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脂DMPC Langmuir-Blodgett膜晶格结构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袁春波 丁德胜 +1 位作者 陆祖宏 刘举正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7-70,共4页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磷脂DMPC三层Langmuir-Blodgett(LB)膜的分子排列结构,结果表明:在磷脂LB膜的两相(液体压缩相Liquid-condensedphase和液体扩张相Liquid-e...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磷脂DMPC三层Langmuir-Blodgett(LB)膜的分子排列结构,结果表明:在磷脂LB膜的两相(液体压缩相Liquid-condensedphase和液体扩张相Liquid-expandedphase)共存时,液体压缩相中的磷脂分子排列紧密,取向一致,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因而能够得到分子图像。而液体扩张相中的磷脂分子排列松散,取向混乱。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难于得到分子图像。在液体压缩相中磷脂分子以单斜晶格结构排列,分子间隔为0.72nm.分子高度为2.1nm。这一结果和DMPC的单晶结构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生物膜 LB膜 晶格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替加环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艳艳 郑丽君 +4 位作者 张霞燕 吴振波 朱延焱 王海翔 田吉来 《药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730-734,770,共6页
目的本试验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替加环素脂质体。方法以胆脂比、药脂比、水化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包封率及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法,研究替加环素脂质体的最优制备工艺。结果替加环素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 目的本试验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替加环素脂质体。方法以胆脂比、药脂比、水化温度为影响因素,以包封率及载药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曲面试验设计法,研究替加环素脂质体的最优制备工艺。结果替加环素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为:水化温度60℃、药脂比1∶30、胆脂比1∶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替加环素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3.07%,载药量为3.00%。结论所选工艺可用于制备替加环素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脂质体 薄膜分散法 大豆磷脂 胆固醇
下载PDF
蛋白质和磷脂对天然胶乳成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明月 张冰冰 +2 位作者 郑兴邦 孙龙 廖双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03,109,共6页
成膜性是天然胶乳的重要工艺性能,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天然胶乳中蛋白质和磷脂的含量对其成膜性能有重要影响。文中采用高速冷冻离心、碱性蛋白酶及脂肪酶处理浓缩天然胶乳(CNRL)制备脱蛋白胶乳(DPNR)、脱脂肪胶乳(PNR)、脱蛋白脱脂肪... 成膜性是天然胶乳的重要工艺性能,直接影响制品的质量。天然胶乳中蛋白质和磷脂的含量对其成膜性能有重要影响。文中采用高速冷冻离心、碱性蛋白酶及脂肪酶处理浓缩天然胶乳(CNRL)制备脱蛋白胶乳(DPNR)、脱脂肪胶乳(PNR)、脱蛋白脱脂肪胶乳(P-DPNR),研究蛋白质和磷脂对天然胶乳粒径、相对分子质量、干燥性能及胶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并分析其成膜机理。结果表明,经过离心及酶处理后,蛋白质、磷脂含量降低,平均粒径变大;DPNR和PNR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降低1.33×10^5、1.34×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胶膜干燥速率提高;胶膜表面形貌趋于平坦,粗糙度R_a值降低。分析蛋白质和磷脂对胶乳成膜过程的影响,提出成膜过程机制图,成膜过程可分为水分蒸发、颗粒变形、聚集、相互扩散4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胶乳 蛋白质 磷脂 成膜性
下载PDF
基于薄膜干燥-真空抽滤技术的核桃油体提取及破乳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鲁明 裴昊铭 +1 位作者 徐永杰 陈业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1-248,共8页
为降低实际生产中油体破乳的成本,实现油体的绿色、高值化综合利用,该研究通过低速离心(2 862 g,15 min)将去衣核桃仁水提物分离成油体富集物、清液和沉淀组分,其中,油体富集物通过薄膜干燥和真空抽滤破乳制备核桃油和富含磷脂和膜蛋白... 为降低实际生产中油体破乳的成本,实现油体的绿色、高值化综合利用,该研究通过低速离心(2 862 g,15 min)将去衣核桃仁水提物分离成油体富集物、清液和沉淀组分,其中,油体富集物通过薄膜干燥和真空抽滤破乳制备核桃油和富含磷脂和膜蛋白的高值附加产品。在此过程中,系统考察了脂质和蛋白质在3个离心组分中的分布和性质,并研究了油体富集物在薄膜干燥过程中的破乳机制。结果表明:去衣核桃仁中的脂质主要分布在油体富集物(占核桃仁脂质总量的85.69%)中,而蛋白质主要分布在清液(占核桃仁蛋白质总量的23.58%,主要是清蛋白和球蛋白)和沉淀(占核桃仁蛋白质总量的65.04%,主要是谷蛋白)中。油体富集物在薄膜干燥的过程中表现出向变稠-变软-液态的形态转变,液态物料通过真空抽滤分离为游离油(占核桃仁脂质总量的81.78%)和磷脂-膜蛋白富集物。磷脂-膜蛋白富集物主要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中性脂占67.23%、蛋白质占19.41%(其中,膜蛋白占蛋白成分的50%以上)、磷脂占6.61%和其他成分(如鞘氨醇)占6.7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电导率分析表明,在薄膜干燥过程中,油体会随着水分的蒸发逐渐聚合为更大的油体,直至破乳释放出游离油,同时,蛋白质-磷脂膜从油体上挤压出来,而释放的游离油导致电导率在干燥期间出现急剧下降。该研究为油体破乳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核桃油的综合高附加值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油体 破乳 磷脂 油体膜蛋白 薄膜干燥 真空抽滤
下载PDF
制备乳脂肪球膜磷脂-维生素A脂质体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1
5
作者 郭晨峰 张微 刘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198,共4页
目的:制备可添加于婴儿液态配方乳的乳脂肪球膜磷脂-维生素A脂质体,并优化其制备参数。方法:本实验采用薄膜水合-高压均质法,应用乳脂肪球膜磷脂为膜材,制备维生素A脂质体,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之上,探讨制备脂质体过程中磷脂浓度、主药与... 目的:制备可添加于婴儿液态配方乳的乳脂肪球膜磷脂-维生素A脂质体,并优化其制备参数。方法:本实验采用薄膜水合-高压均质法,应用乳脂肪球膜磷脂为膜材,制备维生素A脂质体,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之上,探讨制备脂质体过程中磷脂浓度、主药与磷脂比例、胆固醇与磷脂比例、维生素E占磷脂百分比浓度、反应温度等制备因素对形成脂质体后包封率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旋转正交组合实验方法设计实验,经SAS软件与Matlab软件处理数据得到配方原料指标和反应温度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结果:优化得到制备脂质体工艺参数:磷脂浓度7.43%,磷脂与主药比例28.95∶1,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为6.53∶1,维生素E占磷脂百分比浓度为0.83%,反应温度59.58℃,得到优化后最高包封率为88.77%,脂质体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为球状囊泡。结论:本实验首次以乳脂肪球膜磷脂作为膜材包埋维生素A制备脂质体,将传统的薄膜水合法与高压均质法相结合,成功制备出可添加于婴儿食品的可食性脂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脂肪球膜磷脂 维生素A 薄膜水合-高压均质 脂质体
下载PDF
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聚集态的光谱与AFM研究(英文)
6
作者 柳汀汀 于安池 +4 位作者 罗国斌 赵新生 应立明 黄岩谊 黄春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不同表面压的LB膜上,应用光谱学和原子力显微镜学研究了由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多种聚集态.这些分子聚集态使光谱的峰值位移,谱带加宽.AFM的形貌图进一步说明了膦脂单分子膜的不均一性.根据激子理论,以45°取... 在不同表面压的LB膜上,应用光谱学和原子力显微镜学研究了由罗丹明标记的磷脂分子形成的多种聚集态.这些分子聚集态使光谱的峰值位移,谱带加宽.AFM的形貌图进一步说明了膦脂单分子膜的不均一性.根据激子理论,以45°取向角存在的罗丹明染料聚集体更符合-A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态 AFM 膦脂分子 LB膜 光谱学
下载PDF
渭北旱塬不同覆膜农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差异 被引量:7
7
作者 于亚军 张浩 +3 位作者 张子豪 王聪 王凯 蒋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78-2586,共9页
为研究降解/非降解膜和白/黑色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渭北旱塬玉米地为研究对象,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了非降解白膜、非降解黑膜、降解白膜、降解黑膜和不覆膜5种处理玉米收获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差异及... 为研究降解/非降解膜和白/黑色膜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渭北旱塬玉米地为研究对象,用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了非降解白膜、非降解黑膜、降解白膜、降解黑膜和不覆膜5种处理玉米收获期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差异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非降解膜处理土壤温度、含水量、全氮、碱解氮和硝态氮含量高于降解膜处理(P<0.05),在同是降解膜或非降解膜情况下,地膜颜色对土壤温度、含水量影响较小,对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取决于其是否可降解。非降解膜处理微生物PLFA总浓度较降解膜处理高29.5%(P<0.05),普通细菌、真菌、革兰氏阳性菌PLFA浓度较降解膜处理分别高26.3%、29.7%、58.7%(P<0.05),脲酶、碱性蛋白酶和脱氢酶活性也高于降解膜处理(P<0.05),其中碱性蛋白酶高出幅度最大,为42.4%,脲酶最小,为11.4%,黑色膜处理真菌与细菌PLFA浓度比(F/B)较白色膜处理高20.6%(P<0.05),并且非降解黑膜处理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PLFA浓度比(G^+/G^-)较非降解白膜处理低27.5%(P<0.05),表明非降解膜在提升微生物与酶活性方面优于降解膜,相同材料的黑色膜在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对土壤环境变化的缓冲能力方面较白色膜更有优势。冗余分析显示,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主要受土壤氮、磷、钾含量影响,土壤温度和含水量并非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关键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磷脂脂肪酸(PLFA)
下载PDF
磺化大豆磷脂新型加脂剂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高慧 方银军 +1 位作者 厉秋岳 陈海军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1999年第3期48-52,30,共6页
以大豆磷脂为原料,采用SO3 气相连续膜式磺化技术进行磺化反应,使磺化大豆磷脂HLB 值达12 ~16 ,再经中和、脱色等步骤制得色泽浅淡,具有优良亲水、乳化、渗透、低泡等性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本文研究了膜式磺化... 以大豆磷脂为原料,采用SO3 气相连续膜式磺化技术进行磺化反应,使磺化大豆磷脂HLB 值达12 ~16 ,再经中和、脱色等步骤制得色泽浅淡,具有优良亲水、乳化、渗透、低泡等性能的可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本文研究了膜式磺化反应器夹套水温、进料温度、SO3/ 空气流量、保护风流量等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磺化大豆磷脂产品的乳化力、渗透力、乳液稳定性和加脂性能均优于蓖麻油太古油,色泽与太古油相当,有明显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化大豆磷脂 大豆磷脂 加脂剂
下载PDF
血脑屏障渗透模型PAMPA的构建及其条件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付莹 吕金鹏 +3 位作者 李文建 丁淑敏 柳丽 宋国强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4期86-92,共7页
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tion assay,PAMPA)主要以人工磷脂作为生物膜来模拟药物跨膜的屏障,能测定通过被动扩散途径跨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该模型操作简单,成本低。以实验室合成的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在Mult... 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tion assay,PAMPA)主要以人工磷脂作为生物膜来模拟药物跨膜的屏障,能测定通过被动扩散途径跨过血脑屏障的药物,该模型操作简单,成本低。以实验室合成的化合物为研究对象,在MultiScreen~■ 96-well板上铺一层牛脑磷脂的十二烷溶液作为PAMPA模型,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化合物的血脑屏障渗透率。实验中发现亲脂性化合物水溶性较差,需要添加助溶剂以帮助溶解,因此考察了4种助溶剂(DMSO、乙腈、乙醇、正丙醇)对化合物溶解度的影响及助溶剂含量对磷脂膜完整性的影响,最终选择了浓度为10%的正丙醇做为助溶剂来进行渗透实验,测得了各个化合物的渗透率,并筛选出了渗透率最好的化合物,为将来的药物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人工膜渗透模型 血脑屏障 助溶剂 磷脂膜 渗透率
下载PDF
替尼泊苷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琳 楼兴法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771-774,共4页
目的优化薄膜分散法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的最佳处方。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等方法优化脂质体的处方。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处方为:磷脂DSPC和PEG 5 000-DOTMA比为4∶1,药... 目的优化薄膜分散法制备替尼泊苷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的最佳处方。方法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粒径和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等方法优化脂质体的处方。结果优化后的最佳处方为:磷脂DSPC和PEG 5 000-DOTMA比为4∶1,药物和磷脂比为1∶4,磷脂与胆固醇比为2∶1,乳化剂为卵磷脂。优化的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15.45nm,平均Zeta电位为25.54mV,平均包封率为91.32%,5±3℃放置180d和25±2℃放置30d各项指标变化不显著。结论制备的替尼泊苷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释放缓慢,稳定性和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尼泊苷 长循环阳离子脂质体 薄膜分散法 磷脂 卵磷脂 胆固醇
下载PDF
磺胺醋酰-氧氟沙星脂质体的制备及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强 张焕 +3 位作者 马峻 金学平 王璐 祝宏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3-378,共6页
目的 考察磺胺醋酰-氧氟沙星脂质体制备工艺中的各因素影响以及药物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磺胺醋酰-氧氟沙星脂质体,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粒径,过滤法分离游离药物,紫外线(UV)测定包封率,微孔显色法测定其抗菌活性... 目的 考察磺胺醋酰-氧氟沙星脂质体制备工艺中的各因素影响以及药物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磺胺醋酰-氧氟沙星脂质体,电子显微镜观察脂质体粒径,过滤法分离游离药物,紫外线(UV)测定包封率,微孔显色法测定其抗菌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来考察脂质体成膜时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和磷脂比对脂质体包封率以及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 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脂质体形态良好,粒径较大的脂质体可明显看到指纹状结构,确定此为多室脂质体。确定磺胺醋酰-氧氟沙星脂质体的较优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45℃,水浴时间3 h,磷脂比6∶1。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空白脂质体没有抗菌活性,杂合药物分子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结论 将杂合抗菌分子制作成脂质体能够较好地保护杂合分子,为新剂型的设计奠定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胺醋酰-氧氟沙星脂质体 薄膜分散-超声法 磷脂比 杂合分子 抗菌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