下载PDF
从热(火)毒探讨冠心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宇石 李涵 张明雪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热(火)毒为阳邪,易致热象,腐蚀血肉,这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温度升高、破溃的病理改变特点相符,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气候环境等因素能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致使瘀血、痰... 热(火)毒为阳邪,易致热象,腐蚀血肉,这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温度升高、破溃的病理改变特点相符,是冠心病发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医学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气候环境等因素能够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致使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形成,蕴积体内,久郁不解,化热成毒,毒损心脉,发为本病。临证之时,应以清热解毒立法,兼顾其病理本质,应证组合疏肝、降火、化痰、利湿、祛瘀治法对胸痹热证进行辨治,常用方剂为景岳化肝煎、龙胆泻肝汤、栀子豉汤、小陷胸汤、甘露消毒丹、旋覆花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火)毒 冠心病 饮食不节 七情失调 肝郁气滞 痰瘀互结 清热解毒 疏肝降火 化痰祛瘀
下载PDF
孙桂芝治疗食管癌经验总结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秀伟 王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7-50,共4页
孙桂芝教授认为食管癌的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亏虚、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肺阴亏虚为主,标实以痰热阻遏,气血运行不畅,阻滞食管气机,日久而为瘀,痰浊瘀热日久化毒,结于食管,形成噎膈。孙教授常以理气化痰活血,调和肝脾,益气健... 孙桂芝教授认为食管癌的病机主要是本虚标实,本虚以脾气亏虚、肝脾不和、脾肾阳虚、肺阴亏虚为主,标实以痰热阻遏,气血运行不畅,阻滞食管气机,日久而为瘀,痰浊瘀热日久化毒,结于食管,形成噎膈。孙教授常以理气化痰活血,调和肝脾,益气健脾,温补脾肾,养阴清肺,软坚解毒抗癌等为治疗原则,配方选药,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桂芝 食管癌 经验 脾气亏虚 肝脾不和 脾肾阳虚 肺阴亏虚 痰浊瘀热
下载PDF
毛德西从虚、郁辨治肥胖症经验介绍
19
作者 巴明玉 陈亚琳 +2 位作者 王娴 禄保平 燕树勋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24期203-206,共4页
总结介绍毛德西教授从虚、郁辨证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肥胖症属本虚标实之症,以虚为本,以郁为标,虚主以脾肾亏虚,郁主以邪热、痰湿、瘀血等邪实郁滞之象。肥胖症可辨证分为脾虚湿盛、胃热湿郁、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总结介绍毛德西教授从虚、郁辨证治疗肥胖症的临床经验。毛德西教授认为,肥胖症属本虚标实之症,以虚为本,以郁为标,虚主以脾肾亏虚,郁主以邪热、痰湿、瘀血等邪实郁滞之象。肥胖症可辨证分为脾虚湿盛、胃热湿郁、湿热内蕴、气滞血瘀、痰瘀互结五种证型,辨证运用参苓白术散、清胃散合平胃散、黄连温胆汤、柴胡疏肝散、导痰汤合桃红四物汤等为主方加减治疗,同时身心同治,注重精神的调摄,可获得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脾虚湿盛 胃热湿郁 湿热内蕴 气滞血瘀 痰瘀互结 毛德西
下载PDF
基于“痰夹瘀血”理论探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因机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丽珍 白瑞娜 +3 位作者 张路 朱雪莹 秦玲利 蔡雅杰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0期1420-1423,共4页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属中医“水肿”范畴,“虚、毒、瘀、水、痰、热”为其主要病理因素。笔者认为其发生发展过程符合痰瘀致病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以临证为契机,从“痰夹瘀血”理论探析BCRL与痰瘀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BCRL)属中医“水肿”范畴,“虚、毒、瘀、水、痰、热”为其主要病理因素。笔者认为其发生发展过程符合痰瘀致病的复杂性与多变性,以临证为契机,从“痰夹瘀血”理论探析BCRL与痰瘀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病机方面,初期络脉受损,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津凝成痰,血郁为瘀;中期痰瘀互结互化,胶痼不解,聚而成积;后期痰瘀蕴蓄,化热生火,燔灼气血,酿生毒邪。治疗方面,痰瘀内生治以燥湿化痰、活血利水,痰瘀互结治以化痰消瘀、软坚散结,痰瘀化毒治以祛邪解毒、涤垢化浊,可用二陈汤、四君子汤、四妙勇安汤为底方进行加减。此外,痰瘀之成,非一朝一夕,宿邪宜缓攻,以“缓”遣方用药,攻补兼施,时时顾护正气,缓缓图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