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TICLES USED IN PHRASAL VERBS
1
作者 孙秀珍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X期15-19,48,共6页
The large number of expressions like "break out, come across", etc. form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 the modern English vocabulary. Such combinations of a common verb plus one or more than one particle a... The large number of expressions like "break out, come across", etc. forms an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in the modern English vocabulary. Such combinations of a common verb plus one or more than one particle are called "phrasal verbs". They are used casually and colloquially in everyday speech. Because of their simplicity and effectiveness, phrasal verbs are more and more used in modern English,especially in the last thirty years. So,a mastery of phrasal verbs wi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TICLES USED IN phrasal verbS OVER
下载PDF
A View of Research on English Polysemous Phrasal Verbs
2
作者 LU Zhi SUN Jua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8期649-659,共11页
Phrasal verbs, accounting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modem language, pose numerous challenges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of English, who usually view verb + particle combinations random. The issue of unpredictabilit... Phrasal verbs, accounting for a large proportion in modem language, pose numerous challenges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of English, who usually view verb + particle combinations random. The issue of unpredictability is obviously a problem for English learners. Making things worse, many phrasal verbs are polysemous. For one thing, one phrasal verb may have multiple meanings; for another, several phrasal verbs ma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meanings. While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y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English polysemous phrasal verbs. Researchers apply cognitive linguistic theory in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ind that the multiple senses of phrasal verbs are actually systematic and motivated. The present study summarizes studies of polysemous phrasal verb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approaches and cognitive approaches as well as the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it and analyzes the shortage of traditional approaches on phrasal verbs. Lastly, this paper illustrates some drawbacks of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assessment of Boers (2011) and points out some suggestions on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semous phrasal verbs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ory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下载PDF
A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English Phrasal Verb and the syntactic test
3
作者 WANG Xiao-hui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4期62-63,143,共3页
English phrasal verb originated from Old English,and originally produced in Anglo-Saxon.It evolut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from Old English,Middle English to Early Modern English,and it has ... English phrasal verb originated from Old English,and originally produced in Anglo-Saxon.It evolut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different historical stages from Old English,Middle English to Early Modern English,and it has now become a very active and rapidly developing part of Contemporary English.A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syntactic test methods of phrasal verbs can make us fully distinguish the rela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phrasal verbs,prepositional verbs and Prepositional phrase verbs.It is easy to grasp the usage of English phrasal verb after understanding the word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下载PDF
How to Memorise Phrasal Verbs
4
作者 Fu Shubin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98-101,共4页
EnglishphrasalverbsformanimportantunitinEnglishlanguage.PhrasalverbsappearveryfrequentlyinEnglisharticles.F... EnglishphrasalverbsformanimportantunitinEnglishlanguage.PhrasalverbsappearveryfrequentlyinEnglisharticles.Furthermore,inman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d phrases.memorise phrasal verbS MEANINGS COMBINE TYPICAL RELATIONSHIP
下载PDF
概念型教学法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习得效应
5
作者 王文斌 魏玉凤 《外语教育研究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6,91,共13页
本文聚焦于英语短语动词的分类及多义短语动词的语义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概念型教学法(CBLI)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习得效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1)CBLI有助于学习者对短语动词概念的习得,而且该效果具有可持续性;(2)学习者... 本文聚焦于英语短语动词的分类及多义短语动词的语义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考察概念型教学法(CBLI)对中国大学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习得效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1)CBLI有助于学习者对短语动词概念的习得,而且该效果具有可持续性;(2)学习者的表现随短语动词隐喻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与方位和体式短语动词相比,CBLI对学习者习得隐喻式短语动词的效果更好,而且这种效果也具有可持续性;(3)CBLI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隐喻性概念意识和概念系统思维。较高得分者构建完整行动导向基础图式(SCOBA)的表现更好,能更加准确地提炼出短语动词的核心意义,其SCOBA更具图式化特征,抽象程度更高,而较低得分者的SCOBA却较为具体,更依赖于具体的语境,不具备概括性和可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概念型教学 大学英语学习者 完整行动导向基础图式
下载PDF
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回避行为的研究:回顾与反思
6
作者 陈香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0-64,70,110,共7页
回避行为在二语习得和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它一方面是一种避免犯错的消极策略,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维持交际的积极策略。短语动词是英语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也是英语学习中很难掌握的一个内容。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对回避产生的原因及回... 回避行为在二语习得和语言交际中普遍存在。它一方面是一种避免犯错的消极策略,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维持交际的积极策略。短语动词是英语中一个非常特殊的结构,也是英语学习中很难掌握的一个内容。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对回避产生的原因及回避行为的分类等方面的研究,对比和反思现有关于英语短语动词回避行为的研究在重要概念的界定和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行为 短语动词 回顾与反思
下载PDF
学术英语语境中小品词“down”的认知语义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7
作者 赵一卜 宫英瑞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英语短语动词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介词或副词组成,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多聚焦短语动词习得和语义生成加工机制,或具体某一介词探究其认知语义,鲜有研究将理论发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占重要地位的学术... 英语短语动词由一个动词和一个介词或副词组成,是英语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研究多聚焦短语动词习得和语义生成加工机制,或具体某一介词探究其认知语义,鲜有研究将理论发现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尤其是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占重要地位的学术英语写作教学。以LinDEAP语料库中的“verb+down”短语动词为研究对象,借助意象图式与隐喻理论探讨学术英语语境中常用的“verb+down”短语动词结构的基本意义与延伸意义。研究发现,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常常用到五种基本意象图式,它们投射到数量域、事件域和时间域三个目标域的频率很高。这说明,在教学实践中,可通过此法促进学生对短语动词的系统理解和使用,使学习过程更具科学性与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小品词“down” 意象图式 认知语义
下载PDF
英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回避现象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彬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64,共5页
本研究通过多项选择测试和访谈,调查了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两种类型的英语短语动词的回避情况。结果发现,中级水平学习者总体上回避使用英语短语动词,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都倾向于回避使用比喻性的短语动词。这是由短语动词本身的... 本研究通过多项选择测试和访谈,调查了不同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对两种类型的英语短语动词的回避情况。结果发现,中级水平学习者总体上回避使用英语短语动词,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都倾向于回避使用比喻性的短语动词。这是由短语动词本身的语义特点、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语言学习环境以及学习者所采取的保险策略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习者 短语动词 回避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习得:从以使用为基础的视角——以“V+down”构式为例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瑛 许媛鹓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09-114,共6页
本文从以使用为基础的视角研究具有中等水平的成年外语学习者对一种具有不同概念的英语短语动词构式的习得。研究结论为:(1)即使没有采用明确的认知教学法,以使用为基础的外语学习者能对"V+down"构式的概念进行概括,与明确采... 本文从以使用为基础的视角研究具有中等水平的成年外语学习者对一种具有不同概念的英语短语动词构式的习得。研究结论为:(1)即使没有采用明确的认知教学法,以使用为基础的外语学习者能对"V+down"构式的概念进行概括,与明确采用认知教学法的学习者没有显著性差异。(2)隐喻推理能力需要明确的认知教学指导。因此,我们认为,概念相关的一种短语动词的学习效果优于概念不相关的多种短语动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尽量能把以使用为基础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主动加工过程与明确的认知教学法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短语动词 习得 以使用为基础的模型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以get off为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瑛 范丽丽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93-97,共5页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概念合成理论 认知隐喻和转喻
下载PDF
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短语动词习得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鹏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短语动词是中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LOCNESS语料库,发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过程中,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用,而比喻义的短语动词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现象。所有存在使用回避现... 短语动词是中国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和LOCNESS语料库,发现在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的过程中,语义透明的短语动词存在一定程度的超用,而比喻义的短语动词则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现象。所有存在使用回避现象的短语动词,其使用频率随着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仍远低于母语学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短语 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 LOCNESS
下载PDF
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以V+up短语动词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苗兴伟 刘理花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20-25,共6页
文章以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含up的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发现小品词up既包含空间意义也包含隐喻意义,并且小品词和动词对于短语动词的语义构成都极其重要。研究表明,"V+up"通常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 文章以意象图式和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含up的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进行认知语义分析,发现小品词up既包含空间意义也包含隐喻意义,并且小品词和动词对于短语动词的语义构成都极其重要。研究表明,"V+up"通常表示一个力作用于一个实体,使之发生位置、数量、状态的改变,因此语义上表现为致使意义。这种语义致使结构可由空间域通过隐喻拓展至心理域和社会域。文章从认知语义的视角对英语及物性短语动词的语义机制进行了全新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及物性短语动词 意象图式 概念隐喻 致使意义
下载PDF
从功能视角看英语“动词词组”及其在句法中的不连续现象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伟 闫振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5-33,共9页
传统语法、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从不同角度对"动词词组"的不连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内,重新界定了"动词词组"这一概念,并区分了传统语法和悉尼语法对此概念的描述和解释。本文认为"... 传统语法、悉尼语法和加的夫语法从不同角度对"动词词组"的不连续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本文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内,重新界定了"动词词组"这一概念,并区分了传统语法和悉尼语法对此概念的描述和解释。本文认为"动词词组"由主要动词和主要动词延长成分构成,后者又可以由副词、介词或副词+介词填充;"动词词组"不连续和其他词组中的不连续现象类似,可以在树形图中直接体现;而在系统功能语法范围内,这种不连续主要归因于三个方面:语义重心的后置、信息单位的分布和语域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思想 短语动词 动词词组 不连续现象
下载PDF
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短语动词教学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文卫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85-89,共5页
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用实证的方法对比了以提高学生隐喻意识为基础的认知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对中国学生习得短语动词的影响。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以提高隐喻意识为基础的认知教学效果显著优于控制组传统的短语动词教... 以概念隐喻理论为框架,用实证的方法对比了以提高学生隐喻意识为基础的认知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对中国学生习得短语动词的影响。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以提高隐喻意识为基础的认知教学效果显著优于控制组传统的短语动词教学,而且学习者能将所学隐喻知识迁移到新的短语动词学习任务中。研究证实隐喻意识的提高能够促进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短语动词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隐喻 意象图式 小品词 英语短语动词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文卫霞 李洪青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45-48,共4页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 文章概述了国内外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情况,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提出的对英语短语动词教学,应该走以小品词为中心的处理道路和以意象的方式给学习者呈现短语动词中小品词的多义性的方法,以及通过隐喻扩展分析短语动词语义的方法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能够促进外语学习者对英语短语动词的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短语动词 小品词 传统方法 认知教学法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龙菊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6-69,共4页
英语短语动词常用但极其复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容器图式为基础,基于射体-界标概念,从语义网络的概念化分类,描述解释其隐喻延伸意义,以帮助学习者联想、理解、归纳记忆短语动词之多义,减轻学习者死记硬背之苦,以期能给教、学以更... 英语短语动词常用但极其复杂。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以容器图式为基础,基于射体-界标概念,从语义网络的概念化分类,描述解释其隐喻延伸意义,以帮助学习者联想、理解、归纳记忆短语动词之多义,减轻学习者死记硬背之苦,以期能给教、学以更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射体-界标 隐喻 容器图式 概念化 语义网络
下载PDF
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海燕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短语动词是动词与副词性或介词性小品词的组合,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动词概念。短语动词的数量增加和广泛使用,是现代英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并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文章综述了国内外对英语短语动词的研究。
关键词 短语动词 句法 语义 认知
下载PDF
十年来国内英语短语动词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谦 俞珏 《普洱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7-80,共4页
英语短语动词是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近年来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论题。从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内容和存在问题与建议几个方面对国内十年来英语动词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可以让研究者了解其研究发展的脉络... 英语短语动词是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近年来受到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了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论题。从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内容和存在问题与建议几个方面对国内十年来英语动词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可以让研究者了解其研究发展的脉络与趋势,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短语动词 十年 研究现状 研究内容 问题与建议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使用调查——以短语动词的及物性为自变量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凤琴 张黎娜 《甘肃高师学报》 2012年第6期35-37,共3页
本研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采用语料对比分析的方法,回答两个问题:1)PVs在两个子库中是如何分布的?2)及物性对短语动词使用的正确性是否有影响?如果有,这种影响是否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弱化?研究结果表明:1)高水平英语学习... 本研究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采用语料对比分析的方法,回答两个问题:1)PVs在两个子库中是如何分布的?2)及物性对短语动词使用的正确性是否有影响?如果有,这种影响是否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弱化?研究结果表明:1)高水平英语学习者使用的及物PVs多于低水平英语学习者;2)在子库St2和St4中,及物性对PVs使用的正确性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且随着英语水平的提高,这种影响有所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语动词 中国英语学习者 语料对比分析 及物性
下载PDF
从广度和深度看中国英语学习者短语动词的使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凤琴 《甘肃高师学报》 2010年第1期77-80,共4页
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通过机辅语料检索与人工分析相结合,主要调查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两个水平的学习者在短语动词的使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个水平的学习者在使用某一短语动词时,其意义通... 基于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通过机辅语料检索与人工分析相结合,主要调查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短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两个水平的学习者在短语动词的使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个水平的学习者在使用某一短语动词时,其意义通常只限于第一或第二义项,说明学习者只掌握了短语动词的基本用法,对短语动词词汇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掌握不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方法 短语动词 中国英语学习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