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酚类与乳清蛋白共价交联对松仁油Pickering乳液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鑫磊 包怡红 +3 位作者 骆嘉原 高博 贾铭杰 蒋世龙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62,共14页
将没食子酸(GA)和香草酸(VA)分别与乳清蛋白(WPI)进行共价交联制备复合物(WGA和WVA),测定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等理化指标并进行二、三级结构的表征。以复合颗粒为乳化剂制备松仁油Pickering乳液(WGAP和WVAP),对Pickering乳液的粒径分... 将没食子酸(GA)和香草酸(VA)分别与乳清蛋白(WPI)进行共价交联制备复合物(WGA和WVA),测定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等理化指标并进行二、三级结构的表征。以复合颗粒为乳化剂制备松仁油Pickering乳液(WGAP和WVAP),对Pickering乳液的粒径分布、流变学行为和脂质氧化产物生成量等指标进行表征,研究不同剂量和类型的酚类物质诱导表面疏水性的变化对Pickering乳液理化特性和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WGA和WVP的巯基含量降低,表面疏水性显著增加(P<0.05),WGA和WVA最大发射峰均红移到361.07 nm处,其中WGA的荧光强度猝灭率分别为91.05%,89.98%,94.02%,而WVA的荧光强度猝灭率分别为20.12%,27.49%,31.19%。与对照WPP相比,WGAP粒径分布的主峰位置集中于204.1~276.4 nm之间;WVAP粒径分布的主峰位置则集中于217.7~256.2 nm之间。WGAP和WVAP均属于假塑性流体,储能模量(G')始终高于损耗模量(G''),均表现出抑制脂质氧化产物生成的能力。2种羟基苯甲酸类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表面疏水性,从而改善乳液的理化性能并减少脂质氧化过程中氧化产物的生成,具体表现为WGAP>WVAP。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高添加量酚类化合物通过诱导蛋白质发生疏水性聚集或生成巯基-醌加成物两种方式提高了蛋白质的界面性能,从而使Pickering乳液粒径分布更均匀,体系趋向于稳定,脂质氧化程度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香草酸 乳清蛋白 表面疏水性 松仁油 Pickering乳液
下载PDF
预热处理对松仁蛋白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相互作用及其复合物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张冉冉 王佳蓉 +1 位作者 由远慧 赵玉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61-271,共11页
多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可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为研究预热处理对松仁蛋白(pine nut kernel protein,PKP)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并获得具有良好功能特性的复合物。该研... 多酚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可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特性。为研究预热处理对松仁蛋白(pine nut kernel protein,PKP)与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并获得具有良好功能特性的复合物。该研究在不同pH值(pH 3.0、7.0和9.0)条件下,采用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红外光谱法以及SDS-PAGE等方法表征了PKP与EGCG间的相互作用及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并进一步分析了预热处理对PKP及其与EGCG复合物的粒径、Zeta电位、表面疏水性、乳化性和起泡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预热处理的松仁蛋白(preheating pine kernel protein,HPKP)紫外可见光谱最大吸收强度增加,暴露出更多的疏水基团,无规卷曲含量增加,分子柔韧性提高,从而增强其与EGCG之间的结合亲和力。EGCG对PKP/HPKP的淬灭类型为静态淬灭,在相同的pH值条件下预热处理并不会改变相互作用力类型。与PKP-EGCG复合物相比,HPKP-EGCG复合物具有较小的分子质量,在3种pH值下表面疏水性分别下降19.76%、36.24%和43.12%,同时无规卷曲含量进一步增加(P<0.05)。在pH 7.0和pH 9.0条件下,HPKP与EGCG相互作用形成了粒径更小的复合物,其中,在pH 9.0时的乳化性能(11.71±0.31)m^(2)/g与商业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相当,乳化稳定性[(103.6±1.76)min]和起泡性[(137.2±1.2)%]远高于SPI;而在pH 3.0条件下,EGCG可能结合在HPKP分子表面,导致复合物粒径增加并降低乳化性(P<0.05)。结果表明预热处理可以改变PKP的结构,并增强其与多酚类化合物的结合亲和力,进一步改善了复合物的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蛋白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预热处理 结构 功能特性
下载PDF
酶法提取红松种子蛋白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晓红 郑月明 +2 位作者 付兆龙 杨晓凤 王振宇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4-148,共5页
以红松种子为原料,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影响红松种子蛋白提取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综合考察,优化了红松种子蛋白的提取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考察了酶解pH、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加酶量等因素对红松种子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以红松种子为原料,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对影响红松种子蛋白提取的因素水平进行了综合考察,优化了红松种子蛋白的提取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考察了酶解pH、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加酶量等因素对红松种子蛋白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对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分析,筛选出影响蛋白质提取率的关键性因素。结合所筛选的关键因素应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提取液p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加酶量等关键因素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技术、拟合二次多项式试验模型,应用模糊数学处理优化,得到了最佳的综合因素水平,分别为:固液比1∶25;pH 8.4;提取时间3.07 h;加酶量1.53%;提取温度54.16℃,在最佳条件下红松种子蛋白的提取率预测值为88.29%,实际测定值88.06%。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来寻求酶法提取红松种子蛋白最佳条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提取率 碱性蛋白酶 红松种子蛋白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红松松仁中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4
作者 王振宇 杨立宾 魏殿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8年第2期90-91,共2页
松仁为松属PinusL.多种植物成熟种子去皮后所得到的种仁的统称,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胆固醇、甘油三脂及防止衰老的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开发潜力;对红松松仁的营养成分、功能以及天然产物中的蛋白、多糖、油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红松松仁 蛋白 多糖 籽油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松仁蛋白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苏晓雨 王振宇 李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5-49,共5页
以脱脂红松松仁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技术提取松仁蛋白,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溶液pH和料液比四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以蛋白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超声波法提取松仁... 以脱脂红松松仁粉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技术提取松仁蛋白,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溶液pH和料液比四因素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分析。以蛋白得率为指标,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超声波法提取松仁蛋白质的最优条件为:超声时间100min、提取温度48.38℃、溶液pH10.0和料液比1∶24.61(g/mL),在此条件下提取松仁蛋白的得率为233.23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蛋白 超声辅助 响应面法 数学模型 工艺优化
下载PDF
巴西松籽蛋白超声辅助超滤提取工艺及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蔡路昀 刘长虹 +1 位作者 曹爱玲 应铁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0-75,共6页
为了提高巴西松籽蛋白提取效率和功能特性,采用超声辅助超滤提取工艺结合响应面分析,并与传统提取工艺松籽蛋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声辅助超滤提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松籽蛋白的得率和功能特性,其中最佳提取条件是:超声温度43℃,pH值9,... 为了提高巴西松籽蛋白提取效率和功能特性,采用超声辅助超滤提取工艺结合响应面分析,并与传统提取工艺松籽蛋白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超声辅助超滤提取工艺可以显著提高松籽蛋白的得率和功能特性,其中最佳提取条件是:超声温度43℃,pH值9,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38 min,料液比1∶35,提取效率为77.94%,同时超滤提取的松籽蛋白在容积密度,乳化性,起泡能力和起泡稳定性等功能特性上都要优于传统提取的松籽蛋白及部分植物蛋白。这些结果表明,松籽蛋白作为可利用的植物蛋白来源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籽蛋白 超声 超滤 响应面 功能特性
下载PDF
红松松仁抗氧化肽的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 被引量:15
7
作者 綦蕾 王振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8-82,共5页
研究了松仁抗氧化肽制备的酶解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松仁蛋白为原料,在酶解pH、酶与底物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松松仁抗氧化肽酶解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了松仁抗氧化肽的还... 研究了松仁抗氧化肽制备的酶解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松仁蛋白为原料,在酶解pH、酶与底物比、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红松松仁抗氧化肽酶解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研究了松仁抗氧化肽的还原能力,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以及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Alcalase 2.4L碱性蛋白酶是制备松仁抗氧化肽的最佳蛋白酶,其最佳酶解条件为pH 8.5,酶与底物比6 250 U/g蛋白,底物浓度0.6%,反应温度51℃,酶解时间2 h。在该水解条件下,浓度为20 mg/mL的松仁抗氧化肽的还原能力达到Vc的84.3%,对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6.91%、58.59%和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蛋白 酶解 抗氧化肽 响应面
下载PDF
提取方法对脱脂松仁粕蛋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楠 包怡红 郭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7-122,共6页
以脱脂松仁粕为原料,比较提取方法对蛋白性质的影响。采用Osboren分级提取各组分蛋白,并与碱法提取的蛋白进行理化性质与功能性质的比较。研究不同蛋白的等电点、热变性温度、氨基酸组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 以脱脂松仁粕为原料,比较提取方法对蛋白性质的影响。采用Osboren分级提取各组分蛋白,并与碱法提取的蛋白进行理化性质与功能性质的比较。研究不同蛋白的等电点、热变性温度、氨基酸组成、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及不同蛋白的溶解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结果表明:Osboren提取的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77.87%、68.23%、79.05%,碱法提取的蛋白含量为83.50%;四种蛋白的等电点为3.4、3.8、3.6、4.0,热变性温度为94℃、81℃、95℃、112℃;四种蛋白的必需氨基酸组成基本合理,主要含有谷氨酸与精氨酸;SDS-PAGE分析得出四种蛋白的条带有差别但主要集中在9.31~41.32ku;除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以碱法提取的蛋白最好外,其余加工性质清蛋白均为最好。由此可见不同的提取方法对SDS-PAGE、热变性温度及加工性质均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粕 蛋白质 提取 理化性质 功能性质
下载PDF
松仁蛋白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晓红 杨传平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8-31,共4页
通过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研究松仁蛋白对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随机将SPF级雄性小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48只)。模型组致衰后,按照小鼠体内MDA水平分成4组,各组灌胃不同剂量松仁蛋白。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肝... 通过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模型,研究松仁蛋白对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随机将SPF级雄性小鼠6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48只)。模型组致衰后,按照小鼠体内MDA水平分成4组,各组灌胃不同剂量松仁蛋白。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肝及肾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总超氧化歧化酶(SOD)等指标的变化。发现松仁蛋白显著的降低了小鼠体内MDA生成,增强了机体SOD、CAT、GSH-Px活力,饲喂剂量中500 mg/(kg·d)影响效果最显著。松仁蛋白对延缓小鼠衰老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蛋白 小鼠 抗脂质氧化能力
下载PDF
红松仁分离蛋白乳化性和溶解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振宇 李宏菊 +1 位作者 夏祥慧 郭庆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78,97,共3页
以红松籽为原料,采用离心分离法对红松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性和溶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10时,红松仁分离蛋白的乳化度和溶解性最大,分别为60%和7.6g/L;当加热温度为60℃时,乳化度最大,为66%;当红松仁分离蛋白的质量分数达到10%... 以红松籽为原料,采用离心分离法对红松仁分离蛋白的乳化性和溶解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pH值为10时,红松仁分离蛋白的乳化度和溶解性最大,分别为60%和7.6g/L;当加热温度为60℃时,乳化度最大,为66%;当红松仁分离蛋白的质量分数达到10%时,乳化度最高,达到62%;50℃时溶解性最大,为4.5g/L;当加热时间为0.5h时,溶解性最大,为3.3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仁 分离蛋白 功能特性
下载PDF
磷酸化改性提高松仁分离蛋白乳化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振宇 景秋菊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68,共3页
松仁分离蛋白是从红松松籽仁中提取出的一种蛋白质产品。本实验对松仁蛋白进行磷酸化化学改性,利用三聚磷酸钠(STP)对松仁蛋白进行磷酸化处理,改性后松仁蛋白的乳化能力显著增加,并确定了最佳的改性条件为STP浓度6.0%,提取时间为0.5h,... 松仁分离蛋白是从红松松籽仁中提取出的一种蛋白质产品。本实验对松仁蛋白进行磷酸化化学改性,利用三聚磷酸钠(STP)对松仁蛋白进行磷酸化处理,改性后松仁蛋白的乳化能力显著增加,并确定了最佳的改性条件为STP浓度6.0%,提取时间为0.5h,提取温度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分离蛋白 磷酸化改性 乳化性
下载PDF
酸性红枣松仁复合蛋白饮料稳定性研究——pH、电解质和均质条件对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饶国华 陈锦屏 赵谋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4-58,共5页
对酸性红枣松仁复合蛋白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离心沉淀率和脂肪分布系数作为测定指标 ,通过对 pH值的选择、磷酸盐电解质的选择及用量和均质工艺的试验 ,得出 :当 pH值为 4 0、NaH2 PO4 的用量为 0 0 5 % ,并采用二段均质法 (4 0... 对酸性红枣松仁复合蛋白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以离心沉淀率和脂肪分布系数作为测定指标 ,通过对 pH值的选择、磷酸盐电解质的选择及用量和均质工艺的试验 ,得出 :当 pH值为 4 0、NaH2 PO4 的用量为 0 0 5 % ,并采用二段均质法 (4 0MPa、5 0℃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饮料 松仁 均质条件 红枣 稳定性研究 NaH2PO4 复合 酸性红 电解质 脂肪分布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脱脂松仁水溶性蛋白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晓红 华美玲 +1 位作者 石媛 王振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37,共4页
以脱脂松仁为原料,蒸馏水为提取液,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脱脂松仁水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98.2 min,料液比1∶... 以脱脂松仁为原料,蒸馏水为提取液,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脱脂松仁水溶性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98.2 min,料液比1∶32.3,提取温度36.9℃;此时预测的提取率为83.2%,实际测得提取率为83.6%,误差为0.5%,说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脂松仁 水溶性蛋白 响应面法 蛋白质提取率
下载PDF
松仁中盐溶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晓红 王振宇 +3 位作者 郑月明 付兆龙 张秀男 张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9-261,共3页
以松仁为原料,研究了料液比、pH、温度、盐溶液浓度、提取时间对松仁盐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同时考虑实际的操作可行性,最终确定松仁盐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温度37℃、pH8、料液比... 以松仁为原料,研究了料液比、pH、温度、盐溶液浓度、提取时间对松仁盐溶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分析基础上,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同时考虑实际的操作可行性,最终确定松仁盐溶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温度37℃、pH8、料液比为1∶30、盐溶液浓度0.12mol/L、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到87.235%(W/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 盐溶蛋白 提取率 正交实验
下载PDF
碱提酸沉法提取红松仁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振宇 杨丽娜 李宏菊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71-74,共4页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红松仁分离蛋白,选择pH值、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温度作为单因素进行试验,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得到红松仁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pH9.0、浸提时间60min、料液比1∶25、温度35℃。在最佳提取工艺条...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红松仁分离蛋白,选择pH值、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温度作为单因素进行试验,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得到红松仁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pH9.0、浸提时间60min、料液比1∶25、温度35℃。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红松仁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6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仁 分离蛋白质 提取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提取松仁蛋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立宾 王振宇 李相阳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0-62,共3页
笔者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从红松松仁中提取蛋白质时,研究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虑同一工艺条件下用响应曲面分析(PSA)法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 笔者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从红松松仁中提取蛋白质时,研究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虑同一工艺条件下用响应曲面分析(PSA)法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36、时间127 min、温度38℃,此时蛋白质的提取率为6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松仁蛋白 水提法 响应面
下载PDF
红松仁蛋白对实验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丽娜 王振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3-34,共2页
利用高脂饲料建立实验小鼠模型,然后灌胃不同剂量的红松仁蛋白,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表明,红松仁蛋白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血清中TC、TG、LDL-... 利用高脂饲料建立实验小鼠模型,然后灌胃不同剂量的红松仁蛋白,4周后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结果表明,红松仁蛋白能明显降低肥胖小鼠血清中TC、TG、LDL-C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红松仁蛋白对肥胖小鼠具有降血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仁蛋白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松仁蛋白酶解工艺条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颖 王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5-147,共3页
在pH、酶与底物比、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松仁蛋白最佳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alase2.4L碱性蛋白酶水解松仁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pH8.0,水解温度53℃,酶与底物比8800U/g蛋白,底物浓度1.2%... 在pH、酶与底物比、温度和酶解时间4个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松仁蛋白最佳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lcalase2.4L碱性蛋白酶水解松仁蛋白的最佳水解条件为pH8.0,水解温度53℃,酶与底物比8800U/g蛋白,底物浓度1.2%,水解时间5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松仁蛋白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多菌种发酵松仁蛋白粕酱油酿造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立江 柴娅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6-10,共5页
以松仁蛋白粕为原料,采用米曲霉、黑曲霉和酵母菌及乳酸菌等多菌种进行混合发酵,然后采用低温增香调味发酵提高酱油的品质,酿造出营养安全的新型酱油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食盐浓度... 以松仁蛋白粕为原料,采用米曲霉、黑曲霉和酵母菌及乳酸菌等多菌种进行混合发酵,然后采用低温增香调味发酵提高酱油的品质,酿造出营养安全的新型酱油产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发酵工艺进行工艺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食盐浓度16%,米曲霉与黑曲霉的比例6:4,发酵时间40d,发酵温度40℃。此情况下,氨基酸含量达0.84g/100m L,成品酱油呈红褐色或棕红色,带有松仁特有风味,是具有保健功能的营养型酱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仁蛋白粕 多菌种发酵 酱油 优化工艺
下载PDF
长白山松子抗氧化肽制备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冷帅辰 闵伟红 +3 位作者 吴丹 王明爽 刘景圣 史军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9-12,46,共5页
以长白山松子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制备抗氧化肽,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确定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6.5℃、加酶量7822U/g、底物质量浓度0.021g/mL、pH9.0、酶解时间240min。对该条件制备的抗氧化肽进行活性研究,... 以长白山松子分离蛋白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制备抗氧化肽,通过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确定最佳水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6.5℃、加酶量7822U/g、底物质量浓度0.021g/mL、pH9.0、酶解时间240min。对该条件制备的抗氧化肽进行活性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浓度的升高,松子抗氧化肽在4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Fe2+螯合率达到100%,16m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0.95%,24mg/mL时,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松子分离蛋白 抗氧化肽 酶解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