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地区不同湿度梯度条件下芦苇植硅体形态组合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介冬梅 王江永 +2 位作者 栗娜 王芳 王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95-302,共8页
对东北3个地区5个地点不同生境的芦苇叶片中植硅体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湿度梯度条件下芦苇植硅体的组合特征。共测芦苇植硅体4 372粒,5个地点芦苇样品中的植硅体类型相同,所鉴定出的植硅体类型共8种,不同生境下的芦苇植硅体的百分含... 对东北3个地区5个地点不同生境的芦苇叶片中植硅体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不同湿度梯度条件下芦苇植硅体的组合特征。共测芦苇植硅体4 372粒,5个地点芦苇样品中的植硅体类型相同,所鉴定出的植硅体类型共8种,不同生境下的芦苇植硅体的百分含量及形态大小明显不同。芦苇植硅体中的硅化气孔对极端环境的响应较为敏感,干旱环境中芦苇植硅体颗粒变大,硅化气孔的含量相应减少。较湿润的沙兰地区,植硅体的颗粒偏小,气孔的含量也较少;尖型的长度,对于湿度因子更为敏感,湿度不同的地区,尖型植硅体的长度发育不同;鞍型植硅体的形态组合在长春地区小湿度梯度的设置中,随着湿度的增大有增大的趋势,说明湿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芦苇植硅体形态大小,同时有利于芦苇植硅体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苇 植硅体 湿度 东北地区
下载PDF
东北地区芦苇植硅体形态的空间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洪妍 介冬梅 +2 位作者 刘利丹 郭梅娥 李楠楠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1-198,共8页
笔者对东北地区12个样点的芦苇叶片的植硅体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芦苇植硅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揭示芦苇植硅体的环境指示意义,为定量恢复古环境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12个样点中芦苇植硅体基本类型相同,共有5种主要植硅体类型,即中鞍... 笔者对东北地区12个样点的芦苇叶片的植硅体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芦苇植硅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揭示芦苇植硅体的环境指示意义,为定量恢复古环境提供参考。实验结果表明:12个样点中芦苇植硅体基本类型相同,共有5种主要植硅体类型,即中鞍型、帽型、芦苇扇型、尖型和棒型;但芦苇植硅体的浓度随着纬度的变化而相应的发生变化。总体来说,纬度较低的样点芦苇植硅体的浓度较大,而纬度较高的样点芦苇植硅体的浓度相对较小;随着纬度的变化,芦苇的特征植硅体中鞍型的浓度也呈现波状变化,牡丹江以南的几个样点中鞍型植硅体浓度相对较大,9、10两个月牡丹江以北的几个样点中鞍型植硅体浓度迅速减少。芦苇扇型植硅体则呈现出纬度较高的样点植硅体浓度较大,纬度较低的样点植硅体浓度较小的特点,芦苇扇型植硅体的空间变化规律与扇型植硅体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芦苇 浓度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土壤有效硅的时空分异及其对芦苇植硅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卓 介冬梅 +5 位作者 刘利丹 刘洪妍 卢美娇 高桂在 刘慧涛 高玉山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7-976,共10页
在东北地区按温湿差异选取12个芦苇样点,对其芦苇植硅体、芦苇中有效硅和土壤有效硅进行研究,分析土壤有效硅对植硅体形成的影响,对于植硅体形成机理和古环境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硅含量和植硅体浓度在样点间存在明显差异... 在东北地区按温湿差异选取12个芦苇样点,对其芦苇植硅体、芦苇中有效硅和土壤有效硅进行研究,分析土壤有效硅对植硅体形成的影响,对于植硅体形成机理和古环境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硅含量和植硅体浓度在样点间存在明显差异.在芦苇的不同生长期,土壤有效硅含量差异不明显,芦苇中有效硅含量差异明显.7、8月时,植株吸收的有效硅主要用于植硅体的形成,植硅体浓度较高,且易受到土壤与芦苇有效硅含量比值的影响.9、10月植硅体浓度较低,可能由于成熟期芦苇叶片中硅含量较少而形成较少植硅体.土壤和芦苇有效硅含量的比值约为4时,硅吸收方式可能从主动逐渐转变为被动.此外,芦苇中多数形态的植硅体浓度和土壤与芦苇有效硅含量的比值呈负相关,说明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变化对芦苇植硅体的形成有着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硅体 有效硅 芦苇 土壤 东北地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