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ponse of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 to spring drought in a large subtropical reservoir
1
作者 Yue WU Qi YE +4 位作者 Siwen CHEN Kaining CHEN Shuzhan MA Yiheng CHANG Xiaoli SH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586-1596,共11页
Global warming has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droughts worldwide.Droughts could trigger large changes in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waterbodies,resulting in a s... Global warming has caused an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and duration of droughts worldwide.Droughts could trigger large changes in physico-chemical conditions and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waterbodies,resulting in a shift i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Spring diatom blooms in reservoir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observed in the past decade in the Taihu Lake basin.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elucidate the impacts of droughts o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to determine the driving factors for the succession of the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ata collected during spring from 2009 to 2020 in the Daxi Reservoir.The unimodal relationship between 1-month aggregated precipitation index and phytoplankton species richness indicated the competitive exclusion occurred in extremely drought period.The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dicated that drought-related low water level conditions intensified sediment resuspension,and increased the phosphorus-enriched nonalgal turbidity in the Daxi Reservoir.Concurrently,a steady shift in the Reynolds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from L 0,TD,J,X 2,and A(phytoplankton taxa preferring low turbidity and nutrient conditions)to TB(pennate diatoms being adapt to turbid and nutrient-rich conditions)was observed.The increased TP and non-algal turbidity in addition to the lowered disturbance contribute to the prevalence of Group TB.Considering the difficulties in nutrient control,timely water replenishment is often a feasible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dominance of harmful algae for reservoir management.Finally,alternative water sources are in high demand for ensuring ecological safety and water availability when dealing with drou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UGHT RESERVOIR sediments resuspension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 DIATOM
下载PDF
The key environmental factors driving the succession of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in Hongfeng Reservoir, southwest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Libin HAN Qiuhua LI +4 位作者 Wensheng CHEN Xing WANG Shihui ZHOU Mengshu HAN Anton BRANCELJ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472-1484,共13页
Reservoirs are an important water source in many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Phytoplankton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eservoir ecosystems.Understanding the succ... Reservoirs are an important water source in many densely populated areas in southwest China.Phytoplankton play an essential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reservoir ecosystems.Understanding the succession in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and the factors driving it are essential for eff ective water quality management in drinking water reservoirs.In this study,water samples were collected monthly at the surface layers from March 2016 to December 2019 in Hongfeng Reservoir,southwest Chin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group succession was analyzed based on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NMDS),redundancy analysis(RDA),succession rate,and other analysis methods.The results showed distinct shifts i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within study period.The Cyclotella sp.was dominant in 2016 and 2017,and Pseudanabaena limnetica was the dominant group in 2018 and 2019.It appears that the phytoplankton composition and biomas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ater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status in this reservoir.The result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permanganate index(COD_(Mn))was the key factor of dramatic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 succession,and the change in succession rates was closely caused by tot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TN).Therefore,the succession pattern and key factors of Hongfeng Reservoir revealed in this study were important guida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drinking water reservoirs in southwest China.A reasonable limit on exogenous nutrient input should be a priority,especially in high water temperature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driving factors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succession rates Redundancy analysis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池塘中浮游动植物功能群特征及水质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向劲 吴启藩 +5 位作者 宋锐 彭治桃 李金龙 高峰 谢敏 程小飞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1-89,共9页
为研究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水生态环境的中长期影响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及相互作用,2018和2019年3月下旬,在湖南长沙新建的12.7 hm^(2)池塘中修建24条长22 m、宽5 m、深2.7 m的两端有推水、底部有集污设施的养殖水槽中,放养2、3... 为研究循环水养殖模式对水生态环境的中长期影响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及相互作用,2018和2019年3月下旬,在湖南长沙新建的12.7 hm^(2)池塘中修建24条长22 m、宽5 m、深2.7 m的两端有推水、底部有集污设施的养殖水槽中,放养2、3龄的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鲤(Cyprinus carpio),密度分别为1 200 kg·hm^(-2)、600 kg·hm^(-2)、120 kg·hm^(-2)和480 kg·hm^(-2)。在水槽中设9个采样点:推水设施区、养殖水槽中和水槽下游区各3个,调查分析循环水养殖模式刚投入使用和养殖一年后水质理化因子变动规律及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浮游动植物种类与功能群数量变化较小,各功能群的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变化剧烈;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由功能群E(锥囊藻)、D(针杆藻)变化为功能群TD(丝状绿藻)、J(盘星藻、栅藻),演替原因为水流频繁紊动引起水层混合的空间差异;浮游动物优势功能群由功能群PSF(浮游小型滤食者)、PMF(浮游微型滤食者)变化为功能群PMF、PLF(浮游大型滤食者)及PSP(浮游小型捕食者),表现出更具生态稳定性的浮游动物大型化趋势,滤食性鱼类放养密度低是其重要原因;小体型滤食类浮游动物主要受耐富营养、带鞭毛、较小体型浮游植物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大体型滤食类浮游动物还受到附着绿藻及适应中营养生境的硅藻等促进作用;浮游植物功能群G(空球藻)、W_(1)(尖尾、梭形裸藻)和X(球粒藻、衣藻、小球藻)对捕食类浮游动物的促进作用既包括上行效应直接传导,也包括以小型滤食类浮游动物为食物链环节的间接传导;循环水养殖一年后,各点位水质的空间差异进一步加大,但该池塘仍处于轻-中污染状态,符合养殖水质标准且整体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水养殖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功能群 水质评价
下载PDF
怀洪新河蓄水性河段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及水生态评价
4
作者 何利聪 王东伟 +1 位作者 周彦锋 陈永进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59-1069,共11页
为探究怀洪新河蓄水性河段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及水生态现状,于2019—2020年在怀洪新河新浍河段开展8次季度调查。采用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法和冗余分析(RDA)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特征以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多样... 为探究怀洪新河蓄水性河段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及水生态现状,于2019—2020年在怀洪新河新浍河段开展8次季度调查。采用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法和冗余分析(RDA)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特征以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多样性指数、河流生态健康指数(Q r)对水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调查期间怀洪新河浮游植物共8门70属136种,绿藻门种类数量占比最高(52.21%),蓝藻门(19.12%)与硅藻门次之(13.24%)。浮游植物丰度季度均值变化范围为1.60×10^(6)~3.61×10^(7)L^(-1),平均为(8.99±3.84)×10^(6)L^(-1);生物量季度均值变化范围为0.59~6.07 mg·L^(-1),平均为(2.48±0.35)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尖尾蓝隐藻(Chroomonas acu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 erosa)、梅尼小环藻(Cryptocryptophyta acuminatum)和微囊藻(Microcystis)等。怀洪新河共划分出25个功能群,其中优势功能群9个,2019—2020年优势功能群季节演替特征为B、X2、Y(春季)→M、J、Y(夏季)→B、P、Y(秋季)→B、X2、Y(冬季)→B、X2、Y(春季)→J、S1、S2、Y(夏季)→B、P、J、Y(秋季)→B、E、Y(冬季),主要优势功能群B、Y指示怀洪新河水体为中至富营养静水状态。RDA结果显示,温度、氮磷营养盐和pH值是影响怀洪新河优势功能群演替的主要环境因子。Q_(r)指数指示怀洪新河新浍河段水质为“好-中等”,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结果相近。相较于多样性指数,Q_(r)指数更适用于怀洪新河蓄水河段水生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洪新河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演替 水生态评价
下载PDF
贵州高原车田河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特征及水环境质量评价
5
作者 潘家响 朱明飞 +3 位作者 秦念慈 肖晶 刘晨 李秋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5-945,共11页
为了解浮游植物功能群对贵州高原水环境的指示作用和水生态现状,以贵阳市车田河为例,于2020、2021、2022年的3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浮游植物和水质环境展开调查。利用功能群的概念对车田河浮游植物进行划分,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时... 为了解浮游植物功能群对贵州高原水环境的指示作用和水生态现状,以贵阳市车田河为例,于2020、2021、2022年的3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浮游植物和水质环境展开调查。利用功能群的概念对车田河浮游植物进行划分,探究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演替特征,运用冗余分析方法(Redundancy analysis,RDA)识别不同水文期下的主要环境驱动因子,揭示浮游植物功能群与其适应生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Qr指数对水质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车田河共鉴定出7门70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总体呈绿藻-硅藻-蓝藻型,占比分别为42.9%、27.1%、18.6%,浮游植物丰度变化范围为1.86×10^(4)-1.28×10^(7) cells·L^(−1),均值为1.76×10^(6) cells·L^(−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09-336.3 mg·L^(−1),均值为28.9 mg·L^(−1);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为小环藻(Cyclotella sp.)、湖泊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和隐藻(Crytomonas sp.)等。2)浮游植物共可归类为23个功能群,其中共同优势功能群为B、S1、Y类型,功能群的组成存在显著时空差异,演替序列表现为枯水期B/S1→丰水期LM/B/H1,水库断面LM→溪流断面MP/Y,反映出生境多变、生产力旺盛的水环境特征。其中,WT、TN和CODMn是影响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变量。3)浮游植物功能群适宜生境指示车田河为中到富营养状态,香农指数(H)枯水期为1.4、丰水期为1.7,属于α-中污型,生态状态指数枯水期为3.1、丰水期为2.9,指示环境为“好-中等”。相对于多样性指数,基于功能群分类的Qr指数质量评价方法更适用于贵州高原车田河水体,研究结果可为贵州高原河流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河流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时空演替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供水调蓄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6
作者 周瑾 刘丰 穆祥鹏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3-69,共7页
本文调查分析了清林径水库水质及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并应用冗余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目前清林径水库处于贫营养至中营养状态,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氮,且以有机氮污染为主。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 本文调查分析了清林径水库水质及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并应用冗余分析方法探讨影响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素。结果表明,目前清林径水库处于贫营养至中营养状态,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氮,且以有机氮污染为主。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110种,可划分为25个功能群,包含A、J、Y、W2、Lo、MP、S17个优势功能群。其中功能群A占据绝对优势,表征清洁、深水、贫营养的生境特征,与水环境调查结果相一致。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清林径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的分布明显受水环境因子影响,其中溶解氧、铁、化学需氧量、硝酸盐氮、氨氮和透深比是影响优势功能群丰度的主要因素,水库存在水体富营养化和水华风险。针对外来水水质相对较差的供水调蓄水库,从工程措施和管理手段两方面提出水环境保障措施建议,可为供水调蓄水库水质保障和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林径水库 浮游植物功能群 环境因子 水质保护
下载PDF
黄河流域河南段浮游藻类功能群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飞虎 杨越 +9 位作者 张洋 秦祥朝 陈玉环 袁杰 郭聪慧 董静 李学军 张曼 高云霓 高肖飞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3-523,共11页
为研究黄河流域藻类功能群分布及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6—7月在黄河河南段设置16个采样位点,对黄河流域河南段浮游藻类群落组成、藻类功能群分布特征、不同空间环境因子特征及藻类-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1)共鉴定浮游藻类7门65... 为研究黄河流域藻类功能群分布及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于2021年6—7月在黄河河南段设置16个采样位点,对黄河流域河南段浮游藻类群落组成、藻类功能群分布特征、不同空间环境因子特征及藻类-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分析,(1)共鉴定浮游藻类7门65属154种,在物种数上,绿藻门类(68种)>硅藻门类(60种)>蓝藻门类(11种),以小环藻(Cyclotella sp.)、颗粒沟链藻极窄变种(Aulacoseira granulata var.angustissima)、束丝藻(Aphanizomenon sp.)、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sp.)为流域内主要优势种(优势度≥0.02);(2)黄河流域河南段浮游藻类共划分为23个功能群,分别是功能群B、C、D、E、F、G、H1、J、LM、Lo、M、MP、N、P、S1、T、W1、W2、X1、X2、X3、X_(ph)和Y,所调查流域功能群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其中干流功能群种类最少,支流种类最多;从优势度来看,以适应富营养化、混动水体的功能群C、D、MP、P和J占优势;(3)RDA分析结果表明,优势功能群C与TN呈负相关;功能群MP与TP、NH_(4)^(+)-N、WT、pH和CODMn呈负相关;功能群P与NH_(4)^(+)-N、WT和CODMn呈正相关;功能群D与TN呈正相关,功能群J与NTU呈正相关,与DO呈强负相关,其中CODMn是驱动藻类功能群分布的关键因子;(4)结合地表水环境评价、基于功能群的Q指数与Qr指数评价、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此次调查流域水体呈重度氮污染,水库呈轻度磷污染,洛河流域相对其他支流水质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浮游藻类 优势度 功能群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丰水期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构建机制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吴强 刘聚涛 +3 位作者 温春云 杨平 刘隆凌峰 王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3-1365,I0004,共14页
揭示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是有效预防藻类水华以及科学管理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了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以及明确驱动该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具体影响因子,于2020年8月,对全... 揭示水生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是有效预防藻类水华以及科学管理水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为了揭示长江中下游通江湖泊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以及明确驱动该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具体影响因子,于2020年8月,对全湖38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及其功能群组成,以及环境因子进行调查分析。共检出7门59属91种,其中绿藻门(27属46种)、硅藻门(13属22种)和蓝藻门(8属11种)分别占总藻类种数的50.5%、24.2%和12.1%,其他门类占13.2%。浮游植物可划分为23个功能群,其中N、G、P、W1和LO为鄱阳湖优势功能群,它们所指示的生境特征表明鄱阳湖存在富营养化风险。鄱阳湖湖湾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主航道水域存在明显差异,湖湾水域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主航道水域(Mann-Whitney U test,P<0.001)。群落距离与环境距离和地理距离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环境过滤作用和空间扩散限制作用共同影响了鄱阳湖浮游植物及其功能群群落的构建,而变差分解分析、C-score分析和校正随机率分析结果进一步明确了确定性过程(环境过滤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且其对功能群群落影响更大。约束性排序分析结果显示,浊度、高锰酸盐指数和电导率是驱动鄱阳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环境因素,温度、电导率和高锰酸盐指数是影响鄱阳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空间因子 确定性过程
下载PDF
基于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的阳澄湖生态健康状态评价
9
作者 张顺婷 刘凌 +1 位作者 黄艳芬 姜丰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0,261,共6页
为探究在以中华绒螯蟹养殖为主的情况下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于2022年7月(夏)和12月(冬)进行2次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和水环境因子测定,构建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体系,评价阳澄湖健康状况。结果表明:P-IBI评... 为探究在以中华绒螯蟹养殖为主的情况下阳澄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湖泊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于2022年7月(夏)和12月(冬)进行2次浮游植物样品采集和水环境因子测定,构建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P-IBI)体系,评价阳澄湖健康状况。结果表明:P-IBI评价显示阳澄湖夏、冬季的健康状态分别为一般、健康状态;夏季健康状况从优至劣依次为东湖、西湖、中湖,冬季则为西湖、中湖、东湖。P-IBI与透明度、流速、硝态氮、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水温、磷酸盐、叶绿素a和高锰酸盐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水环境因子直接或间接驱动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生物完整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澄湖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浮游植物完整性指数 健康评价
下载PDF
海河流域天津段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0
作者 张玥彤 田爽 +4 位作者 韩温诺 郑彪 孙诗雨 周子琦 丁页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92-2203,共12页
为分析海河流域不同水文期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于2023年4月(枯水期)和2023年9月(丰水期)在海河流域天津段设置15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海河流域天津段的浮游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其... 为分析海河流域不同水文期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于2023年4月(枯水期)和2023年9月(丰水期)在海河流域天津段设置15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海河流域天津段的浮游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其物种组成、功能群分布特征,并探究不同水文期环境因素与浮游植物功能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海河流域天津段共检出浮游植物7门140种,在物种数上呈硅藻门>蓝藻门>裸藻门的特征,尖针杆藻(Synedraacus)、束丝藻(Aphanizomenon sp.)、裸甲藻(Gymnodinium sp.)、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e)和裸藻(Euglena sp.)为研究区域内主要优势种(优势度≥0.02)。②浮游植物归属于23个功能群,其中优势功能群有8种,分别为A、D、H1、L_(O)、MP、P、TB和Y。③RDA分析结果表明,丰水期水温(WT)和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是显著影响海河流域天津段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关键因子,枯水期海河流域天津段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关键环境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COD_(Mn))。④应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基于功能群的生态指数(Q_(r)指数)评价法对海河流域天津段进行水质评价,均显示调查区域水质处于清洁状态,两种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较为一致,均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研究显示,功能群能直观反映海河流域天津段浮游植物特征,Qr指数能客观指示海河流域天津段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Qr指数
下载PDF
泉水型城市湖泊浮游植物功能群特征及其生态健康评价——以济南大明湖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申恒伦 徐贺 +4 位作者 张鑫儒 陈静 朱天顺 蒋万祥 付瑶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6-1045,I0006,共11页
浮游植物功能群被广泛应用于解析地表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特征和水环境评价,而该方法能否应用于泉水型湖泊仍不明确。为了解我国北方城市泉水型湖泊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于2020年5-11月,对济南大明湖不同季节进行采... 浮游植物功能群被广泛应用于解析地表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季节演替特征和水环境评价,而该方法能否应用于泉水型湖泊仍不明确。为了解我国北方城市泉水型湖泊浮游植物功能群时空特征及影响因子,于2020年5-11月,对济南大明湖不同季节进行采样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大明湖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94种,种类组成以绿藻门(40.4%)、硅藻门(34.0%)和蓝藻门(16.0%)为主,其中微囊藻(Microcystis sp.)、细小平裂藻(Merismopedia minima)和尖针杆藻(Synedra acus)为全年优势种。大明湖浮游植物群落可划分为21个功能群,其中优势功能群有6组(D、J、Lo、MP、P和W1),以尖针杆藻为代表的D功能群为绝对优势功能群。优势功能群季节演替序列为:D/J/P→D/Lo/MP/P/J/W1→P/D/J,季节性特征明显。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Σ))为40.92~62.55,生态健康状态指数(Q)为1.91~2.36,表明大明湖处于中等健康状态,评价结果与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相一致。RDA分析结果显示,温度、pH、盐度、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是影响大明湖浮游植物功能群的主要环境因子,其中优势功能群D主要受温度和盐度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明湖浮游植物功能群有明显的季节演替,利用基于功能群的生态健康状态指数能准确有效地评价水体健康及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明湖 浮游植物功能群 生态健康状态指数(Q) 环境因子 冗余分析
下载PDF
太湖流域平原农业区典型圩塘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12
作者 季雨来 吴召仕 +4 位作者 张京 刘鹏 裴鹏娜 张帅 黄佳聪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80-1391,I0005,共13页
浮游植物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具有生长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征,可很好地指示水生态环境状态,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河流湖库等大水面水域,对小微水体关注较少。本研究选择太湖流域平原农业区的典型圩塘,开展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是淡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初级生产者,具有生长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征,可很好地指示水生态环境状态,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河流湖库等大水面水域,对小微水体关注较少。本研究选择太湖流域平原农业区的典型圩塘,开展浮游植物与气象、水文、营养等相关环境因子的周年(2022年1-12月)动态变化监测,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规律,构建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结构方程模型,解析浮游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规律,并比较其与河流湖库等大水面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影响因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圩塘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门55属73种,裸藻在生物量上占据优势,与常见的蓝藻门、裸藻门占优势的河流湖库存在差异;2)浮游植物可归纳为22个功能群,其中优势功能群4个(P、J、W1和W2),表明圩塘生境具有富营养化、浑浊、混合作用强烈等特征,Q指数计算结果为0.63≤Q≤2.38,与水质监测结果(V类,年均总磷为0.16 mg/L,总氮为1.73 mg/L)总体一致;3)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主要受温度控制,而浮游植物功能群变化主要受水深控制,与大水面水体不同,圩塘浮游植物受营养影响较小。本研究有利于深化认识平原农业区典型圩塘的浮游植物动态变化规律,为提升平原农业区小微水体生态健康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氮磷 多样性 功能群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石梁河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生态特征及其对水环境质量的指示
13
作者 张雷燕 刘成高 +1 位作者 贾玉山 阳振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本研究于2022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对石梁河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年共调查到浮游植物7门91种(属)。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3个功能群,功能群J、E出现... 本研究于2022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对石梁河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年共调查到浮游植物7门91种(属)。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3个功能群,功能群J、E出现的频率较高,而优势功能群为W1、Y和B。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温(WT)、总氮(TN)和总磷(TP)是石梁河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群落结构演替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各主要功能群又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浮游藻类功能群落构建的生态指标(Q),石梁河库区整体生态状况属于中等水平。此外,有2/3的优势功能群适宜生境为中度到重度富营养水体,表明石梁河水库仍处于中度到重度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梁河水库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生态特征
下载PDF
云贵高原一座典型高原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14
作者 周帆 陈晨 +1 位作者 徐韬 杨阳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5-707,共13页
浮游植物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可以指示环境变化。高原水库由于其蒸发量大、雨季短、旱季长、抗污染能力差的特点,生态系统脆弱,其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对环境条件更为敏感。为了解云贵高原地区乌江渡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演替特征,于2... 浮游植物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可以指示环境变化。高原水库由于其蒸发量大、雨季短、旱季长、抗污染能力差的特点,生态系统脆弱,其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对环境条件更为敏感。为了解云贵高原地区乌江渡水库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演替特征,于2021年6月—2022年5月对乌江渡水库浮游植物群落进行调查,并应用功能群的方法对浮游植物进行分类。结果发现:1)2021年6月—2022年5月,乌江渡水库表层水体中共鉴定出浮游植物106种,共8门67属,其中,生物量最高的为硅藻门,种类数最多的为绿藻门;2)乌江渡水库表层水体理化性质和浮游植物群落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而相同季节内不同位置差异不显著;3)乌江渡水库表层水体春夏秋季为中—轻度富营养状态,而冬季为中营养状态;4)乌江渡水库中共有浮游植物群落功能群24类,基于优势度,其季节性演替模式为B/C/L0/P(春季)→B/J/L0/P/S1/T(夏季)→B/L0/P/S1/T(秋季)→B/P(冬季),春季和秋季优势功能群关联显著,而夏季和冬季优势功能群关联不显著,相对独立,即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伴随着群落稳定性的变化;5)氮磷营养盐、温度和溶解氧是影响乌江渡水库表层浮游植物群落的关键环境因子。本研究提供了云贵高原地区典型高原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背景信息,并从功能群的角度分析了群落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功能群 多样性 优势度 乌江渡水库
下载PDF
Submerged vegetation removal promotes shift of dominant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in a eutrophic lake 被引量:2
15
作者 Jing Dong Kai Yang +2 位作者 Shuangshuang Li Genbao Li Lirong S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699-1707,共9页
Historic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dominance of submerged plants in Dianchi Lake in the 1960 s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algal density with dominance of non-toxic group J(Scenedesmus,Pediastrum,etc.). The removal of s... Historical data indicate that the dominance of submerged plants in Dianchi Lake in the 1960 s was characterized by low algal density with dominance of non-toxic group J(Scenedesmus,Pediastrum,etc.). The removal of submerged plants,which began in the 1970 s,resulted in the expansion of bloom-forming Microcystis(group M). Laboratory experiments suggested that Microcystis aeruginosa was inclined to grow and develop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The growth of Scenedesmus obliquus was slower than that of co-cultivated M. aeruginosa in the absence of Ceratophyllum demersum,especially at higher temperatures. The existence of submerged plant C. demersum could inhibit the growth of the harmful algae M. aeruginosa and this inhibitory effect by C. demersum was enhanced with an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Instead,with C. demersum,the growth of S. obliquus was not inhibited,but the co-cultivated M. aeruginosa was eliminated in a short time. Combined with the historical data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it was indicated that the submerged plants might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ominance of the non-toxic group J in the historical succession. Consequently,the introduction of the submerged plant such as C. demersum might alter the dominant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from M to J and benefit the restoration of the eutrophic l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merged vegetation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原文传递
Risk associated with toxic blooms of marine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on Artemia franciscana
16
作者 Ana D’ors María Carmen Bartolomé Sebastián Sánchez-Fortún 《Journal of Coastal Life Medicine》 2014年第8期625-631,共7页
Objective:To study mortality of copepod Artemia franciscana against the occurrence of harmful marine algae and possible toxicological changes exhibited by binary and tertiary combinations of these harmful algae toxins... Objective:To study mortality of copepod Artemia franciscana against the occurrence of harmful marine algae and possible toxicological changes exhibited by binary and tertiary combinations of these harmful algae toxins.Methods:Tweenty four hours acute toxicity assays were performed with selected concentrations of Alexandrium minutum,Prorocentrum lima and Nitzschia N1c1 living cells.Additionally,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median-effect/combination index(CI)-isobologram equation to assess possible changes in the toxic effect induced by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Results:Biotoxin equivalent values obtained by immunodetection were(2.12±0.10),(8.60±1.30)and(4.32±1.67)pg/cell for saxitoxin,okadaic acid and domoic acid,respectively.The 24-h LC_(50) values estimated to saxitoxin and okadaic acid equivalents were 4.06 and 6.27μg/L,significantly below the value obtained for Nitzschia N1c1,which was established at 467.33μg/L.CI analysis applied on phytoplankton assemblages showed that both ternary mixture as the binary combinations exhibited antagonic action on toxic effects in Artemia nauplii,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toxic effect exhibited by each species studied.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show that,although these harmful algae represent a serious risk to estuarine zooplankton community,the presence of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within the same bloom can reduce the potential risk compared to the expected risk when each of the phytoplankton groups are evaluated individu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rmful algae blooms Artemia franciscana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Combination index TOXICITY
原文传递
东江水系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动态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53
17
作者 董静 李艳晖 +3 位作者 李根保 李耀迪 刘永定 宋立荣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6-843,共8页
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对东江水系进行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三次浮游藻类采集,以分析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季节变化的物理因子。结果表明,东江水系浮游藻类在样品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物种归入14个功能群,分别... 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对东江水系进行了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的三次浮游藻类采集,以分析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其季节变化的物理因子。结果表明,东江水系浮游藻类在样品中出现频率大于10%的物种归入14个功能群,分别是J、X2、P、W2、H1、MP、D、F、C、LO、W1、N、X1和M。其中优势功能群是J、X2、P、W2、H1、MP、D、F、C、LO和M。浮游藻类功能群组成明显随季节变化,枯水期时功能群MP、D、P、X2、F、J和W2占优势;丰水期时,功能群MP、J、H1、LO占优势。除功能群理论中提到的营养(碳氮硅)、光照强度和生物作用(滤食)外,水体物理因子溶氧、水温、pH、TDS也是影响浮游藻类功能群季节动态的重要环境因子。研究表明温带湖泊调查提出的浮游藻类功能群概念用于河流生态系统浮游植物的研究是合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江水系 浮游藻类 功能群 季节动态 物理因子
下载PDF
渭河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46
18
作者 闵文武 王培培 +3 位作者 李丽娟 殷旭旺 刘麟菲 徐宗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7-1406,共10页
为分析渭河流域不同水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丰水期(2012年9月)和枯水期(2013年4月)对渭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RPP(多响应置换过程)、浮游... 为分析渭河流域不同水期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特征,于丰水期(2012年9月)和枯水期(2013年4月)对渭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理化特征进行了野外调查,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以及MRPP(多响应置换过程)、浮游植物功能群划分、CCA(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渭河全流域分别鉴定出浮游植物165和175种;各采样点浮游植物物种密度平均值分别为1.07×106和1.85×106L-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98和2.74;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40和0.37.全流域共划分出浮游植物功能群23类,其中,丰水期20类,枯水期21类,均以MP功能群物种数最多;代表性功能群为MP、D、Lo和J.MRPP分析结果显示,丰水期和枯水期全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都具有较明显的空间差异.CCA结果显示,渭河水系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驱动因子为ρ(DO)和ρ(TN),枯水期为流速、ρ(TN)和ρ(CODMn);泾河水系丰水期为ρ(SS)、流速和ρ(TN),枯水期为流速和ρ(TN);北洛河水系丰水期为ρ(TDS),枯水期为ρ(DO)和ρ(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丰水期 枯水期
下载PDF
贵州高原红枫湖水库浮游植物功能分组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9
19
作者 黄国佳 李秋华 +6 位作者 陈椽 商立海 张垒 欧滕 高廷进 李钥 邓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5573-5584,共12页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源红枫湖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于2012年至2013年枯水期(11月)、平水期(4月)、丰水期(7月)对红枫湖浮游植物与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5个功能群,其中S1、F、J、B、D... 为了解贵州高原水源红枫湖水库的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及其时空分布特征,于2012年至2013年枯水期(11月)、平水期(4月)、丰水期(7月)对红枫湖浮游植物与水体进行分层采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5个功能群,其中S1、F、J、B、D、S2、Y、LM是红枫湖主要代表性功能群,而W1、A、W2、K、X3出现频率较低,主要功能群生境特征都适应于中富营养水体,S1适应于透明度较低、混合程度较高的中富营养水体,F适应于深层混合的中至富营养湖泊,J适应于混合的高富营养浅水水体,B对分层敏感适应于中营养水体;各采样点主要浮游植物功能群季节变化大体相同,枯水期、平水期各采样点功能群较少,丰水期功能群最为丰富;水温是影响红枫湖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布变化的主要因子;浮游植物生长策略变化规律为:枯水期CR/R/S策略藻种→平水期R/CR/CS策略藻种→丰水期R/CR/CRS/C策略藻种,水体浮游植物优势功能群在物质供给、能量输入均较理想的条件下能充分生长,随着能量限制程度的增加而较其他类群更具耐受性;通过浮游植物功能群与水体环境相互关系可以得出:红枫湖水体处于中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功能群 时空分布 C-R-S生长策略 红枫湖
下载PDF
济南地区河流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1
20
作者 王博涵 李文香 +4 位作者 项珍龙 李丽娟 殷旭旺 杨增丽 赵长森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4-530,共7页
为了解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4年5月(丰水期)和2014年10月(枯水期)对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计算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对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划分,以及采用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 为了解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4年5月(丰水期)和2014年10月(枯水期)对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野外调查,通过计算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对浮游植物功能群进行划分,以及采用典范对应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济南地区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植物种类分别为90和66种,平均物种密度分别为3.94×106、8.12×106cells/L,平均香农威纳指数分别为3.14和2.72,平均均匀度指数分别为1.07和1.14;全流域共划分出浮游植物功能群17类,丰水期17类,枯水期12类,均以MP类物种数最多;典范对应分析得出,在黄河水系,影响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总磷和水温,枯水期为p H;在淮河水系,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驱动因子是电导率,枯水期为溶解氧。研究表明,济南地区两流域内,不同水文时期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动态变化相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地区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丰水期 枯水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