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ust Propagation in the Aqqikkol Lake Area,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Northwestern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CUI Junwen, CHEN Wen, LI Pengwu, ZHANG Xiaowei and LI Li 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68-478,共11页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is one of the poorly studied regio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Through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sections, we have the following views: (1) There is a very well...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is one of the poorly studied regio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Through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ypical sections, we have the following views: (1) There is a very well developed fault system in the western segment of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and thrust propagation, normal slip and decoupling are the chief deformation events in this area. (2) Although the thrusting started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 and Late Triassic-Early Jurassic, strong activity took place in the Miocene-Quaternary when the Kumkol basin was strongly downwarped. (3) The tectonic pattern of coexistence of N-directed thrust propagation and S-directed normal slip in this area is consistent with the general tectonic pattern of the nor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also ver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Himalayan region on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but their directions between the thrust propagation are opposite and all the strong thrust propagations occurred from the Miocene-Pliocene to Quaternary, a period featuring strong collision between the Indian plate and the Eurasian plate and abrupt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is oppositely directed thrust propagation and normal slip reveal such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as symmetric propagations of deep-seated materials towards the north and south beneath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gravitational sliding of superficial materials towards the interior of the plateau.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ault system in the study area may provide an approach to the study of deep processes of the nor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fied geodynamic model for the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segment of the East kunlun mountains thrust propagation normal slip plate collision dynamic model
下载PDF
Source process of the 14 November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M_S=8.1 earth-quake
2
作者 ZHOU Yun-hao(周云好) CHEN Zhang-li(陈章立) MIAO Fa-jun(缪发军)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4年第z1期9-21,共8页
Based on digital teleseismic P-wave seismograms recorded by 28 long-period seismograph stations of the global seismic network, source process of the November 14,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MS=8.1 (MW=7.8) earth- q... Based on digital teleseismic P-wave seismograms recorded by 28 long-period seismograph stations of the global seismic network, source process of the November 14, 200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MS=8.1 (MW=7.8) earth- quake is estimated by a new inversion metho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arthquake is a very complex rupture event. The source rupture initiated at the hypocenter (35.95°N, 90.54°E, focal depth 10 km, by USGS NEIC), and propagated to the west at first. Then, in several minutes to a hundred minutes and over a large spatial range, several rupture growth points emerged in succession at the eastern end an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finite fault. And then the source rupture propagated from these rupture growth points successively and, finally, stopped in the area within 50 km to the east of the centroid position (35.80°N, 92.91°E, focal depth 15 km, by Harvard CMT). The entire rupture lasted for 142 s, and the source process could be roughly separated into three stages: The first stage started at the 0 s and ended at the 52 s, lasting for 52 s and releasing approximately 24.4% of the total moment; The sec- ond stage started at the 55 s and ended at the 113 s, lasting for 58 s and releasing approximately 56.5% of the total moment; The third stage started at the 122 s and ended at the 142 s, lasting for 20 s and releasing approximately 19.1% of the total moment. The length of the ruptured fault plane is about 490 km. The maximum width of the ruptured fault plane is about 45 km. The rupture mainly occurred within 30 km in depth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e average static slip in the underground rocky crust is about 1.2 m with the maximum static slip 3.6 m. The average static stress drop is about 5 MPa with the maximum static stress drop 18 MPa. The maximum static slip and the maximum stress drop occurred in an area within 50 km to the east of the centroid posi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seismograms INVERSION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MS=8.1 earthquake source rupture process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the stress levels in the focal reg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2001 M=8.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3
作者 陈学忠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5年第6期651-655,共5页
A method estimating the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of an earthquake is proposed here. Taking the 2001 M=8.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we estimate its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A method estimating the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of an earthquake is proposed here. Taking the 2001 M=8.1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as an example, we estimate its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before and after it by this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 level in the focal region just prior to the initiation of this event is approximately 6.3-8 MPa, and about 5-6.7 MPa remained in the focal region after its occurrence. The stress in the focal region decreased by roughly twenty percent after this ev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kunlun Mountain Pass earthquake focal region stress level
下载PDF
Geochronological evidence of Indosinian(high-pressure) metamorphic event and its tectonic significance in Taxkorgan area of the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NW China 被引量:17
4
作者 YANG WenQiang1,LIU Liang1,CAO YuTing1,WANG Chao1,2,HE ShiPing2,LI RongShe2 & ZHU XiaoHui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Department of Geology,Northwest University,Xi’an 710069,China 2 Xi’a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Xi’an 710054,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0年第10期1445-1459,共15页
The CL images,LA-ICP-MS in situ trace elements analysis,and U-Pb dating for zircons indicate that the metamorphic ages of the sillimanite-garnet-biotite gneiss and the garnet-amphibole gneiss from eastern Taxkorgan of... The CL images,LA-ICP-MS in situ trace elements analysis,and U-Pb dating for zircons indicate that the metamorphic ages of the sillimanite-garnet-biotite gneiss and the garnet-amphibole gneiss from eastern Taxkorgan of the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are 220±2 and 220±3 Ma respectively,and their protolith ages are younger than 253±2 and 480±8 Ma respectively.Two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the same outcrops with HP mafic granulite and HP pelitic granulite.Mineral assemblage of the sillimanite-garnet-biotite gneiss(Grt+Sill+Per+Q)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HP pelitic granulite at early high amphibolite-granulite facies stage.Mineral assemblage of the garnet-amphibole gneiss(Grt+Amp+Pl+Q) is consistent with retro-metamorphic assemblage of HP mafic granulite at amphibolite facies stage.The dating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se HP granulites underwent peak metamorphism at 220±2 to 253±2 Ma.Thus,the Kangxiwar tectonic zone was probably formed by subduction and collision of the Paleo-Tethys Ocean during Indosinian.Protolith ages of the two samples,together with previously published U-Pb zircon dating age,suggest that the sillimanite-garnet schist-quartzite unit is a late Paleozoic unit,not a part of the Paleoproterozoic Bulunkuole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kunlun mountains LA-ICP-MS ZIRCON dating Bulunkuole Group INDOSINIAN Kangxiwar TECTONIC zone
原文传递
西昆仑乔尔天山一带铅锌矿床成矿模型及控矿要素
5
作者 蒋国鹏 李昊 +1 位作者 田勇 张磊 《地质学刊》 CAS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近年来,在西昆仑乔尔天山一带发现了一批以火烧云铅锌矿床为首的超大型及大中型铅锌矿床,通过研究典型矿床的时空分布与形成机制,认为西昆仑乔尔天山一带中生代盆地铅锌矿床从成因方面可分为沉积-交代型、MVT型及岩浆热液型3种。通过Pb... 近年来,在西昆仑乔尔天山一带发现了一批以火烧云铅锌矿床为首的超大型及大中型铅锌矿床,通过研究典型矿床的时空分布与形成机制,认为西昆仑乔尔天山一带中生代盆地铅锌矿床从成因方面可分为沉积-交代型、MVT型及岩浆热液型3种。通过Pb、S同位素分析,初步认为研究区铅锌硫化物具有深源特征,后期生物有机硫部分参与了成矿作用;通过C、O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热液属于原生成因。在总结成矿物质来源、控矿要素的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型,认为沉积相与同生断层是沉积-交代型矿床的主要控矿要素,断裂构造是MVT型矿床的主要控矿要素,岩浆侵入与热液接触交代是岩浆热液型矿床的主要控矿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类型 成矿模型 控矿要素 铅锌矿 西昆仑乔尔天山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石炭系斜坡相的发现及沉积演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振宇 杨光 +1 位作者 陈才 王斌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26,共13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西昆仑山前石炭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至今未获得突破,沉积相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不够深入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石炭系12条野外剖面、3个钻井和一幅地震剖面沉积特征... 塔里木盆地西南西昆仑山前石炭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至今未获得突破,沉积相分布特征及规律研究不够深入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通过系统分析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石炭系12条野外剖面、3个钻井和一幅地震剖面沉积特征,首次在石炭系发现台地边缘斜坡相,并根据“沿坡定缘”的思路明确了区域沉积相类型、特征及沉积相分布和演化。研究表明,石炭系台缘斜坡相包括滑塌沉积、岩屑流沉积、浊流沉积和静水沉积等,沿塔里木盆地西昆仑山前呈东西向展布。早石炭世晚期和什拉甫-晚石炭世早卡拉乌依期,新藏公路以东为铁克里克古陆,新藏公路以西的台地边缘高能相带沿西昆仑山前呈自西向东条带状展布,其内侧发育潟湖相沉积,覆盖了喀什-叶城凹陷的主要区域。晚石炭世阿孜干-塔哈奇期,海侵范围扩大,古陆消失,沿西昆仑山前地区发育台缘斜坡-台地边缘-局限台地-蒸发台地相沉积体系。因此,喀什-叶城凹陷为高能相带的主要发育区,且具备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塔里木盆地西南西昆仑山前石炭系勘探的主要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缘斜坡相 沉积相特征 沉积相演化 塔西南拗陷 西昆仑山前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柯深—柯东地区断裂传递型超压的识别与计算
7
作者 王祥 王冰 +5 位作者 马海龙 王斌 娄洪 屈洋 雷鸣 刘一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8-896,共9页
西昆仑山前柯深—柯东地区断裂构造活动剧烈,在浅部地层中存在压力系数高达2.1的极高超压,对于这种超压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和认识对钻井工程和油气运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储层实测压力、间接估算的泥岩地层压力以及超... 西昆仑山前柯深—柯东地区断裂构造活动剧烈,在浅部地层中存在压力系数高达2.1的极高超压,对于这种超压分布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研究和认识对钻井工程和油气运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储层实测压力、间接估算的泥岩地层压力以及超压地层岩石力学与物性的关系等资料,并结合研究区断裂发育条件和油气运移史,分析了地层压力分布特征和主控机制。结果表明,西昆仑山前柯深和柯东两地区在古近系—白垩系储层中各自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异常压力系统,系统内地层压力向深部以静水压力梯度增加,储层压力大于附近泥岩压力。研究区储层压力分布特征与深部流体沿开启性断裂的向上传递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压力传递量,并探讨了影响压力传递量的地质因素。柯深和柯东地区断裂传递增压量分别为15.0~34.0 MPa和8.1~16.5 MPa,与实测总剩余压力的比值分别为24.2%~67.2%和23.4%~53.7%。两个地区断裂传递增压量的差异主要受断裂发育及其与地层的空间配置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超压 超压成因 压力估算 西昆仑山 柯深—柯东地区
下载PDF
西昆仑晚古生代恰尔隆弧后盆地演化与锰成矿作用
8
作者 王琼 李溪遥 +5 位作者 赵德怀 华北 吴承泉 张正伟 徐进鸿 靳子茹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9-67,共19页
晚古生代,康西瓦洋壳指向西昆仑地块俯冲,在恰尔隆盆地内沉积了下石炭统—上二叠统的一套以海进-海退为特征的旋回序列。新发现的主乌鲁克碳酸锰矿床位于恰尔隆盆地北部,含锰层位为下石炭统他龙群中段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锰矿层为黑色... 晚古生代,康西瓦洋壳指向西昆仑地块俯冲,在恰尔隆盆地内沉积了下石炭统—上二叠统的一套以海进-海退为特征的旋回序列。新发现的主乌鲁克碳酸锰矿床位于恰尔隆盆地北部,含锰层位为下石炭统他龙群中段细碎屑岩夹碳酸盐岩,锰矿层为黑色泥质碳质页岩夹铁锰质微晶灰岩,显示明显韵律。锰矿石的Mn品位为8.00%~16.59%,Mn/Fe比值为0.36~1.46,铁锰分异不明显。矿石矿物主要为锰碳酸盐矿物,具有典型生物结构。碳酸锰矿石的正Eu异常(δEu=3.46±2.00)显示成矿物质主要为海底热水来源。碳酸锰矿石以及围岩的^(87)Sr/^(86)Sr偏向于大陆地壳组成(0.711925±0.000601),表明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西昆仑古老陆壳基底。锰矿石中不明显的Ce异常(δCe=0.96±0.14)和低的(Mo/U)_(auth)(自生矿物的Mo/U摩尔浓度比值,5.36±4.41)显示其主要沉积于局部快速氧化环境;而明显的Mo富集(平均Mo_(auth)=99.14±97.04)和纹层状自形黄铁矿表明围岩主要形成于还原环境。碳酸锰矿石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δ^(13)C_(org-PDB)=-24.65‰±2.12‰)、无机碳同位素的组成和变化趋势(δ^(13)C_(carb-PDB)=-12.67‰±3.86‰)以及总有机碳含量(TOC)与锰品位成负相关,表明锰可能最初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而后在成岩埋藏过程中被有机质还原。总之,在早石炭世的恰尔隆盆地内,海侵过程带来丰富的自由氧和有机质,沉积了一套黑色泥质碳质页岩夹铁锰质微晶灰岩。同生断层活动带来富Mn^(2+)热水;Mn^(2+)在短暂的氧化条件下被氧化为Mn^(3+)/Mn^(4+)的(氢)氧化物。由于含氧量不足,铁和锰未完全分离。随着沉积作用进行,这些(氢)氧化物被表层沉积物覆盖而埋藏。随后在缺氧孔隙水中,Mn^(3+)/Mn^(4+)的(氢)氧化物被有机质还原为Mn^(2+)碳酸盐矿物。晚石炭世,海平面上升,Mn^(2+)的氧化作用逐渐减弱,使得上覆地层缺乏含锰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西昆仑山 弧后盆地 恰尔隆盆地 锰碳酸盐矿床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甫沙—克里阳地区新生代变形特征及油气控制作用 被引量:26
9
作者 程晓敢 雷刚林 +4 位作者 陈汉林 杜治利 廖林 罗俊成 师骏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9,共7页
甫沙—克里阳地区位于西昆仑山弧形构造带的东段,是研究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变形特征的关键区域。在详细地面地质调查和钻井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最近完成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甫沙—克里阳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 甫沙—克里阳地区位于西昆仑山弧形构造带的东段,是研究西昆仑山前冲断带变形特征的关键区域。在详细地面地质调查和钻井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最近完成的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对甫沙—克里阳地区的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研究区自南向北由甫沙、柯克亚和固满—合什塔格3排构造带组成,其中甫沙构造带的结构特征在横向上有较大差异;3排构造带变形时间由南向北变新,冲断带表现为"前展式"的变形,同一排构造带的变形存在着由西向东迁移的特征;研究区新生代总缩短量为54.5km,缩短率为35.9%;新生代构造变形对研究区的油气聚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甫沙构造带的深层构造是下一步最有利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前 甫沙—克里阳地区 新生代 构造变形特征 油气聚集
下载PDF
青藏高原西北缘晚新生代的隆升特征——来自西昆仑山前盆地的沉积学证据 被引量:28
10
作者 司家亮 李海兵 +4 位作者 Laurie BARRIER Jerome VAN DER WOERD 孙知明 裴军令 潘家伟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56-1367,共12页
对西昆仑北缘山前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沿西昆仑山前发育的各沉积序列的垂向特征相似:古新世—中新世早期为石膏层、含瓣腮化石的石灰岩和紫红色较细粒的碎屑岩沉积,指示了海相和海陆过渡相较平静的沉积环境;中新世晚期—... 对西昆仑北缘山前盆地新生代沉积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沿西昆仑山前发育的各沉积序列的垂向特征相似:古新世—中新世早期为石膏层、含瓣腮化石的石灰岩和紫红色较细粒的碎屑岩沉积,指示了海相和海陆过渡相较平静的沉积环境;中新世晚期—上新世初期开始出现陆相磨拉石,指示了陆相非平静的沉积环境,砾石的直径由下至上呈增大趋势,可能反映了西昆仑山体不断隆升,其间相对稳定的层段可能是构造运动间歇期或平稳期的沉积,指示了脉动式的隆升模式;磨拉石底部砾石的成分以沉积岩为主,向上火成岩和变质岩砾石逐渐增多,表明剥蚀程度不断加深。根据磨拉石建造的特征,判断剥蚀量和剥蚀强度自西向东有减小和变弱的趋势,可能暗示了西昆仑山晚新生代隆升有自西向东由强变弱的过渡特征。该结论与本区构造地貌学的研究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晚新生代 山前盆地 西昆仑山 隆升
下载PDF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11
作者 贠杰 高晓峰 +2 位作者 校培喜 康磊 李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7-600,共14页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主要由灰绿色枕状玄武岩、浅灰白色流纹岩组成,空间上与厚层碳酸盐岩及薄层大理岩相伴产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岩Si O2含量集中在52.10%~54.42%,Na2O/K2O〉1,Ti O2为0.50%~2.03%,Mg#... 西昆仑下石炭统乌鲁阿特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系,主要由灰绿色枕状玄武岩、浅灰白色流纹岩组成,空间上与厚层碳酸盐岩及薄层大理岩相伴产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玄武岩Si O2含量集中在52.10%~54.42%,Na2O/K2O〉1,Ti O2为0.50%~2.03%,Mg#介于52~70之间,与拉班玄武岩的平均值较为相似。玄武岩ΣREE=14.46×10-6~91.83×10-6,LREE/HREE为1.12~2.55,(La/Yb)N为0.46~1.69,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呈现出较为平坦的曲线,类似于E-BABB,而明显不同于N-MORB和OIB。微量元素中有明显的Rb负异常,可能与岩浆过程中下地壳的混染作用有关。流纹岩主体为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高,介于73.46×10-6~316.80×10-6之间,(La/Yb)N为1.30~11.99,(La/Sm)N为1.15~4.07,稀土元素配分曲线有较明显的右倾趋势,轻稀土分馏较强。稀土、微量元素配分曲线类似于地壳特征。玄武岩与流纹岩表现出不同的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并缺乏连续演化的趋势,暗示二者有不同的来源和成因。微量元素图解及区域地质特征指示乌鲁阿特组形成于弧后拉张的伸展环境。岩石成因特征研究表明,玄武岩由亏损地幔尖晶石二辉橄榄岩5%~10%部分熔融形成,并在底侵上升途中受到下地壳物质微弱的混染贡献。地幔物质上升,所携带的热量累积并加热下地壳,下地壳基性物质部分熔融从而形成流纹岩。综合认为,西昆仑北带在早石炭世处于一个伸展拉张环境(可能为弧后盆地),乌鲁阿特组火山岩正是此次构造事件的岩浆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乌鲁阿特组 火山岩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印支运动期构造对后期构造和沉积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程晓敢 吴鸿翔 +3 位作者 李勇 陈汉林 章凤奇 师骏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7-33,共7页
印支运动期古构造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西昆仑山前后期的构造变形和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但由于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改造,研究区印支运动期构造特征识别较为困难。选择新生代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西昆仑山前中段,野... 印支运动期古构造对塔里木盆地西南缘西昆仑山前后期的构造变形和侏罗纪—白垩纪的沉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但由于新生代以来的强烈改造,研究区印支运动期构造特征识别较为困难。选择新生代构造活动相对较弱的西昆仑山前中段,野外露头调查、钻井和地震资料等综合研究表明,西昆仑山前发育印支运动期褶皱冲断带,形成一系列逆冲断层和北东翼陡、南西翼缓的背斜,这与晚三叠世塔里木板块与羌塘地体最终完成陆—陆碰撞形成的北—北东向挤压有关。印支运动期发育的古断层在喜马拉雅运动晚期挤压下复活,从而造成两期背斜上下叠置,构造高点重合。因此,印支运动期构造格局极大地限制了喜马拉雅运动晚期的构造变形。印支运动期古构造奠定了中生代的古地形格局,并对侏罗纪—白垩纪沉积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受深部印支运动期逆冲断层控制的北西—南东向斜列式分布的古隆起,是造成该区白垩系分布和储集层物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西昆仑山前 印支运动期 古隆起 构造变形 沉积
下载PDF
西昆仑西段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及构造演化过程 被引量:36
13
作者 康磊 校培喜 +2 位作者 高晓峰 奚仁刚 杨再朝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3-552,共20页
本文通过对西昆仑西段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花岗质岩浆活动期次、岩石成因,结合区域资料,探讨构造-岩浆演化特征和碰撞造山过程。将该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分... 本文通过对西昆仑西段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的岩石类型、形成时代和岩石地球化学资料的综合分析,探讨花岗质岩浆活动期次、岩石成因,结合区域资料,探讨构造-岩浆演化特征和碰撞造山过程。将该地区晚古生代—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分为7个阶段:(1)388~324 Ma(特提斯Ⅰ、Ⅱ支洋向北俯冲消减阶段),具富钠贫钾特征的低温TTG岩石组合,形成于陆缘弧环境;(2)339~291 Ma(奥依塔格弧后盆地演化阶段),由于南部特提斯Ⅰ支洋持续往北俯冲,导致西昆仑北缘发生弧后扩展而形成弧后盆地,形成拉斑质具强烈富钠贫钾特征的低温大洋花岗岩;(3)258~241 Ma(特提斯Ⅰ支洋闭合、碰撞造山阶段),岩石中发育石榴子石和白云母,普遍具片麻状构造,属于S型花岗岩,陆壳部分熔融的产物;(4)234~210 Ma(特提斯Ⅰ后碰撞伸展阶段):岩体规模较大,为I型→A型花岗岩,伴随着地幔岩浆底侵和强烈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5)198~150 Ma(特提斯Ⅱ支洋向南俯冲消减阶段):类似TTG的岩石组合,形成于与洋壳俯冲有关的岩浆弧环境;(6)148~118 Ma(特提斯Ⅱ支洋闭合、碰撞造山阶段):弱片麻状二云二长花岗岩,属C型埃达克岩,为陆-陆碰撞过程中陆壳加厚发生部分熔融的产物;(7)111~75 Ma(特提斯Ⅱ后碰撞伸展阶段):发育规模较大,钾玄质系列,是古老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各阶段花岗质岩浆活动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初步提出了西昆仑西段晚古生代—中生代大地构造演化模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西段 晚古生代—中生代 花岗岩 构造演化
下载PDF
西昆仑西段三叠纪两类花岗岩年龄测定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77
14
作者 张传林 于海锋 +1 位作者 王爱国 郭坤一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45-652,共8页
西昆仑造山带海西晚期-印支早期(三叠纪)花岗岩发育,但已有的测年资料、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及少量的构造学观察还没有对本区这一时期造山事件的时间尺度做到准确把握。对西昆仑西段海西晚期两类构造特征完全不同的花岗岩露头尺度的观察、... 西昆仑造山带海西晚期-印支早期(三叠纪)花岗岩发育,但已有的测年资料、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及少量的构造学观察还没有对本区这一时期造山事件的时间尺度做到准确把握。对西昆仑西段海西晚期两类构造特征完全不同的花岗岩露头尺度的观察、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一类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形成时代为240.5 ±1.8 Ma,表现出同造山过程中的花岗岩变形特征;另一类块状含角闪石花岗岩的年龄为228.2±1.5 Ma。根据两个岩体的构造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含石榴子石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造山时期,是甜水海地体与西昆仑南带晚古生代岛弧沿麻扎-康西瓦缝合带碰撞峰期的产物,代表了沿麻扎-康西瓦分布的古特提斯洋一个分支的闭合,而228 Ma块状含角闪石花岗岩形成于碰撞造山后的伸展背景。220-190 Ma持续发育的花岗岩是南昆仑地体拼合到北昆仑地体之后在其南部形成的新的深成岩浆弧带。这一研究为西昆仑海西晚期-印支早期构造演化提供了更精细的时间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 三叠纪花岗岩 锆石U-Pb SHRIMP年龄 构造特征 构造意义 片麻状花岗岩 西昆仑造山带 年龄测定 三叠纪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柯东构造新生代构造变形及油气意义 被引量:6
15
作者 杜治利 梁瀚 +2 位作者 师骏 陈才 王宇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2-29,共8页
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剖面、地表露头以及钻井数据分析了西昆仑山前克里阳—甫沙构造带东段柯东构造的特征,认为柯东构造为压扭构造,主要发育基底断层,表现为强烈变形的褶皱前翼和宽缓的后翼(顶部)。生长地层揭示克里阳—甫沙断层于上... 利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剖面、地表露头以及钻井数据分析了西昆仑山前克里阳—甫沙构造带东段柯东构造的特征,认为柯东构造为压扭构造,主要发育基底断层,表现为强烈变形的褶皱前翼和宽缓的后翼(顶部)。生长地层揭示克里阳—甫沙断层于上新世逆冲形成柯东单斜(鼻隆),具有卷入翼部旋转的变形机制;后期克里阳—甫沙断层发育突破断层将柯东单斜切割为断块,并导致地表出露一套高陡倒转的地层,这套地层卷入了侏罗系—新生界。柯东构造的深部断块构造变形较弱,使得油气藏得以保存,KD1井显示这类断块具有很好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前 柯东构造 生长地层 基底断层 压扭构造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来源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16
作者 莫午零 林潼 +3 位作者 张英 易士威 王东良 张亮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4-371,共8页
西昆仑山前主要发育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下二叠统普司格组和中侏罗统杨叶组3套烃源岩。通过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烃源岩特征、油气特征和油—源对比与气—源对比分析,指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类型较好的Ⅱ型... 西昆仑山前主要发育下石炭统和什拉甫组、下二叠统普司格组和中侏罗统杨叶组3套烃源岩。通过西昆仑山前柯东—柯克亚构造带烃源岩特征、油气特征和油—源对比与气—源对比分析,指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类型较好的Ⅱ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较高;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二叠系源岩,有部分侏罗系和石炭系天然气混入。从柯东1井和柯克亚含油气构造的构造演化、流体包裹体、油气成藏演化史出发,分析了成藏演化过程,总结出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成藏演化模式,得出其成藏可分为4个阶段:原油初始充注时期、主充油时期、主充气时期和油气调整时期。搞清柯东—柯克亚构造带油气来源及油气成藏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为该区甩开勘探、进一步扩大勘探成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来源 包裹体 构造演化 成藏模式 柯东-柯克亚构造带 西昆仑山前
下载PDF
西昆仑山前晚三叠世古构造特征及对侏罗-白垩纪沉积的控制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延贵 吴鸿翔 +6 位作者 张亮 程晓敢 陈才 张欲清 任凭 章凤奇 陈汉林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5-1418,共14页
造山带和盆地是在时空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青藏高原内部晚三叠世古特提斯造山带的形成,对北缘的塔里木盆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盆地内部西昆仑山前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冲断构造变形,而这一冲断构造变形所形成... 造山带和盆地是在时空发展和形成机制上具有密切联系的构造系统。青藏高原内部晚三叠世古特提斯造山带的形成,对北缘的塔里木盆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导致了盆地内部西昆仑山前地区发生了强烈的冲断构造变形,而这一冲断构造变形所形成的古构造-古地貌对后期侏罗-白垩纪的沉积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决定了该地区的油气分布。本文基于对西昆仑山前露头区中生代地层分布详细的野外考察和盆地覆盖区钻井资料的整理,结合对盆-山结合带清晰地震剖面的详细解释,开展西昆仑山前的晚三叠世古构造特征及侏罗-白垩纪沉积充填过程研究,以期揭示晚三叠世的古构造-古地貌特征及对沉积的控制作用。通过研究发现,西昆仑山前地区发育晚三叠世前陆褶皱冲断带,冲断带根部发育基底卷入构造,锋带发育叠瓦状构造;古生界受逆冲断裂控制,形成一系列的北陡南缓的背斜隆起,冲断带前锋位置与新生代构造前锋位置相近。三叠纪末古地貌形态由于特提斯造山带的强烈隆升,总体呈南高北低的地貌形态,但是褶皱冲断构造带受地表风化剥蚀作用,背斜核部形成南缓北陡的古隆起,而断层破碎带形成南陡北缓的洼地,是侏罗系发育前的基本地貌格架。早侏罗世受特提斯造山带造山后伸展的影响,西昆仑山前发育4个箕状断陷,控陷断层发育于古造山带一侧;受大型控陷断层的影响,在断陷内部呈北高南低的地形特点,断陷内侏罗系逐渐向北部斜坡超覆。晚三叠世形成的古构造-古地貌与早侏罗世断陷叠加形成的古地理格架一直控制了侏罗纪-早白垩世的沉积,直到晚白垩世沉积时才没有起到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 古地貌 沉积作用 晚三叠世 侏罗-白垩纪 西昆仑山前
下载PDF
昆仑山北麓阿羌黄土剖面AQS3层段记录的末次间冰阶千年尺度的气候波动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保生 温小浩 +8 位作者 David Dian Zhang 李森 董光荣 杜恕环 欧先交 邱世藩 王贵勇 李志文 牛东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通过对昆仑山北麓阿羌黄土剖面AQS3层段的年代测试、粒度参数(Mz和σ)以及主要氧化物(SiO2,Al2O3,TOFE(Fe2O3+FeO)和(Al2O3+TOFE)/SiO2比值)分析,并结合区域相关地层反映的古环境和腹足类化石指示的古生态,认为AQS3记录了末次间冰阶19... 通过对昆仑山北麓阿羌黄土剖面AQS3层段的年代测试、粒度参数(Mz和σ)以及主要氧化物(SiO2,Al2O3,TOFE(Fe2O3+FeO)和(Al2O3+TOFE)/SiO2比值)分析,并结合区域相关地层反映的古环境和腹足类化石指示的古生态,认为AQS3记录了末次间冰阶19个旋回的干冷与暖湿的气候波动。其中,15个具有千年尺度旋回的各个温暖期能够较好地与GRIP冰芯氧同位素曲线中的D-O事件在时代和气候性质上进行一一对比。可能是由于地处毗邻冰川山麓、加之海拔较高,故该层段粒度与主要氧化物显示的气候变动的幅度并不大,然而却相当敏感。不仅于此,这种千年尺度的温暖气候变化在昆仑山北麓及其近邻区域也有明显的表现。例如,在昆仑山北麓普鲁地层剖面中,指示暖干气候作用下形成的含石膏等盐类的砂土砾石层的TL年龄为距今31000年、45500~41600年、45900年和54500年,可以依次与GRIPδ18O中的间冰段D/O6,D/O12,D/O13和D/O15进行对比;在阿尔金山北麓,类似的并具有荒漠漆的砂土砾石层的TL年龄为37200aB.P.和59700aB.P.,分别相当于D/O9和D/O17间冰段;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高阶地(海拔1310m),可能代表了剧烈升温的气候背景下,环塔里木盆地四周高山冰雪大量消融导致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大湖期",其日历年为33197aB.P.,与GISP2冰芯氧同位素曲线在33000aB.P.的暖阶段相当。发生在昆仑山北麓及毗邻区域AQS3时期若干温暖阶段的地层学证据以及其在时间上能够与GRIP和GISP2冰芯氧同位素曲线相关暖峰的耦合,表明由阿羌剖面末次间冰阶粒度和主氧化物峰谷变化反映出来的多次冷暖波动,其根本原因还是受到北半球D/O振荡的强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北麓 阿羌黄土剖面 AQS3层段 末次间冰阶 千年尺度气候变化
下载PDF
西昆仑山区湖泊初探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李世杰 郑本兴 焦克勤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7-44,共8页
本文论述了西昆仑山区湖泊的分布、成因、水化学特征以及其演化历史与高原隆升、古气候变化、高山冰川进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湖泊主要靠暖季高山带的冰雪融水补给,故矿化度的变化与其距补给源的远近密切相关;它们在第四纪... 本文论述了西昆仑山区湖泊的分布、成因、水化学特征以及其演化历史与高原隆升、古气候变化、高山冰川进退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湖泊主要靠暖季高山带的冰雪融水补给,故矿化度的变化与其距补给源的远近密切相关;它们在第四纪期间的演化是高原构造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二者作用的结果;根据现有资料,该区湖泊的演化历史可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距今4.6万年以前的大湖期,晚更新世晚期的湖面波动期和全新世的湖泊退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山 湖泊 演化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昆仑山北麓地貌过程对风沙危害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发相 雷加强 +2 位作者 岳健 吴玉伟 桂东伟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8-724,共7页
昆仑山北麓地跨昆仑-阿尔金山与塔里木盆地两大地貌单元,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内沙源物质丰富,东北风与西北风盛行,风沙活动强烈,沙漠化程度达0.62,是目前我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区域。地貌过程与风沙危害发生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风沙地貌... 昆仑山北麓地跨昆仑-阿尔金山与塔里木盆地两大地貌单元,毗邻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内沙源物质丰富,东北风与西北风盛行,风沙活动强烈,沙漠化程度达0.62,是目前我国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区域。地貌过程与风沙危害发生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风沙地貌过程加强引起风沙危害发生,流水地貌过程减弱使风沙危害加重,人工地貌过程对风沙危害有加强与减弱两方面的作用。区内风沙危害严重与地貌结构,沙漠、砾漠(戈壁)和雅丹面积占73.5%,风沙地貌面积大,沙源物质丰富;气候干旱少雨,荒漠区植被稀疏,风力强劲,风蚀风积强烈;河流稀少,流水地貌过程弱;水资源不足且分布不均,绿洲面积仅占13.49%,绿洲区人工地貌过程对荒漠环境扰动破坏大等有关。针对地貌及其过程对风沙危害的影响及发展趋势,提出了6条防治地貌过程加剧引起风沙危害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 地貌过程 风沙危害 kunlun mountains Blown Sand Disaster Processes 风沙地貌 塔克拉玛干沙漠 面积 塔里木盆地 沙漠化程度 资源不足 物质 沙源 绿洲区 荒漠区 环境扰动 干旱少雨 风沙活动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