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淮盆地太原组顶部斯威特刺(Sweetognathus)种的分类修正及其地层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高莲凤 丁惠 万晓樵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0-382,共13页
作者通过对豫淮盆地太原组顶部灰岩中牙形刺的研究,发现Sweetognathus动物群较为丰富,计4属10种,含一个新种:Sweetognathuspraeiranicussp.nov.。其中以Sweetognathus最为繁盛,并对其种的分类进行了修正,将原定的Sweetognathusinornatu... 作者通过对豫淮盆地太原组顶部灰岩中牙形刺的研究,发现Sweetognathus动物群较为丰富,计4属10种,含一个新种:Sweetognathuspraeiranicussp.nov.。其中以Sweetognathus最为繁盛,并对其种的分类进行了修正,将原定的Sweetognathusinornatus的大部分标本归入Sweetognathusmerrilli。根据新的分类,建立了两个组合带,即Sweetognathusmerrilli带和Sweetognathuswhitei-Xuzhougnathusmonoridgosus带。通过与国内外相当牙形刺组合带(带)的对比,初步认为该动物群属中、晚萨克马尔到早亚丁斯克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威特刺 牙形刺 太原组 萨克马尔期 亚丁斯克期 二叠纪 豫淮盆地 豫西 苏北 皖北
下载PDF
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地理区系性质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军 孙柏年 沈光隆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6-91,共16页
基于对豫西皖北地区和华北、华南二叠纪植物化石分布状况的全面对比统计,简略分析了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群演替,将该区各阶期与华北及华南同期植物群进行了比较,并对其间Simpson相似性系数作了求算。结果表明它应作为... 基于对豫西皖北地区和华北、华南二叠纪植物化石分布状况的全面对比统计,简略分析了豫西皖北地区二叠纪植物群演替,将该区各阶期与华北及华南同期植物群进行了比较,并对其间Simpson相似性系数作了求算。结果表明它应作为华夏植物群华北植物区内的一个次级植物地理单元对待。其成因与华北、华南二叠纪时古板块的旋转、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地理 二叠纪 豫西-皖北地区 古植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