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泡菜生产中微生物多样性与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1
作者 汤春梅 喻淋英 +3 位作者 闵锡祥 丁勇 李兰英 王文建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4期31-37,共7页
为探究四川泡菜生产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发酵条件的优化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对四川泡菜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泡菜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泡菜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其中乳酸菌是主导菌群。进... 为探究四川泡菜生产中微生物多样性及发酵条件的优化对提高产品品质的影响,通过试验对四川泡菜的制作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泡菜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泡菜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其中乳酸菌是主导菌群。进一步的试验确定了温度、食盐质量分数和pH值等关键发酵条件对微生物活性和泡菜品质的显著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上述条件,提出了一套四川泡菜的发酵工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合理控制发酵条件不仅可以提高泡菜的感官品质,还能增强其营养价值,为四川泡菜的标准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微生物多样性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发酵条件对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系的影响 被引量:48
2
作者 杨瑞 张伟 +1 位作者 陈炼红 程甜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0-92,共3页
研究了初始食盐浓度、发酵温度、花椒和碘对自然发酵泡菜液中微生物菌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发酵,不利于乳酸菌形成生长优势;在较低温度下发酵,6 %的盐浓度比8%的盐浓度能更好地促进乳酸菌的生长;花椒和碘可使参与发酵的主要... 研究了初始食盐浓度、发酵温度、花椒和碘对自然发酵泡菜液中微生物菌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较高温度下发酵,不利于乳酸菌形成生长优势;在较低温度下发酵,6 %的盐浓度比8%的盐浓度能更好地促进乳酸菌的生长;花椒和碘可使参与发酵的主要菌群乳酸菌和酵母菌加快生长和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过程 发酵条件 菌系 泡菜 乳酸菌 食盐浓度 发酵温度 自然发酵 生长优势 高温度 低温度 浓度比 酵母菌 花椒 菌群
下载PDF
发酵方式对山药泡菜理化特性及微生物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6
3
作者 马艳弘 魏建明 +3 位作者 侯红萍 张宏志 李亚辉 乔月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79-184,共6页
对比研究山药自然发酵、混料自然发酵、山药接种发酵、混料接种发酵等4种发酵方式对山药泡菜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接种发酵泡菜与自然发酵泡菜的发酵周期分别为11 d和14 d;与自然发酵... 对比研究山药自然发酵、混料自然发酵、山药接种发酵、混料接种发酵等4种发酵方式对山药泡菜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接种发酵泡菜与自然发酵泡菜的发酵周期分别为11 d和14 d;与自然发酵泡菜相比,接种发酵山药泡菜的pH值下降快、总酸含量高、亚硝酸盐含量低,乳酸菌数量多、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少,但其脆度与感官评分偏低;混料发酵山药泡菜口味纯正、品质优良,pH值为3,总酸含量为8.01 mg/kg。其中混料自然发酵亚硝酸盐含量1.4 mg/kg、乳酸菌数7.33(lg(CFU/mL))、菌落总数3.2(lg(CFU/mL))、大肠菌群数15 MPN/100 g、脆度2 975.00 g、感官评分89.10;混料接种发酵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1.2 mg/kg、乳酸菌数9.04(lg(CFU/mL))、菌落总数2.1(lg(CFU/mL))、大肠菌群数6 MPN/100 g、脆度2 765.00 g、感官评分86.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泡菜 发酵方式 理化特性 微生物 感官品质
下载PDF
四川泡菜中两株优良乳酸菌的鉴定及不同发酵条件对其发酵泡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0
4
作者 敖晓琳 张小平 +1 位作者 史令 张先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2-156,共5页
研究四川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优势乳酸菌及其不同发酵条件下对泡菜品质的影响,以从四川家庭制作的泡菜中筛选出的两株具有良好的产酸能力和独特风味的乳酸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Pickle-1为Lactobac... 研究四川自然发酵泡菜中的优势乳酸菌及其不同发酵条件下对泡菜品质的影响,以从四川家庭制作的泡菜中筛选出的两株具有良好的产酸能力和独特风味的乳酸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鉴定结果表明Pickle-1为Lactobacillus fermentum,Pickle-2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通过人工接种两株乳酸菌发酵萝卜实验,分析两株菌的接种比例、接种量、发酵温度、加盐量4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对泡菜感官品质、产酸速率、乳酸菌含量、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不同指标的影响有差异,其中发酵温度对感官评分、乳酸菌活菌数以及产酸速率影响都最大,菌液比例对亚硝酸盐含量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乳酸菌 鉴定 发酵条件
下载PDF
中国泡菜研究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0
5
作者 生书晶 佘婷婷 +2 位作者 吴映明 陈非 袁学文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13-116,共4页
归纳综述了中国泡菜在营养价值、生产工艺以及发酵微生物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与韩国泡菜的研究对比,指出了我国泡菜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对我国泡菜产业的工业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国泡菜 发酵 微生物 工业化
下载PDF
东北酸菜传统自然发酵过程中的真核微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8
6
作者 李超 张力群 +2 位作者 刘通 吴昊 杨洪岩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2-58,共7页
文章为调查东北酸菜传统自然发酵过程中的真核微生物多样性,监测酸菜发酵体系生理生化动态变化,了解真核微生物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分析酸菜体系p H、可溶性糖、亚硝酸盐、乳酸、乙酸、乙醇和26S r DNA片段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1... 文章为调查东北酸菜传统自然发酵过程中的真核微生物多样性,监测酸菜发酵体系生理生化动态变化,了解真核微生物在酸菜发酵过程中的作用。分析酸菜体系p H、可溶性糖、亚硝酸盐、乳酸、乙酸、乙醇和26S r DNA片段多样性。结果表明,发酵12 d时,酸菜体系p H从发酵初始值7.3下降到4.3后维持在4.1。可溶性糖发酵18 d时,由初始15.1%DM下降到4.5%DM。亚硝酸盐第6天时达到最大,随后下降。发酵体系中检测到的挥发性产物包括乳酸、乙酸和乙醇。发酵结束时,相应浓度分别达到6.8、0.78和32.2 g·L-1。26S r DNA D1/D2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发酵过程中真核微生物种类丰富。克隆文库揭示发酵第12天时,真核微生物主要为未培养的Stramenopile和土壤真菌,发酵30 d时,除上述两类微生物外还包括Candida sake,Cystofilobasidium infirmominiatum,未培养Claclosporium和Tilletiopsis washingtonensis。土壤真菌(41%)、Candida sake(29%)、未培养Stramenopile(17%)占所有检测真核微生物的86%。研究表明,Candida sake和Cystofilobasidium infirmominiatum对发酵体系中乙醇产生起一定作用。为研究酸菜发酵机制和控制酸菜发酵质量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酸菜 发酵 真核微生物 多样性
下载PDF
猪粪高效除臭微生物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1
7
作者 张生伟 姚拓 +2 位作者 黄旺洲 杨巧丽 滚双宝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8-47,共10页
为了探索微生物除臭剂对畜禽粪便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本研究利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从5份样品中分离出130株菌株,通过氨气和硫化氢选择性培养基定性初筛和硼酸吸收法、锌胺络盐吸收比色法定量复筛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筛选出了可高效抑制氨气... 为了探索微生物除臭剂对畜禽粪便环境污染的治理效果,本研究利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从5份样品中分离出130株菌株,通过氨气和硫化氢选择性培养基定性初筛和硼酸吸收法、锌胺络盐吸收比色法定量复筛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筛选出了可高效抑制氨气、硫化氢释放的菌株5株和3株,其中命名为BX3的菌株对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0.07%和76.92%;采用L8(27)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其高效除臭组合,结果表明,"AF2+DZ1+BX3+DZ3+BZ1+EZ3+AX4"组合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组合,为最佳组合;与空白对照相比,第5天时氨气和硫化氢的去除率达到82.14%和80.84%。对最佳组合除臭发酵工艺研究,在接种量分别为10%和15%,含水率40%和30%,麸皮添加量为10%时氨气和硫化氢的释放量最小。筛选的微生物在除臭剂制备及治理畜禽粪便对环境污染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臭微生物 猪粪 筛选 发酵条件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工艺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8
作者 张文芝 郭坚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117,共4页
综合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优化工艺中影响发酵产物生成的各种相关因素,包括培养基组分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的作用,以及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溶氧、接种量等对发酵结果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工艺优化方法及研究... 综合分析了微生物发酵优化工艺中影响发酵产物生成的各种相关因素,包括培养基组分中碳源、氮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的作用,以及发酵条件如温度、pH值、溶氧、接种量等对发酵结果的影响,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几种工艺优化方法及研究进展。在对现有研究初步总结的基础上指出,合理运用优化方法,对微生物发酵的过程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推动产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培养基 发酵条件 工艺优化
下载PDF
解磷芽孢杆菌YC4液体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9
作者 杨铿 梁晓华 +5 位作者 杨莺莺 陈永青 佘妙虹 洪敏娜 徐创文 陈海谊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06-111,共6页
对从养殖池塘中筛选出的一株具有解磷特性的芽孢杆菌YC4进行液体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在摇床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各营养源和主要影响因子对菌株YC4生长和芽孢形成的影响,并建立了菌株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解磷芽孢杆菌YC4最佳发... 对从养殖池塘中筛选出的一株具有解磷特性的芽孢杆菌YC4进行液体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实验.在摇床培养条件下,研究了各营养源和主要影响因子对菌株YC4生长和芽孢形成的影响,并建立了菌株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解磷芽孢杆菌YC4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糖蜜10‰、大豆蛋白粉5‰、酵母膏5‰、磷酸二氢钾5‰、硫酸镁1.5‰、氯化钠15‰、玉米浆5‰;最适发酵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为7.0~7.5,接种量1%,摇床转速200r/min;最适收获时间为24 h.优化后总菌量达1.23×109 CFU/mL,芽孢产量达1.01×109 CFU/mL,明显高于基础培养基发酵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磷微生物 芽孢杆菌 培养基优化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四川特色泡菜发酵微生物区系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良 曾泽生 +4 位作者 邢雅阁 余帅 陈志伟 李明元 车振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3-47,共5页
研究通过感官评定从3种代表性地域的四川泡菜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新繁泡菜发酵液为研究对象,先从发酵液中提取总DNA,随后进行16SrRNA扩增,构建pT7blue克隆载体质粒,转化入感受态E.coli DH5α,筛选阳性克隆扩大培养,提取重组质粒测序并... 研究通过感官评定从3种代表性地域的四川泡菜中,选取最具代表性的新繁泡菜发酵液为研究对象,先从发酵液中提取总DNA,随后进行16SrRNA扩增,构建pT7blue克隆载体质粒,转化入感受态E.coli DH5α,筛选阳性克隆扩大培养,提取重组质粒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图。结果表明122个有效克隆子所代表的菌株分为了29个菌群,其中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短乳杆菌和棒状乳杆菌是优势菌群,这就为四川泡菜发酵液中微生物区系状况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发酵微生物 16 S RRNA
下载PDF
发酵条件对腌制功能性泡菜的品质影响及工艺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强 黄林 +1 位作者 田陈聃 刘蒙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11,共6页
以卷心菜为主要原料,添加枸杞、黄芪、党参3种中药材,采用湿法腌制泡菜。通过对腌制的卷心菜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其酸度、可溶性固形物、乳酸菌数3个指标,探讨不同发酵条件对腌制功能性泡菜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 以卷心菜为主要原料,添加枸杞、黄芪、党参3种中药材,采用湿法腌制泡菜。通过对腌制的卷心菜进行感官评价并测定其酸度、可溶性固形物、乳酸菌数3个指标,探讨不同发酵条件对腌制功能性泡菜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获得功能性泡菜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白砂糖添加量6%,中药材添加量4%,食用盐添加量8%,腌制天数10天,乳酸菌添加量1%,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的泡菜,口感脆嫩酸甜,香气醇正,具有保健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泡菜 发酵条件 品质 工艺
下载PDF
纤维素分解菌与乳酸菌复合发酵条件的响应曲面优化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凡凡 苗芳 +2 位作者 王旭哲 唐开婷 马春晖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8年第3期703-711,共9页
为给今后复合发酵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新的途径,研究了纤维素分解菌与乳酸菌复合发酵情况下二者数量均达到最优值的发酵剂量。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法,设计乳酸菌(LAB)和真菌的数量为响应值,求出响应值均为最大时的自变量值。自变量为同、异型... 为给今后复合发酵添加剂的开发提供新的途径,研究了纤维素分解菌与乳酸菌复合发酵情况下二者数量均达到最优值的发酵剂量。采用响应曲面设计法,设计乳酸菌(LAB)和真菌的数量为响应值,求出响应值均为最大时的自变量值。自变量为同、异型发酵LAB和纤维素分解菌添加比例及添加剂量,其中同型[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异型[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发酵LAB的添加量均为1×105、3×105和5×105cfu·g^(-1)(即5、5.48、5.70 lg cfu·g^(-1)),纤维素分解菌的比例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绿色木霉菌(Trichoderma viride)∶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1∶2、1∶2∶1和2∶1∶1,纤维素分解菌的添加剂量为0.1%、0.2%和0.3%。LAB和真菌的数量的测定采用传统菌种计数法计数。结果表明:建立的LAB和真菌数量的二次多项式模型显著性分别为P<0.01和P=0.03,R2分别为0.95和0.74。其中同、异型发酵LAB的添加量及其交互作用对LAB数量的曲面效应影响显著(P<0.05)。真菌的添加量以及同、异型发酵LAB的交互作用对真菌数量的曲面效应影响显著(P<0.05)。最终优化结果为同型发酵LAB添加量为5×105cfu·g^(-1)(5.70 lg cfu·g^(-1)),异型发酵LAB添加量为4.7×105cfu·g^(-1)(5.67 lg cfu·g^(-1)),纤维素分解菌比例为2∶1∶1,添加量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同型发酵乳酸菌 异型发酵乳酸菌 纤维素分解菌 发酵添加剂 发酵条件 响应曲面分析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饲料工艺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林标声 黎进 +2 位作者 林巧雪 温云燕 杨小燕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72-5275,共4页
生产工艺条件影响着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产量和质量,试验对一种微生物饲料发酵的淀粉原料组成与含量、物料含水量、发酵菌液pH、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酿酒酵母(Sacharomyces cerevisiae)和乳酸菌(唾... 生产工艺条件影响着微生物发酵饲料的产量和质量,试验对一种微生物饲料发酵的淀粉原料组成与含量、物料含水量、发酵菌液pH、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酿酒酵母(Sacharomyces cerevisiae)和乳酸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subsp.thermophilus)的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玉米淀粉250 kg、豆粕4 000 kg、淀粉酶0.85 kg、糖化酶0.30 kg、物料含水量34%~36%、发酵菌液pH 5.0、发酵温度30℃和发酵时间9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发酵饲料 工艺条件 优化
下载PDF
番茄叶霉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松红 纪明山 +2 位作者 李艳丽 王颖 刘志恒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3,共4页
从蔬菜地田间土壤中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具拮抗作用的22株菌株,其中14株细菌,8株放线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细菌X14菌株和放线菌F15菌株的发酵液及其离心后上清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100%。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 从蔬菜地田间土壤中筛选出对番茄叶霉病具拮抗作用的22株菌株,其中14株细菌,8株放线菌。孢子萌发抑制试验表明,细菌X14菌株和放线菌F15菌株的发酵液及其离心后上清液对番茄叶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100%。菌丝生长抑制试验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菌的平均抑菌直径为22.2mm,初步鉴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利用离体叶片法测定对番茄叶霉病致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X14菌株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为79.8%~89.0%。对X14菌株发酵条件研究,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NHaNO3,最适pH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叶霉病菌 拮抗菌 筛选 发酵条件
下载PDF
一株链霉菌菌株选育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立 叶明 +2 位作者 刘冬 范治均 杨招娣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9-292,共4页
对链霉菌YH-2进行紫外、微波与硫酸二乙酯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突变菌株YH-UV-2,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YH-UV-2最适发酵条件为:2%葡萄糖,1%酵母膏,0.05%K2HPO4.3H2O,0.05%NaCl,0.05%MgSO4.7H2O,0.001%FeSO4.7H2O,32℃,pH... 对链霉菌YH-2进行紫外、微波与硫酸二乙酯诱变,筛选出一株高产突变菌株YH-UV-2,并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菌株YH-UV-2最适发酵条件为:2%葡萄糖,1%酵母膏,0.05%K2HPO4.3H2O,0.05%NaCl,0.05%MgSO4.7H2O,0.001%FeSO4.7H2O,32℃,pH 7.6,接种量8%,菌株YH-UV-2的抑菌活性较原始菌株提高了30.41%。对菌株YH-UV-2所产抑菌物质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抗生素为多酚类化合物,热稳定性良好,pH≤8时稳定;经氯仿-甲醇提取得红褐色粗提物;MIC为68.3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诱变 发酵条件优化 抑菌
下载PDF
微生物黑色素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赵龙飞 徐亚军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1-34,68,共5页
黑色素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体内,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文章对黑色素的理化性质、产生黑色素的微生物种类、生产方法、发酵条件以及微生物黑色素的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黑色素 理化性质 微生物种类 生产方法 发酵条件
下载PDF
耐冷菌Bacillus cereus SYP-A3-2低温蛋白酶的发酵条件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奇凡 史劲松 +1 位作者 许正宏 陶文沂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6-50,共5页
研究了营养因子及环境条件对中国冰川1号耐冷菌BacilluscereusSYP-A3-2产低温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该菌产酶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是温度、酪蛋白浓度和pH,在酪蛋白浓度0·8%、pH7、15℃下摇瓶发酵48h产酶水平可达3,800U/mL。
关键词 耐冷菌 BACILLUS CEREUS 低温蛋白酶 发酵条件
下载PDF
泡菜生产的微生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宗舟 王玉洁 石宝珍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3期24-27,共4页
通过对泡菜水的微生物区系分析,证明了泡菜发酵是一种特殊的混菌共酵.发酵初期,各类微生物相互竞争,大量繁殖,数量增加较快,渐而乳酸菌、醋酸菌成为优势菌群,泡菜液的pH值开始明显下降,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在发酵2~3d,微生物数量达到高... 通过对泡菜水的微生物区系分析,证明了泡菜发酵是一种特殊的混菌共酵.发酵初期,各类微生物相互竞争,大量繁殖,数量增加较快,渐而乳酸菌、醋酸菌成为优势菌群,泡菜液的pH值开始明显下降,其他微生物受到抑制.在发酵2~3d,微生物数量达到高峰,之后所有微生物数量开始下降,并逐渐平稳.整个泡菜发酵周期确定为7d,在泡菜发酵第7天,乳酸菌群数量245.0× 105~404.6×105CFU/mL;醋酸菌群数量13.1×104~14.0× 104CFU/mL;丁酸菌群数量2.5× 103~3.2× 103CFU/mL;酵母菌群数量4.0× 102~5.1×102CFU/mL.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说明了泡菜的发酵过程,在生产中注意把握微生物的变化动态,有利于控制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微生物 区系 发酵 乳酸菌群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辅酶Q_(10)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郜晓峰 罗应刚 官家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58-862,872,共6页
微生物发酵法是生产辅酶Q10很有前景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辅酶Q10产生菌的种类、生物合成机制、辅酶Q10产生菌的改良以及发酵条件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辅酶Q10产生菌 生物合成机制 菌种改良 发酵条件优化
下载PDF
降解铬革屑微生物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秀金 张敏 +1 位作者 侯颖 汤克勇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23-26,31,共5页
对一株能粗降解铬革屑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Folin试剂法测定了不同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蛋白酶活性,确定了菌株W_(1-1)的最适产酶条件。研究表明: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葡萄糖9.0%,酵母膏0.5%,CaCl_20.3%,K_2HPO_40.3%,MgSO_4 0.2%... 对一株能粗降解铬革屑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Folin试剂法测定了不同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蛋白酶活性,确定了菌株W_(1-1)的最适产酶条件。研究表明: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葡萄糖9.0%,酵母膏0.5%,CaCl_20.3%,K_2HPO_40.3%,MgSO_4 0.2%,初始pH 8.5,装液量90mL(90/250mL三角瓶),接种量4.0%,种龄14h,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6h。在此条件下,测得发酵液的蛋白酶活力为37.36u/mL,比优化前的产酶量提高了35.4%;最后,采用该菌株在最适产酶条件下对铬革屑进行降解,降解率达到71.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革屑 微生物 发酵条件 Folin试剂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