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温影响中华蟾蜍蝌蚪表型可塑性的生理代价
1
作者 张志强 彭秀娟 +5 位作者 裴鑫怡 王萍 李文慧 高歌 李龙萱 伍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29-3336,共8页
为探究增温促进变态发育的生理学代价,测定了23、25、27、29℃条件下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从37期蝌蚪发育至46期幼蟾,其变态时长、身体和内脏器官大小、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温度升高,变态时长缩短,存活率下... 为探究增温促进变态发育的生理学代价,测定了23、25、27、29℃条件下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从37期蝌蚪发育至46期幼蟾,其变态时长、身体和内脏器官大小、应激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温度升高,变态时长缩短,存活率下降,个体变小;内脏器官中,胃湿重和长度系数均在25℃组最高,27℃组最低;小肠湿重系数25℃组最高,29℃组最低,小肠长度系数无显著性差异。(2)嗜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及两者的比值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25℃组显著高于其他各温度组,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比分别在23℃组和27℃组最高,均在25℃组最低。(3)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均在注射后5 h达到最大反应值,29℃组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适度增温有利于幼蟾胃和小肠发育,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抑制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增殖;高温刺激PHA⁃P反应强度增加,存活率下降,但对应激反应能力无影响,为快速适应陆地环境而被短暂激活的免疫能力可能不利于其未来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蝌蚪 水温 变态时长 植物血凝素 应激
下载PDF
黑斑侧褶蛙变态前后身体大小的变化及对植物血凝素的反应模式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志强 王泽洋 +3 位作者 许洋溢 陈利 王佳慧 王永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4期519-523,共5页
为了解不同发育阶段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us)身体大小和对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溶液的反应,在室温为(25±2)℃条件下,戈斯纳37、38~39、40~41、42~43、44~45和46期蝌蚪被取样,测定了体重、体长、尾... 为了解不同发育阶段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nigromaculatus)身体大小和对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溶液的反应,在室温为(25±2)℃条件下,戈斯纳37、38~39、40~41、42~43、44~45和46期蝌蚪被取样,测定了体重、体长、尾长、体全长和重长比,以及注射PHA-P溶液前(0 h)和注射后3,6,9和12 h被注射部位皮肤组织的增厚程度的变化。不同发育阶段蝌蚪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体长、尾长和体全长均随发育进程推进而缩短(P<0.05),但重长比在登陆前后明显增大(P<0.05)。登陆前(37~43期)蝌蚪对PHA-P的反应的峰值出现于注射后3h(P<0.05),登陆后(44~45期和46期)出现于注射后6h(P<0.05),但不同发育阶段的最大PHA-P反应无明显的组间差异(P>0.05)。黑斑侧褶蛙登陆后尾部萎缩,重长比明显增加,这些特征有利于提高其对陆生环境的适应性,但对PHA-P的反应的峰值被延迟,这可能是造成蝌蚪登陆后存活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侧褶蛙 蝌蚪 植物血凝素 身体大小
下载PDF
江苏菜豆(Phaseolus vulgaris)PHA-p促淋巴细胞转化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锡然 丁岳明 +2 位作者 陈宣峰 丁邦裕 戴美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3期71-74,共4页
本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生物大分子测定法研究了江苏PHA-p对人及动物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结果表明:江苏PHA-p在10-20μg/cm^3范围内,对人淋巴细胞转化率可达80%以上,优于国内同类产品。
关键词 PHA-p 菜豆 淋巴细胞 转化
下载PDF
红耳龟植物血凝素反应峰值与血液指标的关系及温度对其反应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文欣 吴海燕 +5 位作者 杨雨晴 冯文红 许洋溢 刁迎珠 汪寅 张志强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9-645,共7页
为探究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峰值及其与血液指标的关系,以及温度对其反应模式的影响,测定了22℃、最适注射浓度条件下注射前和到达峰值时,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和血浆杀菌能力,以及经20℃、24... 为探究红耳龟Trachemys scripta elegans对植物血凝素(PHA-P)的反应峰值及其与血液指标的关系,以及温度对其反应模式的影响,测定了22℃、最适注射浓度条件下注射前和到达峰值时,血液中各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和血浆杀菌能力,以及经20℃、24℃、28℃和32℃处理6周后,红耳龟对PHA-P最适注射浓度的反应模式。结果显示,22℃下经1.0 g·L^-1、2.5 g·L^-1和5.0 g·L^-1浓度PHA-P处理后,分别在注射后24 h、48 h和24 h到达反应峰值。选2.5 g·L^-1为最适注射浓度,达峰值时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其他类型白细胞的百分比、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及血浆杀菌能力注射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4℃、28℃和32℃组分别处理6周后,红耳龟对PHA-P的反应峰值见于48 h、24 h、24 h和24 h,峰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24~48 h,20℃组的反应值升高,32℃组下降,24℃和28℃组保持相对稳定,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耳龟对PHA-P的反应峰值与淋巴细胞数量增加有关,在其适宜生存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前移,可以通过预先激活适应性免疫能力来提高红耳龟对高温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耳龟 温度 植物血凝素 淋巴细胞 免疫生态学
下载PDF
荧光聚苯乙烯微球对蝌蚪应激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刁迎珠 裴鑫怡 +7 位作者 王萍 史爽 李文慧 彭秀娟 李冉 伍亮 鲍传和 张志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2-1149,共8页
为探究纳米塑料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37期蝌蚪健康状态的影响,将其暴露于50 nm粒径低、中和高浓度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溶液(fluorescent polystyrene microsphere solution, FPMS)7 d(7 d时),之后分别移至清水中饲养7 d... 为探究纳米塑料对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37期蝌蚪健康状态的影响,将其暴露于50 nm粒径低、中和高浓度荧光聚苯乙烯微球溶液(fluorescent polystyrene microsphere solution, FPMS)7 d(7 d时),之后分别移至清水中饲养7 d(14 d时)或14 d(21 d时),以清水组为对照组,测定了每一取样时间点不同浓度组、同一浓度组不同取样时间点的体重与体全长的比值(重长比)、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和对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 PHA-P)的反应差异。结果表明:重长比只在14 d时清水组显著低于其他浓度组;N/L只在21 d时清水组低于其他浓度组,低、中和高浓度组都从7 d时至21 d时显著增加;7 d时各浓度组蝌蚪对PHA-P的最大反应值出现于注射后3 h或4 h, 14 d时前移至2 h或3 h, 21 d时又恢复至3 h或4 h,只有21 d时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和中浓度组;FPMs暴露和初次清除对黑斑侧褶蛙蝌蚪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随处理时间延长而消失,同时蝌蚪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能力显著增强,但不以受抑制的免疫功能作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蝌蚪 荧光聚苯乙烯微球 植物血凝素 应激
原文传递
变态期花背蟾蜍蝌蚪对植物血凝素的反应模式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慧清 张琼文 +3 位作者 孙思琪 连丽燕 王红 张志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542-2548,共7页
以戈斯纳(Gosner 1960)分期表为标准,以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蝌蚪为研究对象,在46期蝌蚪小腿部位注射20μL不同浓度(1、2.5和5 mg·mL^(-1))的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溶液,对侧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以戈斯纳(Gosner 1960)分期表为标准,以花背蟾蜍(Pseudepidalea raddei)蝌蚪为研究对象,在46期蝌蚪小腿部位注射20μL不同浓度(1、2.5和5 mg·mL^(-1))的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PHA-P)溶液,对侧同部位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溶液,测定了注射前(0 h)及注射后3、6、9和12 h被注射部位组织厚度的变化情况,确定了蝌蚪对PHA-P反应的最适浓度;在最适浓度条件下,比较了37、42、44和46期蝌蚪对PHA-P的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结果表明:46期蝌蚪对3种不同浓度的PHA-P溶液的反应无显著性差异,但反应峰值有先后,2.5 mg·mL^(-1)为最适注射浓度;42期蝌蚪在注射后3 h达反应峰值,而37、44和46期分别在注射后3~6、3~9及3~12 h出现反应峰值;37期蝌蚪对PHA-P的反应峰值高于46期,但与42和44期的蝌蚪无显著性差异;花背蟾蜍蝌蚪对PHA-P的反应模式随不同发育阶段而变化,42期为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的单峰值,其他水生阶段反应峰值有后延现象,且在登陆后反应峰值强度下降、持续时间延长,这可能与陆地多变的环境条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背蟾蜍 免疫生态学 植物血凝素 蝌蚪 发育
原文传递
温度对黑斑侧褶蛙变态时长及PHA-P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志强 王佳慧 +4 位作者 金冰艳 陈利 杨雨晴 刁迎珠 伍亮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029-4033,共5页
为探究温度对蝌蚪变态时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在21、23、25和27℃水温条件下,测定了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37期蝌蚪的变态时长,以及变态后对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P)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体重、体长及体... 为探究温度对蝌蚪变态时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在21、23、25和27℃水温条件下,测定了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37期蝌蚪的变态时长,以及变态后对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P)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体重、体长及体重与体长的比值均无组间差异,21、23℃组的变态时长显著高于25和27℃组;对PHA-P的反应的峰值均出现于注射后3 h,随温度升高呈递增趋势,但组间差异不显著;21℃组注射后3 h显著高于0、9和12 h,23℃组注射后3 h显著高于0和12 h,25和27℃组注射后3和6 h都显著高于0 h;升温使黑斑侧褶蛙的变态时长明显缩短,对PHA-P的反应峰值趋于增加但未前移或延迟,说明发育过程中适当升温并不以降低细胞介导的免疫能力作为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蝌蚪 水温 植物血凝素 发育
原文传递
红芸豆植物凝集素终止小鼠中晚期妊娠中的相关生殖激素变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成焕 叶媛 +5 位作者 杨姚 李阔 姚娅婷 王静静 张田 王敏康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40-445,共6页
目的:探讨红芸豆植物凝集素(PHA)在终止小鼠中晚期妊娠时对孕鼠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妊娠14 d的孕鼠随机分为PHA组和溶剂对照(PBS)组,每组各40只。采用非手术法经阴道向每只孕鼠子宫注射5 mg的红芸豆PHA或等量的PBS,... 目的:探讨红芸豆植物凝集素(PHA)在终止小鼠中晚期妊娠时对孕鼠相关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妊娠14 d的孕鼠随机分为PHA组和溶剂对照(PBS)组,每组各40只。采用非手术法经阴道向每只孕鼠子宫注射5 mg的红芸豆PHA或等量的PBS,并于注射后2 h、5 h、8 h及发生流产时采血,取子宫胎盘(每个时间点每组处死10只动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孕鼠血清中的孕酮(P)、雌二醇(E2)、睾酮(T)、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进行检测,比较妊娠结局;用派诺宁-甲基绿染色法观察子宫、胎盘石蜡切片。结果:注射PHA组孕鼠血清中E2、FSH、LH和T水平与注射PBS组无统计学差异;而P和PRL水平在注射红芸豆PHA后2 h时明显高于PBS组,流产时明显低于PBS组;PHA组胎盘出现明显细胞凋亡。结论:红芸豆PHA终止小鼠中晚期妊娠并不改变孕鼠体内的E2、FSH、LH和T水平,但对P和PRL有较大影响,提示红芸豆PHA通过作用于子宫局部而导致流产,不影响中枢神经内分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芸豆 植物凝集素(PHA) 小鼠 中晚期妊娠 性激素 催乳素(PRL) 孕酮(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