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9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pipe-soil interaction under vertical downward relative offset using B-spline material point method 被引量:1
1
作者 Chunxin Zhang Honghu Zhu Haojie Li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1520-1534,共15页
To analyze the pipeline response under permanent ground deformation,the evolution of resistance acting on the pipe during the vertical downward offset is an essential ingredient.However,the efficient simulation of pip... To analyze the pipeline response under permanent ground deformation,the evolution of resistance acting on the pipe during the vertical downward offset is an essential ingredient.However,the efficient simulation of pipe penetration into soil is challenging for the conventional finite element(FE)method due to the large deformation of the surrounding soils.In this study,the B-spline material point method(MPM)i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pipe-soil interaction during the downward movement of rigid pipes buried in medium and dense sand.To describe the density-and stress-dependent behaviors of sand,the J2-deformation type model with state-dependent dilatancy is adopted.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 is demonstrated by element tests and biaxial compression tests.Afterwards,the pipe penetration process is simulated,and the numerical outcomes are compared with the physical model tests.The effects of pipe size and burial depth are investigated with an emphasis on the mobilization of the soil resistance and the failure mechanisms.The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earing capacity formulas given in the guidelines can provide essentially reasonable estimates for the ultimate force acting on buried pipes,and the recommended value of yield displacement may be underestim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soil interaction Material point method(MPM) Large ground deformation Failure mechanism Downward movement
下载PDF
Elastoplastic pipe-soil interaction analyses of partially-supported jointed water mains 被引量:2
2
作者 Yu SHAO Tu-qiao ZHA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497-1506,共10页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water supply systems. The combination of pipe structural deterioration and mechanics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pipelines. A phys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pipe ...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water supply systems. The combination of pipe structural deterioration and mechanics leads to the failure of pipelines. A physical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pipe failure must include both the pipe deterioration model and mechanics model. Winkler pipe-soil interaction (WPSI), an analytical mechanics model developed by Rajani and Tesfamariam (2004), takes external and internal loads, temperature changes, loss of bedding support, and the elastoplastic effect of soil into consideration. Based on the WPSI model, a method to evaluate the elastic and plastic areas was propo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FEM model based on pipe-soil interaction (PSI) element was used to verify the analytical model. Sensitivity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soft soil, long pipe and high temperature induced the axial plastic deformation more likely, which, however, may not occur in normal scenarios. The soft soil, pipes in small diameters, long unsupported bedding are prone to form flexural plastic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ipes subjected to the same loads have smaller stresses in the elastoplastic analysis than elastic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however, is sligh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土壤 WPSI 接缝 土动力学
下载PDF
Review of analytical methods for stress and deformation analysis of buried water pipes considering pipe-soil interaction
3
作者 Yingxu Huo Sherif Mohsen Mohamed Hassan Gomaa +1 位作者 Tarek Zayed Mohamed Meguid 《Underground Space》 SCIE EI CSCD 2023年第6期205-227,共23页
Buried water pipelines are vulnerable to fail or break due to excessive loading or ground displacements.Accurate evaluation of pipe performance and serviceability relies on the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pipe-soil intera... Buried water pipelines are vulnerable to fail or break due to excessive loading or ground displacements.Accurate evaluation of pipe performance and serviceability relies on the proper understanding of pipe-soil interactions(PSI).Analytical methods are important approaches to studying PSI.However,a systematic and thorough literature review to analyze the existing research trends,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futur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is not available.This work investigates analytical methods that analyze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of pipes in terms of cross-sectional,transverse and longitudinal PSI problems.First,scientometric analysis is performed to acquire relevant research works from online databases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data of influential authors,productive research sources and frequent key word occurrence in the fields of interest.Second,a qualitative discussion is performed in the three categories of PSI:(1)cross-sectional,including ovalization and circumferential behaviours;(2)transverse,including seismic fault crossing,weak soil zones,ground settlement and pipe uplift;and(3)longitudinal.Third,six research opportunities are discussed,including the role of friction in cross-sectional deformation,combined effects of bending and compression,choice of soil reaction models and calibration of key parameters,effect of pipe flaws,soil spatial variability and behaviours of curved pipes.This study helps beginners familiarize themselves with PSI analytical methods and provides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with idea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PELINE Analytical methods pipe-soil interactions Seismic fault SETTLEMENT UPLIFT BUCKLING TUNNELLING
原文传递
骨架颗粒组成对散粒土管涌规律影响的试验研究
4
作者 梁越 喻金桃 +3 位作者 张强 许彬 张宏杰 龚胜勇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9,共7页
利用改进的渗透装置试验研究了细颗粒(0.075~1 mm)含量相同时骨架颗粒组成含量不同对散粒土的管涌发生临界条件以及颗粒侵蚀流失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级配的试样在管涌发生前,水力梯度与渗流速度呈线性关系,基本符合达西定律;... 利用改进的渗透装置试验研究了细颗粒(0.075~1 mm)含量相同时骨架颗粒组成含量不同对散粒土的管涌发生临界条件以及颗粒侵蚀流失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颗粒级配的试样在管涌发生前,水力梯度与渗流速度呈线性关系,基本符合达西定律;骨架颗粒1~2、2~3、3~5 mm 3个粒径段对管涌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其中1~2 mm粒径段颗粒对管涌孔隙的堵塞作用强于另外两个粒径段颗粒;对于不同级配的骨架颗粒,其不均匀系数越大,试样的下限临界水力梯度值就越大,细颗粒越不易起动,发生管涌的时间越晚,而不同级配的骨架颗粒对试样的上限临界水力梯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粒土 管涌 颗粒级配 临界水力梯度 累积涌砂量
下载PDF
软土地层双洞口顶管接收井下沉力学特性研究
5
作者 卢海军 崔旭辉 +2 位作者 陈春林 张延河 岳新兴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107,共6页
相较于常规沉井,顶管接收井几何形式的差异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亟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武汉市某排水顶管工程矩形接收井为依托,对沉井结构受力及下沉姿态开展现场监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和拓展研究。结果... 相较于常规沉井,顶管接收井几何形式的差异对结构受力、变形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亟待对此展开深入研究。以武汉市某排水顶管工程矩形接收井为依托,对沉井结构受力及下沉姿态开展现场监测,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对比验证和拓展研究。结果表明:预设顶管接收洞口引起的结构局部刚度降低,会导致结构在初沉阶段受弯效应增强,从而使接收洞口附近的内层钢筋压应力减小并使钢筋转向受拉状态,并且在下沉后期加剧该处钢筋应力变化幅度;因沉井外壁摩阻力增大而产生的附加应力叠加弯矩作用,使结构内、外层纵向钢筋沿井壁厚度方向的内力分布不均。对软土地层进行土体加固,有利于提高顶管接收井结构稳定性和顶管机头接收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洞口顶管接收井 软土地层 现场监测 力学特性 变形特性 土体加固
下载PDF
间断级配散粒土侵蚀过程及强度演变机理研究
6
作者 梁越 龚胜勇 +3 位作者 杨咏梅 许彬 张斌 喻金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2-639,共8页
旨在探究相同应力条件下不同密实度间断级配散粒土管涌侵蚀机理及其侵蚀后强度变化特性,制备干密度为1.80,1.84,1.88 g/cm^(3)的3种土体试样,通过管涌三轴试验深入地探讨了干密度对其破坏临界水力梯度、累计涌砂量、体积变化量及侵蚀后... 旨在探究相同应力条件下不同密实度间断级配散粒土管涌侵蚀机理及其侵蚀后强度变化特性,制备干密度为1.80,1.84,1.88 g/cm^(3)的3种土体试样,通过管涌三轴试验深入地探讨了干密度对其破坏临界水力梯度、累计涌砂量、体积变化量及侵蚀后强度变化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试样破坏临界水力梯度随其干密度增大而增大,且利用Terzaghi公式(F1)、毛昶熙公式(F2)及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公式(F3)对其渗流临界水力梯度进行分析,发现在该应力环境下各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均较接近(优劣度为F2>F3>F1)。试样累计涌砂量与体积变化量均与其干密度呈负相关性变化趋势,其涌砂速率随管涌侵蚀不断发展而逐渐衰减;土的强度受干密度与侵蚀率二者影响,表现为侵蚀后土体强度折减程度随侵蚀进行而逐渐增加,随干密度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干密度 管涌三轴试验 破坏临界水力梯度 抗剪强度
下载PDF
深基坑斜直交替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数值模拟分析
7
作者 康剑伟 《路基工程》 2024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依托福建某医院的基坑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斜直交替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坡面水平位移最大变形出现在基坑“腰部”,设计时应适当加强此位置的变形控制;斜直交替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 依托福建某医院的基坑工程实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斜直交替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结构的变形特征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坡面水平位移最大变形出现在基坑“腰部”,设计时应适当加强此位置的变形控制;斜直交替钢管桩复合土钉墙支护体系安全可行,其较双排直立钢管桩复合土钉墙及单一土钉墙有更好的变形控制能力和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斜直交替钢管桩 复合土钉墙 稳定性 位移监测
下载PDF
基于土壤分层的双U型地埋管出口温度及土壤温度场研究
8
作者 王宏伟 于川淇 +2 位作者 安瑞 张芸栗 于磊鑫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8-344,共7页
目的 探究在土壤分层和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地埋管的出口温度以及传热规律。方法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建立分层岩土体瞬态三维模型,分析土壤的初始温度、地下水渗流、回填材料种类对地埋管出口温度及土壤温度场的影响。结果 土壤初始温度为290... 目的 探究在土壤分层和地下水渗流条件下地埋管的出口温度以及传热规律。方法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建立分层岩土体瞬态三维模型,分析土壤的初始温度、地下水渗流、回填材料种类对地埋管出口温度及土壤温度场的影响。结果 土壤初始温度为290.15 K时,热泵运行30 d后地埋管的出口温度最高,达到280.43 K;三种常用的回填材料中沙土的换热效果最好,黏土作为回填材料时,地埋管附近出现明显的冷量堆积;地下水渗流速度达到200 m/a时,地埋管出口温度为280.85 K,相较于不存在地下水渗流时的出口温度增加了0.51 K。结论 土壤初始温度、地下水渗流速度均与地埋管出口温度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场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回填材料的种类及热物性;地下水渗流的存在能够消除土壤冷量的堆积,在地埋管敷设时应适当增加沿着渗流方向管间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直双U型地埋管 出口温度 回填材料 地下水渗流 土壤温度
下载PDF
埋地管线数值模拟中土体计算区域的选取问题研究
9
作者 刘鹏 陈洪富 孙柏涛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6,共9页
详细论述了动力无限元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在非一致激励时无限元边界面上地震动的输入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管线-土体之间的黏结滑移效应,采用动力无限元边界,建立了埋地管线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的精细化模型,对非一致地震波激励... 详细论述了动力无限元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在非一致激励时无限元边界面上地震动的输入方法。在此基础上,考虑管线-土体之间的黏结滑移效应,采用动力无限元边界,建立了埋地管线的三维有限元-无限元耦合的精细化模型,对非一致地震波激励下埋地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对管线周围的土体计算范围的取值进行了系统研究,给出了管线周围土体的有效计算宽度W、有效计算长度L和有效计算深度H的取值范围。结果表明:W的取值与管径D紧密相关,H可取30~60 m,L应至少包含一个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段的波长,此分析结果可满足大多数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线 无限元 边界条件 有限元分析 管线-土体相互作用
下载PDF
考虑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的横向加载管-土相互作用分析
10
作者 甘永波 李亚军 +3 位作者 李瑞杰 秦浩东 张杰 张彬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53,共11页
输水管道受滑坡、地震、断层活动等影响将产生横向运动,埋地管道的管-土相互作用问题可归结于管-土接触界面的接触压力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及其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模拟土体非均质性,研究受横向荷载的埋地管道... 输水管道受滑坡、地震、断层活动等影响将产生横向运动,埋地管道的管-土相互作用问题可归结于管-土接触界面的接触压力研究。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及其二次开发功能,通过土体强度参数随机场模拟土体非均质性,研究受横向荷载的埋地管道与土体之间相互作用,并对3种变异系数工况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均质土条件的确定性结果进行对比,对随机分析模拟结果进行参数分析及概率研究。研究表明:所提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横向荷载条件下管-土相互作用;土体抗剪强度空间变异条件下的管-土结构承载力小于确定性分析结果,土体非均质性对横向荷载作用下浅埋管道破坏机制的影响表现为土体破坏沿强度薄弱的区域发展;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随机参数水平相关距离对管-土结构承载力影响显著;管道达预设位移时管-土结构承载力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考虑工程容许荷载设计,随着安全系数的增大,管-土结构失效概率显著减小,当安全系数取2.5时失效概率小于1%,达到工程可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土相互作用 横向荷载 有限元分析 随机场 Abaqus二次开发
下载PDF
基于力学仿真分析的PCCP断丝预警及报警阈值评估方法
11
作者 马宝龙 朱新民 崔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分析了钢丝的预应力作用机理和管道的破坏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仿真分析的PCCP断丝预警与报警阈值评估方法。通过ABAQUS程序建立了PCCP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包括铺设垫层、安装管道、分步回填在内的完整施工过程,计算了不同埋深、不同... 分析了钢丝的预应力作用机理和管道的破坏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力学仿真分析的PCCP断丝预警与报警阈值评估方法。通过ABAQUS程序建立了PCCP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包括铺设垫层、安装管道、分步回填在内的完整施工过程,计算了不同埋深、不同设计工作压力近百种工况下管道预应力钢丝、钢筒和管芯混凝土的应力状态,提出将管芯混凝土在水锤作用下起裂的最大允许断丝数作为爆管预警阈值,将管道埋地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最大允许断丝数作为爆管报警阈值,并分析了不同工作内压和埋深条件下PCCP断丝预警与报警阈值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深 断丝预警和报警 PCCP 管土相互作用 回填过程
下载PDF
荷载作用下砂土边坡-管道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12
作者 喻文昭 朱鸿鹄 +3 位作者 王德洋 谢天铖 裴华富 施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09-1320,共12页
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快速推进,埋地管道不可避免地会穿越高陡山区,并受到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而关于边坡-管道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还相对滞后,相关研究亟需加强。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distributed strain sensing... 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快速推进,埋地管道不可避免地会穿越高陡山区,并受到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而关于边坡-管道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还相对滞后,相关研究亟需加强。基于分布式光纤应变传感(distributed strain sensing,简称DSS)、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技术,开展加载工况下砂土边坡-管道相互作用的室内模型试验,探究了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不同坡角下边坡土体变形破坏机制及埋地管道的结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临坡地基经历了弹性压密、局部剪切和整体破坏3个阶段,并呈现不对称楔形破坏模式;(2)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随着坡角的增大呈减小趋势,同一坡角下埋地管道的存在会降低临坡地基极限承载力;(3)管道对边坡滑裂面形成路径的影响程度随着坡角的增大而变大;(4)在荷载作用下埋地管道横截面环向应变呈“椭圆化”分布,据此提出了管周界面土抗力的简化计算模型与椭圆度计算式。相关结论对边坡-管道系统的变形控制与结构设计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埋地管道 光频域反射(OFDR) 边坡-管道相互作用 土抗力 模型试验
下载PDF
波流联合作用下海底管道侧向运动数值分析
13
作者 夏日长 崔少敏 +3 位作者 李立业 王林 张颀枫 周清基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8,共9页
研究旨在提出波流联合作用下海底管道侧向运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三维离散刚体模拟海床,梁单元模拟海底管道,设置了两个载荷步模拟管道与土壤接触的过程,解决了实体模型不易收敛的问题。分析了不同管—土法向行为接触刚度、不... 研究旨在提出波流联合作用下海底管道侧向运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三维离散刚体模拟海床,梁单元模拟海底管道,设置了两个载荷步模拟管道与土壤接触的过程,解决了实体模型不易收敛的问题。分析了不同管—土法向行为接触刚度、不同管—土切向行为摩擦系数、不同波流参数以及不同单位长度管道水下质量对海底管道侧向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海底管道的最大等效应力、最大侧向位移、最大接触压力以及最大横向摩擦剪应力对于管—土法向行为接触刚度的变化并不敏感;管道的最大侧向位移随着管—土切向行为摩擦系数增大而减小,呈现出线性变化的关系;当波高一定时,管道的最大侧向位移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并且波高越小,最大侧向位移随流速增加的速度明显越大;管道最大侧向位移随着单位长度管道水下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呈现出线性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管道 波流联合作用 海上油气 管—土相互作用 侧向位移
下载PDF
基于共旋坐标法的钢悬链线立管管土作用数值分析
14
作者 王树江 顾继俊 +4 位作者 黄俊 高磊 贾纪川 黄晨 陈磊磊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3-175,共13页
为分析钢悬链立管(SCR)在顶部浮体小范围垂降、侧向漂移运动下的立管触地段垂向、侧向管土作用,将立管初始贯入海床及侧向移动过程作为准静态问题,在共旋坐标框架内建立三维有限梁单元模型,并耦合p-y加载曲线模拟立管初始贯入海床过程,... 为分析钢悬链立管(SCR)在顶部浮体小范围垂降、侧向漂移运动下的立管触地段垂向、侧向管土作用,将立管初始贯入海床及侧向移动过程作为准静态问题,在共旋坐标框架内建立三维有限梁单元模型,并耦合p-y加载曲线模拟立管初始贯入海床过程,并对比了线性、双线性及非线性管土模型在计算管土响应上的差异,分析了立管顶部水平牵引载荷、海流作用及土体抗剪强度对立管触地段垂向管土作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浮体小范围漂移工况下的侧向牵引力、土体特性参数对立管触地段侧向、垂向组合的管土作用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旋坐标框架下,非线性管土模型对立管贯入海床的响应模拟更准确;顶部水平牵引力及海流流速增大,均会导致立管贯入海床深度及垂向土阻力减小;土体抗剪强度增大导致立管贯入深度减小但垂向及侧向土阻力增大;顶部浮体侧向牵引力增大致使立管触地段的侧向位移及土阻力增大,但垂向土阻力减小;侧向摩擦系数的增大可显著提高立管触地段的侧向稳定性。本文所述共旋坐标法利用刚体与变形解耦的特性高效求解了立管全局运动及触地段的管土作用,为立管与海床作用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悬链立管 共旋坐标法 管土作用 贯入深度 土阻力 牵引力 土体参数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管土作用创新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15
作者 王川 娄敏 +2 位作者 刘良海 齐宁 刘志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为推动深水复合柔性管道的设计和研究,依托重点科研项目成果,建立了管土作用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实践操作和数值模拟,开展模块化实践教学,激发创新思维,塑造工程素养,促进对管土作用机理的探... 为推动深水复合柔性管道的设计和研究,依托重点科研项目成果,建立了管土作用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文献调研、实验设计、实践操作和数值模拟,开展模块化实践教学,激发创新思维,塑造工程素养,促进对管土作用机理的探索与研究。创新实验教学平台的搭建,实现了理论实践、学科交叉及工程应用的有机结合,凸显了实验教学的工程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管土作用 教学模式 创新实验教学平台
下载PDF
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耦合系统双向涡激振动特性
16
作者 胡鹏基 李朝玮 +3 位作者 刘秀全 刘兆伟 畅元江 陈国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0-564,共15页
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极易受外部海流影响产生涡激振动(VIV),其VIV分析通常将底端水下井口简化为固支约束.考虑水下井口下部非线性管-土耦合建立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耦合系统顺流(IL)及横流(CF)向VIV三维分析模型.基于胡克定律将管-... 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极易受外部海流影响产生涡激振动(VIV),其VIV分析通常将底端水下井口简化为固支约束.考虑水下井口下部非线性管-土耦合建立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耦合系统顺流(IL)及横流(CF)向VIV三维分析模型.基于胡克定律将管-土相互作用产生的时变非线性土壤抗力转化为时变土壤等效刚度并与系统结构刚度叠加.采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分析模型离散,采用Newmark-β法与4阶龙格库塔法进行VIV数值求解.随后分别研究了管-土耦合作用及环境因素如海流流速、土壤硬度等对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CF及IL方向VIV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管-土耦合的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约束弱化,系统整体刚度减小,固有频率降低,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CF及IL方向的均方根(RMS)位移及振幅增大,振动频率减小.深水隔水管-水下井口系统VIV对土壤硬度的敏感度较低,原因是系统结构刚度与土壤初始附加的等效刚度较大,而土壤硬度变化额外附加的土壤等效刚度在系统总刚度中的占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管-水下井口 管-土耦合 尾流振子 涡激振动
下载PDF
管幕预筑法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顶管群施工顺序的影响
17
作者 杨松松 章定文 +3 位作者 汪淼 徐敬民 沈晨 张超哲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76-588,共13页
以太原火车站下穿隧道为例,研究了封闭管幕预筑隧道在顶管阶段的地表沉降特征。首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3类顶管顺序,从上向下、上下同时施工和从下向上的9种工况,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从上向下的顶管... 以太原火车站下穿隧道为例,研究了封闭管幕预筑隧道在顶管阶段的地表沉降特征。首先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3类顶管顺序,从上向下、上下同时施工和从下向上的9种工况,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从上向下的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量最小,为12 mm;采用从下向上的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量最大,为25 mm。通过大尺寸模型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模型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从上向下的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小,从下向上顶管施工顺序引起的地表沉降最大。基于数值模拟与模型试验结果,确定了太原火车站北隧道的顶管群施工顺序,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选择的施工方案满足沉降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在顶管施工阶段相邻顶管之间会形成微土拱,隧道上方相邻管道之间的微土拱将组合成大的管土拱结构,可以减少隧道下方和两侧顶管阶段引起的地表沉降。因此,考虑隧道上方管土拱结构的顶管施工顺序可以减小下方顶管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幕预筑法 顶管施工顺序 管间土拱结构 地表沉降
下载PDF
钢悬链式立管管土耦合作用的吸力效应研究
18
作者 白兴兰 陈嘉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0,共10页
钢悬链式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简称SCR)的流线段敷设在海床上,在浮体运动和环境荷载作用下管线作拔出海床的上升运动时,软质海床的黏性性质将阻碍管线的拔出而表现出吸力效应。吸力的大小与管线的拔出速度和管土循环作用次数、土... 钢悬链式立管(steel catenary riser,简称SCR)的流线段敷设在海床上,在浮体运动和环境荷载作用下管线作拔出海床的上升运动时,软质海床的黏性性质将阻碍管线的拔出而表现出吸力效应。吸力的大小与管线的拔出速度和管土循环作用次数、土的重塑时间等相关。基于现有试验数据拟合得到吸力数值模型,用于改进立管动力分析程序,研究立管拔出速度和管径等对触地区吸力分布、动态响应和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床土吸力对立管触地区应力特别是弯曲应力的影响较大,二者的变化趋势相似;管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贯入深度与管径的相对大小,同一贯入速度下,管径越小则相对贯入深度越大,拔出位移与吸力也会越大,反之则越小;立管的拔出速度是影响海床吸力最大值和拔出位移的主要因素,土吸力和拔出位移随拔出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导致触地区的疲劳损伤加剧。因此,探究管土耦合作用的吸力效应及其对SCR触地区疲劳损伤的影响,可为SCR与复杂海床相互作用及工程应用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悬链式立管 吸力效应 管土耦合作用 触地区 海床沟槽
下载PDF
较大纵坡浅覆土大断面矩形顶管顶进控制技术
19
作者 朱立华 张传安 陈雷 《山西建筑》 2024年第7期138-140,144,共4页
以杭州地铁3号线支线留下站A1-A2出入口连接通道为背景,结合工程地质情况,介绍了始发井及接收井端头加固、较大纵坡及覆土较浅顶进控制等施工技术,对顶管变形和地表沉降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顶管施工引起的周边土体变形特征。... 以杭州地铁3号线支线留下站A1-A2出入口连接通道为背景,结合工程地质情况,介绍了始发井及接收井端头加固、较大纵坡及覆土较浅顶进控制等施工技术,对顶管变形和地表沉降监测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了顶管施工引起的周边土体变形特征。现场监测结果表明,采用有效、综合的顶管施工控制措施,避免了顶管下穿范围内的地面沉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浅覆土 较大纵坡 沉降 施工控制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的预制工程桩挤土效应施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毅樑 《建筑施工》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项目为依托,研究在学校内复杂环境下预制管桩静压法施工,如何避免因桩基施工对校内建筑及地下管线造成不利影响。通过采用合理的打桩顺序,控制沉桩速率、优化沉桩路线、采取防挤沟槽、应力释... 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项目为依托,研究在学校内复杂环境下预制管桩静压法施工,如何避免因桩基施工对校内建筑及地下管线造成不利影响。通过采用合理的打桩顺序,控制沉桩速率、优化沉桩路线、采取防挤沟槽、应力释放孔等有效保护措施,以利于地基土体释放沉桩施工产生的有效应力和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并减少地基土体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地基土体变形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保证不对工程正常施工及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总结的经验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管桩 保护措施 土体变形 桩基施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