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bachol promotes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during oral resuscitation of burn shock 被引量:10
1
作者 Sen Hu Jin-Wei Che Yi-jun Tian Zhi-Yong Sh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13期1746-1752,共7页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arbachol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a dog model of oral resuscitation for burn shock. METHODS: Twenty Beagle dogs with intub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jugular vein and jejunum...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arbachol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a dog model of oral resuscitation for burn shock. METHODS: Twenty Beagle dogs with intubat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jugular vein and jejunum for 24 h were subjected to 35% total body surface area fullthickness burn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o fluid resuscitation (NR, n = 10), in which animals did not receive fluid by any means in the first 24 h postburn; oral fluid resuscitation (OR, n = 8), in which dogs were gavaged with glucose-electrolyte solution (GES) with volume and rate consistent with the Parkland formula; and oral fluid with carbachol group (OR/CAR, n = 8), in which dogs were gavaged with GES containing carbachol (20 μg/kg), with the same volume and rate as the OR group. Twenty-four hours after burns, all animals were given intravenous fluid replacement, and 72 h after injury, they received nutritional support. Hemodynamicand gastrointestin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serially with animals in conscious and cooperative state. RESULTS: 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 cardiac output and plasma volume dropped markedly, and gastrointestinal tissue perfusion was reduced obviously after the burn injury in all the three groups. Hemodynamic parameters and gastrointestinal tissue perfusion in the OR and OR/CAR groups were promoted to pre-injury level at 48 and 72 h, respectively, while hemodynamic parameters in the NR group did not return to pre-injury level till 72 h, and gastrointestinal tissue perfusion remained lower than pre-injury level until 120 h post-burn. CO 2 of the gastric mucosa and intestinal mucosa blood flow of OR/CAR groups were 56.4 ± 4.7 mmHg and 157.7 ± 17.7 blood perfusion units (BPU) at 24 h postburn,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ose in the OR group (65.8 ± 5.8 mmHg and 127.7 ± 11.9 BPU, respectively, all P < 0.05). Gastric emptying and intestinal absorption rates of GE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to the lowest level (52.8% and 23.7% of pre-injury levels) in the OR group at about 2 and 4 h post-burn, and did not return to 80% of pre-injury level until 24 h. In the first 24 h postburn, the rate of gastric emptying and intestinal water absorption were elevated by a mean 15.7% and 11.5%, respectively, in the OR/CAR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OR group. At 5 days, the mortality in the NR group was 30% (3/10), 12.5% in the OR group (1/8), and none in the OR/CAR group. CONCLUSION: Carbachol had a beneficial effect on oral resuscitation of burn shock by promoting gastric emptying and intestinal absorption in our canin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rn shock Fluid therapy oral rehydration CARBACHOL Animal model Gastric emptying Intestinal absorption
下载PDF
口服吸收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单进军 狄留庆 吴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70-272,共3页
以国内外近期文献为依据,介绍了各种口服吸收模型的实验方法和特点,并对近几年来口服吸收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提示开展中药口服吸收的研究不但可以为中药口服剂型方案和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结合中医药理论... 以国内外近期文献为依据,介绍了各种口服吸收模型的实验方法和特点,并对近几年来口服吸收模型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提示开展中药口服吸收的研究不但可以为中药口服剂型方案和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可以结合中医药理论,科学地阐述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从而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吸收模型 中药 综述
下载PDF
Caco-2细胞模型在药物体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3
作者 廖沙 谢剑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6-419,共4页
Caco-2细胞模型是一种筛选药物离体口服特性的模型,已广泛用于评价药物在小肠的吸收特性和各种转运机制的研究。现综述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药物的小肠吸收、代谢以及高通量筛选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CACO-2细胞模型 口服给药 小肠吸收 小肠代谢 高通量筛选
下载PDF
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广立 程翼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对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近10年较具影响力的隔室类模型———隔室吸收与转运模型(CAT/ACAT)、胃肠道转运吸收模型(GITA)、Grass模型(IDEATM)及管状类模型———Willmann模型给予了分析与评价。... 对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近10年较具影响力的隔室类模型———隔室吸收与转运模型(CAT/ACAT)、胃肠道转运吸收模型(GITA)、Grass模型(IDEATM)及管状类模型———Willmann模型给予了分析与评价。口服药物胃肠道吸收机理预测模型对于新药筛选及计算机辅助制剂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药物 胃肠道吸收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生理的口服吸收模型在仿制药研发中的应用和趋势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丽 杨进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9期961-965,共5页
建立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有助于准确分辨出仿制药与参比制剂在有效性、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的药学差异,这对于仿制药的开发意义重大。与传统的房室模型反卷积法相比,基于生理的口服吸收模型可从口服吸收药时曲线中分离出渗透、代谢... 建立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有助于准确分辨出仿制药与参比制剂在有效性、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相关的药学差异,这对于仿制药的开发意义重大。与传统的房室模型反卷积法相比,基于生理的口服吸收模型可从口服吸收药时曲线中分离出渗透、代谢或转运的动力学过程,从而更为准确地描述体内吸收曲线,更好地建立起体内外相关性。目前,基于生理的口服吸收模型已被欧美制药企业普遍用于剂型开发和生物等效性试验的支持,并被FDA推荐为促进仿制药开发的主要工具之一。本文综述了基于生理的口服吸收模型的应用进展、研究策略和面临的挑战与希望,以期支持我国目前正在开展的仿制药研发和一致性评价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生理的口服吸收模型 仿制药
下载PDF
细胞共培养模型在口服药物吸收研究中的应用
6
作者 黎迎 朱春燕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289-292,327,共5页
细胞共培养体系能很好地模拟人体小肠生理环境,准确预测药物在肠道内的转运和代谢情况,增强体外细胞模型与整体动物实验研究之间的相关性,近年来在评价口服药物吸收方面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药研发过程中评价药物口服吸收的热... 细胞共培养体系能很好地模拟人体小肠生理环境,准确预测药物在肠道内的转运和代谢情况,增强体外细胞模型与整体动物实验研究之间的相关性,近年来在评价口服药物吸收方面发挥着越发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新药研发过程中评价药物口服吸收的热点。综述体外模拟肠道环境的细胞共培养模型,并对其应用于口服药物研发的体外评价吸收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模型 共培养体系 口服药物 胃肠道吸收 新药筛选
下载PDF
口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体外吸收模型的发展与内吞机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安迪 纪奉奇 +5 位作者 张春鹏 赵文婷 陈希 李丹露 海鑫 赵祎镭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3-869,共7页
目的研究口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体外吸收模型及内吞机制,为其吸收效果评价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查询2006年1月-2021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口服吸收模型与内吞机... 目的研究口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体外吸收模型及内吞机制,为其吸收效果评价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等数据库查询2006年1月-2021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口服吸收模型与内吞机制研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随着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口服吸收模型从Caco-2细胞模型和MDCK细胞模型等单一细胞模型,逐渐发展到应用Caco-2/HT29细胞模型、Caco-2/M细胞模型和Caco-2/HT29/Raji B细胞模型等共培养模型进行体外研究。目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的机制研究仍是以Caco-2细胞模型和MDCK细胞模型为基础进行考察,主要表现为网格蛋白、小窝蛋白、巨胞饮等多种途径共存的内吞机制。结论为了更好地构建口服纳米药物递送系统,细胞吸收及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模拟小肠吸收的细胞模型及内吞机制的深入研究都将促进口服纳米药物的合理构建与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递送系统 口服吸收 细胞模型 内吞机制 CACO-2细胞
下载PDF
中药多糖口服吸收及其标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卫丰 邓双雁 +4 位作者 欧阳辉 杨雯静 付佳宁 韦黄庆 李琼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1-269,共9页
多糖是中药重要的物质基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因中药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大,对其结构解析及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都面临技术挑战,当前对其构效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而口服吸收机制研究相对缓慢。深入研究中... 多糖是中药重要的物质基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衰老等多种药理活性。因中药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大,对其结构解析及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都面临技术挑战,当前对其构效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突破,而口服吸收机制研究相对缓慢。深入研究中药多糖的口服吸收机制不仅对解释其在体内的作用路径和药效发挥至关重要,还有助于其药理作用的解释、临床的合理应用和新作用靶点的发现。近年来,随着荧光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的应用为多糖的口服吸收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推动了中药多糖口服吸收研究的发展。该文综述了中药多糖的口服吸收途径及标记技术,认为其可通过跨膜、细胞旁路、M细胞介导的转运等途径口服吸收,其中跨膜途径是主要的吸收途径,并对4种荧光标记法和同位素标记法与中药多糖的标记反应进行了归纳总结,为评价中药多糖的吸收途径、筛选活性中药多糖、建立药效模型及全面阐明中药多糖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多糖 口服吸收 构效关系 标记技术 结构解析 药效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生理药动学模型研究马来酸阿塞那平舌下膜的体内吸收机制
9
作者 陈芳 贾秋予 +2 位作者 王兵 相小强 王浩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44-352,共9页
采用GastroPlus^(TM)软件的口腔房室吸收转运(OCCAT)模型和高级房室吸收转运(ACAT)模型,结合马来酸阿塞那平舌下膜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试验结果,构建并验证了马来酸阿塞那平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定量考察了... 采用GastroPlus^(TM)软件的口腔房室吸收转运(OCCAT)模型和高级房室吸收转运(ACAT)模型,结合马来酸阿塞那平舌下膜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试验结果,构建并验证了马来酸阿塞那平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定量考察了原料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Z因子值)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模拟和预测药物在体内溶出和吸收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阿塞那平在口腔中的吸收可见延迟和反向扩散现象;当溶解度大于6.2 mg/mL、体外溶出度符合在水中2 min时溶出70%以上的条件时,药物吸收不受溶解度和溶出度的限制。在PBPK模型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可对舌下膜制备工艺中的固体分散技术进行简化。Beagle犬体内药动学试验结果表明,工艺过程变更前后所得舌下膜的AUC_(0→∞)(P=0.869)、c_(max)(P=0.902)和t_(max)(P=0.356)未见显著性差异。因此,通过PBPK模型有助于建立马来酸阿塞那平舌下膜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限度标准,并用于指导制剂研发及工艺过程的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膜 生理药动学模型 马来酸阿塞那平 口腔黏膜吸收
原文传递
积雪草酸脂质纳米粒的大鼠口服吸收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夏樱 张雅雯 +1 位作者 尹丽娜 王胜浩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考察大鼠口服积雪草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asiatic acid 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AA-NLC)的口服吸收情况。方法建立清醒大鼠胆汁引流模型,按5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AA-NLC和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原料(对照... 目的考察大鼠口服积雪草酸纳米结构脂质载体(asiatic acid 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AA-NLC)的口服吸收情况。方法建立清醒大鼠胆汁引流模型,按50 mg·kg?1的剂量灌胃给予AA-NLC和积雪草酸(asiatic acid,AA)原料(对照组),采用柱前衍生化HPLC检测胆汁药物浓度,考察AA纳米粒的吸收状况。结果大鼠口服AA-NLC后,药物排泄峰值Cmax是对照组的1.7倍,达峰时间Tmax显著慢于对照组(P<0.05),AA-NLC的消除慢于对照,其消除半衰期T1/2是对照组的2.7倍,与纳米粒吸收有关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 h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150%。结论新建立的口服吸收评价方法,初步评价AA-NLC大鼠灌胃后的吸收特性,AA制备成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后可增加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酸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 胆汁引流模型 口服吸收
原文传递
In vitro and in vivo correlation for lipid-based formulation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被引量:7
11
作者 Yanping Huang Qin Yu +3 位作者 Zhongjian Chen Wei Wu Quangang Zhu Yi Lu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8期2469-2487,共19页
Lipid-based formulations(LBFs)have demonstrated a great potential in enhancing the oral absorption of poorly water-soluble drugs.However,construction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correlations(IVIVCs)for LBFs is quite chall... Lipid-based formulations(LBFs)have demonstrated a great potential in enhancing the oral absorption of poorly water-soluble drugs.However,construction of in vitro and in vivo correlations(IVIVCs)for LBFs is quite challenging,owing to a complex in vivo processing of these formulations.In this paper,we start with a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gastrointestinal digestion of lipid/LBFs and its relation to enhanced oral drug absorption;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VIVCs,the current status of in vitro models to establish IVIVCs for LBFs is reviewed,while future perspectives in this field are discussed.In vitro tests,which facilita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ediction of the in vivo performance of solid dosage forms,frequently fail to mimic the in vivo processing of LBFs,leading to inconsistent results.In vitro digestion models,which more closely simulate gastrointestinal physiology,are a more promising option.Despite some successes in IVIVC modeling,the accuracy and consistency of these models are yet to be validated,particularly for human data.A reliable IVIVC model can not only reduce the risk,time,and cost of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but can also contribute to the formulation design and optimization,thus promoting the clinical translation of LB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id-based formul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correlations LIPOLYSIS absorption oral delivery model In silico prediction PERSPECTIVES
原文传递
药物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口服转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帅聪 秦超 +1 位作者 韩晓鹏 尹莉芳 《药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03-311,共9页
现阶段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其中药物纳米晶化凭借较高的载药量、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以及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药物纳米晶是指采用粉碎法(Top-down法)或纳米沉淀法(Bottom-up法)制备的... 现阶段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是药剂学研究的热点内容,其中药物纳米晶化凭借较高的载药量、较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以及易于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药物纳米晶是指采用粉碎法(Top-down法)或纳米沉淀法(Bottom-up法)制备的除稳定剂外无其他药用载体的纳米级微粒。通常认为药物纳米晶口服给药后通过内吞作用吸收入血或通过M细胞介导转运至肠系膜淋巴循环,但目前尚未透彻研究药物纳米晶跨肠道上皮细胞的转运机制。综述系统介绍了纳米晶的定义、制备方法、相关的体外细胞培养模型(Caco-2,MDCK,Caco-2/HT29-MTX,Caco-2/HT29-MTX/Raji-B)以及影响纳米晶跨膜转运的因素,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模型从分子水平上深入分析药物纳米晶跨膜转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纳米晶 口服吸收 转运机制 细胞培养模型
原文传递
评价口服药物动态溶出的体外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雅琦 屠露萍 +2 位作者 饶泽鹏 金鹤翔 王文喜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6-374,共9页
溶出度试验是评价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药物在胃肠道的溶出和吸收是1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传统溶出试验由于缺乏与体内相似的化学成分、流体动力学等条件,对药物的体内评价作用十分有限。为此,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些基于人体生理状... 溶出度试验是评价口服固体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药物在胃肠道的溶出和吸收是1个连续、动态的过程,传统溶出试验由于缺乏与体内相似的化学成分、流体动力学等条件,对药物的体内评价作用十分有限。为此,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些基于人体生理状态的非生物学动态体外溶出方法,包括多室溶出模型、溶出-吸收模型和体外消化模型等。这些新型的体外溶出模型可以作为传统溶出的补充或替代,使研究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溶出表现。本文对近年来该领域的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并对各模型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概括,为口服药物的溶出度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溶出 人工胃-十二指肠模型 胃肠模拟器 溶出-渗透系统 动态胃模型 压力溶出装置 体内外相关性 口服给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