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odes of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ub-embankment plain concrete piles 被引量:2
1
作者 Qian Su JunJie Hu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3年第5期614-625,共12页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rigid piles has become a stamdard solution of meeting the high requirements of stability and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of embankment 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in China,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rigid piles has become a stamdard solution of meeting the high requirements of stability and post-construction settlement of embankment on soft subgrade. Among several im- provement pattems, plain concrete piles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to treat soft ground supported embankment. To investigate th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odes of unimproved soft ground and soft ground reinforced by sub-embankment plain concrete piles, and to learn the influences of track and vehicle load, the effect of pile spacing, as well as the compression moduli of soil layers and upper load condition on the failure modes, a series of centrifuge model tests were performed.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is- placement of unimproved soft ground under the embankment increases continuously as embankment, track and train loading, and slip circle failure takes place. The deformation law of soft ground reinforced by sub-embankment plain concrete piles depends on pile spacing, compression modulus of the soft ground, and loading condition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plain concrete piles show displacement and failure patterns depending on its location, compression modulus of soft soil around the pile, and loading condi- tions. Furthermore, the evaluation of improved ground stability as well as the model test procedure is also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ifuge model test composite foundation plain concrete pile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modes embankment soft ground
下载PDF
Cooling effect of convection-intensifying composite embankment with air doors on permafrost
2
作者 Hong Sun XiuRun Ge +2 位作者 FuJun Niu Ge Liu JinZhao Zh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4年第4期372-377,共6页
One of the main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permafrost regions is protecting permafrost thermal stability. Although ventilating ducts and crushed-rock layers were successfully used in railway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the... One of the main construction problems in permafrost regions is protecting permafrost thermal stability. Although ventilating ducts and crushed-rock layers were successfully used in railway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their effects might not meet large-width expressway requirements. The convection-intensifying composite embankment composed of perforated ventilation ducts and crushed-rock layers was numerically studied to investigate its cooling effects. Adopting a numerical model, the temperature fields for two kinds of composite embankment with and without air doors were analyzed considering air flow and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porous med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nd velocity in the crushed-rock zone is intensified by the perforated ventilation duct. The underlying permafrost temperature obviously decreases, and the 0 °C isotherm position rises significantly due to composite embankment. The composite embankment with air door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at without air doors. Therefore, the new convection-intensifying composite embankment is potentially a highly efficient cooling measure for construction in permafrost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oling effect composite embankment PERMAFROST convection-intensifying air doors
下载PDF
不同垫层下煤矸石桩网复合路基承载特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友生 姚志刚 +3 位作者 冯爱林 李龙 孟丽青 肇慧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95-1905,共11页
为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将其取代部分传统细骨料制备煤矸石混凝土桩。开展了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加筋垫层下煤矸石桩网复合路基室内模型试验,分析路堤顶面荷载-沉降关系、加筋垫层传荷能力和桩身应力的差异性。同时,建立有限元计算... 为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煤矸石,将其取代部分传统细骨料制备煤矸石混凝土桩。开展了土工格栅和土工格室加筋垫层下煤矸石桩网复合路基室内模型试验,分析路堤顶面荷载-沉降关系、加筋垫层传荷能力和桩身应力的差异性。同时,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不同加筋材料应力和变形规律,揭示土工格室应用于加筋垫层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在本次试验中,同土工格栅相比,土工格室加筋垫层显著减小路堤顶面沉降约29.71%。土工格室加筋垫层下桩顶和桩间处土压力衰减量分别约61.51%、56.35%,充分发挥了筏板效应和应力扩散效应。采用土工格室加筋垫层,路堤荷载能够被有效传递至煤矸石桩体,在路基中心处和沿路基横断方向桩身应力极值分别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垫层的1.78、1.80倍。土工格室和土工格栅应力分布规律分别呈“V”型和“U”型变化特征,且土工格室的应力最大值大于土工格栅。土工格室特有的蜂窝状结构对路堤填料产生侧向环箍和肋条摩阻力作用,通过自身张拉变形有效地扩散路堤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网复合路基 煤矸石桩 土工格室 加筋垫层荷载传递 桩身应力
下载PDF
非对称路堤填筑对邻近桥桩影响分析
4
作者 王江 杜冰 +1 位作者 张坤勇 郭楷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针对在高架桥下新建公路出现的单侧路堤填筑施工工况,以珠三角地区某一级公路路桥共线工程为例,对不同软基处理方案进行有限元计算,根据土层性质选用不同本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就地固化结合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比水泥土搅拌桩复... 针对在高架桥下新建公路出现的单侧路堤填筑施工工况,以珠三角地区某一级公路路桥共线工程为例,对不同软基处理方案进行有限元计算,根据土层性质选用不同本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就地固化结合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比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方案能更好地控制桩身位移;根据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和数值计算得到的桩身位移或转角可以求出桩身弯矩,在桩身弯矩较大位置范围内应加强配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路堤 桥桩 软土 复合地基
下载PDF
斜顶板桩承台接岸结构优化设计
5
作者 杨旭东 马哲超 《水运工程》 2024年第6期211-217,共7页
针对斜顶板桩承台接岸结构造价较高的问题,结合洋山港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采用与已建结构相同的计算方法进行使用条件和结构受力特点的对比分析,得出类似结构在软土地基的大型集装箱码头中应用可以显著优化结构。采取分级... 针对斜顶板桩承台接岸结构造价较高的问题,结合洋山港区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优化设计研究。采用与已建结构相同的计算方法进行使用条件和结构受力特点的对比分析,得出类似结构在软土地基的大型集装箱码头中应用可以显著优化结构。采取分级实施墙后棱体、取消后排支撑桩、利用组合钢板桩优化密排钢管板桩、将承台简化为导梁等优化措施,形成一种新的半直立式接岸结构形式,即斜顶板桩结构。结果表明:斜顶板桩与下级棱体组成的独立稳定结构体系较好地适应了前期软土地基高填土的变形特点和后期上部结构的使用要求。新结构更合理地利用桩基结构承载能力,明显提高了经济性,有利于在软基地区的类似工程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顶板桩 接岸结构 软土地基 高填土 混合堤
下载PDF
土工合成材料加固防洪堤对溢流侵蚀影响研究
6
作者 章瑜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第3期37-40,72,共5页
为了增强堤坝的抗溢流侵蚀能力,防止洪水决堤,本文对土工合成加筋土堤坝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土工格栅层对堤坝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尺寸的土工格栅对现有大坝进行局部加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为了增强堤坝的抗溢流侵蚀能力,防止洪水决堤,本文对土工合成加筋土堤坝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探讨了土工格栅层对堤坝渗透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尺寸的土工格栅对现有大坝进行局部加固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利用土工合成材料加固防洪堤可显著增强堤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溢流侵蚀的风险,进而延长防洪堤的使用寿命,该研究为防洪堤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堤 土工合成加筋土 溢流侵蚀 渗透
下载PDF
水利工程项目堤坝复合混凝土防渗与加固施工技术
7
作者 薛森 《价值工程》 2024年第5期130-132,共3页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堤坝防渗与加固施工水平,确保水利工程长期稳定运行,提出了堤坝复合混凝土防渗与加固施工技术研究。首先,设计复合混凝土防渗墙,在堤坝地基中形成一道稳固性较高的防渗墙体;其次,采用双排布孔的布置形式,在堤坝两...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堤坝防渗与加固施工水平,确保水利工程长期稳定运行,提出了堤坝复合混凝土防渗与加固施工技术研究。首先,设计复合混凝土防渗墙,在堤坝地基中形成一道稳固性较高的防渗墙体;其次,采用双排布孔的布置形式,在堤坝两岸坡段上布设灌浆孔;在此基础上,利用劈裂灌浆加固技术,对水利工程项目堤坝复合混凝土进行加固施工。实验结果表明,该施工技术应用后,堤坝段落的渗透系数始终小于1×10^(-6)cm/s,满足水利工程项目堤坝防渗要求,能够提高防水性能与加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堤坝 复合混凝土 防渗 加固 施工
下载PDF
Temperature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Composite Embankment with Perforated Ventilation Pipe and Blocky Stone 被引量:2
8
作者 牛富俊 孙红 +1 位作者 葛修润 章金钊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13年第6期729-732,共4页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perforated ventilation characteristic of perforated ventilation pipe embank- ment and large porosity of blocky stone embankment, composite embankment with ventilation pipe and blocky stone i...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perforated ventilation characteristic of perforated ventilation pipe embank- ment and large porosity of blocky stone embankment, composite embankment with ventilation pipe and blocky stone is more efcient to protect the underlying permafrost. The temperature fields and cooling efect of com- posite embankment with air doors are simulated by examining the efects of holes' position drilled in the pipe, diameter in pipe and density of holes. It is shown that the underlying permafrost temperature obviously reduces by composite methods, the location of 0 C isotherm raises significantly, especially permafrost temperature under the center and shoulder of embankment reduces more quickly, the composite embankment with holes drilled in the lower side of pipe is the most efcient, the increase of diameter has a slight influence on the 0 C isotherm's raising, and the density of holes slightly influences the raising of 0 C isothe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embankment cooling ef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PERMAFROST perforated ventilation pipe
原文传递
长江干堤的穿堤排涝站地基处理设计
9
作者 贾西鹤 张鸿伟 《陕西水利》 2023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地基处理是穿堤排涝站工程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不仅关系所建工程是否可靠,而且影响所建工程投资的大小。以芜湖市鸠江区下九连圩保安站工程为例,阐述采用多种桩型(桩基础、刚性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式控制各... 地基处理是穿堤排涝站工程设计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不仅关系所建工程是否可靠,而且影响所建工程投资的大小。以芜湖市鸠江区下九连圩保安站工程为例,阐述采用多种桩型(桩基础、刚性桩复合地基、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地基处理方式控制各建筑物单体之间沉降差的设计理念。表明此种地基处理方式可有效解决各建筑物单体所需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差大的问题,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堤建筑物 地基处理 桩基础 复合地基 沉降差
下载PDF
刚性桩加固软弱地基上路堤稳定性问题(Ⅱ)——群桩条件下的分析 被引量:48
10
作者 郑刚 刘力 韩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11-1820,共10页
针对刚性桩支承路堤,笔者已进行的对单桩位于路堤下不同位置时路堤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复合抗剪强度极限平衡法不能反映不同位置单桩的强度及刚度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桩的弯曲破坏机理,将显著高估路堤稳定性。通过对群桩条件下刚性桩... 针对刚性桩支承路堤,笔者已进行的对单桩位于路堤下不同位置时路堤稳定性的研究表明,复合抗剪强度极限平衡法不能反映不同位置单桩的强度及刚度对路堤稳定性的影响以及桩的弯曲破坏机理,将显著高估路堤稳定性。通过对群桩条件下刚性桩加固路堤分别采用三维和二维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路堤填筑及趋于失稳破坏过程中,桩、土的内力与变形规律、桩的破坏形式等。结果表明:群桩条件下,不同位置的刚性桩的破坏模式不同,对路堤稳定性的贡献机理也相应不同,弯曲破坏比剪切破坏更易于发生,剪切破坏并非是桩最危险的破坏方式;提出了考虑路堤趋于失稳破坏过程中桩弯曲破坏的cut-off退出方法,在进行数值分析时可反映路堤趋于失稳过程中桩的破坏形式,从而合理地评估路堤稳定性。对素混凝土桩加固路堤的稳定分析,提出了桩可使用抗剪强度概念,并提出了按桩体可使用抗剪强度采用极限平衡法进行路堤稳定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加固路堤 路堤稳定 极限平衡法 复合抗剪强度 可使用抗剪强度
下载PDF
桩—网复合地基工后沉降的薄板理论解 被引量:52
11
作者 饶为国 江辉煌 侯庆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简述了桩—网复合地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网—桩—土”体系的共同作用和堤坝 (路堤 )荷载情况下 ,将网材和复合地基垫层作为一个整体网垫加以考虑 ,以薄板模拟网垫单元 ,基于薄板变形理论和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 ,提出了路基工... 本文简述了桩—网复合地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网—桩—土”体系的共同作用和堤坝 (路堤 )荷载情况下 ,将网材和复合地基垫层作为一个整体网垫加以考虑 ,以薄板模拟网垫单元 ,基于薄板变形理论和Winkler弹性地基模型 ,提出了路基工后沉降量计算方法 ,所导出的计算式综合反映了荷载大小、网及桩间土的刚度、复合地基置换率、桩土应力比等主要因素的影响 ,并给出工程算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网复合地基 堤坝 WINKLER模型 薄板挠度 工后沉降
下载PDF
刚性桩加固软弱地基上路堤的稳定性问题(Ⅰ)--存在问题及单桩条件下的分析 被引量:37
12
作者 郑刚 刘力 韩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48-1657,共10页
目前各类刚性桩在软土路基加固中已有较多应用。首先对复合抗剪强度极限平衡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刚性桩的刚度及强度特征,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和二维强度折减有限差分数值方法,针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整体... 目前各类刚性桩在软土路基加固中已有较多应用。首先对复合抗剪强度极限平衡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基于刚性桩的刚度及强度特征,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方法和二维强度折减有限差分数值方法,针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支承路堤的整体稳定分析,对单桩位于路堤下不同位置时的路堤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复合抗剪强度极限平衡法稳定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路堤下单桩位于不同位置时,路堤填筑过程中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桩的破坏形式及桩对路堤稳定的贡献机理不同,桩的刚度对路堤稳定存在显著影响。路堤趋于稳定破坏时,位于路堤下不同位置的刚性桩的弯曲破坏比剪切破坏更易于发生。对刚性桩加固路堤,复合抗剪强度极限平衡法不能反映不同位置单桩的破坏机理,将显著高估路堤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 路堤稳定 极限平衡法 复合抗剪强度
下载PDF
桩-网复合地基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连峰 龚晓南 +1 位作者 崔诗才 刘吉福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57-1062,共6页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它能通过变形协调,充分发挥桩、网、土的各自作用,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或差异沉降。为了解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机制,深入分析其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应力比和网的受力等性状,接桩体种... 桩-网复合地基是一种软弱地基处理方法,它能通过变形协调,充分发挥桩、网、土的各自作用,有效地控制工后沉降或差异沉降。为了解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机制,深入分析其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应力比和网的受力等性状,接桩体种类设计了两个试验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成果表明,桩网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减少沉降量;土工格栅的荷载传递能力强于土拱;土工格栅的最大应变出现在桩帽边缘,仅为1%,最小应变则出现在桩间。试验结果为桩网复合地基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处理 路堤荷载 桩-网复合地基 承载性状
下载PDF
桩-网复合地基加固机理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连峰 龚晓南 +2 位作者 赵有明 顾问天 刘吉福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12,共6页
通过在广东某环城高速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设置桩—网复合地基试验段,研究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深入分析其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应力比、网的受力等性状。试验成果表明:桩—网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减少沉降量,... 通过在广东某环城高速公路深厚软土地基加固工程中设置桩—网复合地基试验段,研究路堤荷载下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深入分析其沉降变形、荷载传递、桩土应力比、网的受力等性状。试验成果表明:桩—网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减少沉降量,可以用于填土高、软土厚度大的路段;路堤荷载下管桩与桩间土沉降不协调,土工格栅调节桩土分荷比的作用非常明显;长桩区格栅上、下的桩土应力比相差较大,桩土应力比最大值接近80;未达到持力层上的短桩桩土应力在14-22之间比较小,格栅兜提作用随桩土沉降差增大而得到发挥;在传递荷载方面,格栅作用要强于土拱的作用,满载时各向桩顶传递30%左右的荷载,土工格栅应变最大仅为1%,且桩帽边缘处应变最大,桩间应变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地基加固 路堤荷载 桩—网复合地基 加固机理
下载PDF
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受力与变形的CAT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虹 高萍 娄奕红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3-46,共4页
本文利用编制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刚度比、置换率、桩长以及路堤刚度等对地基沉降、侧移及桩土应力分配的影响,特别是路堤刚度变化对应力比的影响,并模拟了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从而为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 本文利用编制的二维有限元程序,分析了复合地基中的桩土刚度比、置换率、桩长以及路堤刚度等对地基沉降、侧移及桩土应力分配的影响,特别是路堤刚度变化对应力比的影响,并模拟了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的受力性状,从而为填土路堤下复合地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单元法 复合地基 路堤 受力 变形分析 CAT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考虑地基成层性的复合地基加固区沉降计算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明华 李权 +1 位作者 刘猛 张玲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9-76,共8页
根据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及变形特征,基于弹性理论,引入假定的桩间土位移模式,综合考虑路堤填土的土拱效应、复合地基加固区桩间土的成层性,建立了典型单元体的平衡方程,应用桩土位移协调条件及边界条件,得到了各层土范围... 根据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及变形特征,基于弹性理论,引入假定的桩间土位移模式,综合考虑路堤填土的土拱效应、复合地基加固区桩间土的成层性,建立了典型单元体的平衡方程,应用桩土位移协调条件及边界条件,得到了各层土范围内桩、桩周土竖向应力及桩侧剪应力的分布规律,从而推导出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加固区桩及桩周土压缩量计算的解析式,获得了表征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的桩土应力比及沉降变形的解析表达式,并分析了加固区桩周土体层序对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基浅层土质较好时,复合地基加固区压缩量较其他情况下小,按本文建议的方法计算所得结果满足工程计算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荷载 复合地基 土拱效应 沉降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柔性桩复合地基沉降实用计算方法 被引量:29
17
作者 章定文 刘松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3-1138,共6页
根据等应变假设得到的复合地基加固区复合模量计算公式与实际路堤荷载下柔性桩桩土间的非等应变事实不符,因此,路堤荷载下复合模量法计算的沉降量多小于实测值。通过二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变形特性。采用分层总和法反... 根据等应变假设得到的复合地基加固区复合模量计算公式与实际路堤荷载下柔性桩桩土间的非等应变事实不符,因此,路堤荷载下复合模量法计算的沉降量多小于实测值。通过二维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路堤荷载下复合地基变形特性。采用分层总和法反算加固区复合模量,提出了复合模量计算修正方法;并通过参数分析得到了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复合地基加固区变形特性的影响;对比桩体设置前后下卧层变形差异,对下卧层沉降计算方法进行修正。由此建立了有限元方法与工程实用的分层总和法之间的联系,将有限元方法实用化,分别得到了路堤荷载下柔性桩复合地基加固区和下卧层的沉降实用计算方法。实例计算证明了所推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桩 复合地基 复合模量 路堤 沉降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桩-网复合地基应力比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100
18
作者 饶为国 赵成刚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80,共7页
简述了桩 网复合地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网 桩 土”体系的共同作用下 ,基于网单元的受力平衡条件 ,推导出了路堤荷载下桩土应力比计算式 ;结合算例 ,对桩土应力比与桩间距 (置换率 )、上覆路堤荷载水平、工后沉降量、桩间天然土... 简述了桩 网复合地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网 桩 土”体系的共同作用下 ,基于网单元的受力平衡条件 ,推导出了路堤荷载下桩土应力比计算式 ;结合算例 ,对桩土应力比与桩间距 (置换率 )、上覆路堤荷载水平、工后沉降量、桩间天然土的承载力、网的刚度等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研究表明 ,本文桩土应力比计算式具有良好功能和合理性 ,可用于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荷载 桩土应力比 计算 桩-网复合地基
下载PDF
考虑桩体破坏模式差异的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俞建霖 李俊圆 +4 位作者 王传伟 张甲林 龚晓南 陈昌富 宋二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37-40,共4页
针对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仍不够完善的现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路堤下不同位置桩体的损伤发展过程和破坏模式进行了模拟分析,指出刚性桩对路堤稳定性的贡献因其所处位置不同而具有明显差异,其破坏模式可分为受压破坏、... 针对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仍不够完善的现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路堤下不同位置桩体的损伤发展过程和破坏模式进行了模拟分析,指出刚性桩对路堤稳定性的贡献因其所处位置不同而具有明显差异,其破坏模式可分为受压破坏、受弯破坏和受拉破坏三类,并根据破坏模式的差异对路堤下的桩体进行了分区和分类。基于极限平衡法基本原理,提出了考虑桩体破坏模式差异的路堤下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分析方法,并通过算例与常用的其他四种稳定分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稳定分析方法与数值分析方法的计算结果最为接近,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堤 刚性桩复合地基 稳定分析 破坏模式
下载PDF
路堤荷载下现浇筒桩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明双 王金昌 朱向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86-2190,共5页
为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减少路基沉降,进行了现浇筒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通过对现场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复合地基顶部桩土平均应力随填土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路基中心和桩顶沉降随填土时间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孔隙水压力随时间... 为了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减少路基沉降,进行了现浇筒桩复合地基工作性状研究.通过对现场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到了复合地基顶部桩土平均应力随填土时间的变化曲线,研究路基中心和桩顶沉降随填土时间变化规律,并讨论了孔隙水压力随时间消散曲线和侧向位移沿深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间土平均应力随填土时间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而桩顶平均应力持续增大.复合地基的沉降随深度增加而递减,沉降主要发生在小于4m深度范围内.地基侧向位移沿深度变化较小,筒桩及土工格栅的联合加固效应明显,侧向位移有回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桩 复合地基 路堤 土工格栅 现场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