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新建通道拆撑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曹攀 章慧健 +2 位作者 杨宇杰 张帅 郭宏博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6,共9页
依托成都地铁8号线倪家桥站零距离密贴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倪家桥车站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先施作二衬再拆撑”和“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对既有和新建结构的力学差异,并基于“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工况进一步分析拆撑方案,最后通... 依托成都地铁8号线倪家桥站零距离密贴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倪家桥车站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先施作二衬再拆撑”和“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对既有和新建结构的力学差异,并基于“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工况进一步分析拆撑方案,最后通过实测现场实施的“先施作二衬再拆撑”工序下的既有车站底板沉降数据验证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先施作二衬再拆撑”既有车站弯矩及沉降、新建通道初支弯矩及二衬沉降变化不明显;“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对于既有车站及新建通道影响则较为显著,一次性全部拆撑后既有及新建结构弯矩沿断面分布形态变化明显,在结构沉降方面,拆撑后既有车站及新建通道初支最大沉降突变量分别达4.86,7.30 mm;“先拆撑再施作二衬”工况下,采用顺序拆撑与跳仓拆撑,最不利部位出现在下穿通道纵向中部,跳仓拆撑引起新建通道初支沉降量大于顺序拆撑,但其施工效率更高,具体拆撑方式应根据施工安全控制标准及经济性要求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密贴下穿 临时支撑 内力分析 现场监测 拆撑方案
下载PDF
横跨地铁基坑大直径污水管线原位保护分析
2
作者 施辉盟 王志良 《科技通报》 2024年第9期56-63,共8页
在地铁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不可改迁的大直径刚性管线,其抵抗变形能力差且自重大,接头处易破坏,使管线保护难度加大。同时,目前大直径刚性管线原位保护搭建难度大,后期拆除麻烦,对人力物力消耗较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基... 在地铁车站基坑开挖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不可改迁的大直径刚性管线,其抵抗变形能力差且自重大,接头处易破坏,使管线保护难度加大。同时,目前大直径刚性管线原位保护搭建难度大,后期拆除麻烦,对人力物力消耗较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横跨昆明官南大道与规划道路交叉口的地铁车站基坑的污水管线原位保护,设计一种施作简单、安全经济的原位悬吊保护体系,并应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管线及围护结构受力及变形情况,探究原位悬吊保护体系、施工工序、围护结构的设计可靠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管线原位悬吊体系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简便,能够显著提高大直径刚性管线悬吊保护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所提出的施工方案有效确保了围护结构的安全控制及原位悬吊体系保护能力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大直径管线 悬吊体系 有限元分析 原位保护
下载PDF
BIM技术在地铁车站管线迁改中的应用
3
作者 赵阳 黎四阳 +1 位作者 姜天 李飞 《智能城市》 2024年第5期114-116,共3页
文章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场地管线布置模型,能够明确管线与主体结构相对位置关系,优化管线保护和迁改路径,避免管线与结构冲突及迁改方案不当造成工期延误。将BIM技术应用于管线迁改阶段的管理成果基本符合工程项目全生命周... 文章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场地管线布置模型,能够明确管线与主体结构相对位置关系,优化管线保护和迁改路径,避免管线与结构冲突及迁改方案不当造成工期延误。将BIM技术应用于管线迁改阶段的管理成果基本符合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目标体系要求,实现项目生命周期内多维度、全方位的协同辅助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地铁车站 管线迁改
下载PDF
市域铁路车站施工前期管线改移分析
4
作者 黄延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7期25-28,共4页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地下管线种类丰富,且产权单位各自独有体系,因此在建城段实施开发建设,会涉及管线搬迁。本文以上海市域铁路金山大道站车站管线搬迁工作为例,结合管线综合规划方案,以及根据作者自身经验,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将要遇到的... 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地下管线种类丰富,且产权单位各自独有体系,因此在建城段实施开发建设,会涉及管线搬迁。本文以上海市域铁路金山大道站车站管线搬迁工作为例,结合管线综合规划方案,以及根据作者自身经验,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将要遇到的对接、沟通协调,以及部分程序进行预判。为后续项目的顺利推进起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站 管线综合规划 管线迁改实施 交通导行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上海地铁客流管理辅助系统
5
作者 陈玥 吴蔚 +3 位作者 曹轶岚 谢仰恩 肖黔宏 许葭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17期102-104,共3页
近年来,地铁以速度快、舒适性高、延误率低等优点迅速崛起,成为上海等大型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然而,随着客流量的激增,因拥挤而引发的各类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在国内外各类客流拥挤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平台... 近年来,地铁以速度快、舒适性高、延误率低等优点迅速崛起,成为上海等大型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然而,随着客流量的激增,因拥挤而引发的各类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在国内外各类客流拥挤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文章利用知识图谱平台技术构建了针对地铁客流管理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涵盖数据采集、处理、预测、预警及结果评估等关键模块,形成了从数据获取到决策执行的完整闭环,能有效提升地铁客流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并保障乘客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知识图谱 拥挤预案 客流监测
下载PDF
邻近密集管线深基坑开挖地层变形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运 周立成 苏悦琦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3期30-36,共7页
为了研究邻近密集管线下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以北京地铁某换乘站基坑为工程背景,对地表沉降和管线沉降进行现场监测分析。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在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下连续... 为了研究邻近密集管线下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以北京地铁某换乘站基坑为工程背景,对地表沉降和管线沉降进行现场监测分析。运用MIDAS/GT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在与实测值进行对比验证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和既有管线的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最大管线沉降位置与基坑长边邻近管线侧的最大地表沉降位置对应,所有管线的沉降值均小于监控量测控制要求;邻近管线的竖向位移较水平位移更大,管线的断面尺寸越大,距离基坑越近,其产生的管线沉降越大;管线的位移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效应,呈现出在基坑中心处位移大而两端位移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基坑 支护 地下管线 变形 沉降
下载PDF
Bentley平台的BIM技术对地铁管线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金庆波 《山西建筑》 2023年第8期145-148,151,共5页
举例分析了Bentley平台的BIM应用软件的优点,并阐述了地铁车站综合管线安装的复杂性以及BIM技术在管线优化中的作用。以绍兴地铁1号线阳和路站为例,从建模方式、碰撞检测流程、碰撞类型、模型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了基于Bent... 举例分析了Bentley平台的BIM应用软件的优点,并阐述了地铁车站综合管线安装的复杂性以及BIM技术在管线优化中的作用。以绍兴地铁1号线阳和路站为例,从建模方式、碰撞检测流程、碰撞类型、模型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了基于Bentley平台的BIM技术对地铁车站综合管线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tley平台 BIM技术 地铁车站 管线综合
下载PDF
地铁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飞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24期217-219,共3页
针对地铁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管理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总结管线布设、管线施工、工序安排等实施要点,解决了施工缓慢、管线混乱纠缠问题,实现了机电综合管线整齐美观布设、安全使用的管理目标。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管线技术管... 针对地铁机电安装综合管线施工管理问题,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总结管线布设、管线施工、工序安排等实施要点,解决了施工缓慢、管线混乱纠缠问题,实现了机电综合管线整齐美观布设、安全使用的管理目标。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管线技术管理不但可以实现美观、便利的设计要求,还可为日后的运营维护提供更多的便利,实施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机电安装 综合管线 施工技术 管理措施
下载PDF
明挖地铁车站管线悬吊保护设计常见类型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永龙 《工程技术研究》 2023年第6期186-189,共4页
文章对明挖地铁车站管线悬吊保护设计常见类型进行研究,分析介绍SMW工法桩围护结构附属基坑给水管线原位悬吊保护设计、灌注桩围护结构附属基坑管线原位悬吊保护设计、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主体基坑污水管线回迁悬吊保护设计,以及灌注桩... 文章对明挖地铁车站管线悬吊保护设计常见类型进行研究,分析介绍SMW工法桩围护结构附属基坑给水管线原位悬吊保护设计、灌注桩围护结构附属基坑管线原位悬吊保护设计、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主体基坑污水管线回迁悬吊保护设计,以及灌注桩围护结构附属基坑管线回迁悬吊保护设计,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地下管线 悬吊保护
下载PDF
基于站城融合背景下地铁站点步行衔接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雨薇 《交通与运输》 2023年第6期46-50,共5页
基于对“站城融合”理解,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引入地铁站点精细化规划,研究地铁站点内部、外部及相互衔接的步行交通关系,为后续城市开发和改造预留充足条件,并着眼于地铁站点与城市综合开发利用最大化原则,对接其潜在需求,划分地铁站点... 基于对“站城融合”理解,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引入地铁站点精细化规划,研究地铁站点内部、外部及相互衔接的步行交通关系,为后续城市开发和改造预留充足条件,并着眼于地铁站点与城市综合开发利用最大化原则,对接其潜在需求,划分地铁站点地下步行衔接四大类型,在车站上方、车站站厅、出入口通道侧墙和连接通道等有针对性的预留,以便日后无缝衔接。同时,分析地面地上外部步行接驳设施,以满足人流集散、出行和换乘需求,提高出行便利性。最后,通过精细化管控,明确预留要求,并作为土地出让条件研究,确保步行衔接方案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地铁站点 步行衔接 衔接方式 精细化规划
下载PDF
车站一体化群洞临近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及应用
11
作者 陈金刚 李金伟 《山西建筑》 2023年第22期158-162,共5页
以北京轨道交通7号线东延工程中万盛南街西口站南侧一体化结构多个暗挖通道工程为背景,针对多个暗挖通道上下、左右相距很近甚至连体施工时,因地下水处理不到位、施工顺序(方法)及进洞方式控制不当引起地层沉降叠值超标,甚至导致穿越市... 以北京轨道交通7号线东延工程中万盛南街西口站南侧一体化结构多个暗挖通道工程为背景,针对多个暗挖通道上下、左右相距很近甚至连体施工时,因地下水处理不到位、施工顺序(方法)及进洞方式控制不当引起地层沉降叠值超标,甚至导致穿越市政管线断裂、已完通道结构开裂及道路坍塌等问题,结合地质水文、相互位置关系及现场实际情况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并在现场应用,经验证该方案安全可控、节省工期、经济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一体化 暗挖通道 方案优化 应用分析
下载PDF
仿真软件对LNG接收站大尺寸管道预冷方案的定量优化
12
作者 王沛 《四川化工》 CAS 2023年第3期23-28,共6页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大尺寸低温管道预冷是LNG接收站投产前的重要步骤。在预冷前,需制定详细的预冷方案以保证预冷操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针对LNG接收站大尺寸管道的低温气体预冷方案提出了基于三维流体仿真的定量优化方法,... 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大尺寸低温管道预冷是LNG接收站投产前的重要步骤。在预冷前,需制定详细的预冷方案以保证预冷操作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针对LNG接收站大尺寸管道的低温气体预冷方案提出了基于三维流体仿真的定量优化方法,实现了大尺度、长时间预冷瞬态温流场的精确模拟,为预冷方案中低温气体注入位置、注入流量、注入温度的确定以及最终预冷效果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预冷仿真结果和项目实际预冷数据,对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低温氮气预冷中的关键参数给出了建议的估算方法,为大尺寸管道低温氮气预冷提供了参考,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接收站 管道预冷 预冷方案 三维流体仿真 定量优化 参数估算
下载PDF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地铁站点核心区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规划设计研究--以成都第二批次TOD项目一体化概念设计为例
13
作者 杜岩 《中国厨卫》 2023年第5期245-247,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处理好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的对其周边地块进行规划控制。基于此,介绍了TOD模式的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轨道交通成为城市缓解交通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手段。因此,需要处理好轨道交通建设与沿线土地开发利用之间的关系,合理有效的对其周边地块进行规划控制。基于此,介绍了TOD模式的概念、轨道站点核心区与周边用地一体化规划设计的优势及原则,并结合成都TOD一体化概念设计项目,对城市轨道站点区域的规划设计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模式 地铁站点 周边规划
下载PDF
岩溶红黏土地质分层注浆技术研究
14
作者 胡敏 《市政技术》 2023年第1期89-95,103,共8页
以某地铁车站横通道注浆试验段为依托,阐述了在邻近地下管线渗漏严重、岩溶地质(断裂带、地下溶洞、溶槽),且富水软塑状红黏土地层中的地下分层注浆技术;总结了利用同孔多导管技术,实现浆液分层分区;提出地下注浆区域划分依据,并将裂隙... 以某地铁车站横通道注浆试验段为依托,阐述了在邻近地下管线渗漏严重、岩溶地质(断裂带、地下溶洞、溶槽),且富水软塑状红黏土地层中的地下分层注浆技术;总结了利用同孔多导管技术,实现浆液分层分区;提出地下注浆区域划分依据,并将裂隙发育、管线渗漏严重、邻近构(建)筑物等处划分为重点区域,其他为一般区域,在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后,成功实现了在保护既有渗漏的管线和邻近构筑物时,对岩溶红黏土不良地质的加固,效果很好,并在后期横通道剩余暗挖段和车站大断面暗挖中再次成功应用。该应用成果可为后期类似工程提供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岩溶 红黏土 地下分层注浆 邻近管线 同孔多导管
下载PDF
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管线悬吊施工技术 被引量:16
15
作者 姜伟 胡长明 梅源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4-536,共3页
某地铁车站工程管线悬吊施工中,根据工程特点制定了采用自制钢梁与军用梁悬吊管线两种技术方案。根据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自制钢梁不能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施工中选择了军用梁悬吊管线。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军用梁悬吊... 某地铁车站工程管线悬吊施工中,根据工程特点制定了采用自制钢梁与军用梁悬吊管线两种技术方案。根据方案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自制钢梁不能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施工中选择了军用梁悬吊管线。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军用梁悬吊污水管线科学合理,技术得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深基坑 管线悬吊 军用梁
下载PDF
城市建成区轨道站公交换乘设施规划方法 被引量:11
16
作者 吴娇蓉 郑宇 陈小鸿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501-1506,共6页
基于城市建成区大量轨道站点客流换乘特征调查数据,对轨道站公交换乘客流比例、客流空间分布、公交客流吸引范围进行分析,依托轨道网络提出轨道站点公交线路优化规划方法,给出轨道站点出入口始发公交线路、途经公交线路的公交换乘设施... 基于城市建成区大量轨道站点客流换乘特征调查数据,对轨道站公交换乘客流比例、客流空间分布、公交客流吸引范围进行分析,依托轨道网络提出轨道站点公交线路优化规划方法,给出轨道站点出入口始发公交线路、途经公交线路的公交换乘设施用地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车站 公交换乘特征 公交线路优化 换乘设施用地
下载PDF
基于AHP-TOPSIS的地铁车站施工方案比选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婷婷 宋永发 《工程管理学报》 2012年第2期33-36,共4页
AHP和TOPSIS相结合可以实现评价方法的易操作性,提高结果的客观和准确程度。文章建立地铁车站方案优化排序的数学模型,对大连地铁1号线海事大学车站施工方案进行比选。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完成专家调查表,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AHP和TOPSIS相结合可以实现评价方法的易操作性,提高结果的客观和准确程度。文章建立地铁车站方案优化排序的数学模型,对大连地铁1号线海事大学车站施工方案进行比选。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完成专家调查表,采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并用改进的TOPSIS法进行评价指标值的规范化和排序计算,最终确定选择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TOPSIS 地铁车站 施工方案比选
下载PDF
机场专线站点布设模型及求解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晓 周一鸣 +1 位作者 魏中华 刘小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6期161-166,共6页
机场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机场与城市内部交通衔接规划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高效的衔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这个衔接系统的特征,从发展公共交通的角度考虑机场与市区之间的衔接关系,处理机... 机场与城市内部交通的衔接规划是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机场与城市内部交通衔接规划存在的问题,建立一个高效的衔接系统是十分必要的.针对这个衔接系统的特征,从发展公共交通的角度考虑机场与市区之间的衔接关系,处理机场与市区衔接问题.机场巴士和机场轨道交通专线站点的布设和规模设计对解决整个衔接问题和提高衔接系统的效率起着关键作用.以现有公交换乘枢纽布局选址方法为基础,以旅客出行总时间最小为目标,建立了各类机场专线站点的布设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的计算方法对其进行求解.运用此模型,可以得出规划机场专线站点数目及其规模的合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机场专线站点 布设模型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基于FDS的施工地铁车站火灾模拟及疏散方案 被引量:11
19
作者 崔铁军 马云东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8-184,共7页
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当只有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消防、通风和其它防护措施尚未安装时,一旦发生火灾,会对人员疏散造成严重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以某地铁车站为例,研究上述条件下发生火灾时温度和烟尘的分布情况,及烟筒效应和抽吸作用对分... 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中,当只有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消防、通风和其它防护措施尚未安装时,一旦发生火灾,会对人员疏散造成严重影响。针对上述问题,以某地铁车站为例,研究上述条件下发生火灾时温度和烟尘的分布情况,及烟筒效应和抽吸作用对分布的影响,并制定人员疏散方案。研究使用FDS软件,根据该车站的具体条件建模,在车站主体6个代表性位置设置火源。模拟火灾发生后300 s内这些位置分别起火后烟尘扩散速度及到达疏散通道的时间,以及这5个疏散通道出口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火灾过程中,烟筒效应和抽吸作用比较明显。温度在前100 s剧烈上升,200 s^300 s缓慢波动上升,趋于稳定,最高温度为250℃,最低温度为20℃。从烟尘流动和温度变化来看,在临界温度内施工人员有足够的疏散时间和空间,进而可制定相应的施工人员疏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施工车站 火灾 FDS模拟 温度和烟尘分布 疏散方案
下载PDF
地铁出行模式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胡继华 钟广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3,共5页
传统的空间可达性不能反映不同OD间可达程度的差异,为此,研究提出了在地铁出行模式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表达模型。该模型以地铁站点的服务范围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各服务范围包含了不同种类与数量的兴趣点,模型以兴趣点的可自由活动时间... 传统的空间可达性不能反映不同OD间可达程度的差异,为此,研究提出了在地铁出行模式下的城市时空可达性表达模型。该模型以地铁站点的服务范围作为研究的基本单元,各服务范围包含了不同种类与数量的兴趣点,模型以兴趣点的可自由活动时间作为时间约束,以可达范围作为空间约束,研究地铁两站点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约束下相对于整个区域的时空可达情况。通过对广州市地铁网的实例研究与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可以实现面向个人的可达性表达,提高了时空可达性研究的实用价值与应用水平,丰富了城市交通规划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时空可达性 兴趣点 服务范围 城市交通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