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鸽副黏病毒(PPMV-1)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
1
作者 李婷婷 陆冰洋 +3 位作者 丁树荣 唐娟 王彩先 刘华栋 《山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443-449,共7页
为了对太原市某肉鸽场乳鸽突发的PPMV-1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进行诊断,通过对发病乳鸽进行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并采集病鸽的组织病料,进行RT-PCR检测、SPF鸡胚传代分离病毒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旨在... 为了对太原市某肉鸽场乳鸽突发的PPMV-1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病例进行诊断,通过对发病乳鸽进行临床诊断和病理剖检,并采集病鸽的组织病料,进行RT-PCR检测、SPF鸡胚传代分离病毒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旨在制定出综合防治措施,对PPMV-1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意义。结果显示,该鸽场鸽群感染病毒为鸽源Ⅰ型副黏病毒(PPMV-1),分离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部分高敏。根据诊断结果,紧急使用新城疫IV系疫苗免疫,同时联合使用丁胺卡那霉素,病情迅速得到控制。抗体检测发现,该鸽场种鸽新城疫抗体效价参差不齐,是诱发乳鸽感染PPMV-1的主要原因。动物回归试验进一步确定了PPMV-1分离株和大肠杆菌的致病性,乳鸽感染PPMV-1后发病率为100%,死亡率达80%;而雏鸡感染病毒后无明显临床症状,表明PPMV-1分离株对乳鸽和雏鸡的致病力存在差异,且混合感染比病毒和大肠杆菌单独感染死亡率高,在乳鸽养殖中要重视综合防控,防止PPMV-1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源Ⅰ型副黏病毒(PPMV-1) RT-PCR 大肠杆菌 药敏试验 抗体效价
下载PDF
鸽副黏病毒1型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爱芳 邱深本 罗映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7期44-46,共3页
用SPF鸡胚从疑似鸽新城疫病鸽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该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抑制。分离株经肌肉注射能使鸽发病和死亡,出现与自然发病鸽一致的症状和病变。收集发病鸽的病料再进行鸡胚增殖,又重新分离... 用SPF鸡胚从疑似鸽新城疫病鸽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株能凝集鸡红细胞,该凝集作用能被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抑制。分离株经肌肉注射能使鸽发病和死亡,出现与自然发病鸽一致的症状和病变。收集发病鸽的病料再进行鸡胚增殖,又重新分离到此病毒。对该分离株进行理化特性研究,血凝素热稳定指数为10,病毒对氯仿、乙醚、胰蛋白酶、盐酸(pH5.0)敏感,0.1%甲醛溶液能完全灭活病毒。对该分离株进行毒力测定,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70.8h,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1.60。结果表明,分离株为中等毒力鸽Ⅰ型副黏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副黏病毒1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鸽源鸭甲肝病毒1型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3
作者 施少华 陈红梅 +5 位作者 陈珍 傅光华 万春和 程龙飞 苏敬良 黄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1期1151-1154,共4页
为对1株鸽源鸭甲肝病毒1型(DHAV-1)进行分离与鉴定,通过细菌分离排除法和病毒分离方法获得致鸭胚死亡病毒(暂命名为FJ-12-20株)。该病毒无血凝活性,可被DHAV-1引物所扩增,但不能被鸭坦布苏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 为对1株鸽源鸭甲肝病毒1型(DHAV-1)进行分离与鉴定,通过细菌分离排除法和病毒分离方法获得致鸭胚死亡病毒(暂命名为FJ-12-20株)。该病毒无血凝活性,可被DHAV-1引物所扩增,但不能被鸭坦布苏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和鹅细小病毒特异引物所扩增,病毒液攻击樱桃谷鸭和番鸭可引起死亡,并出现了典型的鸭肝炎病变,重新分离获得病毒株。将DHAV-1特异性扩增产物回收后克隆,序列分析表明FJ-12-20株与参考株DHAV-1的同源率为93.5%~99%,与DHAV-2和DHAV-3参考株的同源率均为78.4%。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J-12-20株与DHAV-1关系密切,它们在进化树中共处一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源 鸭甲肝炎病毒1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周震祥 张俊平 +4 位作者 何锡忠 李春华 杨惠萍 蒋凤英 倪建平 《上海农业学报》 2020年第3期56-59,共4页
为验证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对鸽子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对试制的5批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分别在3家规模化养鸽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幼龄鸽、青年鸽和种鸽免疫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 为验证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对鸽子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对试制的5批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分别在3家规模化养鸽场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幼龄鸽、青年鸽和种鸽免疫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并产生了较高的抗体水平,免疫后180 d对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川沙株的攻毒保护率在90%以上。试验效果证明,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 田间试验 保护率
下载PDF
鸽Ⅰ型副黏病毒、圆环病毒和疱疹病毒混合感染的诊断
5
作者 黄运福 颜国庆 +5 位作者 梁海皇 银慧慧 赵武 曾雪颜 兰天艳 刘伟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59-63,共5页
研究旨在确诊广西某肉鸽场中出现神经症状的病鸽并为该场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案,通过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菌分离、病毒分离等方法对广西某肉鸽场病鸽进行诊断。结果显示,剖检可见病鸽肝脾肿大、坏死,花斑肾;分子生物学... 研究旨在确诊广西某肉鸽场中出现神经症状的病鸽并为该场提供相应的防治方案,通过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分子生物学检测、细菌分离、病毒分离等方法对广西某肉鸽场病鸽进行诊断。结果显示,剖检可见病鸽肝脾肿大、坏死,花斑肾;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显示,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PPMV-1)、圆环病毒(pigeon circovirus,PiCV)和疱疹病毒(pigeon herpesvirus,PiHV)为阳性;对病样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未分离到细菌;将病样接种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尿囊液血凝效价稳定在8 log2,其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阳性血清抑制,但不能被禽流感病毒(AIV)阳性血清抑制。研究表明,最终诊断结果为PPMV-1、PiCV和PiHV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Ⅰ型副黏病毒 鸽圆环病毒 鸽疱疹病毒
下载PDF
鸽Beclin 1基因克隆、原核表达与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铭 张志国 +2 位作者 胡敏 张奕婷 刘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13-16,共4页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噬与禽类某些疾病的发生关系,研究制备了自噬重要标志性蛋白Beclin 1的多克隆抗体。首先克隆了鸽Beclin 1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运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了pET52b-beclin 1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后得到重组表达蛋白,采用镍... 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噬与禽类某些疾病的发生关系,研究制备了自噬重要标志性蛋白Beclin 1的多克隆抗体。首先克隆了鸽Beclin 1基因的部分保守序列,运用基因重组方法构建了pET52b-beclin 1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后得到重组表达蛋白,采用镍柱纯化法得到目标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所得到的目标蛋白分子量与预测值一致,表明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目标蛋白。以目标蛋白为抗原免疫新西兰大白兔,5免后制备抗血清。ELISA结果显示效价为1∶20 000,Western blot显示抗体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果为检测自噬相关禽类疾病的发生中Beclin 1基因的蛋白表达提供了必要的抗体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鸽 BECLIN1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宝华 傅元华 +5 位作者 范建华 徐步 卜柱 高明燕 陈卫彬 孙新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3-1297,共5页
鸽新城疫是流行于鸽群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对养鸽业威胁巨大,为有效防治鸽新城疫的发生,利用鸡新城疫病毒和分离到的鸽1型副黏病毒JB株研制了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期及保存期等进行了试... 鸽新城疫是流行于鸽群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对养鸽业威胁巨大,为有效防治鸽新城疫的发生,利用鸡新城疫病毒和分离到的鸽1型副黏病毒JB株研制了鸽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并对该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效力、免疫期及保存期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疫苗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疫苗注射后1周就可检测到HI抗体,4周后达到高峰,HI抗体可持续6个月;免疫后21 d、60 d、120 d、180 d,分别用F48E9株和JB株2种病毒攻毒,其保护率均在80%以上,对照(未免疫)组鸽全部死亡;在2~8℃条件下保存12个月后,性能稳定,免疫肉鸽仍有较高的免疫抗体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新城疫 1型副黏病毒 疫苗
下载PDF
鸽I型副粘病毒的RT-PCR套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林川 游洪 陈芳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0-462,共3页
对 3个中国广东的鸽I型副粘病毒分离株 (P4、P5和P7)基因组RNA以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 (RT_PCR)扩增了F基因 75 %的基因区域 ( 3 4 3~ 1673nt)。其中毒株P4和P7准确扩增出预期大小明亮的DNA片段 ,而P5扩增出片段很淡 ,用该RT_PCR产物... 对 3个中国广东的鸽I型副粘病毒分离株 (P4、P5和P7)基因组RNA以反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法 (RT_PCR)扩增了F基因 75 %的基因区域 ( 3 4 3~ 1673nt)。其中毒株P4和P7准确扩增出预期大小明亮的DNA片段 ,而P5扩增出片段很淡 ,用该RT_PCR产物作模板以相同引物再作PCR ,结果可以扩增出大小与预期一致的明亮条带。此方法可快速检测鸽I型副粘病毒(PPMV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Ⅰ型副粘病毒 PPMV-1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F基因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鸽禽Ⅰ型副粘病毒油佐剂灭活苗对雏鸡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淑霞 杨增岐 +3 位作者 樊海涛 屈勇刚 赵余放 郭欣怡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1999年第3期45-46,共2页
用鸽 A/ P M V1 油佐剂灭活苗与 N D V 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雏鸡,免疫后21 d 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免疫后42 d 用新城疫强毒对两种疫苗免疫鸡分别进行攻击,鸽 A/ P M V1 油佐剂灭活苗免疫组保护率为73.... 用鸽 A/ P M V1 油佐剂灭活苗与 N D V 油佐剂灭活苗分别免疫雏鸡,免疫后21 d 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免疫后42 d 用新城疫强毒对两种疫苗免疫鸡分别进行攻击,鸽 A/ P M V1 油佐剂灭活苗免疫组保护率为73.33% , N D V 油佐剂灭活苗免疫组保护率为99.6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MV-1 油佐剂灭活苗 雏鸡 免疫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鸽I型副粘病毒F基因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林川 游洪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6-329,共4页
本研究采用RT_PCR方法成功地获得了 3个鸽I型副粘病毒广东分离株 (P4、P5和P7的F基因片段。经测序表明 ,基因片段长度均为 12 90bp ;经序列分析发现 ,毒株P4与NDV标准株LaSota和C30的同源性最高 ,达到 99 4 % ;而毒P5、P7与LaSota和C30... 本研究采用RT_PCR方法成功地获得了 3个鸽I型副粘病毒广东分离株 (P4、P5和P7的F基因片段。经测序表明 ,基因片段长度均为 12 90bp ;经序列分析发现 ,毒株P4与NDV标准株LaSota和C30的同源性最高 ,达到 99 4 % ;而毒P5、P7与LaSota和C30的同源性相对较低 ,为 83%。从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可看出 ,毒株P4与NDV标准株LaSota和C30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而毒株P5、P7与NDV标准株LaSota和C30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I型副粘病毒(PPMV-1) RT-PCR F基因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鸽副粘病毒感染的诊治
11
作者 杨百亮 高辉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43-44,共2页
某鸽场发生精神沉郁、腹泻、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排绿白色稀粪并有神经症状的传染病。采集粪便进行分离培养 ,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采病鸽全血做鸡白痢快速平板凝集试验 ,结果为阴性。用 β-微量法做病鸽血清新城疫 (ND)HI抗... 某鸽场发生精神沉郁、腹泻、体温升高、食欲减少、排绿白色稀粪并有神经症状的传染病。采集粪便进行分离培养 ,无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采病鸽全血做鸡白痢快速平板凝集试验 ,结果为阴性。用 β-微量法做病鸽血清新城疫 (ND)HI抗体滴度检测 ,其效价为 1∶1 6。数值诊断的分值为 2 9分。试验结果表明 ,该鸽场的病鸽发生了鸽 1型副粘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粘病毒 感染 诊治
下载PDF
鸽Ι型副粘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12
作者 聂东升 陈鹏举 张翰 《河南畜牧兽医》 2002年第5期7-8,共2页
从病死鸽脾脏分离到毒株,经电镜观察和HI试验、抗体检测,确定为鸽的I型副粘病毒。生物学试验表明,该毒属于强毒株,其致病指数分别为:MDT=90h,ICPI=1.27,IVPI=1.30。将分离株经滴鼻接种于15日龄肉乳鸽和4周龄雏鸡,肉乳鸽发病后出现与自... 从病死鸽脾脏分离到毒株,经电镜观察和HI试验、抗体检测,确定为鸽的I型副粘病毒。生物学试验表明,该毒属于强毒株,其致病指数分别为:MDT=90h,ICPI=1.27,IVPI=1.30。将分离株经滴鼻接种于15日龄肉乳鸽和4周龄雏鸡,肉乳鸽发病后出现与自然发病鸽相同的症状和病变,但鸡不引起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副粘病毒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通络生骨胶囊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译 林惠湦 +1 位作者 陈妮 刘礼飞 《中医药信息》 2020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利用碘乙酸诱的SD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研究通络生骨胶囊对骨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利用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SW1353)损伤模型,研究通络生骨胶囊对软骨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膝关节注射碘乙酸(3 mg/只)诱导形成OA模... 目的:利用碘乙酸诱的SD大鼠骨关节炎模型,研究通络生骨胶囊对骨关节炎(OA)的治疗作用;利用IL-1β诱导的人软骨细胞(SW1353)损伤模型,研究通络生骨胶囊对软骨细胞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SD大鼠膝关节注射碘乙酸(3 mg/只)诱导形成OA模型,造模3 d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不同浓度的通络生骨溶液组(0.5、1、2 g/kg)。给药3周后检测血清中IL-1β的含量,膝关节软骨细胞中MMP-13的mRNA表达水平以及c-Fos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经通络生骨胶囊(1、5、10、50、100μg/mL)处理48 h后的IL-1β(20 ng/mL)损伤SW1353细胞8 h后的细胞活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Wnt4a、β-catenin、GSK-3β、MMP-13、ADAMTS4、Nrf2、GCLC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β-catenin和MMP-13的蛋白含量。结果:不同浓度(0.5、1、2 g/kg)的通络生骨胶囊溶液均可以有效降低碘乙酸诱导的IL-1β含量,抑制软骨细胞中的MMP-13和c-Fos的表达,呈剂量效应关系。在IL-1β刺激的SW1353损伤模型中,不同浓度(10、50、100μg/mL)的通络生骨胶囊溶液均能显著增强细胞活率,抑制IL-1β诱导的Wnt4a、β-catenin、MMP-13、ADAMTS4和GSK-3β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作用,增强IL-1β抑制的Nrf2、GCLC和NQO-1的mRNA表达水平。结论:通络生骨胶囊可以通过降低IL-1β等炎症因子的分泌,抑制IL-1β诱导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MMP-13、ADAMTS4等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分泌,增强Nrf2/HO-1信号通路,并从多方面提高软骨组织的抗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生骨胶囊 木豆叶水提物 IL-1Β WNT/Β-CATENIN MMP-13 Nrf2/HO-1
下载PDF
2019年广西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分子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撒薇 陈田 +2 位作者 陆凡 韦平 韦天超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45-552,共8页
为了解广西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PPMV-1)分离株的基因亚型及遗传进化,2019年从广西鸽场疑似感染PPMV-1的送检临床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并对其进行F基因的测序以及系统发育和分子钟的分析。结果显示,从送检样... 为了解广西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type 1,PPMV-1)分离株的基因亚型及遗传进化,2019年从广西鸽场疑似感染PPMV-1的送检临床样品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并对其进行F基因的测序以及系统发育和分子钟的分析。结果显示,从送检样品分离3株病毒株,分别命名为Pi/CH/GX1101/2019,Pi/CH/GX1201/2019和Pi/CH/GX1202/2019。测序结果表明其F基因编码区长度均为1662核苷酸(nt),编码553氨基酸(aa)。分离株的F蛋白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符合强毒株特征;系统发育分析表明3株毒株属于两个基因亚型:Ⅵ.2.1.1.2.1亚型(原Ⅵj)和Ⅵ.2.1.1.2.2亚型(原Ⅵk);分子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Ⅵ.2.1.1.2.1亚型和Ⅵ.2.1.1.2.2亚型毒株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进化分歧;Ⅵ.2.1.1.2.1亚型的Pi/CH/GX1201/2019和Pi/CH/GX1202/2019与位于进化枝低节点的野鸟源参考毒株W4的亲缘关系较近,同在一个分支中,而Ⅵ.2.1.1.2.2亚型的Pi/CH/GX1101/2019毒株与进化枝低节点的2株野鸟源参考毒株Grey heron/CH/GD/GZ333/2015和European turtle dove/CH/GD/GZ23/2015的亲缘关系相近,同在一个小簇中。研究结果证明广西鸽群主要流行Ⅵ.2.1.1.2.1亚型和Ⅵ.2.1.1.2.2亚型的PPMV-1,并推测存在从野鸟传入商业鸽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Ⅰ型副黏病毒 分离鉴定 F基因 分子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鸽源新城疫病毒辽宁分离株LNPPMV17全基因测序与遗传演化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百利 刘承惠 +1 位作者 徐静怡 李冰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4-99,共6页
为了研究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辽宁分离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根据GenBank公布的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Pi/SH/CH/0168/2013毒株设计16对引物,对辽宁分离株全基因分段进行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拼接得到病毒的全基因组,然后... 为了研究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辽宁分离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根据GenBank公布的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Pi/SH/CH/0168/2013毒株设计16对引物,对辽宁分离株全基因分段进行扩增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依次拼接得到病毒的全基因组,然后进行序列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辽宁分离株基因全长15192 nt,并命名为LNPPMV17。F0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结合F蛋白全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辽宁分离株属于ClassⅡ基因Ⅵ型;并发现鸽副黏病毒M蛋白第36和68位点氨基酸与其他禽类副黏病毒有明显不同,这种差异可以作为区别其他禽类Ⅰ型副黏病毒的标志;全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国内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同源性较高,这可能是近年来赛鸽业迅速发展,鸽子流通增加,交叉感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Ⅰ型副黏病毒 全基因测序 遗传进化分析 辽宁省
原文传递
广东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蔡绍鑫 焦培荣 +7 位作者 高诗敏 何琴 刘大伟 薛国聪 张桂红 辛朝安 廖明 任涛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7-351,共5页
为了解广东地区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从该地区分离到的4株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SD-55株、JM-11株、SZ-14株、ZQ-17株)进行了F基因的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这4株病毒的F蛋白裂解位点均符合禽Ⅰ型副黏病毒强毒株裂... 为了解广东地区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选择从该地区分离到的4株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SD-55株、JM-11株、SZ-14株、ZQ-17株)进行了F基因的扩增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这4株病毒的F蛋白裂解位点均符合禽Ⅰ型副黏病毒强毒株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的分子特征,与中国大陆鸽源APMV-1分离株Pigeon/YN-P1相比,相似率在95%以上。将其与GenBank中的18株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并绘制系统进化树,发现分离株SD-55株、JM-11株、SZ-14株位于以意大利分离株Pigeon/Italy/1166/00为代表的欧洲进化分支,而ZQ-17株位于以美国分离株Pigeon/U.S.(TX)/98为代表的美洲进化分支,经鉴定以上4株病毒均为基因Ⅵb1型禽Ⅰ型副黏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源禽Ⅰ型副黏病毒 F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的分子特征及对鸽的致病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少华 崔宁 +3 位作者 张琳 黄庆华 黄艳艳 许传田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5,共6页
2011―2013年在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SDS,SD01和SD02),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规律,对3株病毒进行了测序和生物活性分析,并对分离株SDS对鸽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毒株SDS基因组全长为151... 2011―2013年在新城疫流行病学调查中分离到3株鸽源新城疫病毒(SDS,SD01和SD02),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进化规律,对3株病毒进行了测序和生物活性分析,并对分离株SDS对鸽的致病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毒株SDS基因组全长为15192 bp,基因排列方式为3′-NP-P-M-F-HN-L-5′,3个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112)RRQKRF^(117),具有典型的新城疫强毒的分子特征。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这3个毒株与基因Ⅵ型NDV毒株聚于一簇,属于ClassⅡ系Ⅵb基因型。3个分离株F蛋白的融合肽和七肽重复区,HN蛋白的抗原中和表位存在多处突变,与单克隆抗体1E5、2F10的反应性也发生改变,表明3个分离株与疫苗株LaSota有明显的抗原差异。SDS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试验鸽自攻毒后5 d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滴鼻组和肌肉注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60%和70%;病死鸽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出血,腺胃乳头、腺胃肌胃交界及肠道出血,肝脏肿大,脾有淤血斑。滴鼻组在攻毒后5~14 d于喉头和泄殖腔检出排毒,而肌肉注射组在攻毒后3~14 d于喉头和泄殖腔有排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源新城疫病毒 鸽Ⅰ型副黏病毒 F基因 HN基因 Ⅵb基因型 致病性
原文传递
鸽副黏病毒Ⅰ型(川沙株)攻毒剂量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俊平 杨惠萍 +2 位作者 蒋凤英 倪建平 李春华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7-179,共3页
为了确定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攻毒试验的攻毒剂量。本研究采用SPF鸡胚测定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E5代的病毒含量,并以不同剂量病毒液分别接种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对试验... 为了确定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攻毒试验的攻毒剂量。本研究采用SPF鸡胚测定鸽副黏病毒Ⅰ型强毒株(川沙株)E5代的病毒含量,并以不同剂量病毒液分别接种30日龄低抗体幼龄鸽(HI抗体≤2)和120日龄低抗体青年鸽(HI抗体≤2),对试验鸽进行临床症状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该病毒株对低抗体鸽有致死作用,最小致死量为102.5 ELD50。因此,为了确保攻毒效果,在鸽副黏病毒Ⅰ型灭活疫苗(S-1株)制造及检验规程中规定:以1 000倍的最小致死量(即105.5 ELD50)作为疫苗免疫效力检验的攻毒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副黏病毒I型 川沙株 攻毒剂量
原文传递
一株鸽源Ⅰ型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和F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婷婷 陆冰洋 +3 位作者 丁树荣 唐娟 王彩先 刘华栋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1-56,共6页
为了研究山西地区鸽源Ⅰ型副黏病毒(PPMV-1)的遗传进化规律,试验通过采集疑似病鸽临床病料,经SPF鸡胚传代分离病毒,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对分离株进行鉴定,扩增分离株F基因部分片段进行同源性分析,并通过病毒毒力测定试验和动物回归试... 为了研究山西地区鸽源Ⅰ型副黏病毒(PPMV-1)的遗传进化规律,试验通过采集疑似病鸽临床病料,经SPF鸡胚传代分离病毒,采用血凝试验和RT-PCR对分离株进行鉴定,扩增分离株F基因部分片段进行同源性分析,并通过病毒毒力测定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评价分离株的毒力和致病性。结果表明:从发病鸽群中分离鉴定1株PPMV-1,命名为PPMV-1-SX-011,分离株F基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为^(112)RRQKRF^(117),具有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的典型分子特征;分离株PPMV-1-SX-011与国内流行株Pi/CH/LN/2017、Pi/SH/CH/0168/2013、Pigeon/China/BJ2013、pigeon/China/SDS/2011在遗传进化树上处于同一分支,其中与Pi/SH/CH/0168/2013、pigeon/China/SDS/2011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8.1%和97.7%,属于ClassⅡ基因Ⅵb型;但是与经典疫苗株La Sota、B1、Clone30和Mukteswar株的同源性仅为82.7%~84.5%。分离株PPMV-1-SX-011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平均死亡时间(MDT)、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6周龄SPF鸡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值分别为105.6 h、0.3和0。分离株能引起试验鸡和试验鸽体内的免疫应答反应;对试验鸽的致病力强,而对试验鸡无致病力,表明分离株对鸽有特殊亲嗜性。说明本研究分离得到一株鸽源PPMV-1,其具有NDV强毒株裂解位点,对鸡的致病力却与传统NDV存在明显差异,提示山西地区存在对鸽具有强致病性的NDV弱毒株的基因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源Ⅰ型副黏病毒 分离 鉴定 基因Ⅵb型 F基因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一株广西鸽Ⅰ型副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F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乔木 韦汉军 +4 位作者 张远琴 苑亚东 王正一 曾荣玲 韦天超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3-76,84,共5页
为了确定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分离株的基因型及遗传变异,试验对广西某鸽场疑似感染PPMV-1的临床样品进行RT-PCR诊断、病毒分离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并对分离株进行F基因测序、相似性分析及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临床样品经RT-PCR... 为了确定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1)分离株的基因型及遗传变异,试验对广西某鸽场疑似感染PPMV-1的临床样品进行RT-PCR诊断、病毒分离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并对分离株进行F基因测序、相似性分析及构建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临床样品经RT-PCR扩增可得到特异性目的条带,病毒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并能被特异性新城疫(ND)阳性血清抑制。分离株能引起非免疫鸽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00%和10%。对分离得到的PPMV-1(命名为pi/CH/GX1026/2016)进行序列分析,该分离株F蛋白的裂解位点为^112RRQKR↓F^117,符合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的特征。pi/CH/GX1026/2016分离株与毒株Grey heron/Ch/GD/GZ333/2015和European turtle dove/Ch/GD/GZ23/2015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较高,核苷酸相似性分别是99.6%和99.4%,氨基酸相似性分别是99.3%和98.9%;与疫苗株La Sota核苷酸和氨基酸相似性较低,分别是83.8%和88.3%。分离株与基因Ⅵ型NDV毒株Grey heron/Ch/GD/GZ333/2015和European turtle dove/Ch/GD/GZ23/2015遗传关系亲近,与基因Ⅱ型疫苗株La Sota的遗传关系较远。说明pi/CH/GX1026/2016分离株为基因Ⅵ型的PPMV-1,该毒株与NDV常用疫苗株La Sota的遗传关系较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Ⅰ型副黏病毒 分离 鉴定 F基因 相似性分析 遗传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