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matic GNA11/GNAQ variants in a cohort of Chinese children with 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
1
作者 Bin Zhang Rui He +6 位作者 Riga Wu Zhou Yang Man Hu Nan Zhang Wu Guo Zigang Xu Lin Ma 《Pediatric Investigation》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17-125,共9页
Importance:Postzygotic mutations in the GNAQ/GNA11 genes,which encode the G-protein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alpha subunits,have been identified in patients with 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However,little i... Importance:Postzygotic mutations in the GNAQ/GNA11 genes,which encode the G-protein nucleotide binding protein alpha subunits,have been identified in patients with 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However,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hinese population.Objective:To identify pathogenic mutations in pediatric patients with PPV with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Methods:We performed whole-exome sequencing(WES)using skin lesion tissues from pediatric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PPV.Additionally,ultradeep-targeted sequencing was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somatic mutations.A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was analyzed by integrating data from previous reports with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Results:Thirteen patients were enrolled,all diagnosed with the cesioflammea type of PPV,except for one patient with an unclassifiable type.We identified somatic GNA11 c.547C>T(p.R183C)variant in seven patients and GNAQ c.548G>A(p.R183Q)in four patients,with low allelic fractions ranging from 2.1%to 8.6%through ultradeep sequencing.Besides,a GNAQ c.548G>A(p.R183Q)variant was detected through targeted sequencing in one of two patients who did not exhibit detectable variants via WES.The genotype-phenotype correlation analysis,involving 15 patients with a GNA11 variant and 10 with a GNAQ variant,revealed that facial capillary malformation(87%vs.50%,P=0.075)and ocular melanocytosis(80%vs.40%,P=0.087)appeared to be more frequent in patients with GNA11 mutation compared to those with GNAQ mutations.All four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esiomarmorata type or overlapping cesioflammea and cesiomarmorata type PPV carried the GNA11 variant.Interpretation: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PPV patient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carried a postzygotic variant of GNAQ/GNA11,thus further confirming the pathogenic role of GNAQ/GNA11 mosaicism in the development of PPV cesioflammea 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 GNA11 GNAQ Somatic variant
原文传递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黄玉成 李雪莉 +2 位作者 李天举 杨莉 李雅琼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探讨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PV)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分型。方法收集并整理本院2007年至今收治的15例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5例PPV患者中,Ⅱ型多见,占66.67%,其次为Ⅲ型(26.67%);5例有太田痣。结论色素血管性... 目的探讨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PV)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分型。方法收集并整理本院2007年至今收治的15例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5例PPV患者中,Ⅱ型多见,占66.67%,其次为Ⅲ型(26.67%);5例有太田痣。结论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临床少见,易导致误诊,同时应全面检查以排除系统损害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微静脉畸形 太田痣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余文林 李勤 +1 位作者 曾东 程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679-681,共3页
目的:探讨我科2001年来23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的临床表现及分型。方法:收集、研究和评价我院2001~2008年间23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的资料,根据传统和Happle分类方法进行分型,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23例患者中以中年女性多见... 目的:探讨我科2001年来23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的临床表现及分型。方法:收集、研究和评价我院2001~2008年间23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的资料,根据传统和Happle分类方法进行分型,总结其临床特征。结果:23例患者中以中年女性多见(15例),平均年龄21.4岁。根据传统分类,最常见的为Ⅱ型,占78%,其次为Ⅲ型,占13%。根据Happle新分类方法,18例为phakomatosis cesioflammea,3例为phakomatosis Spilorosea,2例为未分类型,18例有太田痣。结论: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临床上较少见,往往因认识不够容易造成误诊及漏诊,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查体有助于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太田痣 微静脉畸形 眼黑变病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军 刘跃华 方凯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88-789,共2页
报告1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患儿男,12岁。面部、胸部鲜红斑痣,躯干、四肢散在蒙古斑,双眼虹膜、巩膜及结膜色素沉着,视力障碍,伴智力低下。
关键词 错构瘤病 色素血管性 斑痣性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5
作者 林燕 刘华绪 汪新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2期83-84,共2页
报道2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并复习国内外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分型等特点。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罗锐军 陆春 +1 位作者 李纪兵 梁韵婷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4-625,共2页
患儿男,20个月。皮肤多处色素异常20个月。两侧面颊可见直径约3.0~4.0cm的青灰色的网状或斑点状斑片,着色不均,界不清,也无隆起,斑片周围无脱屑、发红等;双侧巩膜蓝染,角膜、睑结膜、鼻黏膜及唇缘可见淡蓝色色素斑,口腔黏膜未见明显异... 患儿男,20个月。皮肤多处色素异常20个月。两侧面颊可见直径约3.0~4.0cm的青灰色的网状或斑点状斑片,着色不均,界不清,也无隆起,斑片周围无脱屑、发红等;双侧巩膜蓝染,角膜、睑结膜、鼻黏膜及唇缘可见淡蓝色色素斑,口腔黏膜未见明显异常。可见腰骶部及臀部有一直径约8.0cm的类圆形蓝褐色斑,后背部有一约15.0cm×15.0cm的方形灰蓝色斑,左上肢外侧及双下肢亦可见类似皮损,以患儿哭闹或受热时为著。诊断: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现继续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下载PDF
新生儿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7
作者 焦建成 孙敏 +4 位作者 李莉 房军臣 孟灵芝 张玉东 马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52-354,共3页
报告1例新生儿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患儿男,1 d。出生后发现皮肤异常1 d。皮肤科检查:全身可见大片青紫和暗红色斑片,部分呈弥漫性分布.以面部双上肢躯干及右下肢为主。诊断: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关键词 错构瘤病 斑痣性 色素血管性 血管畸形 色素异常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Ⅱb型并发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及其皮肤镜表现 被引量:3
8
作者 丁帆 金轶 +3 位作者 李谢伦 许阳 苏婷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9-672,共4页
报告1例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患儿男,4岁,因皮肤红色及青灰色斑片4年就诊。体格检查:左侧腰背部、左侧臀部、左下肢、外阴及左足暗红色斑片;左侧额部、颊部散在分布青灰色斑片,左眼巩膜青灰色斑;躯干大范围青灰色斑片,左侧腰... 报告1例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患儿男,4岁,因皮肤红色及青灰色斑片4年就诊。体格检查:左侧腰背部、左侧臀部、左下肢、外阴及左足暗红色斑片;左侧额部、颊部散在分布青灰色斑片,左眼巩膜青灰色斑;躯干大范围青灰色斑片,左侧腰背部色素斑与红斑融合;双侧臀部不对称,双下肢不等长、不等粗。皮肤镜检查:红斑区见红色点、球状小血管及扩张屈曲的线状血管;青灰色斑片区见蜂窝样灰褐色网状色素沉着;局部见球状血管与网状色素沉着的交织融合。超声心动图:左心室稍大;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诊断: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Ⅱb型并发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通过文献复习,探讨总结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并发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并探讨该病皮肤镜表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皮肤镜表现
下载PDF
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尹瑞瑞 孙玉娟 +2 位作者 李丽 王忱 马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8例儿童PPV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分型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男女均可发病,以女性患儿多见,平均年龄2.8... 目的:探讨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hak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8例儿童PPV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分型及治疗随访情况。结果:男女均可发病,以女性患儿多见,平均年龄2.8岁。鲜红斑痣是最常见的血管性改变,太田痣并发蒙古斑为最常见的色素性改变,血管和色素的嵌合为棋盘样模式。根据最新的Happle分型方法分类,Cesioflanmea型17例,Melanorosea型1例。8例患儿有系统受累。3例患儿的面部皮损行激光治疗,疗效显著。结论:儿童PPV应全面体检和长期随访,血管和色素性皮损可尽早行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血管畸形 色素异常 儿童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并发先天性耳前瘘管 被引量:3
10
作者 许楠 陶娟 +2 位作者 谭志建 杨柳 朱思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4-207,共4页
报告1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并发先天性耳前瘘管。患儿女,4个月。面部、躯干及上肢大面积鲜红斑痣,躯干及下肢大片蒙古斑,皮损以右侧为甚。双侧外耳耳轮脚前可见直径约2 mm的瘘管开口。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 报告1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并发先天性耳前瘘管。患儿女,4个月。面部、躯干及上肢大面积鲜红斑痣,躯干及下肢大片蒙古斑,皮损以右侧为甚。双侧外耳耳轮脚前可见直径约2 mm的瘘管开口。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脏彩超及颅脑CT均正常。诊断: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并发先天性耳前瘘管。予脉冲染料激光治疗1次,目前仍密切随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蒙古斑 鲜红斑痣
下载PDF
ICD-10编码Q85.9错构瘤病误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珺 史晓凤 鲁磊 《现代医院》 2021年第5期778-780,共3页
出院诊断疾病编码是病案首页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提高其准确率首先要有正确的标准。通过查阅某院2017—2019年所有出院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亚目Q85.9未特指的斑痣性错构瘤病的住院病案,发现几乎每份病案的编码Q85.9都与医师诊断不符,... 出院诊断疾病编码是病案首页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提高其准确率首先要有正确的标准。通过查阅某院2017—2019年所有出院主要诊断ICD-10编码为亚目Q85.9未特指的斑痣性错构瘤病的住院病案,发现几乎每份病案的编码Q85.9都与医师诊断不符,错将某个器官的错构瘤分类于错构瘤病(或斑痣性错构瘤病),而后者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的综合征;指出错误的主要原因在于《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2.0》对Q85.9的扩展是不合理的。提出错构瘤的正确编码,并建议《疾病分类代码国家临床版》对相关编码进行调整,以确保病案首页编码数据的准确性、同质性,使病案首页信息能够得到更好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10编码 错构瘤 错构瘤病 斑痣性错构瘤病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3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秀玲 高亮 李宗枝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5-267,共3页
报告3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3例患者(2男1女)均为出生后即发现有红色和黑色斑疹、斑片,且随年龄变大,均无系统损害,都在其他医院误诊为鲜红斑痣、太田痣或胎记。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微静脉畸形 黑素细胞痣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文 蒋雨薇 +2 位作者 方蔷 陈瑞 晏洪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59-62,共4页
探讨色素性血管斑痣性错构瘤病患者的临床分型、发病机理、伴随系统症状以及治疗。通过报道笔者科室收集的4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进行临床症状分型、常规检查、激光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发现4例患者中1例属于Cesioflanme型,1例... 探讨色素性血管斑痣性错构瘤病患者的临床分型、发病机理、伴随系统症状以及治疗。通过报道笔者科室收集的4例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进行临床症状分型、常规检查、激光治疗并复习相关文献。发现4例患者中1例属于Cesioflanme型,1例对应Ⅱa型,1例对应Ⅱb型,2例归于Spilorosea型对应Ⅲa。GNA11和GNAQ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了疾病发生。常见合并症有Sturge-Weber综合征、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眼球黑变病等。激光治疗后皮损外观改善。因此,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因其临床表现及合并系统症状的多样性极易误诊漏诊。一旦发现,应进行系统检查。早诊断行激光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 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发病机理
下载PDF
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10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敏 张守民 +2 位作者 尹光文 李雪莉 李振鲁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54-657,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PPV)的临床表现和分型特点。方法综合分析本院皮肤科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例儿童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0例患儿中女性多见,根据Happle的传统分类,最常见的为Ⅱ型(70.00... 目的探讨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PPV)的临床表现和分型特点。方法综合分析本院皮肤科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例儿童PPV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结果 10例患儿中女性多见,根据Happle的传统分类,最常见的为Ⅱ型(70.00%),其次为Ⅲ型(20.00%),1例未分类;根据Happle新分类,7例为phakomatosis Cesioflammea,2例为phakomatosis Spilorosea,1例未分类。7例有太田痣。结论儿童PPV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及漏诊,综合分析病史和全面检查有助于精准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太田痣 静脉畸形 儿童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的研究现状与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乌日嘎 李丽 +3 位作者 尉莉 何瑞 张斌 马琳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7-370,共4页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hac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是一种罕见疾病,以色素痣伴血管畸形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发生与GNAQ及GNA11基因体细胞突变相关。2002年Happle提出了经典分类方法,2003年...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hac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是一种罕见疾病,以色素痣伴血管畸形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发生与GNAQ及GNA11基因体细胞突变相关。2002年Happle提出了经典分类方法,2003年Torrelo等提出了第五型,2005年Happle等提出新的PPV分类方法。临床上,血管畸形中最常见的是葡萄酒色斑(鲜红斑痣),色素异常性疾病表现为异位蒙古斑、伊藤痣、太田痣、贫血痣等。根据皮损及辅助检查诊断明确后,是否治疗取决于其皮肤外表现,皮肤表现可通过脉冲染料激光及调Q开关激光改善,如合并皮肤外表现,其治疗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多学科联合管理,目前主要是对症处理。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发展,基因靶向治疗是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GNAQ GNA11 治疗
下载PDF
幼儿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合并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1例及其皮肤影像学表现
16
作者 冯小燕 刘欣欣 李钦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1209-1212,共4页
该文报道1例2021年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收治的2岁女性幼儿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PV)合并Klippel-Trenaunay(KT)综合征及其皮肤影像学表现。患儿出生时面部、躯干、臀部及四肢泛发红色及青褐色斑片,后逐渐出现四肢不对称,其临... 该文报道1例2021年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皮肤科收治的2岁女性幼儿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PV)合并Klippel-Trenaunay(KT)综合征及其皮肤影像学表现。患儿出生时面部、躯干、臀部及四肢泛发红色及青褐色斑片,后逐渐出现四肢不对称,其临床表现、MR扫描等相关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符合PPV合并KT综合征的诊断。该病例罕见,治疗棘手。作者通过文献复习,总结PPV合并KT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并探讨其在反射式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皮肤镜下的表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构瘤 儿童 皮肤 诊断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原文传递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岑卿卿 蔡韧 +1 位作者 马刚 林晓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7期831-834,共4页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PV)是一种以血管畸形合并色素沉积异常为特征的罕见疾病,可仅表现为皮肤病变,也可合并多器官系统的损害。由于临床少见,医生对其了解甚少,随着基因检测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于PPV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PPV)是一种以血管畸形合并色素沉积异常为特征的罕见疾病,可仅表现为皮肤病变,也可合并多器官系统的损害。由于临床少见,医生对其了解甚少,随着基因检测和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对于PPV的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该文总结了近年来的有关PPV的研究进展,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进行概述,为该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基因 病因学 治疗
原文传递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士通 杨扬帆 余敏斌 《国际眼科纵览》 2021年第4期300-306,共7页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phac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是以全身皮肤弥漫血管畸形合并全身皮肤弥漫色素增多为特征的先天性综合征,病变还可累及颅脑、眼部、全身静脉、骨骼等多个器官。PPV发病极为罕见,眼部表现特殊,可表现为...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phacomatosis pigmentovascularis,PPV)是以全身皮肤弥漫血管畸形合并全身皮肤弥漫色素增多为特征的先天性综合征,病变还可累及颅脑、眼部、全身静脉、骨骼等多个器官。PPV发病极为罕见,眼部表现特殊,可表现为青光眼、眼周皮肤鲜红斑、视网膜血管异常、脉络膜血管瘤、眼黑变、虹膜色素异常、虹膜发现乳头状凸起、眼底色素增多等。临床治疗应更关注PPV的皮肤外其他系统的病变,其青光眼的治疗十分棘手,多数仍参照Sturge-Weber综合征并发青光眼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 青光眼
原文传递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一家系报告
19
作者 赵文琪 卜晓琳 邬思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79-1082,共4页
先证者男,43岁,出生时躯干片状青斑,随年龄增长皮疹不退,逐渐覆盖几乎全部躯干和四肢,13岁时上肢出现红斑。皮疹现表现为躯干、双下肢大片青灰色斑片,颈部、右上臂、腋下网状分布红斑,部分与青灰斑重叠,压之褪色。其子7岁,躯干青灰斑的... 先证者男,43岁,出生时躯干片状青斑,随年龄增长皮疹不退,逐渐覆盖几乎全部躯干和四肢,13岁时上肢出现红斑。皮疹现表现为躯干、双下肢大片青灰色斑片,颈部、右上臂、腋下网状分布红斑,部分与青灰斑重叠,压之褪色。其子7岁,躯干青灰斑的发展过程及表现与先证者类似,目前未有红斑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血管畸形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