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松木炭与无烟煤掺混燃烧特性
1
作者 郑树 王岩 +4 位作者 李登科 赵晨 张轩铭 才伟光 陆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66-3675,共10页
分别以松木炭和烟煤替代部分无烟煤进行掺混对比燃烧实验,并基于彩色图像测温法分析其燃烧温度、燃烧速率等特性。首先,对比烟煤和松木炭在相同掺混比下混合燃料颗粒挥发分和焦炭燃烧时间的特征;其次,对比不同松木炭掺混比下混合燃料颗... 分别以松木炭和烟煤替代部分无烟煤进行掺混对比燃烧实验,并基于彩色图像测温法分析其燃烧温度、燃烧速率等特性。首先,对比烟煤和松木炭在相同掺混比下混合燃料颗粒挥发分和焦炭燃烧时间的特征;其次,对比不同松木炭掺混比下混合燃料颗粒不同阶段的最高温度;第三,分别研究不同松木炭掺混比下混合燃料颗粒燃烧过程中平均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掺混比下,掺混松木炭的混合燃料,整体燃烧速率更高,且松木炭掺混比为50%时,整体燃烧时间最低,为289 s。当松木炭的掺混比例为30%、50%和70%时,混合燃料在挥发分燃烧阶段的最高温度分别为1 263、1 252和1 236 K,这表明增加松木炭掺混比会降低混合燃料燃烧温度。当松木炭掺混比为30%时,混合燃料稳定燃烧时的平均温度为1 210 K;当松木炭掺混比为70%时,混合燃料在53 s的平均温度为1 151 K,在90 s后平均温度迅速增大至1 248 K。混合燃料中松木炭对无烟煤存在夺氧抑燃和协同促燃2种影响,且当松木炭掺混比为30%时,平均温度最高,且燃烧稳定,其为最佳掺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炭 无烟煤 燃烧温度 燃烧速率 夺氧抑燃 协同促燃
下载PDF
高质量分数松木炭增强PE-UHMW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2
作者 史康杰 王海莹 +5 位作者 邓巧云 张凤芹 魏军山 李瑞清 安云鹏 李大纲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共6页
以松木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质量分数松木炭增强PEUHMW复合材料,探究了松木炭在不同质量分数、不同粒径下对PE-UHMW的增强改性效果,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松木炭具有丰富的... 以松木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为原料,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质量分数松木炭增强PEUHMW复合材料,探究了松木炭在不同质量分数、不同粒径下对PE-UHMW的增强改性效果,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表明松木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高温下熔融的PE-UHMW贯穿于松木炭孔隙中,形成良好的机械互锁结构和界面结合效果。力学试验表明PE-UHMW/松木炭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弹性模量均随着松木炭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当松木炭粒径为48~75μm,质量分数为8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高达81.9 MPa,拉伸弹性模量高达3908.2 MPa。随着松木炭粒径减小,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基本呈现升高的趋势,但拉伸弹性模量整体呈现减少的趋势。静态热机械分析显示,随着松木炭比例提升,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变好。热重分析显示该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能。研究成果可为减塑固碳、碳封存材料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为农林废弃物高值化利用提供新途径;拓展其在高强工程应用材料、高附加值功能性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木炭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能
下载PDF
火干扰对天然红松林结构和演替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葛剑平 陈动 +4 位作者 李传荣 刘吉春 刘兆刚 丰绪霞 李景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39,共7页
1990—1992年期间对小兴安岭凉水林场天然红松林土壤中木炭、火烧木疤痕和林分组成进行了调查。探讨火干扰对森林形成和演替的生态作用。在不同火干扰年代的林分中,抽样挖掘木炭,测量木炭块的大小和分布深度,记录各林分结构特征和红松... 1990—1992年期间对小兴安岭凉水林场天然红松林土壤中木炭、火烧木疤痕和林分组成进行了调查。探讨火干扰对森林形成和演替的生态作用。在不同火干扰年代的林分中,抽样挖掘木炭,测量木炭块的大小和分布深度,记录各林分结构特征和红松更新状况,并根据树木火疤园盘确定火干扰年代。选择了50 hm^2火干扰林分,对火烧疤痕木进行详细调查,并在其中设置样地,调查各样地林分组成和红松径阶结构。结果表明:Ⅰ.不同火干扰年代的林分。土壤中的木炭平均深度与火干扰发生的时间关系密切。Ⅱ.根据50 hm^2火干扰林分中火烧木疤痕的调查,绘制了火行为动态图。火烧方向和火干扰程度与立地条件关系密切。Ⅲ.火干扰并未完全破坏森林,导致林分中不同地点上林分组成和红松径阶结构的差异明显。在火干扰后,整个林分的水平结构是一个由不同树种组成和不同红松径阶结构的树木群团构成的镶嵌体,各树木群团的演替趋势不同。在火干扰较重的地点,阳性阔叶林占优势,在阔叶树下更新着大量的红松小树。在火干扰较轻的地点,耐阴性阔叶树种占优势,并有少量大径阶红松。火干扰轻微的地点,大径阶的红松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天然林 木炭 群落 演替
下载PDF
载体活性炭的研制(Ⅰ)——松根炭制维尼纶载体炭 被引量:5
4
作者 吴新华 余玮 +1 位作者 黄彪 余深梁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25-128,共4页
本研究以松根炭为原料,利用新研制的粘合剂——复合1~#和复合2~#,制成乙炔气相沸腾床合成醋酸乙烯(维尼纶中间品)催化剂载体活性炭。产品醋酸吸附值为566mg/g、强度(球磨法)71.7%,可替代椰壳、果壳(核)等高强度活性炭。
关键词 松根炭 维尼纶 活性炭
下载PDF
钯/竹炭催化剂催化湿地松松香歧化反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彦春 曾韬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08年第6期1-4,共4页
研究钯/竹炭(Pb/BC)催化剂对湿地松松香的歧化反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松香质量的0.4%,搅拌速率500 r/min,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3 h,此时湿地松香歧化松香脱氢枞酸达到56%以上,枞酸降到2%左右,但枞酸指标仍未达到国... 研究钯/竹炭(Pb/BC)催化剂对湿地松松香的歧化反应,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催化剂用量为原料松香质量的0.4%,搅拌速率500 r/min,反应温度270℃,反应时间3 h,此时湿地松香歧化松香脱氢枞酸达到56%以上,枞酸降到2%左右,但枞酸指标仍未达到国家标准(枞酸含量≤0.5%)。在其他条件相同,催化剂用量为0.3%的反应条件下,采用Pd/BC催化剂也可以催化马尾松松香进行歧化反应,马尾松歧化松香中的枞酸含量为0.43%,可以达到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钯/竹炭催化剂 湿地松松香 歧化反应
下载PDF
松根炭制维尼纶载体活性炭的研究
6
作者 吴新华 余玮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9-44,共6页
作为维尼纶合成中的载体活性炭,其强度和孔径分布要求十分严格,所以需要使用椰壳活性炭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制造一种活性炭来代替它。实验证明,松根炭制成的活性炭可以作为载体活性炭。其关键是粘结剂、辅助试剂和活化条件的选择。
关键词 活性炭 松根炭 催化剂载体
下载PDF
加工活性炭处理松材线虫病死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菊林 甘玉英 +3 位作者 贾生华 强建和 徐福元 张培 《江苏林业科技》 1999年第1期35-36,46,共3页
经3a的试验和实践结果表明,加工活性炭处理松材线虫病死木中松褐天牛成、幼虫等媒介昆虫是一项简单易行、灭害彻底、效益较高的处理松材线虫病死木的新技术,值得在疫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松褐天牛 加工活性炭技术
下载PDF
浅谈松材线虫病疫木利用——制作机制炭 被引量:3
8
作者 张丽荣 关旭 +4 位作者 孙莉 邢美超 仲昭辉 贾韦伟 崔美莹 《吉林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42-43,共2页
本文对松材线虫病疫木除害处理及利用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国家新的要求下,利用松材线虫病疫木制作机制炭可行。
关键词 松材线虫病 疫木利用 机制炭
下载PDF
松针炭载铈材料对罗丹明B的吸附性能研究
9
作者 陈铁 李文兵 +3 位作者 张政 杜昌俊 王光华 李享成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1年第3期90-93,共4页
在氮气氛围下热解制备松针炭,采用浸渍法将硝酸铈负载到松针炭上,在300℃氛围中焙烧2 h,制得铈改性松针炭。用罗丹明B溶液模拟染料废水,分别研究松针炭和铈改性松针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效果。实验表明:加热温度为300℃、升温速率为10℃/mi... 在氮气氛围下热解制备松针炭,采用浸渍法将硝酸铈负载到松针炭上,在300℃氛围中焙烧2 h,制得铈改性松针炭。用罗丹明B溶液模拟染料废水,分别研究松针炭和铈改性松针炭对罗丹明B的吸附效果。实验表明:加热温度为300℃、升温速率为10℃/min、加热时间为2 h时,制备的松针炭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68.8%;浸渍浓度为0.02 mol/L、焙烧温度为300℃时制备的Ce/PC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去除率为81.6%。松针炭经铈改性后,吸附性能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解 松针炭 浸渍法 罗丹明B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