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riations in Phytic Acid Conten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Protein Content and Kerne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Chinese Winter Wheat Cultivars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冬云 左毅 +2 位作者 牛吉山 张艳菲 郭天财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1期108-112,F0003,共6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of phytic acid content (PAC) and it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C and protein content, kernel characteristics in 16... [Objectiv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of phytic acid content (PAC) and it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C and protein content, kernel characteristics in 161 Chinese winter wheat cultivars from four regions. [Method] One hundred and sixty-one winter wheat varieties from China Wheat Zones I, II, III and IV (Table 1) were grown in a randomized block de- sign, in the 2009-2011 cropping season; and then the indexes for describing the grain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thousand kernel weight (TKW), kernel length (KL), kernel width (KW) and kernel thickness (KT) were measured; the phytic acid content (PAC), protein content and sedimentation value were also determined; fin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C and protein content, kerne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Result] The PAC in the cultivars tested ranged from 0.92% to 1.95% with a mean value of 1.41%. Protein content ranged from 12.60% to 19.20%, with a mean of 15.24%. Most (53.4%) of the wheat genotypes had a PAC value in the range of 1.25% to 1.55%.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PAC and protein content, sedimentation value, while protein content and SDS sedimentation value was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hich suggested the possibility of breeding wheat cultivars that have a low PAC but a high protein content and good gluten quality. There wa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KW and KW (,.=0.79), KL (r=0.50) and KT (r=0.64). PAC was found having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TKW, KW, KL and KT. [Conclusion] The result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breeding wheat cultivars that have a low PAC but high kernel we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ter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phytic acid content Protein content Gluten quality Relationship analysis
下载PDF
Difference of Phytic Acid Content and its Relation to Four Protein Composition Contents in Grains of Twenty-nine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from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WU Wei CHENG Fang-min +1 位作者 LIU Zheng-hui WEI Ke-su 《Rice science》 SCIE 2007年第4期311-314,共4页
Twenty-nine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collected from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China were planted in Hangzhou,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phytic acid content in brown rice and it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 Twenty-nine japonica rice varieties collected from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China were planted in Hangzhou,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phytic acid content in brown rice and its frequency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among the contents of phytic acid, total protein and four protein compositions in brown rice. The phytic acid content in brown rice ranged from 0.699% to 1.034%, with a mean of 0.868% for the 29 tested rice varieties. Xiushui series rice varieties generally exhibited lower phytic acid level than Wuyujing and Huai series rice varieties. A rough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a mean of 8.722%, was observed for the total protein contents in the tested varieties. Of the four protein compositions, the glutelin, globulin and albumin contents had larger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than the prolamin content,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in prolamin content was genotype-dependent.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phytic acid and four protein composition contents, whereas the total protein content was significantly and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glutelin content in brow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phytic acid content protein content protein compositions nutritional quality relationship analysis
下载PDF
外源锌对谷子锌含量、生物有效性及其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曹梦琳 尚晶涛 +4 位作者 王宇轩 赵智勇 原向阳 董淑琦 杜慧玲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163,共9页
探究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外源锌溶液对谷子各部位锌含量、锌生物有效性、矿质元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谷子外源锌的最佳施用量,为锌肥在谷子上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0号和常规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 探究孕穗期喷施不同浓度外源锌溶液对谷子各部位锌含量、锌生物有效性、矿质元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明确谷子外源锌的最佳施用量,为锌肥在谷子上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持。以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10号和常规谷子品种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在谷子孕穗期喷施等量0(CK,清水)、20(Zn1)、40(Zn2)、60(Zn3)、80(Zn4)、100(Zn5)mg·kg^(-1)(以Zn计)硫酸锌(ZnSO_(4)·7H_(2)O)溶液,研究不同浓度锌溶液对锌含量、锌生物有效性、矿质元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锌溶液均可提高植株各部位锌含量,且随着锌喷施浓度增大,锌含量持续升高,在Zn5处理时达到最大,但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食品中锌限量标准(<50 mg·kg^(-1));施用不同浓度外源锌后,锌在叶片中分配比例最大,其次为根、茎鞘,在籽粒中分配比例最小;随着锌喷施浓度的增大,籽粒植酸含量及植酸/锌摩尔比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均在Zn 40 mg·kg^(-1)处理时降低程度最大,与CK相比,晋谷21号分别降低了46.06%、54.31%,张杂谷10号分别降低了35.80%、40.31%;喷施不同锌溶液后,籽粒氮、磷、钾及粗蛋白含量随着锌浓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Zn 40 mg·kg^(-1)时达到最高,晋谷21号较CK分别提升了9.26%、40.79%、9.20%、9.26%,张杂谷10号较CK分别提升了5.36%、17.17%、4.58%、5.36%;不同品种谷子喷施不同浓度锌,其穗长、千粒重、穗粒重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均在Zn2处理增加最多,晋谷21号较CK分别增加了7.12%、3.79%、20.69%、21.16%,张杂谷10号较CK分别增加了3.33%、5.16%、14.22%、13.94%。综上所述,外源锌对谷子各部位锌含量、生物有效性以及改善品质、增加产量均具有重要作用,高产高效富锌谷子生产锌的最佳喷施时期为孕穗期,最佳喷施浓度为40 mg·kg^(-1)锌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锌含量 植酸 锌生物有效性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水稻籽粒不同部位植酸含量及其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慧 李茂柏 +3 位作者 张建明 石英尧 李丁鲁 朴钟泽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5-218,共4页
选用13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其籽粒不同部位植酸含量品种间差异及与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3个水稻品种米糠、糙米、颖壳、精米的植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8.51、9.77、1.40和0.91mg/g,而且不同水稻品种... 选用13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对其籽粒不同部位植酸含量品种间差异及与稻米主要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13个水稻品种米糠、糙米、颖壳、精米的植酸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8.51、9.77、1.40和0.91mg/g,而且不同水稻品种间籽粒不同部位的植酸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在籽粒中,米糠中植酸积累最多,其次是精米,颖壳最少。米糠中植酸含量与糙米和颖壳中植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糙米和米糠中植酸含量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均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千粒重均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植酸含量 稻米品质
下载PDF
双低油菜籽蛋白质及其他成分溶解曲线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寒俊 刘大川 +1 位作者 王兴国 李永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7-29,共3页
主要研究了双低油菜籽中蛋白质、植酸、硫甙和单宁在不同pH值时的溶解度变化。通过对不同pH值各成分溶解度的分析和研究,确定蛋白质萃取和沉淀的最佳pH值,找到双低油菜籽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并最大限度地脱除硫甙、植酸等有害成分,以提... 主要研究了双低油菜籽中蛋白质、植酸、硫甙和单宁在不同pH值时的溶解度变化。通过对不同pH值各成分溶解度的分析和研究,确定蛋白质萃取和沉淀的最佳pH值,找到双低油菜籽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并最大限度地脱除硫甙、植酸等有害成分,以提高菜籽蛋白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籽 蛋白质 植酸 硫甙 单宁 溶解曲线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植酸含量 被引量:7
6
作者 郝红英 周芳 +1 位作者 周彩荣 叶文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7期1907-1907,1975,共2页
[目的] 为了寻找适合于标准植酸的测定及微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 测定植酸的含量。[结果] 在标准曲线下,植酸浓度在0~32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2.284 2X+0.384 1(R=0.997 3)... [目的] 为了寻找适合于标准植酸的测定及微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 测定植酸的含量。[结果] 在标准曲线下,植酸浓度在0~32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程为:Y=-2.284 2X+0.384 1(R=0.997 3),平均回收率为97.35%,RSD为4.82%(n=4)。[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植酸的定量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含量 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小米麸皮植酸的提取及植酸含量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蓓颖 沈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02-205,共4页
旨在研究优化小米麸皮植酸的提取工艺,测定取得部分品种小米麸皮植酸的含量值。采用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确立了小米麸皮植酸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14∶1(v/w,mL/g),提取时间68min,提取温度34℃。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提取了38个小米品... 旨在研究优化小米麸皮植酸的提取工艺,测定取得部分品种小米麸皮植酸的含量值。采用响应面法设计实验,优化确立了小米麸皮植酸提取工艺条件:液料比14∶1(v/w,mL/g),提取时间68min,提取温度34℃。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提取了38个小米品种麸皮的植酸,用铁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其含量。实验所测得38个小米品种麸皮植酸的含量范围为3.13~8.75mg/g,DC小米麸皮植酸的平均含量相对较高,晋谷小米麸皮植酸的平均含量相对较低且波动较大;不同品系、同一品系不同品种的小米麸皮的植酸含量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麸皮 植酸 提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小麦籽粒植酸含量聚类及相关基因位点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广凤 李冬梅 +5 位作者 邓志英 冯建英 郑世英 郑芳 吴秀芬 田纪春 《粮油食品科技》 2021年第2期25-33,共9页
以205份中国冬麦区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籽粒植酸含量做聚类分析并解析其关联位点。结果表明,两个环境群体植酸含量平均值为4.99 g/kg和3.31 g/kg,变幅分别为17.90 g/kg和10.20 g/kg,变异范围较大。聚类分析将群体材料聚为6类,类... 以205份中国冬麦区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籽粒植酸含量做聚类分析并解析其关联位点。结果表明,两个环境群体植酸含量平均值为4.99 g/kg和3.31 g/kg,变幅分别为17.90 g/kg和10.20 g/kg,变异范围较大。聚类分析将群体材料聚为6类,类间植酸含量差异均显著。推广品种或骨干亲本中,B54、B40、B86和B126植酸含量最低,可做为低植酸小麦育种中重要的亲本。高代品系B131、B141、B181和B149植酸含量最低,结合优异农艺性状,有望选出低值酸含量功能性小麦新品种。共检测到36个与小麦籽粒植酸含量显著关联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关联位点(P<0.001),分布在2B、3A、3B、3D、6A和6B染色体上,单个关联位点表型变异贡献率为5.73%~9.69%;鉴定出了低值酸含量基因的优异等位变异如Tdurum_contig35799_208-G、Excalibur_c96134_152-C和Tdurum_contig43538_1687-A等对低植酸含量效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植酸含量 聚类分析 营养品质
下载PDF
糙米及其制品中植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赵仁勇 毕艳兰 朱永义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2年第1期44-45,共2页
介绍一种测定糙米及其制品中植酸含量的方法。用质量分数 1.2 %盐酸 (HCl)提取糙米中的植酸 ,再用三氯化铁 (FeCl3 )溶液将植酸转化为植酸铁沉淀后 ,利用钼蓝比色法比较沉淀前后磷的含量变化 ,以计算糙米及其制品中植酸的含量。
关键词 糙米 植酸 三氯化铁 磷含量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双吡啶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麦植酸含量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时侠清 沙超 +1 位作者 姚维东 王超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14,共5页
本文建立了用硫酸铁铵-双吡啶比色法定量测定小麦植酸含量的一种新方法。在所述试验条件下,样品重为25mg,加热时间为30min能较好的测定出籽粒中的植酸含量,5次重复测定3个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92%2.68%之间。内标试验表明,植酸的平均... 本文建立了用硫酸铁铵-双吡啶比色法定量测定小麦植酸含量的一种新方法。在所述试验条件下,样品重为25mg,加热时间为30min能较好的测定出籽粒中的植酸含量,5次重复测定3个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92%2.68%之间。内标试验表明,植酸的平均回收率约为97.3%,测定结果与三氯化铁比色法进行相关分析达极显著水平。因此,该方法可用于小麦籽粒中植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植酸 双吡啶比色法 含量
下载PDF
豆粕和米糠中植酸含量的测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任传英 赵永焕 +1 位作者 崔洪斌 杨志平 《大豆通报》 2007年第3期43-46,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豆粕和米糠中的植酸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3 h、D20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流速0.5 mL/min,测得米糠中植酸含量为70.39 mg/g,豆粕中植酸含量为21.42 mg/g。该方法操...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豆粕和米糠中的植酸含量。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3 h、D20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流速0.5 mL/min,测得米糠中植酸含量为70.39 mg/g,豆粕中植酸含量为21.42 mg/g。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农副产品中植酸含量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米糠 植酸含量 测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法对稻米产品营养素含量的影响与评价 被引量:2
12
作者 彭景 翁晓莹 陈思远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 2011年第4期32-34,共3页
参照国家标准分别对由粳稻和籼稻加工的蒸谷米、精白米及糙米产品进行主要营养素和植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产品营养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糙米的营养素保存最好,但比较高的膳食纤维和植酸含量可能会影响膳食中其他营... 参照国家标准分别对由粳稻和籼稻加工的蒸谷米、精白米及糙米产品进行主要营养素和植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加工方法对产品营养素含量有一定影响,其中糙米的营养素保存最好,但比较高的膳食纤维和植酸含量可能会影响膳食中其他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精白米营养素损失最多;而蒸谷米各种营养素含量更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既能供给人体营养素,也可避免营养素在消化吸收时的相互干扰,更适合作为主食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营养成分 植酸 测定
下载PDF
普通小麦品种(系)以及杂交组合后代株系籽粒无机磷含量的分布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丽燕 赵琰 +4 位作者 杨伟 段晓亮 贾晨亮 梁荣奇 刘广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8-1042,共5页
为了调查普通小麦品种(系)以及杂交组合后代株系籽粒无机磷含量的分布情况,为低植酸小麦种质资源筛选、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提供参考,利用钼蓝显色法测定了338个普通小麦品种(系)、232个近缘种杂交后代株系,以及4个普通小麦杂交组合的第... 为了调查普通小麦品种(系)以及杂交组合后代株系籽粒无机磷含量的分布情况,为低植酸小麦种质资源筛选、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提供参考,利用钼蓝显色法测定了338个普通小麦品种(系)、232个近缘种杂交后代株系,以及4个普通小麦杂交组合的第四代(或第五代)株系的籽粒无机磷含量。结果表明,338个普通小麦品种(系)、232个近缘种杂交后代株系(共570份材料)的籽粒无机磷含量主要分布在0.46~0.93μg·mg^(-1)之间,低无机磷(低于0.15μg·mg^(-1))和高无机磷(高于0.93μg·mg^(-1))的材料都比较少,分别只占材料总数的3.16%和1.23%。4个杂交组合群体无机磷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65、0.59、0.45和0.58μg·mg^(-1),与其亲本材料一样,没有高无机磷或者低无机磷含量的株系。这表明从中等无机磷含量的亲本杂交后代中难以筛选到高无机磷(低植酸)的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 无机磷含量 植酸
下载PDF
糙米碾磨度与营养品质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军琴 年芳 +4 位作者 李爱科 陈曦 韩飞 第文龙 陆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28-133,137,共7页
选取黄花粘、湘晚13、金优207、早籼四个品种的糙米,研究了碾磨度(DM)对营养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DM与相关营养指标的回归分析,预测了满足营养要求的适宜DM。结果表明:糙米的碾磨时间与DM呈线性相关,且品种间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 选取黄花粘、湘晚13、金优207、早籼四个品种的糙米,研究了碾磨度(DM)对营养及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DM与相关营养指标的回归分析,预测了满足营养要求的适宜DM。结果表明:糙米的碾磨时间与DM呈线性相关,且品种间变化趋势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糙米DM的提高,与营养相关的蛋白质、脂肪、灰分、植酸等化学成分含量降低,而影响感官品质的亮度值逐渐升高;DM与植酸、蛋白质、灰分、脂肪、黄蓝色调(b*)、红绿色调(a*)、亮度(L*)相关性顺序为:植酸〉脂肪〉黄蓝色调b*〉灰分〉亮度L*〉蛋白质〉红绿色调a*。籼米在加工过程的DM应控制在14.0%~17.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 碾磨度 植酸 蛋白 脂肪 灰分 色度
下载PDF
纯镁复合硅烷/植酸载锌膜层的细胞相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明堃 李德超 +3 位作者 李慕勤 王心彧 张慧明 焦玉凤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制备纯镁复合硅烷/植酸载锌膜层,希望可以改善纯镁的耐腐蚀性及其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纯镁阳极氧化、阳极氧化-硅烷处理、阳极氧化-硅烷/植酸双复合处理及硅烷/植酸双复合载Zn试样,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形貌,并进行分析... 目的:制备纯镁复合硅烷/植酸载锌膜层,希望可以改善纯镁的耐腐蚀性及其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制备纯镁阳极氧化、阳极氧化-硅烷处理、阳极氧化-硅烷/植酸双复合处理及硅烷/植酸双复合载Zn试样,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涂层表面形貌,并进行分析元素,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和黏附能力,激光共聚焦检测细胞黏附形态。结果:纯镁阳极氧化表面存在微孔,复合处理起到封孔的作用,载不同浓度锌增加了细胞增殖和黏附能力,其中阳极氧化-硅烷/植酸双复合载Zn 20 g/L可防止细胞液浸入,生物相容性最佳。结论:纯镁阳极氧化-硅烷/植酸双复合载Zn 20 g/L膜层,细胞增长和形态铺展最好,明显促进了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黏附能力及其生物功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镁 阳极氧化 硅烷/植酸 锌含量 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农艺措施对早稻嘉育253直播产量及籽粒植酸含量的影响
16
作者 孙丽娟 谢峰香 +3 位作者 陈叶平 王志伟 韩娟英 陈进红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5-610,共6页
利用超高产早稻新品种嘉育253,进行了不同播期、施N量与播种量的大田试验,通过对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稻谷、糙米及精米植酸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就单因子而言,播期为4月15日的产量最高,而施N总量为13kgN/667m2或播种量为6kg/667m2... 利用超高产早稻新品种嘉育253,进行了不同播期、施N量与播种量的大田试验,通过对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及稻谷、糙米及精米植酸含量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就单因子而言,播期为4月15日的产量最高,而施N总量为13kgN/667m2或播种量为6kg/667m2的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就播种期、播种量与施N总量三因子的综合影响而言,4月8日播种、施N总量为13kg/667m2、播种量为6kg/667m2的实际产量最高;就植酸含量而言,糙米植酸含量在不同播期间、不同施N量间存在显著差异,随播期延后或随施N量的增加,糙米植酸含量呈递减的趋势;不同播种量间糙米植酸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而不同播期、播种量与施N总量对精米的植酸含量没有明显影响。这表明,高产配套的农艺措施对精米植酸含量影响不显著,不会明显影响精米中的矿质营养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施N量 嘉育253 籽粒产量 植酸含量
下载PDF
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作为磷高效大豆品种辅助筛选指标的可行性研究
17
作者 于人杰 苏庆旺 +5 位作者 付禹 何旭 姜浩 武志海 杨雪 杨美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54-562,共9页
为了明确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作为磷高效大豆品种筛选指标的可行性,本试验以2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盆栽法,测定正常磷和低磷水平下各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植酸含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根据产量损失率将26个品种聚类... 为了明确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作为磷高效大豆品种筛选指标的可行性,本试验以26个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沙培盆栽法,测定正常磷和低磷水平下各品种产量、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植酸含量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根据产量损失率将26个品种聚类成A^G共7个类型,A类品种产量损失率均小于10%,G类品种产量损失率大于60%;B^F各类品种产量损失率介于A、G中间。产量、植酸含量与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地上及地下部含磷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与茎粗和净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在正常磷及低磷条件下,A^G各类型品种籽粒植酸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但A类大豆品种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小于30%,G类则大于80%。田间种植试验进一步证实植酸含量降低率低于30%的品种耐低磷指数大于1.0,属于强磷高效类型;G类品种耐低磷指数小于0.6,属于弱磷高效类型;B^F各类品种介于A、G中间。综上所述,正常磷与低磷水平下大豆籽粒植酸含量降低率可以作为又一个关键指标,与产量及部分农艺性状协同筛选磷高效大豆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磷高效 植酸含量降低率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荞麦发芽过程中植酸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高芬 王宇婷 石磊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3期59-61,66,共4页
在荞麦加工中,植酸含量与其营养效价密切相关。通过研究荞麦发芽温度、发芽时间等发芽条件对荞麦中植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的发芽温度下,苦荞和甜荞经过7d的发芽过程,植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苦荞中植酸含量在发芽后的5d降... 在荞麦加工中,植酸含量与其营养效价密切相关。通过研究荞麦发芽温度、发芽时间等发芽条件对荞麦中植酸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的发芽温度下,苦荞和甜荞经过7d的发芽过程,植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苦荞中植酸含量在发芽后的5d降至最低,为5.02mg/g,比萌发初期(0d)降低了63.38%;甜荞中植酸含量在发芽后的3d降至最低,为6.28mg/g,比萌发初期(0d)降低了57.99%。分析发芽荞麦籽粒不同部位植酸含量变化规律表明,在发芽过程中荞麦全谷物粉、荞麦麸皮及芯粉的植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荞麦麸皮中植酸含量最高,发芽后的植酸降低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甜荞 颗粒结构 全谷物粉 麸皮 芯粉 植酸含量
下载PDF
米糠和豆粕中植酸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君朝 任传英 黄文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132-134,共3页
为了提取米糠和豆粕中的植酸并测定其含量,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植酸,测铁分光光度法测定植酸含量。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树脂类型及分离时的流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分离工艺:提取温度4... 为了提取米糠和豆粕中的植酸并测定其含量,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植酸,测铁分光光度法测定植酸含量。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树脂类型及分离时的流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分离工艺: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3 h、D20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流速1 mL.min-1,测得米糠中提取植酸含量为70.39 mg.g-1,豆粕中提取植酸含量为21.14 mg.g-1。该提取方法提取率高,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农副产品中植酸的提取及含量的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米糠 植酸含量 阴离子交换树脂 测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小麦籽粒植酸和无机磷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千粒重、容重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小华 段晓亮 +5 位作者 侯春雨 张婷 许兰杰 吕延华 梁荣奇 尤明山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2,共5页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籽粒植酸和无机磷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千粒重、容重的相关性,进而为小麦营养品质分析、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三氯化铁比色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92份小麦品种(系)全麦粉的植酸和无机磷含量,... 为了解小麦品种(系)籽粒植酸和无机磷含量的变异及其与千粒重、容重的相关性,进而为小麦营养品质分析、小麦种质资源筛选和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三氯化铁比色法和钼蓝比色法分别测定92份小麦品种(系)全麦粉的植酸和无机磷含量,并考察了其与千粒重和容重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籽粒无机磷含量为0.42~1.60μg/mg,平均值为0.84μg/mg,变异系数是0.24,变异范围较大;2)籽粒植酸含量为17.54~28.71μg/mg,平均值为23.27μg/mg,变异系数是0.09,变异范围较小;3)小麦籽粒植酸含量与其容重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209 2),与其千粒重的相关系数较小、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小麦籽粒的无机磷含量与其容重显著负相关(r=-0.231 5),与其千粒重显著正相关(r=0.255 4)。植酸含量与无机磷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479 6);4)品种(系)间的总磷含量近似值为5.54~9.69μg/mg,不能用无机磷含量间接反映不同品种(系)间的植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植酸含量 无机磷含量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