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ey spatial solitons due to two-photon photorefractive effect 被引量:35
1
作者 张宇 侯春风 孙秀冬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59-164,共6页
This paper predicts that grey spatial solitons can exist in two-photon photorefractive materials. In steady state and undcr appropriate external bias conditions, it obtains the grey spatial soliton solutions of the op... This paper predicts that grey spatial solitons can exist in two-photon photorefractive materials. In steady state and undcr appropriate external bias conditions, it obtains the grey spatial soliton solutions of the optical wave evolution equation. The intensity profile, phase distribution, and transverse velocity of these grey soliton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refractive effect spatial soliton photorefractive material
下载PDF
One-pot synthesis of mesosilica/nano covalent organic polymer composites and their synergistic effect in photocatalysis
2
作者 Chengbin Li He Li +2 位作者 Chunzhi Li Xiaomin Rena Qihua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1821-1830,共10页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provide a desirable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functional materials.Here,we report the one-pot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hybrid nanospheres by the in-situ sol-gel condensati...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materials provide a desirable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functional materials.Here,we report the one-pot synthesis of mesoporous hybrid nanospheres by the in-situ sol-gel condensation of tetraethoxysilane around surfactant micelle-confined nano covalent organic polymer(nanoCOP)colloids.The hybrid nanospheres containing nanoCOPs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mesosilica network,inherited the visible light responsive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Ps.The turnover frequency of the hybrid nanospheres is almost 12 times that of its corresponding bulk COP counterpart for the photocatalytic reductive dehalogenation of a-bromoacetophenone,which is attributed to activation of the Hantzsch ester reductant by the hydroxyl group.The existence of a volca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ity and nano COP/mesosilica ratio confirmed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nano COP and mesosilica.Our preliminary results suggest that hybridization of semiconductors and reactant-activating materials is an efficient strategy for enhancing the activity of a catalyst for photocat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alent organic polymers Mesoporous silica Hybrid materials Synergy effect PHOTOCATALYSIS Reductive dehylogenation reaction
下载PDF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Organic Solar Cells Parameters
3
作者 Belhocine-Nemmar Farida Harem Djediga Boughias Ouiza Belkaid Mohammed Said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12年第6期921-924,共4页
The dependence of the organic solar cells parameters, e.g., the shirt circuit current Isc, open circuit voltage Vo,., the fill factor FF and the efficiency eta on temperature is investigated. By expressing the differe... The dependence of the organic solar cells parameters, e.g., the shirt circuit current Isc, open circuit voltage Vo,., the fill factor FF and the efficiency eta on temperature is investigated. By expressing the different equations which link the parameters with temperature, it is observed that the short circuit current Isc increases so monotonous with temperature and then saturates to a maximum value before decreasing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open circuit voltage V∝ de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ing of the temperature. The fill factor FF and the efficiency eta which are directly related with short circuit current Isc and the open circuit voltage V∝ follow their var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lls parameters organic materials solar cells temperature effect.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Rare Earth Doped Alumina-Siloxane Gel and Its Modification on ER Effect 被引量:2
4
作者 邱关明 张明 +3 位作者 李幼荣 陆磊 陈海燕 Hiroshi Okamoto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49-253,共5页
A series of samples of alumina-siloxane gel wrapped by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doped with rare earths such as lanthanum, praseodymium, yttrium, gadolinium and europium were prepared. The structure features were... A series of samples of alumina-siloxane gel wrapped by poly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doped with rare earths such as lanthanum, praseodymium, yttrium, gadolinium and europium were prepared. The structure fea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icrograph,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um, X-ray diffraction spectrum,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um and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ests indicate that rare earths modify the electrorheological effects of the stable suspensions composed of samples stirred with silicon o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macromolecular material alumina-siloxane gel ER effect VISCOSITY rare earths
下载PDF
Progress in organic spintronics
5
作者 杨福江 韩士轩 解士杰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9-26,共18页
Recent progress in organic spintronics is given an informative overview, covering spin injection, detection, and trans-port in organic spin valve devices, and the magnetic field effect i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OSCs... Recent progress in organic spintronics is given an informative overview, covering spin injection, detection, and trans-port in organic spin valve devices, and the magnetic field effect in organic semiconductors (OSCs). In particular, we focus on our own recent work in spin injection and the organic magnetic field effect (OM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ganic material SPINTRONICS spin injection organic magnetic field effect
下载PDF
杂化纳米生物催化剂CALB@Fe_(3)O_(4)@ZIF-8的构建及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杜英杰 贾晓彤 +3 位作者 罗秀艳 崔建东 贾士儒 龚栋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4,49,共8页
以脂肪酶(lipase,CALB)为模型酶,利用功能性纳米材料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与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ZIF-8相杂化的同时,将CALB包埋在杂化材料中,制备杂化纳米生物催化剂CALB@Fe_(3)O_(4)@ZIF-8,研究了温度、机械... 以脂肪酶(lipase,CALB)为模型酶,利用功能性纳米材料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与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MOF)材料ZIF-8相杂化的同时,将CALB包埋在杂化材料中,制备杂化纳米生物催化剂CALB@Fe_(3)O_(4)@ZIF-8,研究了温度、机械搅拌转速、光照条件以及Fe_(3)O_(4)添加量对CALB@Fe_(3)O_(4)@ZIF-8活性的影响,获得制备CALB@Fe_(3)O_(4)@ZIF-8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0℃、转速400 r/min、光照波长380 nm、Fe_(3)O_(4)质量5 mg。在此条件下CALB@Fe_(3)O_(4)@ZIF-8的最大酶活回收率82%,比优化前提高了16%。随着具有光热效应的Fe_(3)O_(4)纳米粒子的加入,CALB@Fe_(3)O_(4)@ZIF-8表现出较强的光热效应,光照(光强和光照波长)显著提高酶与底物的亲和力和反应速率,使CALB@Fe_(3)O_(4)@ZIF-8表现出更高的酶活力。该研究为开发新型功能性纳米杂化MOF固定化酶生物催化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纳米材料 固定化酶 光热效应
下载PDF
不同装袋量下麦秆和毛叶苕子混合腐解特征
7
作者 刘婷 宋明丹 +2 位作者 韩梅 梁鑫宇 李正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76,共8页
掌握不同装袋量下麦秆、毛叶苕子混合的腐解过程,对青海东部农业区秸秆还田和培肥土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尼龙袋填埋试验,设置物料类型和装袋量两个因素,完全随机组合共9个处理。物料类型设麦秆(W)、毛叶苕子(H)、混合物料(WH)3个水平,... 掌握不同装袋量下麦秆、毛叶苕子混合的腐解过程,对青海东部农业区秸秆还田和培肥土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尼龙袋填埋试验,设置物料类型和装袋量两个因素,完全随机组合共9个处理。物料类型设麦秆(W)、毛叶苕子(H)、混合物料(WH)3个水平,装袋量设16、28、44 g 3个水平,研究3种物料类型在不同装袋量下的腐解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下有机物料腐解呈现前期快-中期慢-后期加快的变化规律,至腐解结束,物料类型对累计腐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麦秆、毛叶苕子、混合物料的累计腐解率平均为45.27%、76.75%、62.25%,表现为毛叶苕子>混合物料>麦秆。装袋量对累计腐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装袋量分别为16、28、44 g时,平均累计腐解率分别为62.84%、63.32%、58.11%,装袋量28 g下腐解最快。双库指数衰减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物料腐解过程中腐解残留率与积温的关系,方程的决定系数均>0.88,预测腐解残留率与实测腐解残留率的MPE、RMSE、nRMSE分别为8%、2.47、7.85%。麦秆、毛叶苕子和混合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平均分别为54.05%、31.32%、41.90%。物料混合显著提高了干物质量的易分解比例(P<0.01),装袋量为16、28、44 g时,混合效应值分别提高了13.27%、15.06%、8.61%,装袋量为28 g时混合效应最高。物料混合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易分解比例,腐解速率加快。麦秆和毛叶苕子混合能加快物料的腐解,当装袋量为28 g时(相当于麦秆、毛叶苕子还田量分别为5490、3393 kg·hm^(-2))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青海东部农业区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腐解规律 双库指数衰减模型 混合效应 模型评价
下载PDF
多色有机室温磷光材料设计策略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幻玲 范建忠 王传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0,共20页
多色有机室温磷光(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t,RTP)材料因其发射寿命长、颜色可调、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激发态性质可调控等独特的性质,在显示技术、防伪、数据加密以及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 多色有机室温磷光(Room 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t,RTP)材料因其发射寿命长、颜色可调、生物相容性好以及激发态性质可调控等独特的性质,在显示技术、防伪、数据加密以及传感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受限于有机材料的三重态激子固有的敏感性,其三重态发光性质的调控成为了一个重大挑战。因此,在有机体系中实现多色且稳定的RTP发射仍然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在多色有机RTP材料设计方面所取得的进展,重点介绍了卤素效应、晶体工程、聚集体效应以及主客体掺杂策略。通过精心选择和设计磷光分子,结合分子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和聚集态调控,成功实现了多种颜色的RTP发射。希望本文能为多色RTP材料的合理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并为多色RTP材料的各种前沿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色有机室温磷光材料 三重态激子 卤素效应 晶体工程 聚集体效应 主客体掺杂
下载PDF
可拉伸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材料与制备工艺研究进展
9
作者 谭琳 吴倜 +2 位作者 刘省珍 梁丽娟 俞朝晖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51-60,共10页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应用技术,可拉伸电子器件打破了传统刚性电路的限制,进一步拓展了光电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可拉伸有机场效应晶体管(STOFETs)可作为信号调制和电子开关元器件,正在被应用于可穿戴电子、植入式电子和类皮肤电子等领域。...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应用技术,可拉伸电子器件打破了传统刚性电路的限制,进一步拓展了光电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可拉伸有机场效应晶体管(STOFETs)可作为信号调制和电子开关元器件,正在被应用于可穿戴电子、植入式电子和类皮肤电子等领域。本文综述了近年来STOFETs核心材料及制备工艺的研究进展,包括电极、电介质层、有机半导体层材料,溶液法、印刷法、溶液沉积法等制备工艺,并介绍了STOFETs器件的相关应用。最后,对STOFETs器件存在的科学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拉伸 有机场效应晶体管 有机半导体材料 制备工艺
下载PDF
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
10
作者 曾德华 《聚酯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7-9,共3页
利用大田试验方法,对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无机材料主要以海泡石、蒙脱土以及骨粉为主,而有机材料主要包括菌渣、鸡粪。经过研究发现,无机-有机复配材料能够有效提高Cd污染土壤的pH值,pH值最多... 利用大田试验方法,对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Cd污染土壤的修复效应进行分析和研究。其中无机材料主要以海泡石、蒙脱土以及骨粉为主,而有机材料主要包括菌渣、鸡粪。经过研究发现,无机-有机复配材料能够有效提高Cd污染土壤的pH值,pH值最多增加0.96个单位。并且对不同的受污染土壤进行检测,土壤中的TCLP提取态Cd含量都降低。其中骨粉+有机材料对修复土壤的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效果最佳。因此,利用无机-有机复配材料对修复Cd土壤可以获得预期效果,可以在当前的Cd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复配材料 CD污染土壤 修复效应
下载PDF
多金属氧酸盐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吸附催化性能及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11
作者 郭思嘉 卢海斌 谢琳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3期455-462,共8页
锂硫电池因优异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1))和能量密度(2600 Wh∙kg^(−1)),以及活性物质硫储量丰富、环境友好和低成本等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储能电池。然而,在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可溶性多硫化锂极易溶解于电解液,导致氧化还原反... 锂硫电池因优异的理论比容量(1675 mAh∙g^(−1))和能量密度(2600 Wh∙kg^(−1)),以及活性物质硫储量丰富、环境友好和低成本等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储能电池。然而,在锂硫电池充放电过程中,可溶性多硫化锂极易溶解于电解液,导致氧化还原反应缓慢,且在溶度差作用下扩散到负极参与副反应,从而不可逆地降低了活性材料的含量,进而使锂硫电池出现放电容量低、容量衰减较快等问题。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是一类以金属或金属团簇为中心、有机配体为连接单元,在共价键的作用下自组装形成的多孔晶体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高度有序的孔结构及结构可调性等优点,且可被有效人为设计功能化特性。因此,设计了一种具有孔道缺陷的多金属氧酸盐功能化金属有机框架材料(Fe-NENU-5),用作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的硫载体。Fe-NENU-5的孔道缺陷,一方面可提供载硫与多硫化锂反应的空间,另一方面可使得缺陷孔道内的多金属氧酸盐能够有效吸附和催化转化多硫化锂,从而极大抑制了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提高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Fe-NENU-5/S正极所构建的锂硫电池在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方面远优于NENU-5/S的锂硫电池,在电流密度1 C下循环50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仍有617 mAh∙g^(−1)。此外,在高载量4.7 mg·cm^(−2)下,锂硫电池放电容量可达3.1 mAh·cm^(−2)。本研究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储能需求,解决锂硫电池放电容量差及循环寿命低的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多金属氧酸盐 锂硫电池 穿梭效应 催化 吸附 正极 高载量
下载PDF
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的改良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62
12
作者 詹其厚 袁朝良 张效朴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0-425,共6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温室培育试验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探讨了三种有机物料对淮北低产土壤—砂姜黑土的改良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 ,有机物料回归土壤能增加土壤孔隙度 ,降低容重 ,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 ,提高土壤的缓...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温室培育试验和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 ,探讨了三种有机物料对淮北低产土壤—砂姜黑土的改良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 ,有机物料回归土壤能增加土壤孔隙度 ,降低容重 ,改善土壤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 ,提高土壤的缓冲性。同时提供多种有效养分 ,培肥土壤 ,并表现为增加作物产量。其机理不仅在于所提供的腐殖质能降低砂姜黑土中含量过高的蒙脱石矿物的剪切应力 ,抑制其胀缩性 ,而且还在于它们能提供形成有机无机复合团聚体所必须的活性有机胶体 ,以及其有机酸能溶解土中原有的CaCO3成为活性的Ca2 + 离子 ,后者是形成复合团聚体的桥梁 ,从而改善了土壤的结构性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砂姜黑土 改良效应 改良机制
下载PDF
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的吸附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爱民 冉炜 代静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71-680,共10页
本文综述了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的吸附机理,包括配位交换、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离子交换及阳离子桥;阐述了不同分子大小及亲疏水性组分的天然有机质在矿物上的吸附行为;讨... 本文综述了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吸附行为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天然有机质与矿物间的吸附机理,包括配位交换、范德华力、静电引力、疏水作用、离子交换及阳离子桥;阐述了不同分子大小及亲疏水性组分的天然有机质在矿物上的吸附行为;讨论了影响吸附行为的环境条件(pH,离子强度)及天然有机矿物体系对全球碳循环、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产生的环境效应,并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有机质 矿物 吸附 环境效应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稀土PVC稳定剂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1
14
作者 彭振博 胡斌 +1 位作者 苏庆德 曲锦忠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稀土化合物可以作为聚氯乙烯稳定剂,硬脂酸稀土是稀土复合稳定剂的重要成分。本文通过研究PVC与硬脂酸镧及其它硬脂酸盐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探讨了硬脂酸盐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机制,发现了稀土化合物对PVC的特殊稳定机制,即改变PVC的构象... 稀土化合物可以作为聚氯乙烯稳定剂,硬脂酸稀土是稀土复合稳定剂的重要成分。本文通过研究PVC与硬脂酸镧及其它硬脂酸盐作用前后的红外光谱,探讨了硬脂酸盐对PVC的热稳定作用机制,发现了稀土化合物对PVC的特殊稳定机制,即改变PVC的构象和抑制脱氯化氢的作用,并对稀土稳定剂独特的协同作用做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材料 聚氯乙烯稳定剂 红外光谱 协同作用 稀土
下载PDF
双光子光折变介质中屏蔽光伏空间孤子 被引量:3
15
作者 吉选芒 姜其畅 刘劲松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16-818,822,共4页
为了得到更完善的双光子屏蔽光伏孤子理论,采用光束的空间宽度不是远小于晶体宽度的条件,对有偏压的双光子光伏光折变介质中空间光孤子理论进行了修正,得出了明孤子和暗孤子数值积分解。结果表明,双光子屏蔽光伏孤子源于对外加电场的非... 为了得到更完善的双光子屏蔽光伏孤子理论,采用光束的空间宽度不是远小于晶体宽度的条件,对有偏压的双光子光伏光折变介质中空间光孤子理论进行了修正,得出了明孤子和暗孤子数值积分解。结果表明,双光子屏蔽光伏孤子源于对外加电场的非均匀空间屏蔽和光伏效应,不同于起源于对外电场非均匀屏蔽的屏蔽孤子和起源于光伏效应的光伏孤子。当光伏效应被忽略时,屏蔽光伏孤子退化成屏蔽孤子,空间电荷场就是屏蔽孤子的空间电荷场;当外加电场为0时,屏蔽光伏孤子退化成开路或闭路的光伏孤子,空间电荷场就是晶体中的光伏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光折变效应 双光子光折变介质 空间孤子
下载PDF
中间段光折变晶体材料参数的测量原理 被引量:3
16
作者 吉选芒 王金来 +1 位作者 刘劲松 安毓英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5-167,共3页
提出了中间段光折变晶体材料参数的测量原理。利用公开报道的关于Ce∶KNSBN双光束耦合的实验数据计算了该晶体的材料参数。实验与理论结果相吻合。
关键词 光折变效应 材料参数 双光束耦合 晶体
下载PDF
淹水培养条件下铵态氮肥对土壤氮素的激发效应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世清 李生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61-367,共7页
应用淹水培养方法 ,研究了铵态氮肥对土壤氮素的激发效应。结果表明 ,肥料和培养期间矿化出的铵态氮不可避免地会被粘土矿物固定。因此 ,在测定激发效应时 ,只有考虑这一部分氮素 ,才能获得可靠结果。土壤中有机物料不同 ,氮肥的激发效... 应用淹水培养方法 ,研究了铵态氮肥对土壤氮素的激发效应。结果表明 ,肥料和培养期间矿化出的铵态氮不可避免地会被粘土矿物固定。因此 ,在测定激发效应时 ,只有考虑这一部分氮素 ,才能获得可靠结果。土壤中有机物料不同 ,氮肥的激发效应不同。土壤中有机物料C/N比值低时 ,氮肥会表现出正激发效应 ,反之则为负激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铵态氮肥 淹水培养 土壤 氮素 激发效应
下载PDF
磷与有机物配施对南方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邢颖 廖青 +5 位作者 梁潘霞 潘丽萍 陈锦平 黄太庆 刘永贤 江泽普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3,共7页
硒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极易被固定,其有效性较低,影响该区域茶树硒吸收。通过研究磷与氨基酸和黄腐酸对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为提高南方富硒茶园土壤有效硒和茶叶硒吸收率提供理论依据。茶园田间试验采用磷(P)、氨基酸(A)、黄腐酸(H)三... 硒在南方酸性土壤中极易被固定,其有效性较低,影响该区域茶树硒吸收。通过研究磷与氨基酸和黄腐酸对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为提高南方富硒茶园土壤有效硒和茶叶硒吸收率提供理论依据。茶园田间试验采用磷(P)、氨基酸(A)、黄腐酸(H)三因素,磷两水平设计,磷处理水平为P1(168.8 kg/hm^(2))、P2(337.5kg/hm^(2)),氨基酸与黄腐酸不设梯度,施用量均为112.5 kg/hm^(2),共设置7个处理,各处理分别为CK、A、P1-A、P2-A、H、P1-H和P2-H,研究有机物料单施或磷与有机物料配施对茶叶硒含量及茶园土壤硒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氨基酸单施(A)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茶叶硒含量均显著高于CK,较CK分别提高40.03%和20.40%;(2)氨基酸单施(A)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施用氨基酸(A)有效硒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可溶态硒的增加,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的有效硒主要来源于可溶态硒和交换态硒的增加;(3)氨基酸单施(A)和氨基酸与高磷配施(P2-A)均提高了可溶态硒中四价硒的含量,是茶叶硒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氨基酸和黄腐酸虽均为有机酸类,但在南方茶园中氨基酸对土壤硒的活化作用更佳,氨基酸单施或与高磷配施后能提高土壤硒的有效性,进而改善茶叶硒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茶园 有效硒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铀富集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赵军龙 谭成仟 刘池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8-165,共8页
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主要富集于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地层,天然气主要为下古生界气藏,煤主要赋存于石炭系至侏罗系诸多地层。收集到的地质、测井资料和岩芯分析资料表明铀赋存于盆地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三叠系、侏... 前人研究成果分析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主要富集于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地层,天然气主要为下古生界气藏,煤主要赋存于石炭系至侏罗系诸多地层。收集到的地质、测井资料和岩芯分析资料表明铀赋存于盆地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白垩系地层,铀在盆地深部和浅部地层赋存特征不同,深部地层的高自然伽马异常与铀丰度相关性显著。断裂构造存在证据和分布特征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断裂构造发育,且对铀元素分布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表明,盆地历经的构造运动和沉积环境变迁决定了多种矿产的赋存特征,盆地中油、气、煤对铀富集分布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盆地内有机质丰度与铀异常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铀富集 影响因素 断裂 有机质
下载PDF
用于相位恢复和滤波的光折变材料光学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连来 罗炫 +8 位作者 陈姝帆 曹林洪 黄进 刘红婕 王凤蕊 方瑜 张庆军 屈玉峰 蒋晓东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05-209,共5页
采用后重氮偶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咔唑类聚磷腈有机光折变材料。采用氢谱核磁共振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热重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该聚合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230℃开始分解,450℃... 采用后重氮偶合法,合成了一种新型含咔唑类聚磷腈有机光折变材料。采用氢谱核磁共振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热重法和差示扫描量热法对该聚合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230℃开始分解,450℃时基本分解完全。UV-Vis表明波长在360nm与570nm之间的宽的吸收带是由于共轭长度的增加产生的,因此可以调整参加偶合反应的重氮盐比例,来控制偶氮生色团功能组分的接入含量。在未使用外加电场及事先极化的条件下对聚合物进行了二波耦合与四波混频实验,证明了聚合物的光折变特性。得到聚合物P-2和P-3的二波耦合增益系数分别为38cm-1和53.6cm-1,聚合物P-2和P-3的四波混频衍射效率分别为2.7%和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重氮偶合 聚磷腈 有机光折变材料 二波耦合 四波混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